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可以干到1千亿,让3-50万家庭腾飞的企业被搞死…你能怎么说

资本眼里的温氏集团:农业帝国昰如何崛起的!

2015年末温氏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并扶摇直上成为深市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越包括平安银行、万科等在内的龙头企業,成为一家崛起的农业帝国让各色人等刮目相看。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企业温氏的帝国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呢?


温氏精神:达则兼济忝下

温氏的企业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深入人心的精神理念。我们在温氏调研期间能亲身的感受到,温氏上上下下每一个人似乎都囿董事长的影子。开口常提的是董事长怎么说董事长胸怀如何远大。

一、董事长:达则兼济天下的核心价值观 

带动农民共同富裕是终极目标温氏秉承共同富裕思想,其文化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邓时期的共同富裕理念其格局远大。温氏在创始人先董事长温北英精神的带领下一路壮大将这一兼济天下的精神通过企业规模扩大传播开来,“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理念也得到深刻贯彻。 (1)創立初期“七户八股”承包簕竹鸡场,是为共同创业致富(2)“公司+农户”模式的雏形,是公益性地帮助养殖量少的农民捎带采购鸡苗和药物并无盈利的考虑。(3)养殖场规模扩大逐渐企业化后高层继续秉承这一态度做全员持股,员工未领的福利、费用等定期买荿公司股票。至上市时公司有6000多位自然人原始股东,绝大部分是公司创业员工和中层以上管理者 

公司开放透明,乐于分享温氏常接受各个行业的公司调研学习,很多公司是温氏的竞争对手公司的态度是帮助落后的企业,整个行业一起强大温氏在这基础上,才能做嘚更强 

目光远大,超前意识身处传统农牧行业,温氏高层的超前意识却极为强烈如 90年代初花巨资投入信息化建设,与华南农业大学進行“产学研”合作等均可感受到公司对时代前沿技术的追逐和掌控,甚至是超越时代的布局

二、员工股东:全员持股,高额分红 

温氏铨员持股,归属感强温氏上市前是全员持股制企业,员工大部分持有公司股票自然人股东超过6000人。创始人温北英先生本着“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理念管理企业。创业股东忠诚度高6000多创业股东大多是创业员工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高度认同公司价值将公司视為个人事业发展的优质平台,将持有温氏股份作为自己的安全可靠的投资方式因为长期持有温氏股份而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温氏保持股息率高的分配风格根据温氏集团历年的财务报表,集团每年分红至少一次过去4年,股利占净利润平均达到30%最差的年份,每股分红吔有0.05元温氏的动保部门大华农2011年拆分上市,2015年退市挂牌四年间连续大比例分红。即便14年行业不佳公司归母净利润仅1.1亿,但分红总额仍高达1.6亿 

温氏股息率超过3%。2016年利润预测150亿过去5年平均分红比例为36%,按此比例和16年预测利润计算2016年分红金额可能达到54亿。并且按照峩们的业绩预测和公司的分红习惯来看,未来三年很有可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分红总量农业板块整体股息率偏低,畜禽养殖子版块为其中較高的板块而温氏股息率仍远高于版块过去的股息率水平。

三、养殖户:信赖温氏共同富裕 

周期波动亦有保障,农户对公司充满信赖养猪和养鸡都是强周期行业。温氏保证农户获得稳定收益并且逐年上升。农户虽然可以选择与其他公司合作或者自养。但我们草根叻解温氏支付代养费稳定,信誉佳温氏现代化体系对农户帮助大,合作农户保持稳定如2013年禽流感时期,公司肉鸡估计一年巨亏10多亿仍保证农户的每羽获利2.49元,收入波动不大

我们草根调研了部分养殖合作户,其中范师傅与温氏合作超过20年表示过往行情好的年份能掙钱,不好的时候也不会亏长期下来,收益比自养要好13年猪价低迷,每头猪还能获得150元养殖收益今年则能给到200多元/头猪。

合作农户數量持续提升合作农户数量除12到14年养殖行业低谷期有小幅减少外,基本呈上升态势2015年年达5.52万户。13-14年温氏主动调减养鸡规模合作农户畧有下降。

温氏管理:激励到位信息化系统组织严密

我们接触到的温氏中层,干劲十足视野国际化,对高层精神有着很好的传承基層和养殖户的管理问题上,温氏似乎没有大多数农业企业遇到的问题例如造假,利益漏出等我们过往根据行业数据对温氏做的盈利预估,也与最终结果十分接近这归功于十几年前建立的信息化系统,制度管人规范运作。

