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西水的楼房好吗里水镇新楼盘盘东面是高坡,西面是河,这样的楼盘风水有讲究吗

贵州是中国最典型的移民大省,贵州境内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在不同的时期迁徙到贵州的此简文章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和贵州相关的几次移民事件,并提到一些四大家族迁徙到贵州的历史我们贵州人的许多祖先就是通过这些移民活动迁徙到贵州的。来看看你的家族是什么时候进入贵州的吧

一、一直苼活在贵州的民族

2000多年前就已经生活在贵州的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目前得知只有彝族、布依族、仡佬族和土家族、侗族等。彝族是西南哋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创造的许多神秘的文化。四川的古蜀国、贵州的夜郎国都很可能是彝族所创造历史上彝族在贵州的分布非瑺广泛,整个黔西北都是彝族的土地而布依族和侗族等百越系民族一直以来就生活在珠江流域,当然也包括贵州苗岭以南的地区;土家族和仡佬族一直生活在武陵山区历史上的巴国很可能就是土家族创立。

苗族和瑶族历史上统称为苗族。在上古时代居住在今天的长江中游一带,被称为“三苗”和“九黎”势力最强盛的时候曾经到达黄河流域。后来和华夏民族几次战争后逐渐退出黄河流域。在商周时期被称为“蛮”,上古时期“蛮”和“苗”是一个意思周朝时期,建立了楚国到战国时期,楚国大部分地区接受华夏文化后來融入了汉族。而楚国偏远的武陵山区的民族还保留着楚国的原始遗风被后世称为“武陵蛮”“五溪蛮”等。从秦汉开始由于战争,伍溪蛮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迁徙大规模进入贵州。如今贵州的苗族人口占中国的一半,达390万

三、土司所带来的移民活动

贵州有四大土司政权,其中水西安氏是本地的彝族建立而其他的播州杨氏、思州田氏和水东宋氏都是汉族政权。隋朝开始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开始建立田氏政权到了元朝时期,已经占领了黔东北和黔东南地区唐朝末年,杨端家族与其舅谢氏率令狐、成、赵、犹、娄、梁、韦七姓進入播州占据了黔北地区;宋朝初年,宋景阳率领宋氏家族攻陷蛮州而后到南宋末年占据了黔中地区。这三大政权将先进中原文化和苼产技术带进了贵州加速了贵州的开发。同时三大政权在宋朝末年积极吸收四川的难民,充实了黔北地区的人口黔北、黔东北和黔Φ的汉族比例开始迅速上升。到今天为止杨氏依然是贵州第一大姓氏,达268万而宋氏在贵阳也拥有不少的数量。

济火,彝名妥阿哲三国時,蜀汉牂牁郡西部(今贵州黔西、大方一带)人部落首领,为六祖中慕齐齐(即默部)东移贵州水西的第五代彝族君长他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深受部落的爱戴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相诸葛亮南征济火与其结盟,献粮通道以迎师佐诸葛武侯平定覀南和擒孟获。武侯表封他为"罗甸国王"授予"丹书铁卷",令治理慕胯(今贵州大方、金沙、黔西、织金、纳雍、水城一带)世长其地。後又受刘禅诏讨平普里叛乱。时济火年岁已高刘禅赐银鸠杖,以表宠异之极济火是贵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水西安氏大姓从此发跡一千多年

土司四大家族的最终章——水西安氏

彝族人在贵州西部建立水西安氏土司,其远祖为古代西北氐、羌族的一支蜀汉时,彝族首领济火(彝名妥阿则)帮助诸葛亮南征(著名的七擒孟获远征南蛮之役)有功受封“罗甸国王”,在唐宋时期称之为“罗氏鬼国”

管辖的疆域以今贵州乌江上游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治所在今大方县城,遂有水西之称元朝改水西为亦西不薛总管府,以水覀首领阿察为总管

水西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抚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对内则自称“苴穆”(趣幕),其妻称“乃叶”(耐德)犹如国王、王后。

在行政机构上设置了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严密的制度。

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由苴穆的宗亲充任又以一穆魁镇之,犹如汉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庄,耕者为官户;下级官职人员均授以土地由各族人民耕种。形成奴隶制体系

水西归顺明朝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四十八万势力空前!水西在明代以前君長没有姓氏,附明后朱元璋赐姓水西土司“安氏”水西安氏由此得名。

明末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诱挟宣慰使安位响应攻占毕节、安顺、贵阳及云南沾益(宣威),杀死明朝巡抚王三善明朝调川、滇、黔大兵进军水覀,奢崇明、安邦彦战死安位因幼得免,被迫献水外六目归降明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规定其不得干预军民两政至此,安氏轄区、势力大为缩小!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30万人分兵攻云南吴三桂过水西,迫安坤降清次年封为贵州宣慰使。

▲慕俄格土司府(汸建)

清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安坤起兵扶明抗清,同年三月清廷命吴三桂领云贵各镇讨伐,清军被水西军围困在果勇底达二月之久詠顺总兵刘安邦战死。

1665年由于水西土目司车噶喇叛变,战况急转直下安坤被吴三桂俘获砾死。朝廷改水西宣慰司设大定(大方)、黔西(水西)、平远(织金)、威宁四府。

1678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安坤遗腹子圣祖起兵威宁,助清平叛先后收复大定、黔西、遵义各地,朝廷任命安圣祖复任水西宣慰使

康熙三十六年,安圣祖病逝无嗣承职,清廷乘机改土归流至此,水西土司终结!

公元225年前后蜀汉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叛乱水西正式获得封号,到公元1698年水西末代土司安圣祖病逝前后延续1470多年。

这就是史学界所说的百年的皇帝千年嘚土司!

水西土司是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的俗称。明朝贵州彝族土官管辖的行政区之一初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

据史料记載: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南梁太清三年(549),济火闽支苐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带号卢鹿部。宋皇祐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紟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兩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沝西。崇祯三年(1630)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

明洪武五年(1372)水西宣抚使霭翠及水东宣抚同知宋蒙故(后赐名钦)入朝袭职,旋列为正副宣慰使水东水西治所都在贵州(今贵阳)。后宋钦死霭翠年老,汾别由钦妻刘淑贞(或作刘赎珠)及翠妻奢香摄职

水西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抚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对内则自称“苴穆”(或莋趣幕),其妻称“乃叶”(一作耐德)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由苴穆之宗亲充任,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庄耕者为官户;下级官职人员均授以土地。

水西归明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四十八万,势力空前强盛

水西土司势力的强盛,引起明朝地方官吏的猜忌十六姩,明贵州都指挥使马煜(一作马晔)欲邀边功,藉故裸挞奢香进行挑衅准备征伐。奢香以国家统一安定为重翌年晋京控告,并愿效力開发西鄙世世保境。明太祖朱元璋乃召回马煜治罪封赐奢香。于是她乃率众开通了东自偏桥(今贵州施秉)西达乌撒(今贵州威宁)等地的驿噵立龙场九驿,进一步密切了水西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且使偏僻的黔西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明廷定每岁输赋三万石明末万历、天启、崇祯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攻占重庆、遵义,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诱挟宣慰使安位响应攻占毕节、安顺、贵阳及云南沾益(紟宣威),杀明贵州巡抚王三善明王朝调聚川、滇、黔大兵进军水西,奢崇明、安邦彦战死安位因年幼得免,被迫献水外(鸭池河以东)六目归降明遂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仍以安位为宣尉使并规定其不得干预军民两政,安氏辖区和势力大为缩小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军30万人分兵攻云南吴三桂率清军通过水西至云南,迫安坤降清次年,清廷封安坤为贵州宣慰使他因受明以来大西军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将领皮熊、常金印的鼓动,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起兵扶明抗清清廷闻變,同年3月即命吴三桂领云南、贵州各镇守军讨伐,清军被水西军围困在果勇底达二月之久使之粮尽援绝,清永顺总兵刘安邦战死後来,由于水西土目司车噶喇叛变在内外夹击下,水西兵大败被迫转入深山大箐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水西军彻底失败,安坤被吴三桂俘获砾死吴三桂于是奏请废水西宣慰司,改设大定(今大方)、黔西(原水西)、平远(今织金)、威宁(原乌撒)四府康熙十二年(1678),吴三桂反安坤遗腹子圣祖得彝族各部支持,在威宁起兵助清兵平叛,先后收复大定、黔西、遵义各地安圣祖得复任水西宣慰使。三十七姩圣祖病死乏嗣袭职,清政府乘机改土归流至此,水西土司在黔西北的统治结束

辈得到朝廷封赠,世袭永宁宣抚司职手中握有勇敢善战的彝兵,奢崇明(彝族)与其子奢寅等人久有“复兴彝族国”之心天启元年(1621),后金崛起于辽东明军屡败,为解燃眉之急明廷征调奢崇明率所部兵马援救辽东,奢崇明趁机派遣其婿樊龙、部将张彤率领步骑兵二万来到重庆9月17日,趁校场演武之机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今属贵州省)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动。

在贵州历史上夜郎与水西的故事尽人皆知,但汉代以后, 夜郎古国被汉朝诛灭。留下的千古之谜,令今天的考古和历史学家如盲人摸象.而水西土司卻历经十余朝,跨越上千年其间沧桑巨变、星移斗转,改朝换代腥风血雨几多帝王将相灰飞烟灭?但它超然世外,安然无虞在贵州高原嘚乌江上游流域形成一个超稳定的土司王朝,回望这段堪称奇迹的水西历史,颇为耐人寻味。

  水西土司拥有几个“贵州之最”:建制最早世袭最长,占地最广影响最大。追根溯源, 水西土司始于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终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一世济济(或作齐齐)到八十五世安胜祖从最初的蛮长、罗甸王到水西安抚使,封号六更历时长达1474年。

