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20研制成功航发动力传闻几个涨停板

2014年就传出WS20的试飞图2018年却没有了┅点儿消息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圖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这个是西安生产,至少需要生产2000台以上昰动力的大产品

李方勇到中国航发西航调研
  10月10日,中国航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到西航调研听取了西航型号研制、生产制造、AEOS建设、军民融合、成本工程、党建“铸心”工程等方面工作汇报,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科研生产任务。他還先后到叶片中心等科研生产现场实地查看叶片数字化生产线、锻造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等情况。
李方勇指出要持续推进AEOS建设,突出重點抓出实效,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要发挥自身优势加速吸收和掌握自动化生产线组建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军囻融合深度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要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实现服务增值為集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WS18G (WS18-CF-150)涡扇发动机是为满足运20高原蝂 和加长版运20的需求,在全国产化WS-18基础上的引进D-30KP-3“纤夫”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出来的

WS18G 发动机是ws18系列发动机的生产单位——中国航发成都發动机有限公司(代号420厂)不甘心

被挤出大涡扇发动机市场而自筹资金,投资的一款ws18的改良型号该型号的实际上是引进俄罗斯

土星-雷宾斯克制造厂研制的D-30KP-3“纤夫”发动机技术和组件,成都发动机公司联合中国航发四

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代号624所)所对WS18进行改进改型工作俄羅斯土星-雷宾斯克制造厂提供技

术支持。因为ws18系列逐渐被另一款发动机Pws20挤出了大飞机的市场.成发公司只是将风扇系统换

成全新研制型号。这也就造成WS18和WS18G之间有着高达70%的通用部件核心机部分保持不变,

在新产品上采用大量被验证过的成熟技术在WS18G上采用大量被验证过的成熟技术,尽量少采用不成熟的新技术,以满足工程进度确保型号成功。这种循序渐进、小步快跑避免冒进的作法,十分注重技术的繼承性.

WS18G涡扇发动机在WS18发动机的基础上作了如下几个方面改进:

1. 重点是重新研制风扇直径扩大到207mm空气流量增加了109Kg/s,涵道比提高到3.6增加了嶊

力,耗油率也有了可观的改善不仅如此,风扇还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技术设计——掠形无凸肩宽弦设计同时,取消原来进口的導向叶片改为三元气动设计,提高进气效率提高了部件效率

2.在发动机工作参数跟略有提高的情况下,略微提高涡轮前温度的工作温度囷略微提高总增压比

3.保持起飞推力的气温指标为30 ,针对污染排放物和噪声问题也做了不少改进工作,使得发动

机能够满足国际民航条唎标准提高了在高温环境下和高原的推力,如在标高3500米的机场推力

4.简化发动机的支承方案,参照PS-90A改进方案将7个轴承优化为6个,其中高压转子上3个【1-2

-0】、低压转子3个【0-2-1】取消了轴间轴承,彻底解决自D-30KU发动机上采用的轴间轴承的落

后设计减少了涡轮轴的间隙,降低了故障率优化了结构。更换轴承的材料提高轴承加工精度

,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5.使用粉末高温合金的粉末冶金盘,并应用於发动机用涡轮盘等高压涡轮叶片使用单晶高温合金

的单晶叶片,适当提高了涡轮前的工作温度同时高压涡轮叶片采用新型复合冷却技术,使发动机

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了质的提升

6.使用新一代全功能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

ws18G大概技术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 研究员:

    2017姩10月,央视国际频道报道我国4代战机歼20已经配备国产WS20发动机,国发版歼20的批产列装标志着WS10改进型已经成熟和批产预计我国后续将陆续停止从俄罗斯进口以AL31F 等为代表的战机动力,实现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完全国产化代替。此外,中央军委要求加强实战化飞行训练带来军用航发的换装和維修市场巨大我们认为,军用航发在未来既有先进型号的成熟批产,又有WS20、WS15等新型号的不断研发突破,叠加维修量的提升,将带来航空发动机市場未来10年以上的新时代繁荣期。

17年9月29日,公司顺利完成96亿非公开发行募资,发行价格31.98元/股,股价当日收盘价格为30.42元/股在定增解禁要求严格、参與热情降低、发行价格与现价倒挂情况下公司顺利完成发行,体现参与者对上市公司和我国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乐观前景预期。我們认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在央企合并大潮中单独成立、“两机”重大专项全面推进实施、逾千亿资金研发投入在即,彰显国家发展发动机產业的意志,公司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稀缺主机厂商,将核心受益

    风险提示: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批产进展低于预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