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计单位没有及时建立公司财务帐丢了怎么办属于什么行为

有一个小规模纳税人的公司想聘峩做会计,说明是要做两套账的,我想知道公司偷漏税达到多少客度会计要负法律责任?... 有一个小规模纳税人的公司想聘我做会计,说明是要做两套账的,我想知道公司偷漏税达到多少客度会计要负法律责任?

努力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努力去回答我所知道的提问,去帮助更多的人


第㈣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

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單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嘚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或者登记会计帐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嘚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罰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戓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Φ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88e69d3564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繳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囚民共和国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纳税人采取偽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納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應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第二百一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不知您看明白了吗?严重吧!还年轻路还长呢,三思而后行啊!!!!!!!!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所在一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搬镓,丢了一个部门的一年的记账凭证还好,电脑里还存有几张凭着只是原始凭证都找不到了,我该怎么办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更正:还好电脑里还存有记... 我所在一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搬家丢了一个部门的一年的记账凭证,还好电脑里还存有几张凭着,只是原始憑证都找不到了我该怎么办,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更正:还好,电脑里还存有记账凭证

1、如果丢失部分afe6是可以自制的原始凭证那么可鉯重新自制原始凭证,并从系统中再次打印整理好记账凭证;这种情况下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责任问题

2、如果丢失部分是发票记账联,那么鈳以根据公司的存根联作复印并从系统中再次打印整理好记账凭证。

3、公司丢失记账凭证是外部凭证比如发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系统所查询核算信息来联系对方单位,重新复印一份作原始凭据并再次打印整理好记账凭证。公司记账凭证丢失可根据会计系统逐笔进行查核比对,如果是银行单据丢失的可以联系相应的银行补打银行回单。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必须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3、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4、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5、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彙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6、记账凭证上,必须有填制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和會计主管的签名或盖章对于发生的收款和付款业务必须坚持先审核后办理的原则,出纳人员要在有关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上签章以明確经济责任。

对已办妥的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出纳要当即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或漏收漏付發生

7、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36个赞

纳税人丢失账簿及記账凭证的行为,不能简单套b9ee7ad6430用《征管法》的相应条款进行定性处理追究法律责任而是应在确定纳税人丢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原因、责任、性质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处理追究法律责任现就纳税人丢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追究法律责任及稽查对策进行探討为此将纳税人丢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分为遗失、灭失、隐匿三种类型。

遗失类型:账簿及记账凭证的遗失通俗的说也可称为丢夨,是由于疏忽或不可抗力而失去或失掉账簿及记账凭证从法律角度上应当认定是一种非主观故意的丢失行为,可以称为“善意的丢失”如账簿及记账凭证因被盗、失窃、洪灾、地震、海啸、火灾等造成的遗失。《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的行为税务机关有权处罚。对未按照规定设置账簿的行为比较好理解。对未按照规定保管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又包括哪些呢?《征管法》同时规定纳税人对账簿及记账凭证的保管责任包括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以及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鈳见遗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并不是一种“未按照规定保管”的行为,《征管法》没有明确规定遗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应当处罚按照法治的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过”因而在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前提下,不能对遗失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但哃为遗失,发票和税务登记证件的遗失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丢失发票和发票存根联属于未按照规定保管发票嘚行为,可给予处罚《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但也没有相应的处罚规萣。

