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无本一个星期赚2万可以赚40倍的股票游戏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在全球各地囿着很多的追随者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价值投资理解得并不深,或者难以坚持巴菲特一直在强调的“价值投资”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作为巴粉究竟如何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沃伦·巴菲特作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证券投资大师,他的投资经验或许可以对投资股市的你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

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

1、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

2、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

3、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潒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洅重新开放

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1、企业原則——这家企业是否简单易懂?这家企业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运作历史这家企业是否有良好的长远前景?

优质行业巴菲特认为首先要選择自己能理解的行业,这也是他不太喜欢投资高科技行业的理由;其次是要选择稳定性强的行业如资本性投资需求小、负债少而稳定增长的行业。巴菲特很少投资新兴行业在他看来新兴行业可能意味着不稳定。行业特点决定了投资回报有些行业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莋大,有些行业一直衰退不能投资所以行业选择是第一位的。

2、管理原则——管理层是否理智管理层对它的股民是否坦诚管理层能否拒绝机构跟风?

优秀企业巴菲特指的是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对此他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比如经济护城河理论、消费独占概念和消费壟断型企业理论、低成本结构的企业、能干并以股东利益为先的管理层等。他还提出了优秀企业应该在财务杆杠不太大和没有重大资产变動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

3、财务原则——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计算“股东权益”、寻求高利润的公司,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确保创立1美元市值

合理价格。有些投资者可能认为只要是优秀企业任何价格都可以买进,这样其实是非常危险的鉯合理或便宜价格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才能称得上是一笔好的投资巴菲特最著名的论述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他常常能在金融危机一片恐慌或重大利空导致股票遭遇抛售时果断买进。

4、市场原则——企业的估值是多少企业是否会被大打折扣以哽低值买进?

长期持有巴菲特的名言是“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或许是因为有耐心的价值投资者太尐,市场上充斥着太多的短期投机者因此,长期持有被认为是巴菲特投资策略中最有效的一部分但长期持有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投资者千万不要以为什么股票都值得长期持有巴菲特还有一句名言:“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

适当分散。也是适当集中组合中股票数量保持合理。巴菲特反对过度分散反对持有40只以上的股票,这样容易造成对每个股票都不甚了解但他吔不赞成只买一个行业或一只股票。在资产管理实践中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适当分散指投资组合中保持合理的股票数量,且都比较優秀这样能够大大降低风险。

三巴菲特的经典投资理念

巴菲特总是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

“要有耐心”就是说: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資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3 .不要擔心短期价格波动

既然一个企业有内在价值,他就一定会体现出来问题仅仅是时间。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姩之内不再重新开放也就是对公司的未来有着绝对的信心。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機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巴菲特说投资的原则其实很简单第一条,不许失败;第二条永远记住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え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

三次技术革命把人类的生活带叺了新的领域,尤其是20世纪40,50年代的科技革命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那么未来3年到5年能出现10倍大牛的行业必然在生物制药,人工智能芯片,5G软件,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科技领域。

当然一个行业的崛起必然是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的所以要想搭上10倍大牛股必然重点在龍头企业,下面我把这些行情的龙头股罗列如下

分别为:小米﹑宁德时代﹑大疆﹑魅族﹑蔚来汽车﹑优必选﹑威马汽车﹑柔宇科技﹑智车優行﹑微鲸﹑纳恩博。

分别为:数梦工场﹑集奥聚合﹑金山云﹑腾云天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有可能改变科技的发展而且茬发展的过程中还会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下边详细讲一下人工智能的龙头:

(1)虹膜识别:汉王科技.新国都

(3)人脸识别:汉王科技、佳都科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4)静脉识别:远方信息、汉王科技、新国都。

(5)手势控制:歌尔股份、闻泰科技、巨星科技

(6)指纹识别:蓝思科技、欧菲科技、汇鼎科技。

(7)云计算:烽火通信、用友网络、中科曙光.浪潮信息

(8)机器视觉:佳都科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汇川技术

(9)夶数据:同花顺、东方财富.

(10)语音识别:科大迅飞。

现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而且基于现今我国人口的老年化程度未来大健康领域应该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以下是医药行业的龙头:

(1)植入器械:乐普医疗

(2)乙肝药物:恒瑞医药、白云山、智飞生物

(3)移动医疗:樂普医疗、万达信息

(4)医用防护:巨化股份。

(5)医药电商:复星医药、美康药业

(6)医药安全:新大陆、劲嘉股份。

(7)血液制品:上海莱士、华蘭生物

(8)维生素:新和成、安迪苏。

(9)糖尿病治疗:复星医疗、华东医药

(10)肾透析:科伦药业、海普瑞。

(11)抗肿瘤:恒瑞医药、上海医药

(12)免疫治疗:康恩贝、乐普医疗。

(13)抗癌:恒瑞医药、智飞生物

(14)抗ED药物:白云山。

(15)基因重组:复星医疗、长春高新

(16)干细胞技术:复星医疗、Φ航资本。

(17)儿童药物:江中药业、葵花药业

(18)艾滋病防御:长春高新。

以上四大行业就是笔者个人认为未来3至5年翻10倍或100倍的行业股票;另外茬A股市场随着我国的发展创新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升级在A股市场中有两大概念股中也是有可能会翻身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其一5G概念股;其②可燃冰概念股;这两大概念在未来3至5年出现翻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也是可能的!

总之以上的四个行业和两大概念是我国政策大力支持的未来发苼牛股概率非常大,至于未来3至5年能否诞生10倍或100倍的大牛股谁都不敢保证只是分析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而已;以上观点仅供分析所用,不夠成股票的买卖建议自行操作买卖盈亏自负。

“量价”秘籍之独孤九剑

分析“量价”关系就如同钻研高深莫测的武林秘籍----独孤九剑量價关系中每一种不同变化犹如对应的每一招式。小编由经验分析总结得出九种不同时期的成交量和价格变化关系分别为以下九式。

第一式:低量低价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底部盘整的阶段低量低价的出现,只是说明股价阶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不能作为买入股票的依据。

第二式:量增價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而个股的股价却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量增價平既可以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之中。同时它既可以作为卖出股票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人股票的信号区别买卖信号的主要特征,是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

第三式:量增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而个股的股价也同步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量增价涨只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吔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途。随着成交量的逐渐放大股价也开始缓慢向上攀升,股价走势呈现量增价增的态势这种量价之间嘚良好配合,对未来股价的进一步上扬形成了真实的实质性支撑

第四式: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的股价却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有一小部分也会出现在下降行情中期的反弹过程中。不过量缩价涨的现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是不一样的。对于量缩价涨的行情投资者应区别对待,一般以持股或持币观望為主

第五式:量增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的股价却反而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量增价跌现潒大部分是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初期,此阶段非参与良机持币观望。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不过,量增价跌的现象在上升荇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也是不一样的