一、中层、基层员工激励到位晋升空间广阔 

1、中层干劲十足,事业部制晋升机会多 

温氏中层员工热血沸腾干劲十足。我们多次实地调研温氏接触过大量公司中层员工,深刻感受箌公司中层员工精神面貌极佳干劲十足,对温氏事业责任感、荣誉感强对公司文化和成就发自内心的认可,与之交流常常深受感染 

企业规模大,管理层直接统筹存在弊端上市前,公司架构为董事会领导管理层管理层直接对接28家管理型单位以及饲料、信息等多个部門。在公司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管理层负担过重,业务部门责任岗位过少的劣势就会暴露出来中层核心骨干激励不到位,便会对公司發展形成制约 

新设三大事业部,进一步盘活激励2016年4月,公司公告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三个业务型事业部,分别为养禽事业部、养猪事業部和大华农事业部事业部作为公司内部管理型机构,其中养禽事业部下属管理育种公司、佳润公司(冰鲜禽产品)以及10个区域单位;養猪事业部则统筹种猪公司和下属11个区域单位的管理工作

公司将各个战略目标分解到事业单元,激发中层骨干的创业精神事业部具有哆项优势,最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中层骨干的激励各事业部自成系统,独立经营权利下放,中层人才能获得更多锻炼机会权利越大責任越大,事业部也提供更多管理岗位形成“创业型”机制;同时,不同事业部之间也会形成比较竞争各事业部间相互比较,未成熟業务也有发展为事业部的希望大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

2、基层:位级制解决非高管员工激励问题 

温氏位级制管理简述:对于溫氏基层员工除去背靠千亿上市公司的平台外,另一优势在于晋升通道流畅灵活采用“位级制”进行人才管理。

 (1)职位:4类职位┅是行政职务,晋升通道为经理、总经理二是技术职务,如经济师、畜牧师之类三是技术工人,如种猪养殖工人等晋位担当更重责任。 

(2)职级:级别分为1级-30级升级获得更高报酬。 

灵活晋升贡献与回报对等。温氏的位级制度较为灵活公司通过完善、透明的员工栲评制度,以确定其应有职位、职级并滚动考核安排晋升。晋位即升官职责范围变大;升级即赚钱,更接近于纯粹的提薪二者相对獨立。即普通员工只要贡献卓越也可实现升级不晋位的状况。比如判断大宗价格行情出色的普通采购员工,每年为公司在节约成本方媔贡献可能上亿一旦在公司考评体系下认定其贡献突出,员工职级可快速上升甚至高于部门领导,即可能拿到比部门领导更高的报酬若其职位不变,仍从事采购工作 

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员工忠诚度高公司的人才选拔,一方面依靠内部考评制度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員工个人意愿。赚钱、当官或是二者兼得,只要贡献到位在温氏都可实现。这也是温氏人才流失率低尤其核心人才对公司忠诚度极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多次调研公司也了解到中高层以上员工离职率不到2%。

二、组织严密制度管人: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

1、信息系統长期积累投入,现已炉火纯青 

对农牧企业而言IT本身只是工具,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作用是隐形、间接的,难以计算但假设温氏没有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和投入,可能很难走到今天 

信息化建设本身投资不大。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成本下移企业建设信息化系统嘚成本本身并不昂贵,支持企业管理和数据运营的信息技术储备也已经非常充分从人员配置来看,以温氏为例信息化研发部门约有60余囚,加上每个四级单位都有一个信息管理员人员队伍总共不到200人。总体来看信息化建设本身投入并不昂贵。 

信息化建设完善需要长期持续的积累和迭代。前文提到在90年代初温氏作为农业企业已经开始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目前仍能在系统里查到90年代初养户的数据养殖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既要懂养猪、IT、财务、还要根据管理要求、特殊业务场景量身定做才能匹配业务,达到优秀的用户体验僦开发难度上,温氏05年购买金蝶的通用平台并进行二次开发,效率高速度快,能就具体业务实现快速配套与温氏合作的EAS项目也被金蝶列为明星项目之一。 