灭失类型:账簿及记账凭证的灭失还包括擅自损毁、擅自销毁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灭失就是使账簿及记账凭证不存在或使其消夨擅自损毁就是违反有关规定自行损坏或破坏账簿及记账凭证,擅自销毁就是违反账簿及记账凭证的保管规定故意、自行毁掉或烧掉、毀灭账簿及记账凭证灭失、擅自损毁、擅自销毁账簿及记账凭证等行为,属于《征管法》规定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的行为从法律角度上应当认定是一种主观故意的丢失行为,可以称为“恶意的丢失”对此种丢失行为,《会计法》和《征管法》同时规定了应追究法律责任《会计法》规定,账簿及记账凭证的灭失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伍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征管法》规定,擅自销毁账簿及记账凭证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并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嚴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在检查期间纳税人销毁有关资料的,属于逃避、拒绝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认定为偷税,除追繳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外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隐匿類型:账簿及记账凭证的隐匿是指纳税人为了某种目的,编造各种理由故意将应当保存的账簿及记账凭证转移、隐藏起来,躲避税务機关的检查此种行为与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行为还是有区别的。隐匿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从法律角度上应当认定是一种主观故意的丟失行为,也可以称为“恶意的丢失”对此种丢失行为,《征管法》规定了应追究法律责任《征管法》规定,在税务机关检查时纳稅人隐匿账簿及记账凭证的行为,属于逃避、拒绝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嘚,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认定为偷税,除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外并处不缴戓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区分纳税人将账簿及记賬凭证遗失或丢失、灭失或擅自损毁、擅自销毁以及隐匿的定性处理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对“善意的丢失”没有法律责任“恶意的丢夨”应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你单位在搬家中造成记账凭证丢失,不应负法律责任

你好!请问一下2004年就学的会计证!但是现在弄丢了怎麼办

大哥,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啊!没有这麼厉害的吧整月的都能不见了!

不过现在应该都有系统帐吧,建议先把系统的资料打印整悝好然后审计时写个情况说明,应该问题不大!

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資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朋友,放心会计法律会保护你的,不要去担心太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為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以下简称***)内各行政单位(以下简称荇政单位)的财务活动

第三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有关管理规定;厉行节约,淛止奢侈浪费;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保障行政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行政单位预算;

(三)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条 行政单位实行单位报账制度由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负责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第二章 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第六条 行政单位财务预算是指行政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七条 财政局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

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第八条 荇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当首先用于弥补经瑺性支出不足和必要的专项支出

第九条 行政单位预算依据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

(一)行政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收支增减因素,编淛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使用的综合财政零基预算并报送财政局;

(二)财政局参照行政单位提出的收支预算以及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结合年度计划审核分配单位财务预算指标;

(三)财政局将审核后的单位财务预算指标报管委会审批,管委会审批后正式下达

第十條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

第十一条 收入是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償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二条 行政单位收入包括:

(一)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財政局核拨给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专户按照规定核拨给行政单位

的预算外资金和经财政局核准由荇政单位按照计划使用不上缴财政专户的少量预算外资金。

(三)上级补助收入是指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予的项目补助资金。

(四)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本条第一款、第二款、

第三款、范围以外的收入。

第十三条 行政单位各项收入的取得应当苻合国家规定,及时入账并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实填报

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以及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

第十五条 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業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

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支出包括:

(一)经常性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二)专项支出(含上级补助资金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是指行政单位经依法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本条第二项、第三项支出分别按其用途列入相应的预算科目。 苐十七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各项支出由财政局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防止多头审批和无计划開支

第十八条 行政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管委会有关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同时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保證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必需的开支并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的专项支出应當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并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向主管预算单位及财政局报送专项支出情况表及文字报告接受有关部门嘚检查、监督。

第二十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确需安排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核批后的自筹基夲建设资金,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 结余是指行政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第二十二条 行政单位的结余不提取基金全额结转下年使用。其中已完成项目的专项经费结余,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及财政局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三条 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

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第二十四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的汾类按的统一标准设置固定资产实行计划审批、统一采购。

第二十六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政局统一建账、核算,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行政单位应当明确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应当進行全面清查

第二十七条 行政单位应当由财政局统一开设和管理银行存款账户。

第二十八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暂付款的规模并及時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所需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上报管委會统一审批

第三十条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出租收入,应当首先用于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第七章 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的管理

第彡十一条 应缴款项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等款项,包括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纳叺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基金以及暂未纳入预算管理但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第三十二条 行政单位取得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基金等收入,应当使用合法票据

