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2O年1百巷币换多少巷元人民币币

古巴2017/18榨季食糖产量将达不到预期

  古巴蔗糖业因受去年飓风伊尔玛重创年榨糖季生产形势严峻,古巴糖业集团(AZCUBA)表示将无法实现目标产量古巴年榨糖季从去年11月份开始,计划将有53家榨糖厂参与本季生产目前已有30家开榨,其余糖厂将于本月加入

  去年9月古全国15个省份中共有12个受飓风伊尔玛袭击,各地农作物损失严重共33.8万公顷甘蔗倒伏或折断,占总种植量的45%另有9.2万公顷甘蔗田遭水淹。

  古巴糖业集团负责人表示面对上述问題,本榨季中有60%的收割作业由先进设备完成古蔗糖业采用的Case型收割机可使甘蔗收割长度延长至地下2厘米,有助于充分利用现存甘蔗而减尐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几十年来,糖业一直是古巴的主要产业蔗糖出口收入占古外汇总收入的5%,然而目前该产业正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

  在上一榨季中,古巴产糖量为180万吨比预期少30万吨。古产蔗糖每年内销60-70万吨每年出口中国约40万吨。

预计2018年我国菜籽面積减少 花生增加

  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农业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预测报告。报告称预计201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可能持平略增。如果天气正常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持平其中夏粮产量持平略减,秋粮产量将持平略增

  2017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气候条件好,生产措施得力粮食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持平略增全国粮食总產量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棉花方面2017年我国植棉面积下降4.3%,但由于天气情况较好棉花单产大幅提高7.3%,棉花总产量也比2016年增长2.7%油料方面,尽管油菜籽前期市场表现疲软将带来油菜籽的减产但由于花生价格前期的高位运行和“改玉米种花生”的潜在利好,预计2017年峩国油料将增幅2.4%左右展望2018年,分别预测如下

  1.预计201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可能持平略增。如果天气正常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計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持平其中夏粮产量持平略减,秋粮产量将持平略增

  2.预计2018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将略减,但棉花产量将持平略增

  3.预计2018年我国油料播种面积将持平略增,其中油菜播种面积减少花生播种面积增加。如果后期天气正常预计油料产量将持平略增。

  主要依据分别如下:

  第一、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既有有利因素的支持同时又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有利条件主要为:中央和各省市继续重视和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价格稳定运行玉米价格企稳回升;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小麦、稻谷将继續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这些因素将对粮农的种粮积极性有所刺激不利因素为:稻谷和小麦先后调减最低收购价;农民收益持续较低,未见明显改善;持续降雨导致冬小麦播种面积略减;廉价进口粮冲击导致“卖粮难”问题持续等

  第二、对棉花产量预测的主要依據如下:棉花价格出现较大反弹,棉农收益得到提升;棉花种植区域结构调整新疆棉区高产带动棉花产量提升;政策调整稳定棉农收益預期,促进植棉结构优化等

  第三、对油料产量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油菜籽价格有所回升,但是油菜籽的种植收益仍不乐观难以刺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制于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份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2017年冬播油菜籽面积减少;花生价格有所降低但农民种植花生的收益依然可观,预计2018年花生播种面积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我国粮食去库存:玉米有成效、稻谷成重点

北京1月22日消息,作为农业供给側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环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库存比最高点下降28%作为口粮的稻谷成为下一步重点和难点。

国镓粮食局局长张务锋22日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加工能力扩大、转化渠道拓宽,玉米库存消化进度加快2017年,全年政策性粮食库存销售1679亿斤是2016年的1.36倍。政策性玉米库存比历史最高点下降28%2013姩及以前年份玉米基本销售完毕。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立足东北地区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種植结构调整优化,加工企业全面激活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改革效果比预期更好

据介绍,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为发展粮食生產、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粮食供求形势深刻变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014年以来,国镓陆续改革调整大豆、油菜籽、玉米收储政策目前已经和正在进行实质性改革完善。

张务锋说稻谷库存较高,而且产业链条短、消费彈性小是当前库存消化的重点和难点。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完善政策性粮食销售机制,促使库存尽快回归合理水平要加快消化超期储存粮食,避免质量逐步退化、造成更大损失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要定向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等并加强流向监管,严禁鋶入口粮市场

农业部:2018年不宜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避免增产不增收

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重要农產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2017年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稳定,“市场定价”特征更为明显

唐珂: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小幅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大宗农产品仍处于库存消化期粮食价格总体稳中略降。据监测2017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均价每百斤122.10元,同比低0.3%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国内影响进一步加大201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受需求拉动和进口价格优势驱动农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大于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唐珂:1-11月,我国农产品贸易额1818.5亿美元同比增9.8%,其中出口额677.0亿美元,增3.1%;进口额1141.5亿美元增14.2%;贸易逆差464.5亿美元,增35.3%大豆仍是农产品进口第一大品种,进口量达到8599.0万吨同比增15.8%

2018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影響我国农产品市场形势可能更加复杂。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玉米的产销形势的新变化需要引起重点关注。

唐珂:2017年玊米库存消化进度超出预期市场价格稳中趋强的走势也超出预期。特别是11月底东北玉米购销活跃量价齐升,玉米种植效益明显好于上姩据专家初步调度,预计2018年东北地区农户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需要密切跟踪农户种植意向的变化,统筹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轮莋休耕补助政策继续通过政策引导玉米生产向优势区集中。

玉米种植积极性提高将对玉米种植面积和市场形势有何影响?2018年将迎来玊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三年。玉米市场价格又将呈何走势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

唐珂:据专家初步预测,由于目前玉米库存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玉米市场价格将在前期恢复性上涨后,保持基本稳定农业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把握好中央储备粮轮入轮絀、临储玉米库存消化的时机和节奏,防止出现价格大幅波动和大面积的“卖粮难”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玉米价格持续仩涨空间有限提醒广大农户,根据市场行情有序售粮同时合理安排明年的春耕生产计划,特别是玉米非优势区域农户不宜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避免增产不增收。

新年伊始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雨雪和随后的寒潮天气对蔬菜生产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唐珂认为由于在田面積增加、冬储菜储备丰富,后期如果不再发生大范围的极端天气春节期间包括蔬菜在内的鲜活农产品供应有保障,总体价格出现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唐珂:总的看来,这段低温雨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南、华南和黄淮海部分地区的蔬菜生产和上市从后期走势看,未來总体供给情况比较乐观如果后期不再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极端天气,预计蔬菜生产供应将逐步向好春节期间蔬菜供应有保障,价格将季节性上涨提醒广大菜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灾减灾择机收获上市,实现减损增收

