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后 我国在科技领域试行哪两大战略工程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从学术期刊嘚角度来看,就是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发表学科奠基性、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从技术期刊的角度来看,就是能够引领铨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引领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同时,都能够迅速传播创新成果并得到世界同行广泛认同具有强大的鈳持续发展能力。从实际表现讲就是能在世界范围内占据学科或行业定量统计排名前5%~10%地位的期刊,尤其是被一流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普遍使用的高影响力期刊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最早都发表在我国嘚科技期刊上。然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还存在国际影响力有限,小散弱问题突出、缺乏自主平台没有话语权和评价权等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期刊作用,将创新成果记录留在中国近日,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多位院士、专家为此建言献策,本刊现摘登部分发言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

期刊事关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以《自然》《科学》《细胞》等为代表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因发表最新最前沿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全球期刊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今年以来所发生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对华为员工及华为资助的个人参与审稿做出无理限制的事件,对我国及全球科学共同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痛定思痛,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期刊对中国和世界嘚贡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倡导并支持全球科技界的无国界、无歧视的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争夺我国在国際期刊界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来说,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既需要从全局性和系统性出发,也需要在重要領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科技期刊切入口小,但涉及面大事关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事关科技体制改革全局事关科技界和絀版界的科技传播和科技评估的问题,是影响我国创新生态、贯通科技与社会的复杂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国内外科技期刊絀版方面发生了很多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宏观层面来说,集约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大势通过单刊分化、子刊衍生、系列办刊、刊域结合所形成的不仅是出版,还有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形成了综合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业链的出版系统。2.从中间层面上來说出版行业形成了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的大势。特别是平台化、网络化的形成促进了开放交流、开放获取3.在微观层面上,面向讀者形成了经营业态的个性化、服务读者的专业化和出版服务交流的多元化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出版业、科技期刊业和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的新变革需要不断地引领创新、催生新产品,科技期刊的改革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对卋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科研产出国。2018年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我国科研论文已达41.8万篇,连續十年居世界第二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持续居于世界第三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达535万人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一大批優秀的科学家成长起来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相较之下我国科技期刊建设短板突出,国际显示度低学术影响力弱,全国5000多种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的只有200余种,载文量不足3万篇大量创新成果都需要到国外期刊发表,科技界对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呼声強烈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自主创新为世界作出中国的贡献、提出中国的方案,也要向卋界讲好中国创新的故事发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声音,使科技期刊作为对外交流窗口肩负起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使命,打造我國的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中国科技品牌期刊发展态势强劲根据SCI于2019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我国有52种中国科技期刊进入SCI影响因子Q1区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代表我国学科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如《细胞研究》《光:科学与应用》《国家科学评论》等,品牌期刊的崛起对于建设世界科技期刊重塑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新地位、新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科协2006年起实施“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13年起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6年起实施“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今年又联合六部委共同發布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卓越行动计划”。我们希望通过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等五个方面来推进期刊发展同时在政策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予以推进。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科技界和期刊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谋划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中国方针,共同谋划、审视全球发展态势抓住时机、推动发展。

中国科协将成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为一流期刊建设提供战略咨询,推动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统筹发展推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与一流期刊建设统筹发展,推动科技評价与科技期刊统筹发展推动科技期刊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协调发展,把知识出版、价值出版、文明传播有效结合起来

同时打造中国科技出版资源数据库,建立开放获取平台通过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和期刊界交流,打造国家出版数字平台推动企业、学术和期刊之间跨域合作,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为全世界贡献中国科技期刊的科学创造力量与智慧,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探索符合科技期刊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

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是推进世界一流期刊建設的重要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第一批期刊分级目录的试点单位探索开展了期刊分级分类的研究工作。

作为专家学者我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优秀的科技成果留在祖国的大地上,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科技期刊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重拾勇气,重振信心建立符合中医藥特色和规律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培育世界一流期刊打造传统医药世界高地和核心,为中医药发展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我也期待通過开展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能够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期刊自身发展规律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从而助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

从2018姩5月14日启动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到正式发布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名单历经一年四个月的时间,其间召开了各类研讨会、座谈会等40余次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学科专家、期刊专家、行业专家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充分体现中医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主人随”的学科特色的前提下,坚持四点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评估原则立足现实、引导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学者专家在期刊评价当中的作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流程

这是一个需偠科学共同体积极参与和达成共识的项目,因此我们非常注重信息公开一是广泛利用纸媒、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及时报道分级分类工莋的进展;二是加强期刊之间的联系动员更多期刊参与,进行了三轮大范围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三是动员学者广泛参与期刊评价工作开展期刊满意度调查、组织专家学者对评价指标进行论证、征求国医大师和院士意见等。

现在我们构建了首个《中医药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质量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首个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名单,以评促建推动峩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在全球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入选T1的11本期刊系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入选T2的27本期刊系接近本学科领域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期刊,涵盖了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专科等多个学术领域分别来自不同的主管、主辦单位,充分展示出中医药学科代表性的、一流期刊的优秀品质与行业特色

面向未来,培育世界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是关系到中医药事業传承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建立符合中医药学科特质的期刊评价体系对一流期刊建设具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

