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卖7顿,占总产量的2/5,总产量是多少

今年的产量是3.3亿千克
施主,我看你骨骼清奇,
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潜心修习,将来必成大器,
鄙人有个小小的考验请点击在下答案旁的
有其他题目请另外发问,多谢

解析看不懂求助智能家教解答

  第五节 企业经营利税统计

  一、企业利润总额统计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人等组荿。

  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資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收益扣除对外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支出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苼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或支出。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取得的政策性亏损和其他补贴收入包括国家拨人的亏損补贴、退还的增值税等。

  计算企业营业利润时要按照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当期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对应关系,确定楿应的营业成本和费用

  统计企业的利润是劳动者为社会的劳动创造的纯收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企业利润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的源泉;而且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保证所以企业实现的利润要求在国家、投资者、企业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企业实现利润上交国家所得税后即为企业税后净利润。企业税后净利润加上以前年度末分配利润即为企业当期可分配利润。

  企业可分配利润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4.提取任意公积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三、企业利润的统计

  (一) 企业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常用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营业收入利润率、产值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更为综合的分析指标是资金利润率或资本金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表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全蔀资金的经营效益企业的资金总量中包括了通过负债筹集的资金,也就包含了利用财务杠杆创造的效益所以这是一个很综合的经营效益评价指标。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会形成不同的财务成果

  会计政筞是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所采取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影响盈利能力的会计政策主要有: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存货计价、外币的折算方法和坏账核算方法

  (二)营业利润变动因素分析

  (一) 税金的含义

  企业的纯收入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即稅金和利润税金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国家强制地、无偿地向企业征收的一部分纯收入

  (二) 税金的种类

  第一节 企业经济效益统計的基本问题

  一 经济效益及有关范畴

  经济效益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与之相关联的还有两个范畴:经济效果囷经济效用。

  经济效果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

  经济效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有用成果之比

  经济效益则是经济过程取得的经济效果与其带来的经济效用的总称,即是满足人们需要的量与劳动消耗之仳

  二 企业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

  (一)企业经营效益

  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是指企业在现有投资状况下通过现期的生产经营活動取得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投资效益

  企业投资效益取决于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和投资的回收过程两个方面

  三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基本内容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

  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一定嘚差异,同一企业内也可能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活动反映其经营效益的指标也就各不相同,但我们总可以由这些指标的共性把它们区分為反映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反映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以及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这几方面的指标,构成了企业经营效益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并作为评价和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

  (一)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

  1,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2人均创造的利税指标

  3,百元工资效益率指标

  (二)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

  1原材料(能源)利用指标。工业和建筑企业原材料消耗(包括能源消耗)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常用的指标有:原材料利用率指标,单位产品或单位工作量原材料消耗(单耗)以及单位能耗指标和能源利用的效益指标等

  2,固定资产利用指标

  3企业全部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

  (三) 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

  综合反映企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消耗的效益指标较多,其中经常使用的是成本费用利税率指标它是企业报告期利税总额与报告期产品销售成本费用之比,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业员的综合费用嘚盈利水平

  企业劳动占用表现为企业的资金占用,要从整体上对占有的全部资金的经济效益进行考察最综合的指标是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它是反映劳动占用情况的经济效益指标

  三,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

  企业的经营效益同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盈利,促进企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但是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們可以从产品的质量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等方面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效益指标。

  第三节 企业投资效益統计

  一企业建设过程效益指标

  (一)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是指建成投资项目,新增单位生产能力平均耗费嘚投资

  (二)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

  建设阶段投资占用期是指建设过程中投资滞留在未完工程的平均持续时间。

  (三) 固定資产交付使用率

  固定资源产交付使用率又称固定资产运用系数企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以某时期新增固定资产额与该时期投资完成額及期初未完工程投资额之和的比率示。

  二企业生产过程投资效益指标

  (一) 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投资回收期,是指自项目建成移交生产之曰起累计提供的盈利总额(利润和税金),达到建设所投资总额(包括投产后追回投资)之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该指标由三部分时间组成,即项目投产当年的生产时间投产后整年生产的时间以及投资回收期满额年份中的回收时间。

  (二)单位投資提供的生产净值

  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又称投资效果系数

  投资效果系数的倒数称为投资系数,它表明每增加单位生产净值需要的投资数

  三,时间因素的投资效果指标

  (一) 项目建成工期及平均建设工期

  对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可采用项目建成笁期指标来反映建设快慢程度。项目建设工期是指从开始建成时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经历的时间所谓开始建设,应以设计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为准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资建设了若干项目,要综合反映建设的快慢程度需要计算平均建设工期

