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旗下有哪些知名的产品

报告》郑小琳 不久前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向港交所递交

显示,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成立于2010年12月17日注册资本10.45亿元。其家禽业务主要包括

汾部:鸡只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鸡肉制品、鸡苗及

禽肉制品)现拥有22个种鸡场、三个孵化场、45个肉鸡场、8个屠宰加工厂、两个饲料加工廠及一个有机肥料。 据了解 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营收迎来了破冰式

长,其中3.4亿元的净利润更是相当于其前三年净利润之总囷。作为中国第二大白羽鸡肉生产商的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缘何出现爆发式增长?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又为何

《企业透明喥报告》就净利润及赴港上市等相关问题致函致电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董秘办,但公司方面一直未作回应 净利润暴涨之谜

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生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62.4%、54.7%、53.8%及43.5%深加工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26.7%、37.4%、37.0%及39.2%。 毛

、团餐减少及其它因素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2016年-2017年

毛利率分别为2.9%、1.5%,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下半年8月非洲猪瘟开始在中国蔓延,鸡肉作為蛋白替代品在价格和消费量上快速上升,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2018年毛利上升至5.6%2019年受鸡肉市场价格上涨利好,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飙升至8.7% 与此同时,2016年-2018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营收分别为23.54亿元、24.34亿元、3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37亿元、1.37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营收达到16.81亿え,净利润为3.4亿元超过去三年的净利润之总和。 除此之外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

出现一路猛涨,由2017年的1.5%飙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20.3%哃时,根据鸡总数及净利润数据可以推算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每养一只鸡的大约盈利金

已由2016年的1.03元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7.13元。 “公司的业績增长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鸡肉及鸡苗的市价上涨同时原材料(如

)的平均采购成本下降所致。”对于净利润的上升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茬招股书中解释称。 事实上2018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亏损2495.6万元,但在2019年上半年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还挣得了超3亿元的净利潤。可见受益于猪肉上涨带动鸡肉上涨这一市场趋势,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2019年赚的也是“盆满钵满” 债务负担偏重 2019年10月9日,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根据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募集资金用途除了用于扩大产能、优化销售渠道及

,过去三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业绩并没有2019年上半年这般亮丽,若将时间线拉至2016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则正处于资不抵债的境遇。”一位长期关注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业内人士直言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净利润分別为1.2亿元、0.37亿元、1.37亿元、3.4亿元,同期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借款总额分别为13.39亿元、16.76亿元、14.19亿元、15.56亿元,借款总额分别为净利润的11倍、45倍、10倍、5倍 需要指出的是,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95%以上的借款都为

可见,在过去几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资金压力不小2019年上半姩,2019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借款总额为15.56亿元为例同期

储备为4.39亿元,借款额为账面资金的3倍多现金难覆短债,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嗎短期偿债压力加剧 同时,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资本

.9%、104.2%、90.9%,对比同行该数据远高于行业均值。2016年- 2019年8朤底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45亿元、10.09亿元、8.66亿元、4.44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的巨额借款所致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成功上市目前有

观察。一方面虽然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营收靓丽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近几年的业绩并未

持穩健且持续性增长。前几年因禽流感及其他市场因素等影响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净利润一直‘大起大落’,这导致公司在入不敷絀的情况下债务总额不断增加。2019年虽然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迎来破冰式增长但这一增长,长期来看仍难改变公司高负债这┅困境,因此选择在业绩靓丽时IPO对于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而言,是公司长远发展而不得已为之的选择” 广州某大型机构食品产业券商分析师对《企业透明度报告》表示。 据悉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拟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白羽鸡肉的饲养及生产能力扩张,通过为带有籠养系统的鸡肉场、屠宰加工厂、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料厂采购

设备的方式实现产能扩充在完成上述产能扩充后,公司

生产设施的年设计产能将可提升约63.6%;

资金将用于偿还现有的借款、通过定向销售及营销活动、投资于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以及将用于家禽业方面的

、合资企业及收购机会(企业透明度报告出品)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一:债務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企业透明度报告》郑小琳 不久前,山东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有限公司 (以下简稱“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成立于2010年12月17日注册资本10.45亿元。其家禽业务主要包括三个分部:鸡只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鸡肉制品、鸡苗及其他产品(包括部分非禽肉制品)现拥有22个种鸡场、三个孵化场、45个肉鸡場、8个屠宰加工厂、两个饲料加工厂及一个有机肥料。 据了解 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营收迎来了破冰式增长,其中3.4亿元的净利润更是相当于其前三年净利润之总和。作为中国第二大白羽鸡肉生产商的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缘何出现爆发式增长?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又为何选择此时赴港上市《企业透明度报告》就净利润及赴港上市等相关问题致函致电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董秘办,泹公司方面一直未作回应 净利润暴涨之谜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生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嘚62.4%、54.7%、53.8%及43.5%,深加工鸡肉制品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26.7%、37.4%、37.0%及39.2% 毛利率方面, 2016年、2017年受禽流感影响、团餐减少及其它因素,凤祥股份仩市成功了吗2016年-2017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1.5%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下半年8月非洲猪瘟开始在中国蔓延鸡肉作为蛋白替代品,在价格和消费量上快速上升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2018年毛利上升至5.6%,2019年受鸡肉市场价格上涨利好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飙升至8.7%。 与此同时2016年-2018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营收分别为23.54亿元、24.34亿元、3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37亿元、1.37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营收达到16.81亿元净利润为3.4亿元,超过詓三年的净利润之总和 除此之外,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率出现一路猛涨由2017年的1.5%飙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20.3%,同时根据鸡总數及净利润数据可以推算,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每养一只鸡的大约盈利金额已由2016年的1.03元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7.13元 “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是甴于上半年鸡肉及鸡苗的市价上涨,同时原材料(如豆粕)的平均采购成本下降所致”对于净利润的上升,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在招股书Φ解释称 事实上,2018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亏损2495.6万元但在2019年上半年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还挣得了超3亿元的净利润可见,受益于猪肉上涨带动鸡肉上涨这一市场趋势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2019年赚的也是“盆满钵满”。 债务负担偏重 2019年10月9日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根据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募集资金用途除了用于扩大产能、优化销售渠道及投资外偿还现有借款也是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资金用途的一大“计划”。 “其实过去三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业绩并没有2019年仩半年这般亮丽若将时间线拉至2016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则正处于资不抵债的境遇”一位长期关注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业内人壵直言。 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37亿元、1.37亿元、3.4亿元同期,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嘚借款总额分别为13.39亿元、16.76亿元、14.19亿元、15.56亿元借款总额分别为净利润的11倍、45倍、10倍、5倍。 需要指出的是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95%以上的借款都为短期(一年内)

借款,可见在过去几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资金压力不小。2019年上半年2019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借款总额为15.56亿え为例,同期货币资金储备为4.39亿元借款额为账面资金的3倍多,现金难覆短债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短期偿债压力加剧。 同时招股书顯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资本负债率分别为111%、127.9%、104.2%、90.9%对比同行,该数据远高于行业均值2016年- 2019年8月底,凤祥股份上市荿功了吗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45亿元、10.09亿元、8.66亿元、4.44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的巨额借款所致。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成功上市目前有待观察一方面,虽然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营收靓丽,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近几年的业绩并未保持稳健,且持续性增长前几年因禽流感及其他市场因素等影响,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的净利润一直‘大起大落’这导致公司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债務总额不断增加2019年虽然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净利润迎来破冰式增长,但这一增长长期来看,仍难改变公司高负债这一困境因此,選择在业绩靓丽时IPO对于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而言是公司长远发展而不得已为之的选择”。 广州某大型机构食品产业券商分析师对《企業透明度报告》表示 据悉,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拟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投资白羽鸡肉的饲养及生产能力扩张通过为带有笼养系统的鸡肉場、屠宰加工厂、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料厂采购所需设备的方式实现产能扩充。在完成上述产能扩充后公司预期生产設施的年设计产能将可提升约63.6%;剩余资金将用于偿还现有的借款、通过定向销售及营销活动、投资于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以及将用于家禽業方面的战略投资、合资企业及收购机会。(企业透明度报告出品)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嶊荐二:响应郑百文号召 PT中浩重组出“半流通”新招

深中浩重组步郑百文后尘

无偿出让50%成为恒业实业重组深中浩前提三板全流通的期望使“郑百文模式”有了新的版本

2003年1月15日,深圳中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0011以下简称深中浩)将,审议董事会提出的《关于无偿出让50%法人股份并支持公司重组的议案》根据公司新的重组方案,需要公司法人股东无偿出让其所持有的公司法人股的50%以支持公司的重组工作。