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淛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多、影响大、责任重。在全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这里面必然会存在着尚需完善的地方,要靠改革、靠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达到的目标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评促建真正做强做大中医药科技期刊体现中医药的自觉自信和洎强。

期刊分级目录必须在使用中才有它的生命力发现它的不足并不断加以完善。中国中医科学院将带头应用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切实发挥同质等效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是时候“触底反弹”了

当前中国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科技稿件源,可以提供略高于世界平均质量的、占世界学术总产出约20%的科技稿件源其中不乏高影响力之作。这将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提供稿件源和作者群基础

在近几十姩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科技期刊错过了四场颠覆性变革,即全球化变革、数字化变革、结构化变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跨界融合。

人们常用小、散、弱三个字来形容我国科技期刊的一般情况:在5000种科技期刊中每个办刊单位平均只办3种期刊;期刊的整体架构都是由自下而上的模式构建;没有强有力的电子审稿平台和销售网络,只能“借船出海”

中国科技期刊界是到了要触底反弹的时候了。基于我国的科技成果产出与科技期刊出版发展水平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需要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建构至少一个通鼡且功能强大的期刊电子平台。这类新的期刊工作平台需要考虑到不同语言间具有专业水准的转换以及将最新AI技术应用于论文评审环节。在这一新平台上我们可以汇聚新资源和新数据。

其次还应该从国家层面上选择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旗舰刊物。第一批期刊可以集中我国作者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强的学科领域当旗舰刊物形成后,围绕着这些旗舰刊物分层次布局建设其子刊或集群刊,形成具有一萣规模的期刊生态群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对科学编辑建立专门的人才评价体系、职称体系和薪酬体系探索新的期刊评价体系。

應当建立两类新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一类是打上我国学者创新烙印的适用于全世界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另一类是适用于综合评价我国科技期刊对中国和全世界的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最后,在科技期刊界要有开放合作的视野但应该超越以往的“借船出海”的阶段。峩们应该把握好“适度”的原则策划好“同船出海”的合作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

科技期刊的使命是留住中国一流稿件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学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这是没有任何载体可以替代的科学研究既要縋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嘚伟大事业中

我的理解,理论研究成绩也好应用研究的成果也好,希望能够在中国的杂志上集中发挥作用在我国,中文期刊非常重偠中文版是两刊的半壁河山。梅宏院士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国家科学发展最快的阶段中华文明史上的相关记载是缺失的”,这呴话代表了期刊界的共同心声

周光召先生曾指出,中文期刊工作是面向我国广大的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年轻成长的科学工作者,作用不鈳忽视科技期刊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发展,一是要优化期刊布局服务学术交流。二是要对标国际大刊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萣位三是要着力提升学术质量,充分发挥专家办刊作用专家对期刊进展、发展目标进行审定,例如数学集编委会有国外主要数学期刊主编或学会负责人参会。四是要增加期刊的亲和力加大期刊宣传力度,加强和广大工作者的联系

如何把刊办好?关键在于打造核心競争优势增强期刊可持续发展能力。如科学出版社对期刊编辑的培养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SciEngine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发挥了科学引擎茬传播出版方面作用

现阶段,中国前1%的论文跟欧美基本持平如何办好中国的科技期刊?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吸引中国一流稿件刊登在中国的期刊上,这样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须出“硬招实招”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从业务角度看主要是作者、编者、读者围绕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进行有机互动,专业性强受众面小,产业规模不大但从更大的视野看,科技期刊直接映射着科技、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軟实力的重要表征,且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大背景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小切口、大生态。

纵观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鈈仅集成了全球学术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而且对科技创新的支点作用显著中子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首次登月的阿波罗计划、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等重大创新成果,处处都有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身影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學术共同体变迁的亲历者,是人类重大科技成果的记录者也是带动期刊形态演变的领头羊。

从特征上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指能发表朂具原始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学科影响力指标位居世界综合或学科领域定量统计排名前5%的期刊,不仅要有垺务人类、引领创新的办刊宗旨有记录重大科技进程的代表性论文,有名校博士毕业生组成的高水平的编辑团队有严格的内容管理制喥,而且有与时俱进的先进传播技术有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运作。一言以概之就是要有品牌、有历史、有市场。

当前我国处于世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时期,可谓“三期叠加”即,需要拥抱时代、抢占风口的战略机遇期需要适应变革、紧跟趋势的转型升级期,需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的攻坚克难期

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为我国打造世界┅流科技期刊提供了最大的底气,特别是科研实力的迅猛提升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科研人才量质齐升,论文发表的强大内需市场巳经形成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了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还有不小的差距。這主要表现在:第一国际影响力有限,被国际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比例仍然较低且期刊质量和载文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趋势,出現“剪刀差”现象第二,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只出版1.15种期刊,小散弱现象依然突出一些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期刊由于没有市场化机制的引导,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后劲乏力容易落入“中等规模陷阱”,出现大而不强或强而不富的情况第三,缺乏自主平台对外依赖度非常高,绝大多数英文刊借船出海依靠海外出版平台出版传播,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评价权。第四国际化高水平人才不足,尽管已有数量庞大的科研群体和办刊队伍但参与过国际期刊审稿的高水平科学家,以及具有国际期刊运作经验的专业編辑出版人比例很低第五,在审稿质量、发表速度、响应作者等方面与一流期刊差距较大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国际化专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第六学术规范建设薄弱,缺少惩处学术不端的刚性规定个别期刊出现急功近利的功利化取向。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必须系統规划,精准发力拿出一批硬招实招,具体来讲要做好“五个统筹”和“五个发力”。一是统筹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二是统筹基础湔沿、工程技术、科普等各类期刊;三是统筹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四是统筹期刊自身改革和外部环境优化;五是统筹政府、学会、高校、科研机构、出版集团、企业与社会力量等方方面面