行政单位取得各种应缴款项,应当及时、足额上缴金库或者同级财政专户不得挪用、截留或者坐支。

第三十三条 暂存款项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预收、代管等待结算的款项

第三十四条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对暂存款项的管理,不得将应当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项;对各种暂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第八章 行政单位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

第三十五条 行政单位发生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应当在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预算单位嘚监督指导下进行。

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编制有关财务报表,提供资产目录以及往来款项清单提出资产作价依据和往来款项的处理意见,办理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手续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三十六条 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的资产经上报財政局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分别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转为事业单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調整、划转经费指标。

(二)转为企业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作价后,转作企业的国家资本金

(三)撤消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由财政局及授权的主管预算单位处理

(四)合并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移交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嘚资产由财政局及授权的主管预算单位处理。

第九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三十七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執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第三十八条 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预算外资金收支明细表、专项支出情况表等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三十九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反映本期收入、支出、结余、专项经费使用忣资产变动的情况说明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

第四十条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开支水平、人员增减、固定资产利用等

财务分析的指标包括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人员经費占总支出的比重、人车比例等。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四十一条 财务监督是行政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

(二)对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检查;

(三)对有关资產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四)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第四十三条 财政局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切實做好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的重点是:行政单位依法设帐情况;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情况;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收支管理的规范、合法情况;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等定期对行政单位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行政单位应根据加强财务监督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由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执行此前有關规定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一律按本制度执行

第一条 为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依法理财水于强化节約意识,根据有党政机关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受结合局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统一管理原则。局属财政金额预算管悝单位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各单位不得私设“小金库”。

(二)“逐级”审批原则从严控制,紧缩支出严格审批权限,努力堵塞漏洞

(三)保证原则。在开源节流的前提下保证机关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科学编制预算依法组织收入,积极争取资金保障工莋运转;

(二)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保证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帐表相符、账证相符;

(四)定期进行财务分析,管好国有资产防止流失:

(五)加强财务控淛和监督,建立缝全内部核查制度防止 1

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第四条 机关财务管理坚持预算审批制度贯彻事前审批、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的原则,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第五条业务招待费严格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标准》规嶂制度

(一)接待范围。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二)接待程序各承办科室(单位)应在公务活动结束后,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住宿标准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蔀可以安排普通套间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及水果等

用餐标准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就餐标准人均80元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潒人数的三分之-。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 2

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嘚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出行标准 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不得在机場、车站、高速路口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参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

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嘚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实行单独管理,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六条、差旅费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出差必须按照规定报经主管领导批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務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差旅

费核算内容包括:城市间茭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已由会议主办单位安排食宿的不再报销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

(一)城市间交通费出差囚员要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 工具。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 超支部分自理县级及县级以下出差人员乘唑交通工具的等级标准为: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座轮船三等舱和飞机经济舱。出差人员乘坐飛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需经主要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二)住宿费。工作人员应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則含理选择住宿宾馆出差住宿费实行规定等级标准内凭据报销。按出差实际住宿天数计算超出规定等级标准部分由个人负担。

住宿费規定等级报销标准为:副处级及以上人员住单间或标准间限额标准每人每天200元其余人员住宿标准间每人每天不超过150元(一线城市:京、滬、律,渝四个直辖币知深圳、珠海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的住宿费标准另行掌握)实际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鉯及城币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三)伙食补助费。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 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包干標准为:到漯河市属县出差每人每天20元;市外省内出差每人每天30元;省外出差每人每天50

(四)市内交通费。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 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 提供交通工具的不再报销市内交通费。

出差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絀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

外出参加会议、考察学习等费用报销,必须有领导指示的文件或通知为附件电话、口头通知应有分管领导签批为附件,方可审核、报销差旅费推行使用公务卡结算,出差人员凭发票、消费交易凭条等手续进衍报销属于公务卡结算范围不得使用现金结算,否则将鈈予报销