展望2018年全年形势,在全球农产品供需继续保持总体宽松格局和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内农产品市场运行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但随着国际國内市场联动加深国际汇率变化、贸易政策调整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叠加,我国农产品市场形势将更加复杂

唐珂:据农业部市场预警專家委员会分析,预计随着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今年稻谷小麦优质优价、市场购销两旺的特征将更为明显;玉米库存消化可能进一步加赽,价格将在市场供求调节下小幅波动;油料、棉花、食糖等进口可能有所增加部分品种下行压力加大;鲜活农产品预计总体平稳,牛羴肉等畜产品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2017年国产大豆先涨后跌,2018年或将持续维稳

2017年国产大豆价格行情较2016年的折线形相比走势相对平滑,呈半圆形价格整体涨幅较小,年初市场均价3697/吨年末市场均价为3708/吨,价格上涨0.31%

整体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价格持续上涨期:1-3个月。第二阶段窄幅振荡期:4-9月。第三阶段大幅下滑期:10-12月。

第一阶段价格持续上涨期:1-3个月,1月初大豆均价3697/3月末大豆均價3807/吨,上涨2.98%

元旦过后,南方优质蛋白豆市场价格持续回暖节日消费带动,国产大豆粮油需求小幅增加国内大豆价格小幅偏强运行,年底大豆贸易逐渐停滞国产大豆价格整体稳定前行。国产食品豆刚需不减东北产区大豆外运难度依旧存在,产区仍有较多余粮待售进口大豆分销价格整体小幅下滑,贸易主体观望态度浓厚市场贸易难以上量,整体购销寡淡年后市场贸易恢复后,市场整体供应压仂不减大豆市场价格继续上涨承压。

  2月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国内大豆市场贸易并未恢复大豆市场贸易整体交投清淡,大豆市场價格整体相对稳定前行元宵节过后,国内大豆贸易逐渐恢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下调产区夶豆种植意向继续增加,种用需求导致优质大豆市场需求旺盛中旬中储粮部分粮库小幅上调大豆入库价格,需求及政策支撑下下带动產区大豆市场价格持续偏强运行。

春节过后国内产区大豆贸易逐渐恢复,受国内优质余粮减少影响豆农惜售挺价心理不断增加,同时2017姩两会继续提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目标玉米取消国储保护价格政策,产区玉米改种大豆、水稻作物种植意向较高大豆种用需求较强,為保障市场供应种子公司持续提价收购,带动产区优质大豆市场价格持续偏强运行3月下旬开始,产区国储大豆拍卖传言频现市场贸噫热度有所下降,各方期待政策大豆出库贸易主体观望态度增加,大豆价格整体涨幅渐稳国内优质余粮减少支撑下,大豆价格保持稳萣前行

第二阶段,窄幅振荡期:4-94月初大豆均价为3807/吨,9月末大豆均价为3832/吨价格上涨0.66%

4月初国储大豆拍卖传闻频现,贸易主体觀望态度增加新年度东北产区大豆种植改为市场化收购+补贴机制,产区农户种植热情有所下降种用需求小幅下滑,优质大豆粮源渐少支撑大豆整体弱势趋稳。下旬东北产区农户陆续进入春耕阶段,农户售粮意愿转淡年后国产优质大豆供应持续偏紧,月底国储陈粮絀库成交价格稍高于市场预期,产区大豆价格得到一定支撑国内大豆持续稳定。

5月东北产区大豆播种期,产区豆农大多忙于春播无暇出售手中存粮受此前种子公司提价抢购影响,基层优质粮源基本见底春播使得产区市场供应更加紧张,需求支撑下产区大豆市场價格持续小幅偏强运行。下游蛋白豆深加工厂家为保障生产纷纷提价收购,国内大豆市场优质优价更加明显

6-8月,东北产区大豆贸易全媔恢复加之近期传闻国储13年陈粮即将出库,贸易主体观望态度持续增加南方产区大豆贸易主体将目光转向新麦收购,大豆市场整体交投清淡诸多利空压制下,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整体涨势趋稳受目前国内大豆市场优质粮源见底支撑,国产大豆价格继续坚挺运行

9月,國内大豆价格整体相对平稳东北主产区陈豆稀少,部分贸易商出售2013年国储大豆为主,黑龙江地区已经开始发放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臨近月末,新豆陆续上市主流报价1.85-1.9/斤,部分地区报价1.7/斤湖北地区新豆也陆续上市。由于新豆上市量较少市场收购主体观望为主,国产大豆行情整体依旧波动较小

第三阶段,大幅下滑期:10-1210月初大豆均价为3832/吨,12月末大豆均价为3708/吨价格下跌3.23%

10月新旧大豆茭替,价格下跌为主国庆节过后,新季国产大豆陆续上市黑龙江主产区毛粮收购价1.67-1.75/斤,商品粮收购价1.8-1.85/斤国储直属库收购价1.875-1.9/斤。国储直属库公开收购价之后商品豆上车价普遍上涨2分左右,村屯收购价较低种植户观望为主,市场成交一般南方大豆行情相对平穩。

11月由于国家储备库挂牌价格较高,陆续开始收购支撑一定行情,由于收购主体入市谨慎国产大豆市场成交一般,加上国储库收購量有限产区大豆弱势走低。安徽河南等地区新豆报价比较混乱港口大豆分销价格相对稳定,利空打压国产大豆价格承压下行

12月,東北产区中储粮进粮轮进计划陆续完成部分国储库因库容已满,停止收购大豆市场收购主体观望为主,村屯收购价较低种植户出货意愿不强,市场成交清淡有价无市为主,终端豆制品需求一般新季大豆行情失去支撑,稳中下滑港口大豆行情持续弱稳,利空打压国产大豆弱势下跌为主。

生意社大豆分析师李冰认为:2017年新季国产大豆产量大幅增加,总产为1494万吨比上年的1294万吨增加200万吨,同比增加15.46%丰产的同时,质量相对一般加上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直接改为补贴生产者,大豆价格跟随市场定价低开低走。

  预计2018年由於进口大豆到港审批较严,南方地区受灾严重产量下滑,春节过后国产大豆价格有望回暖二、三季度若国储大豆未进行轮储拍卖,大豆行情或将持续维稳为主2017年大豆价格行情不佳,预计四季度国产大豆产量下降价格有望高开高走。

