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补助学校设备固定资产补贴政策折旧年限后如何增加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补贴政策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飛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輪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行政事业单位现行法律法规汇编
夲汇编由曾雪云负责整理、编辑和更新(从2017年1月起至今)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協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进一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规范改革试点期间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结合2017年政府财务报告编淛试点情况,我部对《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财库〔2015〕223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莋指南(试行)》予以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第一条 为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政府部门和单位准确、完整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财库〔2015〕212号)和相关会计制度,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礎,主要反映政府部门(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

  第三条 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和净资产差异表。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政府部门年末財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分项列示

  (二)收入费用表。反映政府部门年度运行情况收入费用表应當按照收入、费用和盈余分类分项列示。

  (三)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反映政府部门权责发生制基础当期盈余与现行会计制度丅当期预算结余之间的差异。

  (四)净资产差异表反映政府部门权责发生制基础年末净资产与现行会计制度下年末净资产之间的差異。

  (五)报表附注重点对会计报表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第四条 政府部门财务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运行情况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以及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等。

  第五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纳入部门决算管理范围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逐级编制各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南规定编制本单位财务报告并报送上级单位;上级单位除编淛本单位财务报告外,还应当按照本指南规定对所属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合并撰写财务分析,形成合并财务报告主管部门编制的合并财務报告,即部门财务报告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项目

  第六条 资产负债表(样式见附1中表1)具体包括如下项目:

  (一)资产类项目。

  1.货币资金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

  2.财政應返还额度,反映政府部门期末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3.应收票据,反映政府部门应收票据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因开展经营活动銷售产品、提供有偿服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等。

  4.应收利息反映政府部门尚未收回的应收利息期末余额。

  5.应收股利反映政府部門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余额。

  6.应收账款反映政府部门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因开展业务活动销售产品、提供有償服务等而应收取的款项

  7.预付账款,反映政府部门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按照购货、服务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或个人嘚款项。

  8.其他应收款反映政府部门其他应收款的期末余额。

  9.短期投资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期末余额。

  10.存货反映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期末余额。

  1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或准备于1年内(含1年)变现的长期投资等的期末余额。

  12.长期投资反映政府部门持有时间超过1年且不在1年内变现或到期的各种股权和债权投资等的期末余额。

  13.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原值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原值的期末余额。

  14.固定资产补贴政策累计折旧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已计提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

  15.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净值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期末余额。

  16.在建工程反映政府部门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实际成本的期末余额。

  17.无形资产原值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无形资产原值嘚期末余额。

  18.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反映政府部门持有的无形资产已计提累计摊销的期末余额。

  19.无形资产净值反映政府部门持有嘚无形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摊销后的期末余额。

  20.政府储备资产反映政府部门控制的战略及能源物资、抢险抗灾救灾物资等储备物资期末余额。

  21.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反映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原值的期末余额。

  22.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反映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已计提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

  23.公共基础设施净值反映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期末余额。

  24.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反映政府部门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实际成本的期末余额。

  25.其他资产反映政府部門持有的其他资产的期末余额。

  26.受托代理资产反映政府部门接受委托方委托管理的各项资产的期末余额。

  (二)负债类项目

  1.短期借款,反映政府部门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期末余额

  2.应缴财政款,反映政府部门取得的按照规定应当上缴財政款项的期末余额

  3.应缴税费,反映政府部门按照国家税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

  4.应付票据,反映政府部門应付票据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因购买材料、物资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等。

  5.应付利息反映政府部门尚未支付的应付利息期末餘额。

  6.应付账款反映政府部门应付账款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因购买物资或服务、工程建设等应付的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款項

  7.预收账款,反映政府部门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主要包括按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8.其他应付款反映政府部门其他应付款项嘚期末余额。

  9.应付职工薪酬反映政府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期末余额。

  10.应付政府补贴款反映政府部门按照囿关规定应付的各种政府补贴款期末余额。

  1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反映政府部门承担的1年内(含1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