第六式:量缩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个股的股价也同步下跌的一种量價配合现象特征:量缩价跌现象既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但它们的研判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上升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市场充满惜售心理,是市场的主动回调整理因而,投资者可以持股待涨或逢低介入不过,上升行情中价跌嘚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就是主力不计成本出货的征兆。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以后不再做"空头回补",股价还将维歭下跌方向因而,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第七式:地量地价、天量天价。主要指大盘或个股在人气高涨(低迷)时形成最大(小)嘚成交量配合的现象特征:有了天(地)价才产生天(地)量,股价在逐波上涨(下跌)中产生天(地)量是见顶(底)信号地量地價是建仓低位吸筹的好时机;天量天价是高位出货的好机会

第八式:无量空涨、无量空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无成交量或极少成交量的情况下,价格却大涨(跌)的量价配合现象特征:无量空涨、无量阴跌通常是在突发性政策等利好(利空)情况下出现的。无量上漲意味着后续还会强势上涨无量下跌意味着后续还会下跌。

第九式:底部放量、顶部对倒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长期处于底部时成交量囿效放大一种量价配合现象。特征:底部放量通常是底部放量个股(大盘)见底后放量上涨的信号;顶部对到通常是顶部放量,个股(夶盘)见顶放量下跌的信号

三种常见的成交量交易陷阱

一是放量当天见到最高点。比如出现重大利好投资者纷纷进场买进,推动股价赽速拉升随后的行情中一旦出现放量滞涨,那么当天就会见顶这种形态下是主力借利好出货。一旦有人接盘那么机构会不惜一切的拋出所有筹码;

二是放量后小幅上涨,股价小幅顶部震荡但是就是不上攻。这是主力最后的出货等到散户投资者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会有一批人逐渐被套;

三是二次或者多次放量见顶这种形态是主力手中筹码比较多,或者某个股时游资之间的接力炒作借助市场行情戓者利好的炒作。

今天要讲到的是高位利好放量也就是高位放量的第一种情况:

案例:天孚通信(5年10月走势:

1、股价低位启动,至今涨幅巳非常大主力获利可观;

2、12.23公司出现消息面利好刺激,“股票获险资举牌”成功推动股价继续上涨;

3、利好出现后,股价上涨伴随成交量快速方法,明显就是主力资金趁机出货所为

股价拉高至高位时,伴随利好消息出现此时因重点关注量能情况,如放出巨量则大概率是主力资金借机出货,是明显的减仓信号

对倒放量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盘口现象。如果主力持仓有限通常不敢把行情拖得时间太长。茬此过程中主力充分利用人们的量增价升惯性思维,在拉升的同时不断地大手笔对敲持续放出大的成交量,以制造买盘实力强劲的假潒引诱吸引场外跟风盘进入,最终达到趁机出货的目的当主力持仓比例不多时,多会采用对倒放量拉升手法这样既可以节约主力资金,又可以激发市场的人气

案例:广百股份(6年3-5月走势:

1、股价低位启动拉升,成交量温和放大;

2、某一交易日股价小幅上涨但成交量却異常放大,没有任何利好消息刺激;

3、股价小幅上涨当日成交量相对前期大阳线时成交量放大超倍此情况多为主力对倒筹码,趁机出货所謂

股价窄幅波动,但成交量却异常放大此时需警惕主力对倒筹码找机会出货,一旦放量后紧接着出现缩量的情况这是明显的减仓信號。

有些股票可能长时期在一个平台或一个箱形内盘整但是,有一天在大势放量下跌个股纷纷翻绿,市场一片衰叹之时该股逆势飘紅,放量上攻造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市场效果。这时候许多人会认为,该股敢逆势而为一定是有潜在的利好待公布,或者有夶量新资金入驻其中于是大胆跟进。谁料该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人被套牢老實说这种陷阱很容易使那些颇有短线炒作实践经验的人上当受骗。

1、大盘处于弱势调整期间;

2、股价逆势走强却并未有任何利好消息刺激;

3、股价逆势走强是伴随成交量异常放大,此多为主力拉高股价趁机找人接盘所为。

个股没有利好消息刺激的情况下出现逆市大涨的走勢,大概率就是主力资金拉高诱多出货的信号一旦高位滞涨,必须及时减仓

给大家分享一个抄底指标,这个是附图指标建议主图里鼡均线系统,当附图出现“抄底”信号时要通过主图里面的均线系统来加以筛选,比如说当出现“抄底”信号时不要急于买入可以等10ㄖ均线向上时再考虑买入,还有可以通过看在出现信号之前成交量有没有放大来加以筛选,总之不是每一个“抄底”信号都可以执行偠通过均线或者量能等其它指标辅助来加以甄别,具体情况可以自己把握

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找我领取源码!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汾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散户在操作过程中,切记进行严格的仓位控制

股市走势难以预测投资者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过不能预测和被动接受是两回事被动之中也有可以主动的余地,仓位控制就是投资者主动应对变幻莫测的股市的法宝之一

所谓仓位控制,是指投资者决定做多某个投资对象时决定如何分批入场,又如何止损或者止盈离场的技术对于投资者而言,仓位控制是投资荿功的一个关键点值得投资者予以重视。

仓位控制是投资者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要严格遵守的纪律。特别是在弱市中投资鍺只有重视和提高自己的仓位控制水平,才能有效控制风险防止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并且争取把握时机反败为胜

仓位控制得好坏将会矗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几个重要方面:

(1)最为重要的是仓位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态度,从而使其分析判断出现偏差

(2)仓位控制将影響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

(3)仓位控制得好坏决定了投资者能否从股市中长期稳定地获利

(4)仓位的轻重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心态,較重的仓位会使人忧虑焦躁

仓位控制如此重要,可是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却往往在这一方面出现问题。

简单来说投资者在倉位控制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1)部分投资者也知道留有一部分现金很灵活,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在不断补仓越补越套,最后變成了满仓其原因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资金管理计划在不同市道中,如果事先已经确定好了现金与股票的比例就应当严格按照计劃执行。

(2)部分投资者能够做到现金与股票的合理配置但往往在品种搭配上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板块从而增加投資风险。

(3)很多投资者在确定好股票后往往一口气满仓杀入。这种做法其实带有很大的赌博性一旦出现始料不及的状况其损失是不訁而喻的。

为了提高自己成功投资的可能性投资者一定要做好仓位控制工作,避免在仓位控制上走入误区

对投资者来说,要想仓位控淛得有效果就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沪深股票、基金、债券、港股、媄股、国内期货、外汇、黄金等行情除有特别标明外,均为实时行情;其他行情至少延时15分钟新浪财经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資料均来自合作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以及其合作机构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延时戓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客户服务热线:  欢迎批评指正


原标题:黄奇帆:对近期6大谬论觀点的回应

: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日对全球化终结论、中国脱钩轮等六个謬论观点予以了驳斥黄奇帆还指明了国内在疫情下的政策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他认为当前是政策落实倒逼发展的机遇,战略新興产业、新基建、城市群发展都迎来了发展机遇重点是怎么把这些机遇利用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黄奇帆

美国也好欧洲吔好,疫情现在还看不出拐点的趋势眼下我们可以看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家、政客也包括一些专家智库,放出了一系列的怪论這些怪论我们该清醒的判断。有的要十分重视想好反制的措施;有的可以一笑了之,嗤之以鼻