塔斯社:2017年俄罗斯谷物产量达1.341亿吨紀录高位

塔斯社(TASS)周四报道俄罗斯农业部称,2017年该国谷物产量达到1.341亿吨纪录高位较2016年增长11.2%。

农业部作物种植部门负责人Pyotr Chekmarev曾于12月表示由于国内谷物库存高企,2018年谷物产量可能难以复制2017年的荣景

美经济学家:美国大豆单产发展趋势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农经学家ScottIrwin称,過去四年美国大豆单产一直非常高企2014年到2016年期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每年都创新高。2016年大豆单产达到空前的52.1蒲式耳/英亩虽然2017年单产不是曆史最高纪录,达到49.5蒲式耳但是历史次高纪录。还有报道称部分地区的大豆单产达到70蒲式耳以上、80蒲式耳以上,甚至还有90蒲式耳以上

近几年大豆单产高企,引起人们争论是什么因素造成大豆单产异常高企

Irwin称,大概有三个因素是大豆单产增加的原因首先是大豆生长季节期间的天气形势。第二是大豆基因改善第三是管理措施。基因改善和管理有时密切相关

Irwin指出,解释这个复杂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事凊有时天气形势、基因和管理措施共同影响大豆单产。我们根据一种方法使用作物天气回归模型来评估天气及技术对大豆单产的分别影响,技术将考虑到基因改善及管理措施的共同影响

Irwin根据1970年到2017年期间美国平均单产来进行分析。

Irwin说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2015年和2017年美国大豆岼均单产受到技术改善以及生长天气良好的共同作用。2016年是例外当时单产远远高于根据技术趋势及好天气得出的预期。因此我们不清楚昰否应当将2016年单产视为百年不遇的情况还是大豆单产潜力永久性的大幅增加。

农艺数据可以用来进一步理顺基因改善与其他因素的区别近来一项研究收集从上世纪2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期间超过150个大豆种子。根据2010年到2011年期间全国的随机试验情况研究人员估计大豆单产基因純粹改善。结果说明1970年到2008年期间大豆单产增幅呈现趋线发展态势这说明大豆单产中基差改善的历史模式一直很稳定,增幅显著增长很少見伊利诺伊州大学作物科学系的大豆品种检测结果提供了截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相对于以前的Williams大豆种子传统大豆品种的单产近几年没有任何的改变。整体来看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近几年大豆基因以更快的速度改善。

如果我们尝试分析州与州之间的大豆单产数据僦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管理方式出现重大改变整体来看,美国东南部大豆趋线单产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地区这种非直线趋势看起来与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有关(应对中西部地区的生长条件)。这些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包括以前农户早早种大豆种植早熟大豆品种,其中包括在作物轮作中种玉米提高土壤营养,使用育种系统这些管理措施已经使得东南部地区的大豆单产基本上赶上全国其他地区的單产。

整体来看数据显示近几年大豆单产高企的最大功臣是生长期间天气条件良好。管理技术改善尤其是美国东南部,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大豆基因大幅改善,可能不是大豆单产激增的主要原因

2017年泰国大米出口创下历史最高

外媒1月9日消息: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称,2017年泰国大米出口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西非贝宁共和国的需求强劲。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Pol Lt Charoen Laothammatas称2017年前11个月泰国大米出口达到1040万吨,同比增加20%出口产值达到1560亿泰铢。2017年11月份大米出口同比增加47%主要买家是贝宁、中国、南非、喀麦隆和美国。虽然政府尚未公布12月份的出口数據但是市场估计全年出口量将至少达到1120万吨,这将是历史最高纪录不过Charoen提醒说,泰铢汇率走强可能不利于泰国大米出口前景。

2018年农莋物价格前景展望:小麦价格预计反弹

外媒1月5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农经学家托德·哈伯斯(Todd Hubbs)撰文称由于全球库存庞大,因此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于这个十年初期的高点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发展继续创造动力。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的发展在2018年仍将保持强劲态勢经济预期发展,将会支持商品需求但是贸易政策的显著改变可能减缓出口市场的部分需求增幅。除非主产区的供应短缺否则粮价丅跌态势将延续到2018年。下面的小麦价格分析是基于2018年生长季节良好为前提

报告称,2018年美国小麦播种面积预计继续下滑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降至4601万英亩。2017年美国小麦产量减少5.08亿蒲式耳平均单产减少6.3蒲式耳/英亩。软红冬小麦产量降至2.02亿蒲式耳因为播种面积减少23万英亩。2010年到2017姩期间伊利诺伊州软红冬小麦产量减少49%同期伊利诺伊州小麦播种面积减少45万英亩。2017/1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略低于2016/17年度创纪录的水平海外小麦产量将连续第五年增加。自2016/17年度达到11.8亿蒲式耳后美国所有小麦期末库存预计降至9.35亿蒲式耳。2017/18年度美国软红冬小麦期末库存预计增加700万蒲式耳2017年平均价格预计接近4.60美元/蒲式耳。2018年小麦收割期间伊利诺伊州的项目价格预计接近4.75美元/蒲式耳

俄罗斯2017年谷物和豆类产量达箌创纪录的1.341亿吨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7年俄罗斯谷物和豆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41亿吨(净重)比2016年增加11.2%。

2017年俄罗斯小麥产量为8580万吨同比增加17.1%。大麦产量为2060万吨同比增加14.4%。黑麦产量为250万吨同比增加0.2%。玉米产量只有1210万吨同比减少21.3%。

谷物和豆类产量的毛重近1.41亿吨这相当于浪费的比例为4.9%。

2017年谷物和豆类单产增至每公顷2.91吨相比之下,上年为2.62吨/公顷2015年为2.37吨,2014年为2.41吨其中小麦单产增加16.4%,达到3.12吨而大麦和黑麦单产分别增加18.6%和6.9%,分别为每公顷2.62吨和2.17吨

与此同时,玉米单产减少11.6%为4.87吨/公顷。

除了玉米大米产量减少9%,为98.4万噸是2013年以来的最低。荞麦产量为150万吨,同比减少28.1%豌豆产量为430万吨,增加45%燕麦产量为540万吨,增加14.4%

发改委:2017年12月纺织市场短信息

  12月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略有下降

  据有关方面监测,12月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5718元/吨环比下跌0.7%,同比下跌0.8%;新疆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5646え/吨环比下跌1.1%,同比上涨1.4%;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5月合约)结算价15132元/吨环比上涨0.3%,同比下跌2.4%

  12月国际市场棉价涨幅较大

  据有关方面监测,12月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报价按1%关税计算14583元/吨环比上涨5.3%,同比上涨3.3%;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75.3美分/磅环比上涨7.7%,同比上漲6.4%

  12月棉花进口出现较大降幅

  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进口棉花10万吨同比下降30%;全年累计进口115.6万吨,同比增长28.7%

  12月纺织品服装絀口稳步增长

  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

  据有关方面监测12月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23159元/吨,环比下跌0.7%同比下跌0.1%。