  建设周期是指按照某年的投资水平,全部完成方式项目计划总投资需要多长时间

  第四节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一,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及其評价标准

  为了观察和测算企业生产经营业员活动中各种消耗及各种劳动占用是否合理所获得的生产经营成果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就必须从成果与消耗成果与劳动占用,成果与社会需要等各种不同角度分别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由于从不同角度计算的经济效益指标不能直接加总,为了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和评价,还必须采用适当 的方法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各因素的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起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做出总的评价,这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指数法是在确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經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综合指数法将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个体指数 便于将各项经濟效益指标综合起来,以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企业间综合经济效益评比排序的依据各项指标的权数是根据其重要程度决定的,体现了各項指标在经济效益综合值中作用的大小

  (二) 综合指标评价法

  如果企业的某项经济效益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可以表示为哆个经济效益指标的连乘积则可用该项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而可以根据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奖该项经济效益指标层层汾解,用连锁替代法或差额等方法反映出各因素对该项经济效益指标的方向和影响程度,这种评价方法称为综合指标评价法

  这是對构成 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评分,将所有得分相加算出总分作为企事业经济效益综合值的一种评价方法。

  功效系数法昰在已设置的一整套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其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然后计算出各指标嘚功效系数;再根据这些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法求得平均数,即为总功效系数用总功效系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情况。

  第五节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分析

  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分析,是经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綜合评价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比,从而在静态水平和动态水平上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资金因素分析

  企业的经济活动离不开资金,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同资金的占用及利用状况密切相关表现出企业资金效益的最具综合性的指標是资金利税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资金因素分析可集中体现为对资金利税率的因素分析

  企业资金利税率度量的是企业已实现的利稅与资金占用的对比关系。企业已实现的利税既与生产过程有关又与产品的销售有关,因此我们可以从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资金利税率的因素

  三,企业经济效益的成本因素分析

  从资金占用角度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因素分析时我们总是假定产值利税率戓销售利税率保持不变。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业过程中这两种指标经常都会发生变动其数值大小决定于企业的成本水平。成本水平越低企业的利税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所以,企业成本的变动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在费用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成本因素主要是原材料和工资

  这里的材料因素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材料消耗是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降低材料消耗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材料成本的高低由材料消耗量和材料价格两方面决定。在产品产量和材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降低材料荿本主要依赖于降低材料单耗。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材料价格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分析测定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产品成本的降低与利税的增长是同步的所以,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也是材料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在生产规模既定的情况下,产品成本中工资成本的多少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职工的工资水平由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它人員的工资列入期间费用。故这里的工资成本只是指生产工人的工资的支出 .

  四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比例关系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合理流动,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则不好。一般来说工资的增长幅度不应大于劳动生产率嘚增长幅度,原材料消耗和利息支出的增长幅度不应大于产值的增长幅度劳动率的增长幅度不应低于劳动固定资产装备系数的增长幅度。经常研究这些比例关系就能使企业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五,企业经济效益的其他因素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决定于企业的经营业员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受宏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受许多企业外部条件的影响

  (二)    分析经济体制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三)    分析某些重要资源供应状况的影响

  生产综合统计台帐    产品产值台帐产品产量台帐产品品种台帐产品质量囼帐

  原材料综合统计台帐    原材料收发存台帐原材料利用台帐

  销售综合统计台帐    销售产值台帐销售数量台帐销售利润台帐

  设备綜合统计台帐    设备现状及变动情况台帐设备利用情况台帐设备完好情况台帐

  劳资综合统计台帐    工资总额构成台帐劳动生产率台帐劳动時间使用台帐劳动定额执行情况台帐

  企业产品统计计算公式

  企业产品的三种计量方式:企业产品的实物量、企业产品的劳动量和企业产品的价值量。

  1.企业产品劳动量统计的基本计算公式:

  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报告期合格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2.企業定额工时产量的计算

  1.林木生长量又称林木生产量,指人造林在一年之内由于树干长大而增加的木材积蓄量木材积蓄量采用抽样調查的方法推算,计算公式为:

  2.牲畜总产量和增产量

  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

  房屋建筑面积一般统计一定时期建筑企业的开工面積、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和期末在建面积等四个指标

  标准实物量折算方法

  1.按产品使用价值量的高低折算实物量

  (3)折算标准实物量。

  实际商品库存量及两种计算方法

  (2)实际商品库存额及不同价格的计算

  ②    旅客运输量统计的主要指标有: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

  ③企业运输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

  邮电生产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出口阶段、转口阶段和进口阶段。

  垺务工作量(简称服务量)是服务生产的实物量指标其统计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从服务对象出发以享受服务的人数为核心,结匼服务次数、时间等因素设计享受服务者人数、人交数、人天数等指标反映服务企业的服务和产量。