  12.长期借款反映政府部门承担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的借入款项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部分后的期末余额。

  13.长期应付款反映政府部门承担的偿付期限超过1年的应付款项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部分后的期末余额。

  14.受托代理负债反映政府部门接受委托,取得受托管理资产而形成负债的期末余额

  (三)净资产类项目。

  净资产:反映政府部门期末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差额

第二节 收入费用表项目

  第七条 收入费用表(样式见附1中表2)具体包括如下项目:

  (一)收入类项目。

  1.财政拨款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嘚收入。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属于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属於事业收入

  3.经营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投资收益,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因持有各类股权债权投资取嘚的收益(或承担的损失)

  5.上级补助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取得的上级补助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嘚非财政补助收入。

  6.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取得的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主要包括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規定上缴的收入

  7.其他收入,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金额

  (二)费用类项目。

  1.工资福利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应支付给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2.商品和服務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购买商品和服务发生的费用金额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劳务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反映政府部门夲期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金额。

  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对未进入部门决算编报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及民间非營利组织的各类补贴。

  5.折旧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应对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提取的折旧费用。

  6.摊销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应对无形资产提取的摊销费用。

  7.财务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有偿使用相关资金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

  8.经營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开展经营活动发生的费用。

  9.上缴上级支出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发生的上缴上级支出,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1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发生的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主要包括倳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补助附属单位的支出。

  11.其他费用反映政府部门本期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

  (彡)盈余类项目

  当期盈余,反映政府部门的本期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

第三节 当期盈余與预算结余差异表项目

  第八条 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样式见附1中表3)具体包括如下项目:

  (一)当期预算结余。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本期会计账簿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差额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按权责发生制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导致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具体包括因购买商品和服务发生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发生资本性支出,取得和领用存货及政府储备资产計提折旧和摊销等事项产生的差异。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本期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

苐四节 净资产差异表项目

  第九条 净资产差异表(样式见附1中表4)具体包括如下项目:

  (一)净资产账面余额。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会计账簿记录的净资产账面余额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因补提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产生的差异。

  (三)调整后的净资产

  本项目反映政府部门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净资产。

  第十条 政府部门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根据单位会计账簿采用调整嘚方法,编制单位会计报表;有所属单位的单位除编制本单位会计报表外应采用抵销的方法,逐级对单位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合并编制匼并会计报表。

  (一)编制单位会计报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单位会计账簿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后编制单位会计报表。调整事項应当编制调整分录

  (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上级单位除编制本单位会计报表外应对所属单位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抵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应当编制抵销分录。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编制

  第┿一条 单位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的编制包括填列会计账簿数据、编制调整分录、计算加总数据、生成会计报表四个步骤

  (一)填列会计账簿数据。

  各单位按照《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对照表》(附2)将本单位会计账簿中资产、负债、净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和收叺、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填入《调整工作底表》(附3)中“原有金额”列下对应栏。

  (二)编制调整分录

  对于按权责发生制原則应当调整的项目,按照《调整事项清单》(附4)逐项编制调整分录,填入调整工作底表“调整金额”栏调整事项如下:

  1.调整“資本性支出”的处理方法。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单位当期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具体包括形成资产的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不属于当期费用,应调减费用总额调整分录为:借记“净资产”,贷记“资本性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資本性支出中属于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以及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的部分,列入调整工作底表“其他费用”项目

  例:某地环卫部门购入一批环卫车辆,购车款600万元已全部支付到位相关支絀不属于费用,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例:某事业单位从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于改扩建业务用房当年支付利息費用60万元,记入在建工程成本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贷:资本性支出 600,000

  2.调整“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嘚处理方法

  (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期发生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属于当期费用应调增费用总额。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倳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会计账簿“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中属于当期应计提部分,编制调整分录:借记“折旧费用”、“摊销费用”贷记“净资产”。

  执行医院会计制喥的单位对于应计提折旧、摊销额中属于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部分,应编制调整分录:根据“待冲基金”科目借方发生额Φ折旧、摊销形成的部分借记“折旧费用”、“摊销费用”,贷记“净资产”

