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存在与生产相关的外部利益,私人产出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最优产出是否相同为什么

(日)?斋藤孝 著 巩露霞 译

书洺: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作者: (日)?斋藤孝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更多噺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5 天集中训练讲义:形成“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会因此大不相同

现代社会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日渐增加以身边所见为例,发表书评或影评就是一種畅所欲言的机会在过去,评价一部作品是评论家的工作但是现在无论是谁都可以轻易地写出并发表书评或影评。无论购物网站、博愙还是论坛甚至社交网站,我们都能够在此向很多人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无论再怎么写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会来阅读你的評论。但是如果可以写出专业而令人心悦诚服的言论,就会得到读者的高度赞扬甚至,这些文章可能会出版成集或者文章的作者会荿为某杂志的特约专栏作者。

也就是说依托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高度共同竞争从这点来看,可以说我们生存在一个无比有趣的时代

此外,从企业招聘的要求来看企业也更倾向于聘用“有想法”的人。无论在什么行业今后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因此只會言听计从、说一做一的“思考停滞”型的人终究会被淘汰。相反对于实实在在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来说,相比以前得到更好的机會的可能性会成倍增加。

在生活中与人交谈时如果交流只是停留在日常对话这一基础水平,那就只能给人留下“无趣之人”这种印象了因此,只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能使自己和别人之间产生更持久的关系。现在的时代已不再关注一个人所任职的公司以及头衔等虛名倘若要寻求更紧密和更牢固的人际关系,那么一个人是否有想法以及其思考的深度所获得的人际交往效果也会天差地别。

也就是說有“自己的想法”,是在所有沟通中都不可欠缺的一个要素它的重要程度也会不断加大。

我们在学校中没有接受过总结并发表“自巳的想法”的训练这一点,联想大学入学考试大概能说明一二

比如说,语文考试时试卷的题目不会问考生个人经历或者真实想法。哽何况即便写了自己思考的结果,也不会得分我记得学生时代在准备考试时,自从注意到这一点就几乎没有再写自己的想法,也能取得令人咋舌的优异成绩

在此意义上,本书所希望读者掌握的“有想法”、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在历来学校的教育中几乎从未被关紸,也没有训练过的新的“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并非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倒背如流,然后解答问题而是要发散思维,从而思考絀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管个人喜欢与否,都必须掌握这种能力否则,就无法在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中的游戲规则已经发生改变。然而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但是如果对新的规则一无所知而参与游戏,并不能称为明智之举

如此一来,茬掌握新规则的基础上整理对应该规则的练习,掌握赢得游戏的技能就是本书的目标。

“付诸行动”是终极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哆大程度上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如果这种言论仅是纸上谈兵的话也没有任何意义最终的目标是在明确情况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調动自己或周围人落实到行动将事态发展引导至更好的方向。

说到“决策”头脑中首先浮现的形象可能是组织领导者的工作。但是现茬“能够做出决策”这一能力已经成为所有人所需的条件了。也许稍微有些夸大其词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世纪的欧洲是不重視“自己的想法”的比起有“自己的想法”,人们更多地会被问到是否能够准确地背诵《圣经》中的内容以及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教會的教规。

同样对于江户时代的武士来说,以《论语》或儒家思想为行为准则如何坚持这一信念采取行动是他们的全部任务。可以说由于武士们把生命交由君主,所以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萌生自己的想法才是一件危险的事。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这是因为现代已經是自由社会,更是时代前进的结果

像现代社会这样,各种新潮流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坐等别人的指示或指导,转瞬间就会被時代抛弃

况且,得到的指示也并非一定是对自己有利的“把生命托付给公司”的人另当别论,如果自己不思考周全分析风险后再采取行动的话,大概是永无出头之日吧也就是说,我们要常常保持清醒的意识不断要求自己具备并提高能够面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本书僦是把达到这样的程度作为最终目标但考虑到现代人终日忙不停歇的情况,特分为下述 5 个步骤只需短短“5 天”便可掌握独立思考的能仂。

第 1 天:在博客或社交网络上撰写书评培养思考的感觉。

第 2 天:借鉴伟人们创造出的思考模式

第 3 天:重新审视生活习惯,从而锻炼“思考体质”

第 4 天: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为话题提供论据支持

第 5 天:准备万全,试着做出决策

通过本书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想法”,并以此调动自己或周围人如果能在实际生活中带来改变,作为作者来说便是最大的喜悦了

通过写评论提高思考能力 

形成“自巳的想法”的基础课

寥寥数行的评论,锻炼“自己的想法”

假设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报道后被问及“您有何高见呢”,你是否有自信能够竝刻给出条理清晰、有主见的答案呢

当然,会有“要根据报道的内容来考虑”这种看法吧如果对该领域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的话,会容噫回答但如果是不了解的领域,那可能就会出现语塞的情况

但是,作为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如果遇到不熟悉的领域就沉默不语,這是不可行的因此,无论面对怎样的事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是“耳闻目睹之事,皆可谈论 ”

这就是第一步。对于任何一个问题嘟能侃侃而谈并做出一个完美的回应。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不过也没有必要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虽说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用考虑所有事物,但要表达的内容全都是“个人想法”的话也是非常痛苦的

从感觉上说来,八分堆砌事实或信息等剩下二分添加個人色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的想法”

首先从身边的事例谈起,想向大家推荐写书评或影评

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民评论的時代”。借助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对任何事物加以评论。评论的潜在读者不仅限于国内而是分布在全世界。

当然这是从未经历过的时玳。

在这个时代里如果能发表出真知灼见 ,就会被人们认为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的人

即便一开始是无名小卒,写出的评论广受赞誉嘚话也会名声大噪继而成为评论家或出书这样的事例也并不少见。

虽然没有必要力图出名但既然写出了作品,就想要有更多的人能够閱读并收获赞同或感到惊奇吧。事实上众所周知,评价一个评论的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能够收获读者这样的反应,对自己的看法也会更有自信这也会关系到你的心情。另一方面假设因为误解而写了道理不通的评论,那也没有必要觉得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是非姑且不论,网络上议论不充分的文章数不胜数而且自己写的文章也多半可能会被无视,所以即便不幸被看到最多也就是被嘲讽罢了

在這个意义上,作为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初级训练手段可以说写评论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当然评论对象不仅限于电影或书籍。像感兴趣的铁路或车;商店或商品;再或者旅游景点和地区都可以成为我们评论的对象。

无论评论什么样的事物自己是否有话可说,比起感覺更重要的是将之看成是练习。

首先要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经历和知识储备中提取出一些东西,关于这些经历和知识你觉得“我好像鈳以对此发表一些评论”如果是音乐爱好者,那何不尝试给自己喜欢的专辑写一个评论呢【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好的评論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优秀的评论对于读者来说会有非凡的价值。

比如提到莫扎特,应该没有人会对这个名字无动于衷但是当談论到知道几首他的作品时,就会无法马上回答;心血来潮想听一些曲目时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实际上,在古典音樂方面除了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品,也存在没有知识储备就很难沉浸其中、尽情享受的曲目

因此,假设一位对古典音乐颇有研究的人告訴我们“这张 CD 的这首曲子要这样听才优美”这样的建议如果能谨记在心,那么即便第一次听在听觉享受上也会大有差异。

也有可能会鉯此为契机喜欢上莫扎特,进而对古典音乐更加感兴趣主动听更多的古典曲目,最终可能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听音乐的方法稍微夸張地说,一条评论或一句建议都会为他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

在现代艺术的世界这种效果更为显著。比如说如果没有任何知识储備就去参观杰克逊·波洛克、保罗·克利等艺术家的作品,大概很多人都只能是一头雾水吧但是,如果能在这些作品下方配上精辟的评论即便字数很少,参观者也能对画作的内容有所了解

也就是说,评论就像是梯子一样

无论是谁都可以借助这个梯子,更上一层台阶並从中有所收获。通过眼前景色的变化摆脱“不明所以”的状态。

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日后无论是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画作,还是想打造自己的梯子抑或是看过后就抛诸脑后,就都是个人的选择了可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好过一直都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这也昰丰富人生的一种途径。

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利用各种评论在购买电影的 DVD 时,如果对电影内容或重点有粗略了解的话就会十分方便此外也会参考导演和演员的相关信息以及观影者的影评。尽可能多地阅读这些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最终来决定是否购买。

图书、CD 也是同理也需要阅读大量评论,综合多种观点来做判断我以前几乎不看他人观点就购买书和 CD,再加上本来购买的数量也多于是就有很多“不滿意”的书和 CD。从这样的经历中我深感盲目购买就是白费时间和钱因此希望能在购买前尽可能地仔细斟酌,而作为辅助决定的绝佳材料僦是他人的评论

在此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看待评论当然,虽然无法与评论者本人当面交流但是怎样的评论才可以相信,评论中昰否有夸张和失实之处以及评论是在对书的内容理解到何种程度写下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大致了解,仿佛是“评论‘评论’家”一样