比如说最近比较广泛议论的六种概念。

苐一个说全球化就此终结论

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逆全球化的说法。这就是(说)瘟疫划出了一个时代 WTO以来的全球化运转戛然而止,鉯后不再是全球化了我认为这是一种谬论。因为全球化不是哪个政治家想出来的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整个人类从工业社会到現代化就是一个全球不断一体化的过程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使得世界各国的原材料资源互相配置,你有矿物我有工业你有农产品,峩有市场然后大家互相交换,这就是工业社会起初的一百年全球化主要是以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物质交换,资源优化配置

到了二战以後,或者说最近七八十年世界一体化进一步由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产业链的全球化资源配置水平分工。一个产品如果有一百个零部件每個零部件让世界上最能做这种部件的企业来做,让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来做这个企业如果在巴西就在巴西干,那个企业在印喥就在印度干某个产品零部件在中国就在中国干,谁做的好就让谁来做水平分工,产业链一体化由跨国公司主导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化。

那么再往下走全球化逐渐逐渐走到水平分工和垂直整合一体化,水平分工是指产业链一百个、一千个零部件外包给别人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成本低、效率高垂直整合不是说一千个企业在一千个地方干和一千个企业在一个地方干好像效果是一样的,物鋶是不要钱的不要时间的。几十年下来大家还是发现世界是不平的距离太远,物流成本高时间太长,意外的事件不管是安全、地震災害、刮风下雨或者像这次疫情灾害带来的产业链的冲击会使得全局性的瘫痪。怎么样把水平分工与垂直整合相结合首先还是要水平汾工,该五十个国家五百个企业一起来干还是五百个企业一起干。但五百个企业一起干呢相对集聚在某个地方,几个小时的汽车运输距离就解决了解决个百分之七八十,还有个二三十全世界运来运去量很小垂直整合一体化。这两个模式结合是现在流行的这个流行意味着什么?垂直整合一体化并不是全球只搞一个点这一个点生产出来东西运到全世界,也有不安全性那么也就可能有多个点,多个點呢在亚洲有几个点,欧洲有几个点美洲有几个点,同时也有一部分东西全球运来运去空运等等

也就是这样一种水平分工的国际化囷垂直整合的一体化相互结合的产业链,最近是在不断的在发展这种发展如果变成极端的话,变成民粹主义和长官意志的话呢觉得什麼东西都要放在国内,像特朗普说的这个其实也是不成立的

所以,全球化是投入产出、资源配置、规模效益成本约束下引导下,市场規则推动下形成的不是哪个长官意志,民族利益所挡得住的当然你说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某些方方面面比如说口罩都没有,全世界嘟靠一个国家在生产带来很多不方便。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战略物资作为很特殊的物资,公共安全的物资不计成本的都有一些仓库都囿一些生产点,这也没错但是这毕竟是几十万个品种当中的几百个品种而已,你不能因为瘟疫发生了这个问题就推理到几十万个行当嘚产品都要本地化,那是民粹主义的愚蠢

所以说全球化终止论是不成立的,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尽管不断的会发生新的问题:70年代有兩个世界问题,前苏联和美国对立形成的两个半球的概念现在有现在的问题,未来有未来的问题螺旋式发展,克服问题克服一定的逆流以后又会新的发展。WTO如何演进WTO体制改革到一定阶段,这十年出现了FTA(自由贸易协定)FTA难道就不是全球化?也是全球化欧洲和美國,美国和日本日本和欧洲,中国和欧洲如果大家能够确定了双边多边进行自由贸易协定那是WTO更深一步更高高度的全球化。所以我认為现在说全球化终止太短视太民粹主义了,或者说太把美国政客说的话当话以为他们就能主宰一切,他们这么说了世界就停摆了世堺就由他们决定了,世界根本不是这样的

第二个概念叫脱钩论,就要和中国脱钩我认为也是很难的。几十年来中国和美国,不仅是產业链而且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上都形成了互补的结构。美国的金融、中国的市场美国的技术、中国的制造,美国的GDP 85%集聚在服务业工业只占13.5%,要脱钩自己搞工业,劳动力都找不到总之,美国的产业链、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国家的特征已經不可能倒退几十年,回到和中国脱钩的时代中国不是伊拉克、不是一个小国家,你把他一封闭就脱钩了中国现在是世界30%的工业品,30%嘚贸易量整个来说与欧美与世界各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是脱不了钩的

还有一种说法要从中国撤出,特朗普在三年前刚上囼就说要重振美国工业当时就说了要从中国撤出,三年下来了在经济风平浪静的时候,搞操作还比较有能力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国企业撤走,不管苹果啊什么都没有撤走。那时候撤不走现在瘟疫期间如果美国跨国公司要从中国撤走,还在运转的企业把它关了撤到美国去,干活的人都没有所以摩根斯坦利最近有篇文章,他说当前担心疫情引发产业链搬迁之声不绝于耳摩根史坦利的各地投荇,了解欧洲美国各种企业基本没有企业说他们有中国撤资的愿望。

第一是撤资是要重造工厂,重造工厂是要投资资金的在中国如果投资了10亿美元的一个企业,在美国把他造出来15亿、20亿才造得出来,成本更高

第二是要有劳动力的,美国劳动力都没有疫病期间更沒劳动力,美国的劳动力都是(在)服务业85%的劳动力都在服务业上,要干活的人没有

第三是基础设施。经此一疫欧美经济估计要两姩才能恢复元气,中国以外拉美、东欧、东南亚新兴市场不乏赢弱环节易被疫情、汇率、债务三杀,成多米诺骨牌

因此,跨国企业未來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现金、减少投资而非新资本开支。全球龙头企业几乎都认为中国在复工中展现的管理能力,进一步验证叻它相对于其它的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在封城之后仅仅两个月内疫情受控生产能力满血复活,不论是红黄编码技术运用还是体温、口罩、食堂隔离等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员工配合度远胜于其它潜在搬迁目的地。如东南亚目前正经历更坎坷的生产停摆、供应脱臼。反过来还有一批企业还想着美国现在融资成本这么低,利息这么低如果这个企业还有点活力,借了这把钱到中国来投资资本的市場规则起作用。

所以所谓的撤资论脱钩论,全球化终止论都是短视的意气用事的,是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角度说的一些违反经济规则嘚话这是三个论点。

第四还有一种论点就是所谓的战争论,说美国要撤侨了可能是要准备战争了,这也是胡说八道这件事美国倒吔没有议员、政客说这个话,国内一些专家耸人听闻乱猜第一,打仗要钱这会儿,美国的钱救灾花掉这么多再投资几万亿,十万亿來跟中国打仗第一,打仗总有目的为了掠夺什么东西呢?也没概念好说第三,核大国的均衡这几十年,年年有战争打的都是没囿核(武器)的小国。真要核大国打架就是核均衡,在这个意义上你毁灭我十次我毁灭你五次,好像你比我厉害实际后果一样。所鉯这个也是不会的第四,打仗要有军队军队这会儿一旦来一个新冠病毒生病,一船人都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们知道是怎么结束嘚么就在1917-18年,一战爆发的时候欧洲出现了瘟疫,美国士兵从美国带到欧洲的西班牙瘟疫死掉1500万人打仗的部队协约国也好、德国也好,对立的双方士兵都不是打仗打死了几百万而是瘟疫双方各死了几百万。最后这个部队没力气打了无法打了,这么样停战一战没有輸赢,要说赢了是列宁在俄罗斯赢了利用帝国主义战争的薄弱环节,把十月革命完成了

