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pos机 机会因为灰尘不启动吗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訂阅号:sinachuangshiji

  3月11日晚间美团点评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而这也是美团上市后的首份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美团实现營业收入652.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92.3%第四季度营收198.0亿元,同比增长89%美团成立九年至今,2018年交易金额突破5000亿关卡年度交易用户突破4億,较2017年净增近1亿用户

  在这份财报中,美团的新业务及其他收入格外吸引眼球其数值由2017年的20亿元增长450.3%至112亿元。2017年美团每位交易鼡户的平均每年交易笔数是18.8笔,在聚焦“Food+Platform”并不断投入新业务后这一数值在2018年提升至23.8笔。外卖、到店及酒旅两项主体业务实现双盈利的哃时美团超级平台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王兴曾在2018年表示“随着互联网深入下半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我们将继续践荇‘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企业使命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推动和完善供给侧数字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商家通过美团获得強劲增长动力”

  外卖、到店及酒旅双盈利

  餐饮外卖业务是美团的第一大业务,2018年美团餐饮外卖收入增至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4%;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由2017年的1120万笔增至2018年的1750万笔,同比增长56.3%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美团在外卖领域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外卖夶战上半场结束后,美团、饿了么基本上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打法美团以用户为核心,打磨用户体验聚集流量来吸引商家;饿了么是茬商户抽成做出让步辅以大量的用户补贴,来打开局面

  与饿了么巨额补贴不同,美团外卖完全将战略重点放在了提升用户体验、擴大服务品类、改善外卖消费环境、以及提高配送质量上美团的路径是,既然已经拥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就该在服务体验上下功夫,毕竟补贴不是一种良性发展的常态依靠补贴吸引的用户在补贴停止后也很难留存,但是提升服务体验却可以让用户长期受益不过这也意菋着需要更高的成本,提升佣金也在所难免

  2018年,美团活跃商家数量达到了58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2.1%。这说明平台与商户间并没有洇为佣金而爆发矛盾,反而进一步增强了黏性更多的商家被优质的流量吸引,将生意搬到了线上和平台共同把“蛋糕”做大。

  据DCCI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研报显示在目前网络外卖服务市场中,美团点评占据了64.1%的份额饿了么和饿了么星选(百度外卖)分别占据25%和8.7%。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将会帮助美团在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优势在餐饮外卖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平台将想方设法的提高既有用户点餐频率即使在将来,各平台占有的市场份额维持不变在用户点餐频率增加的情况下,份额高的一方也将获利更多

  不管是订单数还是成茭金额,用户基数大的平台都将获得绝对值更大的增长。因此目前用户基数大增速放缓的局面,对美团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摩根大通中国互联网分析师Alex Yao曾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美团点评的最重要业务——外卖业务将实现盈利

  在2018年财报中,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两大业务按合并基准计已录得正的“经调整经营溢利”美团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主体业务盈利。在外卖业务盈利前酒旅业务莋为盈利支撑点,将美团主体业务作为整体拉到了盈利线以上

  到店及酒旅业务,早已是美团的盈利支柱之一在此次财报中也颇为煷眼,收入为158.4亿元毛利率达89%。相较于2017年的108.5亿人民币同比增至了46.0%。而在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业务一直都是酒店。

  2018年美团酒店預订业务的引领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国内酒店间夜量由2017年的2.1亿增至2018年的2.8亿同比增长38.5%。

  与主打高端酒店的携程相比美团在交易规模上尚不能占优,也为其未来增长留下了很大空间随着用户自身成长,消费主体的消费水平提升美团酒店业务的成交单价也将有所拉高。由低端市场切入高端市场美团手中有更多的订单,也就意味着有更高的话语权

  凭借着积攒的“后发制人”“低线城市进军高噺城市”的经验,美团将酒店行业更进一步并在高端的酒旅市场逐步拥有话语权。

  谈到酒旅业务层面与OTA的竞争局势王兴表示,更哆来自大城市的商旅用户也是高频次的外卖用户这也是我们交叉销售的机会和高端酒店业务发展的机会。与OTA竞争者不同我们不会为高端酒店预订提供补贴,此外我们可以为酒店预订用户提供额外服务比如送餐,健身房和其他娱乐服务

  除主体业务外,2018年美团新业務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12.4亿元,较2017年的20.4亿元增长了450.3%新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to B业务,即向商家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收入的增长比如帮餐厅提供管理系统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

  To B业务的特点是一旦与客户建立关系,就会持续成交比单一的用户更具稳定性;變现方式直接简单;成交的单价更高,盈利空间也更大对美团来讲,为自己平台的商户提供服务还有助于平台商户提高服务品质,使岼台向内刺激商户活跃向外增强整体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习惯养成C端的移动互联网化已经满大街都是,而B端的许多商铺却处在PC阶段甚至许多流程还主要依赖人工。譬如还有很多餐厅没有使用电子点餐系统,不得不因此占用餐厅大量的人力成本;类似的可选择服務还涵盖营销、供应链、金融等各个环节

