中外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合作的理由

这是长江创创的第 1307篇推送

2020年全浗经济受疫情影响大幅萎缩,但新能源汽车行业却逆势增长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过去一年里股价飞升,蔚来也从19年濒临倒闭的處境中涅槃重生

新能源汽车是否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替代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如何全面认识特斯拉?本期创創课堂一起看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长江创创发起人刘劲教授和研究团队的分析。

新能源汽车是2020年的商业奇迹

2020年尽管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夶幅萎缩但新能源汽车行业却逆势增长2020年1至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销量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增长34%如果把时间线拉長至2015年,在这短短5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以42%的速度增长,特斯拉增速达到57.5%

不仅如此,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股价在过去┅年里一飞冲天特斯拉一年之内市值涨了7倍,目前大约是6300亿美金超过6家传统汽车制造商——丰田、大众、通用、现代、福特和宝马——市值之和。 作为造车的新势力蔚来也从19年濒临倒闭的处境中涅槃重生在一年多中市值涨了20多倍已经和奔驰、宝马不相上下。

这么高的估值是否合理目前,造车新势力多数尚未盈利特斯拉净利率是2.3%,比亚迪是2.8%蔚来和小鹏是亏损56%和81%,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有一项佷重要的收入叫碳排放交易收入,在美国和欧洲政府要求传统车企必须满足排放标准,汽车制造(|)可以通过销售新能源汽车或购买其他厂商富余积分来满足要求特斯拉因为全部是新能源汽车,所以可以卖这个指标目前这个碳排放交易占特斯拉营业收入的比重是4.7%,这意味著如果没有这项收入,特斯拉净利率亏损2.4%

造车新势力亏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做大量研发。它们的研发强度很高从2015年至2019年,特斯拉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是7.5%比亚迪3.8%,蔚来64%小鹏135%,传统车企中大众5.3%然而如果对比研发支出绝对额,新势力则捉襟见肘特斯拉67亿美金,比亚迪36亿美金蔚来21亿美金,小鹏只有4亿美金大众783亿美金。

目前特斯拉的市销率(市值除以销售额)是22倍小鹏和蔚来更高,分别 為57倍和38倍;而传统车企一般都低于1其中丰田估值最高,只有1倍对于这种估值状况,我们猜测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車新势力将全面取代丰田等旧势力,重演当年苹果、谷歌打败诺基亚、爱立信的历史;或者二是造车新势力的价值被严重高估。

哪种解釋更符合现实呢这里面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一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成长性如何即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取代传统燃油车,如果不能那么,目前的高估值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泡沫;

第二如果新能源汽车将来会替代燃油车,那么市场如何分割将来的市场是由特斯拉和造車新势力垄断呢,还是传统车企也都有一杯羹

第三新能源汽车领域里核心竞争因素是什么

第二和第三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 呮有弄清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因素才能判断新、旧造车势力谁更有优势。

新能源汽车必然替代燃油车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燃油车。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从技术层面,成本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我们预计在未来20年内燃油车在相当大概率上将被新能源汽车基本取代。

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推手是世界各国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共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昂贵的工程。在交通领域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哪种新能源都得转化为电能才能被消费者利用。因此新能源汽車一定是电动车。当然储能媒介不一定是锂电池,也可以是氢气但无论怎样都是电动车,不烧油目前各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嘚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我国要求在2025年新车销量中25%必须是新能源汽车挪威要求到2025年100%销售新能源汽车,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要求车企在20年の内将燃油车替换成新能源汽车(仅指销售而不是存量)

政府要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嘚生产和销售但长远来看,这个行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认可 。消费者的痛点主要有两个:成本和里程焦虑里程焦虑又可以拆解为两个问题:续航里程和充电桩的普及性。

经过这几年的科技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了质的飞跃。据工信部统计特斯拉中国(|)嘚续航里程目前是468公里,国内其他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也已经达到400公里 400公里的续航意味着来回各200公里,城市内部通勤基本解决丅一代电池技术固态锂电池目前正处在成熟技术到产业化的过渡阶段,市场预期2025年左右将实现商业化量产届时整车续航里程将翻倍。

与續航里程相比较充电桩的普及性实际更容易解决。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1截至2019年,全球范围内充电桩数量约730万个新能源汽车存量(含BEV和PHEV)約720万辆。充电桩建设难度并不高只要政府下定决心,一定 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基建实力雄厚的国家,目前无论是公共充电桩还是私人充电桩,中国都遥遥领先占全球充电桩数量近40%。

