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会麦当劳收16岁的学生吗人吗

如果你是即将实习的大三、四学苼或是毕业后只待过大/小公司其一的盆友你一定要花8-9分钟看一下这篇文章。

毕业5年从实习到工作,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几十人的小公司和几万人的大公司,我都待过

今天主要从大小公司实际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弊切入,尽可能说的细一些让还没去过大/小公司嘚朋友们能知道大概的情况,从而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理性参考一下。

干货有点长答应我别光收藏,看完哦~

首先声明本文将简单粗暴的用人数区分来定义大小公司,暂不考虑盈利情况和融资程度等复杂条件

① 多数情况下,薪资待遇会比小公司好很多

我在3年前的一篇攵章里说大厂很多人工作几年后到年薪二三十万就遇到天花板了,现在看来很片面

大厂里有那么一群人不求进步成长,喜欢稳定的舒適圈那就的确会这样。但也还有一部分人追求晋升、不断争取机会对这些人来说年薪百万真的算是稀松平常了。

比如阿里的大部分P7级別薪资+股票总包下来,百万以上的年收入很正常

大厂除了到手的钱以外,还会有一些附加福利比如六险或七险一金,甚至还有配偶保险、父母保险、各种免费体检免费洗牙免费幼儿园等反正就很细心很nice。

但这个只是多数情况下不是绝对的哦,也要看每个公司所在荇业的盈利情况和市场行情有些盈利状况很好的小公司待遇未必就比大公司差

当我们需要申请资源权限或者领取某件物品时在大公司都会有相应的流程,让你清楚地知道第一步该找谁、第二步怎么做简单省心

在晋升规则和年终奖励规则上相对小公司看老板心情來说,大公司也会更透明一些

(当然了,制度流程肯定是清晰的但不排除会遇上某些上司穿小鞋的可能性,有人就有社会嘛)

③ 可培养更职业的职场习惯

在大公司,不会沟通不会协同,不会做PPT、不会汇报不会中英文混合说话的人也呆不久。

只要你不抗拒这些在夶公司锻炼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变成一个很职业、很social的人

之前我在为自己团队招人的时候,对大厂出来的人并没有特别看待过还是比較关注业务实际成果。

但是我聊了很多企业的HR再结合我这两年的面试经验,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

简历上能力突出一定会获得面试机会但是有大厂经历且能力突出的人,会获得前者二倍的面试机会……

⑤ 能学会很多自我包装技巧

其实无论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会对自己个人、对负责项目进行一定的包装。

但在大厂这一点尤其重要。

大厂里人那么多领导不会像在小公司那样随时可以看到你项目的进展和进度,所以需要我们时不时就得来一场项目复盘和汇报汇报的时候你就很需要做好一定的包装,才能让听的人都满意

而且不仅你要经常包装给别人看,也能经常看到别人怎么包装实战机会多,锻炼地自然也多

⑥ 更易于积累自带资源的人脉

大公司囿不少员工不是因为能力进来的,而是因为自身资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所以在大公司只要你有心有社交本领,你就能获取一些在小公司很难触碰到的资源和人脉

① 如果后期创业需要冷启动,在没钱没资源的情况下做事会略难

大公司做事最不缺的就是资源钱财人力粅力都可申请,动辄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预算

这点有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依赖性,没钱没人的时候 步履维艰。

但是离开大公司之后想要創业的人如果没有提前储备足够的财力资源,这时候零成本启动项目这件事对他将是很大的难关。

② 缺乏精益思维团队会有内耗

一件7天就能验证是否值得去做的事情,写方案给各层级人审核就用了3个月好不容易方案敲定上线了,一周卒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大公司数鈈胜数,写方案的人崩溃看方案的人也崩溃。

公司大了流程和形式上的内耗在所难免,真的会叫人(我)心力交瘁

③ 工作内容过于垂直局限,很难看到全盘

小公司的新媒体运营需要会涨粉引流促活留存会写文案会操作后台会排版会做封面图和插图会谈互推匼作会策划裂变这样的人出来独立运营一个自己的媒体产品也是可以的,从上游矩阵到下游变现都可以上手

但是大公司的新媒体运營呢,可能只需要会排版+操作后台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文案会有专门的人写图片有专门的设计师做引流涨粉也有平台的品牌或者資源加持

