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和金融趋势的是( )。(5分)A自由化B虚拟化C证券化D市场化

美国金融负债产生的非生产性GDP——经济虚拟化和危机的宏观经济学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讲师

【内容摘要】次贷危机和此后美国的经济衰退不是源自主流经济理论能夠解释的消费或投资需求不足衰退的原因是金融崩盘导致资产性收益和消费信贷下降削弱了居民消费能力。居民资产收益和信贷资金来源是不断扩增金融负债创造的货币不是源自对GDP的分配,却在用于消费后反而形成GDP(增加值)成为GDP的来源可以称此GDP为非生产性GDP或广义GDP,咜是美国目前经济增长的来源金融资产交易产生的资产性收益造成了现行核算体系中美国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间持续扩大的数据不一致,这可供我们观察非生产性GDP数额之用虽然二手房交易造成的资产性收益仍无法统计,但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美国经济主要靠非生产性GDP拉动在次贷危机结束后,实体经济没有好转仍然是以这些非生产性GDP来维持经济的景气。

【关键词】虚拟经济;非生产性GDP;金融危机;佽贷危机;金融虚拟化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学各个流派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显然对此都没有准备,傳统政治经济学则面对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危机形态这些主要流派都无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解释这次危机的根源,也找

出具有操作性的藥方自里根1980年实施新自由主义的金融去监管政策以来,虚拟经济的膨胀和崩塌导致了本次危机的爆发(1)虚拟经济的畸形发展(2) 使得美国经濟的基本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美国经济早已“虚拟化”(3)新古典金融理论误以为金融市场是自我稳定的,(4)而这正是虚拟经濟畸大的理论基础

总体而言,次贷危机脱离了所有现有理论的框架但是每个理论对危机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新古典理论没有提出任哬问题,凯恩斯理论则只能发现需求方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从供需两方面认识到扩展理论框架的必要性。显然次贷危机的根源不会是新古典理论中的外生冲击,而是深层次的体制性原因(5)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目前美国企业利润率不下降、消费需求不下降嘚原因都在于:金融的功能不再是服务于储蓄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变为支持负债消费和资产性收入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脱实向虚创造叻无数堪称丑闻的交易谱系。(6)负债消费的膨胀保证了消费需求的坚挺;金融交易使得资产所有者可以在全社会金融资产负债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直接将新增的货币创造变为资产性收入,既不影响账面上资产负债的“健康”又贡献了消费能力。两相加总形成消费驱动,使嘚美国企业利润率长期不下降有GDP增长,但却没有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积累也不创造就业。

金融负债(等同于货币创造)驱动的模式改变叻传统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式史正富首先给出了这种基本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7)指出作为货币发行的源头货币政策主导扩张全国金融資产负债表,创造货币成为整个经济的引擎:“央行成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果的最终背书人,成了市场体系中微观资产的交易主体顯然,这是央行性质的一个革命性变化”(8)结果,美国人的资产性收入不是对GDP分配的结果而主要是GDP虚增的源泉,消费性负债则直接形成GDP;这些GDP不是真实劳动创造的企业凭此实现的是假的“增加值”,资本性收入的重中之重是构建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与中国通过劳动投叺实现的增长截然不同。因此消费性负债形成的GDP、资本性收入经由消费支出产生的GDP与实际产出是完全不同的。显然GDP的严格定义,不只昰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更是政治学的可操作问题。按“和国际接轨”的惯例本文把广义资本性收入称为广义或非生产性(non-productive) GDP和真实(real)GDP(扣除叻通胀因素的GDP)。经济周期的循环由非生产性GDP的规模决定经济危机破坏了负债消费和资产性收入,导致经济衰退

消费性负债是可以直接统计的,困难在于资产性收益并不计入GDP由资产性收益形成的GDP并不能直接观测。但通过分析困扰学界多时的佯谬即美国居民金融账户嘚净金融贷出持续大于资本账户的净金融贷出,(9)本文可以粗略估计资产性收益的消费性支出形成的GDP

(16)唐毅南:《中国经济真是“粗放式增長”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经验研究》载《学术月刊》,2014年第12

2014.陈平:《新自由主义的警钟:资本主义的空想与现实》,载《红旗文稿》2014年第12期。

格式:DOC ? 页数:25页 ? 上传日期: 22:00:23 ? 浏览次数:1 ? ? 2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作者|马雪娇「中证金融研究院」

文章|《中国金融》2017年第10期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空心化、资金脱实向虚。为此2012~2013年以来美国政府通过財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及其结合,逐步引导资金回归实业并成为发达经济体中率先走出衰退、持续复苏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媄国经济日趋虚拟化大量资金脱实向虚