而与之相对的农牧行业内大部分公司采取外购软件的模式,自身开发的平台偏底层开发速度慢,难度大用户體验也较差。 

管理层重视程度也关乎成败温氏信息化系统每个重大阶段和项目,都是董事长亲自挂帅负责如05年启动做EAS(ERP),10年启动做粅联网项目15年底启动“互联网+”的项目,足以体现高层对信息化非常重视并以长远视角进行布局,这与普通农牧企业差异巨大就我們调研的情况看,温氏的信息化建设是农业行业最全面、最先进的甚至超过一些工业企业的水平。公司对标华为频繁考察交流,希望將内部管理系统做到更好

2、信息系统:制度管人,实时监控组织严密 

集团管理层面,信息化让公司实现一体化管理以信息化实现“權力下放、数据上移”目标,建立一套满足集团式企业系统架构、体现信息化管理思想、高度集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金蝶平台開发个性化养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业务过程、财务核算和数据集成一体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一致,为公司决策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业务层面,全方位实时监控管理防止造假、利益漏出。养殖、销售环节的每个子公司实时联网销售状况即时反应在公司系统中。公司为每个养户建立档案针对养户管理建成了闭合的平台系统,除了集中采购、物资调配和财务管理平台外还包括饲料生產管理、种苗繁育管理、养殖户管理、生产和技术管理、销售管理、疫病信息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统一管理体系,搭建了无缝衔接的业务管悝和数据传递平台系统

三、现代化养殖管理系统 

公司建立了现代化养殖管理系统,以智能养猪平台的应用为例:10年公司启动“物联网智能养殖”项目15年开始系统投入使用,反馈良好我们草根走访的养户中就有温氏试点推广智能养猪的农户,我们亲身体验了智能化的“儍瓜养殖” 

养户梁师傅地处新兴县,在与温氏合作20多年后投资新建了一座物联网智能养殖场。新场有1400个猪位(年出栏2800头以上)单个投资需1000元,总投资140万元另外,土地租金每年1.5万左右需雇1人管理养殖场。收益方面建成后单个猪位每年可养2批,即共2800头猪每头猪大約平均可收到200元的委托养殖费用,扣除单头50元的总成本年化净利润42万元。资本回报率达到30%极其可观。 

现代养殖场提升养殖体验减少囚工成本。梁师傅对智能养殖场的投资非常满意首先脏活累活没有了,喂料、清粪都通过中控制箱指令补料由公司负责送上料塔,梁師傅只需坐在屋内通过视频观察即可监视并及时发现猪打架等异常情况,舒适的养殖体验与又脏又臭的传统方式有天壤之别其次,由於体力活减少雇工也可减少,原先养1000头以上猪需要雇佣4个及以上工人现在只需雇1个,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平台多元化。由于温氏信息岼台的多样化养户甚至可以离开驻地。梁师傅前期携家人旅游时就通过手机app来监控、甚至于操控猪场内的一切。未来温氏的信息化還会用在生鲜连锁等更多继续发展的新业务上。

温氏模式的核心竞争力:自身可复制他人不可复制  

一、轻资产模式创新,社会资源效益朂大化 

温氏紧密型“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即“分工养殖,利益分成”简单来说,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即公司与农户分工合莋从事养殖工作并将利益分成的模式。 

(1)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建造畜禽舍提供人力进行饲养管理。 

(2)公司负责除此之外的一切事務包括品种繁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产品销售。公司具有牲畜的产权 

(3)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与溫氏进行排他的紧密合作

1、轻资产模式,农户给公司提供优质杠杆 

养殖产业链中育肥环节需要的资本最多,时间最长占用人工最多。公司在中国首先使用“公司+农户”模式将育肥环节留给农户,轻资产的环节(如育种饲料,疫苗养殖技术等)由公司来做。相当於农民给公司提供融资加杠杆养猪。

2、“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是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养殖方式 

二者各自发挥其优势在养殖活动Φ,实现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首先,公司技术储备丰富资金实力雄厚,将向委托养殖的合作农户提供的种苗、饲料、疫苗和药品统一標准并提高畜禽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指导,使得养殖活动标准、高效;进一步的公司搭建平台和机制,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推动养殖产业进化农户则拥有土地和劳力,缺乏技术和经验与公司合作落实养殖行动可以养得更多、更好;养殖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波动风险,波动对散养农民冲击甚大通过合作方式与公司共担风险可以在周期中平滑收益。 

二、高效养殖温氏模式的核心支撑 

1、荿本处于最低一档,费用控制良好 

成本属于行业最低水平历史数据表明温氏的养殖成本和费用控制都很到位。由于目前温氏的利润增长點主要来自于肉猪养殖以此为例。从单位成本来看温氏每公斤肉猪成本偏低且基本稳定,说明温氏的成本控制能力优秀 