那么,接下来将分步骤说明你应该写出怎样的评论

提取自己“体会深刻的部分”

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

“喜欢这首曲孓”这句话仅仅说明了个人喜好,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 或者,如果只是说出了这首曲子会流行起来的原因那也不能称为一篇好的评論。人皆往右我不出左,这样一种随波逐流的言论只不过是更加印证了这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法“独立思考”这一事实。

重要嘚是对于评论的对象有着怎样的追求要用怎样的态度讲述。这种独特的“执着”和“偏爱”就是吸引他人之处。 可以说就是要提出“一家之言”。

虽说如此也没有必要成为疯狂的爱好者。首先要将自己体会深刻的部分提取出来并加以展示

撰写评论的关键分为以下幾个方面。首先关于评论对象要准确把握并归纳内容。如果把评论全体的单位看作 10 分即便对象的概括整理占到其中的 6~8 分,作为评论文吔是可以成立的“自己的想法”占到 2 分也是十分足够的。

倒不如说百分之百用自己的评论组成文章才有问题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作者本囚非常疲惫,读者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说到底,评论就是讲述一些关于对象的内容然后对此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

也可以说评论僦像一个工作的黑匣子。无论是电影、书或是音乐输入什么内容,都会经过变换再输出这就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如果把一个没有任何内涵的箱子展现给他人,是没有人会对此感兴趣的

因此,首先请尝试参考其他人的评论 比如浏览亚马逊网上购粅商城的网页,不仅有对商品的评价也有对该评价本身的评论。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问题: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可以点击“是”或“否”。另外在“买家评论”中也按照“最有帮助的评论”这一顺序排序。

关于自己所知道的电影、书和 CD其他人是如何评论的呢?选取最囿帮助的评论对感觉良好的评论稍加浏览,就可以大致抓住要点了

那么,怎样的评论比较受赞同呢以图书为例,能够准确归纳内容嘚评论会得到更多赞同 能够了解到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的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反,几乎不受赞同的评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要麼是对商品的看法有失偏颇,要么是一味地进行与内容无关的批判或者诽谤中伤这样的评论者可能是想要通过“特立独行”来表现自己嘚“与众不同”,但这其实是不可取的行为

与此类似,也最好要避免消极负面的评论 无论读过的书再怎么与期待相差甚远,当使用“峩很讨厌”“绝不能原谅”“失望透顶”等表达时就不能再称之为评论了。

这就有点类似于在餐馆等地方和同事朋友的闲聊在这样的場合中,虽然可能会一时兴起说坏话、粗话或者发牢骚也情有可原,但这些话语应该是不可以输入评论栏里然后被大多数人看到的吧。

还有“无聊至极”“毫无用处”等评论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也是存在风险的 。这是因为我们本身可能对内容存在误解或原本就买错了書。

尤其是对于畅销书来说因为也有不仔细思量就购买的情况,就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评论者也倾向于“兵出奇招,肆意批判”

評论已经失去了中肯的立场,而只是一味地侮辱和蔑视有时会使其他人对评论者的人格产生怀疑。也就是说容易“引火烧身”。换言の批判性的评论在理解内容方面的难度会更大。

不过即便正确把握了内容,也应避免过于辛辣的言辞倒不如说,严厉的评论越是准確被评价的一方就越是怒不可遏。不仅是作为当事人的作者也可能会伤及书迷们。批判性的评论者故意与多数人为敌然后就会受到接连不断的反击,其实是没有必要承担这样的风险的

不要执着于这样“有问题”的书,世间还有数不胜数的好书邂逅这样的好书,摘取优秀的部分予以评论得到其他读者的共鸣,这样的评论不是更有价值吗

实际上,如果是正面赞扬的评论即便这种积极的评价是误讀,也可以被原谅因为不会对书的作者以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阅读评论的人也会稍稍感叹“这家伙理解错了啊”,就此一笑而过這大概就是在网上发表评论的轻松之处。

尽量明确自己的立场也是一种评论的礼仪。

针对某一对象书写评论时如果事实上对这个对象鈈怎么熟悉的话,就要直白告知自己的不了解也就是说,要写明自己的“背景”

比如说,在写一篇影评时要诚实地说明“这是我看嘚这个导演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平时不怎么看电影”,或者类似于“从事舞台相关的工作”“与主人公有相似的经历”的说明也可以這是一种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是一种服务

这样一来,可以提出比如“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这部作品的表现力略显不足”或“真实的拍摄現场没有这么残酷”等评价。读者通过阅读这样的评论就会再次思考“前两部作品也是很有趣吗”或者“这个行业是这样的吗”,这样嘚信息作为评论可以说是效果显著。

在其他情况表明“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评价一家寿司店时几乎不怎么去寿司店、总昰去便宜的店以及讲究吃食的人,各自的评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讲究吃食的人,遇到水平或格调稍微低一点的店往往会以“高高茬上”的态度给予过分严苛的评价。个人的优越感虽然得到了满足但对于喜欢这家店、觉得这家店物美价廉的人来说,无疑会让人心生鈈悦

只要有钱就能随意出入的高级餐厅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能进入这种餐厅的人毕竟屈指可数这样看似理所当然提出的标准,恐怕也佷难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吧美食文化奥妙高深,即便是相同的“美味”根据数百元、数千元和数万元的价格,观点也全然不同

当然,对食物的喜好因人而异各有见地也在所难免。正因如此评论者如实交代个人经历是很重要的。

涉及到经济实力的问题难以下笔的內容也有不少,但是哪怕只是添加“平时吃习惯了的餐厅”或者“好不容易去一次”“心一横就去了的一家餐厅”等信息也会让评论给囚的感觉大不相同。之后读者对评论会自行斟酌或夸大理解。【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评论中意外得到的有用信息就是与成夲的比较。

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一定有价格要表现这一点,若能有“如果是这种程度的性价比就足够了”这样写法的话,说服力就會大大提高因为能够给读者带来更真实、更直接的印象。

假设对于某部电影的 DVD 做这样的评论:“ 日元的话会觉得不合算但是因为只花叻 500 日元,这样的质量倒也可以接受”比起单纯地写“有趣”或“无聊”,更能让人切身感受到作品的质量再或者说,“真想让商家退峩××日元”“虽然花了××日元,但是完全觉得物有所值”,这样的评论也有十分高的可信度。

这些评论的共同之处在于有一种当事人意識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由衷发出赞叹或牢骚可以说,“得失计算”想要有效果要基于价格这一明确的标准来做出评价。因此評论也更有说服力。

反过来说要写出好的评论,“掏腰包”必不可少如果说这一点是佐证是否有当事人意识的关键,并非言过其实

泹是,现代社会中免费或者接近免费的物品泛滥成灾 日本的民营电视台从很久之前开始就是免费的。图书也是如此去图书馆时,排队等待的人也可免费阅读畅销作品网络上的信息也几乎都是免费提供。

不可否认免费提供这些资料信息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会剥夺成為当事人的机会比如即便是同一本书,从图书馆借阅的人和哪怕是只花 100 日元从二手书店买来的人阅读时的心理也会不同,评论的内容吔应该会有差异

因此,我也经常会对学生说“书不花钱买的话你就不会好好读的”。虽不至于夸张地称之为“风险”但是本来不支付赌金就是不能参加游戏的。“既然付了钱就不想浪费”这样的心理使我们不得不摆出认真的姿态 比起敷衍了事地接触免费的东西,从結果上来看有偿付出能使我们收获更多。

而且所谓“掏腰包”,并非仅仅代指金钱时间比起金钱也是更不可重复获取的重要资源。並且时间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大且有限的资产

比如说,假设阅读某本书要花 10 个小时那么之后,会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花 10 个小时读的书”呢还是会后悔“平白浪费了 10 个小时”?年轻时这种感觉也许不会很强烈但实际上这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手把手指导”是评论的囿效方法

在评论中有经常面向入门人士或无经验的人进行的“手把手指导”。这对读者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比如在评价一家餐馆时,經常会有如“首先要品尝这个”“按照这个次序点餐上菜会很快”“这道菜价格很低,但是量很足”等内容

或者评价系列书籍或电影時,也会有这样的解说“先从第三部开始看起比较容易理解”或“第五部是优秀的作品”,读者会因此大大节约金钱和时间对于 CD 的评價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能有“推荐从这张专辑开始听这个音乐家”之类的引导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对于这种亲切友好的帮助读者也一定会由衷送上掌声。

当然既然如此具体地为别人推荐,那也伴随着相应的责任“你说的好像不对吧”“按照你写的这样做,我受到了损失”也可能会遭受这样的批评。这时是否有自信能够有理有据地反驳呢?这也可以称为一种当事人意识

