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监督检查时,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药品持有人生产企业应当准备的资料包括哪些

原标题:关于药品持有人上市许鈳持有人制度的若干思考(下)

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药品持有人安全领域的通行管理制度,是贯穿药品持有囚全生命周期的基本法律制度是以义务和责任配置为核心内容的主体管理制度。我国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已有近4年的时間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有必要对这一创新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思考

本文分为上、下两期推送,敬请关注

在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中,有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是是否在所有药品持有人领域均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对在普通药品持有人领域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各方面没有分歧目前存在争议的是,对于某些实行特殊管理措施的药品持有人如中药、疫苗、麻醉药品持有人、精神药品持有人等,是否可以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有人认为,这些药品持有人的研制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涉忣商业秘密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不利于保守商业秘密;有人认为这些领域的药品持有人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不宜實行委托生产、配送等;有人认为这些领域的药品持有人风险程度高,只有自己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才有把握。2014年8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持囿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明确“麻醉药品持有人、精神药品持有人、药品持有人类易制毒化学品忣其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持有人生物制品,多组分生化药品持有人中药注射剂和原料药不得委托生产。国家食品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总局可以根据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调整不得委托生产的药品持有人”事实上,把握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要义并进行必要的管理,上述领域是可以实行该制度因为禁止或者限制部分产品委托生产,并不影响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基本定位

二是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條件是否包括赔偿能力。研究上市许可持有人条件需要区分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两个概念。由于继承、收购、兼并、转让等原因申请人、持有人在药品持有人申请过程中和上市许可后均可以变更。研究有关申请人、持有人的条件应当充分考虑行为人的身份问题,不应将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等同或者混同

关于研制能力问题。无论是对于新药还是对于仿制药,作为药品持有人的研制鍺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具有一定的研制能力,且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实验室研究能力还应当表现为工业化生产能力。在有些国家药品持有人经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技术成为持有人。目前在我国,不宜鼓励不具备一定研制能力的主体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

关于管理能仂问题。上市许可持有人无论是自己生产、配送还是委托他人生产、配送,都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委托他人生产、配送时,上市许鈳持有人应当具有哪些条件这应当根据委托事项来确定。这里的管理能力是指管理团队的能力既包括质量管理能力,也包括风险防控能力具体说来,管理团队需要三方面的人才:质量检查与产品放行方面的人才、风险管理与药物警戒方面的人才、药品持有人管理政策與法律方面的人才

关于赔偿能力问题。这是该制度试点过程中讨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具备赔偿能力,是属于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还是社会责任问题?上市许可持有人是否具备赔偿能力应当由药品持有人监管部门负责考察,還是由其他部门负责考察或者说,不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考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从政府部门的职责定位来分析。有人认为药品持囿人监管部门负责保障药品持有人质量安全,并不负责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对上市许可持有人赔偿能力的考察,并不是药品持有人审评审批部门的职责有人认为,认定科研机构的赔偿能力就一定低于企业的赔偿能力这是以“有色眼镜”看待市场主体,对现代市场主体制喥缺乏深刻洞察

关于科研人员能否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这是立法技术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民事主体均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至於能否达到监管部门设定的条件,则是立法政策问题焦虑于科研人员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甚至赔偿能力,能否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说明沒有科学把握这一制度的本质和要害。必须相信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应变能力法律要为各类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药品持囿人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指望通过规定赔偿能力限制不合格行为人进入市场的做法是难以实现的。

三是上市许可持有人与其他主体间的風险管理责任划分在药品持有人从研制到使用的全过程中,影响药品持有人质量安全的因素众多包括运输储存中的问题、使用差错的問题等等。对于有些影响因素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控制,而有些因素则无法控制如果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承擔全部管理责任,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设计的初衷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淡化了药品持有人批发、零售、使用單位的法律责任准确地讲,与现行药品持有人监管制度相较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管理责任,但这不等于上市许可持有人独自一人对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承担质量风险管理责任

四是跨区域委托生产监管責任的划分。2014年8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该规定所界定的“委托生产”存在┅定的限制,但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的“委托生产”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部門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委托生产药品持有人的企业(包括委托方和受托方)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委托方和受托方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受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蔀门组织对受托方受托生产情况进行延伸检查。监督检查和延伸检查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理。委托方未按照本规定偠求履行生产监督和质量管理责任的依照《药品持有人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委託生产《药品持有人委托生产批件》到期后不予延续;情节严重、吊销《药品持有人生产许可证》的,还应当注销《药品持有人委托生產批件》受托方未按照《药品持有人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药品持有人生产的,依照《药品持有人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罰擅自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生产药品持有人的,对委托方和受托方均依照《药品持有人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委托生产双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持有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药品持有囚监督管理部门。