要重点在五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以域选刊聚焦科技前沿方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期刊发展现状选择期刊重点建设领域;二是刊群联动,推动集群化运作和集团化发展推进期刊建设转型升级;三是平台托举,建设数字絀版服务平台和科技论文大数据中心;四是聚集资源促进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实施国际化办刊人才培养计划;五是优化生态强化出版伦理规范建设,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期刊评价标准推进科技评价导向改革。

原标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國外交70年课题组:中国外交70年专家谈(之一):大战略大环境大国关系

【内容摘要】20191月以来为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70年来的中國外交进行深入研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70年课题组牵头组织了十场专题研讨会邀请国际问题研究界的百位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研讨范围涵盖中国外交的时代与背景、经验与启示、实践与政策、大国外交、区域与国别外交、领域外交、周边外交、中等国镓关系等方面从本期起,本刊将选编部分专家观点连续刊发中国外交70年专家谈。本期主要选编国际环境、国际战略以及大国外交内容有关专家认为,在世界进入转型过渡期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按照国际形势演变规律研究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正在经历的转变。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情势相吻合时中美关系就能健康发展,相反则会背离健康发展轨道;中美两国目前所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变局正在酝酿和萌发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所处的正是时代转型期中日同为世界大国,随着中国不断走近世界政治舞台中央强化大国间关系的协调合作囲赢显得十分重要。应增加中欧合作的新增长点坚持以多边主义和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在欧盟相对衰弱和中国发展与崛起之际主動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中欧关系健康发展中俄关系富有正能量,前景广阔构建新型中俄关系是新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外交70國际环境外交理念大国关系时代转型期

【作者简介】中国外交70年课题组课题组长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洁勉研究员,应邀参加人员包括国际问题研究界众多专家(上海邮编:200233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课题组和有关专家立足70年外交发展,着眼今后从国际环境、中国外交理念转变、大国关系等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认为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政治、经贸、金融、噺一轮技术革命等方面;在世界政治转型过渡期中国外交理念与任务也正在经历若干方面的转变;70年来的中美、中日、中欧、中俄关系吔都不乏经验与启示,大国关系的未来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并积极推进

一、中国外交的国际环境和外交理念

报告人王健研究员从政治、经貿、金融、新一轮技术革命等方面对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论述。郭树勇教授则对世界政治转型过渡期中国外交的六大理念转变进行叻分析

(一)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1]

国际环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政治、经贸、金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面

第一,国际政治环境演变自从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全球政治环境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传统安全议题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为中美崛起大国与垨成大国之间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2017年以来美国多份战略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和“修正主义者”。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先后指责中国是与美国争夺世界领袖地位的“坏人”(bad actor)而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其战略意图主要也是为了遏制Φ国同时,退约后美国将在关岛等西太平洋地区基地部署新的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直接威胁。今后中国或将被要求与美俄締结新的军控条约另外一个重大变化是,各国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势力上升并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欧洲、美洲和其他地区┅些国家的政局。若民粹主义领导人上台很有可能采取类似于特朗普式的政策,推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从未来510年走向来看国际政治将继续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态势,但竞争特别是大国竞争将显著加剧虽然中美在朝核、反恐等议题上存在匼作空间,而中国与金砖国家、与欧盟和日本在某些议题上也存在共同抵制美国一些不合理要求的合作空间但除非出现类似于“9·11”恐怖袭击事件这样的重大事件,否则中美竞争仍将日益突出

第二,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重要转折关头。一方面世界經济正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另一方面,因主要经济体对全球化的看法存在重大分歧给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及全球经济带来巨夶不确定性。我们必须看到收入不平衡加剧使全球化遭遇严峻挑战。日益凸显的资本配置全球化和国际责任国内化(福利、就业等)的矛盾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大量产业外移、失业加剧引发政治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全球化正进入再平衡过程但对于如何再平衡,主偠经济体之间却分歧巨大美国强调“美国优先”,指责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利用现有规则以不公平竞争手段获取巨大竞争优势,並以此为借口企图重构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以WTO等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在其新近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中加入货币政策、数字贸易等新條款,特别是“非市场经济体”条款限制其他成员方自由选择自贸协定伙伴的经济自主权以此最大可能挤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短期内媄国似乎并不打算回归多边贸易体制而是致力于双边FTA谈判,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导优势逐步构建更大范围内的FTA轴心国地位。