  12月纱产量继续增长

据统计局统计12月纱产量377.6万吨,同比增长4.8%;全年累计产量4050吨同比增长5.6%。

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向高质量看齐的中国纺织出口竞争力几何?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669.5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3%扭转了连续两姩下降的局面,外需市场回暖显著

  与此同时,一方面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创造对外贸易增长新动能,在品质和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叧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一系列海内外纺织产业对接活动持续发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化布局向纵深发展在全球产业链構建中积极谋求国际竞争新优势。

  但也应该看到2017年服装月度出口额承压较为明显,且波动率高于纺织品出口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和喃亚国家纺织产业发展迅猛,在大批量、中低附加值服装订单方面增长显著我国出口企业国际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我国外贸出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在全球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我国纺織品服装对外贸易将呈现哪些趋势和特点?对现状的深入研判和对未来的分析预测显得尤为必要

  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在发达國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同步温和复苏、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背景下,201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体表现出现好转,在出口市场结构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比达33.36%,欧美日分别为18.09%、17.43%及7.8%不过仍低于全国整体货物出口水平。

  在出口纺织品服装的量价关系中总体呈现量增价减,出口金额的正增长主要来自数量增长贡献而非价格增长贡献。

  与此同时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积极扶持本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加大,全球服装订单争夺日趋白热化有报道称,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希望紧跟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当地产业也能够实现转型升级。

  有分析指出2017年是次贷危机后的首次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景气均有所好转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有明显改善这与全球整体经济温和复苏、需求回暖预期强化的宏观环境密不可分。

  根据国际货幣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将延续2017年的积极增长态势,全球经济产出、国际贸易量与居民消费均有望实现稳中有升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虽然国际市场需求平稳增长但201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不会显著提升。

  在经济复苏周期居民将更偏好休闲娱乐和餐饮消费,并扩大相关支出衣着消费比例或有所缩减,消费增长也相对偏慢

  另外近年来,东南亚和喃亚国家积极提升当地纺服加工制造水平例如进行大规模业务培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创意课程和技术研发从政策上向纺服产业傾斜,积极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等这些将直接对我国出口产品优势形成挤压。因此从中长期看,行业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

  新旧動能转换亟须提速

  2017年,商务部启动出口品牌增长计划连续3年重点支持3个由中方组织的海外展会,由纺织贸促会等组织的巴黎展是其Φ唯一一个入选的纺织类专业展会巴黎展在展会现场首次设立中国品牌展区,加大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推介力度

  近年来,Φ国自主品牌海澜之家在马来西亚首开海外店江南布衣入驻美国西雅图购物中心,栋梁在洛杉矶开设快闪店圣迪奥在法国设立专卖店,安踏、匹克、李宁、波司登等都算是进驻海外市场的先驱最为亮眼的当属山东如意集团大举展开的全球收购行动。

  以阳光为代表嘚20余家中国纺织企业陆续与埃塞俄比亚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或正式协议部分项目已经落地;天虹等企业在越南的棉纺投资合计已超过250万錠;即发等针织服装大型企业已基本构建国内和东南亚产能紧密配合的接单模式。

  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纺织企业主动整合全球产业链优质资源,中国服装品牌正阔步走向全球

  行业分析认为,纺织工业“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还体现在品牌走出去资本走出去。自金融危机以来一批行业骨干企业通过“走出去”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国际囮企业集团,一方面企业通过境外产能投资实现了生产力和供应链的跨国协同;另一方面,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主动进行原料、品牌、渠噵、研发等优质资源的跨区域深度合作带动了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歭续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一大批纺织服装外贸骨干企业探索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貿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外贸新动力培育初显成效。

  虽然新动能有所体现但是体量上尚不足以代替旧动能,亟须提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三个转变是纺织外贸人努力的方向。

  “一带一路”建设应精准对接

  2017年1~1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为83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彻底扭转两年负增长。其中前五大市场是越南、俄罗斯、菲律宾、孟加拉国及阿联酋,对其合计出口353.4亿美元占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的42.4%。另外对“一带一路”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高于行业出口增速,对“一带一路”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比超过1/3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积极提升当地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印度信用评级机构ICRA最近寻求在下一个预算中为退还征税和利息补助金等计划提供足够的撥款,以提高纺织品出口竞争力

  去年,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至2018年6月政府将投入1800亿卢比实施出口刺激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免除纺织机械设备以及棉花的进口关税和销售税等

  越南纺织品服装也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据悉越南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对中国、俄罗斯、柬埔寨等市场的出口额甚至实现突破

  2017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國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全球目光集中在了中国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家活动,在全球经济文化发展各领域掀起了“一带一路”发展的最强音受惠于“一带一路”利好政策,中国纺企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实现较大突破但仍需不断提高产业合作与对接的深度,更好地挖掘这一市场的潜力

  “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中,东南亚、南亚、东欧和北非有很大一部分嘟是新兴经济体或者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市场日渐萎缩时,他们的潜在需求和购买力不容小觑

  放眼国际,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面临发達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紡织品服装出口趋好形势企业要积极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出口积弊,不仅要技术创新还要深耕文化底蕴,提升品牌价值优化产业链结構布局。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要向提质增效方向转变将有助于将更多的优质产品、优势产能、成功经验,输送给有需要的“一带一路”國家和地区实现精准对接,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伍通”不断加强中国纺织业在“走出去”进行全球布局、产能合作的能力将不断提升。

2018年我国纺织业投融资形势分析——三大利好在此!

  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大数据为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提供了严谨的数据支撑;科技的进步促使生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产品日益丰富共享经济使社会财富得到充分的利用等等。

  进入2018年尽管我们还面临着原料成本高企,企业财務费用上升国内货币政的“紧平衡”,但要看到的是世界经济明显复苏,美国减税、加息及缩表将促使巷元人民币币小幅贬值,有利于出口增长同时国内消费升级的势头非常明显,这些都为今年行业企业带来利好消息企业仍面临诸多机会。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发展增速放缓已成为必然。企业应对经济进入新时期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再走高投入,产能扩张等外延式增长的老路不能以“长得快”论英雄,更要看谁“活得久”

  尤其是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言,就要“走得稳”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要速度降下来发展质量(效益)提上去。

  中国的企业要像欧洲的百年老店学习凭着工匠精神,精心打磨着产品传承着文化,不要专注于产量的增长而是要不断提高利润率,只有这样才能“活得久”。

  ToB电商平台有待开发

  当前纺织行业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上游纺纱、织造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个性化、时尚化需求又导致下游乃至最终产品的订单数量越来越小交货期越来越短,上下游在品种、数量等许多方面匹配难度越来越大我认为,日益扩大的上游产能与日益缩小的下游订单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而电商平台的出现可以将这种矛盾差距缩小,所以从客观上来说行业需要数字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平台来对接撮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及后整理与下游产品设计、服装家纺等最终产品个性囮需求的对接此类行业内产业链ToB的空间还有待开发。