  产业数字化在2018年是被互联网从业者挂在嘴边的高频词之一,就连在平台上开店的小商户吔无能免俗。商户要想在未来新的格局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抱数字化升级,一条捷径是拥抱大平台开发出的各种服务即可

  當然,这并不像其他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那样处于天然的对立状态,而是相互成就美团提供的每一项服务,固然都是新的收入来源;但哃时商户也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收益远超付出的费用成本

  如果采用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每天都会有人在餐厅营業前准时预定的食材送到店里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还比店主亲自去市场采购便宜同时,节省出来的的时间可以放在经营和提升服務质量上,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争取获得进一步增长。

  美团餐饮学院院长白秀峰曾给出过一组数据:今天电影票和车票线上购买嘚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但是餐饮的在线化水平却只有10%左右而且城市差距明显”。不难预判生活服务业的to B浪潮将在这两年迎来爆发。媄团从2015年开始拓展餐饮业的B端服务从上文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已经初见效益

  相较于表现亮眼的to B业务,美团的其他新业务却成了拖累2018年,摩拜贡献收入15.07亿元;2018年美团整体经调整后亏损85.2亿元,其中仅摩拜就亏损了45.5亿元成了美团利润的“累赘”。

  当初美团收購摩拜时意在利用其高频流量入口的身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和留存用户从目前看,这一计划并没有获得较好的效果 我们不讨论商業闭环的愿景,也不去判断“骑车去吃饭”究竟是不是刚需仅关注美团即将舍弃摩拜单车品牌而更名为“美团单车”这件事,要知道这個即将被弃用的品牌名是无数真金白银烧出来。

  受摩拜业务影响美团在财报中表示,将会更加审慎的投入和开展摩拜的国际业務将面临优化,近期将关闭亚洲部分国家的业务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摩拜对于美团的正向效应虽然美团在2018年整体亏损了85.2亿元,隨着单车业务的优化加上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业务这两大板块已合计实现盈利,这也意味着美团整体实现盈利已指日可待

  而对於曾经来势汹汹美团打车除了在南京和上海开通外,目前还没有进入第三座城市的计划

  一种业务模式从出现到大规模投放,往往有兩种模式第一种是只要有市场就大规模投放,然后在运营的过程中逐渐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机制,滴滴就是这样崛起的第二种就是先选一两个城市小规模试点,精耕细作的运营不断试错直至得到一个成功落地的商业模式。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大规模投放,反之也洇为投入不高避免了财务风险。盒马鲜生的第一家店阿里耗资几亿还足足打磨了两年。

  对于美团来说边界延伸不是难事,更多嘚是需要整个团队有足够的耐心

  从长远看,美团的竞争弹性将主要来自于自身生态效率的提高

  美团点评用高频的外卖切入低頻的酒旅,在酒旅上的布局至今仍被很多人认为是成功的案例但美团这一策略,并不是简单的“高频打低频”事实上,“高频打低频”近年来也越累越多的被过度解释和错误使用

  高频打低频,从逻辑和理论上讲都成立但在现实中往往需要和实际行业结合改良。媄团能自信进军酒店业务的原因在于其背靠着“Food+Platform”这个超级平台:用户因为“吃”这一高频需求,而不断打开APP的习惯很容易下意识使鼡软件的其他业务。

  因此美团酒店在流量成本和用户成本方面,远远低于友商同时出现了几乎完全依靠内生增长实现逆袭的情况。

  但高频带低频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高频抓用户,低频做利润”是其核心策略但对美团而言,餐饮外卖业务不单要担负起吸引用戶的任务更是美团最核心的主业;低频做利润也同样不适用于美团的酒店业务,美团酒店立足于低端市场利润还需要长期开拓。

  囸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种局限性美团才明确提炼出了“Food+Platform”超级平台,以“food”为核心支撑多品类的业务并在各业务间实现交叉销售,进一步扩大其流量来源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为了延续和加强超级平台的优势美团未来更是会牢牢抓住“food”这一核心。

  在用户一側美团需要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就需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个性化服务,亦或是今年亮相美国CES展会的无人配送技术都将是提高用户体验必要的探索。据悉2018年,美团研发开支为70.7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93.9%,较2015年增长了近5倍

  在商户一侧,随着饿了麼不断发力美团也必须加大对优质商户的吸引力度。因此美团计划投入110亿元“深入产业助力商户升级”。具体的做法是用这笔钱来罙入供应链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及奖励先锋商户。

  在2018年美团新业务中占主要地位的to B业务,就是美团为商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比如帮餐厅提供管理系统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类似的环节还有营销、配送等多个方面美团2018年借此实现了新业务450%的增速。

  现在無论是餐饮外卖大战,还是酒店业务在高端领域的突破或者是摩拜的优化结果,都将影响王兴的下一步选择整体超市场预期,超级平囼优势扩大美团的2019不乏想象空间,但挑战也将更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原标题:梁宁万字长文:解读美團市值500亿美金的秘密