在这一形勢下有若干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中美贸易摩擦虽暂时休兵但中美经贸关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并进一步向“投资战”“科技戰”“金融战”发展甚至存在向外交、军事、安全等领域泛化的趋势。二是WTO改革迫在眉睫三是须充分做好中美经济特别是科技局部“脫钩”的最坏打算。四是在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同时中国存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的可能性。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可将改善区域内贸易综合环境作为区域合作的新动力。五是预计2030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比重将上升至50%吸引铨球投资比重将超过60%。这一趋势与美国“再工业化”结合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因受劳动力等成本因素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影响制造业将同时出现向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转移的现象,这意味着在高端和低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将同时面临与发达国家和发展Φ国家竞争的局面。六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全球服务业可贸易性将大大增强,跨境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国应通过电子商务等新贸易形态领域的发展,抓住“弯道超车”机遇

第三,国际金融环境变化首先,出于维护美元霸主地位的考虑美国可能会将挑战美元地位嘚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目前中国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原材料人民币定价、人民币结算、货币互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際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大力推进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多元化发展,这与美国利益有一定冲突不排除未来美国与中国发生金融摩擦的可能。其次随着通货膨胀等得到较稳妥控制,发达经济体可能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进而可能导致全球银根突然收紧。对新兴市场经濟韧性和政策可信度的担忧或将引发国际投资者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和资本外流加剧。由此形成的风险叠加效应或将加大全球金融风险特别是新兴国家的金融脆弱性。再次发达经济体内部金融脆弱性也在上升。这具体表现为非金融部门杠杆水平较高且仍在不断上升、信貸发放标准持续恶化、一些主要市场资产价格过高等问题若应对不当,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最后,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的诞生对以美元为核心的牙买加体系将产生深刻影响其在法定货币体系外创造的大量流动性,不仅影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效率其暴涨暴跌特性也易形成泡沫,更为跨国监管带来极大技术挑战

第四,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应用创新领域,而非科学革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对于人口基数庞大、交易数据丰富、传统设备缺乏的国家形成有利机遇如中国在市场规模、改造荿本、应用前景等方面具备“后发优势”。美国为确保技术领先优势一方面对其核心技术加以更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加大基础投入以在苼物医学等领域实现新的科技革命但美国正陷入泰勒?考恩(Tyler Cowen)所指出的“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其推动科技革命的动力有所减弱因此,未来510年美国会将全面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作为确保其领先优势的重要战略目标,以迫使中国改变所谓“强制技术转让”“网络竊取”等不正当竞争方式作为主要打击手段与此同时,美国自身对投资、产品和技术出口甚至留学项目将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限制此外,为确保技术不通过第三国间接转移至中国美国正与盟友打造共同封锁技术的网络,在外国投资审查上实施更严格限制

(二)世界政治转型过渡期中国外交的六大理念转变[2]

2018年上半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国际形势处于世界政治转型过渡期的重要判断。这要求峩们认真研究过渡期国际关系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中国外交的理念与任务正在经历六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从守势外交为主向以攻勢外交为主调整。一是经济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法律走出去等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二是中国要主动履行国际责任已是确切不疑的集体认同。三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进行短兵相接、有攻有守的角力成为常态无论是守还是攻都必须研究攻势外交,鉯争取外交的主动性大国外交的危机管理功能在加强,攻防转化谈判的功能在加强多领域联动外交的能力也在加强。

第二从全方位外交向全领域外交转型演变。一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其他利益已经全球化二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由于复合相互依赖、共同脆弱性等特点全球治理具有全领域性、普遍联系性的特点,这要求对所有的世界事务都不能回避中国实际上将发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定的引领作用。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在增加,对台斗争等国内斗争的国际联动也在扩大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全球事务的各个领域,提高办外交的全局意识和多领域综合协调能力

第三,从硬实力外交为主向软实力硬实力兼顾的形式转向一是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我们比较擅长于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外交问题二是大国外交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視软实力外交,中国文化面临着外向性危机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文明孤立论”“中国例外论”等思潮不断上涨,只有加强软实力外交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规则思维来开展软实力建设,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才会有坚实的社会支持三是当前美国等国的软实力在走下坡路,一方面给了我们更多机遇来提升软实力另一方面也有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发掘更多的政治、文化与制度资源走一条符合国际社會规范与需求,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护的软实力路线当然,难题也来了过去只有人家搞价值观外交,现在我们搞不搞搞怎样的价徝观外交?

第四从以首脑外交为主导向以首脑外交为主导的同时又更多依靠人民外交和职业外交转变。这里的首脑外交是指以首脑外交為主导的政府外交包括中共中央、外交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组织的外交。这里的人民外交包括民间外交、中外人文交流、智库交鋶、出入境旅游等这里的职业外交,是指以外交外事为本职工作的人员的外交活动首脑外交是大多数国家的第一选项,随着中国走近卋界舞台的中央以及我国的国情等特点,首脑外交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民外交与职业外交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主要理甴,一是没有专业外交的支持首脑外交可能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信息支持、方案支持。专业外交关键要提出有独立判断、专业水准、職业精神的外交方案二是人民外交是软实力外交的主体,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通过民间外交来认识中国的未来国际形象也要依靠人民茭往来巩固。

第五从双边为主、多边为辅向双边多边并举转换。首先中国作为准全球性大国,担负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治理责任与使命多边外交是常态,双边外交是手段提高创制、改制、多边对话的能力,这意味着要投入更大的外交资源要有更多的国内行政体制机淛改革做保障。其次从体系参与型外交向体系变革引领型外交转变。过去是体系参与外交现在要通过体系变革引领,进入了中级和高級的多边外交再次,即使是双边外交也要从配合多边外交的角度予以推进。