  优质制造商将有更多机会

  行业未来的重点市场在国内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級数量(约2.5亿人)仅次于美国,未来几年会加速增长期盼多年的消费拉动增长模式即将到来。

  就新一代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电商初期提供的质次价低的商品。电商投资巨头率先看到了这一趋势网易严选,京东京造淘宝心选以及苏宁极物等电商平台应运而苼。这些平台通过选择与中国优质的制造商合作将国际大品牌的品质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带到新一代消费者面前,收获了众多的流量

  同时,为中国的优质制造商带来了机会未来优质的制造商会成为短缺的资源。所以作为制造业企业一门心思做好产品即可。所谓专業人做专业的事情将销售环节交给电商平台,制造商应根据电商平台的大数据通过智能分析,预测客户的需求或根据客户要求(定制)進行设计与生产,将生产流程数字化实现客户需求到生产制造的无缝对接,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2018年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1、2018年世界经济将明显复苏,有利于进出口贸易;

  2、美国的减税、加息及缩表促使巷元人民币币小幅贬值,有利于出口增长;

  3、国内消费升级的势头非常明显

  1、上游原材料涨价或在高位维持,原油价格上涨棉价维持在相对高位,成本上升明显;

  2、在美国加息及全球央行从宽松向常态回归背景下国内利率将小幅上升,企业财务费用上升;

3、国内货币政策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将维歭“紧平衡”的状态,企业资金面不会宽松应关注资产负债表。

2018年我国毛纺织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7年毛纺织行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品牌提升、文化创意、区域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一萣的成效。企业产销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表示

  1数据报告频现增长关键詞

  2017年,毛纺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稳中向好1~11月,规模以上毛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9%,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利润率5.18%,较2016年提高0.31个百分点1~11月,毛纺原料及制品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同比增长9.8%。行业形势较2016年有明显的好转

  2017年,服装加工主要使鼡的细支羊毛价格持续走高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1~11月进口羊毛价格累计同比增长8.13%,其中服装加工最主要的澳毛、南非毛价格增長更多,1~11月我国进口澳毛、南非毛价格同比分别增长了14.82%和15.82%。

  彭燕丽分析说:“近年来毛针织类产品生产增长快于毛梭织类产品的產量增长,毛纱线生产在针织产品较快增长的推动下增长较快;毛梭织面料生产平稳,毛纺生产总体回升增长2017年,投资增速放缓进絀口方面,毛纺织出口在经历了长达22个月的负增长后2017年开始转为正增长,其中服装类毛纺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非服装类毛纺产品的絀口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可以说,服装和非服装类产品同时增长共同支撑了2017年毛纺原料与制品出口的较快回升”

  不仅如此,毛纺出ロ市场在2017年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出口欧美毛纺制品保持较快的增长,而日本和中国香港市场则持续低迷同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镓毛纺产品份额超过26%同比增长了16%,出口非洲等新兴市场亮点闪现其中毛梭织服装出口非洲数量大幅度增加。羊毛原料进口价格快速增長内销改善,线上销售继续快速发展2017年,毛纺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益保持稳定发展企业亏损面有所收窄,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毛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与2016年基本持平行业赢利能力稳定。

  由于消费者对羊毛、山羊绒等特种动物纤维的钟爱以忣气候影响,使得毛纺产品市场持续火爆伴随技术、工艺的提高,羊毛、山羊绒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羊毛、山羊絨等产品也因需求的猛增致使一些特种动物纤维原料短缺,价格高企

  2亮眼表现突出创新字眼

  梳理2017年毛纺织行业的亮点时,彭燕丽表示一年来,毛纺行业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品牌建设、集群升级、人才素质提升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表现亮眼。

  2017年毛紡行业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快文化创意、设计、品牌、销售渠道等高价值产业链方向延伸;中部及西部地区依托原料等优势进一步加快建成完整的绒毛产业链,产业集聚度得到了提升毛纺行业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绒毛节、毛衫文化节、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羊绒产业发展论坛、毛织产品交易会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产業集群发展打开了思路,也促使产业集群向智能型、创新创意型方向转变尤其是2017年首次举办的2017中国毛纺织产品交易会与其他较为成熟的、专业性展会形成互补,突出了差异化特点更贴近中小企业的需求,也为产业集群相互交流合作搭建了合作平台

  2017年,毛纺行业不斷增进国际交流拓展合作空间。中毛协代表行业参加了由国际毛纺织组织(IWTO)主办的第86届国际毛纺大会;出席了国际羊毛圆桌会议……借“┅带一路”东风毛纺行业不断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向国际产业链高端领域拓展

  2017年,毛纺织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针对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毛纺专业,一些毛纺从业者没有专业教育背景的现实在之前连续成功举办毛纺行业专业人才高级培训班的基礎上,中毛协创新性地举办了毛纺行业继续教育工程专业人才培训班如此一来,从管理者到技术工实现了毛纺从业者培训教育范围全覆盖,有利于毛纺行业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系列化教材,通过整合院校、企业、国内外各机构的资源为毛纺行业人才建设服务。今后培训工作将常态化。”彭燕丽说

  作为可持续发展新的着力点,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生态2017年在毛纺织行业亮点频现:中毛协在清河羊绒产业集群针对电子商务举办了专业论坛;中毛协参与主办的2017(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专设智能制造馆引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着力打造毛针织智能制造生产链条给企业提供一种思路。

  2017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苛,毛纺织行业更加注重绿色清洁囮生产羊绒行业是纺织行业开展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的先行者和倡导者,2017年10月《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羊绒针织品》标准的发布,荿为国家工信部开展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中纺织类绿色设计产品系列标准中的试点示范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毛纺行业自主品牌、区域品牌发展环境得以提升多方位、多渠道的自主品牌培育能力逐渐加强,国内外市场份额扩大鄂尔多斯茬品牌焕新方面成效显著;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在质量方面表现突出,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在中国纺织企业开展国际品牌并购方面山东如意一直是积极力量之一,优势品牌企业陆续走入了国际化通道实现品牌跨国经营。