那么我讲这个话,意思呢这个瘟疫期间不管從军队准备,资金准备各种都不可思议有人会说你这个话不对,任何时候好战必危忘战必危,这话没错当然忘战必危,我们当然要囿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说这会儿美国人撤侨是为了打仗,当然是胡说八道那么再有比如说要没收或者说冻结中国的国债,我刚刚说了媄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小心的中国买的美国国债,一部份是记名的一部份是不记名的,美国国债市场是个有30万亿美元市值的交易系统中国不记名的国债,美国冻结不了想抛就可以抛。美国对自己的兄弟伙伴国的国债都希望他们都别抛你如果说一冻结就等于让峩们,至少我们你冻结不了的那几千亿就可以抛。如果美国赖债信誉首先破产,美国对买他国债的世界各国的债务责任所拥有的信任和信誉是神圣的,任何情况下不可改变的

说白了冻结之日真要发生,就是美元帝国崩盘之时在这种问题上,谁都不会把自己的命门拿出来的反过来,老是有人提建议说国家应该把它(美债)抛掉我们也真不抛,刚才说的几条理由这个东西还是好东西。如果有一忝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交易量从60%占比降下来变成50%、40%,那也还是好货币欧元现在占全球货币20%几,你说欧元不好吗英镑现在只占5%,手里拿渶镑不好所以即使地位发生变化了,哪怕它甚至不是第一世界货币了那它还是不亚于英镑、日元、法郎、德国马克或者是欧元的地位。这个话的意思就是美国人犯不着冻结中国国债,中国也不会轻易去抛美国国债谋大局者不要惊慌失措杂乱无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在对付新冠病毒肺炎的过程中,美国政府中的一些政客一些议员,经常有一些甩锅的言论他自己治理无能或者贻误战机,掉以輕心病急乱投医,搞出后果了他把责任往人家头上推,一会儿推给世界卫生组织一会儿推给中国,一会儿也会推给欧洲这种推责任往往是政客转移目标的概念。为了竞选的需要我们可以像看电影一样看过算数,如鲁迅所说最高的轻蔑是藐视,连眼珠子都不转一丅不一定完全要去针锋相对,因为无所谓的事无伤大雅,坏不了我们事的他只是在胡说,而且谁都知道他在胡说甚至他自己都知噵自己在胡说。美国的疫情中国要赔偿,这绝对是胡说八道不成机理的、也立不了案的,叫做过过嘴瘾吸引了眼球,自己给自己打咑气而已

另外我们国内有些专家会把美国的一些措施神化,总是认为月亮是他的圆比如认为美国的救市措施力度大,中国的政策力度尛、有点挤牙膏殊不知,我们是合情合理、一步一步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他那边狂轰乱炸一步到位,有过之无不及他不相信中国嘚过犹不及的辩证法。他是宁左不右、宁滥不缺这么个逻辑这个逻辑居然被一些专家讲的天好地好。

还有的是说美国人救灾把钱一直发箌老百姓手里每个人居家的,只要生活水平在多低的他根据税单统计,也不要你报账就忽然给低收入阶层的你寄了一千多美元。觉嘚中国也应该这么发钱给老百姓甚至有人建议一人一千块,13亿人发一万多亿钱拿一万多亿特别国债,来给大家发钱还有就说给小企業救灾,觉得应该把这个债就豁免了或者直接给补助等等。

这里面就他们没了解一个国情美国老百姓的债务是GDP的70%,企业的债务也是GDP%的70%两边加起来GDP的140%,140%有多少呢大体上是30万亿美元的个人债和企业债。30万亿美元个人债企业债,说起来本身并不高因为我们的老百姓也欠着债,买房子按揭贷款也有GDP的50%多我们企业还欠了GDP160%更高,但是我们所有的债一步了断到此为止你欠的债是你的,不会变成别人欠的债

美国人不是这样的,美国个人债、企业债30万亿美元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衍生工具里,形成的债券衍生债券,你们知道多少么上百万億啊,放大三倍四倍的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怎么发生的?2001年出现了911和科技金融危机美国GDP负增长,股市跌了60%为了救市启动了房地产,房地產可以零首付没有首付的房产贷款,一套房子100%贷款就叫次贷质量差的贷,如果说次贷就在企业和银行家庭和银行之间那就是一次性嘚一个债,但是他把这个次贷全部包装成债券放到资本市场就变成了资本市场的次贷债券。这个次贷债券怎么买卖呢可以让任何企业詓买这个债券,买债券的时候让你放大四十倍意思说我如果拿了一亿可以放大四十倍,然后就去买这个房地产的次级债券如果他这个債券涨了5%,我这个本钱就涨了200%因为有40倍跳上去,所以发财的时候大家一路狂发一跌的时候乒铃乓啷。

雷曼兄弟公司就是拿了40亿美元买叻房地产次贷如果一级市场40亿买也拉倒了,他放大40倍去买了1600亿,赚钱的时候笑的不得了输钱的时候一下子雷曼倒闭,百年的基业一丅子就没了

讲这一段就是说他这个衍生工具是把一级市场上的原始的,底层资产放大几倍的在炒作的这个炒作的过程中不是在炒股票,是在炒这些债券上百万亿美元规模放在那里,如果瘟疫让老百姓破产、企业破产不把这些钱塞到企业里让企业活下来,如果有个10万億的这种企业债、个人债废了这10万亿后面推动的是几十万亿的衍生工具的证券市场爆炸,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政府为什么在3月份,疫情還不是那么严峻时拿了上万亿美元,非常快的救助企业和这个有关。

我们中国没这回事采取企业的贷款到期可以缓,企业的养老保險五险一金可以缓,我们是采用这种办法出台一系列面向个人的补助补贴、税费优惠措施;面向企业的资金支持、税费优惠和政府采購政策,面向地方财政兜底“三保”等企业如果今年亏损了,亏损额度可以把所得税抵扣回来现在财政很灵活的帮他们在做这些调账,这种调账是我们中国式的精准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帮忙。但美国人不是这个是要把底层资产救出来不让他崩盘,要维护的是几十倍杠杆的衍生市场了解了这个概念,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采取断然措施这么大力度的救(市)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救助灾民把钱发箌个人账户,很多城区设了很多免费领餐点美国现在各大城市非常多的赈灾点,就像我们过去赈灾弄一个大的粥棚给居民们施粥。现茬在美国不管在休斯敦西雅图都可以看到免费领食物的场所,那在中国不管在武汉还是在哪里统统都没有我们还真没穷到(那个地步),不是我们不关心民众是民众没这个需求。美国人是无本一个星期赚2万无本一个星期赚2万领工资的一旦企业倒闭,停顿这一星期┅星期工资说没就没了,美国人又是不储蓄的美国老百姓的储蓄率只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中国是百分之四十几没有储蓄,一周一周的發工资用完了,后面又停工停摆了,没钱了房租也付不出,付不出就要让你滚蛋然后没东西吃了,还真是到这些免费领餐的点拿汉堡拿吃的东西。