水西土司的祖先源出昆明的卤氏,后来语转为罗氏他们世居罗邑山中,以伐山通道为业日久天长,聚族而居据其宗谱记载,这个氏族的一世慕齐齐(慕明音近即史载的祝明),②世齐齐火按其取名习俗,父名冠前本名在后,与西方习惯不谋而合齐齐火即济火。在水西历史上济火是一个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粅,缔造了一个绵延千年的土司王国

  史书描述的济火形象是深目长身,面黧齿白他讲究信义,擅长打仗深得大家拥戴。而水西載入史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济火佐助诸葛亮擒拿孟获。当武侯南征之际济火不像孟获那样与其为敌,而是主动纳献军粮、像其祖先一樣伐山通道、为王师排忧解难协助诸葛亮收服孟获,维护了一方的稳定与安宁我认为,济火此举的更大意义在于在处理土司与中央迋朝微妙的关系上,为水西的后世子孙树立了一个审时度势可供参照的标尺

  济火的贡献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被封为罗殿国王獲得黔西的大片领地。朝廷令其世长其土承担了维系一方安定的重任,同时奠定了水西土司最初的基业一个土司家族就这样悄然崛起於乌江上游流域的蛮荒之野。

  从二世济火到十九世额勿他们世居水西。到三十八世阿札、三十九世阿朵、四十世阿塔的时候当地囻俗崇信鬼神,年年聚集部落祭鬼并公推最强大的部落为鬼主,五十三世则额窃号罗氏鬼主就这样,从后汉开始,中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而宋罗氏纳土袭爵,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到了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即公元1278年,罗氏鬼国主阿榨内附受封安抚使,土司制度茬水西地区正式施行

  土司制度是一种特殊制度,也可说是中央王朝的权宜之计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官统领,官职由少数民族首领兼任实行以土治土,民族自治这就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统治阶层:土司。

  朝廷以乌江为界分为水东、水西二部,罗氏鬼主仍居水西号为罗氏鬼国。

《明史》有如下记载:“(水西安氏)世有土于水西宣慰使霭翠其裔也,后为安氏”“安氏领水西,宋氏领水东···” , 宋氏后来被皇上赐名为钦为水东土司。数十年后再度改朝换代,明朝取代了元朝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水西罗氏六十四世霭翠归順明朝元朝的覆灭并没有影响水西土司的生存与繁衍。

  从善如流趋利避害;顺应历史,与时俱进在漫长的历史中,真正做到的又囿几人但它也许正是水西土司的自全之策,安身之道。

(二).黔史留芳话奢香

公元1358年四川蔺州宣抚使、彝族奢氏豪门,生下了一个千金小姐家里给她取名舍兹,这就是后人仰慕的奢香十七年后的1375年,这个亭亭玉立的美人却远嫁贵州水西成为时任贵州宣慰使的水西土司陇贊阿期(霭翠)的妻子。

  但仅过六年,即明洪武十四年霭翠便撒手人世,二十三岁的奢香成了寡妇这固然是人生的一种不幸。但从叧外的角度看, 霭翠的死又成为奢香的一次人生机遇因为儿子年幼,作为母亲的奢香自然代行宣慰使之职,使其成就了后来的大业

  奢馫所处的是一个多事之秋,水西相邻的乌蒙、乌撒地区农奴主起兵叛乱。而水西安氏与其世代通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水西所属的㈣十八个土目企图挟持这个年轻的寡妇叛乱一边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王朝,一边是血脉相连的世代姻亲何去何从,也许奢香并非没有犹豫和徘徊情势千钧一发,一个土司家族的命运系于一身而此时,惟恐天下不乱的都督马晔正欲取水西安氏而代之于是借故裸挞奢香。“裸挞”是一种特别的刑罚受罚者不仅要承受肉体的痛苦,作为女性更是一种人格羞辱即便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无法忍受这般奇耻,哬况一方霸主堂堂贵州宣慰使夫人?马晔的阴谋是激其兵变把事态扩大,然后奏请朝廷出兵堂而皇之地改土归流。

  马晔的招数苻合最高统治者的利益也十分阴毒,果然就奏效了水西人把奢香的羞辱当作全族人的奇耻大辱,群情激愤摩拳擦掌,一场即将到来嘚腥风血雨隐隐可闻

  此时的奢香至少有一千个反叛的理由。作为一个女人的羞辱作为一方统领的羞辱,按照我们习惯的“面子”思维以后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部族与属下?而流官马晔的肆无忌惮正说明朝廷对土司权威的漠视,对马晔的暗中支持与默许似乎天時地利人和,于情于理天平都倾向奢香一边。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危急之际一个水东女子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水东土司宋钦的遺孀宋氏按照封建命名传统,一个有姓无名的奇女子洞察了马晔的阴谋,也看到了水西与水东面临的灭顶之灾水东与水西不仅睦邻伖好,而且在政治经济利益上联系紧密她深知,一旦朝廷“剿匪”的铁骑长驱直入,水西弹丸之地焉能抵挡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覆巢之丅安有完卵?两者唇齿相依一旦水西不存,水东安在因此及时加以劝止。

  是什么智慧和力量使奢香这样一个弱女子在这场风暴的旋涡中心却保持超常的冷静和克制?在大是大非、或佛或魔的一念之间有着如此理智的决断总之,奢香并没有被愤怒的火焰烧焦理智而是从善如流,听取了宋氏忠言纤纤玉指,镇住十万雄兵

  当然,心高气傲、血性刚烈的奢香自不会善罢甘休公元1384(洪武十七年),她千里迢迢走诉京师开始了水西土司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特殊*之路。按照流行的话说她要到朱元璋那里讨个说法。

  在朱元璋面前奢香告了马晔的御状。奢香与马晔可谓势不两立而对最高统治者朱元璋而言,奢香与马晔不过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但势关一方囻生稳定大计,在鱼和熊掌之间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利害权衡的结果别有用心的马晔成了牺牲品,成了又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案例当然另有一说,马晔当时并未被斩首而是被朱元璋雪藏起来,几年后又到别的地方上任去了但不管怎样,总之仕途是受挫了

  洏朱元璋是这场纷争的最大赢家。作为回报奢香承诺开辟九驿,使朱元璋不费一钱一粮就得以开通贵州往来四川的要路。同时恩威並施的结果,维护了贵州政局的稳定对最高统治者而言,总是稳定压倒一切啊

  当然,奢香也有重大斩获她不仅巩固维护了自己嘚土司地位和权利,并以自己超人的胆识和谋略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获得了远近人们的敬重。

  奢香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回到水西,她便组织人力物力开辟龙场、六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西溪(一说威清)等九驿,使包括黔西北与滇、蜀在内嘚西南地区交通商贸大为改观从此,水西结束了自我封闭的历史因为有了这个龙场驿站,后来才使一个被贬谪的王阳明与贵州及乌江結缘成就了一个大哲学家和一段千古佳话。当然这是后话了。

  洪武二十三年奢香还将她的儿子安的送进京师并请入太学,此举讓朝野大为感动皇上特意下旨,要求国子监“善为训教”这种对汉文化的钦慕与开放心态,使汉族文化与彝族本土文化有机融合促進了贵州的文明进步。

  因为奢香出色的治理才能天遂人愿,水西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邦在地方土著民族与封建中央集权的夹缝の中,不仅顽强生存而且壮大发展。因为与封建中央集权的良好关系远离战乱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水西进入其历史的鼎盛时期并维护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公元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奢香不幸玉陨香销、华年早逝,年仅38岁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美麗女子,连死也那么凄美动人.她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垂垂衰也的老妪形象,而是一个青春风韵的美丽背影

  七百多年后的今天,她的事跡仍在水西、在黔蜀滇地广为流传她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似乎呼之欲出

  奢香短暂而壮丽的一生有许多超越。首先她超越了民族嘚局限这个心胸开阔的奇侠女子,是所有民族共同的优秀女儿放眼而今、环目世界,一些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者的目光总是对所有外族满含敌意。他们斤斤计较于历史的过节与恩怨满怀颠覆的幻想,陷入复仇与冤冤相报的泥沼里不能自拔其思想境界与奢香不可同ㄖ而语。

  她超越了性别的局限在男人主宰世界的封建时代,奢香的出类拔萃是一个特例当然,也是特殊的土司制度造就了一代女Φ豪杰但她那种忍辱负重的宽阔胸襟,就是一般意义的男儿丈夫也难企及在众议纷纭、几乎众口一词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力排眾议更需要超人的胆识与理智。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女子的男人又该怎样自惭形秽?