昨天成立了八年的美团在香港上市市值4000亿港币,约为510亿美元成为国内前五大上市互联网公司。

借美团上市之机梁宁在得到App直播间,独家解析美团的公司基因带你看美团是如何找到破局点,后发先至的

以下是梁宁直播的整理内容。

我对美团的故倳感兴趣是因为经常能看到的身边创业者大致三种状态:

这基本上是最爽的一种状态了。一个行业里的老兵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用户、組织资源的经验,而且具备行业感召力再突然杀入一片刚刚起步的市场,一起跑就领先快速圈地,速度就是收成

比如雷军做小米、迋海军做亚朵、米雯娟做VIPKID都是这样。雷军不用说了

王海军做亚朵之前是如家酒店集团创始团队成员,汉庭酒店集团联合创始人做了十幾年商务连锁酒店。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端商务酒店是个市场空白,也有它难做的地方王海军找到了一套打法,一下就切进去了5年开叻220家店。亚朵的具体打法我在得到App《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有详细讲述。

米雯娟30岁做VIPKID按说是非常年轻的创业者。但是在那之前她已經做了13年少儿英语。这个17岁就跟着舅舅创业的年轻的老兵找准时机,用在线的方式由北美老师来远程教中国小孩英语,也是完全没对掱收成就是她对资源的组织能力。她创业四年营业额就达50亿人民币估值超过200亿。

这种状况最爽但太需要运气,所以挺少人能有这种“厚积薄发+顺势而为”的机会

这是很不爽的状况,残酷点说就是“在一场大概率失败的败局中挣扎”,听上去残酷但事实上80%以上嘚创业都是这种“困局里挣扎”的状况。

人生总得开始我没有先发优势,拿到的牌也不是最好的牌但是在这个机会里,还是想赌一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就杀进去了。

然后就会陷入在“困局里挣扎”“前进不容易,放弃不甘心”“每天都不想活,但是不敢死”其實绝大部分的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在这种痛苦里呆着。

此前别人甚至是强大的对手已经建立了地盘。但是新来的人选择了“建立长期优勢”的发展策略,并且在市场发生拐点的窗口找到破局点,后发先至比如华为手机算后发先至,不是指华为之前的功能机是2014年开始嘚荣耀互联网手机品牌和Mate系列。

很多企业有一些技巧、技法都做得很不错这些对中短期、短线突围有价值。但是有些中短期有效果的策畧选择其实不利用他建立长期领导地位和长期优势。

王兴领导的美团至少完成了五次以上的后发先至。团购、电影票、酒店、外卖、景区门票这些业务他都不是第一个做的但是至少在这五个领域里,他连续做到了后发先至

这是我对美团产生兴趣的地方,因为老兵碰巧碰上新大陆这概率太低了。我们做事情大概率不会是第一个踏上新大陆的人,也不会是一把牌资源最好的人而且大概率场子里有仳你钱多,比你资深的对手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先来回顾一下美团的重要历程

2003年,张涛开始做大众点评2008年,张旭豪创建饿了么2009年,格瓦拉开始做在线选座的电影票2010年1月,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

王兴2010年的3月创立了美团,无论是餐饮、团购、电影还是外卖,美团都是后来者

2011年5月,国内团购网站已经超过了5000家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千团大战。但不过一年的时间2012年的8月,团购网站就不到1000镓了市场拐点已经产生,剩下的团购网站事实上已经被判了死刑

2013年,美团开始外卖业务这个时候饿了么已经做了5年外卖。

2014年那是O2O朂疯狂的一年,各种上门服务望京还出了扫码“薅羊毛”一条街。点评也意识到外卖是个重要的流量口还投资了饿了么。

结果过了┅年,2015年的10月美团和点评合并了2015年,是互联网合并大年点评和美团合并,张涛就退出了饿了么的董事会然后把全部曾经支持饿了么嘚流量导给美团。新美大整合之后美团就把资源全部向外卖倾斜了。并在2016年年底超越了饿了么,成为了外卖的第一

从2013年美团派出37个囚筹建外卖业务,到现在光快递小哥就有53万人日单量超过2000万单。这对一家公司快速构建组织和管理系统是非常非常大的考验

一场千团夶战中国市场烧了70亿人民币,美团打赢了千团大战最头部的2家合并,加在一起日单是100万单而外卖市场,现在美团日单2000万单饿了么日單1400万单。所以go big market。从团购到外卖美团跨越了非连续。

美团是怎么从千团大战中杀出来的呢

我们中国人讲究天干地支,天干是什么就昰上天的干预,地支就是大地的支持每年天干地支都会轮换,每年上天会打不同的牌出来我们行走在地上,依赖地面资源生活的人洳何跟上节奏?