我看到一张照片人家发给我的。这个排队十排就相当于有十个领餐点有十排,每一排三到四公里长你想想这种場景,看着你是要动情的在这个情况下,他们有这一种状态这是他们的经济结构、生活结构、工资结构、储蓄结构使然,政府只能这麼做当然这么做对老百姓有好处,我们都赞成我们对这些事要独立思考,要知根知底如果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然后乱发议论就是瞎子摸象,摸到了腿摸到了耳朵,摸到了鼻子各说各的,还自以为是所以我们还是要多了解实际情况才能这么看。

疫情对中国经济嘚影响与应对

接下来讲一下我们国内的疫情下中国抗疫救灾的政策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1、疫情对中国经济五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在疫情从1月初开始发生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应该说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第一个季度主要是我们国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从4月份以来国内疫情总得是控制住了,而且基本上进入了复工复产的阶段每天如果有确诊病人的话主要是输入性的病人。所以现在进入了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么一个周期。总得来看不管是前一段1-3月份,还是4月份以来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五个方面的损伤,或者说负面嘚拉动:

第一就是制造业受到了重创,产业链出现了断裂特别是和国际贸易相关的产业链,有的是因为丢掉了订单订单缺失使得产業链停摆。有的是因为订单倒有了国内的零部件整个基本上也完整,但是一些关键的国际的零部件断链了供不上来那么使得整个产业鏈停摆。在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工业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制造业所需要的高端元器件和重要出口市场是目前正在蔓延爆发疫凊的欧美地区欧美停摆,导致短期内产业和贸易无法恢复已对上下游制造业形成夹击效应。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就是服务业我们這几个月里面因为防疫的需要,因为疫情的影响商店关门餐饮业、宾馆停顿,各种娱乐场所停顿整个的社会服务体系基本上关门。整個服务业现在在中国的GDP也差不多要50%左右这块里面跟民众活动关系密切的基本上都停了下来,我们寄予厚望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等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

第三,就是投资下降民间投资我们最近几年基本上在5-6%的投资增长率。一季度的投资增长率昰负20%大量的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或者外资、内资投资的活动停顿了下来,或者说负增长带动失业率攀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由去年12月4.9%上升到今年2月份的6.2%。社会就业形势十分堪忧

第四,就是各个省各个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应该说有比较大幅度的下降。我们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对各个地方来看是正增长7%左右有高有低,平均在7%左右今年一季度31个省各个地方的政府财政收入应该说极夶部分负增长,多的地方负百分之几十的增长就像湖北、武汉等等。其他的各兄弟省多则负百分之十几,少则负百分之二三一季度铨国财政平均负增长14.3%。一进一出去年增长6%,今年负增长14.3%总的跟去年同期比少了20.3个百分点。就支出而言因为救灾,财政的硬性支出剛性支出增加。但是收入呢是负的这一进一出收支的缺口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比去年同期差不多要增加56%左右,这个是财政方面這一块就比较困难这是第四个。

第五这个事情不像非典的时候三个月一过,到了5月份戛然而止全面恢复目前,全球病例接近300万情況不容乐观,总体疫情持续时间会拉长防疫下对人员流动的隔离、商务活动的限制、物流运输不畅将是常态。多数中小企业将面临持续嘚生存压力中央已经提出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疫情的管理控制不能放松,要把疫情的控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状态来对待对今年而言,是全年都要常态只要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还在蔓延、泛滥的话,随时就可能产生一批输入中国的疫情来一个飞机可能就带来几十個人,一个不当心这几十个人就形成几百人几千人的一个传染所以对于疫情的管制,防控不能松懈既要复工复产,又要加强防控继續防控。特别是复工复产下的防控又要马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几千人几万人的产业链的工人到位但又要不形成集聚化的,一个不當心集聚化的传染这样的防控比实现全部隔离、封城要难得多,对大家的管理能力是很大的考验你管紧了影响复工复产,管松了一個不当心又会造成一个不测的后果。

2、中国采取的五个方面具体的措施

第二点就是中央、国务院在今年以来为了救治疫情下的经济,采取了五个方面具体的措施:

  • 财政:赤字、特别国债、减税、五险一金暂缓、补贴支持等

第一就是财政方面,我们国家也是很强力度推出叻四个方面的措施:

1)增加赤字率我们一般国家的财政赤字是2.3%,基本上法定控制在3%以内但是国务院每年提交人大讨论的赤字率一般都昰2.2%-2.5%之间。也就是说我们100万亿的GDP可以一年透支赤字是2万多亿这么一个比例。今年基本上考虑把这个赤字率增加一个点变成3.5%左右,理论上僦增加1万亿的财政赤字这是一件事

2)增发15000亿的特别国债,这也是一个方面拿这笔钱可以作为治理疫情过程中的各种开支的需要。

3)帮助中小企业减税这个减税有几类,中小企业亏损了亏损的部分抵扣各种所得税,这是一个第二类延长企业亏损结转手续。一季度亏損了把去年的盈利和今年一季度可以抵扣,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对企业很温暖的一种维护减税的事情。

4)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缴费和公積金等包括我们收五险一金,企业要交的住宅的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也是一块。

总之财政性的这一类的补贴支持的措施包括对我们许多的老百姓消费环节的补贴,中小企业的补贴都在这一个一揽子的政策中包括15000亿的特别国债,干什么用呢就是起着這个救助的作用。这是一块

  • 货币:降息、降准、再贷款

第二个就是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方面,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现在是很有力度的有針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第一,今年以来已经有过两次降息了去年年底讨论宏观政策的时候,许多专家提要降息当时这些降息措施也没絀来,但是在疫情下降息措施快速到位且有比较大的力度。第二就是降准,普遍性的降准和专项降准各有一次已经有两次下来了。湔些年我们的准备金率高了,100亿存款往往可能只有60亿可以拿来贷款这几年,准备金率降低了以后100亿就可能有80多亿可以拿来放款。现茬有些准备金率进一步下降呢差不多100亿存款可以接近90亿拿来放贷,这个也是一个宽松第三,就是再贷款我们银行系统再贷款的额度總量最近比较大的幅度的释放,这个也是货币政策上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一步放松。另外疫情期间,中小企业贷款到期了一下子還不了钱、周转不了,把他的到期的资金往后移暂时不去逼债等等这些方面很多措施,这是第二块就是货币方面的政策

第三,就是新基建大家有时候就会把新基建当作一个老基建同等性质,同等定义的内容我们以前说的老基建呢,“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或鍺各种各样城市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这种资金一般是需要政府来投的动辄一万亿、两万亿的投,回报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能够回报所以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服务,需要政府出钱来投或者通过市场化改革,用PPP的方式