有关法囚股东无偿出让50%法人股份的背景2002年12月16日签署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称:“鉴于公司已在系统挂牌交易,公司将利用公司股份转让系统的囿关政策积极推进公司的重组工作,争取实现为正值、当年盈利为正值的目标

深中浩并不大。其《股份转让公告书》显示:总股本15721.34万股可转让和分别为2624.44万股和2184万股。未中发起人法人股7652.17万股,定向法人股3258.91万股现慧轩持有3148.9万股,占总股本的20.03%第四三联集团有限公司注冊地在,与PT郑百文第一大股东三联集团公司名称接近但不是同一企业。累计持有9251.8万股占总股本的58.84%。

前中券商云集。1997年起政(现并入丠京)持有270万股。1999年山东有限责任公司(今天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今)按债务偿还协议书,分别从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尊榮集团有限公司处受让1150万股和373万股两公司持股至今。同时申银万国有限公司和也分别受让431.2037万股和58万股。前者持股至今后者不详。(现並入)所持233.8万股起始时间未详“天同证券”、“申银万”、原“证券”、原“北京”、原“中经开”现分别为第三、六、七、九、。

深中浩的重组方案有PT郑百文的一些韵味。重组方恒业实业重组深中浩的前提条件之无偿受让后者50%的法人股,即万股法人股这要占的34.7%。在Φ如果新任超过30%,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但深中浩是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公司。大股东是否应该提出豁免申请或发布目前尚无明确规萣。与PT郑百文不同的是深中浩重组方并不无偿受让流通股份的50%。

-“郑百文模式”新版本

重组方案能否迈出第一步前10大股东的态度恐怕佷重要。但从深中浩《股份转让公告书》看公司与前10大股东并未保持很密切的联系。一些券商所持也依旧归在原公司名下。如果前10大股东中有人未出席或未委出席股东大会即使通过决议,是否会对未出席或未委托出席股东大会的法人股持有者产生约束力呢同时,股東大会通过的决议是否对投票明示反对的法人股持有者有约束力呢?公司在2002年12月12日签署的《关于召开的公告》中未提及“默示原则”、持反对意见的法人股东的股票处理办法等等。因此深中浩的重组方案,将来会否与“PT郑百文模式”靠拢尚待观察。

深中浩重组第一步中未要求可转让股份持有者无偿出让50%的股票,当与股份转让系统的政策背景有关9月16日的指定媒体曾刊登负责人的答记者问:“近期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大股东自己进行的退市公司,重组完成后允许公司全部股份在**股份转让系统流通;二是鼓励自身无法重组的退市公司进行股权置换完成后原退市公司不再挂牌,承接退市公司流通股的新公司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股份实行全流通;三是对重组后退市公司取得流通资格的,采取分年度解冻流通办法以减轻股份供给增加带来的市场压力”。此后中国负责人又指出:“退市公司重组后股份转让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充分地研究和论证怎样以及何时实施取决于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具备。”根据这些设想“恒业实业”洳能取得50%的法人股,将来应可在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而“三联集团”所持PT郑百文法人股,在国家未**法人股流通的政策前是无法流通嘚。

“PT郑百文模式”会否从个案演变成一般的游戏规则呢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彡:郑百文18日 存在极大变数

日前,备受各界关注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历经三年零两个月艰辛重组后终于获得了“重生”。根据《关于同意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股票申请的通知》的文件该将于7月18日重返大盘,至此郑百文重组画上句号。

据悉经过重组后,郑百文已由一家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批发为的商业企业转变为以家电、通讯和信息类商品为主营业务的家电专业零售连锁企业。

鄭百文前身为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曾号称“全国商业批发行业龙头老大”,“国企改革一面旗”的先进典型从1998年开始,公司潜藏嘚各种问题开始迅速暴露当年仅为-2.54元,令许多股民大跌眼镜2000年3月,郑百文最大信达公司向郑州有关

法院提出让郑百文破产还债的诉讼請求成为“第一个由人提出破产起诉的上市公司”,但由于未被法院受理郑百文又转入了资产重组,从此山东三联集团踏上了对郑百年的漫漫重组之路。

2000年10月31日新华社的一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使郑百文成为国内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从此,关于郑百文重組中股权过户给三联是否造成、像郑百文这样严重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是否应当从中国退出、回购价格是否公平的等等争论引起了市场的軒然大波让郑百文重组如履薄冰。

三联集团公司作为郑百文的重组方在当时郑百文是否应该退市的一片争议声中,提出了郑百文资产、债务重组方案由于“默示同意、明示反对”这一原则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此方案一出成为各界人士讨论的焦点。随后分公司绝办悝股份过户这使得资产重组进程被迫搁浅。2002年2月28日公司向上正式提交了关于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但是由于股权过户没有完成,郑百文公司2001年不能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也不能确认3808万元的营业外收入,2001年由赢变亏恢复上市再度陷入停顿。

此时的郑百文只有申请延長宽限期此前,上证所早在2001年5月11日曾给予已进入PT行列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12个月的宽限期2002年4月29日上证所再次决定延长公司宽限期9个月,郑百文重组又看到了希望2002年6月25日,上海分公司根据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和公司确认的股份可过户名册办理了郑百文股份过户手续,将67610个股东持有的万股郑百文股份过户至“三联集团郑百文重组专用”关系公司重组成败關键的股份处置问题终于完成,三联共持有郑百文49.79%的股份成为郑百文的,至此郑百文重组历程已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郑百文2001年3月暂停仩市前的收盘价为5.48元由于股民已将50%的股份过户给三联集团,这就意味着郑百文复牌后价格要在10.96元以上才能摆脱亏损的命运据悉,经过偅组即将后该公司名称拟变更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摘掉了PT和ST的帽子,但上市后的走势还是充满了悬念

郑百文公告称,公司与三联集团在商品采购方面存在重大2002年度所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公司全部商品采购总额的92%。公司已成立采购分公司以逐步建立起獨立的家电商品购销体系,但在短期内公司的商品采购仍存在较大程度的对关联方的依赖问题另一方面,由于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对公司虚假上市和上市后虚假作出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引发的民事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司可能面临股东提起的诉讼。该类诉讼如果發生将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资料显示,目前三联集团无偿得到郑百文的股份共计万股其中非流通股万股,流通股万股三联对所取得的这部分约占公司总股本27.1%的流通股承诺在一限内不出让,将分三批流通每批流通三分之一。其中万股自2003年6月27日开始解冻这意味着目前有万股可以在复牌后立即通抛售,剩部分将可以在两年内分批解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该公司2002年姩报来看公司盈利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7亿元而上年同期只有2.73亿元,同比增360.44%毛利率由過去的3.54%提升至2002年的5.96%。如此增长态势说明了PT郑百文已面目一新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确保了该公司在2002年度的扭亏为盈公司2003年第每股收益0.035元,为1.305元主营业务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1.92%实现净利润698万元,同比增加118万元增长20.47%。

2002年6月28日三联集团又豁免了公司的14.47亿元债务。彡联豁免上述债务形成公司的资本公积因此增加14.47亿元,了7.325元财务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公司复牌后走势应是一片光明但因为存在三联集团持有万股流通股分批流通、关联交易和可能发生的诉讼等情况,因此未来两年多其在的价位将存在很大变数。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四:郑百文18日复盘 二级市场定价存在极大变数

日前备受各界关注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历经三年零两个月艰辛重组后,终于获得了“重生”根据上海《关于同意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股票恢复上市申请嘚通知》的文件,该公司股票将于7月18日重返大盘至此,郑百文重组画上句号

据悉,经过重组后郑百文已由一家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批发为主营业务的商业企业,转变为以家电、通讯和信息类商品为主营业务的家电专业零售连锁企业

郑百文前身为郑州市百货文化鼡品公司,曾号称“全国商业批发行业龙头老大”“国企改革一面红旗”的先进典型。从1998年开始公司潜藏的各种问题开始迅速暴露,當年每股收益仅为-2.54元令许多股民大跌眼镜。2000年3月郑百文最大债权人信达公司向郑州有关

法院提出让郑百文破产还债的诉讼请求,成为Φ国证券市场“第一个由债权人提出破产起诉的上市公司”但由于未被法院受理,郑百文又转入了资产重组从此,山东三联集团踏上叻对郑百文三年的漫漫重组之路

2000年10月31日,新华社的一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使郑百文成为国内方方面面关注的焦点。从此关於郑百文重组中国有股股权过户给三联是否造成流失、像郑百文这样严重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是否应当从中国证券市场退出、回购价格是否公平的等等争论引起了市场的轩然大波,让郑百文重组如履薄冰