所以千团大战这张图,时间轴上面的部分是天出牌,讲的是谁在带这个市场的节奏什么是构成市场的拐点。下面的蔀分就是人间事了:国内几千个团购站,如何蜂拥而起又怎么崩溃四散。

千团大战是典型的由VC吹起来的风口这股风的节奏,是由美國的一家叫Groupon的团购网站带起来的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7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并且融资了1.4亿美金。紧盯着美国新模式的VC和创业者都被刺激了。┅时间所有的咖啡馆,都有人在讨论“你怎么看Groupon?”

2010年的1月国内第一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2010年的3月到6月千团大战的主要玩家全都叺局了,美团、拉手、24券、窝窝团、糯米团、聚划算包括聚美优品(团美网)这些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成立的。

其实团购是个古老的交易方式只不过突然之间有了一个清晰的样板模式。所有人、所有的钱都抖擞了疯狂融资、疯狂打广告、疯狂补贴、疯狂开站,每天都有新爆單、融资记录冒出来

2011年6月Groupon申请上市,预期估值250亿美金这时候距它成立才两年半的时间。Groupon之前几轮融了10.6亿美金,这边中国的头部12家团購网站融了70亿人民币这一仗中美的投入基本一致。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互联网投资,其实已经不比美国便宜了所有国内VC都疯了,害怕错过投出中国的Groupon的机会

当时拉手、24券等的投资人,给创业者的话都是:“你往前冲速度最重要,钱不是问题”

游戏里的每个人都覺得自己是天选主角,创业者觉得投资的人傻钱多但是这场游戏带节奏的,是美国的Groupon不是这个市场里的任何一个人。

Groupon一路高歌猛进冲箌IPO门口突然遇阻了。一瞬间中国的VC恐惧了,中国的投资风当即就小了但当时很多人不明白原因。

到了8月Groupon还没成功上市,所有的VC都對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程度更为严苛的要求投资紧缩。一夜之间那些真信了投资人说的“别管钱,只管扩张”的创业者集体陷入了困局。

Groupon上市搞了半年从6月到11月终于成功IPO,但上市发行价按当初估值腰斩只有120亿美金。几乎是Groupon上市的同时中国的团购网站第一名拉手网沖击IPO失利。已经创业了五次的吴波自己承认这次做拉手就是奔着IPO去的。

今天回顾拉手的文章把其后来的大幅裁员和倒闭归因为冲击IPO失利。实际上这家企业的初心并不是服务用户不是从这里启动一个开局,长远地耕耘一个生态所以IPO不成,创业的种子就已经死掉了

国內、国外,天上、地上这两家龙头企业IPO受挫,VC收紧了钱袋也就是风口是VC用钱吹出来的,现在他们把风口就像关水龙头那样给关了于昰漫天飞的猪,就都往下摔

2012年的8月Groupon股价跳水,从100亿美金缩水到20亿美金到今天它的市值还是如此。这个时候VC的风彻底停了千团大战到此也已经结束了。为什么想谈这一段因为很多人,太沉浸在自己当前的事里眼前的人的承诺里,看地不看天

我在得到App《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用两讲谈《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你要能看到谁在带节奏,看到势能在哪里看到哪个经济体在崛起。

做事容易决断难。怎么判断机会快速地忽悠资源,怎么判断这是危险信号需要断腕止损,快速离开不抱任何幻想。太多创业者面对机会犹豫,面對危险信号依然怀抱幻想。你说这怎么办呢只能等把自己摔碎了,你才相信你遇到的是钢铁一样的现实。

千团大战中三种企业模式

芉团大战里出现了三种模式的企业,其实今天依然是这三种:

1、2VC模式以拉手为代表。

千团大战滋生了中国的第一批2VC模式的创业者这類创业者以融资为阶段目标,以上市为最终目标到今天还是很多。

但是从结果来看所有大成的企业,没有一个是2VC模式的为什么?如果创业者的重心太在意迎合投资者,就会导致面向用户的动作变形这是个很要命的事,而当事人还很容易把它自我合理化我会在我嘚第二季得到App课程里,专门说说动作变形这件事举个例子,把投资人的建议当承诺创始人会失去自己对业务发展规律的独立判断与坚歭。

真正的用户的体验是什么你的团队如何组织建设?你的管理秩序是什么你如何考核团队里每一个节点?如何把所有的压力点都压箌位组织里,每个人的动作是不是到位的这些真正核心的问题,在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在乎烧钱买来的数字覆盖一切,99%的企业都动作變形大家彼此参照,觉得就应该这么做

2、并购驱动模式,以窝窝团为代表

窝窝团老大是谁压?徐茂栋啊前几天ST天马的热门人物。2010姩他主导了窝窝团的发展,用快速并购的方式扩充体量窝窝团曾经一下从拉手挖了整建制的200多人,从美团整建制100多人挖过来又直接收购了二十多个二线的团购网站。非常短的时间让窝窝团从十名以外,进入了前三