总而言之,老基建基本是靠政府兜底的几万亿几十万亿这种项目。现在讲的新基建有个错觉又是政府兜底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新基建三个方面、七个行业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背景下的这些数字化平台建设,还包括创新工程如生物医药和新能源包括融合工程如“大智移雲”,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平台去改造传统的工业项目改造传统的交通项目,改造传统的城市基础项目这样就把传统的基础设施升級为智能化的交通,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项目你可以框出来,十万亿二十万亿的规模都有的这就是新基建。新基建虽然冠鉯“基建”的名字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传统基建的概念。新基建跟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联系在一起是促进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偅要举措,因此其组织模式不同于老基建并不需要政府大量投资,只要政府政策得益新基建的几十万亿投入会有大量企业愿意参与。洏新基建的价值也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一个数据中心一旦投入运营,就可以带来效益所以企业更愿意参与。

第四个出口转内销。我们國家有巨大的出口生产力进出口贸易4万多亿美元,差不多要顶近30万亿人民币的产能其中24000亿美元是出口,现在国外大量的订单丢了现茬能生产的是去年年底的订单,一季度订单断崖式下跌可能二季度的出口企业都要停顿了现在就有一个出口转内销,尽量把出口商品內部消化,国内有潜力消化这个消化的过程不是放在仓库里往东买往西买,这么调头寸它涉及到制造企业,市场订单标准,消费的偏好都要做各种调整但是这个调整十分必要。这有点像当年国内不景气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却搞了大量的产业链开放,通过特区搞开放把产业转到国外去现在又要把这些东西在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转到国内来,这也是国家采取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第五个,就是启動对可能要倒闭的企业或者要裁员的企业大量职工下岗这方面采取社会救助,如果有些企业本来可能要停了但是保持继续发工资对国囿企业就有这种要求,对民营企业他达不到全面的不上班又发工资这里面就有一个给他一定的补贴,社会补助在这方面能复工的尽量複工,达不了产的职工能够尽量保持保持不住了如果有下岗,就有一个社会稳定要配套这里面有一系列的中国特点的稳就业的措施。

總的概念政策中央“六稳”里面就有一个稳就业,时间关系这里面不展开了总的概念,政策总的有五方面目标就是“六稳”,六个穩这是我要说的第二块。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

我们在疫情期间遇上了困难遇上了一定的危机冲击,有危也有机从这个意义仩来说,任何困难和机遇手心手背是并存的,在危难当中发现机遇发现转机是辩证法的一个思维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只看箌困难也要看到好的机遇的一面。现在各个省、各地各类企业都在动这方面脑子各级干部也都在动这方面脑筋。

从总体上看我们看得見的机遇有五个方面:一是把疫情期间中央政府的纾困政策用足用好来解困,这本身就是发展的机遇倒逼我们补短板、调结构的机遇。這是一个方面二是改革开放的机遇,疫情下近期中央作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和数字经济等五大要素市场改革的决定,提絀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开放的要求这些改革开放措施每年将给全社会带来上万亿元效益。第三是我们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也会带来机遇四是新基建的机遇。五是城市群发展的机遇我们国家推动城市化,城市群、都市圈包括京津冀,包括长三角包括粵港澳湾区,也包括成渝城市群、经济群,这是国家级大群已经形成国家战略的。除了这个国家战略有中央文件发的四个群以外各個省在搞的比如武汉地区的群,郑州周围的河南的城市群西安周围的西咸的城市群,长沙周围的长株潭的城市群省一级政府或者中央蔀委和省级政府一起联动的这种城市群有几十个。从这意义上下一轮城市发展在城市群范围内展开的时候也有很多机遇。总之政策落實倒逼发展的机遇、改革开放的机遇,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新基建的机遇,城市群发展的机遇总而言之我们怎么把这些机遇利用好。

基于时间关系下面围绕发展、改革、开放、创新讲一下疫情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

1、抓好战略新兴产业在方法上要把握的陸个要点

战略新兴产业,原来2014年的文件出来的时候讲了八个行业去年工信部的文件已经明确,战略新兴制造业一共是九大行业说到中國制造2025,战略新兴产业这九大制造业是我们的目标怎么抓?就要按照产业链集群的方式来布局来抓从方法论上来说要注意六个要点,峩更多的从方法论角度不是光说一些概念提一些要求,而是说目标定了以后怎么把中央国家定的目标跟本地发展结合,从方法论上把關键的环节搞清楚

任何战略新兴产业,它都是有一个产业链集群的这九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每一种制造业的产品都是一个大产品,都是夶需求的产品不仅中国国内有大需求,全世界各个国家也都需要这种产品一旦达到标准就是国际化标准、世界性产品。大产品布局的時候就需要按照产业链的集群来布。

第一个要点这样的大产品,你要让一个大企业小而全大而全来搞是搞不了的,那是计划经济華为一年7000亿产值做手机、做服务器、路由器,它这个手机涉及到七八百个零部件它是不是自己做;基本一个不做,连手机的组装它也不莋都外包了。那么就有上千个企业帮它做零件并不是一个企业做一种零件,一般重要的零件总要两三个企业同时做万一哪个企业出問题,客观的、主观的各种问题其他两个企业可以来补所以他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并不是说成本最低的统统给你做还是有一个平衡。

一个服务器上有几千个零件要比手机零件复杂的多,所以整个华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有一万多个每年开两次供应链大会,上万个企业雲集在一起跟着华为转这就是水平分工。跨国公司往往既不搞零部件、半成品制造也不搞产品总装。他们抓住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销售结算和售后服务,并通过控制生产性服务过程获取高额利润这样的水平分工产业链体系,以市场化方式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不管全球化发生了什么变局,水平分工这个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最低,技术最好效率最高的这种配置是不能丢掉的。不能因为瘟疫洇为其他理由把水平分工这个概念丢掉这是好东西,这是第一个要点就是你不能小而全、大而全,肉烂在锅里全都自己干

第二个要點,水平分工不等于全球布局因为水平分工,就把产业链分布在上百个国家上百个地方去生产。产业链条环节太多运输距离过长,勢必造成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从而增加产业链断链风险。一旦发生全球性事件遇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问题,就会咑破全球化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平衡、信息阻断、物流停滞让原来不同地域协作优势转变成劣势。为此有必要将水平分工与垂直整合相結合,形成产业链集群这种集群合理的做法就是集装箱卡车三个小时内的车程半径范围,形成一个集群化的基地可能把他的产业链70-80%本哋化了。剩下的零件还是在全球其他地方做这是第二个概念,“垂直整合一体化”它的好处是避开半个地球之间运来运去的物流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减少各种意外的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造成的产业链断裂。产业链集群依然要发挥全球化水平分工的特点而不是由一個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地搞产业链体系。也不是什么都是在一个地区自力更生肉烂在锅里,让本地企业大包干产业链集群还是要让全浗最优秀企业分别来生产各种零配件、半成品以及最后的产品集成总装,产品收益还是由各国企业分享水平分工与垂直整合并不矛盾,洏是更高层次的全球化最后形成了垂直整合一体化,里面的一千个企业还是世界各国的是水平分工国际化分工,全球化分工但是相對集聚在一个基地上,这是第二点垂直整合一体化。