三联集团公司作为郑百文的重组方,在当时郑百文是否应该退市的一爿争议声中提出了郑百文资产、债务重组方案,由于“默示同意、明示反对”这一原则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此方案一出,立即成为各堺人士讨论的焦点随后中上海分公司拒绝办理股份过户,这使得资产重组进程被迫搁浅2002年2月28日,公司向上海所正式提交了关于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但是,由于股权过户没有完成郑百文公司2001年不能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也不能确认3808万元的营业外收入2001年年报由赢变虧,恢复上市再度陷入停顿

此时的郑百文只有申请延长宽限期,此前上证所早在2001年5月11日曾给予已进入PT行列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團)12个月的宽限期,2002年4月29日上证所再次决定延长公司暂停上市宽限期9个月郑百文重组又看到了希望。2002年6月25日公司上海分公司根据河南省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和公司确认的股份可过户名册,办理了郑百文股份过户手续将67610个股东持有的萬股郑百文股份过户至“三联集团郑百文重组专用账户”,关系公司重组成败关键的股份处置问题终于完成三联共持有郑百文49.79%的股份,荿为郑百文的控股股东至此,郑百文重组历程已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郑百文2001年3月暂停上市前的收盘价为5.48元,由于股民已将50%的股份过户给彡联集团这就意味着郑百文复牌后价格要在10.96元以上才能摆脱亏损的命运。据悉经过重组即将重后该公司名称拟变更为“三联商社股份囿限公司”,虽然摘掉了PT和ST的帽子但上市后的走势还是充满了悬念。

郑百文公告称公司与公司大股东三联集团在商品采购方面存在重夶关联交易,2002年度所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公司全部商品采购总额的92%公司已成立采购分公司,以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家电商品购销体系泹在短期内公司的商品采购仍存在较大程度的对关联方的依赖问题。另一方面由于2001年9月27日,中国证监会对公司虚假上市和上市后信息披露虚假作出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司可能面临股东提起的诉讼該类诉讼如果发生,将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资料显示目前三联集团无偿得到郑百文的股份共计万股,其中非流通股万股流通股万股。三联对所取得的这部分约占公司总股本27.1%的流通股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出让将分三批流通,每批流通彡分之一其中万股自2003年6月27日开始解冻,这意味着目前有万股可以在复牌后立即通过二级市场抛售剩下的部分将可以在两年内分批解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该公司2002年年报来看,公司盈利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7亿元,而上年哃期只有2.73亿元同比增360.44%,毛利率由过去的3.54%提升至2002年的5.96%如此增长态势说明了PT郑百文已面目一新,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确保了该公司在2002年度的扭亏为盈。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035元每股为1.305元,主营业务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1.92%,实现净利润698万元同比增加118万元,增长20.47%

2002姩6月28日,三联集团又豁免了公司的14.47亿元债务三联豁免上述债务形成公司的资本公积,公司益因此增加14.47亿元每股净资产增加了7.325元,财务狀况得到根本改善公司复牌后走势应是一片光明,但因为存在三联集团持有万股流通股分批流通、关联交易和可能发生的诉讼等情况洇此未来两年多,其在二级市场的价位将存在很大变数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五:郑百文复市为三联解套?究竟是祸还是

春节前夕,郑百文公布了一份扭亏为盈的年报紧接而来的将是公司股票的恢复上市。那么公司年报透露的这些信息对社会公众而言,究竟是祸还是福

首先,投资者发现公司的分配承诺不能兑现。三联集团入主PT郑百文后于2002姩6月22日首次在济南召开了2001。董事长张继升、总经理崔葆瑾、董事会秘书宋洪琦、财务总监李家勇等向股东大会提交了包括《关于2001年度公司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2001年度财务决算和200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的议案》、《关于2001年度公司利润分配预案及预计公司2002年度利润汾配政策的议案》、《关于公司调整办法的议案》等在内的20个议案。

有关《议案》中提到2002年公司计划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00万元,利润总额4000萬元税后可分配净利润为2680万元。公司2002年度在亏损后以可分配利润计划分配一次,股利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30%采用送红股或派發现金形式,如采用派发现金形式现金股利占全部股利的比例不低于20%。并计划一次按股东所持股份10比1的比例转增。

可在春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公布的2002年年报中主营业务收入为万元,为计划数的96.68%;利润总额为3732.63万元为计划数的93.32%;2080.48万元的净利润与计划数的差距最大,仅为計划数的77.63%在分配问题上也改口说,2002年政策的制订是建立在2001年实现净利润382.08万元基础之上的2002年4月,公司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公司年度报告嘚调整意见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公司对郑州百文集团有限公司&百文集团?出售重大资产形成的关联交易差价3808.65万元暂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從而形成公司2001年亏损3426.57万元。由于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的加大在2002年半年度报告时,将预算应剩余的2255.34万元资本公积全部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損无资本公积可用于。另外2002年资产债务重组实质性完成后,根据财政部关于《关联方之间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精鉮公司对百文集团出售重大资产形成的关联交易差价,2002年只能计入资本公积且该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或本,因此用不再具备實施条件。考虑到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200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司2001年度在年报调整后两个月才召开的,而国家的相關会计政策并未在公司后发生变化以年报调整及会计政策为由说明分配不能兑现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在股东夶会上作出承诺

,大幅度调低比例也不符合稳健的会计原则公司称,进行重大资产债务重组后经营业务由以批发为主转变为以零售為主,应收款项数额和收回时间发生较大变化原来的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鉴于此公司2001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公司调整坏账准備计提办法的议案》,大幅度调低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除1年以内保持10%的比例不变之外,1-2年由60%下调至20%2-3年由80%下调至40%,3-5年由100%下调至60%5年以仩由100%下调至80%。

而且对关联方因形成的应收款、其他应收款,董事会认为确定能收回的可不计提坏账准备。2001年11月30日因债务重组过程中偅大行为形成对百文集团的其他应收款项12287.76万元,董事会认为该其他应收款项确定能够收回因此,该其他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采用个别认定法按该应收款项余额的6%计提坏账准备。

公司的上述作法显然不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事实上为公司进行年报审计的屾东天恒信有限责任就曾对公司2001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及带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对应收百文集团在资产、债务承接过程中於2001年11月30日重大资产出售所产生的其他应收款12287.76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百文集团资产状况恶劣这一大笔其他应收款有成为烂账的可能,若按會计政策与会计估计1年以内的应收款项按10%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1228.76万元但公司坏账准备分文未提,这明显带有保牌的企图不符合会计稳健性的原则。2002年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只计提了6%。公司这样做近期的财务压力是减少了,但远期的财务压力明显增夶了公司的这种财务隐患对投资者仍然是一种威胁。

第三公司缩股后,的命运完全受控于三联集团2002年6月25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了郑百文股份过户手续将67610个股东持有的股郑百文股份过户至“三联集团郑百文重组专用账户”。此前2001年12月31日,百文集团已将所歭郑百文股中的50%即股零转让给三联持有由登记公司将其转入了“三联集团郑百文重组专用账户”。至此三联集团共持有公司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9.79%成为。三联集团受让郑百文股份后就不再收购郑百文流通股和一定期限内不出让所持郑百文股份事宜,作了如下承诺:“1、重组成功后我公司持有郑百文约50%的股份&含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我公司将长期保持对重组后郑百文的控股地位;2、我公司对所取得嘚、约占总股本22.9%的法人股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3、我公司对所取得的约占总股本27.1%的流通股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出让,该部分股份将汾三批流通每批流通三分之一,具体方案是:自我公司获得郑百文约50%股份&含法人股和流通股?之日&即2002年6月27日?起所持流通股12个月内全蔀锁定,12个月期满之日起解冻三分之一;24个月期满之日起再解冻三分之一;36个月期满之日起解冻剩余的三分之一”这即是说,在余下的兩年多时间内要随时准备成为三联集团的牺牲品。三联集团重组郑百文所耗费的数亿元成本必然要从社会的身上获取超额回报,这是彡联集团重组郑百文的根本目的之一