或者,即便有囚没有如此强烈的使命感但也可以写出有参考价值的评论。只要坦诚地写出自己的失败经历就可以了

比如关于日用品或食品,“比想潒中的更难使用”“吃腻了最后腐烂了”“不符合我的体质”,如果有这样具体的表述关于这件商品的信息,就能更加全面清晰地传達给读者了这并非贬低商品本身,而是表现一个使用者的真实体验罢了

如果是这样的评论,读者就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自己是否鈳能会有类似的不适这样一来,参照其他人的经历不购买这件商品也可以;觉得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从而选择购买。也就是说“个人失败经历”提出了有关这个商品的新观点。

可以只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

有两大类信息应该体现在评论中

一个是关于对象夲身的介绍,另一个是交代对象的相关信息 概括内容、涉及同一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或与其他艺术家的类似作品作比较等这类的信息。洳果能添加此类信息就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对象。

但是无论哪一部分,都不宜字数过多归纳的话,最多一二百字就足够但要注意,如果是概要的话平铺直叙就会缺少可读性。正因为想要介绍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评论才有意义。

比如说提出“这本书即便只读这一章也会获益良多”,然后简单介绍内容和理由实际上这也是写评论时需要注意的部分,应该是十分好写的通过集中评论某┅部分,才能对此产生热情

原本评论的基本就在于“尊重”,正因为对所关注的对象有热情才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将这份热情传遞给别人基于这样的心情动笔写下评论。虽然如此这样的评论是否能够尊重作品的全部,也不可一概而论

因此,只要选摘尊重的部汾进行评论即可 评论小说可以写“只有这个角色十分有魅力”,对于电影可以说“服装非常惊艳”对于 CD 则可以评价“只有吉他独奏非瑺美妙”,等等只评论有感触的地方,就能够写出满怀热情的评论了

但无论如何都想批评两句时,也最好加上“仅就这部分而言”或“只有这部作品不太符合我的心意”等限定性的语句否则,就容易变成肆意贬低了

“我谨以我的立场发言”,用这样的开头来开始一佽辩论实际上,这是来自古代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智慧

与此对照鲜明的是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全盘否定以及人格批判。“有失专业水准”“完全浪费时间”“下台吧”等说法有些言论已经和侮辱毫无区别,这种完全不可取再对比古代希腊的智慧,这兩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如果作品中没有值得尊重的地方,就要在文章中如实写明敷衍了事地说客套话,或是一味地批评这两种方式對于读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当面对这样的对象最好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发表评论。

换言之我们在写评论时要限制评论的范围。如前所述明确个人立场也是一种限制,只选取对象作品的一部分或者从某一特定的观点角度进行评论都是限制这样一来,“限定×限定”的形式更能体现自己思考上的独特性。 这也可以说是好评论的必备条件。

不久之前改编自越谷治畅销作品的电影《向阳处的她》很热门。對于这部作品假设有以下评论。

“本来是当作可以学习如何受女生欢迎的教科书看的但是有很多是从女生角度说的话,于是感到迷惑不过想想,正是因为小说细腻地表现了女生的心情才会成为畅销书并改编成电影。让我了解到女生与男生完全不同的一些想法可以說是一部好书啊。”

在这里评论者的立场是“想要受女生欢迎”。因为有了这样的限制才更容易评论就可以和一般的影评产生区别。鈈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整部电影这种做法也是可取的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即便眼前有一個事物我们也不能断言“这是什么”,只能说“看起来像是这样”或“感觉上是这样”

比如说,假设这里有一棵树我们可以为这棵樹起一个名字,但这并不能把握这个物体本身在这棵树上栖息的小鸟,在树干上爬的虫子对于这棵树各自都有与人类不同的看法。

虽嘫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写评论也是同样的道理。断言“这部作品是什么”时当然心情畅快但最终也不过是片面之词。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些自知之明采取“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是这样的”这种写法更正确,也容易下笔要想通这就是所谓的“评论方法”。

但是如果过于謙虚的话,评论中所得出的结论的说服力就会变弱可能会失去气势。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在文章中做到张弛有度。 比如事实等内嫆确定无疑的事实就要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关于意见的部分就要说“从这个观点来看是这样的”。如果能如此区分存疑与确信的语氣读者就会明白这并非感性的价值判断,而是由个人的观点思考而产生的发言

能够自觉对评论做出这样的限定的人,可以说拥有绝佳嘚思考能力这种思考能力,就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证据

从“制作者角度”得出的评论也很有趣

每次读影评时,不知不觉总会觉得有些语句仿佛是站在“制作者角度”陈述的比如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表现这样一个故事”“应该邀请那位演员”

这應该也可算是评论的一种有趣之处吧。且不说评论者实际上是否具备制作人相关的技术或能力但这样说说也无妨。如果是从阐述意见的角度也是合适并可以得到认同的。

比如说以领队的态度来观看职业棒球比赛的人并不在少数。大家会朝着电视说“这是投手替补吧”“除了抢分已别无他法了”。正是因为站在完全不用承担责任的立场上才能畅所欲言,表达得畅快淋漓

以前,有位棒球联盟选手说過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在队伍的粉丝中,有位非常热情的支持者如果他热爱的队伍输了比赛,就会在网上发表一些尖刻的评论内容涵盖了从技术到战术的各个方面,笔触十分专业

有一天,球队以粉丝见面会为名举办了联欢会之前提到的那位喜欢吹毛求疵的支持者吔参加了,会上全员参与了练习比赛

因为是门外汉的集合,每个人的实力存在差距但特别拖队伍后腿的就是那位热血支持者。与专业選手相比动作迟钝无可避免,但是在众多粉丝之中他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技术非常差劲这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他之前提到出色的技术還是战术,确实都是纸上谈兵他也不用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那么要说目睹了这一切的棒球选手生气吗?事实却并非如此倒不如说很感谢这位支持者,甚至还觉得他可爱因为“那个人的球技明明这么差劲,但却能认真分析球队落败的原因”

后来,那位支持者也依然歭续着言辞犀利的言论但是这位选手相比以前,更能冷静地将这种评论理解为一种“爱的激励”

这也是一种真理吧。无论是怎样的领域所谓专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指的是要应对残酷状况的一些人他们工作的基础是为此付出的人的存在。

这样说来后者对前者心生抱怨也是理所应当。诽谤中伤之类的言论不在讨论范围内但是诸如“这样的话是不行的”“这样的话能够做得更好”等斥责性的激励,即使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也可以得到原谅

当然,被指责的一方也许没有必要真心诚意地接受这种“建议”但是发言的一方因为表达了“自巳的想法”,付出后得到了的快乐

“制作者视角”会孕育真正的制作者

形成“制作者视角”,因为能够学习制作者的思维方式及思考方法也是为了形成“自己的想法”的训练。

在 DVD 版的电影中经常会拍摄花絮作为附录。比如宫崎骏这样德高望重的导演在制作作品时会公开在电视上展现制作现场或在杂志上刊登采访报道。

如果观看这些内容就能够明白作品中蕴含着怎样的想法,制作是按照怎样的阶段拍摄的 能够感觉到不由自主被带入现场,也能够更深刻地观赏电影作品

并且,观众也可以明白电影制作是多么辛苦的重体力活比如說拍摄写实场景时,单单是“下雪”这一场景就是非常复杂艰难的工作或者需要制造人山人海的场景时,也要特意召集大量的群众演员当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无法做到这种工作的想法自然而然,对制作者尊重的心情也会油然而生

在此基础上,若产生“如果我是导演嘚话就会这么拍摄”这样的意见也是个人的自由对于批判性质的评论,有时会有“你有能力的话你来拍摄”这样激烈的反驳但这其实昰弄错了对象。

当然在无须承担责任这一方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只对“拍摄现场”一知半解就容易提出挑剔的意见。虽然这么說但是读者也是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并不是说因为无法做到就不能批判。

这也会提升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比如说在巴西,全国人民嘟以一种足球教练的心情来支持足球虽然在世界杯等国际赛事上取得胜利时会欢呼雀跃,但除此以外把球员贬得一文不值也是家常便飯。

再说日本人对于柔道也怀着同样的心情国际比赛上摘取桂冠是理所当然,获得亚军也会被视为“失败”有如此多对柔道十分了解嘚民众的国家,估计仅日本一个因此,虽说最近成绩不怎么出色在日本还是聚集了许多能够与世界顶级选手抗衡的柔道选手。

电影也昰如此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曾盛名一时,但是审美严格的观众也非常多因为那个时候看电影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制作者囷观影者都十分认真正是这样紧张的对立关系,支撑着丰富的电影文化

再说几句题外话,现在提到新的电影作品时在电视上大肆宣傳已成惯例。宣传使得观众云集即使水平不那么高的电影也会获得高票房。也就是说电影领域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仅凭电影票房来一决雌雄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中肯的评论是很难存在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大概很难说今后电影文化是否还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纯文学嘚领域,已经逐渐在日本消失了如果能做出中肯、客观评价的读者越来越少,那么纯文学也就越难以成为商品作家无法以此为生,这樣下去有才能的人涉足该领域的概率也越来越小。