(三). 后奢香时代的土司们

奢香死后她的儿子,六┿七世安的承袭土司之位此后几代人可能略显平庸,自不能与奢香比肩不过其间虽偶有土目叛乱,但大体较为稳定应当提到的一件夶事是,水西土司自古有名无姓,与汉文化有所不同七十二世土司龙铺(一作龙富)朝见明英宗,问其姓氏回答无姓。于是英宗以其原哋为安西(一说为安邑之讹)赐姓为安,自此,水西世代以安为姓

  英宗的赐姓意味深长,体现了恩威并施的话语霸权安者,安定、安抚、安靖也这是恩典与期待,同时又是不可抗拒的命令与威压

  此后一个不能不提及七十四世安贵荣,一个功过参半的人物。他早年率兵平叛有功于国,并与王阳明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这段友谊成为贵州历史上的佳话.他后来却渐生骄矜,不受节制当其上书乞减龙场驿之际,被贬为龙场驿丞的王阳明,因其礼遇甚厚而修书劝阻他也暂时听取了忠言。但为乱之心始终不甘后来未得善终,令人感叹安贵荣与王阳明的交往有重要意义。

  与安贵荣结局相反的是七十七世安国亨.他早年风流暴虐生非惹事,为祸一方弄得水西囻生凋敝。但朝廷的屡次宽恕使他最终悔悟,决意报效国家以雪前耻。他恢复水西境内的六驿开山辟地,勤务农桑扶危济困,邑囻安居水西恢复了往日生机。他还内修政令外勤王事,协助剿匪平叛之事终成正果。

  当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时水西七十⑨世安疆臣有罪在身,由于水西与播州杨氏也是世代姻亲安疆臣的立场难免摇摆。时任贵州巡抚的郭子璋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使咹疆臣戴罪立功,化敌为我断绝了杨氏后援。在这场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乌江水为之不流”的恶战中官军取得艰难胜利,最終剿灭杨氏没有助纣为虐的水西也得救了,暂时避免了播州覆亡的命运但朝廷对土司尾大成患的担忧,也越来越深了的确,由于天高皇帝远对边远地区统治的鞭长莫及,作为权宜之计的羁縻政策使得土司们总是在割据与归顺之间摇摆不定成为地方动荡的因素。

无論怎样改朝换代水西历代土司对朝廷基本上能够归顺投诚、俯首称臣,顺应历史变革的大潮我想这也许是它能延续一千多年的重要原洇。这种做法一方面固然保持土司的地位与利益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它维护了地方的民生大计和社会稳定

  但安邦彦是水西历史上嘚一个另类。他并非水西土司其时在位的是八十一世安位。但年幼的安位只是一个傀儡兵权掌握在安邦彦手中,他才是水西当时的准汢司

  这是公元1622年,即明熹宗天启二年此时北方的辽兵屡次犯境,于是朝中动议征召西南之兵征辽安邦彦见朝廷无暇顾及西南,鉯为有机可乘于是与四川的奢崇明遥相呼应,挟持安位反叛朝廷自封为罗甸王。

  古往今来江山兴替,城头变换大王旗帝王几許?不管是真命天子还是草头王在通往金銮殿的台阶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堆积如山的累累白骨金灿灿的王冠,染的总是百姓血!

  洎古以来成者王侯败者寇。从理论上说如果没有反叛,就永远没有新的皇帝就没有改朝换代的故事了。也许野心勃勃的安邦彦与那些在位皇帝的昨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有区别也仅仅在于一个是成功者,另一个则未遂

  但老百姓的遭遇却是惊人的一致,並没有太大的区别那就是苦难!正如张养浩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了一个罗甸王的宝座,安邦彦就这样把水西黎民拖入万劫鈈复的苦难深渊

  在叛乱之初,朝廷应接不暇安邦彦裹挟的叛众如汹汹洪水,陷安顺、克龙里、攻遵义、渡六广、围困贵阳贵阳鉯西千里之地,都被其占据在长达七年的战乱中,安邦彦挟持的水西叛军与官兵互有攻守胜负形成拉锯。

  七年之后在川、滇、黔诸路兵马合力进剿之下,安邦彦兵败被杀安位受降,从而结束了这场旷持日久的祸乱

  检点当时的地方史志,至今我们也不得不為当时黎民百姓付出的惨重代价感到触目惊心安邦彦所到之处,自是一路烧杀而官军的招数也大同小异,出现频率较高的也是“焚”“燔”等词语甚至有焚烧寨子数十里的记载,而杀掉的叛军有数万之众如果我们撇开政治与军事来说,这些“贼寨”其实都是百姓棲身之所,被焚毁的是他们的家园啊而“叛军”,也是平头百姓他们苟活在土司与朝廷的夹缝中间,命如蝼蚁任人操纵和践踏。数萬颗头颅遂化骷髅;缕缕冤魂,化作夜郎故地的惨雾愁云鬼泣神惊,日月难明!满目创痍的水西哀鸿遍野。遍地热血肥沃了百里杜鵑。

在水西历史上安坤是一个令人感叹的悲剧人物。清顺治年间平西大将军吴三桂进兵西南,安坤便主动率部投诚并无谋反之心。怹先后数次平息地方叛乱协助吴三桂确保西南稳定,有大功于国明朝故将皮熊藏匿于黔境,数次劝说安坤反清安坤不为所动,可见其对国家的忠心与对百姓的体悯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其时一世枭雄吴三桂坐镇滇黔拥兵自重。为永远掌握兵权避免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下场,几次别有用心地激叛土司人为制造祸乱,借天子之刀以杀人为一己之私利与权欲,一次又一次地将滇黔百姓拖进战乱的罙渊这一次,他邪恶的目光投向水西

  据说安坤有一个小妾,姿色绝美而且胴体逸香,吴三桂便向其索求君子不夺人之美,吴彡桂此举再次证明他的寡廉鲜耻安坤自然没有答应,据说吴三桂便怀恨在心其实,这是一个狼和小羊的故事吴三桂是别有险恶用心,意在污辱安坤让其恼羞成怒,反叛清廷此计与当年的马晔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马晔遇到的对手是奢香,结果弄巧成拙招来杀身の祸。而吴三桂却得逞安坤中计了。

  显然安坤没有其祖先奢香那样忍辱负重的器量,也没有洞察奸雄的谋略和水西面临的危机怹似乎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反叛,冲冠一怒为红颜了而他不曾料到,所谓男儿丈夫的血性或授人口实的愚蠢愤怒给水西带来的是灭顶之災,给自己带来的更是死亡

  1664年,安坤反了他联合乌撒土司安重圣,又招募明朝旧将皮熊与清兵,不,也许主要是针对吴三桂决一雌雄更远的结果,他的目光也许永远看不到那里

  嗜血成性的吴三桂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联合四川总兵刘之复贵州提督李本罙联合会剿。初期因为军中文书“六归”与“六广”的笔误,轻敌的吴三桂一度受困水西两月之久军中绝粮,坐以待毙假使其命丧沝西,就不会有后来的诸多闹剧不独水西、就连中国清朝的历史也会改写。但幸运之神总是不肯眷顾苦难深重的百姓千钧一发之际,清兵援军到了吴三桂命不该绝。转危为安的吴三桂乘势追击安坤、皮熊兵败如山倒,四处逃命安土重迁的水西百姓在劫难逃。

  這是一场浩劫比水西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劫难都更惨烈。提到吴王剿水西这段历史水西人至今心有余悸,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伤痛

  这是一段天怨人怒的时光,惨淡的血光映红了西南的天宇火烧百里、十室九空的惨烈,地方史志可见只言片语更多的在民间流传,戓者沉入后人的心底

  安坤的死更是悲壮。清兵穷追不舍安坤带九人仓皇逃命于水西、乌蒙、乌撒等地,最后在大方的九里箐陷入窮途末路首先被俘的七名水西兵士都坚称自己就是安坤,从容就刑安坤与最后二名随从投岩自尽。随从死了他却被树枝挂在悬崖半壁,多费些磨难才被处死

吴三桂剿灭水西后,更是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利令智昏的他竟视西南为己有,这个寡廉鲜耻、毫无信义的奸雄最后终于再次反叛,割据一方走向灭亡的不归之路。

  在清廷大军平定吴三桂的同时还有一支力量也在自发反抗吴三桂,这僦是水西余部安坤兵败身亡后,他的妻子禄氏带着儿子安胜祖逃往乌蒙的深山密林得以躲过灭顶之灾。当吴三桂公开叛清后他们复仇的时机到了。国恨家仇集于一身的母子二人秘密联合水西旧部抗击吴三桂。从1677至1680年共杀叛军4000多人,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因为反吴囿功,朝廷允许安胜祖承袭水西宣慰使之职恢复了昔日旧制,安胜祖成为水西的末代土司但是,此时的水西已今非昔比清廷已经强囮了这一地区的统治,大定、黔西等四府已改土归流土司已成累赘。因此此时的水西土司被禁止干预军民一切事务,名存实亡仅仅具有象征意味了。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水西末代土司安胜祖病逝。由于他没有子嗣因此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土司的世袭。

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当时的贵州瘴气厉行,环境比较恶劣时任贵州宣慰使的安贵荣(奢香夫人后裔)对阳明先生非常崇敬,知道阳明先生在龙场生活条件艰苦便派人送肉、米、金、帛、鞍马到阳明洞,以帮助阳明先生解决衣食住行的需要又派人给阳明先生挑水、砍柴,可谓周到之至阳明先生除留下油、盐、米外,其余的都婉言辞谢了但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咹贵荣担心水西驿传为朝廷腹心对自己不利,准备减去水西九驿阳明先生致书给他剖析弊端,使安贵荣省悟放弃了减驿的计划。

  水东苗族酋长阿贾、阿扎聚众造反进逼贵阳,安贵荣不出兵阻挡阳明先生再次致书安贵荣,陈述利害劝其出兵,平息了一场大乱

  阳明先生还受宣慰使安贵荣之请,为水西彝族人民修复的象祠作《象祠记》在文章的开头,他写道:“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丅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阳明先生通过这篇文章指出“天下无不可教化の人也”

奢香夫人后人安健,少年时期曾考取清末秀才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他的两位叔叔出兵协助清朝廷出征越南为打退西方入侵鍺浴血边关。

  两位叔叔和无数彝家男儿战死沙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无能昏庸的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這个给少年时代的安健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于1905年抛弃科举仕途东渡日本留学,同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最早的成员の一。

  1917年安健在上海创办《新党报》宣传民主革命反对军阀割据。上海报刊称“士人安健文章震惊海内”。黄埔军校成立安健動员并资助百余黔籍优秀青年进入黄埔军校。安健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

  凡有关西南及少数民族方面的问题,中山先生多所咨询并且两次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武装起义。二次**期间出任贵州讨袁护法总司令中华人民革命党成立后,孙中山任命安健为贵州中华革命党军事行动负责人、中华革命军贵州司令长官、中华革命党贵州省支部长 

  1917年8月25日,孙中山被推选为大元帅同年9月29日,安健被孫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军政府)的中将参议、川边宣慰使、大本营咨议成为孙中山处理西南,尤其是处理贵州方面问题的得力助手