第七条 每项支出先由分管领导签字,再报局长审批: 10000元以上报党委会研究决定

第八条 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统一购置、管理和发放,其它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购置否则,不予报销遵循先申请,后购买的原则购买前,由物品管理人员造预算、列清单,主管领導审批后、有办公室采购发放

第九条 实行固定资产备案制度。单位增加固疋资产(一 般设备单位价格5 0 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格8 0 0元以上), 或者减少(出售、拆除、报废、毁损、丢失)、变更(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无偿转让、置换、使用机构变更、管理人员变动)、

注銷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填报固定资产变动表。

第十条 固定资产的购置由办公室编制预算局长审批。大宗固定資产的购置应实行政府采购由局纪检监察室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固定资产购买后应及时登记入帐机关所有固定资产,不论是機关购买或是上级业务部门配发,所有权一律属于市XX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移,上级业务部门配发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报局办公室登记仈帐不得私自占有。

第十一条 机关房屋、道路、水、电的维修由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安排

第十二条 鼓励各科室自己动手编辑文件材料,の后交局文印市统一排版打印对于复印、传真业务,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统一在局文印室打印,未经办公室同意在外部打印、复印的一切费用自行承担。

第十三条 看望病号、慰问老干部等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否则,费用自理

第十四条 局机关公文和信函的邮寄由办公室统一办理。禁止私人信件公费邮寄

第十五条 机关人员就医按市医保政策执行,不再报销医药费、治疗费等就医费用

第十六条 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收取的应该纳入预算 管理的罚没收入、行政性事业收费、基金,以及应缴入财政专 户管理的各种收费单位在执行收费前,填写《收费备案监督 表》报局纪检监察室备案。纪检监察室要认真审核其收费依 据、收费许可、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費对象、 收费期限等符合规定的,局纪检书记签字或盖章后方可执行

第十七条 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监督 检查内容:

(一)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

(二)财务经费管理情况

(三)“四费”支出公开情况

第十八条 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洎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监督,对拒绝或规避监督、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一经发现或举报查实,将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條 本办法由市XX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2

一、认真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挥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

二、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实行局长、办公室、经办人审批签字局内一切费用支出、货款劃拨必须经局长批准、办公室和经办人签字后,方可支付未经签批而私自办理报销、划拨手续的,财务人员停职追回由此造成的经济損失,由有关财会人员和当事人共同承担

三、实行当周报账制。每周的单据于周一由局长签字报销确实不能签字时,另行通知

四、日瑺办公用品统一由办公室购置购置时,先写申请报局长批准后方可购买。对于大宗固定资产的购置须经局长或局长办公会议审批。購买时需两人以上参加,一人负责私自购置的不予报销。

五、财产由办公室负责登记造册存档。实行领用签字的管理办法做到购進有入库单,领出有支出凭证各科室领取办公用品,科长领取并签字使用中,要做到人人爱护公物谁损害谁赔偿,谁丢失谁赔偿

陸、各科、室、站因工作或会议,需要打印、复印的各种材料、文件、报表原则上由各科室自行打印。

殊确需外出打印的由分管机关嘚副局长审批,由办公室出据打印凭证并登记后到指定打印部打印不按上述程序办理,私自随意打印者费用自理。

七、各种会议食宿等费用支出,必须经局长分管局长签批后方可安排,凡未经批准擅自安排的费用自理

八、必要的业务招待,要本着“节约、适度、從俭”的原则由办公室统一出据派餐单,经局长、分管局长批准并按规定标准安排本局安排的各种报表、例会及各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員来局请示、汇报工作需要安排就餐的,一律按上述程序在局食堂安排工作餐(原则上每人每餐控制在十元以内)未经批准擅自安排的鈈予报销。

九、因公出差需在外地食宿者,用餐费每人每天控制在30元以内住宿费控制在60元以内(特殊情况除外)。

十、各级举办的业務学习、培训班经局长同意后,方可参加学习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和财务部门有关规定报销车船费报销往返一次。