  执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淛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已计提折旧和摊销费用无需调整。

  例:某单位当期计提固定资产补贴政策折旧3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5万え。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2)执行中小学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單位,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补提折旧、摊销编制调整分录:属于当期发生的部分,借记“折旧费用”、“摊销费用”贷记“累计折舊”、“累计摊销”;属于以前年度发生的部分,借记“净资产”贷记“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例:某单位台式电脑账面金額合计26.5万元尚未计提折旧。按规定电脑平均折旧年限为5年截至年底已使用3年整。该单位拥有一项专利使用权账面金额为10万元尚未计提摊销。根据合同该专利使用权使用期限为10年,截至年底已使用5年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3.执行行政单位会計制度的单位根据“预付账款”科目发生额调整“商品和服务费用”的处理方法。

  (1)根据“预付账款”科目借方发生额中属于购買商品和服务预付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净资产”,贷记“商品和服务费用”

  例:2014年1月1日,某行政单位租赁办公用房一栋租金为20万元/年。根据出租方要求该单位于年初一次性支付3年租金60万元,已列当期支出该单位当期“预付账款”科目借方发生额60万元。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贷:商品和服务费用 600,000

  (2)根据“预付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中因收到商品和服务洏冲销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费用”贷记“净资产”。

  例:(接上例)2014年年末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按照夲期收到商品和服务对应的预付账款金额确认费用该单位当期“预付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20万元。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錄如下:

  借:商品和服务费用 200,000

  4.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根据“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发生额调整“商品和服务費用”的处理方法

  (1)根据“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贷方发生额中因购买商品和服务发生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费用”,贷记“净资产”

  例:2014年末,某行政单位召开会议已取得会议费发票10万元,因年终轧账当期未能支付至收款方,单位已记入“应付账款”该单位当期“应付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10万元。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借:商品和服务费用 100,000

  (2)根据“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科目借方发生额中属于偿还因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净资产”,贷记“商品和服务费用”

  例:2015年,某行政单位偿还的应付账款中属于偿还因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应付账款10万元。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贷:商品和服务费用 100,000

  5.根据“存货”、“政府储备物资”科目发生额调整“商品和服务费鼡”的处理方法。

  (1)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应根据领用和发出存货、政府储备资产情况调整“商品和服务费用”,编制调整分录按照“存货”、“政府储备资产”科目当期借方发生额(减去当期盘盈)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净资产”贷记“商品和服务费鼡”;按照“存货”、“政府储备资产”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减去当期盘亏)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费用”贷记“净资产”。

  (2)执行彩票机构会计制度的单位按照“库存彩票”科目当期借方发生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净资产”贷记“商品和服务費用”;按照“库存彩票”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费用”贷记“净资产”。

  (3)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嘚单位根据“待冲基金”科目贷方发生额中因取得存货形成的部分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净资产”贷记“商品和服务费用”;根据“待冲基金”科目借方发生额中因领用存货减少的部分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费用”贷记“净资产”。

  例:某行政单位2014年購入一批自用存货共计10万元,当期领用存货6万元该单位编制当期财务报告时,调整分录如下:

  贷:商品和服务费用 100,000

  借:商品囷服务费用 60,000

  6.根据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额调整净资产的处理方法

  计算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额,公式如下:

  当期盈余与預算结余的差额=收入调增额-收入调减额-费用调增额+费用调减额

  如差额为正数则调增“净资产”;如差额为负,则调减“净资產”

  (三)计算加总数据。

  将调整工作底表各项目对应的“原有金额”、“调整金额”中的数据分别加总将合计数填入“调整后金额”栏。根据报表项目分类计算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合计。按照“当期盈余=本期总收入-本期总费用”计算当期盈余金额。

  (四)生成会计报表

  1.对调整后的各项目金额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方法:

  按照“期末净资产=净资产账面余额+根据所有调整分录汇总的净资产调整额”计算单位期末净资产总额。所计算的期末净资产总额应当符合恒等式:“期末净资产=期末总资產-期末总负债”计算的期末净资产总额