传统行业这么干的很多,比如当年谭智主导聚众广告合并成一家卖给分众伊利牛奶、某某啤酒,也都是用这个方式拿到了市场份额

但是在互联网经济里,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因为互聯网讲的是连接,比的是你洞察用户建设自己的核心能力系统,直接连接用户黏住用户的能力。

当时来自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的数据当時从团购网站买流量转化率排前三的是美团、点评和糯米。而美团曾达到惊人的UV到订单30%的转化率这种转化率,是企业不断摸索、迭代出來的中心系统能力并购带来体量,但很难转化为整个企业对用户行为的洞察

比转化率更要命的是,2012年老天打了另外一张大牌——2012年是Φ国移动互联网元年

2012年的创业者,大多还在PC上持续投入争抢PC流量。仅仅两年后2014年90%的团购订单都迁移到了手机上。只是两年PC这片沃汢就变成荒地了。

并购起家的窝窝团没有来自用户的流量感知,它对用户的迁移、用户习惯的变化没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卖身百度的糯米,如果没有遇上移动互联网它一定比今天强大得多,因为百度的流量巨大、最精准这两家都被移动互联网闪了腰。

3、用户价值驱动嘚模式

千团大战里,相对走得比较远的企业美团、大众点评、糯米都是这个模式。

上面两种模式2VC的创业者被VC抛弃了,出局;没能拥菢移动互联网的被闪腰了。所以直到2012年团购的风口关了,美团开始领跑这个板块

我们看一下,美团做了哪几个重要选择如何遵循鼡户价值驱动,才换来后发先至的结果:

1、美团一开始就着重发展二、三线城市市场这是在红海之中抢蓝海。

2010年至2011年美团在一线城市嘚市场份额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形成了优势。如果2010年美团在二、三线城市开一个地方站需要的启动成本是1万块錢的话,2011年竞争最白热化的那一年点评团想进来得要100万。一年的时间100倍的代价。

2、美团守住了什么不做什么做。

  • 实物电商不做虽嘫这个东西能快速起量,但阿里的聚划算做了其他人实际上没有机会了。
  • 线下广告不做不做实物电商一时间就付不起广告费。广告能提升士气为此我付出的代价就是,营业额的增长不如竞争对手团队觉得不够风光,人心动荡100个人的团队会整建制地被别人挖走了。泹是我可以守住不做
  • 疯狂采购线上流量,而且坚决很多人都能发现某个方法有效,差别就在你敢不敢放手一搏疯狂地去把红利吃光。

第一个例子优化流程,美团是第一个提出来团购网站过期自动退款的很多人团了以后过期都忘了消费了,这个钱就变成了沉淀资金其实当时很多团购网站的利润是来自于这部分钱。所以选择到期自动退是跟自己短期利润过不去的。

第二个例子美团会选择一些适匼用户定位的优质商家来做补贴。星巴克、哈根达斯品牌原本是不跟团购网站合作的因为它有固定用户,犯不着打折其他团购网站都拿不到,美团主动拿出钱补贴一起做一个活动。这一招非常有效转化率很高。

第三个例子美团对内容有要求,用户视角的运营比其怹网站更精致图片拍得更精美[张涛5] 。其他团购网站产品名字都很长因为它是商家视角的包装,而美团是用户视角

3、美团在2012年坚决地轉型移动互联网。

上面说了美团在团800做投放,团800的数据显示美团从UV到订单转化率能够达到30%,这是一个超级牛的数字即使PC上还有巨大嘚流量,在有限的资源下美团断了PC的所有投放,用全部的钱购买移动用户我认为这件事情是美团和点评、糯米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选擇。

我用有赞创始人白鸦的思维模型再来看美团这个思维模型分三部分:

  • 这个业务的本质是什么?

第一团购的业务本质是什么?有人會觉得这是一个风口所有的VC都在往里投钱,用户也有需求所以我先入局融资,做大体量再说这样的基本上是走不远的。

如果你把團购看做开启了生活服务品类,这是个电商巨无霸阿里没有涉及的品类应该是一个天量市场的开局,绝不应该以10亿美金IPO为目标

第二,伱对阶段的判断人人都看得到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但如果你判断PC互联网还有很长时间那放弃PC流量,把所有的钱都去用来购买移动用户显然是一个自杀行为。当时美团的资源是有限的它购买PC流量做用户转化这套方法非常成熟。但是它就能因为对阶段的判断而主动放弃這个

要知道,这不容易因为整个团队都熟悉如何在PC场景卖流量、做转化。这个跃迁不是简单广告投放的改变而是先自废武功。这是對阶段的判断更是一次跨越非连续的勇敢跃迁。

今天来看2012年、2013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的时候是移动用户的超期红利期,无论是买預装还是下载都非常便宜抓住了这个窗口期,大规模吸纳新用户的其实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兴,一个是张一鸣张一鸣2012年创办了今日头條。

很多人觉得美团没有边界美团很复杂。但其实美团挺清晰的整个业务结构就是一横一纵:

这一纵是在餐饮这个领域垂直做纵深,紦底盘做后厚实

不仅有前端的顺势爆发,还要储备后端的蓄势不断地强化对这个产业的控制力。

1.前端就是外卖他们内部定义为食品嘚新零售,这是超级流量的头部

2.往下一环是到店,像大众点评的内容、支付、团购买单等

3.再往下是针对B端的,美团做了餐饮店几乎用箌一切的信息设施:电子菜单、收银POS机管理SaaS、ERP等等。我印象特别深三年前我问少晖,就是美团的CFO某一个电子菜单你们投了吗?少晖說是哪一个啊?我们投了7个美团在这个领域里是重仓在做。

4.最后端是食物供应链这相当复杂,他们也刚刚开始做也投资了一堆企業。

一横就是生活服务类业务的横向展开核心逻辑就是我说的“高频打低频”。

外卖作为头部是极其高频的美团最极致的用户一个月會点二十几次外卖。有这样高频的业务带动就可以形成流量分发,分发到电影票、酒店、门票、娱乐这些领域

为什么我在这会把电影票排第二,放到酒店的前面呢明明酒店占了美团毛利的70%多。

第一美团自己的App上就是这样的排序,先是吃的接着是电影票,再然后是酒店

第二,电影票这个品类是一直产生新内容的对用户活跃度有贡献,属于能拉动用户频率的品类所以,高频优先

这样的一横一縱,就是美团的核心业务框架

我今天的题目叫《美团的破局与开局》。

很多创业者都在“困局里挣扎”天天琢磨着怎么破局。但其实還有一个思考就是你破了一个局,是否能开出一个新局呢

比如,最早做在线电影票的是格瓦拉我对这家的产品专业度一直感觉很好。第一个做电影票团购爆单的是糯米糯米第一单就是电影票。一天卖了30万张销售额600多万人民币,销量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他们有成功的穿透,但是都没有在电影票这件事上开出一个新局。

而美团不断延展在延展的过程中自己吃掉自己,各个品类都去团购化蜕变荿了生活电商的门户。

美团5次后发先至今天我重点说一下美团酒店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刚说了2015年并购大年携程并购了去哪儿,并苴投资了艺龙、同程当时,我觉得携程是妥妥的老大放眼旅游圈只有小弟,没有对手了

携程也非常有意思,虽然我在朋友圈吐槽过咜但是它确实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我对它的感受就是力大刀沉把很多我们非常怕的东西,执行得非常坚决携程是中国做在线旅遊最早的,市场份额最大的而且非常敏锐地跨越非连续,非常坚决地买进移动的新用户2015年的时候,携程移动端交易量占比超过70%

完成對对手的并购之后,解决了价格战问题携程进一步发展。以酒店一项2015年携程一家是占40%,2016年进一步扩大了优势携程一家占到60%的市场份額。美团大概占了16%艺龙15.6%,其他人都消失不见了这时候的携程,有种秦始皇统一六国江山既定的感觉。

接着看这张图是2018年的一季度,美团酒店的在线订单超过了携程系的总和,将近占到了这个市场的49%

市场变化极富戏剧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在2018年看到的变化,要从2012年还在千团大战的时候说起。

  • 2012年建立业务感受

2012年还在千团大战,当时城市经理做地推的时候是以一个街区为单位,遇到什么店就谈什么店所以谈一个酒店的订单,和谈一个餐馆的订单对于城市经理来讲没什么不同。

千团大战的时候就好像2015年的直播大战一樣,团购、直播都成了网站的一个模块当时所有有流量的网站都做了团购,就好像后来所有有流量的网站又都做直播一样。这些都是參与一下偶有亮眼的业务表现,但是因为没想好“这是一个什么开局”所以最后不了了之。

当年去哪儿、艺龙、携程也都做了旅游团購当时酒店团购的第一名是艺龙。2012年携程和美团谈了一个合作,把携程的酒店团购产品在美团上线但是很快就把合作结束掉了,所囿的酒店Deal下线为什么呢?

第一个销售结果不符合预期。而在线产品太多各种类型的酒店房型,导流页面也很多所以,到底是用户端和供给侧哪边的问题很难分析。所以这时候就只能整个项目先下线

第二个,遇到了组织问题城市经理会抱怨你动了我的地盘。本身这个城市里的所有订单都是我来谈交易佣金也应该是我的。你怎么能够总部一个合作就直接把这么多产品绕过我放上去了呢?

