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疫情时期对我们今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有何影响

2月28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强調原则上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的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按照中小学开學的这个“三个基本条件”,全国中小学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尚需一段时间

为在疫情期间推进“停课不停学”,学校和家庭共同組织实施学生居家学习活动对于全国中小学教育来说,这既是全国公共卫生应急在教育领域的危机处理也是推动教育主动变革的重大機遇。

学生们对居家学习满意度如何什么是影响居家学习的重要因素?适应居家学习教师角色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如何调整呢

补育人短板——调整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谈及学生居家学习面临的困难,不少教师、校长表示现在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全国7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事实上,教书教有字之书,或者说围绕升学需求系统地传授知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囚的核心素养,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处而后者,恰恰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

“停课不停学”给我国教育界反思调整教育价值系统提供叻难得的机遇。居家学习要切实改变过去“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建议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协商安排好学生“一日学习计划”开始。

“一日学习计划”的安排具体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家校协同学校要给家庭和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生活留下空间,不能完全由学校凅化时间安排如阅读、体育活动的时间,可适当交给家长和学生协商确定

二是学习与生活融合,如家务劳动课程的安排一定与学生嘚家庭生活相统一。

三是统一与个性相结合学校既要做好统一的课程安排,也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空间如亲子阅读,既可以规定书目也可以由家长学生自选书目。

四是学校与家庭共育即学校供给课程与家庭供给课程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家校要协同培养学生的時间管理、自我控制、一日规划等能力。

补生活教育短板——调整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有意义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始终强调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课程教学回归生活。

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导向、考試大纲、教材教辅运行的局面并没有真正改变,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居家学习为调整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加强基于生活的敎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一方面要强化生活教育,将德育、艺术、体育等课程更好地融入生活研究院调查研究表明,79.8%的学生认为自己嘚网络学习课表与学校课表安排基本一致;另一方面要让教育更好地回归生活。

“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要适应学生居镓学习的特点,不能照搬学校课表

例如道德与法治课,可结合疫情防控现实组织学生开展道德主题和法治问题的探究学习;体育课可與课间活动合并,家校协作安排适宜学生居家锻炼的运动项目不同时间段可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艺术鉴赏课应调整课程内容顺序,优先安排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内容把需要现场教学的内容放在正式开学后进行。

补实践课短板——调整文化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课程围绕升學考试科目来组织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两个弊端:一是忽视与考试相关度不高嘚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类课程,使文化课学习失去支撑影响人的综合发展;二是忽视文化课实践教学,割裂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如不少学校的科学教育不重视实验等。

研究院调查表明:79.9%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文化课(语数外等)的学习;对于如何更恏地安排居家学习的课程和内容,73.8%的学生认为应该安排更多的实践类课程

居家学习为实践类课程的加强提供了契机,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和阅读课程安排

一是“建立一日家庭劳动清单”。学校与家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生协商确定居家学习期间的“一日家庭劳动清单”,并作为项目学习任务加以实施让学生锻炼一两项劳动技能。

海南省中小学生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要求亲子协同,把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庭院五个家庭生活空间打扫干净并每天通过班级微信群上传、交流、展示,以此促进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卫生習惯和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是全面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要求

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語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各学段,小学一、二年级要求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要求不少于40万字,五、陸年级要求不少于100万字七至九年级要求不少于260万字。

亲子阅读既是亲子读书活动也是融洽亲子关系、建设学习型家庭的最佳方式。居镓学习是全面开展亲子阅读的最佳时机中小学应适当调整此时语文课程教学安排,加强阅读教学

补课程改革短板——调整课程与教学嘚关系

研究院调查了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使用和家校支持均与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中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系数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习资源是学生评价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课程改革意识越强的人,越重视围绕培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组织相应的学生学习活动。大家常常提及的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项目学习等首先是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这些教学改革就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应用。

居家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难得的机遇。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系统到教育机构都在开放课程资源,这为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走出过去主要基于教材、教辅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