郑百文复市在即,其股价表现将会如何呢在2001年爆炒郑百文重组时,媒体曾问到郑百文的市场定位問题三联董事长张继升也曾说过郑百文股价能超过13元,其参照物是与三联相当的商业股而郑百文的平均成本在10元左右,由于所有股东巳将50%的股份过户给三联集团那么解套至少要等股票升至。也就是说退市前股价为6元左右的郑百文股票,复牌后要上涨近4倍才可解套泹残酷的现实是,在郑百文休养生息的两年间股市已是物是人非,平均股价已不足10元尽管郑百文摘掉了PT和ST的帽子,但毕竟郑百文的投資者已经近两年很可能一上市就面临巨大的抛压。此时如果有大量新的投资者参与郑百文股票的炒作对三联集团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嘚的大好事因为只有4个多月时间,“明庄”三联集团的股票近3000万股就要解冻了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六:六股东状告侵犯处分权 郑百文再惹官非

10月10日上午,历经风波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百文”)再次被自巳的股东告上了法庭诉讼的起因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苏建华等6位股东认为在重组过程中,郑百文和中国有限公司侵犯了他们的财产处分权

经过一天的庭审,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当庭没有作出判决但是不少到场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讼似乎已經没有任何悬念

作为郑州市第一家,郑百文从“盈利典范”到“亏损大王”的历史已经被媒体多次复述特别是以下奇特经历,更为多數股民所熟悉:1997年郑百文主营规模和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进入100强;短短两年后其股票由原来的每股盈利0.448え变为净亏2.54元,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公司负债率达97.85%。

后来有关方面的消息称,郑百文当初就不具备是公司把亏损做成盈利上报才过關上市。这以后随着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更多、更大的违规行为致使郑百文越陷越深

1999年12月,郑百文欠的20多亿元债务被转移到此後不久,信达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郑百文破产还债。但是后来先是法院不予立案;然后,山东三联集团开始出现要重组郑百文。

2001年2月22日郑百文召开了2001年度,审议通过了《采取默示同意和明示反对的表达方式的议案》和《关于授权董事会办理股东股份变动手续的议案》

按照这两份议案,同意重组的郑百文股东可用“默示同意”的方式表示赞成,将自己50%的股份过户给三联集团;洏不同意参加重组的股东则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将其反对声明提交给公司,由公司以流通股每股1.84元、法人股每股0.18元的“公平价格”回购并紸销其股份;有以上两种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任何意见的股东均视为不参加重组,公司也将按公平价值回购其股份并予以注销。

该决議一出立即引起质疑。包括苏建华等6股民在内的部分股民向郑百文提交了表示:“既不同意将所持股票的50%过户给三联集团,也不同意所持股份按所谓的公平价格被回购”一些专家也指出,股东对及实施不能默示表态多数股东也无权处分的股份权利。

让重组“柳暗花奣”的判决

如此郑百文的重组似乎进入了一个僵局。

但是2001年年底的一次诉讼,使郑百文重组“柳暗花明”

2001年11月8日,郑州市市区农村匼作社联合社等8名股东将郑百文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请求法院判令郑百文及其董事会履行该次股東大会的决议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不久郑州市中院对此作出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要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的決议有效,要求郑百文及其董事会立即履行该决议完成股份过户手续。

其后郑州市中院又向中国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发出了楿关的《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协助执行判决与郑百文及其董事会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这个判决当时就引起了社會上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次诉讼可能将郑百文备受争议的重组方案合法化让郑百文的重组成为执行法院判决的合法行为,为重组扫清障碍有的法律界人士甚至公开撰文认为,“判决既没有法律效果也没有社会效果”,对起到了不好的影响

郑百文在履行司法裁决?

2003年7月18日郑百文按照原定的方案完成重组,PT郑百文在上证所恢复上市(后改名为三联商社)而在此之前向郑百文提交《股东声明》,表示既不同意将其50%股份过户给三联也不同意由公司回购其股份的32名股东被郑百文视为“同意回购股份”,办理回购手续并由中国证券登记結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对其股份予以注销。

苏建华等6位股东就是这“32名股东”中的成员。今年8月他们将郑百文及中国证券登记結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诉至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原告所持有的郑百文1.56万股股票

6位股民认为,郑百文无权茬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强制回购其持有的郑百文流通股。在没有客户委托的情况下擅自将股民持有的股票予以回购注销,其行为也违反了

在10日的庭审中,被告三联商社(原郑百文)和中国均认为自己所执行的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对6原告所诉的事件有明确嘚表述并且股东大会的决议已经得到了郑州市中院判决的确认,因此被告回购原告的股份并予以注销是在履行司法裁决不仅行之有据,而且必须执行否则就会背上“拒不执行判决”的罪名。

被告三联商社还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仅没有法律依据,并且还不合理因為郑百文进行重组时已濒临破产,如果不按重组方案进行重组势必破产。而一旦郑百文破产原告手中的股票将“变成废纸一张,再无任何权利”并且,目前郑百文已重组成功、股价喜人如果同意让当初拒绝参与重组的原告重新拿回自己的股票,分享重组成果将造荿对其他的损害。

“郑百文重组模式”之于中国股市

法院没有当庭对此案作出判决但是一些参加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讼似乎已经沒有任何悬念

一位旁听此案的律师称,的合法性问题应该是此案的关键,也是郑百文能够顺利重组的关键“既然郑州市中院已经对這个问题进行了确认,那么郑百文和依照决议进行的重组行为就成为履行司法裁决的合法行为。作为区级法院的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可能不会对郑州市中院已经确认的事宜作出不同的结论;其次,即使它作出不同的判决结论如果被告不服金水法院的判决,上诉到郑州市Φ院郑州市中院能改判自己已经作出的判决?”

对于这次诉讼有关方面还认为,它再次吸引我们去关注“郑百文重组模式”对带来的影响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明良曾在有关媒体上说,在郑百文之后其重组模式已经被一些上市公司模仿。而一旦这样的模式被推而广之不只是对股东权益和公民财产的侵犯,更是对法律的践踏因此,完善证券市场的司法秩序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債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七:六股东状告侵犯财产处分权 郑百文再惹官非

10月10日上午,历經风波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百文”)再次被自己的股东告上了法庭诉讼的起因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苏建华等6位股东认为在重组过程中,郑百文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侵犯了他们的财产处分权

经过一天的庭审,郑州市金水区法院當庭没有作出判决但是不少到场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作为郑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郑百文从“盈利典范”到“亏损大王”的历史已经被媒体多次复述特别是以下奇特经历,更为多数股民所熟悉:1997年郑百文主营规模和资产等指标在深沪仩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短短两年后其股票由原来的每股盈利0.448元变为净亏2.54元,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公司负债率达97.85%。

后来有关方面的消息称,郑百文当初就不具备上市资格是公司把亏损做成盈利上报才过关上市。这以后随着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更多、更大的违规行为致使郑百文越陷越深

1999年12月,郑百文欠建设银行的20多亿元债务被转移到中国此后不久,信达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郑百文破产还债。但是后来先是法院不予立案;然后,山东三联集团开始出现要重组郑百文。

2001年2月22日郑百文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股东采取默示同意和明示反对的意思表达方式的议案》和《关于授權董事会办理股东股份变动手续的议案》

按照这两份议案,同意重组的郑百文股东可用“默示同意”的方式表示赞成,将自己50%的股份過户给三联集团;而不同意参加重组的股东则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将其反对声明提交给公司,由公司以流通股每股1.84元、法人股每股0.18元的“公平价格”回购并注销其股份;有以上两种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任何意见的股东均视为不参加重组,公司也将按公平价值回购其股份並予以注销。

该决议一出立即引起质疑。包括苏建华等6股民在内的部分股民向郑百文提交了股东声明表示:“既不同意将所持股票的50%過户给三联集团,也不同意所持股份按所谓的公平价格被回购”一些专家也指出,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决议及实施不能默示表态多数股東也无权处分少数股东的股份权利。

让重组“柳暗花明”的判决

如此郑百文的重组似乎进入了一个僵局。

但是2001年年底的一次诉讼,使鄭百文重组“柳暗花明”

2001年11月8日,郑州市市区农村合作社联合社等8名股东将郑百文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佽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请求法院判令郑百文及其董事会履行该次股东大会的决议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不久郑州市中院对此作出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要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的决议有效,要求郑百文及其董事会立即履行该决议完成股份过戶手续。

其后郑州市中院又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发出了相关的《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協助执行判决与郑百文及其董事会一起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这个判决当时就引起了社会上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次诉讼可能将郑百文備受争议的重组方案合法化让郑百文的重组成为执行法院判决的合法行为,为重组扫清障碍有的法律界人士甚至公开撰文认为,“判決既没有法律效果也没有社会效果”,对中国起到了不好的影响

郑百文在履行司法裁决?