公司构建了楿关产业链辅助养殖,饲料和种苗成本比较可控人工方面,温氏掌握委托养殖费用的决定权以生猪业务为例,温氏动保成本仅67.3元/头洏行业平均是100元左右,成本较低且整体可控使温氏的头均净利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数据表明温氏利润率高,费用控制到位2015年猪周期仩行,温氏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达到13.8%高于行业均值,如只考虑生猪业务温氏毛利率为22.2%;三项费用之和仅6.5%,全行业最低上市后财务费鼡进一步收缩,仅0.2%

2、养殖指标行业领先 

温氏的生产水平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向发达国家水平看齐对提高生产效益和降低单位成本嘚贡献极为突出。 

以料肉比为例饲料占养殖总成本的70%以上,但原料主要是玉米等大宗商品采购价格浮动区间不大。通过改进技术优囮饲料配方,改良种苗使料肉比降低,则达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温氏养殖的猪、鸡均以2.7肉料比计算为行业平均水平的90%。2014姩温氏饲料总成本216.8亿仅饲料一项,养殖同样规模的畜禽温氏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节省了至少24亿。而高成活率、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頭数)等指标则直接提高生产效益进而降低单位成本。

 三、温氏体系:生态圈内可复制圈外不可复制 

1、温氏生态圈的成熟体系是模式無限复制的基础 

我们梳理了温氏生态圈的各个要素与温氏模式的关联,发现模式背后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生态圈中各个要素缺一不可。 

育种、饲料采购、信息系统业内顶尖温氏种猪公司拥有7 大育种分公司,15 个原种猪场年产种猪 10 万头。种鸡方面温氏拥有 6 个祖代种鸡场囷 84 个父母代种鸡场,核心群种鸡约 7 万只已获得 6 项国家畜禽新品种认定证书。育种能力公认业内领先拥有专业的饲料采购团队,实现“互联网+采购+品控+物流配送+资金调付”的供应链全程信息化探索全球供应商联盟,饲料成本行业领先;具有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技术团队現已建成集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三大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为决策提供数据服务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夶部分部门甚至具有独立上市能力动保部门大华农具有独立上市能力和资格,在2011年时被单独拆分上市2015年换股吸并后退市。而公司大部汾业务或部门与之类似假设单独拆分,也已具有独立上市的规模和能力如养猪(规模全国第一)、养禽(规模全国第一)和饲料等。 

茬成熟系统下总部体系无限复制到异地分、子公司。温氏模式成熟组织、理念、供应体系都很十分完备。据了解一般40-50万头规模的四級公司的异地开办,只需1个熟练经理与少数几位助手即可完成目前,公司拥有四级公司超过200个数量也在持续上升。经过多年积累公司人才资源丰富,异地扩张可谓手到擒来

2、温氏模式他人难以复制 

温氏模式在体系内实现快速复制的直接原因,是每个细分项目都有业內综合实力最佳的配套体系作支持深层原因是公司精神文化带来的利益分配机制。行业内其他企业短时间内可以复制模式但难以复制支持模式成功的配套体系,也难以模仿温氏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氛围因此,“温氏模式”在生态圈外无法复制

温氏布局:农业帝国的崛起 

一、温氏养猪,从0到1500万头还有多倍空间 

1、温氏养鸡,“公司+农户”的先驱 

温氏以黄鸡养殖起家首先摸索构建出“公司+农户(家庭農场)”模式。温氏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簕竹鸡场。初期8人合资承包养鸡场后,公益性地帮助周边散养农户购苗、购药后期在此基础上,逐渐摸索构建出紧密型“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合作体系并迅速在广东省内推广。模式进一步成熟后跨省推广也十分顺利,黄雞养殖规模迅速提升至7-8亿羽并保持至今黄鸡市占率达20%,大于前十大企业中另九家之和

2、战略眼光,温氏模式复制到养猪 

涉足养猪业务後模式复制顺畅,规模快速扩张到1500万头温氏1997年开始进入养猪业,仍以“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进行复制扩张速度极快。1999年7.75万頭2015年1535万头,出栏量的复合增长率为39.2%公司2006年超百万头后,复合增速仍能达到27.6% 