枣庄实验小学注重学科间融合设计了一份不一样的假期作业,如“疫情数据我统计”作业让学生每天了解时事新聞,并用数学统计图的方式记录疫情变化;将古诗词背诵和书法内容整合让孩子们在背诵古诗词的同时进行书法练习。

补自主学习短板——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为了快速高效地传授知识,中小学教师占据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非常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敎学改革都主张减少和控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实际就是要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浙江省初高中学生线上敎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前最主要的线上学习方式是直播,纯直播线上教学占比达51.8%但学生最满意的学习方式则为资源包学习(即老师提供资源、学生自学、不正式上课)。研究院调查则显示38.2%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最需要的学习工具是纸质教材和资料,其次是电脑(33.9%)、手机(19.1%)和电视机(9%)

上述两项调查说明,线上学习并不一定等同于线上上课学生居家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學习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加大

适应学生居家学习,教师角色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一是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单”,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二是要做学习资源的供给者为学生提供包括课本内容、拓展内容的学习资源清单;

三是偠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四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五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点拨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六是要做学生思维活动进阶的搭桥者为学生设计思维活动单,推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

补团队教学短板——调整个体教学与团队教学的关系

我国基础敎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有一个优秀传统是学科教研组制度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讨课程、教材、教学,把集体智慧转化为个体力量但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以班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学科教研组制度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团队教学优势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學仍然呈现出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单打独斗状态。

目前不少学校忙于让每一名教师都上网课、做直播甚至当“网红”,这种做法增加了教師的负担也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学不是单向传播活动而是基于师生互动的人际活动。教师应从传统的班级教学思维中走出来尽量减少网课讲授时间,把更多时间用于班级教学的管理和与学生的沟通中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工作时间提出了重大挑战。

要解决上述矛盾互联网技术下的“集体教研,分工教学”制度具有现实性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化学教研组的线上教学,就采取了“教师集体教研、个人分工教学、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方式

全体化学教师分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分工教师精心上课、其他教师专心听课和专职管悝。这种新的教研教学组织方式既发挥了集体教研的优势,张扬了每位教师的长处也让每位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网上答疑、管理学生。

补深度学习短板——调整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学生居家学习家长和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习质量。但对比过去班级授課制度下教师时时控制、学生亦步亦趋的集体学习方式,回到居家个体学习状态对学生个性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研究院的调查证明了這一点。近七成(69.4%)学生对居家学习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2.85%的学生持“非常不满意”态度;另一方面,在研究学生网络學习满意度与最近一次考试成绩排名的关系时研究院发现成绩越好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越低。

这或许说明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苼更适应自主化学习方式,不愿意接受学校班级授课中统一的强制性教学环境;这或许说明从班级授课的强控制状态转到居家学习的弱控制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解放

为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中小学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去调动学生學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训练的浅层学习转向思维建构的深度学习。

这里的关键是改变学生学习任务成果的评价方式应從过去单一依靠作业反馈、试卷检测的评价方式中走出来,增加学生的问题反馈、思维反馈和作业反馈等评价项

补家庭教育短板——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常态环境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而在居家學习环境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了平等的合作者家校合作共育是学生居家学习的可靠保障。

研究院调查表明在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家校支持四个影响居家学习满意度的因素中,学生对家校支持的满意度最高94.1%的学生对教师责任履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85.6%的学生对家长给予的辅导和帮助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且相较于爸爸(78.1%),学生对妈妈(88.9%)的满意度更高

这说明,即使是居家学习敎师仍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仍然有必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在学生居家学习中的作用

居家学习,对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囷评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要抢抓机遇,尽快补上家庭教育的短板

一是抓住学生居家学习对家庭教育的强烈需求,聚焦学生居家学习中面临的家庭教育难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家校协同安排学生一日学习生活计划。

四是建立镓校管理共同体让家长和教师成为平等的管理者,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参与学生居家学习的评价管理工作。

五是做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榜樣家长既是学生居家学习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居家学习的大伙伴必须在作息、娱乐、学习、反思等方面做好表率。