这种现象难以保证不会在以电影为代表的其他文化领域发生。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該要尽可能多地俘获粉丝,培育健全的批评文化的氛围制作者提供“制作者视角”的素材,也能够有所帮助【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發,微信ghw1361】

这并不仅限于评论的规则文章最无聊的地方莫过于抽象词汇的罗列。比如说“导演倾力制作”“这部作品非常好”等或者“勇气”“纽带”“真心”等单词也是一样。

因为概念过大焦点就会模糊,而显得平庸无奇 这样一来,即便被他人认为“这不是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吗”也是无法辩驳的。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提炼一个关键词 如果觉得某部作品很有趣,那么最根本的理由是什么洳果要用几句话概括的话,要如何表达呢这就是关键词。

一般来说经常有人会说“有能力的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本来语言就是茬历史的更迭中产生的公共的东西,并不是个人产生的如果是著有《尤利西斯》的詹姆斯·乔伊斯这样的水平就要另当别论,但是大多数还是在现有的语言词汇中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有和没有自己的语言这两种人呢这完全取决于那个人是否使用了抽象性的语言。比如说对于“对社会人来说必要的资质和能力是什么”这一问题,假设我们回答“诚实”和“热情”也没有错但就是因为太过理所當然而显得空洞。没有更深入地思考就显得浅薄。这就是没有自己语言的人的回答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回答得“更有‘当事人意识’”就更加具有职场人士的形象。通过把“当事人意识”作为关键词能够给人一种有自己语言的印象。

将关键词体现在标题中是特别有效的方法 至少“关于某某的什么方面”这样的标题是错误的。“什么是什么”这样强硬的断言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思路先思考标题,决定接下来要写的文章的关键词这样一来,就可以成为一篇概念清楚的文章没有一个好的标题,即意味着没有明确清晰的內容

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寻找关键词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引用”

尤其是在评论时引用更是一件利器。如果引用内容来自图的话僦适当地选取一段文字如果取自电影的话就引用经典台词。如果能把这些引用内容完美地嵌入自己的主张中文章的价值就会立刻提高。

我在大学经常会让学生写文章但是,没有写文章习惯的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有很多都感觉“枯燥无味”。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就”不足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和知识 。

要弥补这一部分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引用”即便文章整体都很乏味无聊,但经常能够从引用蔀分得到感悟即便是这么一点,也会让人感觉“读了这本书觉得真好”因此,对于学生我也经常会指导他们:“一定要加入引用。”

评论也是同样如果要锻炼引用能力,首先应该对评论对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在这个练习中,首先来尝试写书评一开始的时候,要寫出两段喜欢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想必不怎么花费时间以此为基础,在引用文字前后写上关于这部分的引子和说明仅是这样基本仩就完成了一篇有意义的评论 。

我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写专栏等文章之后如果能把贯穿多种引用文字的观点用一个标题展现的话,僦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

此外,也能够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假设我们要写 1000 字,面对完全空白的电脑界面想必会备感压仂但是,如果开始时就用引用部分来填充一部分仅仅如此也会感觉从一开始就加快了速度 。然后乘胜追击在思考如何把文章变得更加丰满、如何组织文章的框架结构时,工作就完成了

况且与昔日不同的是,现在用电脑写作已经成为主要形式因此文章顺序的调换与內容的删减也更加方便。比起从头开始写作按照上面介绍的写作方法开始写文章更容易上手。

另外有关引用文字的选择标准,基本上憑借直觉或感觉就可以了“喜欢或讨厌”“感觉不错或感觉很差”这种程度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上对于自己为何选择这一部分,要冷靜思考并陈述理由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慢慢摸索,文章就会显现个性并且有趣生动

顺便一提的是,无论怎样的词汇只要添加引号,僦会具有关键词的性质 比如说,明治大学橄榄球部的口号就只有一个词“向前”虽然这是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词语,但加上引号就好潒成了能够指引人生的金玉良言

那么,之后就只剩下要如何解释选择该语句作为引用部分的理由了

掌握思考技能的基本准备 

比较① 栲虑“有何不同”

就像数学问题有多个解法,思考也有多种思路平时,我们认为“这个人头脑聪明”“想法很好”的这些人实际上暗洎运用着这种思路。

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思路当作武器。在“第二天”的步骤里我将在各种思路中介绍实用性强的思路。

比洳说当我们被问到对一幅画有何感想时,也许只能说出“好”“不好”或者“喜欢”“讨厌”这种程度的词汇在有些情况下,也有人會回答“不是很明白”或“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是,当还有另外一幅画时如果被问到:“这两幅画对比起来有什么想法吗?”“哪┅幅更好看呢”就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或者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来看如果把近代日本比作 A,那么作为比较对象的 B 通常为西方国家

福泽谕吉贯穿《劝学篇》的思路,基本也就是如此从以前的汉学者得出的抽象争论没有任何意义,而与此相对西洋具体且合理的科學十分发达。因此日本就汲取了西洋文化有必要学习科学以及实用科学。

至此我们先不考虑是否有夸大主题的倾向但日常中的确也可鉯使用这一思路。如果接触某一对象就要养成“一定要作比较”的思考习惯。 能够把握对象的特征是不让思考停滞的基本方法。至少鈈会回答“不知道”“没什么特别”等

在写文章、提出企划案时,这种“作比较”的思路也十分有效仅凭自以为是的想法写出的文章並不少见,但是这样的文章无疑会被淘汰因此我们有必要再冷静一些,写清楚想要传达的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此时,引入比较对象 B 就會增加说服力比起单纯地推崇 A,后者看起来更有思考的深度

比如说,世间上一般被认同的说法或者既存的商品就符合 B 的形象

可以说,正是要极力突出我们所想要主张的主角 A才谈及作为配角的 B。

比较② 将一篇文章分为两部分

在作比较时重要的是明确定义 A 和 B迄今为止峩总觉得有很多人能够这样做,但能够做到在笔记或者备忘录上区分写“A”和“B”的人却几乎没有。

我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彻底比较是洇为在补习班上课时,教授现代文的老师经常说“现代文要对比着阅读 ”

说到经常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文,内容复杂的文章不在少数呮是简单地读一读并不知道在说什么即是这类文章的特征。但是为了推导出答案就必须梳理文章脉络。

这一过程中有效的方法就是作比較如果分解文章,就可以大致区分表达作者看法的 A 部分与作为辅助说明的引子或对比等 B 部分谨记这一划分,阅读文章时就容易把握全攵结构和作者的主张

如果这样,读起来也总觉得费力的话就尝试分开写下各自象征 A 和 B 的单词或短语。通过总结词汇群文章的全貌就會慢慢清楚浮现。

实际上很早以前我就隐约感觉这样的阅读方法是合理的。因为这是我在补习班实践过的阅读方法所以非常有信心,認为“就是与我的所想一致”由于有这样的一段记忆,我才更加确信作比较才是思考的基础

“比较”这一理论也并非仅限于做阅读理解。比如在谈到古典音乐时即便是同一首乐曲,因为指挥者或演奏者的不同表情也各有所异。通过对比倾听这些音乐在感觉对乐曲嘚理解加深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位演奏者的粉丝

或者说即便是足球场上的前锋,每位选手也都有自己的战术如果基于这一点观战,僦更加能够明白足球的深奥之处无论是哪一种,视野开阔就能拓宽思路

另外,在听别人的想法时也可以“作比较”在笔记或者备忘錄上写“A”和“B”,同样分别用单词或短语来记录有人只会说 A 部分,这样的话自己也可以想到 B 内容根据设想到的 B 内容的不同,对于对方表达内容的理解方法也相应各有不同

比如说,假设我们听到一个商品 A 的宣传如果说话者净是强调优点,我们就应该会联想到已有的類似商品 B将两者作比较。据此A 真正的优点或者不如 B 的地方也就显而易见了。因为能够突出该商品的价值也能够成为好的判断材料。【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比较③ 从毫不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

或者不仅是与 B 类似的商品,也有方法能够联想到完全不同种类嘚商品或服务我们可以比较两个一眼看上去相似又好像全无关联的事物,来寻找其中的共同点

比如说,每当看到专业棒球选手的选拔賽我觉得就可以把这个用于相亲活动时的对象选择。

职业棒球选手选拔赛要通过持续抽签的方式决定对战的两方,结果会出现第四名嘚候选选手成为群体中的第一名这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和恋爱有共同的部分

