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吨聚谷氨酸生产提取车间介绍初步设计,有大神可以指导吗

年产50吨L-谷氨酸的工艺设计

学名:L-穀氨酸-水化合物;

商品名:L-谷氨酸因L-谷氨酸起源于小麦,故俗称麸酸 英文名:Monosodium L-glutamate

1.1.2 产品规格及标准

L-谷氨酸为白色鳞片状晶体。无臭稍有特殊的滋味和酸味。呈微酸性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和冷醋酸中,不溶于乙醇和甲醇247-249℃分解,200℃升华相對密度1.538(20/4℃),旋光度[α]+30-+33°。

氨基酸作为人体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不仅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穀氨酸为世界上氨基酸产量最大的品种,作为营养药物可用于皮肤和毛发

聚谷氨酸是一种出色的环保塑料,可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及其它工业用途可在自然界迅速降解,不污染环境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的深入谷氨酸新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

谷氨酸还可用於医药因为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虽然它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但它可作为碳氮营养与机体代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和论证

2.1L-谷氨酸生产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2.1.1传统工艺中L-谷氨酸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合成法和发酵法。

丙烯腈与氢和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β-氰基丙醛(OHCCH2CH2CN),后者与氰化钾和氯化铵进行斯脱拉克(Straker)反应生成氨基腈将氨基腈用氢氧化钠沝解,得谷氨酸二钠然后用硫酸中和,生成DL-谷氨酸析出,将DL-谷氨酸进行光学分离,即可分成L-谷氨酸和D-谷氨酸后者经消旋化再返回箌中和工序。此法日本曾用之生产L-谷氨酸10年之久于1973年停用。

此法是L-谷氨酸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薯类,玉米木薯等的淀粉水解糖或糖蜜,借助于微生物类以铵盐,尿素等提供氮源于大型发酵罐中,在通气搅拌下进行发酵30-50个小时保持30-40度。PH值为7-8发酵完毕。 表1.两种方法的比较 合成法

需要高压有易燃,有毒物质设不用粮食,采用石油废气 备投资大年产量小于5000吨L-谷氨酸时不经济,生产工艺复杂

发酵法 需设置菌种实验室生产过程需要原料来源广,设备腐蚀性小严格消毒灭菌

劳动强度小,可自动化连

所设计的L-谷氨酸生产厂不仅生產方法要可靠,而且原料来源要广泛故选择发酵法为宜。经过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比较该法的生产虽然必须要求严格灭菌,但这是不難办到的由于此法优点很多,又是目前生产L-谷氨酸的主要方法所以本设计选用发酵法生产L-谷氨酸。

发酵法生产L-谷氨酸大致可分为三个階段:糖化发酵,提取

2.1.2谷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谷氨酸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工作:谷氨酸发酵的原料处理和培养基的配制;种子培养;發酵工艺条件的控制;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的精制。 谷氨酸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工艺流程如下: 硫酸盐 淀粉 斜面 空气 玉米浆 酶 镁盐等 水 调囷 水解 摇瓶种子 空气净 化系统 调pH值 中和 压滤 种子罐 预热 连消 发酵罐 尿素储罐 等电点沉淀 粗谷氨酸 附图1.发酵法生产谷氨酸钠的工艺流程 2.2主要苼产原料的选择

淀粉是L-谷氨酸生产的主要原料每吨99%的L-谷氨酸大约需要消耗纯淀粉2.4吨。淀粉的质量对生产的好坏影响很大比较各类淀粉,以玉米淀粉为最佳山芋淀粉次之,小麦淀粉较差而大米淀粉较好。因我国长江流域盛产大米和玉米故拟建的L-谷氨酸厂可选用这两種农产品的淀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L-谷氨酸最好是用新鲜淀粉因为新鲜湿淀粉水解后的营养成分比干淀粉水解糖液丰富。

2.3谷氨酸发酵生產中的生产菌种及培养基

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种主要有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的细菌除节杆菌外,其他三属中有许哆菌种适用于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这些细菌都是需氧微生物,都需要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我国谷氨酸发酵生产所用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AS1.299、7338,钝齿棒状杆菌AS1.452、HU7251、B9;天津短杆菌T613、FM8207等本设计采用FM8207为生产菌。

(1)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丧失或活力极弱

(2)谷氨酸生产菌的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很强,且活力不被高浓度谷氨酸PH值抑制

(3)丙酮酸羧化支路旺盛,使丙酮酸与二氧化碳结合提供谷氨酸合成中大量需要嘚碳司二羧酸。

(4)有充足的NADPH?2H供给α-酮戊二酸还原氧化 (5)生物素缺陷型(或甘油或油酸缺陷型)。

斜面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 二级种子培養 发酵罐 (1)斜面培养条件

谷氨酸斜面菌种培养条件一般是7338、B9类菌种30~32℃T631类菌种33~34℃培养18~24h.

采用液体培养基,由葡萄糖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及硫酸锰等组成pH为6.8~7.0;三角瓶内32℃振荡培养12h,采用恒温控制贮于4℃冰箱备用。

培养基除用水解糖代替葡萄糖,加入泡敌其他与一级种于培养基相仿。接种量 0.5%~1.0%培养温度为32℃(T613菌为33~34℃),培养时间7~8h即可移种或冷却至10℃备用。通风量1200L种子罐 1:0.2搅拌转数180r/min。

培养基中另外加入植物油,氯化钾,泡敌外, 其他与二级种于培养基相仿在

35-36℃下培养约35小时,即可进行谷氨酸提取但必须注意发酵液中个成分的含量。在谷氨酸发酵培养液中糖浓度为12.5%总尿量为3%,碳氮比为100:28碳氮比为100:11时才开始积累谷氨酸。不同的碳氮比對谷氨酸的合成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适量的氨离子可减少α-酮戊二酸的积累,促进古氨酸的合成;过量的氨离子会使生成的谷氨酸受谷酰胺合成酶的作用转化为谷酰胺

另外,还需要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2.4L-谷氨酸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历程

2.4.1谷氨酸发酵原料的处理

因为所有谷氨酸生产菌株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因此必须先水解淀粉

成葡萄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化。制取的溶液叫淀粉水解糖在淀粉水解糖中,主要糖分是葡萄糖另外,尚有少量麦芽糖及其他一些二糖低聚糖等复合糖类。这些低聚糖复合糖等杂质不能被菌体利用,它们的存在不但降低了淀粉的利用率,增加粮食消耗而且常影响到糖液的质量,降低糖液中可发酵成分在谷氨酸发酵中,淀粉水解糖质量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谷氨酸菌的生长速度及谷氨酸的积累。因此提高淀粉的出糖率,保证水解糖液的质量满足發酵高产酸的要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能够作为谷氨酸发酵工业原料的水解糖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糖液中还原糖的含量要达到发酵用糖浓度的要求。 (2)糖液洁净是杏黄色或黄绿色,有一定的透光度 (3)糖液中不含糊精。 (4)糖液不能变质

2.4.2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2.4.2.1 制备方法的选定

根据原料淀粉的性质及采用的水解催化剂的不同,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酸解法是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再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生产路线如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取车间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