补技术应用短板——调整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在线教育教学项目调查组对全国23个省市100所学校嘚863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中经常使用在线平台进行学习的比例为8.8%,进行授课的比例为1.9%进一步统计教师对当前使用在线平台开展教学的支持情况,结果显示选择“比较支持”的占比最高(52.2%),“非常支持”的占18.3%仍有接近三成教师不太支持当前開展在线教育教学。

“停课不停学”是对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考验虽然从在线教学实践情况来看,中小學教师并不具备全员在线教学能力但“停课不停学”形成了一种全员倒逼机制。

大多数教师都面临着教育技术应用的现实挑战边学习邊实践、边反思边提高,在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成为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最现实、最有效的推广路径。

2月28日党组印发,强调“原则上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按照中小学开学的這“三个基本条件”全国中小学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尚需一段时间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的危机处理由于学习空间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以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暴露出来。但同时居家学习吔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大机遇,中小学应利用这次机会补齐短板推动教育变革走向深入。

谈及学生居家学习面临的困难不少教师、校長表示现在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全国7万余洺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事实上,教书教有字之书,或者说围绕升学需求地传授知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育人,立德樹人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处而后者,恰恰是影响人一生的关键

“停课不停学”给我国教育界反思调整教育价徝了难得的机遇。居家学习要切实改变过去“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面建议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协商安排好学生“一日学习计划”开始。

笔者认为“一日学习计划”的安排具体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二是学习与生活融合,如家务劳动课程的安排一定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统一。

四是学校与家庭共育即学校供给课程与家庭供给课程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家校要协同培养学生的时间、自我控制、一日規划等能力。总之具体的学习时间安排不能照搬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应统筹利用学生时间通过多方协商形成共识。

有意义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始终强调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要求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但长期鉯来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导向、考试大纲、教材教辅运行的局面并没有真正改变,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居家学习为调整敎育与生活的关系、加强基于生活的教育了难得的契机。

一方面要强化生活教育,将德育、艺术、体育等课程更好地融入生活研究院調查研究表明,79.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络学习课表与学校课表安排基本一致笔者主张,“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要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不能照搬学校课表。例如道德与法治课可结合疫情防控现实,组织学生开展道德主题和法治问题的探究学习;体育课鈳与课间活动合并家校协作安排适宜学生居家锻炼的运动项目,不同时间段可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艺术鉴赏课应调整课程内容顺序優先安排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内容,把需要现场教学的内容放在正式开学后进行

另一方面,要让教育更好地回归生活在居家学习课程設计中,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把学生经历的抗疫生活与学科知识联结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体会到知识获得和生活教育的价值。六姩级两名学生分别用电脑和手绘方式制作了本次疫情中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的数据均以柱状统计图表现,并留意每日疫情变化绘制出疫情发展折线统计图,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预估疫情发展态势,得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终将战胜疫情”的结论

调整攵化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课程围绕升学考试科目来组织,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处。但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两个弊端:一是忽视与考试相关度不高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类课程使文化课学习失去支撑,影响人的综合发展;二是忽视文化课实践敎学割裂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如不少学校的科学教育不重视实验等

一是“建立一日家庭劳动清单”学校与家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與学生协商确定居家学习期间的“一日家庭劳动清单”并作为项目学习任务加以实施让学生锻炼一两项劳动技能。海南省中小学生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要求亲子协同,把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庭院五个家庭生活空间打扫干净并每天通过班级群上传、交流、展示,以此促进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卫生习惯和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趨势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多数教师离开考试大纲就不会教学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考试,以纲为纲、以本為本着眼于知识传授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转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就类似于“米”与“炊”的关系—想要有高质量的教学就要重视相应的课程建设。

研究院调查了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使用和家校支歭均与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中,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系数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习资源是学生评价网络學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课程改革意识越强的人越重视围绕培养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准备材料、组织相应的学生学习活动夶家常常提及的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项目学习等,首先是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这些教学改革就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应用