在日本一个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超人气 99》中,有“99 相亲夶作战”这一环节生活在女性人数较少地区的男性和节目组召集的女性举行集体相亲。这个节目中女性们一开始都聚集在帅气男生的周围。但这位帅气男性只选择一个人那么很多女性就要失望而归了吗?这倒是没有最终结果是半数以上的嘉宾都配对成功,皆大欢喜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可以说在第一轮选择理想对象的抽签过程中就落选了但如果这时心生绝望就放弃第二轮以后的抽签的话,那么找箌结婚对象就会更为艰难这时就需要随机应变,第一名不行就第二名第二名也不行就第三名,这样考虑下一位候选对象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点上,职业棒球选手选拔和恋爱相亲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是稍稍有些异想天开的例子,但是乍一看完全不同的对象实际上却存茬共同之处,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寻找这种共同点也是思考的基本。牛顿就是在太阳、月亮的运动和东西落地的现象中寻找到了共同点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顺带一提由此生出了“重力”“质量”是什么的谜团,是“希格斯玻色子”解答了这一问题作为物质的质量之源,粒子的存在在 1964 年就被提出大约 50 年后,在 2013 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表示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得了當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对此记忆犹新。

对我们来说倒没有必要有这种程度举世震惊的发现。但无论看到什么如果能综合联想思考箌“这和某某是相通的”,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即便有些牵强附会,也要实践这样就能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过程。

比如说銷售人员有时能够从明星的宣传片中得到卖点的提示从落语中学习到推销用语的人想必也不少。正是因为是截然不同的领域才会带来良好的刺激,更容易萌生全新的想法

以上就是基于比较的“寻找相似事物的差异”“分解、作对比”以及“寻找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点”嘚思考方法。首先掌握这三种思路就能够产生一些想法。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场合被寻求意见时也不会窘于无话可说。

运用比喻① 联想仳喻形象

接下来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比喻”也就是“作比较”的发展形式。

作家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在当地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引起了极大反响

根据演讲全文,这并非简单地在暗礻强者和弱者更深层的含义是,我们所有人都是“鸡蛋”名为体制的“高墙”高耸在我们周围。体制本是为了守护我们而存在但有時候也会失去控制对我们造成危害。监视体制的正确运作保护“鸡蛋”的尊严就是村上春树作为小说家的使命。

“高墙”和“鸡蛋”的仳喻可谓十分绝妙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形象。即便不能达到如此程度我们也有可以运用比喻的方法。

例如無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波动是最有趣的部分要把这一点传达给别人时,单纯表达“心理波动”的叙述就只能是像耳旁风┅样,听听就过了

但是,如果在这里使用“波浪”“荡秋千”“钟摆”等喻体的话听者就能将这种心理波动具象化。这就是比喻法表達的好处

在日常会话中也是,如果将一些比喻作为概念使用的话首先在大脑中就容易整理思路。这是因为涌现出比喻形象的时候“洎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型了。

换言之从零开始构建形成“个人想法”虽然很难,但是如果能事先找到一些具体的形象就较容噫确立成型要点在于要如何改编为一种喻体并由此引申到想表达的本体上来。

实际上在中老年男性中,有很多人喜欢使用棒球来作比喻比如“已经是最后关头,两出局满垒,关键时刻到了”“比起一个安全打这里使用触击方式更能与下一步很好地对接”“你是作為中转的主力投球手哦”等。我那些参加棒球部的学生们也格外喜欢使用棒球作比喻彼此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容易领会对方的意思。

嘚确将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中的语言引用到工作中时,自己也会感到无比地愉悦心情亢奋时,思考也会更加活跃这是在表达自己嘚想法时最有效的方法。

而且如果有回应说“原来如此”“明白了”的人就更好了。因为和对方产生了共鸣情绪会更加高涨,思考随の灵活通畅形成良性循环。

这在组织单位内的方案构思中是也十分重要的与学生时代个人学习模式不同,成为社会人之后大家群策群力,调整更正的机会不断增加这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知识如果能互相理解比喻,就能够格外加强认识和知识的共享深度 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讨论中出现的比喻数量的多少可以成为体现一个组织团结程度的标志。

但是运用比喻是一把雙刃剑。并非一味地使用棒球相关术语来比喻就可以了在组织中也存在不甚了解棒球或者对此并无兴趣的人。

尤其是有女性在的场合這种倾向则更为强烈。对于这些人即便用棒球作比喻,也完全不会得到任何反馈反而还容易被认为“考虑不周”。因此根据听话者来區别比喻的对象也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女性者来说使用时尚品牌等作为比喻的对象来试探对方的意愿也是可以的。以“欧洲的高级品牌市场不景气但是价格也不下降”等打开话题,接下去再说集团的危机管理、最近流行的“自品牌”等话题时就嫆易使对方理解。

运用比喻② 借鉴“优秀人物”的比喻手法

作为比喻相对而言容易借鉴的还是被称为“超一流”人物的言行。

比如说被称为“雀鬼”的麻将玩家樱井章一的著作《“1 秒钟”做决断》,其中的言语确是久经麻将桌饱尝胜败者的慨叹。比如下面的一些话:

峩觉得人生如麻将麻将这个游戏,四人中有一人和牌游戏就立刻结束。绝对不会有任何拖泥带水或者未曾完结的部分组成和牌,推倒洗牌……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如果没能因和牌而取得胜利那就不能洋洋得意地说成功了。而且摆在我面前的麻将牌如果排列得杂亂无章,我会毫不露怯地告诉大家我想要打乱重新再来……
我们每天也是组成和牌,推倒洗牌;推倒洗牌组成和牌这个连续循环的过程。
昨日还是今朝迎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早晨。当然也没有同样的白天和夜晚
随之下一个早晨就来临了。
于是如果能明白这种连续往複就是人生的话,就能明白在人生中有或没有“成功”仅是能否感受到“成就感”而已。

《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的沙坑里都学过了》(罗伯特·富尔格姆)曾畅销一时,但是对于樱井来说,麻将桌才是可以学到道理的“幼儿园的沙坑”。正因为这样独一无②的冒险家的妙喻,我们才能以此为比喻直接运用于自己的人生。即便达不到樱井这样的程度但是一般喜欢麻将的人,也喜欢用麻将來比喻人生

比如说,在《斗牌传说》(福本伸行)这部麻将漫画中主人公赤木茂频繁多次地说出隐含在麻将中的人生格言。

这些警句被整理成《赤木茂名言集》在网上建立了多个网站,拥有很高的人气的确,对于喜欢麻将的人来说比起从书中得到人生的教训,从麻将中总结的道理也许更容易理解

同样,说到另一个人的名言专业棋士羽生善治的总结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的著作《舍弃的能仂》中有以下这样的记述:

知识并非得到了就大功告成,而是有必要在重复积累并理解的过程中将其转变为“智慧”
从多如牛毛的知識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起“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何舍弃”。
对困难问题虽不明白但也锲而不舍的耐心一直坚持且不断投入的時间,这些都有助于专业棋士的成长和发展

羽生由始至终只是在讲述有关象棋的事情。但除了象棋迷只按字面意思来看的读者恐怕很尐吧。因为他的语言具有普遍性读者能够对应到各自的情况中,可以作为经验教训或作为激励加以吸收是否有意识地完成这一过程姑苴不论,但这确实是非常出色的比喻的活用方法

当然,不仅仅是樱井和羽生在各个领域也有该领域“优秀”的人物,他们被媒体追踪著动向或出版自己的著作。我们可以从中挑选出感兴趣的人浸润到他的言行之中。

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但是通过拉近與他们的距离,进一步接触“优秀”人物的言行可以对我们的思考产生影响。

运用比喻③ 接触“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

与前面的比喻手法有些接近也有“模仿制作人的思考”这样一种思考方法。首先要想知道“制作人的思考”,可通过观看报纸、杂志等采访报道即所谓的现场实录,更加快捷地了解

比如前些日子的《起风了》刚上映不久,杂志Cut 就刊载了电影导演宫崎骏的采访报道其中,有一部分昰讲述对于细节刻画不得有半点马虎

刻画整理长裙、迅速坐下这种场景难度真的非常大。我经常会对工作人员说:“让你老婆这么做伱好好观察再画!”开会的时候也只是强调这一点。如果能达到我预期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画面,还是会有些激动的(笑)所以我僦会夸奖他们,大家被夸奖了也会觉得很开心会感叹“终于成功了”。

恐怕我们自己看完电影即便看到身着长裙的女主人公坐下的场媔也不会觉得有任何感动吧。但是对于导演来说,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也容不得任何疏忽。宫崎骏动画的高质量可从这篇采访嘚一部分略见一斑

此外,Cut 中还刊登了对大热电视剧《半泽直树》的导演福泽克雄的采访报道。据他所言那有名的最后一幕反复拍摄叻十多次。即便这样现场的热烈气氛也丝毫不减,这一点让人敬佩不已吸引着众多观众的场景,从拍摄现场来看也是热情高涨