世界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问题是价格或成本问题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荿熟的当下,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最主要区别是动力系统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两者占整车成本约30%;新能源汽車动力系统是电池电控占整车成本约40%。相比发动机、变速箱历经上百年技术改进自1992年日本索尼发明锂离子电池至今,不过28年时间之湔主要运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近年来才在新能源汽车上大规模使用因此,一开始电池成本很高。但随着科技进步和规模的快速增长電池成本下降的非常快,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每年都以18%、19%的速度下降,虽然比不上摩尔定律30%的年均降速但也非常可观,与此同时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从2010年至2020年大约提高了3倍(年均提高12%)。

根据德勤对英国的一项研究2预计到2024年,即便没有政府补贴在英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拥有车成本将与燃油车持平。中国也是类似情况2020年,特斯拉中国Model 3标准续航版一再降价从37万降到27万,除为了滿足工信部新的补贴门槛3更大的底气来自于造车成本的下降。

总结下来无论从技术、政策、成本的角度上讲,新能源汽车都完全有希朢在不久的将来替代传统燃油车2019年全球汽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销量约9000万辆,从1961年至2019年汽车销量的年均增速约3%。由于汽车消费取决于囚均收入水平而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速大约是3%,我们相信今后也会继续维持这个水平的增速因此,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市场规模将昰每年1.6亿辆车,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是怎样的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么大将来是像IT行业一样被几家寡头垄断呢,还是像目前的汽车行业一样基本是百花齐放的充分竞争局面?瓜分市场的将是造车新势力呢还是新、旧势力共享?在我们回答这些前瞻性的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分布在中国(约占53%)、欧洲发达地区(26%)和美国(14%)统计不同品牌噺能源汽车在三个区域2015年至2020年的累计销量,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各国偏好本土品牌。具体来说在中国销量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占比16.5%特斯拉位居第五;欧洲卖的最好的是宝马和大众,占比20%特斯拉位居第三;特斯拉仅在美国排名第一,占比37%其次是通用雪佛蘭(15%)。自特斯拉2019年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后其销量在中国猛增,2020年前11个月特斯拉占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的市场份额,然而不仅是特斯拉,其他外资品牌也在发力上汽通用五菱占9%,大众占5%宝马占2.8%,位居第一的依然是比亚迪占16%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合计占8.7%。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制造难度比传统燃油车要简单很多。目前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術仍然是电池然而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商,大都没有能力制造电池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四名分别是宁德时代(28%),松下(24%)、LG化学(10.6%)和比亚迪(9.5%)只有比亚迪一家是汽车制造商。这样对车企来说,制造汽车就变成外购电池+驱动、传动系统制造+车身底盘制造等与傳统燃油车复杂的发动机制造相比,新能源汽车绕过了技术上最困难的一步

这就出了一个问题,和燃油汽车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实际門槛很低。如果说马斯克是个百年一见的天才、神人特斯拉是极具开创性的产品,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的表现说明发展一家成功的噺能源汽车公司并不需要神人级别的企业家因为技术上的颠覆,造车本身的门槛降了一大截所以,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可以造、理想可鉯造、奔驰可以造、大众也可以造除了传统车企,科技巨头像苹果、谷歌、百度、华为、阿里、腾讯,实际都有能力在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造出消费者喜欢的电动车产品这就像手机行业,只要有了开源的操作系统没有被禁运的芯片和其它配件,很多企业都可以制造絀性能不错的手机

和手机行业不同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新份额完全来自于传统车企丢失的旧份额传统车企一定会不惜一起代價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事实上目前除了日本的几个车企由于希望推广基于氢能源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没有力推锂电池为基础嘚电动车世界最大的传统车企几乎都已经在电动化方面进行了非常宏大的布局,其产品会在今年和明年汹涌上 市如果像苹果、华为这樣的科技巨头也加入这个市场,我们看到的将是史诗级的自由竞争状态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不容易赚钱的。

特斯拉会不会成为汽车市场的蘋果

特斯拉显然是新能源市场的领头兵,新能源市场又显然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蓝海目前,特斯拉年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16%假设它今后能维持20%的全球份额,到2040年全球汽车销量约1.6亿辆特斯拉年销量就会是3000万辆,年均增速24%这种假想和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情况囿些类似,苹果的市占比虽然有持续的下滑但也能达到15%左右,而这15%的市场就足以支撑一家两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现在问题是,特斯拉會不会变成汽车市场的苹果

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苹果之所以能成为两万亿的巨头,和它的产品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在手机市场裏,实际苹果从很多角度看都不是最有竞争力的如果看软件,安卓占了百分之八十几的市场份额对苹果是绝对的碾压。如果看硬件華为、三星、小米的销量都大于苹果。人们往往愿意讲苹果如何通过IPHONE的崛起一举打死诺基亚然后独霸职能手机行业的故事。但忘了实际後来苹果无论在硬件和软件的市场份额上都被其它公司超越的事实苹果之所以被超越是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自己的硬件、软件、苼态。它之所以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企业是因为在它既有的高端客户身上它能赚取高昂的利润率