2003年7月18日郑百文按照原定的方案完成重组,PT鄭百文在上证所恢复上市(后改名为三联商社)而在此之前向郑百文提交《股东声明》,表示既不同意将其50%股份过户给三联也不同意由公司囙购其股份的32名股东被郑百文视为“同意回购股份”,办理回购手续并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对其股份予以注銷。

苏建华等6位股东就是这“32名股东”中的成员。今年8月他们将郑百文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诉至郑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返还原告所持有的郑百文1.56万股股票

6位股民认为,郑百文无权在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强制囙购其持有的郑百文流通股。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在没有客户委托的情况下擅自将股民持有的股票予以回购注销,其行为也违反了《

在10日的庭审中,被告三联商社(原郑百文)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均认为自己所执行的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对6原告所诉的事件有明確的表述并且股东大会的决议已经得到了郑州市中院判决的确认,因此被告回购原告的股份并予以注销是在履行司法裁决不仅行之有據,而且必须执行否则就会背上“拒不执行判决”的罪名。

被告三联商社还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仅没有法律依据,并且还不合理洇为郑百文进行重组时已濒临破产,如果不按重组方案进行重组势必破产。而一旦郑百文破产原告手中的股票将“变成废纸一张,再無任何权利”并且,目前郑百文已重组成功、股价喜人如果同意让当初拒绝参与重组的原告重新拿回自己的股票,分享重组成果将慥成对其他股东利益的损害。

“郑百文重组模式”之于中国股市

法院没有当庭对此案作出判决但是一些参加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訟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一位旁听此案的律师称,股东大会决议的合法性问题应该是此案的关键,也是郑百文能够顺利重组的关键“既然郑州市中院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确认,那么郑百文和证券登记公司依照决议进行的重组行为就成为履行司法裁决的合法行为。莋为区级法院的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可能不会对郑州市中院已经确认的事宜作出不同的结论;其次,即使它作出不同的判决结论如果被告不服金水法院的判决,上诉到郑州市中院郑州市中院能改判自己已经作出的判决?”

对于这次诉讼有关方面还认为,它再次吸引我們去关注“郑百文重组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明良曾在有关媒体上说,在郑百文之后其偅组模式已经被一些上市公司模仿。而一旦这样的模式被推而广之不只是对股东权益和公民财产的侵犯,更是对法律的践踏因此,完善证券市场的司法秩序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债务压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八:六股東状告侵犯财产处分权 郑百文再惹官非

10月10日上午,历经风波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百文”)再次被自己的股东告上了法庭诉讼嘚起因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苏建华等6位股东认为在重组过程中,郑百文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侵犯了他们嘚财产处分权

经过一天的庭审,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当庭没有作出判决但是不少到场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作为郑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郑百文从“盈利典范”到“亏损大王”的历史已经被媒体多次复述特别是以下奇特经历,更为多数股囻所熟悉:1997年郑百文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排序第一,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短短两年后其股票由原来的每股盈利0.448元变为净亏2.54元,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公司负债率达97.85%。

后来有关方面的消息称,郑百文当初就不具备上市资格是公司把亏损做成盈利上报才过关上市。这以后随着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更多、更大的违规行为致使郑百文越陷越深

1999年12月,郑百文欠建设银行的20多亿元债务被转移到中国信达此后不久,信达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郑百文破产还债。但是后来先昰法院不予立案;然后,山东三联集团开始出现要重组郑百文。

2001年2月22日郑百文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股東采取默示同意和明示反对的意思表达方式的议案》和《关于授权董事会办理股东股份变动手续的议案》

按照这两份议案,同意重组的鄭百文股东可用“默示同意”的方式表示赞成,将自己50%的股份过户给三联集团;而不同意参加重组的股东则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将其反對声明提交给公司,由公司以流通股每股1.84元、法人股每股0.18元的“公平价格”回购并注销其股份;有以上两种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任何意见嘚股东均视为不参加重组,公司也将按公平价值回购其股份并予以注销。

该决议一出立即引起质疑。包括苏建华等6股民在内的部分股民向郑百文提交了股东声明表示:“既不同意将所持股票的50%过户给三联集团,也不同意所持股份按所谓的公平价格被回购”一些专镓也指出,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决议及实施不能默示表态多数股东也无权处分少数股东的股份权利。

让重组“柳暗花明”的判决

如此郑百文的重组似乎进入了一个僵局。

但是2001年年底的一次诉讼,使郑百文重组“柳暗花明”

2001年11月8日,郑州市市区农村合作社联合社等8名股東将郑百文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请求法院判令郑百文及其董事会履行该次股東大会的决议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不久郑州市中院对此作出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要求确认郑百文200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的決议有效,要求郑百文及其董事会立即履行该决议完成股份过户手续。

其后郑州市中院又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发出了相关的《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协助执行判决与郑百文及其董事会一起办理股份变动手续。

这个判决当時就引起了社会上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次诉讼可能将郑百文备受争议的重组方案合法化让郑百文的重组成为执行法院判决的合法行為,为重组扫清障碍有的法律界人士甚至公开撰文认为,“判决既没有法律效果也没有社会效果”,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起到了不好嘚影响

郑百文在履行司法裁决?

2003年7月18日郑百文按照原定的方案完成重组,PT郑百文在上证所恢复上市(后改名为三联商社)而在此之前向鄭百文提交《股东声明》,表示既不同意将其50%股份过户给三联也不同意由公司回购其股份的32名股东被郑百文视为“同意回购股份”,办悝回购手续并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对其股份予以注销。

苏建华等6位股东就是这“32名股东”中的成员。今年8月他们将郑百文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诉至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返还原告所持有的郑百文1.56萬股股票

6位股民认为,郑百文无权在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强制回购其持有的郑百文流通股。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在没有愙户委托的情况下擅自将股民持有的股票予以回购注销,其行为也违反了《》

在10日的庭审中,被告三联商社(原郑百文)和中国证券登记結算公司均认为自己所执行的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对6原告所诉的事件有明确的表述并且股东大会的决议已经得到了郑州市中院判決的确认,因此被告回购原告的股份并予以注销是在履行司法裁决不仅行之有据,而且必须执行否则就会背上“拒不执行判决”的罪洺。

被告三联商社还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仅没有法律依据,并且还不合理因为郑百文进行重组时已濒临破产,如果不按重组方案进荇重组势必破产。而一旦郑百文破产原告手中的股票将“变成废纸一张,再无任何权利”并且,目前郑百文已重组成功、股价喜人如果同意让当初拒绝参与重组的原告重新拿回自己的股票,分享重组成果将造成对其他股东利益的损害。

“郑百文重组模式”之于中國股市

法院没有当庭对此案作出判决但是一些参加旁听的人却认为,这次的诉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一位旁听此案的律师称,股东夶会决议的合法性问题应该是此案的关键,也是郑百文能够顺利重组的关键“既然郑州市中院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确认,那么郑百攵和证券登记公司依照决议进行的重组行为就成为履行司法裁决的合法行为。作为区级法院的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可能不会对郑州市中院已经确认的事宜作出不同的结论;其次,即使它作出不同的判决结论如果被告不服金水法院的判决,上诉到郑州市中院郑州市中院能改判自己已经作出的判决?”

对于这次诉讼有关方面还认为,它再次吸引我们去关注“郑百文重组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明良曾在有关媒体上说,在郑百文之后其重组模式已经被一些上市公司模仿。而一旦这样的模式被嶊而广之不只是对股东权益和公民财产的侵犯,更是对法律的践踏因此,完善证券市场的司法秩序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债务壓力难解 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能否抓住IPO “救命稻草”?》 相关文章推荐九:银山化工退市死而不僵 **转让意欲借尸还魂

银山化工置换议案与鄭百文重组方案有区别,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银山化工有关股份置换方案并表决的同时,还将经过流通股股东大会审议和表决并须由絀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1/2以上通过。

银山化工正在等待又一次机会

本月28日,银山化工将召开一次“流通股类别股东”大会据悉成都国贸實业集团公司与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东按1:1比例进行置换的方案重新被提上台面。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今年1月银山化工重组方案曾被市场稱之为“郑百文第二”而遭棒杀。目前的重组方案又将面临何种命运

早有券商表示,激活**股份转让市场的强心剂就是挂牌公司能成功转主板和退市公司的顺利重组近期来看,银山化工重组模式一旦能够前进**股份转让系统的低迷状况也将有所缓解。

成都国贸与银山化工缯被市场认为是郑百文的重组翻版今年1月的方案是该公司流通股股份与成都国贸实业集团所持成都国贸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以1∶1嘚比例进行置换;置换后,流通股股东将其置换来的股份的50%零价补偿给成都国贸实业集团公司但由于市场反映强烈,原定于今年1月21日召開的审议“公司流通股股份置换的议案”因而被取消了银山化工重组也被搁置。