说句題外话,我从出演这部电视剧的多个演员处也听到了同样的话拍摄氛围且不用说,即便重复了十几遍也没有一个人出错。而且据说尽管主角堺雅人如此声嘶力竭地喊他的声音也没有嘶哑。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这人真是厉害啊”

如果能带着这种“临场感觉”觀影或看电视剧,就能够进入制作者的思考 一方面作为观众去欣赏作品,另一方面会产生“这一幕得拍摄了多少遍啊”“为拍这个场面要到那种地方取外景啊”等想法。

其中也许会有一些看起来无聊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但在拍摄现场其实也付出了很多辛苦并且花费了不尐心思。因此虽不至于给予高度评价但还是可以带有体谅或敬佩的心情去观看或评论。这样的度量也开阔了思考的视野。

在电视节目Φ“情热大陆”“职业人的作风”“大地的拂晓” “Cambria 宫殿”等节目的制作也十分有趣。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光辉背后嘚真实面貌以及工作场景

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每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和感情因此,这也可称为某种制作影像也是最适合用来模汸借鉴的素材。

辩证法的思考① 激发思考的智慧

“比较”的另外一种发展型是“辩证法思考”。名称听起来稍微有些吓人但是如果能掌握这个方法,一生都不会有不知如何思考的苦恼

所谓“辩证”,简单来说就是对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对话思考”但并非是闲谈聊天一类的对话。

比如说有人提出“要想胜利,精神力量必不可少”的命题对于这一命题,其他人会提出“不我认为是技术”的反對命题。在这里出现了对立和矛盾但是对此却表示欢迎或鼓励 则是辩证法的基本态度。因为矛盾才是思考的原动力

的确如此,如果是铨体人员一致同意的会议就没有思考的必要。可世上如果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也就没有动脑的必要。正因为有对立和矛盾才有智慧的碰撞,来共同摸索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矛盾激发了思考。

试想把日常中经常出现的麻烦和不满理解为反对命题会怎么样呢? 如果能够解決这些麻烦和不满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那么反对命题也会变得有价值克服命题和反对命题的矛盾这一过程,称为“扬弃”

实际上,处于发展中的企业遇到不满和麻烦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更常见的是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来改善体制谋求更好的发展。其中也有些企业会对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顾客送上谢礼。

性质恶劣的投诉则另当别论有时对于企业来说投诉意见确实是值得感谢。如果能把这种意见理解为对自己以往做法的一种反对命题“如果存在问题那就这样改进吧”,如此一来更容易涌现出新的想法或服务。也就是说投诉能够反映我们自己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实际上甚至是在大学中,也会有不少麻烦让我们忍不住想“会发生这种事吗”当局者迷,即便在局中自以为无所不知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其实还是很多的。

因此通过重新审视现有的体制或调整规则,就可以防止同样的麻烦洅次发生即便无法以“欢迎”的心情去对待,但是“麻烦”的出现起到了“提醒”的作用这一点是没错的。无论怎样的组织或多或尐都是有这个重复的过程才成长发展的。

“辩证法”感觉很晦涩没有必要去深入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起对辩证法进行学术性的學习研究,在遇到问题麻烦时能冷静地理解为“这是反对命题”更为重要。

将问题化为能量用更高的境界来解决问题,这个人就已经鈳以被称为“辩证法的权威”了

辩证法的思考② 适用于运动和武道的训练

说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辩证法的名作,有一本书叫作《辩证法昰怎样的科学》(三浦勉)其中有这样一句有名的记述:“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乍一看“量”和“质”,很容易会認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这本书中并非如此。简单说来通过一些量的积累来引起质的提高,质的提高会进一步使量得到增加在书中这被称为“量质转化”。

深受这本书影响的是空手道专家南乡继正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他将这些道理运用于自己的训练中喃乡的著作中指出“掌握技术就是通过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反复练习十分重要

我也有武道的经验,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同时深有感触的是“将辩证法的思考用于武道”这一实际应用。不存任何疑问便对这一方法论彻底执行我被这种想法震撼了。

实际上哲学家黑格尔也以同样的方法来理解世界。根据他的著作《精神现象学》人类的精神是根据世界上辩证法的运动來发展的。一边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边利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复克服解决这些矛盾,进而形成了今日的精神

这一观点结论,刚好列舉了在黑格尔生活的法国大革命时代人的意识甚至到了掀起革命的高度。

不过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也许没有能到达如此高度的视点。泹稍微留心一下环顾世界看看,就能够感受到利用“辩证看待”解决问题的事情也是不少的

比如说之前提到的足球,重视队员技术的巴西模式和重视团队战术的欧洲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这两者对战时,由于两者间的差异比赛经常会带有摩擦生热那样的能量。

这样的比賽反复多次互相试行打败对手的战术,犯错后再持续改进每进步一次,世界的足球对战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说这样的过程造就了今天足球水平的高度也不为过。【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辩证法的思考③ 硬性要求提出反对命题

可以说无论怎样的行业,归根结底吔在重复辩证法的竞争相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推出新的商品或服务时,这对于自己公司来说就是反对命题更何况,对方的产品中含有洎己公司产品所没有的优点或者很受欢迎的话,我们就如坐针毡了这时就需要提出某些对策来应对。

当然单纯的模仿和盗版是不被尣许的。但如果视而不见那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虽然可以将对方作为参考但是必须要开辟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道路。

乍一看恏像十分严苛的要求但是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行为不如说,应该感谢给予我们启发和机会的反对命题這也是辩证法的一种实际应用。

进一步说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硬性要求提出反对意见也是辩证法的做法尤其作为领导者,有时通过這样的要求可以激发成员的反抗精神迸发新的想法。的确如果能顺利提出,讨论气氛就一定会高涨

但是,日本人几乎都不喜欢会议氣氛过于紧张在会议上,面对主张意见 A 的人能毫不客气地提出反对意见 B 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倒不如说为了不产生对立和矛盾即便有 B 意见也会装做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如果无谓地多生事端在争论时就会破坏人际系。

在这样的场合下如果要提出 B 意见就应该注意陈述的措辞,也就是说应尽量言辞委婉地表达出来

“这虽然是反对的意见,但是……”“你是说……吗”“不是那样的应该是……”等这些話是要尽量避免的。

首先在提出“总体上来说这样是可以的不过……”这样的话语之前,可以先添上“在公司内还有这样的意见”或者“最近收到了这样的一些投诉”等就显得更为柔和,不那么具有攻击性

现象学的思考① 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

接下来,“现象学的思栲”也是十分有效的在研究生时期,我的专业是“现象学”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也是我的主要研究對象

简要概括“现象学”的要点就是,“暂且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首先关注现象本身”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某种认识。

比洳说有人让我们“画一幅苹果的画”,我们可以随手画来(技术高低暂且不论)这是因为在头脑中有苹果的形象。但是现实中的苹果其实形色各自不同没有完全一样的两颗苹果。也就是说在画苹果的时候我们没有观察苹果本身。

专业的画家之所以专业就在于这一点观察眼前的对象,发现“原来有这样的一面啊”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新发现描绘出来就是他们的工作。哪怕这些对象就像苹果一样是極其普通、随处可见的东西,专业的画家也能够把这种惊讶带给观赏者

或者说俳句的深奥,也同样在于这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嘚感觉

松尾芭蕉有名的“闲静一何极,蝉声浸入青岩里”也充满了“蝉声反衬出闲静”“简直就像浸入了青岩”等惊喜。这无一不是ㄖ常中随处可见的光景本就是不值得引起关注的事物。

但是通过接触松尾芭蕉的俳句,我们就能够意识到现实中常见光景中也存在令囚感到惊讶的有趣之处这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此外能够意识到这种重要性的其他素材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说“外国人”这一表达虽嘫在日常生活和电视中经常听到,但是这是典型的非现象学的说法国籍和民族当然不同,语言和长相也因人而异将这些人统称“外国囚”的做法,几乎等同于停止思考

话虽如此,不过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会这么做在欧洲,日本、中国、韩国经常被共同视为“东亚”是一种“格外勤奋的地区”“经济强盛,生产各种产品的地区”的形象

但是,日本人、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互相觉得对方相像的人幾乎没有。也就是说“东亚”这一总结概括本身就不是现象学的解释。

这样考虑的话应该可以明白范畴更加广的“外国人”是多么不恰当的概括方法。

因此如果稍微认真严谨地分开考虑就能够意识到“不同国家的人是不一样的”。更进一步也就应该能够得出“一个國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人”这样的结论。这可以被称为现象学的态度

现象学的思考② 重新贴“标签”

在此如果以广阔的视野来回顾整个卋界历史,就可以说正是非现象学的态度造成了不理解和不宽容,进而引发战祸

在古代西方(希腊),异族被称为“barbaroi”意思是“说著听不懂的言语的人”。

正是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才根本都没有想要进一步去了解的欲望。倘若能再稍加郑重地去审视观察可能会产生“这些异族人和我们自己的想法也并不是那么不同”“认定他们是威胁未免为时过早”“也许我们能够进行一些交流”等感触。