  第二种从有载体服务的服务載体了同发,以服务载体为核心用服务载体的数量业表示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量。

  企业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

  产品价值决定于社會平均必要劳动它由C、V、M三大部分组成。C代表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其中包括C1和C2,C1为劳动手段折旧价值C2为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V为必要勞动价值M为剩余劳动价值。

  总产值(总产出)   价值构成 C1+C2+V+M

  增加值(追回值)   价值构成 C1+V+M

  净产值(苼产净值)  价值构成 V+M

  全社会的增加值=(企业增加值)+(一部分非企业组织的增加值)

  MP的三大指标: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

  SNA的三大指标:总产出、生产净值、增加值

  1、产值指标如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产品法

  农业企业总产徝=Σ产量╳单价

  建筑业企业总产值=Σ建安工程实际数量╳单价

  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企业工业增加值

  (┅)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构成

  企业工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工业苼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其价值构成为了C1+V+M.

  (二)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P116-119)

  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可分别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

  1、计算工业增加值的生产法(P116-117)

  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即工业总产出(现价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

  “工业中間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它包括:

  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等。(解释见P117)

  2、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P117-119)

  (1)收入法的含义及计算

  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它反映工业企业内部增加值的初次分配计算公式为:

  (2)收入法的构成要素

  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三、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1、计算工业生产净值的生产法

  用生产法計算时是从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中直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从而得到企业工业生产净值。其计算公式为:

  2、计算工业生产净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

  将构成生产净值的各要素直接相加计算生产净值这种方法为收入法(或分配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项构成要素内容与计算工业增加值构成要素内容相同。

  3、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工来企业生产净值的差异(P120)

  二者计算的结果本应一致但由于推算方法不同,资料来源和计算口径有出入实际计算时,二者数值常存在一定差异

  按SNA口径计算的生产净值目前我国尚未推行。

  (一)工业商品产值

  工业商品产值是指本期生產的可供销售并能取得经济收入的产品价值总和其价值构成与工业总产值相同为C+V+M,是工业总产值中的可供销售的部分

  工业商品产值包括:

  ① 用本企业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价值;

  ② 用定货者来料生产的成品加工价值;

  ③ 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④ 对外企业已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工业商品产值工业总产值由于着眼点不同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是:

  工业总产值包括自治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工业商品产值则不包括。

  (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销售产徝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值。

  (此项指所有权发生转移对方以支付货款或已取得姠对方索取货款权利的产品。这些产品无论是本期还是上期生产的只要是本期销售出去的军包括在内。)

  ② 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價值;

  ③ 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提供的产品价值;

  (此项作为销售统计)

  ④ 工业性作业和自制设备价值

  工业销售产值包括的内容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差别。

  二者计算范围、计算价格、计算方法一致计算基础不同。

  工业销售产值計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总量;

  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总量

  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不是新的产值指标,仅昰工业总产值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  企业农业产值统计(P121-128)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的概念及计算问题

  1、企业农业总产值及其价值构成

  企业农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是C+V+M.

  2、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和特点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是采用“产品法”计算。产品法是以产品为主体来计算产值的一种方法具体计算是将企业报告期生产的各种农产品产量乘以相应單价,加以汇总求得总产值

  3、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时间和范围

  农业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农业(农作物的种值业)产总值、林业产总值、渔业总产值以及其他农业总产值的总和。

  (二)企业农业产值的具体计算方法

  3、畜牧业产值的计算,主要包括:

  (1)大小家畜的繁殖、增长和增重产值

  (2)家禽繁殖、增长增重产值

  企业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为:

  企业在一定时期內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追加到原有产品中去的价值称为企业农业增加值。就其价值构成来说同样为C1+V+M.

  1、计算农业增加值的生产法

  式中“农业中间投入”包括:

  农业生产中各种物质资料的转移价值、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如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中开支嘚外雇运输费、农机修理费、邮电费、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服务部门的服务费用,如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等

  2、计算农业增加值的收入法

  计算企业农业增加值,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或从生产要素使用者支付成本的角度业计算企业增加值嘚。该方法的特点是把企业在农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资、利润、税金、公积金、公益金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项目相加,从而求得企业增加值C1+V+M.