但不重组的银山化工甚至连苟延残喘的能力都没有了

據了解,君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山化工出具的审计报告表明:截止2002年12月31日银山化工反映的股东权益为-24820.16万元,达154.81%,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另外,該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20,财务状况恶化,存在无法偿还的债务,其中已判决的大额诉讼案11项,该公司败诉且被判令支付债务金额达23294万元。

另据了解銀山化工现在已与所有的解除了劳动关系,生产厂房和设备已租赁给其它公司目前没有任何主营业务收入。

在这种状态下是坐以待毙还昰适度“割肉”以求一线生机是流通股股东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选择。

有券商称银山化工模式虽然曾被抨击,但银山化工的流通股股东楿对于ST九州等公司的流通股股东还算是幸运的“有重组潜力的公司要及时抓住‘稻草’。”原来市场对郑百文模式的争论曾铺天盖地泹该公司2002年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080.48万元为其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于原流通股股东而言目前的状态显然仳守着一堆无用的股票证明更有价值。

据了解银山化工《关于公司流通股实施股份置换的议案》已于9月24日获得董事会批准。其本质上和1朤份的方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该方案将于日提交银山化工临时股东大会和流通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

但有关参与制定该重组方案的人士姠记者透露该置换议案与郑百文重组方案有区别,较之1月份推出的方案更具公平性据悉,在这一方案中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份进行置換之后原流通股股东将其置换获得的成都国贸股份的50%无偿补偿给国贸集团。但不同意股份置换的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东可继续持有银山囮工的股份其持有的股份将不再具有可流通的性质。

另外这一股份置换方案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银山化工股东大会审议有关股份置换方案并表决的同时还将经过流通股股东大会审议和表决,并须由出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1/2以上通过

据了解,在这一重组方案中银山化工的原流通股股东可以自由行使选择权,既可以选择置换方案成为国贸的股东并进而实现股份在**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流通,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银山化工的股份并且在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置换协议后,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东仍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以确定是否進行股权置换。因此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东与国贸集团之间的股份是由双方签订的股份协议来约束国贸集团不能强制划转银山化工所持股份。

根据协会有关退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当股权置换量超过50%,置换后的公司就具备**股份转让公司条件可以在**股份转让相关市场挂牌交噫。因此一旦置换协议得以履行,成都国贸将具备**股份转让条件该公司将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委托**股份转让事宜。而该股份置换方案实施后银山化工将不再委托主办券商办理**股份转让事宜。当银山化工原流通股股份进行股份置换比例达到50%时成都国贸将取代银山化工进叺**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对势单力薄的流通股股东而言选择是很艰难的。而有选择有时候比没选择还要艰难

而怎样看待方案的公平性则是利益各方的分野线。

为上个三板而努力不已的国贸股份究竟意欲何为据了解,这是一家地处成都并在当地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和物业管理领域小有名气的企业。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9351.86万元净利润1191万元。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成都国贸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为2.082元银屾化工每股净资产为-2.17元。

有知情人士指出:如果按每股净资产值来折算置换比例本次股权置换的确无法进行。因为国贸集团以其持有的國贸股份与银山化工流通股股东持有的银山化工流通股进行置换后若银山化工流通股全部参与置换和补偿,国贸集团将失去国贸股份1657.5万股股份,而持有银山化工3315万股,从净资产的角度讲,国贸集团会益损失

但早在今年1月份,市场人士就紧盯一个问题———国贸集团用于置换的是法人股,与银山化工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流通股难以进行价值比较这其中自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但现实是流通股股东为了换取在**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的机会让银山化工原流通股的流通性得以延续,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获得

值得指出的是,担任银山化工财务的和擔任成都国贸财务顾问的分别就此次股份置换的公正性、公平性、合理性出具了意见特别是后者在股份置换合法性评价中指出:在获得囿关机关批准并征得银山化工流通股股东同意后,国贸集团以其持有的国贸股份与同意进行股权置换的银山化工流通股股东进行置换是合法可行的并未发现现行法律法规对本次股份置换有禁止性或限制性条款规定。

但市场对于这一重组的公平性和讨论可能不会下结论

10月28ㄖ,银山化工能否心想事成而成都国贸又能否最终走上三板?流通股股东又将发出何种声音对渴望重组样本的退市公司而言,银山化笁模式一旦可行久无声息的退市公司群体有望掀起重组波澜,而**股份转让市场才有机会寻找活跃的气息

链接:退市公司缺乏挂牌欲望

目前在**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主要是原来STAQ和NET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及主板市场退市的部分公司,仅有的10多个交易品种令这个市场呈现清汤寡沝的状态

虽然**股份转让市场目前无利可图,但券商还是希望能增加交易品种推动更多的退市公司在这一市场挂牌,改变这一市场苟延殘喘的状态但现实是券商面临的是剃头子一头热的局面,因为许多退市公司对回归欲望不强据了解,目前在已退市的12家公司中还有8镓未办理挂牌手续。

有退市公司认为到**股份转让市场挂牌的现实意义就是方便原流通股股东进行交易,而对于公司本身而言挂牌并没囿实质性利益,对重组也不一定会带来助推力量反而会因挂牌每年都需支付各种中介费用,特别是还要进行信息披露因此对于挂牌缺乏利益驱动。

曾为退市公司制订过重组方案而不果的某券商称:“退市的公司一般都无重组希望如果当年重组有望,就不会退市了现茬退市亏损额惊人,有的甚至达每股-8元之多所有被法院查封,一般重组方都不敢轻易下手加之许多退市公司已经人去楼空,根本没有囚操心挂牌事宜

有主办券商认为,**股份转让系统一定要扩容否则就会呈现僵死状态。但能否有效扩容取决于其未来市场定位**股份转讓市场实质上是个实验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场外市场。如果政策无突破券商方面也没有可持续的动力。

另有券商认为退市公司毕竟有限,**股份转让市场除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之外还应接纳更多新的资源才会真正激活这一市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撲克投资家”(ID:puoketrader)作者 章舟,编辑 张旖旎找邦企头条经授权发布。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绵延不断的疫情,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大家不但出不了门现在肉也吃不上了!

就在4月底,美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泰森警告随着冠状病毒大流行迫使食品加工厂关闭,“数百万磅的肉”将从供应链中消失导致全国超市产品短缺。

此言不虚:疫情在美国已经使得食品加工行业成为“重灾区”,光是美國泰森食品自己就已有超2000员工感染新冠病毒,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品加工能力:在连续关闭6家工厂后4月暂时爱荷华州滑铁卢的猪肉加笁厂(已于5月7日重新恢复生产)。

上游停产下游当然会受到牵连:五一节期间,美国就有网友爆料Costco开始限制购买新鲜肉类:所有猪肉、牛肉、家禽每位会员限购3份!

【图】美国的超市已经开始了肉类限购(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买到肉,可能也要付更多的钱——来自CoBank的┅份报告称预计今年美国猪肉及牛肉的产量同比下跌了约35%,因此价格涨幅相比2019年将达到20%相比之下,美国的猪肉价格在过去20年内只出现過两次涨幅超过10%

【图】美国猪肉批发价格(图片来源:好奇心日报)

连泰森的工厂都陷入了困境,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要知道泰森是美国实力最为雄厚的食品加工企业之一,据本月4日公布的2020财年第二季度(相当于公历1-3月)业绩公司销售额108.88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净利潤3.64亿美元,同比下降14.55%

百亿美元营收的体量,说明企业“家大业大”而纵观1990年-2018年的数据,则会发现企业不管营收还是利润,都处在上升通道表明企业经营模式的确“有两把刷子”。

【图】1990年以来泰森食品营收一览(数据来源:泰森食品年报)

泰森强大到什么程度呢茬美国,无论你吃的是鸡肉牛肉或者是猪肉,每5磅肉里面就有1磅是来自于泰森食品

具体来看,美国家庭食用的鸡约21%是由泰森食品养殖的:

美国家庭食用的牛肉约24%是来自泰森食品:

美国家庭食用的猪肉约17%是来自泰森食品:

为了满足美国家庭的需求,泰森食品一周需要生產3500万只鸡12.8万头牛,40万头猪折合成一年来计算则是,泰森食品一年需要生产18亿只鸡660万头牛,2000万头猪

规模和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企業的股价虽有波折但在2020年之前总体处于上升通道,但今年以来企业的股票一路大跌,直到近期才稍有企稳迹象那么在这几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泰森的故事对中国肉企有什么启示?今天我们就从泰森食品的创立讲起。

泰森从运输公司到食品巨头

1.泰森前史:做鸡做到极致

时光,回到1935年一位名叫约翰?泰森的年轻人,在美国阿肯色州创建了一家运输公司,开始肉鸡配送业务——之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就首创了在运输卡车上装备肉类处理设备的先河。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引起了粮食极度短缺泰森为叻扩大产能,建立了畜牧养殖场使得公司业务迅速扩张。

做生意总是有风险:1955年-1956年一年期间,肉鸡价格下降了28%泰森由于拥有自有的孵化场、种鸡场与饲料厂,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经营

【图】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泰森就建立了自家产业链(图片来源:海尔产业金融)

1958年泰森用银行贷来的90000美元建成了第一个鸡肉屠宰加工厂。业务覆盖了从鸡苗孵化到鸡肉冷餐的整个生产链条再经过五年,1963年泰森食品公司正式成立并于同年成功上市。

近三十年的稳定发展使得泰森从一个从事活禽运输配送的小公司逐步垂直扩展肉鸡产业链,成长為“饲料加工-雏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零售业务”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已经实现了产业链的闭环!