我觉嘚这是做出产品下线决策这个动作还是挺符合美团特性的。王兴特爱说的就是:“这个生意的本质是”“这个事情的核心逻辑是”所鉯,这个本质没抓住核心逻辑不清楚,但是不需要什么组织投入稀里糊涂能赚点营业额和利润的生意,王兴确实宁可不做但是2012年和攜程的这个合作,确实给美团的团队一个感知就是酒店这种产品,在美团上是可以卖的但是美团需要找到自己的打法,自己的破局点

  • 2013年,小场景小分队跑通业务逻辑

2013年美团成了一个小分队,来摸这个业务逻辑小分队只有三个产品经理和两个实习生,从市场调查开始做当时也是现在负责酒旅的副总裁陈亮在负责。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携程没有覆盖的市场就是本地人在本地住宿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在携程的边界之外。

我们来观察携程携程从商旅起家。旅游行业里度假太低频了,商旅其实是相对确定和高频的人群经常出差的人,一年出差5次以上很正常携程现在的财报,从交易单数来看90%用户会买机票,45%用户会订酒店20%用户订度假产品。出行是携程用戶的第一高频场景。

携程发展它的用户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是最早期机场或者火车站,然后在这个地方发卡很多人觉得土,但其实用户相当精准

第二个渠道是PC搜索引擎上,以及相关网站联盟围绕“机票”“酒店”这类核心词做投放和获客。要知道旅游行業在搜索引擎的推广其实做得相当优秀。

第三个在移动互联网开始时,携程也会在所有下载端口去买“机票、旅游、酒店”相关的所囿关键词来推广

商旅人群还有很多特性:

1.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下往上出差,全国人民到北上广深去出差二、三线城市到省会城市出差,很少有逆向的

2.一个城市里商旅人群的活动范围也会有相对中心,它平台锁定的酒店也是以这些地方为中心

3.出差是做生意,讲门面佷多公司出差报销酒店费用大概是四五百元。

所以携程的用户成就了携程的价值网。携程的整个组织资源和组织心智都是围绕它的用户詓做了用户的获取和增长围绕用户去向做了囤货。这就形成了携程的服务水平、服务成本和业务定式但这也是携程的边界。

艺龙、去哪儿包括后来的同程服务的都是商旅人群,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在和携程抢同一批人。美团迅速锁定了携程的业务定式里无法覆盖的人群

一个公司有出差机会的人其实不到15%,也就是老板、副总、销售部门会出差其他人基本上没有机会,都是在本地干活所以携程在机場、火车站发广告,拦不住这些用户用户的行为习惯已经转移到了手机,他们偶尔要订个酒店也想不起来专门下载一个App。

美团先拉了兩个有频繁住宿需求的商圈一个是大学周边,一个是医院周边先做调研,发现这些单体酒店和OTA的合作度很低而且超过70%的住客都是直接到前台询问有房没有。

看到了这个市场空白美团先推的第一个酒店场景产品是钟点房,用户侧需求是有的但是又是遇到了组织的反彈。因为城市经理的区域发展目标和垂直业务的纵深运营目标彼此是对不齐的。酒店垂直业务希望先围绕医院和大学这几类特定的小商圈集中出一批钟点房的供应;但是城市经理有自己的城市区块地推逻辑。双方目标和节奏都不一致怎么办?这时需要的不仅是业务的智慧还有组织的智慧。

陈亮让这个小分队需要先用一个小场景来跑通一次业务的小闭环,向组织建立信用

第一,先建了1个独立的销售团队做远程的电话销售,因为出差要花钱

第二,挑了一个目的地丽江。丽江有两个特点——

首先它是以客栈为主的,那时候大量的客栈都没有与OTA服务对手不强。

其次丽江没有城市站,没有组织阻力当时的美团开城市站都是以生活型城市为基地,很少选旅游目的地丽江不是生活城市。

所以就选了这样一个对手不强,没有组织阻力的地方在这一片小小的蓝海,他们以圣诞节+元旦为时机莋了一批产品,集中运营结果效果超预期。

一般到这就算跑通了但是他们会进一步地去研究完整的逻辑:用户是从哪来的?为什么会茬美团上订丽江的酒店产品

接着发现他们卖得最多的两个城市站,第一名是呼和浩特第二名是西安。美团内部也很意外再去追原因。才发现因为这两个城市站的负责人在此之前就比较在意酒店住宿页面小场景的运营,所以这两个城市里的用户心智已经放置了这个印潒美团上可以团住宿。所以当他们有去丽江玩的需求时,就会上来看看这才有了交易的转化。而其他流量更大的城市站没有这个茚象,所以突然上线一个广告并不构成转化。

至此这个小分队在一个小场景里,把一个小的业务逻辑跑通了搞清楚了:用户在什么凊况下,会选择在美团订酒店美团用户大概会购买什么类型、什么价位的酒店产品?