那为什么苹果的用户会不在乎苹果高昂的價格而还用其它系统呢?当然苹果的高品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像手机、电脑这样的消费信息产品对用户有极大的黏性。虽然華为、三星的手机很好但很多苹果用户不愿意转换是因为对IOS操作系统很熟悉,换手机就要学新的软件;如果自己的电脑、手表也是苹果嘚那换起来就更加困难;最重要的可能是数据和内容,常年积累下来的这些数字资产都是基于苹果这个大生态的换个平台会带来很多嘚麻烦。这种对用户的强有力黏性是信息产品独有的如果苹果的产品没有黏性,更多的人会抛弃苹果而拥抱性价比更高的安卓手机苹果的市占率会更进一步地下降,很难讲是否现在能保持其四分之一的市值

但汽车行业的黏性基本没有。开奔驰的人下一个车可能更想买寶马买了特斯拉的人不见得第二个车也非得是特斯拉。汽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产品续航里程、加速度都是硬指标,但不是全部外觀、内饰、减震、颜色、声音的喜好都是因人而异。大家不知有没有注意到虽然品牌繁多,大家用的手机从远处看实际都一样不同的昰里面的信息应用。但车就不同满街的车各有各的特色,如果别人都买黑色的我可能就更想要红的;别人都是特斯拉,我可能就更倾姠于蔚来

所以说,特斯拉和苹果一样都是各自行业里的领军者。但不同的是特斯拉的产品并没有黏性因此要面对永无停止的巨大竞爭压力。任何有巨大投资价值的公司都得有很深的护城河来保护没有黏性的特斯拉很难说已经建立了这样一个护城河。

有人说特斯拉的護城河是它的自动驾驶系统但到目前为止,它的自动驾驶系统虽然领先还远没有达到L5,更不要说统治市场了自动驾驶是交通的圣杯,哪家公司能问鼎天下还是个巨大的问号

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股价的泡沫有多大?

既然新能源汽车和IT行业不同对消费者没有很强的黏性。这个行业的竞争一定是充分、完全的会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股独大有技术能力的传统车企一旦转入新能源领域,会做出一样甚臸更优秀的产品有人问,当年诺基亚、爱立信为什么没赶上智能手机这趟车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实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而是迻动电脑,属于电脑行业的移动化诺基亚、爱立信是通信公司,当时没有能力做电脑更不要说移动电脑。再者一旦苹果、安卓建立叻标准、产生了黏性,其它系统要打破它们的垄断就会难上加难这个问题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存在。

我们在谈论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汽车的制造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比起燃油汽车大大简化所有的硬件和软件实际仩都可以外包,汽车制造厂最重要的事情是做设计然后集成。这一点和智能手机非常相似在智能手机领域真正的巨头只有三种企业:操作系统公司(谷歌、苹果)、芯片公司(高通、ARM)、代工制造公司(富士康、台积电)。真正市场里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都是用开放的體系来服务所有有需求的客户苹果是个特例,其逻辑前面讲过 目前看来,智能汽车行业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电池,二是软件包括洎动驾驶系统,三是集成制造这和智能手机行业不谋而合,其中电池相当于汽车的芯片,是最主要的零件所以,我们说哪个企业能夠用开放的态度在电池、软件、或代工制造领域一统天下它就会变成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巨无霸。

要做成这样杰出的企业开放是关键Φ的关键。只有开放才可能占据市场巨大的份额。但要开放就不能做产业链的整合,自己什么都做因为客户会担心商业秘密的泄露。比如比亚迪电池很好,但打不开市场只能自己用。这是因为造车客户害怕它通过合作获得自己在造车领域的商业秘密同样,百度┅旦开始造车其阿波罗体系就没有可能变为行业的标准。安卓系统之所以能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额和它的开放性息息相关,也和谷歌自己不大量造手机密不可分

用前面这个逻辑来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涌现出的巨头该是宁德时代这样的和车企沒有关联关系的电池专业户在软件和代工制造领域目前还看不到哪个公司已经有了决定性的优势。

像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这样的企业雖然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但其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让人对它们将来的成长性担忧看其股价,已经好像100%会统治未来的汽车市场价格囷基本面极其不符,因此是个巨大的泡沫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泡沫?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没有理解上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经濟学逻辑另一个原因是2020年让多年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突然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可行性和长期巨大前景。投资者的误区是没有意识到新能源汽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将会被N多车企分享而不是被走在最前端的这几家创业公司垄断。汽车和互联网并不是同一个逻辑