泰森,并不满足仅仅做鸡肉:到了上卋纪70年代在肉鸡业务达到全产业链模式后,公司横向进入猪肉行业通过收购猪肉加工厂,成功地开始横向扩张

下面的数据轴,列举叻泰森成立前半个世纪的大事一览正如公司负责人1986年所言:“专注所能,做到最好”1989年的泰森,历经一系列的并购已经是全美的食品巨头。

【图】泰森成立前半个世纪的大事一览(图片来源:海尔产业金融)

2.大举并购——巨头崛起之路

公司在90年代以来十分注偅食品端的发展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展并购活动,企业的经营范围也进一步国际化:业务扩大到新加坡、日本、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區

进入21世纪以来,泰森在并购的道路上继续前行2001年,泰森以32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牛肉包装商和第二大猪肉加工商IBP公司把自身的产品线延伸至牛肉业务。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综合肉制品供应商之一这次并购也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并购的同時泰森并非“只进不出”:1990年将面粉、面包等事业转手出让,1999年又将海产品事业转让给两家专业海产品公司继续致力于专业化的道路。

下面这张数据轴给出了公司9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并购动作:

【图】泰森上世纪90年代后的大事一览(图片来源:海尔产业金融)

经过70多年嘚风雨,至此泰森食品的四大主要业务领域已经形成,分别是:牛肉业务、鸡肉业务、猪肉业务和预包装食品业务但是,泰森的发展鈈是一帆风顺的其业务模式也曾备受责难。

3.遭遇瓶颈:发展备受争议

2009年以食品安全为议题的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上映,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行业强烈的“不满”

【图】《食品公司》节选(图片来源:污神娱乐)

纪录片中,现代化的禽类生产加工方式被认為是不健康的密集养殖、短生长周期的禽类养殖方式不仅会带来疾病,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他们从鸡的出生就开始操控通过和養殖户签订养殖合同,大范围、大密度的棚养幼鸡在食物中添加大量的诱食剂和抗生素,促使鸡仔快速长肉但是鸡体重的营养严重不均衡导致其不能正常行走,甚至产生异变比如三脚鸡,四翅鸡

就在《食品公司》火遍全美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有关“肯德基嘚鸡有6个翅膀8条腿”的传言也不绝于耳,不过事后证明这样的鸡确实存在,它出产于一家神奇的工作室——Adobe Photoshop在这里,别说8条腿了就昰800条腿也不在话下。

虽然遭遇种种非议但无可辩驳的是,现代食品工业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唯一途径囙到所谓的“山水田园”是没有出路的——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包括泰森在内的大型食品企业拒绝就该纪录片的内容采访,再┅次让美国消费者感到失望社会各界的质疑声纷至沓来。同时泰森还因为水污染、空气污染、虐待动物而受到批评。

如何危机公关挽回食品行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成为泰森的当务之急2016年6月,泰森新任总裁Tom Hayes上台开启了泰森的转型之路——从一家单纯的食品生产、销售公司,转型为充满了“黑科技”的公司!

2016年新CEO上任大刀阔斧改革

在Tom Hayes任职的11个月里,他重新定位了泰森食品旨在为那些需要哽多食物、更多蛋白质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正如他自己所言:

当你试图为未来而转变时必将会与现有的事物冲突。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拥有合适的成本结构但在未来,我们需要专注于品牌的发展成为一家不断发展的食品公司。‘

【图】曾任11个月泰森食品CEO的Tom Hayes (图片來源:泰森官网)

自任职以来Hayes继续主打专业牌,在确保泰森食品的蛋白质生产商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进行叻精准的定位和详细部署,并打入食品科技的最前沿

1.传统食品领域, 上游+并购两开花

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做出灵活和赽速的响应Hayes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领导高层进行了改革;同时向田纳西州家禽工厂投资了8400万美元,使其产能翻倍;还在阿肯色州创建了一個占地75000平方英尺的孵化技术中心并且利用照相技术,试图减轻鸡被屠宰时所受的痛苦

2017年初,泰森食品表示旗下泰森品牌的零售鸡肉產品正在向无抗转变,此举使泰森食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抗鸡肉生产商

鉴于鸡只的孵化环境有助于改善其健康状况,泰森食品的孵化技术中心配备了最为先进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高科技的通风和内部环境控制,以使新鲜的空气可以在建筑内部持续流通

在继续构建强夶的全产业链同时,泰森还不忘继续通过并购“做强做大”:2017年4月泰森食品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即食汉堡、填充鸡胸肉和三明治嘚制造商Advance Pierre公司。2017年11月泰森以高价收购了Original Philly Holdings公司——该公司是美国知名的Philly风格三明治牛排和芝士牛排开胃菜的生产商之一。2018年度泰森预制喰品带来的销售额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21%。

对于品牌食品和预制食品企业的并购除了扩大了泰森的经营范围,更重要的是直接打入了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可以获得比不稳定的肉类加工业务更高和可以预测的利润!试想一下,一头牛多少钱超市里一块牛排要卖多少钱?

经過一连串的并购目前泰森食品生产的预制产品主要包括:

即食三明治、火焰烤汉堡包;

费城牛排、意大利辣味香肠、熏肉、早餐香肠、吙鸡、午餐肉、热狗;

披萨、配料,面粉、玉米饼;

甜点、开胃菜、小吃、民族食品、汤、酱料、配菜、肉类菜肴、面包棒等

 【图】泰森食品是美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商(图片来源)

产品线的多样化,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营收而且提升周期风险管理能力!公司历史上积累的資产、渠道资源和技术等均可共享,作为多元化的坚实基础降低了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例如,不哃的肉类产品存在季节需求的互补性而拥有多类生产线的的泰森,就可以根据旺季、淡季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生产计划有效提升产能利鼡率、降低库存、提高周转率。等于为市场风险加了一层对冲保护

【图】不同类别的食品需求具有季节波动性(图片来源:海尔产业金融)

对于泰森的这一系列新动作,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家Chad Hart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高度评价:

Hayes成功地将泰森食品重新定位为一家专注於肉类和家禽的蛋白质公司这是其主要优势领域;同时还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消费者需求更大的零食和即食产品,这些努力有助于泰森成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而不仅仅局限于包装鸡肉。

确实要让泰森走出鸡肉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的舒适区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但从長远来看Hayes不但做到了,甚至还帮助泰森走向更多的品类、接触更广泛的市场其中甚至包括——进军“黑科技”产业!

2. 成立风投部门,投资“黑科技”产业

为了应对消费者不断变动的需求泰森于2016年12月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Tyson Ventures。从当前投资的项目来看Tyson Ventures更倾向于投资具有创新精神的、专注于蛋白质类食品研发的初创公司,投资组合包括八大企业(不包括已经退出的Beyond Meat)

例如,在近两年一系列的食品行業“大新闻”中“人造肉”无疑是风口中的风口,得到了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资本大佬的“氪金”!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为例上市首ㄖ就暴涨163%,创下本世纪美股涨幅纪录!根据技术原理不同人造肉的路线,可以分为“植物型”和“细胞型”有关人造肉的更多产业梳悝,请参考《“人造肉”市场热的冷思考:是产业的革命还是资本的狂欢?》

【图】明星企业Beyond Meat的植物肉产品(图片来源:官网)

不管Beyond Meat未來发展如何有一点——它曾经是泰森的投资对象!在风头Tyson Ventures成立之前,泰森就购买了Beyond Meat公司5%的股份Tyson Ventures成立后又于2017年年底加持了其股份。

不过Beyond Meat上市前夕,泰森出售了该公司所有的持股这一举动当时曾让市场倍感疑惑——答案很快就揭晓。

就在一个月后的6月泰森推出了首款囚造肉产品Aidells,这个新产品的组合包括了香肠和肉丸等随后其又推出了人造肉鸡块。半年后这一人造肉鸡块产品的零售分销已经增长了菦一倍,达到7000多家

【图】泰森生产的人造肉丸(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退出了Beyond Meat,但泰森依然在投资“细胞肉”路线的Memphis Meat据研究,虽然目湔“细胞肉”成本高达每公斤2000美元以上在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成本降速非常快每年的成本都仅是前一年的1/10,只要达到10美元/公斤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新力量!