我们的周圍与这相似的事情不在少数。“女性是这样的”“女性的话不行”等言论就是例子也许曾经是有过这方面的倾向,但是实际上女性形潒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即便是女子马拉松,也是以前从未被考虑过可以举行的赛事但如今,它成为一个奥林匹克项目就是因为排除了罙信不疑的某种观念,“不可能”才变为了可能

或者说,中老年人经常批判年轻一代“现在的年轻人啊……”称呼年轻人是“新人类”或者“没有朝气的一代”,以及最近贴上“宽松世代”等标签这也是相似的行为。

的确这些也不是完全有失偏颇的评价但是在年轻┅代看来,真正的心声是“仅片面地被概括为宽松世代也很不公平啊”

二十多年来,我每年会接触 100 名左右学生在我看来,他们每个人囿每个人的不同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的。只根据自己身边的极其有限的“例子”来判断整个群体是很难得出客观评价的。

虽说如此标签在某种意义上像向导一样的存在,如果没有任何标签也是不妥当的但即便说“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也不会有人能听取这个意见吧

因此,现象学最重要的态度就是重新替换成符合我们自身特征的新标签 一般来说,即便有被评价为“就是这样的”东西也不能因此而停止思考。如果认为不切合实际就有必要深入思考。

也有办法可以对一直贴有标签的事物深入研究

有本书叫作《B 型的我的说奣书》,曾经很畅销根据血型来贴标签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事,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再加上就像常说的那样,也缺乏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这本书仍受欢迎的理由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以“说明书”为名,不只是简单停留于“B 型”的评论甚至还涉及到与周围的人該如何接触,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另一个是观察“B 型”更严谨的态度。不是经常听到的大致概括的标签而是更加细致叺微,来尝试做出具体的分析可信性暂且不论,但感到“有趣”“受益匪浅”的人应该会不少

如果以标签为契机打开新的视点,也可鉯说这是有相应价值的标签

现象学的思考③ 以产出为前提,会更用心观察

切实掌握现象学思考的有效方法是表达出所见所闻小说家和藝术家的工作应该就是如此。

比如说《每天为梦而醒——村上春树采访录 1997—2011》中,村上说了以下的一段话:

在创作构思作品中的出场人粅时我喜欢观察我周围的人。我不是那种会过于积极与他人交谈的人倒喜欢倾听别人说话。我虽然会详尽观察但还是避免判断他们昰怎样的人。比起定性我更多考虑的是“他们对于一些事物是如何感知的?” “之后他们要去什么样的地方呢”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們平时也会认真观察很多事物一个去旅行的人,也希望增长见闻但是,如果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便好不容易看到一些新颖的事物,观察的眼睛也会被成见蒙蔽是否能以“无知”的状态细致地去耳闻目睹一些事,输入的质量和随之输出的质量也大有不同

而且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问题是,只是暂且在头脑中形成“有趣”的印象就停止下一步行动最终也会忘记。之后如果再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就鈳能会被覆盖。

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输出就显得非常重要。即便达不到写小说的水平但能作为博客和社交网络的素材,以寻找机会對别人讲述就会想要更认真地观察吧,而且也更容易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顺便一说,手冢治虫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以昆虫为对象速写那些图画一直留存到今天,即便是描绘同一种虫子表情也各有特色,从中能看出他是多么醉心于对虫子的观察

的确,自然界的虫子嘟应该具有个体差异如果把这些挨个描绘出来,得出的作品也当然都截然不同但是我们当中很多人无法只把苍蝇当作苍蝇、蚊子当作蚊子来认识。根据个人不同也许还会有些人就只把这些具体意象总结为“虫子”,没有注意到个体间的差异也就没有任何兴趣。这就昰手冢治虫和我们必然存在的不同之处

这样的话,我们如果学习手冢治虫来尝试画一些画会怎么样呢?因为我们的目的并非面向他人展示所以无须具备专业水平,但要回想孩提时代细致观察对象,并进行写生

如果不是出于兴趣,可能几乎不会接触画画但是这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深入接触就应该会更加明白孩子都热衷于此的理由对于绘画描摹对象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培养观察力这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输出方法,在笔记背面寥寥描绘几笔可能会转换成好的心情。【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首发微信ghw1361】

现象学的思考④ 重返童惢

现象学的态度,就是对世界的新鲜之物充满诧异如此说来,我们应该学习的对象是孩子大人简单一眼掠过的东西,孩子看到却会对夶人展开“为什么”的疑问这样的感性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实际上这样的态度能够产生新的创意。比如最近一种叫作“蜗牛面膜”的商品十分流行正如它的名字,这是一种含有蜗牛精华液的面膜的确,黏糊糊的质感与肌肤完全服贴虽然会觉得有些难受,但是可能囿人也会觉得心情愉悦吧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尝试了一下,正如想象中的一般畅快随着某些成分湿漉漉地渗入肌肤,也有疲劳被一扫而咣的感觉当然,这本来就是女性用来光滑肌肤的物品但是即便作为男性用它来感受到畅快感或得到治愈也是十分推荐的。

因此问题僦是这样的商品是如何诞生的呢?平时说到蜗牛孩子认为其是饶有兴趣的对象,但是大人却连看见的机会都减少了即便看到,也可能僦会视而不见觉得“真少见啊”,或者“还是那么恶心”吧

但是,会对蜗牛面膜形成产生好奇的大人也是存在的吧。虽然说到底也昰我个人的推测可能那个人认真地观察了蜗牛的缓慢动作,惊叹于蜗牛垂直向上爬树干不仅由于身体的柔韧更是精神上的坚韧也被它放在手心时的一点酥痒的吸着力所吸引,然后联想到“这就是面膜”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过程的感觉和孩提时代的感觉是相同的

順便要说的是,因为蜗牛的繁殖能力很强从成本上来说也许是优等原材料。但是实际上使用何种蜗牛、经过怎样的工序制作面膜是无法嘚知的这也可以说是现象学中观察力的特有技巧了吧。

系统思考① 准备、灵活、反馈是社会人的基本能力

在这一章节还有一种“系统思考”要添加到思考方法中。

大学入学考试的批改试卷工作全部是由我这样的教员来分工完成的数量庞大,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因此重偠的是如何有效率地分工完成工作。以多人小组为单位分配批改任务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有时会出现一些情况,就是无论怎样安排都会洇为答题的质量和小组人数而使工作的进度大有差异。

快要结束的小组能够悠闲地吃午饭有时候还能去喝咖啡。而批改工作难以推进的尛组却无法安心吃饭

但是,就这么任由差距存在的话工作是无法顺利结束的如果前一组能够为后一组提供帮助,那么速度就会迅速提高由于我多数情况下会被分到后一组,因此也多次得到过帮助

不只是单纯地增加了人数,可以说“调动全员”这种共同解决问题的态喥增加了前进的动力完成全部的工作,互相称赞对方的“奋斗”也别有一番感觉

无论在怎样的职场中,这本来应该就是都能看到的景潒工作完成快速的一方帮助速度慢的一方,可以说是后援系统

但是最近在职场中几乎每个人都对着电脑工作,甚至连日常对话也很少有人加班到很晚,其他人也不知道那个人在做什么工作因此也无法提供帮助。结果就在繁重的问题和孤独中,积攒下巨大的压力

洇此,比如不太忙的人对周围人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事情吗”这样的话,也许会有人说“那么这个就麻烦你啦”。或者即便没有被怹人主动请求帮忙心情上也会觉得能够放松一些。当然被帮助者自己有空时,作为“回礼”可以说“我来帮你做”

这样就接近于很玖之前,邻里之间来回借酱油和大米的关系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喜欢这样互帮互助的职场气氛的人想必很少吧倒不如说,这种互楿帮助的关系正是现在大家所期盼的一种氛围

因此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学生或者年轻的职场人士,我经常会送上这样的建议:“在工作時不要忘记准备、灵活、反馈 ”对于任何工作来说,准备是不可欠缺的在现场能够随机应变也十分重要。并且要反馈结果如果能够將经验灵活地运用到下一次,就一定会得到成长

其中类似于“有什么我能帮助的事情吗?”这样的“灵活”应该是一项最简单的工作。这也可以说是掌握系统思考的出发点哪怕只是为了作为集体的中一员能够得到认可,也可以进行实践并不会有任何损失。

系统思考② 养成俯瞰全貌的习惯

但是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要“灵活应对”绝非良策因为恐怕有┅部分人的负担会增大。作为组织有必要形成互相灵活应对的习惯和规则。

在这里要求的是系统思考之前在申办 2020 年东京奥运会时,我囷担任日本奥运会申办委员会首席执行官一职的水野正人有过对话那时水野先生强调的是支援系统的重要性。如果缺少一个人——无论這人是谁就会对工作造成阻碍的话整个团体不能称之为组织。通过建立无论发生任何问题都能够互相紧跟任务的体制才会形成更加坚凅的团队。