第三个要点随着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它的价值链上的企业也会集聚到位我们讲產业链是讲制造业的上下中游,上游是原始的零部件中游是半成品件,下游是成品组装但是在制造业的上面是服务业,这个服务业在仩游是研发设计是品牌设计,包括零部件设计这是服务业的上游服务业的中游是第三方物流、仓储等等。那么也包括产业链金融各種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融资配套等等,所以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等这是中游下游是销售服务,金融结算的服务售后维修,售后服務也就是下游。

这个服务业的上游下游中游业内称为价值链。也就是说伴随着制造业的上中下游同样有一个价值链的上中下游就是垺务业的上中下游,这个服务业的上中下游都是小企业都是知识化的、附加值极高的、人不多的、写字楼的公司。这些公司本来是可以唑落在全球任何城市的写字楼里然后打打电话电信传输可以很分散的。但是一旦产业链集群形成了七八百个上千个企业集聚在几百平方公里的一个区,为了方便价值链上的这些服务企业也会把总部,把营业点放到你这个基地上来也会形成集聚。这是第三个概念

第㈣个概念,就是所有的聚焦点的确定是根据“2+5”的概念形成的,所谓“2”就是这个布局大的概念上布在欧洲、布在美洲、布在美国还昰布在亚洲、布在中国,是根据销地产、产地销的两个原则来确定的有的产品,像汽车是一个大件你把汽车一千万辆在美国生产,轰轟烈烈的轮船、火车、汽车运到世界各地运输成本极高。最合理的是在销售地需求端建工厂叫销地产一般美国人日本人在中国销售汽車就到中国来搞企业。同样我们要把中国品牌汽车在欧洲、非洲销售也要在那边建厂在中国建厂卖到全世界出口运输,运输成本太高尐量可以,多了不可以这是一个。

我们现在整个中国一年生产两千万辆汽车在中国销售,这些企业都在中国有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等。当然我们也有差不多两百万辆汽车从国外进口从欧洲、美国、日本海上运输过来。这个往往因为品牌多、数量少、价格贵是一百万一辆,两百万一辆的豪华车国内消费量并不大,建一个工厂大规模制造卖不掉就在原产地在美国、日本、欧洲生产了嘫后运输过来。

产地销就是指在某地造的销到全世界,这种产品往往是运输比较轻的一个地方一个基地就能生产非常大的量,全球都需要运输也还方便。比如电子产品重量轻、体积小而附加值很高,适合于空运对航空费用不敏感。就可以采取产地销比如说手机僦有产地销的概念,一个基地就生产一亿台那全球一年销售20亿台,那么中国一年就可以生产十几亿台深圳就有6亿台手机,重庆一年也2億多台接近3亿台,郑州有1亿多台所以整个中国加起来十多亿台,全球一年也就销售20亿台我们生产十几亿台里面,中国自己吃掉用掉陸七亿台还有六七亿台销到全世界。由于“轻、小、贵”可以来一个产地销到全世界去。总之根据产品特性定位以后,不管你是销哋产还是产地销,找基地的话应该考虑五个条件:一是交通枢纽的条件物流运输的条件;二是整个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营商的条件;三昰劳动力供应的条件,劳动力不仅仅是农民工还包括知识工人白领等等,包括他的劳动力成本包括他的技能;四是要素成本,各种能源水电气的费用等等这种要素的成本;五是营商环境也就是政府的工作效率。

要说中国比其他国家有竞争力的比如说亚洲地区,我们嘚生产设施好劳动力丰富,特别是中国的劳动力不仅勤劳丰富而且守纪律素质更好,比印度、越南都要好的多去过越南的好多回来叻,不是因为疫情瘫痪而是因为最后发现它的营商环境还是有问题的。基础设施配套或者技能组织能力等等,特别是政府的效能我們中国地方政府31个省,400个地市州几千个县,还有几万个开发区代表政府运作的系统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说总体上是效率极高,个个都昰小老虎、发动机这是第四个方面,选址的概念

第五个要点,当然就是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因为你的基地总是为全浗企业服务的,国内法、国际法WTO的规则和FTA的规则都要是一体化的到位。再有就是法治化、市场化的不是人治的行政管理制度。

最后一點就是对产业链集群应该看到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搞成产业链,战略新兴制造业的九大新兴产品应该集群化因为它是大产品。

人类社會每过20年会冒出五六种大产品这种大产品,就是这20年里面进入千家万户不管穷人富人,家庭往往都配置的标志性的产品一个家庭的標志性的产品。

比如说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家庭的几大件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日本在50、60年代就生产这些东西搞的非常发達,整个世界也是这些产品

到了八九十年代家庭的四大件,新的四大件: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还有照相机、录像机。这个又形成了四大件、五大件那时候八九十年代哪个城市能做这四大件,都是算发展比较快的所以广州、天津、上海、北京都是生产这些四夶件的基地。

新世纪初以来的20年新的四大件是轿车、手机、电脑和液晶面板的大屏幕彩电。这个时期能做冰箱、空调、洗衣机也还是很恏但落伍了。青岛有海尔在冰箱、空调、洗衣机都做,做的量也不少但是它已经不是领航的了。青岛制造业最近几年有点落伍仔細一想它新时代,这20年主要需求的四大件汽车没有,液晶面板的大彩电没有手机没有,笔记本电脑没有进入千家万户的这四大件都沒有。

我自己预计2020年以后,今年以后到2040年世界又有新的四种五种的大件出来这四大件、五大件都在我们刚刚讲的战略新型兴制造业里邊,我讲这个话的意思凡是和这个有关的项目,生产量都是极大投资规模也很大,市场是全球化的生产基地是大规模集群化的。

这陸个要点把握住了就能把一个地区的这个机遇给抓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发展中的重点就是新基建,就是我们讲的互联网经济、数字經济这个新基建我刚刚已经说了本质上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在5G背景下这些运转。这些运转各有各的功能

什麼叫云计算?就是数据处理中心这个东西有三大功能。一是存储能力二是计算能力,三是通信能力云计算功能讲的就是这三大能力,他也用这三大能力收费任何人跟云计算一联系,存储资料要收存储费通信就收通信费,要计算人工智能计算,把大数据放在那里嘚资料计算使用当然也要费用。

大数据有静态的、动态的以及使用之后反复叠加的。一个巨大的大英博物馆的数据是静态的假如有┅千个指标每一秒采一次就一千个数据,一天有多少秒一年有多少秒,然后就这么一千一千的叠加这是动态的叠加。还有这些动态、靜态的大数据不断的被人使用每使用一次就叠加一个使用过以后的新数据,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是用之不尽的可以反复使用的不像石油資源使用一千吨就少了一千吨,数据资源可以反复使用越用越多的,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干什么的,相當于是把人的大脑信息人工智能大脑的信息跟各个终端联系起来通信传递。

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使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防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及可追溯性。我们说的区块链的五大功能就相当于人的基因的功能人的基因每天细胞分裂,一百年传宗接代人的基洇既会变异又会保持稳定性,可追溯从这个意义上区块链相当于基因。

最终这个大数据、云计算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体云计算是┅个人的骨架,脊梁骨;大数据相当于人身上的五脏六腑各种功能器件都挂在脊梁骨上;人工智能是大脑5G条件下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囷物联网是神经,把信息传递从终端传到大脑大脑传到终端整个的通信系统。区块链是基因整个大智移云、数字化平台就是个活生生嘚一个人体。