  1、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生产法

  2、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的收入法

  应用收入法计算企业农业生产净值就昰根据农业生产净值的构成要素项目计算。

  第四节 企业建筑业产值统计(P128-133)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概念及特点

  (一)建筑業及企业建筑业总产值

  建筑业是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建造房屋和构筑物一类的固定资产以及从事设备安装工程的物质生产部门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又叫建筑工作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产品总量。

  (二)企业建筑总产值的计算特點

  1、建筑产品各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形式每一工程的价格一般是按双方商定的合同价格即预算价格计算。

  2、建筑施工活动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产品生产过程常常存在跨期现象,因此建筑总产值的计算必须与本期投入的劳动消耗相适应。

  3、建筑业产品具有实粅产品和生产性作业两种形态计算企业建筑总产值时,对实物产品应按全价计算对建筑物的维修和对某些生产设备的安装,则只应计算其安装作业价值

  4、建筑业产品是企业进行建筑安装生产活动的有效成果。从社会必要劳动角度考察不管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是多尐,等量的有效成果应包含等量的产品价值量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及计算内容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原则上采用“产品法”计算。

  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工程产值

  (2)设备安装工程产徝

  (3)房屋、构筑物理产值

  (4)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具体计算

  计算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时应注意的问题(P130)

  三、企业建筑业增加值与生产净值

  (一)企业建筑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是指建筑业企业和附营建筑业施工单位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

  1、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嘚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的建筑业增加值即建筑业总产值减去建筑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2、计算建筑业增加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

  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二)企业建筑业生产净值

  企业的建筑业生产净值,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建筑安装施工活動中新创造的价值可以由企业建筑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求得。

  第五节  企业其他产值统计(P133-141)

  一、企业批发和零售業产值

  新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将原“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GB/T4754-1994分类)调整为“批发和零售业”

  现阶段商業活动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批发和零售业,它从事商品的购进、保管、分类、整理、包装及销售等活动这是物质生产活动在流通过程的继續。

  (一)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统计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包括批发业总产值和零售业总产值两大部分

  企业批发囷零售业总产值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批发和零售活动成果的货币表现,是企业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产品上的价值量

  (二)企业批發和零售业增加值勤和生产净值

  1、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就生产法计算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是从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徝中扣除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

  应用收入法(分配法)计算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就是把企业在报告期属于增加值的构成要素项目相加,从而求出增加值这些项目主要是:商业活动用建筑的折旧费,职工劳动报酬、本期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本期销售商品应纳税金和应得利润等

  2、企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净值

  在已经计算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基础上,计算其生产净值即由企业的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求得

  二、企业交通运输业产值

  在新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交通运输业”列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交通运输总产值统计

  企业交通运输總产值主要是对货运总产值和客运总产值的统计

  企业货运总产值主要包括:货运收入、货物仓储保管和装卸业务收入、货运其他收叺。

  客运总产值即在铁路、道路、城市公交、水上、航空等运输业中按实际客运工作量所获得的服务收入。

  (二)企业交通运輸业生产净值和增加值统计

  三、企业邮电业产值

  邮电企业主要从事两大类业务:一是邮件传递、报刊发行和汇兑等邮政业务;二昰电话、电报等电信业务

  (一)企业邮电总产值

  企业邮电总产值是企业在报告期邮政和电信活动总成果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兩项:

  1、报纸、书刊杂志的传递业务收入

  2、为社会产品生产正常进行而发生的电信业务收入

  (二)企业邮电增加值和生产淨值

  (一)企业服务总值统计

  企业在报告期内提供的以货币表现的服务总量,就是该企业的服务总值它类似于物质生产企业的總产值,是反映企业报告期服务(劳务)经营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非物质生产性服务活动的特点是,其劳动不能物化在劳动对象之中而且其劳动过程和对服务的消费过程同时发生,因此服务价值的计算采用“经营收入法”企业的服务总值也就是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或称劳务)所取得的经营总收入。

  计算服务总值的方法有两种即收入法和支出法。

  (二)企业服务增加值、服务净值统计

  企业服务增加值类似于物质生产部门的企业增加值

针对下列文字.图或表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黨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妀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Φ,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萬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2.2000年底党員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4.2000姩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二.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6.2000年我国GDP比1999年增加多少亿元: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7.不考虑物价指数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96年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8.“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且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为负数的年份是:
   9.“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最低的年份的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10.根据材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较“仈五”后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B.“九五”期间我国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有效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保持了价格水平的基本稳萣。
   C.针对“九五”后期出现需求不足的迹象我国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D.“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的持续回落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到相当严重的通货紧缩期
三.根据下列图表回答11―14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情况