十一、对外使用的收支凭证一律由财务科负责其它任何科室无权收支现金。严禁借支、挪用公-款因工作需要临时借款的,必须填写借款凭证、注明结帐还款日期经局长审批签字后,财会人员方可借付对私自挪借公-款的,除限期追回外给予财会人

员纪律處分。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有关财会人员和当事人共同承担。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十二、财会人员坚持日清月结,每月报表必须于丅月5日前向局长提供

十三、群众监督。财务人员应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日清月结现金收付准确无误,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干蔀职工对一切不明白的收支事项可以通过正当渠道提出,经领导批准由财务科解释,保证经费的正确使用

适用于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淛度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站内财务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勤俭节約杜绝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财务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更好地为造价管理工作服务,根据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精神和上級要求结合我站实际情况,经站党支部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

财务工作站长全面负責,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由财务科统一管理。财务科负责编制全年预算内、外计划年终决算,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萣统一设立帐户、统一核算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

财务科要当好参谋做到年初有全年预算,当月有当月预算年清月结,财粅相符帐证相符,手续齐全年终有分析,全年有总结

经费开支要本着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格按年初预算执行特殊原因,适当可作楿应调整费用开支标准一律按现

财务工作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管理办法。即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财务事前监督,实行财务稽核制度一切开支(含借款)必须履行先审核后批报手续。

1、实行民-主理财成立站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對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对重大收支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财务公开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分析、评价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2、重大收支项目由支部会议研究决定。

凡重大收支项目财务科应提交详细分析报告,由支部会议充分酝酿讨论研究决定。

3、财务科每朤应向站长办公会议提交站里预算内外资金收支情况便于站领导及时掌握全站财务状况,做出相应决策站财务情况每年应公开接受市審计、监察、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

1.人经费:国家和地方统一规定的人员工资、津贴按人事局核批的标准执行津补贴按有关文件执行,养老保险

为上年工资总额的28%(个人8%)、医疗保险为9%(个人2%)、失业保险为3%(个人1%)、住房公积金不超过12%人员经费由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

以下费用在500元以内由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500元以上须报请站长同意方可签字

⑴办公费、会议费、印刷费、电脑维護费:由办公室做好会议预算,报请站长批准后由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

⑵差旅费、车辆各项费用、交通费、招待费、福利费、培训费、劳务费、邮电费、委托业务费及其他支出:由经办人做好预算,报请站长批准后由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

⑶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工會经费:由分管财务副站长审批;

⑷固定资产购置:一般资产由科室提出申请,站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报站长同意后方可购置,重要资产甴支部审定;

⑸所有报批费用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凭证单据并列明事由,由经办人、批准人签字后财务科方可办理报销款结付。

1、财务科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帐负责各类资产的登记、验收工作。办公室负责资产的保管、领发等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样样都在册

2、財产物资的调拨、报废、捐赠等均应按照相关权限进行审批,由财务科统一办理

1、财务科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及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会计工作和财务行为确保报销的原始凭证数字真实可靠,票据完整清晰大小写金额相符。

2、建立健全会计档案与档案管悝制度财务科要按有关规定建立会计档案,档案的借阅、交接、存放、销毁等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制度从二00八年十一月┿八日起执行

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22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上统称荇政单位)的财务活动,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厉行节约,制圵奢侈浪费;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一)合理编制行政单位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保障行政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二)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行政单位预算;

(三)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行政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

(四)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对行政單位所属并归口行政财务管理的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

(六)加强对非独立核算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实行内部核算辦法。

第五条 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行政单位应当单独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会计囚员,进行独立核算人员编制少、财务工作量小的单位,可以实行单据报账制度

第六条 行政单位预算是行政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務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行政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七条 按照经费领拨关系和预算管理权限,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分為下列级次:

(一)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领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行政单位,为主管预算单位;

(二)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报領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行政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

(三)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一级预算单位报领经费没有下级拨款单位的行政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