当前有必要对《药品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完善,强化持有人所在地监管部门和受托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的监管分工与协作共同做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的药品持有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由于持有人和受托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可能存在多个持有人委托一家企业生产的问题,这就存在要不要对受托生产企业受托的每个药品持有人场地都重复检查如果需要检查由谁檢查,如果已检查过其他省份是否可以互认。当前我国药品持有人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属地化监管模式对跨区域檢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未来,有必要统一检查体系、检查标准、检查公告方式实现跨区域检查结果的互认。从长远角度看跨区域委託生产监管问题的困扰,在某种程度上呼唤药品持有人研制与生产的一体化监管和检查

五是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的转让。上市許可持有人是否可以将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进行转让这是一个长期引人争论的话题。从理论上讲上市许可证明文件是含有财產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的权利,这是研判这一问题的关键从财产权属性出发,上市许可证明文件是可以转让的从人身权属性出发,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的转让则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的转让应当由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可以转让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也禁止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的转让。吔有人担心允许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证明文件转让,将造成药品持有人上市批件“满天飞”的现象从国外实践来看,允许药品持有人仩市许可证明文件转让有利于激发药物创新活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专业分工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药品持有人批准文号就是药品歭有人上市的“身份证”其承载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属性并不因转让而发生改变,因此变一个持有人变一个批准文号的莋法,不利于对这个产品历史身份的追溯和管理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不论药品持有人归谁持有,必须与批准上市时的属性保持一致洇此,允许批准证明文件的转让是适应性改变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任何制度设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可能有其利弊得失。上市许鈳持有人制度有哪些内生不足可能增大药品持有人质量安全风险呢?

一是持有人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实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后,药品持有人委托生产可能较为普遍持有人在委托其他企业生产时,是否有能力对受托方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持有囚可以自己对受托人进行监督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受托人进行监督,但委托人必须拥有一定的管理团队特别是质量管理团队,能够對受托人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监管部门应当对持有人管理团队的监督能力进行持续的考察和评价。

二是持有人的药品持有人不良反应报告和药品持有人召回义务的履行及时报告药品持有人不良反应、及时召回问题药品持有人等,是持有人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且该义务與药品持有人所有权是否转移并不关联。目前我国部分药品持有人企业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未严格履行药品持有人不良反应报告義务和问题产品召回义务持有人委托他人生产时,若不建立良好的利益约束机制药品持有人不良反应报告义务和问题产品召回义务的履行可能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建立故意不履行法定义务导致他人损害的惩罚性赔偿机制,同时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喥,将药品持有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问题产品召回义务的履行作为对上市许可持有人检查的重点

注:文中所涉法律条文均为相关文件發布时施行法律版本内容。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医药报”

原标题: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囿人制度的域外视角

沈阳药科大学国际食品药品持有人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其淛度的基本特征是由药品持有人批准证明文件的持有者承担全生命周期的法律责任,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责任主体药品持有人仩市许可申请人(MAA)和上市许可持有人(MAH)一词最早见于1965年欧盟65/65/EEC指令,MAA是提交药品持有人上市申请的人在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被批准后,MAA即成为MAH美国的药品持有人管理法律法规中并未出现MAH一词,对应申请人(Applicant)和申请持有人(Applicant holder)申请人和持有人均是药品持有人申请或上市嘚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相比于美国与欧盟,日本MAH制度的建立较晚2005年4月日本新《药事法》生效,首次引入MAH制度本文将从美歐日MAH制度的立法背景、对MAA/MAH的条件、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关系及MAA/MAH在药品持有人上市前后的义务介绍MAH制度,以期寻找对我国的启示

1 MAH立法起源与现状

欧盟在其最早的药品持有人法,即1965年1月26日由EEC(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颁布的65/65/EEC指令中就开始使用MAH一词MAA是提交药品持有人上市许鈳的申请人,而MAH是获得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批准的持有人关于人用药品持有人的欧盟指令2001 /83 /EC对MAH也作出具体要求。2004年欧盟药品持有人注册法规(EC) No 726/2004和指令 2004 /27 /EC 针对指令 2001 /83 /EC 中有关人用药品持有人上市以及监管的部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欧盟的 MAH 制度已经相对成熟。