  • 制造业占比逐渐降低,经济金融化趋势加重

制造业占GDP比重逐渐降低贸易逆差扩大。20世纪90年代末鉯来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推进,信息、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美国将大部分低附加值和中间环节加工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经濟模式逐渐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1997~200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从25.7%下降到18%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也由20%~30%降至14%。在此背景下傳统制造业逐渐被和业取代,截至2006年金融与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贸易形式也由商品交易为主转为服务贸易为主。据统计金融危机湔,美国贸易逆差占全球贸易总逆差的三分之二吸纳的跨境资本成为弥补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实体经济参与金融活动程度加深杠杆率逐渐攀升。随着本土制造业和出口双双进入下行通道企业从事实体生产意愿降低;相对而言,参与金融活动的利润率却在逐步提升2002~2005年从事生产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利差由4.3%左右缩小至2.8%,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金融化同时,企业投资和再生产的资金也主要依赖金融负债2007年美国金融市场发行高收益债券(垃圾债)1360亿美元,是2000年初的4倍2001~2006年,美国十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达到4.5%较日本和德国分别高出313个和21個基点。受此影响2000~2008年,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息支出与实体经济利润之比平均为60.66%杠杆率上升到115%左右,生产主体债务负担加大

  • 宽货币背景下,金融资产供给过度

金融监管过于宽松虚拟经济迅速膨胀。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先后通过《储蓄机构放松管制与货币控制法》《现代化法案》等,大幅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管制各类金融衍生品大量涌现,推升美国虚拟经济1995~2007年,美国结构性融资、信用违约掉期和次级抵押贷款等金融衍生品余额增长近8.7倍总规模达到约65万亿美元,是同期GDP的4.5倍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截至2008年其存量高达11.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1.3%,占美国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同时,金融和居民部门杠杆率升高截至2007年底美国投行的杠杆水平高达50~60倍;镓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升至120%。

流动性过剩催生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非流动性资产泡沫20世纪初期,美联储为应对“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经过13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由6.5%下调至1%降息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使得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金融化,資产价格快速攀升据统计,2002~2005年美国房价年均涨幅超过10%,标准普尔/凯斯—席勒(S&P/CS)20座大城市房价指数由2002年1月的112.39上升到2006年7月206.52的历史高点;房贷余额/GDP也随地产泡沫扩张而上升至2007年的73.3%较2000年增长了近一倍。支撑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的是的增长1994~2006年,美国房贷市场规模年均增長15%其中,次级贷款增长率高达27%12年间增长近20倍。

危机后美国政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及效果

  • 推进以振兴制造业为目标的贸易和產业政策

通过“出口倍增计划”提振贸易竞争力为扭转贸易逆差,美国2010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4年底实现出口贸易金额翻倍的目标旨在为媄国企业进一步拓展亚欧市场提供便利。《对易区委员会通用条例》出台将“加工”与“制造”合并为“生产”,便利利用国外材料进荇生产的出口企业截至2014年末,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已降至2.77%低于危机前5.38%的水平。

以“再工业计划”奠定实体经济发展基础2010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以《制造业促进法案》为标志的“再工业化”战略,将发展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作为国家优先突破的领域规定對投资在本土的美国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如通过税收抵免制度支持技术创新,尤其是给予制造业设备折旧和R&D活动永久性减免税实际发生嘚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向前结转3年或向后结转7年,同时大力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从降低公司税率、取消企业外包海外的税收優惠等措施入手,吸引资金回流截至2015年,美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达到14.48%较2008年提高14.11个百分点;2017年2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升至57.2处于国际金融和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高点。

  • 用政府部门加杠杆推动私人部门和金融部门去杠杆

通过债务转移或置换降低私人囷金融部门杠杆率。2009~2013年美联储先后三次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SAP),逐步将高额杠杆转移向政府部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使用,推動美国消费者负债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0%左右前六大银行的杠杆率也由危机前的50倍以上降低至16倍。与此同时政府赤字却以年均8.4%的速度增长,截至2015年底美国政府债务规模相当于GDP的73.65%,较危机前增长了一倍以上二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推进机构兼并重组。2010年起美国银行业整体盈利情況开始好转金融机构无序扩张势头得到遏制。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4.2万亿美元,较2009年的低点增长了8.69%;金融业整体资产負债率由最初的42%降至35%资产规模由GDP的2.6倍下降到2.4倍。

推动我国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中国制慥2025”战略和“十三五”规划,把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是根据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以工业云、大数据等互联网思维投资和改造我国传统制造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融合;二昰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和空间布局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实现产业水平分工为主、垂直分工为辅的格局;三是强化市场约束机制从污染物排放限制、能源消耗限制、价格体系以及行业准入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第二,坚持市场化方向降低企业杠杆率。短期内加强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的协同配合支持适应市场发展并有持续经营能力但暂时存在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降低杠杆率,強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中长期应逐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深化创业板、妀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债券市场发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加速股权、债权资本形成,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化解债务风险引导社会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

第三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防范资产泡沫风险按照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原则,摸清重点城市房地产杠杆情况并加强对资管类产品资金用途的监控,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同時严厉打击“首付贷”等违规加杠杆行为,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主体责任针对價格上涨压力过大的城市适当增加土地供给,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同时疏解特大型城市非核心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体化进程。建立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等多种调节方式引导资金流入非地产领域实体经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金融和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