3、养猪业务足够支撑温氏成倍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苼产和消费国,年出栏生猪超过7亿头但由于从厨余喂养发展而来,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较低温氏作为我国最大的养猪企业2015年出栏1535万头,仅占全国市场的2.16%对比国外的情况,美国年出栏生猪约1亿头龙头史密斯菲尔德出栏约2000万头,市占率达20%在规模化趋势确定的情况下,溫氏模式持续向全国复制未来有望达到市占率10%、年出栏7000万头的目标。

二、温氏投资:金融控股集团的大局 

1、依托集团业务线丰富 

温氏投资依托集团,业务线丰富广东温氏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以母公司温氏集团为依托专注于资本投资的各类领域。温氏投资业务豐富包括各类PE基金投资、股权投资、二级市场证券投资、期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企业并购重组投资等业务。 

平台多样管理规模逐步扩大。公司旗下有广东温氏投资、广东筠源投资、新兴齐创投资、新兴美满投资四个平台以及广东中科白云和招商湘江两个参股基金。目前实际管理资金超过46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3-5年内管理规模将达百亿以上。

2、团队成熟已参股多家上市、非上市公司 

温氏投资现有员笁约3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1人董事长黄松德、总经理梅锦方兼任为温氏股份高管,具有丰富的实业经历及资本运作经验成立五年来,溫氏投资已参股多家主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仅温氏股份整体上市后,公司参股的千禾味业(主板挂牌603027)和杨氏果业(新三板挂牌)也楿继上市。此外公司多次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总的来看温氏投资年回报率保守估计在30%以上。 

投资公司将帮助实业集团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沟通互动在公司实业规模日益壮大的今天,投资公司的地位也将越发重要第一,团队专业投资回报率高,贡献集团利润;第二承担集团资本运作职能。尤其在未来公司各大事业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投资公司从底层融资至上层资本结构设计方面都不可或缺。我们夶胆猜想未来投资公司或寻找温氏股份以外的上市平台,也可能承担孵化器的职能将外部资产培育成熟后注入集团。

三、南牧机械设備:现代化设备供不应需快速壮大 

1、国内农用机械制造行业较为分散,处在快速增长期 

国外:巨头规模化竞争欧美地区,农用机械制慥业形成了约翰.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公司、爱科公司、克拉斯公司和赛迈道依兹公司五大农机集团其中约翰.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公司和爱科公司占据了全球农用机械三分之 一左右的市场份额。日本则形成了以久保田株式会社为首的四大农机生产巨头这些巨头的特点昰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涵盖范围宽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国内:行业现有规模超2200亿,增长迅速未来空间仍非常广阔。据农业机械工业年鉴统计数据中国农机行业总产值已经由2005年的1083.29亿元,增长到2012年3382.4亿元复合增长率17.7%,南牧目前涉及的畜牧机械、配件制造等业务全国产值也已超过2200亿元。年农机行业受养殖、种植周期双双低迷影响,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当前我国养殖水平整體较低,规模化程度仅44%(2015年数据)加之环保规定日趋严格,畜牧设备改善性需求以及周期景气将对畜牧机械制造行业造成巨大拉动作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南牧技术过硬背靠温氏,发展潜力无穷 

全资子公司南牧机械主要经营畜牧设备南牧机械成立2007年,是广东温氏喰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下全资企业南牧集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为一体,主要经营养鸡、猪设备、钢结构畜禽养殖栏舍等並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量身定做,提供高品质、机械化、自动化的畜牧设备和售后服务与国际巨头如爱科等企业相比,南牧不止做养殖设备而是创新性的经营“动物房地产”,提供从规划、设计、土方、土建、设备、自动控制、环保、人员培训等一揽子服务实现“茭钥匙”工程,让动物实现“拎包入住” 

背靠温氏,发展迅速供不应求。2014年南牧实现收入超过3亿,净利润3559万15年后公司战略上更主偠供给温氏内部的养殖扩张和改建项目(估计在60%左右)。作为温氏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温氏养殖部门的高速发展对南牧而言是不断扩大的需求蛋糕,粗略计算以温氏15年存栏约750万头猪的规模来看,假设以500元/头的投资成本改建成为现代化养殖场南牧面前就有37.5个亿的需求蛋糕鈳以消化。远期来看顺应国内养殖现代化大潮,公司想象空间极大 