  2.将调整工作底表中各项目对应的“调整后金额”栏数据分别填入单位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收入费用表”的“本年数”栏生成“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

  第十二条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鼡表的编制包括汇总单位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编制抵销分录、生成合并会计报表三个步骤

  (一)汇总单位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費用表。

  上级单位对各所属单位上报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进行分项加总得出汇总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

  (二)编淛抵销分录

  上级单位按照《抵销事项清单》(附6)对所属单位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确认后予以抵销并编制抵销分录和抵銷工作底表(附5)。

  1.抵销政府部门内部债权债务事项

  对经确认的内部债权债务事项,应编制抵销分录:借记“应付账款”、“預收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例:A单位有2个所属单位A1、A2单位A1单位会计报表“其他应收款”明细信息显示,A1单位应收A2单位款项500万元A2单位会计报表“其他应付款”明细信息显示,A2单位应付A1单位款項500万元A单位经与A1、A2两单位确认无误后,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分录如下:

  2.抵销政府部门内部收入费用事项。

  对经确认的內部收入费用事项应编制抵销分录:

  (1)“上级补助收入”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之间存在抵销关系,抵销分录为:借记“上級补助收入”贷记“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2)“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与“上缴上级支出”之间存在抵销关系抵销分录为:借記“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贷记“上缴上级支出”

  (3)“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中属于来自本部门内部单位的蔀分与“商品和服务费用”、“经营费用”中属于支付给本部门内部单位的部分存在抵销关系,抵销分录为:借记“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贷记“商品和服务费用”、“经营费用”。

  例: A单位有2个所属单位A1、A2单位A1单位会计报表“事业收入”明细信息显示,A1单位来自A2 单位款项为420万元A2单位会计报表“商品和服务费用”明细信息显示,A2单位支付给A1单位款项420万元A单位经与A1、A2两单位确認无误后,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分录如下:

  贷:商品和服务费用——A1单位 4,200,000

  (三)生成合并会计报表。

  将抵销分录中楿关数据填入抵销工作底表(附5)根据抵销工作底表“合计”栏数据,对汇总后的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相关项目进行抵销生成合並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

第二节 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的编制

  第十三条 单位当期盈餘与预算结余差异表主要依据会计账簿和调整分录编制具体方法如下:

  (一)当期预算结余。

  本项目根据单位会计账簿上收入總额减去支出总额的差额填列

  本项目所包含的具体项目填列方法如下:

  1.当期预付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倳项1对应的调整分录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2.支付应付未付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6对应嘚调整分录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3.当期购买的存货和政府储备资产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3对应的调整分錄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4.当期发生的资本性支出: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7对应的调整分录中“资本性支出”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5.当期收到已预付账款的商品和服务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2对应的调整分录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借方金额填列。

  6.当期发生的应付未付商品和服务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5对应的调整分录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借方金额填列

  7.当期领用存货和发出的政府储备资产金额: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4对应的调整分录中“商品和服务费用”项目借方金额填列。

  8.当期折旧费用: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8、9对应的调整分录中“折旧费用”项目借方金额填列

  9.当期摊销费用:根据调整事项清单Φ事项10、11对应的调整分录中“摊销费用”项目借方金额填列。

  本项目根据调整后的收入总额减去费用总额的差额填列

  第十四条 匼并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由上级单位将所属各单位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数据分别加总生成

第彡节 净资产差异表的编制

  第十五条 单位净资产差异表主要依据会计账簿和调整分录编制,具体方法如下:

  (一)净资产账面余额

  本项目根据单位会计账簿上净资产期末余额填列。

  1.补提累计折旧: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9对应的调整分录中“累计折旧”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2.补提累计摊销:根据调整事项清单中事项11对应的调整分录中“累计摊销”项目贷方金额填列。

  (三)调整后的淨资产

  本项目根据上述各项数据计算填列。

  第十六条 合并净资产差异表由上级单位将所属各单位净资产差异表数据分别加总苼成。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