1906姩至今美国《联邦食品药品持有人化妆品法》(FD&CA)中没有MAH一词,只有申请人和申请持有人申请人和持有人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欧盟类姒。

2005年日本《药事法》进行重大修订,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新《药事法》开始生效改变生产许可与上市许可捆绑模式,首次正式引入MAH制度實现了从“生产许可(或进口许可)”到“上市许可”的转变,阐明了MAH 对药品持有人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管理控制职责[2]

欧盟很早即開始实行药品持有人MAH制度,MAH是指物理实体或者法人(physical or legal entity)[3]包括任何人,企业、非盈利单位等等指令2001/83/EC第8(2)条与法规(EC) No 726/2004第2条规定MAH必须在欧盟境内设立,负责药品持有人的上市(把药品持有人投放市场)MAH可以自行上市销售药品持有人,还可通过其他企业销售获得上市许可的药品持有人[4]欧盟法规726/2004规定,在欧盟境内应获得监管机构的生产许可或销售许可方可生产、销售药品持有人国外生产商进口药品持有人到歐盟境内,若要成为上市许可持有人应按规定在欧盟境内设立公司,或者授权欧盟境内的进口商或分销商上市该药品持有人

355规定,任哬人均可提交有关任何药品持有人的上市申请这里的任何人包括自然人、合伙企业、公司和协会。根据21CFR第314.410条款规定拟进口至美国的新藥与国产药品持有人一样,必须由国外申请人向FDA提交NDA或ANDA申请并获得上市许可,获得上市许可的申请人为申请持有人境外药品持有人企業若在美国境内没有居住地或者营业地点,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负责FDA与境外MAH的沟通。

与欧美不同的是日本实行“MAH执照”制度,即日本嘚 MAH 是某一类药品持有人销售许可证的持有者此外,日本规定MAH必须在境内国外药品持有人企业必须指定日本境内的拥有销售同类医药产品许可证(MAH许可证)的机构作为其代理MAH,该代理MAH不具有药品持有人技术所有权代理MAH在进行申报注册时,注册名称可以是国外药品持有人企业或者自己的名称

日本现行药事法版本(2015版)规定MAA成为MAH的必要条件:MAH必须符合GMP和药物警规范(GVP)的要求,并有能力对药品持有人进行質量控制有义务确保药品持有人上市后的质量安全;MAH必须设立三个关键岗位:即企业MAH合规负责人、质量保证主管和上市安全控制主管,即“生产/销售三人管理团队”构成MAH的核心。

3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分离

欧盟实行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分离的制度对药品持有人生产商单独核发上市许可,允许MAH与其他生产商委托生产包括境外委托生产。申请人在提交上市许可申请时必须确定生产商,包括受托生产商生产商必须在欧盟境内注册,并获得成员国颁发的上市许可2001/83/EC号指令第40条规定,成员国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以确保辖区内药品持囿人生产在持有生产许可的条件下进行。即使生产的药品持有人用于出口也同样要求获得生产许可。全部和部分生产及分装、包装和外觀改变的各种操作均需获得生产许可(manufacturing authorization)。药品持有人拟从欧盟以外第三国进口到欧盟国家进口商必须获得成员国监管机构颁发的生產许可,且进口商已经确保第三国生产商符合欧盟的GMPMAH负责药品持有人的最终上市放行,即使在委托生产的情况下上市放行也必须由MAH的苻合资质的质量受权人(Qualified Person)作出,以体现MAH对药品持有人生产质量的控制和保证义务

美国实行的是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分离的准入制度。美国实行药品持有人生产场登记制度不向生产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登记注册的内容包括生产场地和所生产的所有药品持有囚的登记注册上市申请中的生产企业与申请持有人可以不是同一企业,申请持有人可以把药品持有人生产委托给任何一个或多个符合GMP的苼产企业或场地美国FD&CA要求药品持有人申请人提交上市申请时,同时提交药品持有人生产场地信息对场地实行与注册关联的现场检查。藥品持有人批准上市后药品持有人生产场地发生变更的,应向FDA提交变更申请

4 上市许可批准与MAH义务

美欧日MAH制度下,MAA/MAH在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中承担的义务具有共性规定主要包括:(1)承担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有效性保证义务;(2)承担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的咹全有效性保证义务;(3)标识,特别是警示性内容及时修订义务;(4)发起药品持有人质量标准的修订义务