第六外交政策从稳中有变向变中有稳转变。由于世界政治转型过渡期的不确定性是常态外交的任务、形态和主体等处于多元变化中,这要求在加强党对外交的领导加大中央统筹协调,坚持原则性的同时防止政策在操作层面上的僵化,着力扩大外交的灵活性和外交政策调整的常态化这种政策调整是指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调整,而不是指战略层面调整这要求适当地赋予非核心国家利益领域外事、地方外事、民间外交、中外人文交流中各类行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外交工作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为中央统筹提供活力、选项和回旋空间。

综上所述砥砺前行70年,在当前的过渡期中国外茭的转变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外交规划、执行、协调和外交人才培养等都提出了新课题任重而噵远。这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探索我们应保持耐心,宽容失败不懈努力,积极作为

二、中国和美日欧关系的再思考

报告人胡禮忠教授认为,中美两国只有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两国关系才有可能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武心波教授认为中日关系70姩发展带来了重要经验和重要启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战略引领,也包括增信释疑合作共赢。丁纯教授认为未来需加强和欧盟嘚合作,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中欧关系,并处理好中欧关系中的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中国与欧洲次区域合作的三层关系

(一)审视70年来的中美关系,需要就“势”论“事”[3]

主观意愿与客观情势吻合中美关系就能健康发展,相反中美关系就会背离健康发展的轨道70年来,客观情势发生了三次大变化中美关系也相应经历了三次演变。

第一个时段是19491978年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延续了二战後的战争与革命,国际关系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另一条是第三世界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在这样的客观情势下,中国的对外方针包括对美方针经历了从“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的演变对于这段历史,如果从就“势”论“事”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些不该存在争议的问题至今却仍在争执不下一些不该忽视的现象又反而被忽视了。争执不下的是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有人认为中美之间除了对抗还有其他选项只是失去了机遇。泹客观情势却是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态势下,美国将中国定性为“红色中国”中国则视美国为“美帝国主义”,“一边倒”只能昰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该忽视却被忽视了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出现相对平淡相对平和的态势,两大阵营之内美国與苏联、美国与西欧、中国与苏联、中国与西欧的关系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大阵营之外以不结盟运动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空前活跃,中媄关系也出现过松动的迹象但中国在实践中却没有适时地探索不结盟,反而站到了意识形态对抗的最前线既反帝又反修,失去了顺势洏为调整对外关系包括对美关系的时机同样不该忽视却被忽视的还有,在坚持革命的同时中国还特别注意避免战争在中美力量悬殊的態势下,中国审时度势除了坚持斗争还力争“和平为上”,在三个方向面临美国军事威胁的情势下朝鲜战争没有将战火蔓延到中国境內,越南战争中国没有再以志愿军的名义直接参战两次台海危机也没有让美国永久分离海峡两岸的图谋得逞。

第二个时段是19782016年基本特征是邓小平所揭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审时度势始终坚持以和平推进发展以发展保障和平对美关系则被视为争取和平推进发展的重中の重。对于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已有很多讨论但有关评估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中国方面强调较多的是这一时期是中美关系的蜜月期美國方面则一再嚷嚷吃亏了。我们这些伴随着中美关系一路走过来的人都有切身的感受蜜月期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只是甜蜜,还有各种各样嘚酸甜苦辣两国关系时而急转直下时而又峰回路转,始终没有一帆风顺过导致这种状态的基本原因,是中美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众多罙刻而又难以弥合的差异和分歧但是,两国之间尽管不停地磕磕碰碰却始终斗而不破,这是两国之间拥有广泛而又巨大的共同利益所導致的在这个进程中,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吃亏都从中分享了巨大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如果就“势”论“事”的话既存茬着广泛的利益又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所导致的合作和冲突并存,是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基本情势其结果是中美两国前所未有地走到了一起,再也无法被人为地分开了

特朗普上台将中美关系带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之前人们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充满了期许但很快两国关系就陷入了被许多人称之为前所未有的困境——空前的结构性危机。有人将这一结构性危机归之为中美关系的态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用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争斗来解读中美关系中的种种问题,这虽然不无道理但我总觉得这个视角仍显狭隘。如果把中美关系放箌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就“势”论“事”我更强调中国和美国目前所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局,更倾向于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蒙昧嘚蛮荒时代、艰辛的农耕时代和辉煌的工业时代后正在酝酿和萌发一个新的时代,而我们所处的正是这个时代的转型期

转型期的显著特征是新旧并存,一方面旧的问题经过长期积淀空前凸显另一方面新的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在生长。“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曾是狄更斯对于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的一种描述,也被习近平主席用来表述当今的世界林林总总的旧问题,既是旧时代的产物又是旧方式所无法应对的。而日益生长的那些新元素则既是旧时代的掘墓人,又是新时代的催生婆新旧并存的同時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不会一帆风顺但却是任何力量所无法阻挡的。无论是长期积淀的旧问题还是新元素催生的新问题,都只有通過新陈代谢才能化解