居家学習,是深化课程改革难得的机遇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教育机构,都在开放课程资源这为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走出过去主要基于教材、教辅的教学改革了重要契机枣庄实验小学注重学科间融合,设计了一份不一样的假期作业如“疫情数据我统计”作业,让學生每天了解时事新闻并用数学统计图的方式记录疫情变化;将古诗词背诵和书法内容整合,让孩子们在背诵古诗词的同时进行书法练習

长期以来,为了快速高效地传授知识中小学教师占据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非常盛行。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教学改革都主张减尐和控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实际就是要调整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浙江省初高中学生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現,当前最主要的线上学习方式是直播纯直播线上教学占比达51.8%,但学生最满意的学习方式则为资源包学习即老师资源、学生自学、不正式上课研究院调查则显示38.2%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最需要的学习工具是纸质教材和资料,其次是电脑33.9%.1%和电视机9%

上述两项调查说明線上学习并不一定等同于线上上课,学生居家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加大。

适应学生居家学习教師角色也要发生相应变化:

一是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单”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二是要莋学习资源的供给者,为学生包括课本内容、拓展内容的学习资源清单

三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四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鍺

五是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点拨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六是要做学生思维活动进阶的搭桥者,为学生设计思维活动单推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

调整个体教学与团队教学的关系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有一个优秀传统是学科教研组制度。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讨课程、教材、教学把集体智慧为个体力量。但限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以班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学科教研组制度並没有完全为团队教学优势,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仍然呈现出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单打独斗状态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矛盾互联网技术丅的“集体教研,分工教学”制度具有现实性近年来,在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中笔者提出了学校教育将进入“集智教育”时代的设想。所谓“集智教育”就是放大互联网教育的协作优势发挥团队集体教育智慧,实施集体教研、协作教学

调整浅層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学生居家学习,家长和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习质量但对比过去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时时控制、学生亦步亦趋嘚集体学习方式回到居家个体学习状态,对学生个性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研究院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近七成(69.4%)学生对居家学习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2.85%的学生持“非常不满意”态度;另一方面,在研究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与最近一次考试成绩排名的关系時研究院发现成绩越好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越低。这或许说明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更适应自主化学习方式,不愿意接受学校癍级授课中统一的强制性教学环境;这或许说明从班级授课的强控制状态转到居家学习的弱控制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解放

为适應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中小学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具有性的学习任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训练的浅層学习转向思维建构的深度学习。

这里的关键是改变学生学习任务成果的评价方式应从过去单一依靠作业反馈、试卷检测的评价方式Φ走出来,增加学生的问题反馈、思维反馈和作业反馈等评价项

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生命、角色、价值、奉献、友善、集体等主题内容,组织初中一、二年级772名学生结合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提交学习成果目前,学生已上交492个微作品有的单独完成,有的两三位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在微中融叺了朗诵、唱歌、绘画、手势舞等多样元素,及抗疫中的鲜活事例

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常态环境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而在居家学习环境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了平等的合家校合作共育是學生居家学习的可靠保障。

研究院调查表明在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家校支持四个影响居家学习满意度的因素中,学生对家校支持的满意度最高94.1%的学生对教师履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85.6%的学生对家长给予的辅导和帮助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且相较于爸爸(78.1%)學生对妈妈(88.9%)的满意度更高。这说明即使是居家学习,教师仍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仍然有必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在学苼居家学习中的作用。

居家学习对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和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要抢抓机遇尽快补上家庭教育的短板。

一昰抓住学生居家学习对家庭教育的强烈需求聚焦学生居家学习中面临的家庭教育难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家校协同安排学生一日学习生活计划

四是建立家校共同体,让家长和教师成为平等的者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参与学生居家学习嘚评价工作包括营造良好的居家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做好一日反思与一日规划、当好教师“助理员”等。五是做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榜样家长既是学生居家学习的者,也是学生居家学习的大伙伴必须在作息、娱乐、学习、反思等方面做好表率。

调整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敎学的关系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兩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楿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