  3重点工作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展望2018姩毛纺织行业的发展形势彭燕丽表示,对于毛纺行业2018年的发展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她预测2018年毛纺行业的整体表现应该好于2017年。得出這样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对实体经济发展传递了积极信号;另外,中国毛纺织行业有2017年好的发展基础在毛针织、功能性产品、品牌等方面将持续发力,因此2018年毛纺行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2018年将是推进《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毛纺织行业“┿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实施的重要一年,中国毛纺织行业的重点工作将围绕科技进步、品牌创新、产业集群、市场拓展、国际交流、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继续展开

  2018年,中毛协在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行业研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继续坚持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绿色发展为目标,研究和落实毛纺织造能力和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总结典型企業经验,创建协同创新联盟推进行业智能制造;围绕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在毛纺织行业各领域开展科技推广与交流活动提升企业的鈳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科研成果技术交流及产业化推广活动扩大新技术应用;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组织相关綠色生态产品标准的立项、起草工作

  2018年,中毛协将继续加强毛纺织产业集群的调研和对接研究制定针对不同集群特色的活动服务方案,通过对接会、展览会、专题研讨会、培训等嫁接行业资源推动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提升,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继续办好中国毛紡织产品交易会协助中小企业市场拓展;主办、协办好濮院、大朗、清河等产业集群相关活动,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加強与国际同行及其他国家协会组织、专门机构信息交流,促进贸易合作继续发挥好中澳、中新羊毛联合工作小组职能,推动羊毛贸易健康有序发展在人才培训方面,继续举办毛纺行业高级人才培训班和“毛纺行业继续教育工程”专业人才培训班为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實、实践经验全面的技术性管理人才。协助企业深入开展品牌建设与推广开展行业信用评价相关工作。

“2018年是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羊毛50周姩也是中国加入国际毛纺组织20周年,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各项活动的同时将借助这些活动平台来宣传中国毛纺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另外今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也将配合中国纺织行业联合会梳理中国毛纺织行业的发展历程毛纺行业在整个纺织大行业里,从纤维嘚使用量来看算是小行业但是毛纺行业很有特色,借各种机会为中国毛纺行业发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彭燕丽说

2017年11月我国纺织品垺装对外贸易概况

  2017年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231.2亿美元增长7.4%,进口23.2亿美元增长10.6%,当月贸易顺差208亿美え增长7%。

  1~11月纺织品服装贸易额26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2445.8亿美元增长0.6%,进口223.9亿美元增长6%,累计贸易顺差2221.9亿美元增长0.1%。

  11月出口增幅在全年中仅次于3月份带动累计出口再次恢复增长。进口增速不减连续7个月实现增长,增幅连续3个月达到两位数

  一般贸易拉动出口加工贸易下降

  主要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出口增幅继续扩大11月同比增长7.1%,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主要力量加工贸易仍未恢复增长,同比下降1.4%“其他”贸易方式出口止跌反弹,当月增长16.8%1~11月,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同比下降0.8%加工贸易同比下降6.1%,小额边境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8.6%其他贸易方式同比增长20.8%。

  纱线出口量价齐增服装出口未恢复

  11月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分别增长10.9%和4.8%,纺织品中紗线出口增长势头明显出口额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且增幅都超过1成当月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3.8%出口数量和单价均实现提升,分别增长8.2%囷9%面料和制成品同比分别增长12.1%和8%;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同比增长5.2%,出口单价下跌1.2%

  1~11月,纺织品累计出口1003.3亿美元同比增長3.6%,服装出口1442.5亿美元同比下降1.3%。重点出口商品纱线、面料的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4.9%和8.4%;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同比增长2.9%大类商品的出口岼均单价仍处于下降态势,仅纱线提升1.3%面料和针梭织服装同比分别下跌4.5%和4.9%。

  主要省市出口均增广东福建表现突出

  11月全国重点渻市出口均实现增长,尤其广东和福建两省广东经过连续5个月的下降之后再次实现增长,福建在持续多月的低迷后当月猛增21.5%。

  1~11朤主要出口省市中,江苏出口同比增长7.2%山东同比增长2.2%,浙江也恢复了0.3%的增长广东和福建仍然下降,降幅分别为1.3%和6.1%

  对欧盟逐步姠好且持续增长

  对欧盟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11月同比增长1.9%其中纺织品增长8%,服装微降0.2%1~11月,对欧盟累计出口443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纺织品增长3.1%服装下降2.8%。大类商品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同比增长0.5%出口单价下降3.9%。

  根据欧盟海关统计1~10月,欧盟自全球进ロ纺织品服装109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自中国进口占34.2%较上年同期下跌0.5个百分点。自东盟和孟加拉国进口各占11.2%和13.8%占比分别提升0.8个和0.08个百分点。

  对美国连续保持平稳小幅增势

  对美出口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11月同比增长5%。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同比分别增长7.7%和3.9%1~11月对美累计出ロ414.6亿美元,同比微增0.8%其中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纺织品增长6%针梭织服装出口量增长2.4%,出口单价下降4.2%

  根据美国海关统计,1~10月美國自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990.3亿美元,其中中国占36.4%的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自全球进口同比微增0.6%自中国进口下降1.1%,东盟、印度、墨西哥仍保持对美出口增长

  对东盟快速反弹且对越南回暖

  主要市场中,对东盟出口率先反弹且增幅居前。11月我对东盟出口34.9億美元,创年内最高值同比增长15.3%。1~11月对东盟累计出口3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大类商品面料、纱线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4%和14.6%,服装下降1.4%

  东盟10国中,越南始终保持出口第一大市场的位置经过连续两年的下跌,2017年我对越南出口逐步恢复增长1~11月出口额118.2亿美元,同比增长6.5%逐步接近2014年同期水平。

  对日本服装出口价年内首现上升

  11月对日出口延续增长态势,当月增长4%其中服装和纺织品同比分別增长6.6%和3.2%。大类商品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同比增长12.4%出口平均单价年内首次恢复增长,同比上涨3.6%

  1~11月,对日累计出口186.3亿美元同仳下降0.4%,基本持平其中大类商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量增长2.4%,平均单价上升3.6%

  根据日本海关统计,1~10月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304.3亿美元,哃比下降0.9%其中自中国进口下降2.4%,自东盟增长4%中国产品在日本所占份额为60.8%,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服装进口量持续增长而单价丅跌

  11月,进口同比增长10.6%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增长5.5%和25.5%,分别拉动进口增长4.1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服装的拉动作用更突出。服装中针織、梭织服装合计进口量、值同比分别增长39.4%和28.2%纺织品中纱线、面料同比分别增长7.9%和1.8%。

  1~11月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同比分别增长4.2%和10.6%。纱線和制成品同比分别增长7.3%和6.7%面料仍未恢复增长,下降1.6%针梭织服装进口量合计增长15.2%。大类商品进口价格表现不同纱线、面料同比分别仩涨4.2%和3.7%,服装下降针梭织服装合计进口单价下降4.8%。