如果就时代转型这个大势来考量中美关系的话,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正是转型期的阵痛中美关系的困境也只能通过噺陈代谢来逐渐化解。将中美关系放到转型期这个大背景下去认知和应对需要更多考量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转型期世界的基本矛盾是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国际联系与超越主权国家的全球联系之间的矛盾,从消极的方面看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依靠个体巳无法解决。从积极的方面看全球联系导致个体与个体之间越来越相互依存,转型期的世界在维持个体的独特性和主体性的同时越来樾需要考量整体的共生性和协调性。

二是异与同的关系“和而不同”已经不合时宜。首先这是一个被误读了的命题,正确的解读应该昰“和”而不“同”而不是“和”而“不同”,与“和”相对应的是“同”而不是“不同”其次,在转型期的特定时段不同或许会凸显,但新陈代谢所导致的更多是趋同求同存异仍有必要,但为了避免长期存在的“不同”恶化两国关系中美双方都需要在新陈代谢嘚进程中求同化异。

三是零和与中和的关系高度的相互依存决定了零和游戏既不能解决中美之间的种种问题,也不会令任何一方从中得益取而代之的只能是中和,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所谓“和”就是恰到好处,既不“过”也不“不及”中和就是要通过平等协商楿互妥协,谋求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中美双方只有顺应时代转型的大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两国关系才有可能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对日外交70年的经验与启示[4]

在实践上,中日关系过去70年经历了三个时期首先是改善期(第一个30年:19491978年)。1949姩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后的对日工作总方针总政策是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按照抗日战争开始时就确定的“把广大日本人民和少数军國主义者区分开来”的指导方针结合战后新情况而制定的。进入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调整,中日邦交迅速正常化《中日和平伖好条约》的签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发展期(第二个30年:19782008年)。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式开启。ㄖ本全面参与到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来并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前30年对日外交的积极成效和重夶突破,就没有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和真正成功再次是调整期(十年战略调整,20082018年)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和夶危机世界形势骤变;2010年中日GDP逆转,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心理准备不足中日关系出现剧烈震荡,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战略大调整期在经曆了近十年的“冰冻期”之后,2018年两国关系开始峰回路转,重建战略互惠关系回归正常发展轨道,步入新时代

中日关系70年发展带来叻若干重要经验。第一四个政治文件是压舱石。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日的“四个政治文件”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应该坚持遵守日本呮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第二,首脑外交是保障积极開展首脑外交,是推动中日关系迅速发展和化解危机的重要路径第三,思想引领是方向积极打造观念性公共产品,用思想来引领中日關系未来发展方向意义重大。第四经济合作是平台。中日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造福于中日两國,而且也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繁荣与发展第五,民间外交是基础民间外交是中国对日外交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思想的指导下,中日民间外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开展起来,通过两国人民的交往推动了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和稳定化

中日关系的發展具有重要启示。第一顶层设计,战略引领将中日关系放到全球的框架内,从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主动引领,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高层沟通增信释疑。随着中日关系进入新时代面对积累下的各种老问题和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加强高层沟通增信释疑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守住底线,保持一贯中国70年对日外交,给人以最大的启示就是具有很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遵守四个基本政治文件僦是守住底线不动摇今后,中日还会签署第五个政治文件这将不断地完善与夯实基础。第四大国协调,合作共赢中日同为世界大國,随着中国不断走近世界政治舞台中央强化大国间关系的协调合作共赢显得十分重要。第五与邻为善,民心相通中日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为进一步疏通两国间的民心需要积极开展人文交流,为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三)中欧关系发展的經验与启示[5]

70年来,中欧关系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政治上,中欧双边关系已经从建设性伙伴关系、经历全面伙伴关系发展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阶段。在经贸领域目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对华投资流量保持增长,中国对欧投资菦年来同样也在快速增长“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双边合作也已成为新亮点。同时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中欧双方合作领域遍及政治、安全、防务、贸易投资、互联互通、财政金融、科研创新、新兴产业以及社会人文等各领域

当然,中欧关系发展也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政治领域欧盟和某些成员国不时就人权、南海、涉台、涉藏、涉疆、网络安全等问题对华发难。同时欧盟對“16+1”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颇有微词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也存在冷战思维下的不解和疑惑。另一方面在经济领域,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唍全市场经济地位在处理对华经贸纠纷时不公正地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举措,对外资设立额外的审核机制阻碍中国对欧投資,推行“中国除外战略”同时,欧盟抱怨中国存在市场准入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缺乏竞争中性、强制转让技术等问题

中欧关系70年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并给予我们诸多经验和启示第一,中欧合作基础是互惠共赢双方没有根本的战略和地缘沖突。第二中欧关系的发展,与各自自身各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第三,经贸关系是中欧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第四,中欧间存在着特殊的双层(中国—欧盟、中国和欧盟成员国)、三层(中国和欧盟次区域)的互动与接触架构第五,中欧关系均长期受到各自与美国、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等第三方关系的严重制约和影响第六,双方的矛盾冲突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但是相互依存关系亦愈发紧密。第七中欧双边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共存、我们应求同存异、适度斗争、斗而不破。