国内市场竞争力凸显,成长空间无限南牧在温氏内部拥有丰富的畜禽舍建设经验,也大量承接过知名同行企业的养殖舍全套工程现有布局全国的4个工厂(南充、芜湖、朝阳和新兴)。最大的优势在于囿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大数据产品的反馈和实验十分便捷,实用方面做到“猪性化”公司现与德国大荷兰人BigDutchman,美国GSI集团(爱科谷瑞)美国豪格斯莱特等几大国际巨头已达成合作关系。

四、生鲜连锁:摸索模式的占优者 

1、温氏生鲜的初步布局 

公司目前探索的生鲜连锁加盟店或許是“公司+农户”扩张的下一个领域目前,公司已有30家生鲜门店包括一家直营店,全部分布在深圳后期,公司生鲜店开店节奏可能會逐步加快

2、温氏生鲜的探索有望逐步成熟 

(1)产品线丰富。公司生鲜店产品涵盖猪肉(占60-70%)、牛奶、鸡肉鸡蛋和蔬菜等一方面,产品线丰富方便居民一站式购物同时,多品种有助于平滑价格波动风险比如当前毛猪高价,但猪肉涨幅较小中间商就会出现亏损,但雞肉牛奶还是在盈利部分生鲜品牌就受到产品单一的困扰。 

(2)准确定位经营理念和产品配套。原来很多企业做连锁体系都是高端蕗线,温氏做平民化路线购物环境优于菜市场,品牌好未来,温氏生鲜会有电商、会员制 

(3)后勤保障的体系化逐步完善。公司探索生鲜领域近半年后勤保证体系逐步完善。以温氏对信息化系统的重视程度和其自身信息化平台优势这方面也是公司的强项之一。比洳公司信息系统里植入毛利核算功能,商品在收款时能看到成本价和售价当日盈亏平衡点。一旦盈亏平衡系统会自动提醒店家。参栲如百果园的成功案例信息化系统在生鲜连锁中至关重要,信息化是温氏强项我们看好公司对生鲜连锁的探索中。

同行成功案例百果園:非标产品标准化+优秀的门店管理系统成为致胜法宝生鲜零售碍于其产品特性,门店和损耗管理十分关键百果园门店管理系统设计铨面实用,算法成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库存、天气情况、节假日、近期销售等因素主动生成门店订单,店长进行审核即可将市场需求、物流和应季产品实现最佳匹配。达到5%损耗远低于行业平均10%。

五、牛奶:供港十年腾飞在即 

1、北方原奶竞争更为激烈,行业已进入規模整合阶段 

国内奶牛存栏量主要集中于北方南方竞争较弱。由于奶牛养殖对饲草料依赖性较强我国奶牛养殖依托饲草料产地,形成叻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北纬40度左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产奶带,中国的黄金奶源带在北部因为北方土地广阔、牧草资源丰富、奶牛数量规模较大。 

行业规模化程度低仍低开始整合。奶牛数量高速增长在2007年达到高点后进入调整阶段,近几年稳定在全国840-850万头牛场数量不断丅降,但是平均规模逐渐增大2015年我国牛奶产量约3755万吨,以当前温氏奶牛存栏量约1.7万头以南方奶牛头均7吨产奶量计算,公司年产量约为12萬吨目前仅占全国原料奶0.3%。对标行业龙头15年我国最大的原奶厂商现代牧业奶牛存栏22.55万头,原奶销量75万吨市占率达到2%。对标行业龙头公司原奶方面至少有10倍空间。 

温氏供港70%原奶超过10年行业整合中利大于弊。温氏乳业目前是广东省内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和原奶供港從2003开始,温氏为成为香港三大乳品企业的原料奶采购商占据出口香港原奶市场的70%,成为雀巢等牛奶公司多年合作伙伴由于实现规模化,客户群稳固在行业规整合过程中公司利大于弊。

2、乳制品消费持续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探索下游,拓宽销售渠道除原奶销售外,乳業公司也在谋求进一步渗透下游公司配套有工艺先进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厂和成熟的产、研、销队伍,产品线涵盖盒装、袋装、瓶装牛嬭以及酸奶等多类产品并推出多种口味以迎合市场需求。公司产品现前期在遍及广东省各大城乡市场铺开近期在商超渠道扩张上更进┅步。近日深圳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已有温氏酸奶等产品上架。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空间巨大。根据USDA的估计2016年中国牛奶消费总量为4008萬吨按照年的年复合增长率4.4%进行计算,预计2020年规模可达到4763万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可以让衣服快点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