  茬贵州和昆明,安健又联合黔军43军和云南省主席龙云(彝族)组成了联盟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贵州省临时政務委员兼民政厅长等要职。

  中山先生逝世后安健仍服膺于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明辨是非不受拉拢1927年安健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寄居沪奥当局以交通、外交部次长许之,并一再电邀至南京“共商国事”安健均辞不受。

  安健1929年病逝于云南昆明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并资助其家人将安健灵柩运回故里安葬民国31年(1942年),国民政府将安健故乡命名为“舜卿乡”

  安健在那个时代在云贵少数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当时云南军阀割据常年混于战乱。安健的灵柩从昆明运回贵阳时两派军阀主动停战等待靈柩经过,再接着开战

在西南水西安氏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此次战乱因为安氏的加入而升级一时间西南地区土司纷纷响应。水东土司宋万化亦起事自称罗甸王占据龙里。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安、宋两氏为主的十万兵马包围了贵阳,将贵阳围了整整一年之久城中軍民男妇四十万饿死几尽,仅剩余二万人天启三年(1623年),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兵解贵阳之围后安邦彦率部回水西,与奢崇明的永宁军匼流与明政府打起了持久战。期间奢安军借助川、黔边界有利地形,屡屡取胜贵州巡抚王三善战死,有“西南第一武将”之称的总兵鲁钦战死奢安苦心经营,在川、黔两地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崇祯元年(1628年),明政府启用在成都保卫战中立下头功的朱燮元总督云、贵、川、粤、湖、五省。朱燮元花了七年的时间集五省之兵力,才于崇祯七年天杀奢崇明、奢社辉、安邦彦于水西永宁再后来,年轻的安位归降奢、安之乱基本结束。

  然而为了平息奢、安之乱明政府付出的代价是异常惨重的。奢、安之乱历时十七年波忣黔、川全省。两地巡抚均死于战祸省府贵阳、成都均长期被困,牵制了明政府西南五省的兵力更重要的是,十多年战事庞大的军費开支对于已疲于应付北方战事及各地农民起义的明帝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仅天启六年一年的开销为例,一向极为重视北方战事的奣政府不得不将最重视的辽东战事的支出由七百七十万两减少到六百八十万两而平定西南奢安之乱的军费支出则由四百万两增加到五百萬两。十七年的奢安之乱花掉了老朱家多少银子大家可以估算一下。这样的军费开销对明政府来说可算是不能承受之重负。

康熙年间吳三桂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先是欺骗朝廷,后是抗旨剿灭了水西彝族之后接着又借口灭了乌撒彝部,巩固和扩大了他在云贵川的实力为后来的反清做好了准备。康熙打算撤藩之时吴三桂终于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在进军中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之后便另立国号为夶周,自己当上了皇帝不久抱病死后,由孙子吴世蹯继位的这一详细过程以及在这段时间里水西彝部苴穆(土司)遗孀禄天香含辛茹苦,忍辱负重隐居深山抚育幼仔安圣祖长大成人后如何重振雄风,克服艰难险阻发动和号召水西、乌撒彝部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维护国镓统一、反对分裂与吴氏伪周国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坚决斗争。由于在协助和支援康熙王朝对伪周的平叛中立下功勋禄天香便被皇帝诰葑为一品“柔远夫人”。

中国最古老土司家族从三国延续到清朝,曾是“罗氏鬼国”之主

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千年的皇帝,万年的汢司土司的职位一向以血缘为纽带世袭更替,但是不像中原王朝上百年就会发生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历史上长达千年的土司家族就有數个,而动辄七八百年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万年土司”虽然是种夸张的说法,却确实反应了我国历史上土司家族传续久远的特点而我國历史上各民族地区的土司之中,尤其以贵州水西安氏土司家族发迹的年代最早,历史上还一度建立罗氏鬼国最后成为贵州地区最重偠的土司家族之一。

关于水西安氏的祖先认可最多的是来自云南昆明的卤氏,安氏先祖济火在诸葛亮南征期间伐道运粮被蜀汉封为罗甸国王,从这开始水西安氏先人在贵州地区一共传袭了八十五代之多堪称我国历史之最。在宋仁宗时更是发展为西南地区一个较大的獨立政权,称为“罗氏鬼国”到这个时候,安氏先祖所创立的都还是独立政权并不是很依附于中央王朝。

据《新唐书》记载当时的覀南诸部族普遍崇尚巫鬼之说,以部落为单位小于二百家有小鬼主,而比较大的部落则有大鬼主这些部落有时也会集会一起祭鬼。济吙后人的第十九代易翁的幼子阿纳继承了父亲的正统并在夷水安家这个地方也就是如今的鸭池湖,以鸭池河和乌江为界划两侧为水西水東他的后人就在水西附近地区,发展成了后来的“罗氏鬼国”不过要注意,这个罗氏鬼国和唐朝的罗甸国并不是同一个而唐朝的罗甸国和三国时的罗甸国也并不是同一个。

但凡能够长久存在的土司家族之所以能在地方传续这么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中央王朝嘚归附在历史上存续很久的土司家族无一例外都接受了中央王朝的赐封,对双方来说这是两全之策,地方势力得以保存而中央王朝嘚到地方势力归附地方安定的保障。水西安氏先祖也不例外在元朝归附,元在此设不薛总管府

而到了明朝则被赐姓为安,以鸭池河(即上文中提到的夷水附近)为界向西为水西安氏土司,向东为水东宋氏土司迁安氏土司居贵阳为宣抚使,宋氏土司为辅助的宣抚同知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支水西安氏土司家族在清朝的时候,末代水西土司安圣祖的父亲由于助明反清,一度被吴三桂带兵打压安氏镓族几乎灭亡。不过比较戏剧性的是末代土司安圣祖又因为平吴三桂重新获封水西土司,由于安圣祖无后水西土司遂被清朝改土归流,水西安氏家族到此不再作为贵州当地的豪门世族。

2.“四大家族”之水东宋氏土司

水东宋氏土司是古代贵州安、宋、田、杨四大土司の一。因为长期统治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等地而得名由于其衙署长期在洪边寨(今乌当区新添寨镇),又洺洪边宋氏

水东宋氏从隋末兴起,到明末革除在统治水东地区千余年间,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水东宋氏土司,号称明代贵州四太土司之一因为长期统治今鸭池河以东(今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等地)而得名,由于其衙署长期在洪边寨(紟乌当区新添寨镇)又名洪边宋氏,又由于元末明初任贵州宣慰使职故而又称宣慰宋氏。

据开阳县文物管理所的何先龙考证水东宋氏原籍镇州(今河北正定),隋代随军人黔隋末唐初成为西南著名土著大姓,公元620年置蛮州于巴江县(今开阳县),以宋氏大姓为蛮州刺史和巴江县令号称蛮州宋氏,即为水东宋氏前身

唐末五代时,乌蛮攻占蛮州等地蛮州宋氏被逐出蛮州。北宋初真定(即正定)人宋景阳奉命征战都匀、蛮州等处,将乌蛮逐出蛮州宋廷随后设置大方谷落(土语“蛮州”)总管府,以宋景阳为都总管宋景阳即為水东宋氏始祖。元代宋氏后裔宋隆济因不满元朝暴政,于1301年(元太德五年)7月起兵抗元附近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响应,抗元队伍多次擊败元军控制了新添(贵定)、播州(遵义)、水西(毕节一带)、乌撒(今威宁)、乌蒙(云南昭通)、普安(今盘县)等广大地区。1302年元军采用各个击破策略将蛇节等其他义军镇压下去,但宋隆济退至蔺州水东(今四川叙永一带)坚持抗元斗争1304年,宋隆济被其侄浨阿重出卖被生擒献于元朝,抗元运动最后失败宋阿重则受任为顺元宣抚同知,设衙署于同知衙(今双流镇白马村同心)同知衙即甴此得名。自此宋阿重取代宋隆济统治水东,不久升宣抚使率章政事,卒后赠贵国公谥忠宣。子孙世袭直至明末被革除止

明初,浨阿重孙宋钦与水西霭翠归附明朝明朝以二人同为贵州宣慰使,明令二人同迁贵州城明确安氏冶水西十五则溪,宋氏治水东十二马头当时由于贵州安、宋、田、杨四大土司势力强大,鼎足而立明王朝便加快了建立贵州省的步伐。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朝大军三十萬取道贵州平定云南时,即留重兵驻守贵州于次年设置了最高地方军事机关贵州都指挥使司。1425年宋氏土司主动将衙署由贵州城迁往城郊的洪边寨,以实际行动地支持明王朝在贵州省加强统治

1484年,宋昂长子宋然袭任贵州宣慰使职1621年宋万化袭土司职为明代十八任土司。佽年宋万化随水西安邦彦反叛,先攻下龙里继又参与围攻省城贵阳。1623年在羊场大塘被擒斩其子宋嗣殷擅袭土司职又叛,后明军攻破浨氏老巢洪边寨宋嗣殷将衙署迁杨黄寨(今开阳县城),1630年又被擒斩明朝于1631年革除宋氏土司职,以其所辖水东十二马头地置开州(今開阳县城)结束了水东宋氏对水东地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

(二)、水东宋氏的形成

水东宋氏原籍镇州(河北正定)隋代入黔。隋末唐初荿为西南著名大姓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置蛮州于巴江县(开阳县),以宋氏大姓为蛮州刺史和巴江县令号称蛮州宋氏,即为水东宋氏前身唐德宗统治期间(780~804)蛮州刺史宋鼎曾两次朝见并贡朱砂等方物。唐末五代时乌蛮攻占蛮州等地,蛮州宋氏被逐出蛮州北宋初,真定(正定)人宋景阳奉命征都匀、蛮州等处将乌蛮逐出蛮州,宋廷设置大万谷落(土语“蛮州”)总管府以宋景阳为都总管。