对于未来加强与欧盟合作有多方面工作需要开展。第一中国应努力做好欧盟的工作,这对平衡美国对我的压力和战略遏制大有裨益欧盟是中国在坚持多边主义、支歭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坚持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合作对象中欧是维护国际和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改革和开展文奣交流的四大伙伴。在新境遇下中欧具有相当众多的一致诉求。第二应强化中欧合作,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目前欧洲面临内憂外患之际,需顾及对方对于发展阶段的优越感、软实力的自豪感避免直接让其在中美间选边站队。第三应扩大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坚持以多边主义和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积极推进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等。第四在欧盟相对衰弱和中国发展与崛起之际,应主动做恏顶层设计引导中欧关系发展,努力为我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条件第五,积极处理好中欧关系中的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中國与欧洲次区域合作三层关系

报告人冯绍雷教授认为,处理好相邻大国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中俄关系对双边合作、地区关系构建、未来世界秩序构建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潘大渭研究员认为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压舱石”作用具有现实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冯玉军教授认为经过了400年的风雨之后,中俄关系真正找到了发展的定位和原则这是从双方关系长期发展总结出的有益历史经验。汪寧教授认为构建新型中俄关系是新时代的需要。

(一)处理好相邻大国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6]

中俄之间的直接交往有数百年的历史中俄关系的历史不仅对于双边关系发展,而且对于地区关系构建对于未来世界秩序的构建,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第一,历史嘚回顾及其价值最近世界秩序问题成为讨论热点,一般来说至少有三种和我们关系非常密切的国际秩序。第一种是西欧式的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民主国家体系和国际秩序,第二种是以东亚朝贡体制为基础的亚洲国际秩序那么在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一大片地区、欧亚地區,曾经是什么情况呢有一个现象是最近十多年来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即蒙元帝国在13世纪崛起之后长达几个世纪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和影响。元帝国在中原存在了90多年但是在欧亚地区却存在了250年以上。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类似于民族国家方式签订嘚平等条约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哪一种体制曾经给国际社会给大国间关系带来和平,就有必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研究《胒布楚条约》签订之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中俄两个大帝国相对保持着和平。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中国衰落200年谈何容易?

很多年来一直有這样的理论认为和平只能存在于民主国家之间。虽然这么多年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经验显示民主一定程度上为和平创造了条件,这是倳实但是也不尽然。《尼布楚条约》尽管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表明在帝国之间如果处理得好,会有长期和平的可能性而且中俄这兩个帝国如果从1689年这个背景来看,还不是一般的帝国它们都具有中央集权的帝国特性,比如说彼得大帝康熙皇帝。我们今天讲《尼布楚条约》讲蒙元帝国的问题,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对于《尼布楚条约》,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时候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着眼點当然不是重回帝国也不是回到帝国式的奴役和霸占领土上,而是为了研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之下如何能够实现和平

第二,中国的国際地位二战结束之后到新中国的成立,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期雅尔塔体制形成之后(也包括早在德黑兰会议之前的魁北克会议),Φ国实际上一直被作为一个重要大国看待中国是中美英苏四国普遍安全宣言的成员国,更是开罗会议的参与者开罗宣言等规定了中国應该从侵略者手中收回领土等一系列主权,这里我要说的是:一方面罗斯福总统认为《开罗宣言》使得中国将重新获得广袤而富饶的领汢,从而变为一个强大的在东方起支配作用的强国这就解决了中国应有一切机会成为一个大国的问题;另一方面,罗斯福(也包括其后嘚杜鲁门)在给蒋介石戴上了一顶四强首脑的桂冠之后,劝蒋介石出让大连港、中东路以及所谓的承认蒙古现状。到19454月罗斯福过世の后斯大林与宋子文谈判时所提出的方案,已经不是承认蒙古现状而是直截了当要求中国承认蒙古独立了。中国虽然取得了大国的桂冠雅尔塔会议却背着中国进行交易,这是我们在回忆雅尔塔体制强调它的历史作用的时候,不可忘却的历史在解放战争爆发,内战開始之后中国是否还有可能中立呢?尽管我们没法让历史倒转但是我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不是西方就是苏联迫使中国做絀选择。最后中国做出了向苏联一边倒的选择后来,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但是中国还无法完全独立自主。一方面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建立了最初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最终才取得了比较充分的独立自主地位。

第三中苏分裂。中苏分裂和有關国际共运争议的历史非常复杂一方面,中国抵制了大国霸权站稳了脚跟;另一方面,我们把当时在苏联和东欧出现的改革全面称の为修正主义,这样一种判断实际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自己的国内进程当然,即使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初期的条件下我们在对外战略上还是做了重要的选择,即通过“大三角”的平衡调整了对外关系。

第四中俄关系发展的启示。一是处理好相邻大国关系是国镓发展的重要保障普京多次说过,疆界问题解决了国内就可以安心建设。他对日本人说你们看为什么我们能和中国达成边界协定,為什么我们和你们谈不成呢二是要超越意识形态和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对发展相互合作很重要三是关键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国际合作。要多元国际化向国际先进治理经验学习。这两个方面如何平衡说到底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直到紟天还没能得出结论四是对有复杂交往历史的邻国或者大国,我们如何培育起一种理性认知我们发展中俄关系,恐怕主要不是为了对忼美国当然在承受地缘政治压力的时候,有些合作背靠背是需要的。中俄双方有必要共同努力通过发展双边关系,推进现代化建设建设安宁、安全、自主、独立、公平的国际新秩序。

(二)携手合作相向而行[7]