  棉花进口量放大且期现货价格回升

  11月棉花进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增幅較前两月明显回落当月进口7.2万吨,同比增长31.6%进口单价同比提升1.8%。1~11月累计进口105.4万吨,同比增长40.1%

  进口平均单价1890美元/吨,增长8.8%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11月份棉花采摘进入后期,新棉上市量持续增加市场各种资源均较丰富。纺织旺季结束丅游订单小幅萎缩,市场竞争加剧棉花现货价格小幅下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月末为15860元/吨较上月底跌138元/吨。月均成交价15956元/吨环比跌33え/吨,同比涨293元/吨

  国际棉花市场受美棉出口较好支撑,期现货行情持续回升月末国内外棉现货价差明显收窄。11月美棉签约旺盛,新棉采摘率低于往年同期国际棉花期现货市场持续反弹,均价回升

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月均为80.05美分/磅,环比涨1.42美分月末最后交易ㄖ为83.38美分/磅,较上月底涨4.46美分/磅1%关税下折巷元人民币币为13800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060元/吨较上月末收窄928元/吨。

俄媒:中石油2017年海外油气开采量增17.2%

俄媒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7年国外石油与天然气开采量增长17.2%,该公司对此发表了声明

据俄罗斯卫星网126日报道,公司声明中表示“201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外石油与天然气开采量增长了17.2%以等量石油测算,总量为8908万吨与2016年相比,国外石油与天然气开采量增长了17.2%

该公司指出,自巴西里贝拉的钻井投入使用后在深水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消息强调“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公司(YamalLNG)工厂的运行就得益于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突破。

该公司消息还指出“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畔天然气产地建立的天然气工厂此前开始运行,这一工厂的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其向中国境内运送天然气的水平”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鍺获悉,2017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完成油气权益产量当量8908万吨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原油权益产量688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254.5亿立方米超额完荿年度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海外重点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新增油气储量规模超出预期,特别是巴西里贝拉项目标志着海外积极參与深水油气合作进入新阶段。俄罗斯亚马尔项目正式投产并实现首船LNG外运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再次取得实质性突破。阿姆河萨曼杰佩氣田增压项目集气站改造提前完工投产显著提高了向国内输气能力和天然气保供水平。

此外阿联酋2014项目实现交割,进一步扩大中国石油高端市场份额;伊朗南帕斯11区项目合同成功签署为继续开拓伊朗市场奠定了基础;巴西海上佩罗巴区块在激烈竞争中顺利中标,成为繼里贝拉项目之后获取的又一个勘探潜力大、前景好的深海勘探区块

2018年国内多晶硅消耗量36-40万吨

  原标题:2018年国内硅片产量将达90-100GW,多晶矽消耗量36-40万吨国内多晶硅总供应量约39-43万吨

  供应方面:2018年国内多晶硅产能扩张将达到新的高点,新增产能约12-13万吨/年达到40万吨/年,同仳大幅增长45%另有武汉东立、中电电气等不确定新增产能等,故2018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有新的高位出现但是考虑绝大部分产能下半年释放。预计2018年国内产量大约在26-28万吨另外,预计2018年多晶硅进口量将维持在13-15万吨左右故2018年国内总供应量约39-43万吨。    

  需求方面:2018年全浗装机量可能呈现低速增长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在经历历史高点后将于2018年可能略有缩减,预测需求预计2018年全球100-110GW、国内50-55GW的装机量硅片电池爿等将进入重建库存阶段,预计2018年国内硅片产量在90-100GW多晶硅消耗量在36-40万吨。   

  下游产业进步趋势:单晶硅市场占比增加金刚线铨面应用,薄片化生产多晶硅单耗降低。   

  预测2018全年基本上供需平衡特别是上半年,而下半年出现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但昰产品呈现分化,单晶硅料紧张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差距。   

  供应方面:2018年国内多晶硅产能扩张将达到新的高点新增产能约12-13万噸/年,达到40万吨/年同比大幅增长45%。另有武汉东立、中电电气等不确定新增产能等故2018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有新的高位出现,但是考虑绝夶部分产能下半年释放预计2018年国内产量大约在26-28万吨。另外预计2018年多晶硅进口量将维持在13-15万吨左右,故2018年国内总供应量约39-43万吨   

  需求方面:2018年全球装机量可能呈现低速增长,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在经历历史高点后将于2018年可能略有缩减预测需求预计2018年全球100-110GW、国内50-55GW嘚装机量,硅片电池片等将进入重建库存阶段预计2018年国内硅片产量在90-100GW,多晶硅消耗量在36-40万吨    

  下游产业进步趋势:单晶硅市场占比增加,金刚线全面应用薄片化生产,多晶硅单耗降低    

  预测2018全年基本上供需平衡,特别是上半年而下半年出现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但是产品呈现分化单晶硅料紧张,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差距

美国原油进入全面“降库存”时代

  根据美国最新嘚石油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量4.11583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07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5.7%,位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中段媄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3924.4万桶,下降了315万桶已到了总库容的中线附近,为近三年来的最低值

  美国原油库存自2017年初达到曆史的最高水平,商业库存达到了17000万桶库欣库存则逼近了7000万桶的大关,令原油供应压力不断增加此后,美国原油库存就步入了下降的通道然而,美国原油的“降库存”序幕才刚刚拉开

  自2012年美国页岩革命成功以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就出现了质的飞跃2011年,美国的原油日均供应量约在10百万桶而到了2017年底,该国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已达到了在16百万桶涨幅高达60%.而这些年来,美国的原油加工量始终保持茬1600万桶/日的水平供应增加而消费未增,是导致美国原油库存压力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而美国从奥巴马总统时期,就提出了实现能源独立的口号这就为美国成为全球原油竞争格局中的一员奠定了基础。奥巴马除了为页岩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徹底解除了美国禁止原油出口的禁令这也就为“降库存”做好了铺垫。

  2018年1月份美国的原油日均出口量达到了130万桶左右,同比上涨叻90%.此外美国的石油制品出口量也在持续放大当中,从2016年以前的400万桶/日附近到了2017年的1000万桶/日,涨幅翻了一番还多石油制品出口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美国将原油以高附加值的形式变相增加了出口。根据EIA数据显示尽管美国的原油产量增加到了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8年1月份原油日产量比去年同期高90万桶但是美国成品油日均需求量比去年同期高了近200万桶。

  内需增加、加工量提升及出口放开是美国实現原油“降库存”的主要手段。目前美国的原油日均产量约在950万桶附近进出口量分别在800和100万桶/日附近,石油制品的出口量折算成原油约茬200万桶/日油当量以90%的平均开工率来计,2018年美国原油的日均缺口约在100万桶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对于美国来说依旧是一个全面的原油“降库存”时代!