所以在大公司,我们能接触到的工作内容会非常窄每个人职责清晰有限,锻炼到的业务完整度也有限可以说,如果不晋升箌一定层级就可能完全培养不到业务全局观。

① 接触的业务更全盘更易于搭建上下游和全局观

上面说到了,同是新媒体运营小公司僦更需要一个从拉新引流到促活留存都能做的“全栈型人才”。

所以如果公众号是你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从获客到转化到商务合作,这整个运营链条你都接触到了更有利于让我们对业务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如果这样的人创业想得也会相对更清楚。

当然了如果在莋事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那就不一定是“全栈”了也可能变成了“打杂”。

② 协作效率高基本没内耗现象

当遇到一件需要协作支持的事情时,相比大公司的层层申请流程小公司可能吼一嗓子就完事儿了。

就算遇到比较复杂的协作需要2个部门的leader对接知晓,会议頂多也就是4、5个人约聊一下就能解决

而且在小公司里,没有可以帮自己背锅和可以踢皮球的角色所以每个人对业务绩效都抓得比较紧,业务工作中难免需要其他人协同这一来一往间,大家都能相对友好地互助协同效率也就高了起来。

③ 试错机会多权限更开放

小公司一般都处于一个业务增长期或者横向拓展期,有很多新的项目线需要测试和验证但人力又没那么多

所以这个时候谁能谁敢谁就有機会,从我们自身职业规划角度考虑这也多了很多让我们可以进行二次职业定位的机会。

④ 日常交往不需要很端着相对随意舒适

小公司事儿多人少,每个人都忙着达成业务目标凡事都是怎么快怎么来。没时间讲究措辞、兜圈子和踢皮球

所以相对来说,可以更舒服地莋自己

(也分人,如果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本身就喜欢端着那就没招了。)

① 福利待遇和规章制度相对不完善

这个虽不是绝对的但大哆数情况下,小公司的福利待遇可能是看老板心情的

不过任何一个公司也都不舍得因为利益丢失人才,所以也与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矗接相关如果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在哪赚得都不会少

但日常的其它福利上,细心程度就很难赢过大公司了

② 业务上资源支持有限

湔面我们说了小公司有更多试错机会,有更多权限但是你要更多的钱力或者人脉资源,就看运气了像大公司那样给你支持个几十万预算,很难

③ 公司生存可能不稳定

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大厂肯定没法比,很多小公司可能一夜之间就没了员工也都一夜之间跟着失业叻,所以入职小公司前提前调研好盈利模式和用户基数等情况很重要

④ 跳槽时若没做出业务成绩,不好跳槽

在小公司的出路就是一定要莋出足以支撑你简历的项目成绩才可以越跳越高。

若既没有成绩也没有背书,只能一直在各种小公司之间平薪跳来跳去了

所以到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主要还是看每个人自己在意的点是什么,选择本身没有对错

1、大公司职业技能精深,小公司职业技能综合

2、大公司相对稳定小公司机遇风险并存

3、大公司内耗严重,小公司资源紧张

4、大跳小容易但会不适;小跳大必须做出┅定成绩

5、不管在哪里,别故步自封很重要多看书,多接触外面的人主动包容别人的世界很重要

总之就是酱紫,最主要还是看我们每個人自己的规划了

如果你对当下关于公司的选择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但是文章没有覆盖到可以文章下留言告诉我,我们再针对你嘚情况讨论下

但说回来,如果让我带着当下的认知回到2016年转行初期进行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

先去小公司再跳大公司

先横向拓展,再纵向深挖

关注大雪殿持续更新与职场、思维认知、个人成长有关的内容。

原标题:90 后“学渣” 辍学创业获芉万投资如今公司月入过百万

本文来自于爱范儿旗下创业社区 的“MindTalk 线场”栏目。如果希望参与到 MindStore 栏目报道或者有相关项目推荐,请将產品提交到 MindStore.io

杨震凯 20 岁的时候,正值 2014 年中国创业元年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表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言论后不久,中国教育部茬 12 月份对全国高校下发通知支持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要求高校加大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

如火如荼的创业市场,不断放出的利好政策热情高涨的投资机构和一掷千金的投资者,都让大学生创业者受到众星拱月般的待遇他们的创业项目像香饽饽一样受到空前高度關注和支持。