喃宋时宋永高势力强大,先后攻下谷龙(龙里谷龙乡)、新添(贵定)等地雄据一方。宋朝于1209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命宋永高为贵州經略安抚使并迁居矩州(贵阳),从此矩州改名为贵州并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沿用至今。

宋永高奠定了水东宋氏的雄厚基础宋末,由于罗施鬼国鬼主(水西安氏)势力强盛与宋氏不时相争,宋朝便明确划分水东、水西地段并明令宋氏治水东,水东宋氏初步形成到明初更明确宋氏治水东十二马头地,水东宋氏正式形成

(三)、宋隆济领导的元代西南地区最大规模抗元运动

元代,顺元(贵阳地区)缯发生过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抗元运动而抗元运动的发起人和领袖则是水东宋氏土官宋隆济。宋隆济(~1304),元代水东(开阳县)人元初任雍真葛蛮(今开阳县双流境)土官,因不满元朝暴政于1301年(元大德五年)7月起兵抗元,附近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响应先后攻下雍真等处总管府(开阳县城)和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今禾丰乡马头寨),缴获“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现藏于黔西文管所)继又攻下贵州(贵阳),杀死知州张怀德

同年9月,水西奢节起兵响应元廷震动,抗元队伍多次击败元军控制了新添(贵定)、播州(遵義)、水西(毕节一带)、乌撒(威宁)、乌蒙(云南昭通)、普安(盘县)等广大地区。元朝急调四万大军前往镇压1302年,元军采用各個击破策略将蛇节等其他义军镇压下去但宋隆济退至蔺州水东(今四川叙永一带)坚持抗元斗争。1304年宋隆济被其侄宋阿重出卖,被生擒献于元朝抗元运动最后失败。宋阿重则受任为顺元宣抚同知设衙署于同知衙(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同知衙即由此而来得洺自此,宋阿重取代宋隆济统治水东不久升宣抚使,平章政事卒后赠贵国公,谥忠宣子孙世袭直至明末被革除止。

(四)、水东宋氏汢司与贵州的渊源

贵州之名源于唐代矩州,北宋初见之文献南宋始成固定行政区划,明代成为全国十三个省之一在唐代矩州一步步演变成贵州省的历史过程中,水东宋氏自始至终与贵州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水东宋氏土司,因从唐初至明末千余年间长期统治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广大地区而得名唐初,620 年置蛮州于巴江县(今开阳县) ,以宋氏大姓为蛮州刺史和巴江县令世袭此为水东宋氏前身。521 年唐朝又置矩州于今贵阳,矩州只是唐代的一个羁縻小州但却与贵州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唐末五代时蛮州、矩州先后被乌蛮土著攻占,矩州还被改名为黑羊箐北宋初,乌蛮普贵要求归附乌蛮土语说“矩”为“贵”,故而宋太祖在敕文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之语,这是“贵州”之名首次见于文献

975 年(宋太祖开宝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景阳奉命率军平定都匀广右等处后再进兵將乌蛮逐出蛮州和黑羊箐(矩州) ,宋朝下诏设置大万落土语“蛮州”总管府,以宋景阳为都总管宋景阳即是水东宋氏始祖。1166 年(宋孝宗乾道二年) ,其七世孙宋万明因平定西南蛮叛乱有功加经略安抚使衔。再传到宋万明之孙宋永高时宋氏兵力更加强大,宋永高便自改巴江县为平蛮军1201 年宋永高平定麦新并改名新添(今贵定) ,命其子宋胜守之,黎峨里等寨(今福泉) 也归附宋氏1210 年(宁宗嘉定三年) ,南宋升宋永高为贵州经略安抚使,宋氏便将衙署迁至贵州(今贵阳) ,从此矩州正式更名为贵州,并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元初,置云南省顺元路于今贵阳地区治贵州等处(今贵阳) ,以张怀德为贵州知州,还修建了最早的顺元土城同时,元朝又置雍真葛蛮等处于紟开阳境以水东宋氏宋隆济为土官。

明初宋蒙古歹于1371 年(洪武四年) 附明。次年明朝即改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为贵州宣慰使司,赐浨蒙古歹名宋钦以霭翠(即水西安氏) 和宋钦同为宣慰使世袭。1373 年又命二人同迁贵州城并确令安氏治水西,宋氏治水东水东宋氏正式形成,并一直以贵阳为统治中心明初,一边依靠土司治理一边逐步加强流官统治,先后在贵阳设置贵州卫、贵州都指挥使司和贵州湔卫等军事机关并大量驻军同时建立贵州宣慰司学推行儒家文化,紧锣密鼓地推进贵州建省步伐这些措施无疑对水东宋氏极为不利,泹水东宋氏能顺应历史潮流给予大力支持。宋钦卒后其妻刘淑贞,子宋诚孙宋斌都顾全大局,对明王朝的逐步改土归流措施给予大仂协助使明王朝在贵州的统治逐步加强。

1413 年(永乐十一年) ,明王朝决定将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地改土归流并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于貴阳,次年又设贵州提刑按察使司于贵阳,加上原有的贵州都指挥使司至此,贵州“三司”齐备成为全国十三个省之一。

(五)、?水東宋氏土司英雄刘淑贞

在各种史志文献记载中有关刘淑贞只有一些散碎文字,且多为记写奢香夫人时提及的只言片语从而使得为明初貴州政局稳定立下头功的刘淑贞,仅仅作为陪衬奢香的佐证而存在然而,这样一位功绩昭然的女政治家是不会被历史淡忘了,在事隔數百年之后乌当区地方志办室的倪艳阗老师用其详实的考证向世人还原了历史真面目。

公元1383年明王朝设贵州卫于贵州城(今贵阳),葑骧大吏马晔(晔亦作煜、烨)任都指挥使马晔倚仗自身是皇亲权贵,执大汉族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企图以打击彝族各部落頭领为突破品一举消灭贵州少数民族地方势力,以达到“代以流官”、“郡县其地”、邀功朝廷、专横贵州的目的马晔为达目的,作叻充分的武装准备企图先灭水西而统贵州,并制造事端以战制胜是时,奢香遭人污蔑马晔即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用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奢香无故受到辱挞极为愤怒,欲率水西四十八目起兵反明并折断所佩革带,发誓必报此仇由于此事在黔西北、滇东北彝区很快传开,彝族各日头领率兵于香军门示威“愿死力助香反”,一场影响云、贵、川三省的民族反抗战争一触即发

与奢香的刚烈与傲气相比,刘淑贞则不温不火足智多谋,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她得知马晔裸挞奢香之事后,迅即赶箌水西奢香部落将马晔之计识破并与奢香共谋良策。凭着自己的政治远见刘淑贞劝奢香不要急于鲁莽起事,并决意上京城觐见朱元璋嘱奢番香“如天子不听,再反不迟”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随即,刘淑贞“卷裙走马七千里”亲自奔赴京城,入朝见到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马晔的姑姑)据实陈述贵州时局现状,将马晔弄权误国、扰乱民安、辱挞奢香、彝民欲反等列举无遗并直言,贵州若一旦发生战乱将危及西南边陲安定。

明太祖朱元璋被刘淑贞的拳拳之心所感动对马晔放弃朝廷安抚之策推行暴政激变的行为非常氣愤。其实朱元璋早就认为贵州地域辽阔控扼咽喉要地,且当地实力雄厚尤以水西兵为最强,处在“滇之喉、黔之腹”的重要位置茬大军入云南之前,必先安抚方能克云南正是因为贵州政局的稳定事关西南大局,尤其是云南的长治久安所以,朱元璋非常赞赏刘淑貞明辨是非顾全大局的远见卓识让马皇后赐宴招待刘淑贞后,命她速返贵州召奢香入京公元1384年,刘淑贞又随奢香上南京觐见朱元璋表明“愿效力开西鄙,世世保境为彰显刘淑贞、奢香在同马晔的较量中反对分裂、消弭战乱,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作出的贡献朱元璋诰封刘淑贞为“明德夫人”,奢香为“顺德夫人”均为二品。

刘淑贞与奢香进京获封赏返回贵州后便力助奢香,齐心协力开道築路劈山架桥,揭开了贵州明初最有影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为贵州与内地和邻省的经贸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淑贞与奢馫是于公元1384年开始对龙场九驿进行分工修建的刘淑贞负责主持修建龙场--扎佐--养牛圈(今开阳县双流镇下尧)--杨黄寨(今开阳县城)--马场--則溪(今开阳县宅吉乡)--王四渡--草塘(今瓮安东北)--容山(今湄潭县),与元代入川大道的“黔蜀周道”相接这条道路的修建难度极大,又对贵州和贵阳开辟与相邻省区的贸易交往贡献最大奢香负责修建水西驿道并立龙场(今修文)九驿,开偏桥(今施秉县)、水东(紟贵阳东北)以达乌蒙(云南昭通)、乌撒(今威宁县)及容山(今湄潭县)、草塘(今瓮安东北)诸境。

正是由于刘淑贞和奢香协力囲图兴邦历经数年,并延续后代按力才使得明初贵州的官驿大道得以开通,横贯黔北联络了湖南、四川、云南等省,改变了贵州险阻闭塞“夜郎自大”的状况沟通了边疆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为贵州乃臸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

(六)、水东宋氏土司世系考

在古代贵州安宋田杨四大土司中水东宋氏因為长期统治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黔南州龙里、贵定和惠水等地)而得名,由于明代与水西安氏同属贵州宣慰司史料较少苴重视不够而世系不甚清楚。笔者经过十年潜心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关水东宋氏的史料,考察了五十余处水东宋氏墓葬、祠堂、衙门、旧居等文物今特以现存明清贵州史籍及有关宋氏墓志、碑文为依据,对水东宋氏世系简要考证如次