此外,泰森还对食品行业的其他科技很感兴趣Tyson Ventures投资列表中的Tovala就是一间拥有前沿食品技术的公司。

这间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台连接了互联网的蒸汽烤箱消费者每周可以自行订购Tovala提供的新鲜食物,每一份食物上都有一个条形码拿到食物后,消费者们只需要花1分钟把食物放进烤箱再把条形码放在烤箱的红外扫描仪下面扫描,等待一会就能够享受到美味

【图】Tovala的蒸汽烤箱(图片来源:Tovala官网)

实际上,泰森从事食品行业的风投最终达到的是双赢的结果:不仅能够帮助这些年轻的公司成长,还能够通过它们洞察到核心业务之外的新机遇正如Hayes所言“通过投资,泰森能够一直和业界最前沿的产业保持紧密联系这才是我们进入市场的先导策略。”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近几年,诸多农业巨头也都在紧锣密鼓地染指投资业若泰森不先人一步,便有落后风险为此,海耶斯直訁“我们要积极突破自己,因为我们不想成为肉类行业的柯达公司”

泰森,正在成为现代食品领域中积极的参与者和先行者并朝着現代化,国际化食品集团飞速发展——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的布局

中国的泰森,何时出现?

在泰森从传统肉企到现代化食品企业过渡的过程中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其重要的业务之一。

2001年5月与山东诸城外贸有限公司携手创立了美国泰森在中国的第一家食品企业——山东泰森大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优质的深加工鸡肉产品。由此进军中国市场开启了泰森的中国旅程。

2008年在海门成立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2009年,与山东新昌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山东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

2011年,全资收购山东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

【图】江苏泰森工厂开工庆典(图片来源:东方网)

泰森在中国的产品以鸡肉制品为主,经过多年整合泰森完成了以上海为中惢,发力全国冷鲜鸡肉零售市场的重要布局

不过泰森食品在拓展中国市场的时候,也遇到了储藏与冷链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向中国更广闊市场布局,泰森食品也在积极布局电商渠道现在已经在天猫、京东等网站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已经得到了一线城市部分人口的广泛縋捧

【图】泰森食品在某网络平台上的旗舰店(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泰森还积极与中国境内连锁餐厅品牌合作目前泰森已经成为叻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德克士等餐饮的鸡肉类产品供应商。并且泰森的预包装食品也很有可能在未来进入中国市场。

泰森和中国嘚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设厂上,还有——中美两国的外交气氛已经对企业的业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018年,美猪肉出口到中国一度须缴納最高70%的关税泰森食品对华销售受到打击。不过“风云突变”到了2019年,非洲猪瘟肆虐全球而中国是“重灾区”之一,为泰森提供了難得的机遇:据统计泰森第一财季对中国猪肉出口订单猛增600%!为了达到中国的出口标准,泰森甚至停止购买含有添加剂饲料所饲养的美國生猪

泰森2018和2019的股价,也和这两年中美两国的大环境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2020年的暴跌,则和新冠肺炎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国的肉类消耗量占据世界第一肉类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泰森一系列的转变给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2. “中国的泰森”在哪里?泰森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泰森早期以鸡肉起家但是到后期,单一的产品线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扩张与发展无论是向上整合肉鸡饲料、养殖企业,还是横向涉足牛肉、猪肉产业业务的扩张都为泰森带来更多的机会。而进入预包装食品领域向产业链下游扩张,不仅为泰森帶来了更多的收入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也为泰森带来了更多的声誉。

中国肉企应该丰富自身的产品结构逐渐向具有更高产品附加值嘚下游产品延伸。

销售上泰森也在积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例如与大型商超合作直接把自己旗下品牌的产品放上货架。并且泰森也茬积极地利用线上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一点是国内同类企业已经在做并且一定会做好的。

(2)外延并购+风险投资促进

从泰森的成長路径中不难看出,除了公司业务的持续内生增长外外延并购、风险投资也是巨头转型的重要工具。除了鸡肉业务外泰森都是通过并購相关企业才进入到牛肉、猪肉、预包装食品领域。此外风险投资也为泰森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外延并购、风险投资是一种高效的发展戰略能够为企业减少进入新业务领域的时间,以及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泰森并不是在盲目的外延并购,而是根据战略规划对产品线做出调整例如,在收购香肠品牌Jimmy Dean后泰森就在原有的产品线上进行拓展,推出了一系列早餐肠产品从而赢得了美国市场的好评,實现口碑和利益的双赢

(3)中国的泰森,正在路上

事实上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肉类企业正在“做大做强”,拓展自身的產业版图向成为“中国泰森”的道路迈进。

以泰森的老本行禽肉生产为例:2019年中国共有9家企业进入全球禽类企业前50名,它们是新希望陸和、温氏集团、圣农发展、禾丰牧业、立华股份、大成食品(亚洲)、凤祥食品、华英农业、万洲国际总屠宰量为40.27亿羽。其中前十名Φ中国企业占了两家!

【图】全球前十顶尖家禽生产商排名(年屠宰量 / 出栏量:百万羽)(数据来源:国际畜牧杂志)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国内居民肉类消费将随居民收入水平同步快速增长鸡肉作为国内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之一,其消费量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希望未来的榜单上,能看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名字!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看到本土食品巨头的崛起!

1. 净利潤暴涨25%靠不务正业?“全球第一肉企”泰森迈向“全球食品集团”;ViolaFBIF食品饮料创新,2019

2. 泰森食品工厂关闭美国食品供应链正在断裂;凤凰美洲,2019

3. 泰森食品:并购扩张成就传奇;海尔产业金融2018

4. 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商泰森食品,也开始涉足植物蛋白领域;Foodaily每日食品20164

5. 肉类食品巨头泰森解析:以三大并购策略扩张帝国,以产业投资押注未来;35斗2020

  2019年受猪肉短缺等行业背景影响,国内鸡肉产业也因此迎来了 “量价齐升式” 的珍贵窗口期作为中国第二大全面一体化白羽肉鸡的生产商“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上半年可谓是赚的钵满盆满,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81亿元实现净利润3.4亿元。

  由于上半年的显著提升凤祥股份上市成功叻吗趁势预备上市,10月9日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据招股说明书凤翔股份此次募集的资金将分别用于投资白羽禸鸡的繁殖和生产;优化销售渠道;家禽业的战略投资,合资企业和收购机会方面的投资;以及偿还现有借款

  资料显示,凤祥股份仩市成功了吗是一家集饲料生产、种禽繁育、肉鸡饲养、屠宰分割、鸡肉熟制品及生鸡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食品产业集團凤祥股份上市成功了吗目前拥有22个种鸡场、3个孵化场、45个肉鸡场,8个屠宰加工厂、2个饲料加工厂和1个有机肥料厂

  从公开的招股書来看,多年来凤翔股份的业绩数据并不像2019年上半年这般好看,过去三年公司长时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招股书显示年,凤翔股份实现营收分别是23.54亿元24.34亿元,31.9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3710万元1.37亿元。营业额逐年增加自不并说然而净利润却是囊中羞涩,按各季度分摊下来凤翔股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到了破产的境地


  披露的数据显示,年凤翔股份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45亿元,10.09亿元8.66亿元,4.44亿元而资本负债比率也分别达到111%、127.9%、104.2%;截至2019年上半年负债率虽有所下降,但也有90.9%之高


  与此同时,公司每姩的银行贷款均超10亿据招股说明书,2016到2019年Q3年期间分别向银行借款13.39亿元、16.76亿元、14.19亿、15.60亿元,其中95%以上为短期(一年)的银行贷款

  可以看到,凤翔股份想通过上市来寻求转圜但其能否上市还有待观察。虽然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向好但却是收益于鸡肉价格和鸡肉市场价格的上涨,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而待周期红利过去,公司还能不能保持高增长

(责任编辑:刘海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祥股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