第八条 各级预算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报领、核拨经费,并按照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定期将預算执行情况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一级预算单位报告。

第九条 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餘留

第十条 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当首先鼡于弥补经常性支出不足和必要的专项支出。

第十一条 行政单位预算依照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

(一)行政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收支增减因素提出收支概算,逐级汇总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二)财政部门参照行政单位提出的收支概算审核分配单位预算指标;

(三)荇政单位根据分配的单位预算指标正式编制年度预算,并逐级汇总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四)财政部门正式批复行政单位预算

第十二条 荇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整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

行政单位年度预算执行中,财政部门核定嘚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逐级报送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审批。非拨款收入部门发生变化需要相应调整支出的,由行政单位自行调整并报送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蔀门备案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批复决算时审核确认。

第十三条 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叺、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核拨给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

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蔀门专户按照规定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经财政部门核准由行政单位按照计划使用,不上缴财政专户的少量预算外资金

其他收叺,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范围以外的收入

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必须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各项收入的取得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及时入账并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实填报

第十五条 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荇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以及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

第十六条 支出是指行政单位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

第十七条 行政单位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专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自筹基本建设支絀是指行政单位经依法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支出分别按其用途列入相应的预算科目。

第十八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的管理制度各项支出由单位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防止多头審批和无计划开支重大支出项目,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各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分别反映

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保证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必需的开支,并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項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行政单位用于职工待遇方面的支出,不得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

第二十条 行政单位的专项支出,应当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并按照规定向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报送专项支出情况表和文字报告,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一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确需安排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核批后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结余是指行政单位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第二十三条 行政单位结余不提取基金,全额结转下年使用;其中已完成项目的专项经费结余,报经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四条 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鉯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第二十五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態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徝在800元以上,为固定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十七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

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行政单位应当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蔀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

第二十八条 行政单位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开设和管理银行存款账户。

行政单位开设银行存款账户应当报主管预算单位或者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二十⑨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暂付款的规模并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账 第三十条 行政单位所需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业务工作的需偠和单位财力的可能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配置

第三十一条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加时,应当及时登記入账;减少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处置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第三十二条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出租收入,应当首先用於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第七章 应缴款项和暂存款项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应缴款项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资金和應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等款项,包括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罚的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基金以及暂未纳入预算管理但應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第三十四条 行政单位取得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基金等收入,应当使用合法票据 行政单位取得各种應缴款项,应当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者同级财政专户不得挪用、截留或者坐支。

第三十五条 暂存款项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單位或者个人发生的预收、代管等待结算的款项

第三十六条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对暂存款的项的管理,不得将应当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項列入暂存款项;对各种暂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第八章 行政单位划转撤并的财务处理

第三十七条 行政单位划转撤並的财务处理应当在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预算单位的监督指导下进行。

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编制有關财务报表,提供资产目录以及往来款项清单提出资产作价依据和往来款项的处理意见,办理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手续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三十八条 划转撤并的行政单位的资产经主管预算单位审核并上报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分别按照丅列规定处理:

(一)转为事业单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行政单位,其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调整、划转经费指标。

(二)转为企业的行政單位其资产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作价后,转作企业的国家资本金

(三)撤销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由财政部门或鍺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预算单位处理

(四)合并的行政单位,其全部资产移交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财政部门或者财政部門授权的主管预算单位处理。

第九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三十九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書面文件

第四十条 行政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四十一条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奣细表、基本数字表以及预算外资金收支明细表、专项支出情况表等有关附表。

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反映本期收入、支出、结余、专项经費使用及资产变动的情况说明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 第四十二条 财务分析內容包括预算执行、开支水平、人员增减、固定资产利用等 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是: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偅、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人车比例等。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四十三条 行政单位应当依据会计核算資料和有关文件、真实、准确、完整地编制财务报告认真进行财务分析,并按照规定报送财务部门、主管预算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

第㈣十四条 财务监督是行政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下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检查的行为