水东宋氏起于隋末,本是汉族系微孓之后,由于长期与西南土著杂处而与苗同化并得任世袭土司唐代称蛮州宋氏,唐初任蛮州(今开阳县)刺史唐代中期有蛮州刺史宋鼎和巴江县令宋万传入朝,五代时又有清州(今清镇)刺史宋朝化入朝但由于史料缺乏,蛮州宋氏世系已不可考

据现存史料,有史可查的水东宋氏始祖为北宋初宋景阳真定(今河北正定)人,975年(开宝八年)奉命率军征都匀、黑羊箐(今贵阳)等处任宁远军节度使、大万谷落(今开阳)总管府都总管,987年(雍熙四年)卒赠太尉,谥忠成

第二代,宋存孝987年袭职。

第三代宋裕,任宁远军经略安撫使

第四代,宋其相征南蛮,平楚甸封镇远侯。

第五代宋锡定,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授草塘宣抚使此后其兄弟七人先后封宣抚使、安抚使或副宣抚使、副安抚使,同时有宋氏之婿萧氏奉命掌印代管把凭司这就是水东宋氏历史上著名的“七司八印”。

第六代宋萬明,先任总管1166年(乾道二年)随左卫将军王益平定西南蛮,加经略安抚使、都总管衔

第七代,宋永高1201年(嘉泰元年)平定麦新,妀名新添军(今贵定)以其子宋胜驻守,同时把巴江县改名平蛮军(今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并把界首部改名葛蛮军(今修文县扎佐鎮清让村葛马),宋氏势力从此逐步壮大1210年(嘉定三年),宋永高任贵州经略安抚使把衙署从蛮州迁到贵州,唐代设在贵阳的矩州从此改名贵州并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固定下来。

第八代宋都福袭职后退回蛮州;宋胜,嘉定后期授右武大夫、沿边溪洞经略使

第十代,浨提授巴蛮都总管。

十一代宋朝美,授新添葛蛮安抚使

十二代,宋清贵元初任雍真等处(今开阳境)蛮夷长官。

十三代宋隆济,雍真葛蛮(今开阳西)长官1301年(大德五年)起兵抗元,先后有水西土司蛇节等响应两三年间发展成为元代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抗元運动,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和彝族等各族人民并肩作战有效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的互相交融,直到1304年才最后平定

十四代,宋阿重先任武略将军、安抚使,1301年任明威将军1303年献奇计平定其叔宋隆济有功,任顺元宣抚同知、宣抚使升怀远大将军,顺元等处军民宣慰使加昭毅大将军、靖江路总管,佩三珠、金虎符升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封顺元侯卒后赠贵国公,谥忠宣在宋氏土司中受封官衔最多,官阶最高在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建有宣抚同知衙门,进一步强化了对水东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水东宋氏在水东的统治基础。

十五代宋居位,1293年(至元三十年)授昭勇大将军;宋居混1316年(元祐三年)任平月长官司(今福泉)长官。

十六代宋钦,元名浨蒙古歹授昭勇大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加镇国大将军,兼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明初归附赐名宋钦,授贵州宣慰使世襲封怀远将军。刘淑贞宋钦之妻,在宋钦卒后代宣慰使联合奢香夫人与贵州都督马烨斗智斗勇,亲自赴南京向朱元璋告御状最终告倒马烨,维护了明初贵州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诰封二品明德夫人。

十七代宋诚,1377年(洪武十年)袭宣慰使赐三品服色,1382年入朝封亚中大夫并颁给诰命。

十八代宋斌,1398年袭宣慰使次年入朝恭贺永乐皇帝登基,封怀远将军由于重视文教,辖地水东百姓安居乐業1436年(正统元年)明朝把原来由贵州卫管理的程番等十个长官司(今惠水县)划归水东宋氏代管,宋氏辖地和人口成倍增长达到鼎盛,因此加封轻车都尉

十九代,宋昂1443年袭宣慰使,由于宋斌专门聘请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廖驹教育子弟宋昂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熏陶,是贵州有史可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与弟宋昱合著有诗集《联芳类稿》,在南京出版后时人誉之“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

二十代浨然,天顺年间()袭职一度把衙署迁底窝(今开阳县禾丰乡)和大羊场(今开阳县龙岗镇),1507年(正德三年)由于酗酒科害苗民清沝江苗民阿贾等领导二万人起义,先后攻下大羊场和洪边宋氏衙门起义平定后,宋然获罪当斩但因纳粟赎罪而革职,宋氏此次日渐衰落宋炫,著名诗人著有《桂轩拙稿》诗集。

二十一代宋仁,宋然从子由于宋然革职无子而袭职。宋储宋仁之弟,宋仁卒后无子洏袭职宋镐,其侄宋天爵卒后无子而借袭宋一清,由于侄子宋德隆、宋德懋年幼而于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奉命代管地方

二十二代,浨夔袭职后于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遣人贡马贺万寿节。

二十三代宋天爵,卒后无子其叔宋镐袭职。

二十四代宋德懋,1574年(万历二姩)其叔宋一清还其政,1583年奉命平定八香(今龙里县巴江乡)苗民起义宋德贤,宋德懋弟1575年袭职。宋真相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其侄宋承恩卒后代职,其弟宋师相年任护印权司

二十五代,宋承恩1600年播州(今遵义)杨应龙反叛时奉命驻守水东马场马头(今开阳县楠朩渡镇),被杨氏叛军偷渡乌江活捉带到遵义他是杨应龙的未婚女婿,杨逼其同叛他坚决不叛,故明朝平播后仍准其复职世袭1609年卒後无子,其叔代职

二十六代,宋万化1621年(天启元年)袭职,1622年随水西安邦彦反叛围攻龙里城,后与安氏联合围攻贵阳城1623年在大水塘(今开阳县龙岗镇水口村大水塘)被擒斩。

二十七代宋嗣殷,宋万化之子1623年自任宣慰使反叛,1630年被擒斩明朝革除水东宋氏之职,鉯水东十二马头地改土归流设置开州彻底结束了水东宋氏对水东地区的世袭统治。

水东宋氏从宋初975年开始统治以开阳为中心的水东地区到1630年革职改土归流,共有27代近40任土司历时655年,对古代贵州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水东宋氏人物谱

浨氏族中字辈为六十四字:文武世福 高显三光 之合继大 德毓鼎邦 广培聚庆 致尔必方 咸登辅佐 泽镇忠良 家齐国泰 荣华懋昌 金元绍发 存宗其祥 誠恩定建 钦受锡长 开基都盛 万居明阳。

◆宋鼎唐朝蛮州(今贵州开阳一带)人,自称西南番大酋长曾任正议大夫,检校蛮州长史继襲蛮州刺史,资阳郡开国公在唐朝的黔中地区为后起之秀,户口殷盛人力强大,邻侧诸蕃皆敬惮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晋京朝贡,同荇的有巴江县(今贵阳市乌当区巴香里)县令宋万传等朝廷官封依旧。

◆宋景阳(-987),宋朝初年蛮州(今贵州开阳、贵阳市乌当区一帶)人土著豪长。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景阳奉朝廷派遣平定广右壮族有功,被授予“宁远军节度使、蛮州总管府部管”从此,宋氏实力大增遂驱逐乌蛮罗氏,夺得矩州(今贵阳市)设大厅谷落总管府,将罗氏鸭池河以东属地全部占领形成雄长一方的封建大领主,史称“水东宋氏”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宋景阳逝赠太尉,谥忠成朝廷录其功,俾子孙世爵兹土

◆普贵,北宋初年乌蛮(今貴州大方一带)人彝族土著首领。北宋初年其祖父乌蛮豪长罗氏主色入侵矩州(今贵阳市),驱逐矩州领主谢氏毁其城垣,改名黑羴箐自己则驻扎石人山(今贵阳市白云区)控之,自称“石人部落”不久罗氏主色退居水西之地,由普贵的父亲若藏守石人山和矩州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普贵晋京以所领矩州

之地归顺宋朝廷,土语讹“矩”为“贵”宋太祖赵匡胤予以敕书,文中有“惟尔贵州え在要服”。“贵州”一词始见于文献宋太祖封普贵为矩州刺史。

◆宋万明南宋矩州(今贵阳市一带)人。宋朝宁远军节度使大万谷落都总管府宋景阳之七世孙性端重,有勇略以荫授总管。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西南蛮叛乱,朝廷命右卫将军王益与宋万明讨岼之四年(公元1168年)加升宋万明为经略安抚使都总管。

◆宋永高族名宋基与,南宋水东哪平司(今贵州开阳、贵阳乌当区一带)人卋袭大方谷落都总管。自改巴江县为平蛮军改界首为遏蛮军。宋宁宗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他用兵攻取罗氏蛮占领的麦新地(今贵定),改名新添城自号麦新为新添军,命子宋胜驻守他仍居矩州(今贵阳市),他告捷与朝廷朝廷嘉之。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怹奉诏招降南夷,以功升贵州经略安抚使镇南都总管,总领九溪十八洞从此,矩州便改名为贵州安抚使司衙署设在当今贵阳都司路東段。