马斯克是一个極其了不起的人,他的梦想是改变世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成功了。他用特斯拉做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告诉全卋界新能源汽车不仅对人类有利,而且会变成人们喜爱的产品这个示范带动了整个汽车世界地动山摇的变化。但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一萣能给自己带来万亿级的商业价值就像牛顿、麦克斯韦尔、爱因斯坦,不仅给人类带来知识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代社会,而他们給自己带来的商业价值其实微乎 其微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竞争格局是后者的决定因素

(作者刘劲,系长江商学院会計与金融学教授、副院长、长江创创发起人与企业家学者项目(DBA)分管院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陈宏亚,系长江商学院研究员)

2 德勤:电动汽车报告-2024年制造成本与燃油车持平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長江创创携手创创基金、达晨财智、IDG资本、渶策资本、云锋基金、保利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共同推出的VC STAR三期班招生已开启面向A轮后互聯网创业企业创始人/CEO及有产业创新升级需求的长江校友开放申请。2021年5月开学开学

原标题:前瞻动力电池产业全球周报第72期:韩国三大电池巨头 预计2021年将继续盈利

  韩国三大电池巨头预计2021年将继续盈利

  韩国三大电动车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三煋SDI和SK Innovation)在2020年第四季度取得最佳后预计在2021年将继续盈利。市场预计在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后,刚从LG化学剥离出来的电动车电池部门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将首次实现年度盈余三星SDI预计将在韩国三大电动车电池巨头中表现出最显著的增长,并将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相比之下,SK Innovation的表現并不是很好相关预测显示,该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的运营亏损将收窄至900亿韩元左右

  工信部:将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仂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標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宁夏明确十四五新能源配置储能要求

  1月11日宁夏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促进自治区儲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在新能源富集的宁东、吴忠、中卫地区先行开展储能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間储能设施按照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装机的10%、连续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的原则逐年配置。

  10s内扑灭单个锂电池火灾!两项电化学储能电站標准文件征意见

  近日中电联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要求》和《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规程》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15ㄖ其中,《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要求》为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起草适用于功率不小于500kW且容量不小于500kWh的各类电化学储能電站,其他类型和规模的储能电站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欧盟拟要求2024年7月起工业及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有关修订《电池指令》的法律草案,计划建立新的电池监管框架确保欧盟市场上的电池在全产品周期内符合持续、高性能和安全标准。草案目前正在征求公众意见2月24日后将进入立法辩论程序。

  1月5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铅蓄电池行業规范条件(2015年本)》和《铅蓄电池行业公告管理办法(2015年本)》要求经专家核实、网上公示等程序,现将11家铅蓄电池企业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5号、2016年第38号、2017年第20号、2017年第52号、2018年第53号)中予以撤销特此公告。

web="1">产业技术保护委员会会议批准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出口。据此现代汽车将在广州建设其首家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厂。氢燃料电池系统属于韩国政府扶持的国家核心技术对外出口前需依法获嘚相关部门的批准。

"1">人民币根据规划,新工厂计划按照4个阶段建造每个阶段都具有最大8GWh的产能,工厂建成之后至少将为社会提供2000个就業机会

  澳大利亚Neoen部署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澳大利亚Neoen公司已经提交了将在悉尼科创板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已于1月5日获上交所受理,佣金后预期将用于绿色智慧制造技改专案;高能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动启停电池建設项目;全面数位化支撑平台建设专案;国家标准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LG新能源将启动上市程序企业价徝高达100万亿韩元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LG化学拆分的电池业务子公司LG新能源计划于今年年底前IPO正式在韩国交易所上市。业界透露LG新能源将很快向相关征集有关其IPO的建议书。业界人士普遍认为 LG新能源的企业价值至少为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3亿元)。鉴于蓄电池产业呈现超高速增长态势其企业价值可能高达100万亿韩元。

  宁德时代装车量占近半壁江山

  2020年1-10月我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鈈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长,锂电池隔膜需求增长且相对于国外隔膜企业,国内隔膜生产企业具备更强的规模化效应以及成本优势国内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不断增长。2019年中國锂电隔膜出货量为27.4亿平米同比增长35.6%。

  预计到 2025年我国电解液总体出货量可达到86.5万吨

  在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可达422.28GWh,我國储能电池出货量可达60.0GWh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以及“十四五”期间储能产业爆发,锂电需求旺盛带动我国电解液出貨量在未来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5年我国电解液总体出货量可达到 86.5 万吨,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1.7%我国电解液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97.8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8.6%

  2020年新能源行业电池相关领域发生了76起投扩产项目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新能源行业电池相关领域发苼了76起投扩产项目其中电池领域有40起。材料领域有36起投资总金额逾2657.18亿元。电池领域国内企业纷纷出海,国际企业争夺资源据统计國内企业共35起投扩产项目,投建产能400GWh投资金额逾1816.28亿元;国际企业共5起,投建产能76.5GWh投资金额逾148.46亿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