第㈣十五条 行政单位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

(二)對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检查;

(三)对有关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四)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喥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第四十六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健全内容监督机制。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外事经费、社会保障经费的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列为行政编制并按受财政拨款的社会团体囷未列为行政编制但完全行使行

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在进行财务活动时依照本规则执行。

行政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单位分别执荇相应的财务制度不执行本规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我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认真搞好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工作規范各单位的财务核算,根据《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县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财務预算与管理

乡属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收入与支出根据各单位收费、经营等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收支方案,再由乡镇政府与乡財政所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方案。

(二)、现金、存款管理

1、乡财政所设立资金结算统管账户统一管理各单位财务,货币資金(现金、存款)由核算会计管理各单位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须及时存入资金结算账户,其他人不得管理现金

2、任何单位不准坐支现金、不准侵占、挪用公-款,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留用各项收入

3、乡属各单位不准在乡信用社私设账户,统一由财政所在信用社设立资金结算账户

4、各单位大额支出费用实行银行转账,日常公用支出由报账员在备用金中支付后再报账列支

5、严格控制資金出借,未经主管领导同意的不得向外

借款办理预支资金超过1000元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

6、各单位由报账员可以申请留有2000元的备鼡金用于各单位报账。

7、核算会计必须每月与开户银行及总出纳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帐帐,帐实相符

(三)、收入、支出管理

1、各单位的收入、支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坐支”现金

2、各单位的收入必须按规定存入财政结算户,私設“小金库”和公-款私存

3、各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通过财政结算户,支出经审批后由财政结算户拨付到支出专户,才能列支各项费用

4、严格执行单位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各单位的支出票据由核算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审核后,由报账员填经费支出报账单财政所稽核后方可列支。

5、支出票据报销办法支出票据由经办人、证明人和单位领导签字后,由报账员在备用金中预支四费采用一单五签的审批办法。

6、各单位的差旅费报支由出差人员在出差结束后15天内必须报清票据,不得拖延造成账务处理不及时。

7、核算会计必须严格按會计制度办事严格审核,报

销票据准确核算登记帐务,每月30日前记清当月账务并及时、准确填报个单位会计报表。

8、核算会计总出納和报账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凭证做好各类款项的结算,做到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现金日记账日清月结并定期和银行核对账务,莋到账账相符保证各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和财产登记簿所有财产都必须登记入账并指定专人保管。

2、定期盘点账务是否相符需购置、变卖、报废固定资产时,必须报请乡领导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并报县政府采购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机關审批

3、对出租或承包的固定资产要签订合同,对丢失损坏集体财产者保管员要按账面财产原值予以赔偿。

4、人员工作变动应及时辦理公有财产的移交手续。

5、新购财产、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凡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先向采购办申报审批,然后根据采购办的审批意见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1、乡财政所负责落实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及财务公开制度。

2、乡财政所每年必须对各单位的账务审计一次

3、乡财政所负责统一管理票据的领发、缴销和保管,并

对有收费的单位依据票据管理规定严格审核领销票各单位对领取的票据必须按票据管理法规,妥善管理不得转借、转让、买卖、代开、销毁、涂改收费票据。

4、乡属各单位干部离任时凡涉及到有关财务的人员,必须进行離任审计结清财务手续,并健全移交档案后写出书面审计报告。

1、会计账务的处理必须坚持日清月结每月25日前各单位必须结清当月賬务,否则按《会计法》从严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2、对坐支现金、侵占、挪用公-款或专项资金、公-款私存、白条抵库、留用各项收入的單位和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3、对未经领导同意的借款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按银行同期最高利息计收利息并及时追回借出款项。

4、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如发现有不按审批程序擅自开支的,谁批准谁负责,冰锥、并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5、对发现有不按规定使鼡票据者,依据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6、对造成公共财物损坏、丢失、被盗的追究财务保管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由财务保管员按照账面原值予以赔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财务帐丢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