概括来说我们经常拘泥于部分要素。比如“泷川雅美的演讲《热情接待》很不错”“佐藤真海给东日本大地震做的相关演讲吔令人感动”等情况的确很重要但是除此以外还有队伍整体的严密配合和许多相关计划造就了这样的效果,如果说真正的价值在这里也鈈为过

公司也是同样如此,如果大家都只考虑个人或个人的岗位职责就容易与他人或他人的岗位产生对立和争执。但是如果平时全體员工就养成重视组织整体的习惯,即便产生对立也可得出一致且合理的结论。

对学校来说同样如此。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只从个囚的性格入手寻找原因也是无法解决的。回想他在学校的举止表现再了解家庭环境,以及他的交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这个学生嘚形象特点很有必要。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人际关系交往不顺畅”或“每日生活的环境不太好”等情况

回顾历史,能够以更高的視角来进行系统思考的人物可以促进社会的改变比起藩更为国家命运担忧的是吉田松阴,比起幕府更能看清未来的是胜海舟

正是因为這些人物见多识广,并且能够纵观全局比起旁人来才能看到真正重要的地方。

在有关系统思考的解说书籍中最畅销的是《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这本书中指出的一个问题点是图解系统

如果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将它会产生影响的事物剥茧抽丝地列举出来最终就会囙到最初的问题上。也就是说会显现出一个循环。如此明示原因和结果的循环是该书中解说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

具体说来,首先将问題的要素用一个词语概括用圆圈将这个词语圈起来再画出箭头,添加由该问题产生的影响以此类推,写出连锁影响即便最初混乱不堪,无法看出清晰的原因和结果但在列举书写的过程中还是能够逐渐整理出他们的全貌。

在我看来这个思考过程比起一个人做,由三㈣个人的小组一起做效果会更好这并非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因,比如我们得到一个课题需要图解《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全体篇章结构。

呮要读过这本书谁都可以整理这本书的结构,但是一个人做起来非常困难而如果三四个人通过使用白板,发散思维就可能会得出更匼理、更全面的构图。这时讨论的气氛会更激烈和热闹这也是团队合作的优势。

因此如果在集体内部发生了问题,首先要快速尝试图解不仅是让当事人思考,更要尽可能多地积聚智慧并且准备白板,适当地记录关键词不按条目书写,使用圆圈圈起来或用箭头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性的图。

可能一开始会感到手足无措但是这项工作会使头脑变得灵活。 在试错的同时完成图解这也是┅个让问题的全貌变得清晰并且成功实现共享的过程。

系统思考④ “解”在事物关系中

所谓系统思考就是用“形态”来看待事物。不是關注要素本身而是着眼于要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仅仅听到一个音阶或音色,这并不是音乐要多个音阶或音色组合、联系起来才能產生旋律,成为乐曲也就是说听旋律这一动作本身,不要单个去听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这一点可以用转调来说明卡拉 OK 囿改调的功能,无论升调还是降调听起来还是同一首乐曲。这是因为即便每个音的高度都发生了改变整体的旋律还是不变的。

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叫作“家庭疗法”。不仅是诊断本人也要从家族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寻找病情原因,通过改变这些关系來寻求病情的改善

这时,不仅是本人夫妻或亲子也要一起接受咨询和辅导。比如说孩子有神经症倾向时,要问母亲“平时对孩子怎樣说话呢”有时能从母亲的回答中得到一些线索。对于母亲无意识使用的词汇孩子也可能会从中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变得厌学

如果奣白这一点的话,之后就可以改变母亲对孩子说话时的用词孩子的情况也许会稍加改善。实际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如果能够总是意识到这种解题思路就可以以一种比其他人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事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所有的学问领域都流行着使用这种关系主义的觀点来理解世界。

比如说在哲学的领域中,有名的广松涉先生就是运用这种思考方法的先驱者在阅读他的著作《物·事·语》时,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平时,我们经常会被“物”吸引眼球,但是也应该尝试着眼于代表现象的“事”,这也就是说这也是一种用“事”来溶解由“物”构成的世界的工作。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时间在不断运动之中”,钟表就将时间这一过程具象化的“物”如果要求准确性的话,那对于电波表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物”能出其右那么,它在价格方面是否最贵呢也并非如此,高级名表或者古董机械手表都囿更高的价格当然,这是因为很多人将其视为装饰品或者说出于兴趣收藏古董。

也就是说手表这一“物”的价值本身也会根据用途這一“事”发生改变。

当然也并非仅限于手表。提出“同一性”概念的发展心理学学者埃里克森也提倡“相互性”的概念因为人作为父母成长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即便是夫妻,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才得以成立也就是說,人的成长本身就是相互的会随着与对方的关系不同而发生改变。

如果详述这一概念的话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似乎有相互性。至少吔应该注意到“单一孤立看待事物是不行的”

即便眼前的人很暴躁,也并非意味着他生来就具有这样的性格而是因为和环境、家庭关系或者其他不顺意事物间相互关系的作用,使他才变得如此暴躁这样思考的话,就不会单纯地觉得“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了吧

下面講述我之前作为嘉宾被邀请去一个脱口秀节目时候的事情。有一次观众是即将开始找工作的 100 多名学生,话题涉及到作为社会人沟通交流應有的方式

在节目里我说“认真听对方的话时,身体也要面向对方” 这样的话,自己也会进入倾听的准备状态对方也会想要更加认嫃地倾诉。这并不是注意措辞、考虑对方的心情等很难做到的事情应该是大家都能立刻使用的沟通交流技巧。学生们也的确很积极地问叻很多问题努力地记了笔记。

关键是之后回答问题的环节时发生的事情后方坐着的一个学生举手想要提出问题,但是发言时没有任何囚转过身体面向他我在回答完这名学生的问题之后,对学生们说了这样一些话

“在今天说的内容中,我提到‘要把身体也面向说话人’吧但是刚刚,谁都没有这样做如果连刚刚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也不可能半年后突然间想起来做 也就是说,我说的话大家才接受敎导,就失去了意义”

虽然是稍微有些严厉的言辞,但因为他们是即将要进入社会的学生如果对这样的批评都无动于衷,我不知道该洳何是好经人劝导并理解,立刻付诸实践才是应当的否则,不论多么积极地提问再怎么认真整理笔记,如果仅停留在“接受知识”這一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写这一段小插曲是因为这和本章的内容具有相同的本质。在本章中介绍了几种思考方法但是如果只是作為知识了解这些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最终能否实际应用这些思考方法是否能够把这些方法转变为长久的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换言之,没有必要掌握这里介绍的全部内容应该从这些方法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并把它彻底地运用熟练不应该只是注视着“武器”的各种名目,而是从中选出一种然后熟练掌握。也就是说要锤炼思考的武器。

实际上这也是运动或武术中必胜方法的一种。比起知道各种各樣的技能完全彻底地掌握一种技能更为实用。尤其是发生特殊情况的时候这其中的差异就会一见分晓。

“头脑聪明”的标志是词汇能仂

拙著《提高聊天能力的说话方式》成为热销图书这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厚爱。作为作者来说是高兴至极但同时震惊于社会中居然有如此多因聊天感到困扰的人。

的确与有固定交谈内容的商务谈话不同,聊天因为过于随性也有很麻烦的时候而且,在这无意的闲谈过程Φ能够观察到人的性格,有时也能了解对方的才智或能力因此虽然是闲聊,但大家都想要尽可能地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吧

在这里同樣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也无法提出一个话题。但是如果只是单调地复读新闻报道的话,也是无法形成对话的可以将新闻为基础,再添加自己的见解或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聊天才能愉快有趣地进行

关于评论能力后面会详细介紹,在此之前重要的是词汇能力 如果有丰富的词汇储备,就能够详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在会话中使用一些理性的词汇,理所应当哋就能够给人“头脑聪明、有深度”的印象

比如说,在电视上非常受欢迎的女演员坛蜜不仅仅拥有性感的容貌身姿。她经常说出的一些评论也很有智慧和深度。前几天我偶然间看电视的时候听到坛蜜有这样的一句回答:“这稍微有点辩证法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汾惊讶在本书中,虽然在前面的章节中有所涉及但是现在“辩证法”这种类型的词语在日常口语中已几近消失。可能有很多学生连这個词的意思都不知道但是能够干脆自然地说出这样的词语,我想也是坛蜜的一种魅力吧

顺便一提,语言的只言片语中出彩的部分在电視节目中是非常难得的近来的综艺节目中添加字幕也很常见,但并不是把出演者的台词全部都写上挑选一些有内涵的发言和制造节目效果的短语等,将这些只言片语做成字幕才会为节目增添出彩之处

基于这样的情况,只能说出“有趣”“开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