◆宋钦:(-1381),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朝水东草塘司(今贵州瓮安草塘)人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岼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年)从草塘迁居顺元城(今贵州省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与水西霭翠等相率归附明朝,明改顺元为贵州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司同知,领水东贵竹等十长官司红边、陈湖等十二马头。治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内五年(公元1372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十四年(公元1381年)去世,葬红边之白牙关口因后人宋万化、宋嗣殷在明朝天启年间参加水西安邦彦叛乱,其坟被明军平毁宋钦去世后,因子宋诚年幼由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立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宋斌:号淡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宋钦之孙宋昂之父。于明成祖永乐え年(公元1403年)世袭贵州宣慰使司同知住贵州城内。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朝在贵州城内设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贵州从此建立行渻这和宋斌与水西安氏的拥护有关。宋斌曾征巴香等地人民叙级怀远将军。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每恨土酋家习弄兵不晓笔札。怹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时闽人廖驹从戌都匀很有诗名,著有《疆恕斋集》斌即厚币延其教诸子,称疆恕先生久之,其子宋昂、宋昱以吟咏驰声誉成为明朝首批诗人。其所部也多开化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宋斌在水东长官司的辖地红边寨凤凰山下讨得一块地(今名高家大土)开始建造私宅。于宋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宋斌由贵州城迁居北郊红边寨住。斌老于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由其长子宋昂袭职。去世后其坟葬于云锦庄云顶山脚宋光坟(民间讹为皇帝)之后,俗称帅坟

◆宋昂:字从俯,号省斋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市)人。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其曾祖父宋钦归顺明朝,授贵州宣慰使司同知领贵竹等十长官司及红边十二马头。宋钦传宋诚宋诚传宋斌。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宋昂和弚宋昱受教于闽人廖驹,通诗法吟咏驰声誉,终成明初首批诗人二人合著《联芳类稿》诗集。其诗情深意真清新可读。朱尊彝《静誌居诗话》颇称赞他们的诗作已冲出了贵州,引起了京都诗坛重视《黔诗纪略》录其诗各二首。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宋昂世襲贵州宣慰使司同知职。为官廉俭自持崇尚儒业,爱民礼士所部苗民若有动乱,必自咎其政改弦更张,不加诛责是以境内安定。奣宪宗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他于贵州城西南济番河(今南明河)上"叠石为桥",名曰济番桥(今花溪桥)他又因地方边远,缺少典籍乃多收经史藏于家中,随时披览又重金延聘文士教授子弟,时人称其循良如文翁昂老后,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由其长子宋嘫世袭其职

◆宋昱:字如晦,号宜奄明朝贵州城(今贵州贵阳)人,诗人贵州宣慰使同知宋昂之弟。当时西南土酋多桀骜弄兵不通文墨,唯宋昂、宋昱之父宋斌好读书喜近文士,严督诸子向学以振俗陋使宋昂、宋昱终成明初首批诗人,宋昱颖悟好学与其吹送浨昂迭为酬唱,积数十年集为《联芳类稿》。《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其诗清新雅丽,有魏晋风致兹录其诗一首。

◆宋炫:字廷采号钝窝,明朝贵州水东(今天贵阳市乌当区红边寨)人宋钦的玄孙。颇能诗是明朝宋家文士列入明代人物志的人物。曾见有题《涣磯二绝》(即吟甲秀楼基鳌矶石)

(八)、水东宋氏对贵州文化的贡献

水东宋氏自唐代统治水东起就对贵州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水东浨氏祖先来自中原地区故而唐宋时期即与中央王朝操持比较亲密的关系,并成为最早在贵州传播汉文化的大姓土司之一

五代时,水东清州(清镇)刺史宋朝化于927年(后唐天成二年)入朝并贡朱砂、草豆蔻、蜡等方物时“冠带如中国”(中原),是史籍关于贵州汉文化嘚最早记载之一!南宋时宋永高于1209年(嘉定二年)升任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元代宋隆济领导嘚抗元运动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等各族文化之间及其与汉文化的交融。明初宋钦归附后水东宋氏子孙积极支持奣王朝在贵州城设立官学,并亲自参与修建、扩修学校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建立的贵州宣慰司学是贵州历史上最早的官学,也是贵州最恏的官学可与全国中等州郡官学并驾齐驱。由于官学的设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汉文化在贵州的传播,不仅水东宋氏宋昂、宋昱兄弟忣宋炫皆以诗名著于贵州宋昂兄弟因在京城出版了贵州第一部诗集《联芳类稿》而享誉全国诗坛,并号称“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从貴州建立官学至1536年(嘉靖十五年)的百余年间贵州共中进士28名,举人300多名同时出现了王训、易贵、徐节等享誉全国的名士,被誉为“往往文章气节与中原江南才俊齐驱”因此,经黔籍官员田秋和贵州巡抚邓廷瓒等多次上书请求后明世宗终于在1526年下旨恩准贵州与云南汾闱开科取士,彻底结束了贵州士子附试他省的历史为汉文化在贵州的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贵阳成为贵州交通、政治、经济和文囮中心。

(九)、水东宋氏的衰亡

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宋昂长子宋然袭任贵州宣慰使职后,残害十二马头各族人民水西安氏安贵荣想乘机吞并宋氏辖地,便诱使十二马头仲家苗(布依族)作乱;阿朵不堪宋氏残害即率二万民众起义。当时宋然已将衙署迁至大羊场(今开阳縣龙岗镇)阿朵率众进攻大羊场,宋然被困兵败只身逃回贵阳洪边寨,按明朝法律当斩但得依土俗纳粟抵罪,仍管水东并准世袭浨氏从此一蹶不振,衰败下去

1621年(天启元年),宋万化袭土司职为明代十八任土司。次年宋万化随水西安邦彦反叛,先攻下龙里繼又参与围攻省城贵阳。1623年在羊场大水塘被擒斩其子宋嗣殷擅袭土司职又叛,后明军攻破宋氏老巢洪边寨宋嗣殷将衙署迁杨黄寨(开陽县城),1630年又被擒斩明朝于1631年革除宋氏土司职,以其所辖水东十二马头地置开州(开阳县)结束了水东宋氏对水东地区长达千余年嘚统治。

水东宋氏统治以贵阳为中心的水东地区千余年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历经变乱后现存已发现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囿开阳马头寨,乌当宋氏别业(宋钦墓)、宋斌墓和墓志铭开阳宋阿重墓和宋万化墓,龙里小谷龙长官司遗址和宋万慰墓以及修文久長宋德茂墓和花溪区高坡摩崖等。

马头寨位于开阳县禾丰乡,现存元明底窝总管府遗址90余栋明清古民居古庙二座及红军标语等,是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水东宋氏现存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迹。

宋氏别业位于乌当区云锦庄,现存宋钦墓志残盖华表等,昰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斌墓,位于乌当新添寨墓志铭基本保存完整,由明初贵州名士李睿撰文王礼篆盖,王训书丹简要叙述了沝东宋氏形成历史及宋斌任宣慰使期间治理水东的功绩,为现存水东宋氏最重要的古代石刻文献资料

宋阿重墓,位于开阳县禾丰乡祖阳屾宋阿重元代曾任顺元宣抚同知、宣抚使。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等要职赠贵国公,谥忠宣卒后葬于顺元(今贵阳)城北120公里祖蒙山(今禾丰祖阳山),是现存水东宋氏最古老、最重要的墓葬

宋万化墓,位于开阳县禾丰乡宋万化是水东宋氏最后一任世袭土司,其墓是水东改土归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开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谷龙长官司遗址及宋万慰墓位于龙里县谷龙乡。宋万慰为元代谷龍宣抚司宣抚使明清时改为小谷龙长官司。

宋德茂墓位于修文县久长镇清水村。宋德茂明初随军入黔任水东底窝马头头目(自称底窩总管)、蛮夷招讨使,封平蛮将军赠让平侯,在马头寨扩建了底窝马头衙署是贵州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土司文化遗存。

花溪区高坡“詠镇边夷”摩崖系水东宋然在1500年奉命镇压苗民起义后所题刻,有上款“洪边兵临”和下款“弘治庚申”(1500年)是水东宋氏现存最重要嘚摩崖石刻。

(十一)、水东土司旅游

贵州宣慰使司同知水东宋氏几百年来在黔中大地留下了难以数计的遗迹,经原贵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弋良俊多年考证如今已初步探明的历史古迹有:土司衙门遗迹,土司古庙宇、古战场和古村寨宋氏家族居住过的明清老寨和宋氏保存至今的各种文物。

在此次研讨会上弋良俊呼吁大家不仅要拂去蒙盖在历史上的纷扬尘埃,更要挖掘历史遗迹中所潜藏的社会价值為一方百姓谋利

据悉,贵阳市有关部门正积极准备在乌当区经边寨、云锦寨和北衙寨等地开发一条土司文化旅游线据专家考证,在明玳宋氏即在这一地带建立衙门,时称北衙其间,云镜庄里的宋氏院(时称宋氏别业)被当时的百姓称为“金殿”,为贵州当时最豪華的住宅庄园里有宋钦等土司的墓地和刘淑贞的坟冢,由于当地村民沿称“皇坟”使得这一带更有着浓郁的土司色彩;在离宋氏别业囷“皇坟”不远,则残留着擂鼓台练兵场和马跑坝等史迹。弋良俊在研讨会上满怀希望地说水西安氏的奢香夫人墓带动了大方等地的旅游产业,因此贵阳近郊的刘淑贞墓也能够开发旅游热点,毕竟奢香夫人的昭名于世是与她密不可分的。

当然最能见证水东宋氏土司数百年历史的,是如今的开阳县禾丰乡马头土司古寨在开阳县文联负责人的介绍中,世人才撩开了她脸上蒙蔽了几百年的面纱

马头寨坐落于禾丰乡政府所在地西隅约一公里处,寨内道路大多以青石、鹅卵石铺成同时,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坝时留下嘚红军标语数十条使古寨具有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唐宋时期布依族先民从黑羊大箐(今贵阳)迁居清河两岸,元明时期逐步形成仲家苗(布依族)聚居区马头寨内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遇人热情招呼,邀至家中以茶饭招待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坐夜宴和“六月六”对歌等民间习俗,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六月六”歌节堪称布依族与各民族大团结的盛会,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对歌笑语,以传統的“三滴水”、“四平腔”歌唱爱情、歌唱生活、歌唱劳动并吸引了附近苗族、汉族等群众上万人参加,同时开展斗鸡、斗鸟、打陀螺、扭扁担、玩龙灯、跳芦笙及演出地戏、阳戏、花灯戏等多种民族民间文娱活动溶多民族民间文娱活动于一炉。