那一年杨震凯决定辍学创业跟另外两个 90 后独立开发者创立了新媒体管家。如果没有选择辍学创业那时的杨震凯还在上海悝工大学读大二,如无意外会出国读两年书按着家人给他安排的路子,回来后能找一份稳定舒适的工作过着一望到底的公务员生活。

泹是混迹上海创业圈的杨震凯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国内创业圈子风起云涌他不想让自己的人生被家人安排,瞒着家里人退学父母茬无奈之下同意放手让他创业。杨震凯背起行囊回到上海开始和创业伙伴窝在旅馆里开发新媒体管家。

那时候微信公众平台很火不少洎媒体人和创业者依靠微信公众号赚钱,然而管理微信公众号的体验并不好市面上也缺少好用的新媒体管理平台。杨震凯和他的创业伙伴看中了这片空白的市场,针对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痛点开发出一款新媒体的移动端管理平台,并于 2014 年 6 月份上线

让杨震凯出乎意料嘚是,新媒体管家很快就火了起来上线不够一周,就已经有 5 万的公众号使用新媒体管家来管理公众号2014 年 11 月,新媒体管家上线仅半年獲得 IDG 数百万的 A轮资本风险投资,并开始扩张之路

如今新媒体管家已经拥有一百万的用户,刚上线了新产品「新媒体管家 Plus」Chrome 插件推出GIF 搜索引擎、一次扫码登录多个平台账户等多个功能。新媒体管家团队的规模已经扩展到三四十人的团队公司月盈利过百万。2016 年 6 月份新媒體管家成立两周年之际,获得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 3500 万战略投资拿到千万投资的时候,新媒体管家 CEO 杨震凯只有 23 岁

(杨震凯在《看東方》节目接受采访)

早在 2015 年的时候,杨震凯在上海创业圈不俗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深圳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等媒体界的关注,上了《頭脑风暴》和《百佬会》节目相对于同龄人,杨震凯成名尚早他在节目里和业界老大们对谈商业理念,和主持人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他脸上的稚气未脱,说起话来却气定神闲曾在节目中直呼潘石屹“小潘”。他也特别敢讲曾在《看东方》说 90 后不适合做 O2O 项目。

而这麼一个敢作敢为的年轻 CEO背后又有怎样的创业故事呢?日前在接受 M 君的访谈时,杨震凯坦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他在创业路上遇到嘚各种事儿。

以下是访谈内容:高中瞒着爸妈开手机店他凭真本事赚了几十万

MindStore:你在 20 岁创立新媒体管家前,是不是已经有很丰富的创业經验

其实这个经历很简单,我高二的时候开始喜欢手机因为家里管得很严,所以背着家人做起了手机买卖的生意平时在学校不怎么仩课,基本每天都用手机在网上订购货源下午 6 点下课后立刻跑去手机店弄个半小时,把所有的事情和账目处理好就回家就这样偷偷开掱机店开了两年,赚了几十万

高考后,通过大学特招考试进入了上海理工大学大一那会带过团队创业,开发校园信息类 App跟超级课程表差不多,把校内的学校通知、社团活动等搬上 App 里后来因为和合伙人有分歧而退出了项目。

之后我又发现了校园外卖的市场当时饿了麼等 O2O 订餐平台还没兴起。考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和另外一个大学同学郭明修,创立了微信公众号「外卖小王子」推出校园订餐服务,朂火的时候学校有近一半的人都在使用每天销售额近 1000 单,利润颇丰可惜后来饿了么开始打价格战,「外卖小王子」的盈利变得异常艰難可能这个项目生不逢时吧,我觉得模式还是蛮成功的

MindStore:高中瞒着家里人开手机店?这个经历蛮特别的可以详细讲一下吗?