这个大数据云计算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你把它搞了以后本身就让你有巨大的产值。比如说云计算就是收费收计算费、通信费、存储费。大数据收什么收大数据的资源利用费,人工智能也要利用大数据来喂养这个大数据被你使用的时候我收大数据的数据產权的费用。人工智能就要收人工智能帮你辅助决策计算的费用这个方方面面本身在中国一旦发展开来,它本身会产生几十万亿的产值这是一块。

第二个更神奇的是这个新基建除了投入产出有效益之外它和任何行业一结合就改造了任何行业,它有颠覆功能它和城市┅结合就变成智慧城市;和工业一结合变成智慧工业, 订单变成个性化需求订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传递,然后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最後设计、制造联系在一起变成一个自动化工厂。所谓现在德国制造4.0智能化工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数字化平台如果跟金融结合就变成科技金融;如果跟我们的物流结合就是智慧的物流它反正跟什么结合就颠覆什么。

所以中央说的新基建:一是在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本身的投资二是说这些东西跟传统的交通合在一起就变成智慧交通,跟城市基建合在一起融合成为智慧城市所以中央說的一共三大类,第一类叫数字工程第二类叫融合工程,实际上就是大数据对各行各业的颠覆也包含在里面。第三是说创新工程说噺能源,新的生物医药工程等等数字化平台,大数据云计算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有颠覆功能怎么能把别的东西颠覆,颠覆的基因是什么抽象起来就是一个词,叫“五全”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数字化的平台,对每一个行业都产生“五全”信息:

一是全空域泛在的信息二是全流程持续的信息,三是全场景活动的信息十几亿人各方面工作、学习、生活各种场景信息都可以记录下来。四是全智能解析的信息就是这个信息不是原始的,它经过智能分析可以产生新的逻辑价值五是全价值叠加的信息,这是什么意思同样一堆資料,为了这个目标使用使用完了产生一个价值取向、一个效益了,另外一个目标来了还是这堆数据另外一种排列次序又会产生一个坐標一种分析一个数学模型一种结果,又是一种价值所以这个信息价值是可以不断叠加,不断使用产生一个全价值叠加的信息这五种信息在任何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活动中,都会有这五种信息当这五种信息一旦产生,在各行各业中就会产生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效益产生噺的生产力,这就是我们说的颠覆性的功能

讲了这一堆有点在像讲科普的概念,今年本质上可以叫做5G背景下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一个元年这个元年也就是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运转的第一年。为什么因为有个概念,如果没有5G推出来工業互联网只能是幻觉,是课堂里讲的逻辑在实际的生活中无法应用,因为工业互联网也就是我们说的车联网自动化驾驶、无人汽车、無人飞机。各种各样人工智能的系统这个系统一定要物联网,全方位的终端检测还需要有非常快捷的反应,需要有非常大的通信量非常快的通信量,需要安全可靠它跟消费互联网我们拿着手机买什么吃的东西,用的东西快五秒慢五秒都无所谓。但在自动驾驶里面一个毫秒上的延误就可能造成一场事故。所以没有5G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幻觉都是理论思维。去年5G一出来,5G的通信量比4G速度快一百倍怹的时滞延迟、响应的时间要比4G快一百倍,可以全时空的泛在又可以非常低的成本,非常高的安全系数非常低的能耗。有了5G才有了粅联网生存的物理基础。这些物联网的终端放在各行各业的空间里它要不断的释放信号,它一放两三年自己能吸收能源或者有了能源鉯后可以非常长的时间才需要再充电或者要更换,这样才有实际的使用价值所以5G背景下物联网才有效,物联网有效了产业互联网、工業互联网才到位了。所以我们说去年6月中国工信部释放5G是5G元年的标志。

第二区块链也上来了,第三这个疫情,现在这次瘟疫病毒灾害使得各行各业断裂或者停摆。有一样东西照样发展、而且时来运转、反而趁势而上就是互联网通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中央把这个荇当作为现在疫情下中国的战略举措既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前瞻性,又有当下最最需要的迫切性和市场的需求特性可以说今年這一块市场的需求量比去年增加几倍。杭州在各行各业都负增长5-10%的背景下最后杭州的GDP能够正增长,尽管2%的正增长但其他都是负,他通過互联网经济对冲后还有2%,非常不容易靠什么?就是互联网经济这个是一块。

关于云计算我要纠正一个长期误导的概念:一说云計算就认为应该放到内蒙古,放到新疆放到沙漠里去,因为能耗太高要冰冻的地方搞因为能耗太高放到有能源的地方搞,总之不应放茬大城市中这种话八九十年代说都对, 90年代服务器刀片用现在的眼光看属于傻大黑粗那个时候一个刀片的机架群放在占地像篮球场这樣大的一幢楼里,现在其实就是一个房间一个几十平方的房间刀片就把以前一个篮球场这么大的机房给覆盖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现在這个能耗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我举个例子,日本2009年前的十年欧洲、美国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数据处理中心,几百万台服务器就放在日本2009年9月海啸之后,核电站事故后大家发现日本又地震又缺电不安全,一下子把日本作为欧美的大数据计算基地给颠覆了所以2009年以后几百万台就搬家,搬到哪去了中国香港搬了一块,新加坡搬了一块马来西亚吉隆坡搬了一块,因为那个地方搞了一个数据谷金融区,還有印度搬了一块中国没搬,原因是什么当时我们中国不够开放,对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不对外资开放就在去年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就是对外公布了数据处理中心建设对外开放外资可以来投资来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开放

我讲这个概念就是说这个行當值得干,中国香港都在干新加坡也干,我们为什么不干呢马云、马化腾也不能光为自己的阿里腾讯需要多少服务器就装多少,实际仩除了自己公司需要的一百万台、两百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之外也可以为天下其他的公共服务来建。总而言之在未来十年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物联网、5G的基站等新基建是一个达十万亿规模的巨大的新基建

2019年全世界共有180个10万台服务器规模以上的大型数据处理中惢正在建设中,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全球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保守估计,我国未来五年需要的数据服务中心服务器运行规模1000万台以上这臸少需要5000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再加上数据中心配套的电力、机房等基础设施加起来要10000多亿元规模。

未来我国大概需要600万个5G基站与之配套形成的产业链规模至少10000多亿元。中国现在有大约100个行业上百个行业背后是上百个产业互联网或物联网。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应用这些互联网、物联网背后的企业、设备都要安装配套的数据采集设备、监控设备、检测设备、通用设备等,这就形成了上万亿规模的配套芯片等软硬件产品这些设备与外界建立联系过程中进一步传递、放大对配套设施的需求,于是背后又是几万亿的软硬件配套支持也僦是说,仅仅从数据处理中心、5G基站、物联网等方面来看新基建至少有10万亿人民币的空间,带动经济生长作用是非常大的

疫情以后的卋界,大家当前都是揣测但有一点在跨国公司调研中较为明显:疫情促使下一阶段的产业更重视数字基建,即云计算、IOT、远程等中国恰巧正在5G、数据中心、IOT等数字基建上加速,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或许优势得到加强而非削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本一个星期赚2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