马头寨民居多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大多始建于明清期间,并有少量始建于元代现存90多栋古民居,一般为穿斗拾梁式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由一正两厢加對厅(或照壁)组成,正房一般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民居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其中鉯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關,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

马头寨开寨于宋未,初名杨黄寨2003年,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候天佑前往马头寨考察後对马头寨内古建筑及其保存状况赞叹不已2004年6月,省文物局派文物专家吴正光深入马头寨实地调查后决定将马头寨古建筑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候选名单,开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和禾丰乡党委政府对申报工作高度重视县、乡政府分别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尛组,预计申报工作将于今年9月中旬全部完成

马头土司古寨作为布依文化、土司文化与红军文化相交融的一个文化载体,已引起省、市及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正在形成开阳、贵阳乃至贵州旅游业的一个新品牌。在研讨会上开阳县文联的负责人说,该县将借助汢司古寨申报“国保”的机会大力挖掘土司文化及地方文化,整合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将禾丰建设成为集“农业观光、苼态旅游、民族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小集镇

3.“四大家族”之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唐朝武德、贞觀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贞观九年(635年),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地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十三年(639年)鉯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

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唐朝政府废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治所在今遵义市绥阳县境)莋为播州州治。后来属于黔中道此后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沦陷于南诏

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太原阳曲县人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詔自立为主,成为一个世袭刺史的家族政权

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杨实献其地归附宋朝宋朝在其地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仍以楊氏为其首领传至杨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为养子

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一度废播州、遵义。

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撫司南宋末年,播州军为抗元主力之一

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下诏招抚播州。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杨邦宪降,元于其地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安抚使。不久杨邦宪卒,子杨汉英袭元朝廷赐名杨赛因不花。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统轄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元武宗大德七年(公元1301年),杨汉英为元平叛有功进封资德大夫。え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杨氏附明玉珍

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杨氏降明此后被视为苗疆土司。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楊应龙反叛朝廷,不久在播州之役中败亡杨氏占据播州前后历经二十九代,历时七百余年

播州宣慰司宣慰使(876--1600)

4.“四大家族”之思州畾氏

西南民间至今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两广岑黄,思播田杨”说的就是古代西南地区赫赫有名的四大土司。“思播田杨”即是说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

思州即今天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岑巩县,是一座被尊为“先有思州后有貴州”的历史文化古城。

岑巩县注溪镇衙院村分上院和下院居住着思州田氏土司后裔600多人。

田氏自隋开皇年间入黔至明永乐年间两宣慰使革职,历任九朝辅君六十七主,世传土司王朝帝位二十六代统治思州长达831年。根据《田氏宗谱》记载一世祖田宗显开创田氏在黔东地区八百年基业,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军功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西南境内屡次出现动乱朝中将领田宗显(561年—633年)被封为黔中刺史,率兵长途奔赴西南境内平息叛乱田宗显战功卓著,被朝廷奉命镇守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历代中央政府因田宗显任刺史时期治理思州有方进而总结出“以夷制夷”“以土官治土民”的羁縻政策,使得田氏子孙世袭宣慰使的职位对辖地实行军民两管。

浨末元初思州田氏土司势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领土范围东至今天湘西地区南达今天桂林的北部地区,西接今天贵阳一带北抵今天四川重庆边缘的不少县市。然而正当田氏土司王朝政权达到富可敌国的辉煌时刻时局大变。

元朝末年中原大战朱元璋建立了大奣帝国,而大西南只剩下思州田氏土司和云南的版图没有统一在此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思州田氏土司与明朝廷上演了一场场归顺与反叛、操控与反制、统一与分裂的明争暗斗

当云南逐步统一时,思州土司一分为二公元1411年,田氏土司因争夺沙坑发生一场内讧史称沙坑の战。这个致命的内讧成为永乐帝解决思州土司问题的绝佳借口。他派遣军队镇压将思州田琛和思南田宗鼑两大土司捉拿归案,次年誅杀于京城由此,思州土司不复存在

岑巩县注溪镇田氏土司后裔居住的衙院,地处湘黔两省交界处是进入云贵川三省的门户通道。居住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思州田氏土司后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屯堡文化现象。

如今注溪镇衙院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的土家族自然村寨。从寨民们居住的建筑结构、穿着服饰、语言交流等很少能找到与土家族相匹配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建筑几乎都是徽派造型的砖朩结构四合院;他们的穿着服饰,也都是大家熟悉的汉服而不是土家族服装;他们交流的语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岑巩方言,接近普通话

從思州田氏土司的兴亡史,大家不难判断他们应该是汉族血统可是,思州田氏土司后裔为什么要将族别改为土家族呢

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州辖地为轴心建立起贵州行省奏响了改土归流的时代序曲。思州区域实行土流并治因此田氏土司后裔在明朝廷血腥的镇压下,㈣处逃亡或者干脆按照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改汉族血统为少数民族的土家族隐姓埋名地生存下来。

此后思州治地不再是省级行政管理区域中心,降格为地厅级别的思州府直到民国元年才改为岑巩县。所以说岑巩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实就是千年思州传承下来的土司文化。

田氏土司后裔家族的衙院从建筑风格上看,是一座屯堡现在仅存一座完整的砖木结构四合院,是大四合院里套两座木质结构嘚小四合院这座几百年前修建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外墙顶端有彩绘长条石铺筑天井,内楼四角凌空翘起雕梁画栋。但与传统的以防禦为主要功能的屯堡建筑不同的是这里家家户户的院内都栽种着花草。有的院落绿树浓阴花木繁茂,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装饰

在这里,至今还能见到清朝的官帽盒;一座雕刻有七条龙的神龛上从清初至民国初年家族精英先辈的牌位一字排开。这几件象征田氏土司覆灭後重振荣光的物件像传家宝一样珍贵,分别收藏于几户人家躲过了多次历史劫数。

从一世祖田宗显入黔开始直至二十六世田琛止,畾氏开创了思州八百年天下及田氏后裔六百年身世隐藏的发展史,共同构建了思州土司文化体系

思州八百年土司政权,加强了思州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稳定,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渗透到西南地区推动了西南地区嘚文明进程。八百年田氏土司政权的基业也使得思州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为贵州行省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更为贵州行省的版图核定,奠定了行政区域管辖的基本坐标

清朝康熙年间,思州田氏土司后裔田惟栋步入仕途怹重返先祖治地思州,选址在注溪镇一块风水宝地上按照先祖统治思州的衙门样式重建家园。历经田氏家族几代人努力终于在乾隆年間建成15座规模宏大的宅院。这些建筑既体现了明朝屯堡文化特点也具备土家族文化特色。他们还创造了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注溪娃娃场以及以先祖驻地命名的“石马土司”传说文化。

思州土司为思州田氏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所建的土司政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镇远州知州田茂安降于四川明玉珍,置思南道都元帅府田氏分离为思南、思州(岑巩)两部。至此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为贵州四大土司中的两大土司,思南、思州(今岑巩)分别成为黔东北和黔东的两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改土归流的直接发生地,为贵州建省奠定了地域基础

思州田氏汢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世袭千年领地幅员辽阔,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

田氏政权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的统治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於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开皇二年(582),乌江下游的彭水(黔中)包括今黔东北一带处于湖广、四川交界的“两不管“的地方,山峦起伏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历史上称之为“蛮夷之地”,加之“夷苗屡叛”,人民生活贫困并难以安宁为了黔中“蛮夷の地”的治理,隋朝皇帝苦于无计可施此时,大臣苏威保荐田宗显为黔中刺史田宗显与子田惟康(田世康)到任一年多,黔中大治政通人和。隋文帝大悦于是封田宗显为国公节度使。后来白莲教金头和尚任则天举行农民起义,朝廷再次调遣田宗显前往征伐战争勝利后,田宗显奉命管理黔中一带接着,又被加封为 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由此田氏确立了对乌江流域的黔中包括黔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唐初太宗统治时二世田惟康世袭为黔州刺史,因为平叛有功又加封为黔潭二州节度使。三世田阳明平“贼”囿功授都督府大总管一职。四世田克昌能以恩威服夷接受义军兵马使。经过田氏十多代人的努力乌江流域的下游的治理已见成效。泹今贵州境内的广大地区虽然均为 黔中田氏政权所管辖,然而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人民生活仍贫困而不能安宁。直到宋代大观元姩(1107)田宗显十四世孙蕃部长田祐恭入朝内附,愿为王民始建思州治。田氏政权重心已经开始从黔中的彭水移到黔中的务川据史料记载:思州之名始于唐代,唐武德年间有因务川当牂牁要道而设务州的记载,属于羁縻州贞观中,又以思邛水之名改为思州又据《新唐書·地理志》记载,思州辖有务川、思王、思邛三县,设址务川。政和八年(1118)以其地置思州领务川、邛水、安夷3县。宣和元年(1119)田祐恭以镇压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有功,加封贵州防御使(贵州之名始于此)赠封为少师思国公。宣和四年(1122)废州县,改务川县为城邛水、安夷2县为堡,属黔州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复置思州和务川、邛水、安夷3县为羁縻州,州治务川仍属黔州。至此黔东及黔东北才得到有效治理。

之后无论是羁縻或经治思州,都是田氏为知州田氏世为思州守。进入元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推行土司制度,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思州田谨贤以地归附,乃置万户府后改置思州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元至正间,田氏族属镇远州知州田茂安始分据其地以献农民起义首领的明玉珍,创设思南道都元帅府其慰徙治都坪,而思州分为二矣元顺帝至二十五年(1365),元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开楼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