以前很哆人以为我的手机店是家族的小产业,家里人支持我给钱给店面让我经营的。

但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是我瞒着家里人偷偷开的手机店。我爸妈连手机都不让我碰我手机特别多,有时候书包里放好几台拿回家研究平时发现一部就收一部,怎么可能会让我开手机店我昰因为本身很喜欢鼓捣手机,也了解手机行业通过买卖手机赚了钱开手机店而已。

你很难想象高中那时候创业有多难因为家教太严,從小到大我爸妈都把我关在房间里除了上学平常都不让我出去,连周末出去打篮球都不让我去我奶奶还会给我计时,有时候只让我出門半小时不回家还会惩罚我,特别严厉

当时开手机店,很多交易都要走支付宝我是未成年,没有银行卡只能趁周末出去洗澡或者爸妈出门办事的时候,偷偷溜出去走 5 公里的路去邮局办一个汇票存钱。汇款给供货商前把汇票的钱转入支付宝,才能汇款给供货商

茬开手机店的两年时间里,我每周都要干这么一件事同时还不能让我爸妈发现我的货款,因为我手上拿的数目比较大经常有一两万元佷难解释。有一次疏忽我爸妈发现书包里有 6000 块,那天我被他们打个半死一直质问我这钱怎么来的,他们以为我是去偷去抢我死撑着鈈说,那一年他们都在怀疑我是不是干了坏事

一直到高三,我都没讲出事实等到高考完了,我才跟我爸妈坦白说自己开了家手机店帶他们去看的时候,他们非常惊讶才明白这 6000 块钱是我自己赚来的。大学后我就再没接触过手机生意,一来是卖手机毛利越来越低二來就是我想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MindStore: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创业这件事并且身体力行。不过我很好奇的是你曾经做过 O2O 项目,为什么还会公开说 90 后不适合做 O2O 呢

主要来自于我的创业经验,以及对 O2O 行业的观察吧在我看来,O2O 场景比较局限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场景,但是大部汾 90 后长期沉浸在校园生活里即使是 1990 的人出社会的时间也不长。

他们比较缺乏社会的生活经验O2O 都是居家过日子的场景,90 后对 O2O 的敏感度偏低O2O 一定是他们不擅长的领域。

开发新媒体管家辍学创业拿到 IDG 百万投资 MindStore:为什么选择辍学创业,而不是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呢

不瞒你说,我本身是个读书成绩很差的人大概从高中开始,我的成绩基本上是垫底的我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但在自己的爱好上却一矗做得超过同龄人很多高中的时候卖手机也赚了几十万。

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没有办法让我找到存在感。平时我很少呆在学校也几乎鈈上课,上海的创业环境很好我会经常去参加一些创业者活动,一周至少能见十几二十个创业者跟他们聊创业项目,那段时间成长的朂快

我一直在考虑辍学创业这件事,与其在学习和创业中两头奔波还不如选择一件事好好干。但因为本身家里条件一般创业失败,賠了钱怎么办

碰巧在大二时,我认识了一个做建筑行业的老板他们正在往互联网方向转型,我就问他说如果你要做互联网产品的话會不会请我?他还真的很感兴趣说如果你来的话就当团队的 leader,我给你 3 万块的月薪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就算我创业失败了我工作几年,也可以通过努力打工还清我前期创业亏损了于是我给了自己一年时间,如果能赚钱就好好干下去不行的话就去打工好了。因为我个囚能力还是不错的掌握 UI 设计等技能,不至于混不下去辍学创业也是一个很理智的选择。

MindStore:可是你怎么说服家里人呢辍学创业也不是烸个家庭都能接受的事。

确实很难我们浙江湖州那边很传统,几乎没有人会辍学在我家尤其难,因为我爸是个望子成龙的公务员他偠我出国读书拿个研究生回来。然后跟他一样进入公务员的仕途,过着一望到底的生活

所以我辍学是不可能经过他们同意的,这个决萣只能我自己来做于是我大二期末考试时故意交白卷。当然所有科目都会挂了要进入大三的话,只能重读

当时我读的是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国际学院,学费接近 10 万一年特别贵。我家本来负担这个学费就很吃力现在又要重读,我相信我父母一定会思考这个问题期末栲试后,我顶着很大的压力回家在父母比较开心的时候说出了辍学的事情。他们当时很吃惊但却没有特别地愤怒,然后我爸妈就说到房间里商量一下

大概一两个小时后,他们出来说:”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的学业了对于你辍学这件事,我们很失望所以你接下来做的事情我们都不会支持的,既然你已经长大了会自己做的决定的话你就去闯吧。如果实在是不行了你就回家。家里只有 10 万块你需要的话就拿去再试试,但是现在是不可能给你的”

我当时很感动,发现他们还是挺理解我的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就一个人背着包没拿家里一分钱,和创业伙伴去上海创业每天住在 99 旅馆里做产品、写代码。没过几个月新媒体管家就出来了,我后来拿到了 IDG 资本風险投资开了上海政凯锐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曾因年太少而遭轻视他排除万难成就了自己 MindStore:老实说,你年纪轻轻就出来创业有没囿试过因为年龄的问题而碰壁?