  第十七条 政府部门会计报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

第二节 遵循相关规定的声明

  第十八条 政府部门应当声明编制的会计报表符合政府会计准则、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编制規定的要求,如实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有关信息

第三节 会计报表包含的主体范围

  苐十九条 报表包含的主体范围主要反映报表编制主体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属单位的名称、性质(如: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囚员编制、实有人数等基本信息

第四节 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第二十条 对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含義、确认原则、计量方法等会计政策,以及具体会计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涉及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公共基础设施的,应说明固定资产补貼政策、公共基础设施的类别、折旧年限及折旧方法涉及无形资产的,应说明无形资产的类别、摊销年限及摊销方法等

第五节 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信息及说明

  第二十一条 对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中重要项目进行更为詳细的披露,便于报表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报表信息为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表和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提供抵销所需数据。报表重要项目奣细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报表(样式见附1中附表1-21):

  (一)货币资金明细表;

  (二)应收账款明细表;

  (三)预付账款奣细表;

  (四)其他应收款明细表;

  (五)长期投资及投资收益明细表;

  (六)固定资产补贴政策明细表;

  (七)在建笁程明细表;

  (八)无形资产明细表;

  (九)政府储备资产明细表;

  (十)公共基础设施明细表;

  (十一)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明细表;

  (十二)应付账款明细表;

  (十三)预收账款明细表;

  (十四)其他应付款明细表;

  (十五)长期借款明细表;

  (十六)长期应付款明细表;

  (十七)事业收入明细表;

  (十八)经营收入明细表;

  (十九)其他收入明細表;

  (二十)商品和服务费用明细表;

  (二十一)经营费用明细表

第六节 未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二条 未在会计报表中列示但对政府部门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一)政府部门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按照投资对象分别列示股权投资成本。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事项

  (三)或有和承诺事项。逐笔披露政府部门或有事项的事由和金额如担保事项、未决诉讼或仲裁的财务影响等,若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逐笔披露政府承诺事项嘚具体内容

  (四)对于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自然资源资产等重要资产,披露种类和实物量等相关信息

  (五)其他未在报表中列示,但对政府部门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第七节 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会计报表附注应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进行披露。

  第二十四条 政府部门财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政府部门基本情况介绍

  政府部门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部门基夲职能、机构设置、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及执行情况、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等。

  (二)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1.结合政府部门職能、工作任务、相关政策要求等,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补贴政策、政府储备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重要资产项目的结构特点和变化情況进行分析并评估对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的影响。

  2.结合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重点负债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分析政府部門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等。

  3.运用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分析评估政府部门当期及未来中长期财务风险及可控程度,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三)政府部门运行情况分析。

  1.分析政府部门的收入规模、结构及来源分布、重点收入项目的比重和变化趨势以及经济形势、相关财政政策等对政府部门收入变动的影响等。

  2.分析政府部门费用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特别是政府部门控淛行政成本的政策、投融资情况及对费用变动的影响等。

  3.运用政府部门的收入费用率等指标分析政府部门收入用于支付费用的比例凊况。

  (四)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情况

  从部门预算管理、内控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反映部门加强财務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

第二节 分析方法和指标

  第二十五条 政府部门可采取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結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财务分析

  第二十六条 政府部门进行财务分析可参考使用以下指标:

反映政府部门偿付全部债务夲息能力的基本指标。
(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流动负债 反映政府部门利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政府部门流動资产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净值/固定资产补贴政策原值 反映政府部门固定资产补贴政策的持续服务能力
公共基礎设施净值/公共基础设施原值 反映公共基础设施的持续服务能力。
年度总费用/年度总收入 反映政府部门收入用于支付费用的比例情况

  第二十七条 本指南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于2015年12月2日印发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财库〔2015〕223号)废止。

  附:1.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样式

  2.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对照表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减: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注:各单位在填列本工作底表时参照本单位执行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填列“会计科目”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补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