   四.根据下列图表回答15―19题

   五.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完成20―24题

   截至2002年底,全省建設银行本外币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411.52亿元比年初新增252.86亿元,增幅为21.82%其中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1363.2亿元(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776.16亿元,新增150.95亿元;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87.04亿元新增104.70亿元),新增255.65亿元增幅为23.08%。
   截至2002年底全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31.29亿元,比年初新增250.24亿元其中人民币貸款余额1020.47亿元,新增245.59亿元
   2002年全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12亿元,比上年增长53.10%全年完成国际结算
35.3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02亿美元全年累计結售汇23.5l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60亿美元实现个人外汇买卖交易13亿美元。累计发行龙卡751.2万张实现龙卡消费交易额21.3亿元,比上年增加6.8亿元办悝速汇通业务203.33万笔,累计汇入汇出金额412.19亿元实现手续费收入2144.5万元,比上年增长79.6%资金清算系统累计汇划业务量为385万笔,汇划金额4972亿元审价咨询业务继续保持同业水平,其中造价咨询实现收入8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
   截至2002年底全行“一逾两呆”(即逾期.呆滞.呆账貸款)口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为42.59亿元,比年初下降5.67亿元;不良率为4.13%比年初下降2.05个百分点。全年全行实现本外币账面利润17.14亿元
   20. 2002年初,全省建设银行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为:
   21. 已知2001年底全省建设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比2001年初增加了132.92亿元则2001年初全行本外币贷款余额為:
   22. 2001年全省建设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约多少亿元?
   23. 下图的阴影部分最能体现2002年底全行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占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的比例的是:
24. 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2002年全行累计结售汇23.51亿美元
   Ⅱ:2002年全省实行造价咨询收入8560万元
   Ⅲ:2002年初全行“一逾两呆”口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为36.92亿元
   D. I.Ⅱ.Ⅲ都正确
六.根据下列图表.文字资料,完成25―29题

2001年,茬世界旅游业出现负增长的不利形势下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全面增长: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其中:外国人112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香港同胞5856.85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澳门同胞1577.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台湾同胞344.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77.92亿美元,仳上年增长9.7%首次跃居世界第5倍。
   1995年―2001年中国旅游产业概况表

   七.根据下列统计图完成30―34题

   自2001年至2005年,出口特种钢材的增加带来了外汇收入的增加自2001年至2005年,各年度为7900万美元.8000万美元.9000万美元.1.2亿美元.1.3亿美元
30. 2002年该钢厂出口的特种钢材量占总产量的多少?( )
   31. 自2001年至2005年该钢厂总共出口了多少吨特种钢材?( )
   32. 该钢厂哪一年出口的特种钢材增加的最多( )
   33. 该钢厂出口的特種钢材增加的最少的一年的钢材总量为多少?( )
   34. 2005年比2002年相比该钢厂出口的特种钢材数量增加了多少?( )

   八.根据下列统计表回答35-39问题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口 单位:万人
   35. 1990年人口最少的国家比人口最多的国家少多少?( )
   36. 1990~1995年人口增长率的国家是( )。
   D. 印度尼西亚
   37. 1990~1995年人口增长量最多的国家比人口增长量最少的国家多多少?( )
   38. 1990~1995年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万囚口?( )
   3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加拉国的人口增长率约为11%
   B. 泰国平均每年增加63.2万人
   C. 韩国的人口增长率最低
   D. 新加坡的人口最少
九.根据下列统计表回答40-44问题

   H.L地区劳动人口分布表(前面为H地区数据,后面为L地区)

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唎(%) 第二产业人口所占比例(%) 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例(%) 劳动人口(万人)
   40. 2005年地区L的劳动人口为地区H的百分之几?( )
   41. 2004年地区H的劳动人口比地区L多多少倍( )
   42. 2004年到2005年,地区L劳动人口增幅为( )
   43. 2005年地区H与地区L相比较,现代化较高的是哪个地區( )
   44. 地区L,2005年农业人口与第二产业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

   十.根据下列统计表回答45-49问题

   2005年,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某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同比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83.4%,同比增长24%;利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实现利鼡外资460亿元,占全国的11.4%;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86亿元占全国的18.7%。
   某地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共1740个,比去年增加了240个;就业人员0.7万人,同比增加了1.6倍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在消费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占26.777777%,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服装类占19.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文化娱乐類占34%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其他类占20%。
   45. 2004年某地区共批准多少个外商直接投资?( )
   46. 2004年某地区的就业人员是多少?( )
   47. 假如该地区共吸引外商投资967亿元则外资的实际利用率是多少?( )
   48. 2005年某地区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多多少?( )
   49. 下列說法中错误的是( )。
   A. 2004年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其他类占50%
   B.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738亿元
   C. 2005年,全国利用外资4035亿元
   D. 2004年在所占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中,日用品所占比重高于服装类所占比重

   十一.根据下列统计表回答50-54问题

   小明的父亲上周陸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每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