对这个问题我经常会碰到。拿我的外号来说吧大家管我叫少爷。其实是因为我年纪很小就出来创业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就让别人管我叫少爷。实际上我不是富二代家里并不富有,要不然我出来创业干嘛

当初高中开手机店时,我才 16 岁長得不高又一张娃娃脸,人家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跟我谈生意我一上去就跟他谈几万块钱一笔的单子,他连谈的欲望都没有了也会觉得囿点羞愧吧。

MindStore:可能他会心里没底吧

对,他也不好控制我毕竟我还是个未成年。那个时候困难比较大但是后来也让我克服了。

MindStore:后來是怎么去解决这个年龄问题的

其实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够好,口碑打出去后问题还是不大的。只是越到后来因为公司越来越大,接触到的圈子全都是至少三四十的人经常因为年龄问题,在接触沟通上有问题

比如说你去跟别人谈生意,过去对接的时候人家对你昰不屑一顾的,他会觉得你就是个小孩子看上去像个小角色不像个 CEO,就会对你有偏见

这个真的对我来说,阻碍蛮大的也给我造成一些心理压力吧。其实我的社交能力也不差但是属于慢热型,在一个陌生场合里跟一个有声望的人交流,我就有点害怕了甚至连递名爿时手都是抖的,话都讲不清楚

后来我就找我们公司的 CFO 去交流,他年纪比较大也擅长处理这些事情每次有重要场合我都带他去,他负責社交我来负责后续的沟通。

MindStore:那么在后来创业路上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踩过什么坑

当然有,CEO 永远需要做三件事——找囚、找钱、找方向上该有的坑我都踩过。

其中我认为最大的坑在找人上,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本质其它找钱、找方向你可以通过人來解决,所以我一直很在意招人这件事

去年我花了一年的时候在找人,我曾经找过一些价值观不同的人比如说我挖过一家互联网公司嘚高管,他很想走捷径打一些擦边球去赚钱,但是我是想把这家公司做得细水长流一些的我不希望因为别人做的事情而去打乱自己的節奏,想公司每天成长一点点就好了

他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氛围,并且影响了小一部分人这个时候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毕竟他是你花了佷大代价招进来的纠结了很久,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分手这个属于人事里面,比较大的困难其它小的困难也很多,比如说怎么安置┅些内心脆弱的员工或者怎么去挽留想跳槽的人才等等。

所以说找人是创业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难题。但不是说我讲出来你知道了就能避免的。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关于员工离职潮的报道但本质上你不经历过很难知道怎么去解决。只能说经历过之后你才能知噵如何避免。

Mindstore:作为新媒体管家的 CEO你觉得自己相对于同龄创业者,有什么优势

我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我的运营能力强我可以很恏地把控产品运营的节奏,1 年内把新媒体管家做到过百万用户也可以写文案,曾经我写过一篇叫《滴滴拉屎 App估值 100 亿美金》的文案,当時几乎转个创业圈的人都在转发

第二,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我的管理能力还不错。毕竟很多同龄人的公司都没我大我一直在学习组织管理,以及学习怎么去构建一个公司的价值观之类的最近几个月我都在努力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因为我觉得团队比个人能力重要太多只有把团队效率提高,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

大部分同龄创业者,在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失有些创业者即使起点仳我高,但是公司后来的发展没我们好可能也是我运气好吧。

当然也有比我厉害的同龄创业者但是有些人是靠钻空子赚钱,靠做灰色產业发家致富的我认识不少这样的人,靠打擦边球赚了很多钱能一年赚几个亿。

虽然他赚的钱比我多但我不觉得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峩强,甚至或许能力都没我强因为他是遇到空子就钻,他只是胆子大把握了这个机会而已。做人还是别昧着良心赚钱做一些对社会對人民有价值的事情,才是长久之计如果真的是正规的创业者的话,我觉得大家都差不多的

注:本文数据不作投资参考;感谢爱扒词轉录;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其余图片来源于 pexels 、unsplash

每周我们会从 Mind 周榜中挑选优秀的团队,进行访谈报道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眾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当劳收16岁的学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