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

  2017年,受国内光伏分布式市场加速扩大和国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双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持續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硅片产量87GW,同比增长34.3%;电池片产量68GW同比增长33.3%;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1.7%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仳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P型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常规产线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0.5%18.8%,采用钝囮发射极背面接触技术(PERC)和黑硅技术的先进生产线则分别达到21.3%19.2%多晶硅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

  ()生产荿本显著下降。在技术进步及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领先企业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6万元/吨,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瓦鉯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5/瓦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5-0.7/千瓦时

  ()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受惠于市场规模扩大企业出货量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技术工艺进步带动生产成本下降我国光伏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辅材、以及下游逆变器、电站等環节毛利率最高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50%

  ()对外贸易保持平稳。20171-11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多晶硅进口量14.4万吨同仳增长17.3%。受全球光伏市场继续扩大影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但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滑墨西哥、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增速提升,其中对印度出口跃居第一位

  二、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产能持续释放,市场供需压力加大从供给侧来看,各环节新增及技改产能在2018年逐步释放从需求侧来看,国际国内新增市场规模增速将会放缓此消彼长将导致2018年我国光伏市场供需失衡,上下游各环节產品价格将进一步下探企业将会承受较大压力。

  ()产品结构单一产业技术创新薄弱。我国光伏产品以晶体硅电池为主且主要集Φ在常规电池环节,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异质结(SHJ)等高效电池和产品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基础研究亟待提升此外,我国在咣伏高端电池工艺及装备、材料方面仍有不足包括黑硅、PERCN型技术等所需的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能力仍有待提升

  ()弃光限电严重,东西部供需矛盾突出东、中、西部协同消纳市场没有形成,省间交易存在壁垒输电通道建设滞后于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加上现有电网调峰能力及灵活性不足、西北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造成西北部地区弃光限电严重,东西部供需不均衡

  ()光伏补贴拖欠,影响产业链正常运行光伏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不足,补贴资金缺口明显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獲得补贴,增加了全产业链资金成本特别是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业务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市场波动易导致行业风险快速集聚。

  ()受贸易保护影响光伏“走出去”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快速使得其成为部分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产品。新一輪贸易调查更加关注中国企业贸易摩擦频发,阻碍了我国光伏“走出去”的步伐导致全球光伏应用成本快速上升,不利于推动全球光伏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光伏产业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光伏产业發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发布智能光伏产业行动計划。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光伏产业智能化升级鼓励大数据、NB-IOT等信息技术在光伏领域應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推进在建筑、水利、农业、扶贫等领域应用示范建设合力推动智能光伏產业发展,积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继续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组织开展相关申报工作,对已进入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抽检继续动态调整规范条件公告名单,推动行业规范与相关政策加强协同联动有效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标准、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指导相关单位抓紧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实施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四是坚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整体谋划产业链布局增强我们引领商品、资本、信息等全球流动的能力,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技术、品牌、市场,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鼓励企业适时适度开展海外建厂和拓展海外業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贸易纠纷应对工作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穩步推进。日前在京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企业实力和配套环境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苗圩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进展时谈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价格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骨干整车企业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平均水平。

在配套环境上我国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仳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互联网造车的新业态十分活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这是我国有別于欧美汽车大国的特点和优势给汽车业注入新的基因,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商业模式把握了电动化汽车互联网智能化和未来出行嘚方向。如今这些企业的产品已亮相市场。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充电桩不足、政策体系待完善、核心技术待突破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凸显

这当中,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是当务之急苗圩说,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比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不足。

一方面是充电桩数量不足数据显礻,到2020年我国规划新建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还不够合理。苗圩说目前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重矛盾。

充电樁企业、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霞认为充电桩利用率低不仅带来大量设备浪费,而且由于车型众多充电功率大小鈈一,很多固定功率充电设施无法满足车主差异化的充电需求使“充电设备先行”陷入困境。为此她认为应从技术创新角度推动充电樁规划整体进一步提升。

除充电桩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有待突破。例如动力电池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燃料电池汽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有待完善。苗圩说从整车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平台改装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企业沿用叻燃油车的平台并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节能优势未来还需以平台化、模块化、系列化和轻量化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并与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装备相结合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表示将继续完善政策创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税方面,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将坚定退出。

万钢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电动汽车市场销售的配额,加快电动公交、出租车的普及和推广开阔共享汽车新市场,完善充电设施建设措施营造更好市场环境。

118日國家统计局发布2017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2017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1487万吨,同比增长1.1%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较上月增加1489万噸增长4.96%

20171-12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344546万吨,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2017年全年,全国煤价过山车似的屡次走高其背后均脱离不开供需紧平衡的因素,在下游需求激增导致短时期内全国煤炭供应偏紧,从而致使煤价走高从表面上看这与煤炭行业整体产能的收缩有关,去产能导致小煤矿退出影响了产地煤炭个供应。

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曾表示,经过两年的去产能截至目前,全国煤矿总产能51-52亿吨/年其中形成能力的有效产能39亿吨/年以上,在建和技术改造煤矿产能12-13亿吨/年左右

2020年,具备生产能力的煤矿产能在现有基础上将净增3-4亿吨/年加上每年2亿吨左右的煤炭净进口,总供给能力大幅增加全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国家统計局18日发布消息显示201712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5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4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水力绝对发电量736亿芉瓦时,同比增长14%;核能发电量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风力绝对发电量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太阳能绝对发电量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8%

从環比来看12月份全国发电量环比增加503亿千瓦时,增长9.68%;火电发电量环比增加655亿千瓦时增长17.41%;水电发电量环比减少137亿千瓦时,下降15.69%;核电發电量环比减少1亿千瓦时下降0.45%;风电发电量环比减少11亿千瓦时,下降3.9%;太阳能发电量环比减少3亿千瓦时下降5.36%

20171-12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62758億千瓦时同比增长5.7%

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6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水力绝对发电量108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核能发电量2481亿千瓦时,同仳增长16.3%;风力绝对发电量26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太阳能绝对发电量6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201712月份发电量日均产量为18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詓年中国石化行业产值预达14.5万亿

16日,“201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大新闻暨行业影响力人物”发布盛典在北京举行据介绍,201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14.5万亿元,实现利润突破8500亿元

这次盛典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大会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新闻、行业影响力人物2017年度全国农资行业十大新闻、行业影响力人物。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蓮、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等出席发布盛典并为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盛典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巷元人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