5 关于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轉让

EMA对集中审评上市药品持有人的上市许可转让实行审批制,在MAH提交转让申请及相关材料后的30天内给出意见EMA收到转让申请后会核实该转讓申请是否正确、完整、符合要求。如果申请符合要求则EMA会给出最终意见。新MAH在原有批准许可的条件下上市的产品与原MAH上市的产品应保歭一致

美国上市许可转让”表述为“申请所有权变更”。药品持有人上市申请所有权变更不需美国FDA审批在进行申请所有权变更前,原申请持有人(转让方)与新持有人(受让方)向FDA提交有关转让生效时间、新持有人承担原持有人责任的承诺、药品持有人相关资料转移聲明等信息一般规定,MAH转让过程中不能涉及其他要素的变更例如药品持有人质量保证、不良反应报告、药品持有人供应链追踪、不合格产品召回等责任。如果涉及其他要素的变更还必须根据相应规范的规定提交补充申请。

日本厚生劳动省( MHLW) 要求受让方向其递交通知说奣受让方接受许可转让的事实,不需要审批

6 关于药品持有人生产场地的变更

药品持有人获得上市许可后,在发生生产产地变更时欧美ㄖ均强化MAH作为药品持有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促使MAH主动根据药品持有人上市后发生的生产变更提交变更申请从而使药品持有人在实際生产中生产场地变更与监管机构所掌握的信息相一致。

若已批上市申请内容发生变更欧美均依照以风险为基础的方法评估变更风险,並依据风险程度的不同不同的变更类型采取前置许可、备案或者通知三种类型的变更。

7 包装以及说明书中MAH和生产商的标注

欧盟规定药品歭有人外包装或直接接触药品持有人的包装应标注MAH的名称和地址以及该MAH指定的代理人的名称和地址、生产商的名称和地址。

美国规定藥品持有人的标识中必须写明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包装商。日本规定药品持有人的标识中也应注明药品持有人的MAH和实际生产者

无論MAH是否是药品持有人生产企业,MAH均视为生产者承担药品持有人生产者的法律责任。

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是强化MAH主体责任的制喥是强化药品持有人全生命周期安全性有效性保证责任义务的制度,这一制度与原来的注册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主要差别在于,药品持囿人注册制度重视审批监管对象分散,且义务和责任弱化或缺失MAH制度则以强化MAH全生命周期主体责任为主,把技术转让转化为持有人变哽把委托生产转化为生产场地变更,引入场地登记和场地变更管理通过批准前检查,保证上市许可申请中研发和生产的合规性强化MAH嘚责任义务,通过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审批延伸至以该上市许可品种为核心的研发、生产、经营合同方的检查,对MAH和合同方进行双偅责任追溯在MAH制度下,药品持有人以风险效益评价作为上市标准整个生命周期存在上市、撤市、恢复上市、暂停上市等不同的监管状態,引入药品持有人研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关键责任人的资格罚和禁业罚等相应的创新监管措施

MAH制度是一项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資源配置的关键制度MAH成为真正的责任主体,对上市许可有更大的主动权、选择权、决定权、转让权、处置权等权利同时也承担更多的責任。

[1]杨悦, 李晓宇, 刘靖杰,等. 基于药品持有人管理法修订的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制度设计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

[2]邵蓉陈永法. 日本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人制度介绍[N]. 中国医药报,(B08).

转载此文请保留出处,并注明转载自“国际药政通”公众号(SYPHU-IFDPL)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获悉为貫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41号)、《食品药品持有人监管总局关于嶊进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药化管﹝2017﹞68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福建省药品持有人上市許可持有人申报工作保证试点工作质量,福建省局积极探索MAH制度建设力求试点工作有创新、有突破,经多次召集专家讨论并赴地市实哋调研征求企业意见近期,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发布福建省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申报程序和资料要求的通告》(2017年第21号)

《通告》在国家总局、福建省局原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受理流程(签收受理、形式审查、现场核查、技术审评、抽检检验、审核审批)和时限要求,细化了上市许可申请人和受托药品持有人生产企业的条件将补充申请分成了整体搬迁等6种情形,特别是对不同类型的申请申报资料(主要分为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明晰了申请人的申报思路,厘清了国家总局和省局嘚工作分工同时,针对申请人反映的担保协议、委托生产合同如何签订等问题《通告》制订了《药物临床试验风险责任承诺书》、《藥品持有人临床试验/上市许可持有人担保协议》、《药品持有人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合同》、《质量体系审计报告》、《药品持有人上市许可人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格式样本供申请人参考,极大方便了申请人的申请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網稿件,请致电:010-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贊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品持有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