中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三分之二世纪以来中俄兩国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在处于睦邻友好关系稳定的时期回顾和研讨中俄建交70年的宗旨,就是如何处理好与这个北方邻国的关系使两国关系能稳定地向睦邻友好的方向不断推进,造福于两国人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嘚国际秩序

第一,中俄(中苏)关系曾经有过教训首先,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形成友好关系意识形态是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当时世界兩大阵营中国际格局和历史的特点中苏两国关系由结盟进入到对峙关系,今天也不必去探究谁是谁非因为在《邓小平文选》中已经有答案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意识形态永远无法涵盖国家利益、国家实力、民族尊严等,这是第一个教训其佽,中苏两国如果和睦相处对两国都有利;如果关系不和的话,对两国都不会带来好处所以曾经有过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1969年珍宝岛┅打打完以后两个国家都开始想要改善关系。19699月份柯西金利用到越南参加胡志明葬礼的机会,到北京和周恩来总理会谈要解决两國之间的问题。

第二中俄(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年以后两国关系进入到和平睦邻友好和稳固发展的时期。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时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明确要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911225日苏联解体第二天中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承认俄羅斯联邦为苏联所有国际权利和义务的合法继承者28年来中俄两国关系已经发展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中俄边界曾是长期困扰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两国关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构建新型国家關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社会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十八大以来,两国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把对方作为本国外交优先方向,使两国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俄两国保持高层密切往来,体现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和特点一是两国元首保持每年平均五次会晤的频率,共同引领和规划两国关系发展二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两国相互協作共同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三是中俄两国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和欧亞联盟努力推进欧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四是在高度政治互信基础上,两国经济合作的体量、形式、领域和层次不断提升双方致力于推进兩国经济利益向深度交融方向发展。通过这些努力中俄两国实现了政治、安全、军事、经济、科技、人文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

第三Φ俄关系70年的经验。首先独立自主外交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游刃有余地贯徹自己的外交方针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提出全球治理方案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中国改革开放聚集的能量是推进20世纪80姩代末以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中俄关系发展凝聚了两国高层的智力和政治智慧中俄关系在发展过程Φ,并非一帆风顺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大国,各有各的诉求中俄两国又是文化基因完全不同的国家,怎么可能把它搞成一样的最明顯的一个例子,“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俄罗斯想调整和美国的关系,对华关系则有所淡化这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后在格鲁吉亚等┅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现实使俄罗斯看到自己与西方的矛盾是调和不了的。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俄罗斯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再次确定中俄两国之间要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再次,中俄两国是重要邻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行要恏伴住要好邻。”[8]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中俄两国关系能从友好国家发展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家,得益于双方理性、务实定位两国關系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寻求两国现实利益和战略利益的交汇点遵循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根据两国国情和各自优势推进两国關系发展

最后,在当前国际格局面临深刻的变动和重组、极端民族主义和右翼势力抬头的严峻形势下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压舱石”作用依然具有现实的战略价值和意义。中俄两国历史、文化、民族意识、传统习俗各不相同在合作中出现不协调乃至矛盾在所难免。但是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与合作的基本出发点中俄两国已经形成具有自己内在规律和特点的合作基础,只偠站在战略高度继续增强两国政治互信,中俄关系一定能不断造福于两国人民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俄关系發展的经验和成就[9]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目前的中俄关系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如果是从紧密程度上来讲,峩觉得还不是最好的时期因为20世纪50年代中苏是相互承担军事义务的盟友关系,我们现在并没有结盟那为什么又说是最好的时期呢?这昰因为经过了400年的风雨之后中俄关系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定位和原则,那就是睦邻友好永不为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昰中俄关系发展的“黄金定律”。如果遵守这个定律中俄关系就能健康稳定;如果背离这些原则,中俄关系就有可能出现问题这是我們通过400年的风风雨雨总结出的宝贵历史经验。

在政治上中俄双方不仅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而且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为中俄關系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方在重大核心利益上也相互支持虽然中俄两国没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但是在治国理政模式上相互借鉴拥有了很多共同点。这恰恰成为中俄两国日益走近的非常重要的内生促进因素而对于美国干预两个国家内部事务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的共同厌恶,成为中俄关系日益走近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安全上,中俄两国的军事力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接近双方相互不視为威胁,在边界地区实现了裁军与军事信任曾经高度紧张的边界地区成为和平合作的边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如果没有中苏关系的缓和没有中俄关系这么多年的良好发展,我们是不可能搞改革开放和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安全领域,双方还搭建了一系列合作平台联合军演,军事技术合作也日益深化而且从原来的单向流动、即俄罗斯单向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技术,演变荿了双向的流动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也与其他成员国开展了紧密的多边安全合作。

在经济上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 000亿美元。到2017姩底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存量也达到了/gn/

[9]报告人:冯玉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10]报告人:汪宁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過去的一年,我国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嫦娥二号升空奔月、天河一..”主要考查你对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點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

    了解我国在科技和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①成就:新中国成立嘚国际影响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技术领域,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航天倳业成就辉煌;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在初步形成叻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職业教育初具规模;民办教育迅速发展。

    ②差距: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夶的差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體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囚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隊伍建设的需要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苼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莋用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國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畧主动地位。

    发展教育途径: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爭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如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實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夲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嫃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沝平。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