  • 2014年成立了酒旅事业部

2014年,美团成立了酒旅事业部有了组织保障。事业部一上来就建了自己的供应链团队按照酒店的业务特性,来拓展货源做自己的产品和具体的运营。

其实酒店簽约容易运营难。一是酒店不生产内容不像电影总有新片、新话题。但这不是核心问题因为只要有需求、有供给,业务就会往上走泹2014年暑假,原本是酒店行业的旺季美团酒店却进入了增长的平台期。

这时陈亮非常紧张就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失速了,真是这样的话接下来业务肯定就会往下走。经过调查才发现核心问题是团购酒店无法保证入住。因为之前他们签的都是一些生意不太好的店才会借助团购渠道引流。生意不好的时候团购单我很愿意配合,生意好了当然优先满足全价用户团购用户的利益就会受损。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就是要开发线上预订功能,能在线订酒店、选日期店家就会留房,保证入住的确定性

听起来有点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携程、艺龙十几年前就实现了,美团2014年的秋天才琢磨明白要做更可笑的是,还排不上期为什么?2014年美团进入了O2O大战的战场,和饿了么咑正面战

  • 2015年,在线订酒店的系统建成
  • 2016年,效果开始显现

就在携程一统天下的时候,美团的份额从2015年的15.1%到2016年的16.2%份额并没有下降,也茬用自己的速度增长美团也在2016年打胜了外卖这个大仗,整体流量又进一步新用户的进入,让美团酒店也受益了

在美团酒店订房的人,70%没有安装携程但80%在美团订过餐或者电影票。确实吃饭看电影比开房高频多了。但是用户有了这个心智的印象知道美团可以订酒店,到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在一个App搞定。

  • 2017年美团酒店的间夜就全网第一了。

美团在旅游行业走出了一条颠覆式创新的第三条曲线所以,峩觉得美团酒店逆袭携程的这一仗几乎可以作为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的经典案例。

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说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最早一批新技术一定是向高端人群提供的接着技术发展一定会溢出,然后有人会提供更便宜的产品、服务服务更广普的用户市场。

携程酒店跨越了自己从PC到移动端的非连续走出了他企业的第二条曲线,并且获得了极大的增长但美团服务的是携程的价值网不服务嘚用户。所以给了美团机会走出了一条颠覆式创新的第三条曲线。

也验证了我在得到App《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说过的:显性特性不重要显性特性也救不了你,重要的是你的战略存在是什么是谁需要你,是谁依赖你

我们如果不知道背后的过程和逻辑,只是看前端产品堺面就会觉得非常不理解,没差别啊甚至很多行业深度的细节,携程做得远远比美团好这有什么颠覆,这有什么创新

你单独来看酒店的预订系统,会觉得没什么特点但是从2012年美团的业务感受,到2015年完成酒店预订系统这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做的是什么呢其实是形成了自己对独立业务的判断,找到了业务的破局点形成了组织的共识,并且建立了组织的能力完成了携程没有覆盖用户市场的开局,然后沿着这个开局不断延展。

千团大战如何胜出美团酒店如何形成第三条曲线,并且打破了携程垄断的局面其实有几个核心问题:

1、天干地支每年都在变。

上天也就是整个产业都无法左右的某位大神,每年都会出新牌如果大家都是看自己手上的牌,确实每个人嘚资源在开始就都落位了。所以要看到市场是谁在带节奏,点线面体你附着于谁,受谁影响能够拿到这一年老天打出的新牌,在市场的拐点处找到破局点。

2、你是做生意还是做局面?

如果是做生意的思路确实很容易被资源带跑。拉手、24券被VC带跑做生意的窝窩团很难割舍来自并购的规模。同程本来是门票第一名但是幸运地得到了微信入口这个超级流量口,然后发现这个入口对机票的转化是朂好的于是就被资源带跑了。曾经多年行业第一的门票业务被美团超过。得了生意失了局面。

我们听美团的故事是因为它一再做箌后发先至。而我们做事大概率不会有先发优势,都会前方有看似强大的对手先发的对手一定有边界,只不过每个人在自己的边界里对自己的边界不自知。而且为了捍卫自己的正确整个组织的心智都会把这件事情合理化,认为边界就是世界

美团会重新去思考这个看起来已经既定的市场。比如美团2013年就发现了本地人在本地订酒店这个机会直到2015年才有能力去做这件事。中间经过了3年这么久携程也沒有打过来?就是这是携程的边界

我们要敬畏先发优势,同时也要能看到天干地支年年在轮转,每年都有新牌有市场拐点。

我们能莋的是努力观察强大对手的边界在他的边界之外寻找破局点。

同时也要自问,我是做一单生意还是要开出一个长期的新局面?

一直标榜“不差钱”的喜茶似乎又完成了一轮融资。

3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了高瓴资本、寇图资本联合领投网红茶饮品牌“喜茶”的消息,并称此轮融资完成后喜茶的估值将达到历史新高的160亿元。与半年前刚完成的上一轮融资相比喜茶的估值增加了70亿元,几乎可以说是估值翻倍

截至目前,喜茶方面對这一说法不置可否既不承认已经成功融资,也不否认网传的估值版本不过对于此次疫情中受影响最大的餐饮行业来说,行业头牌获嘚投资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早在今年2月下旬茶饮行业另一头牌“奈雪的茶”也被传出赴美上市、融资4亿美元的消息。难噵报复性的消费还未见效“报复性的投资”就蠢蠢欲动、等着收割了吗?

刚过去的2019年喜茶取得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一方面其主推小程序“喜茶go”在2018年6月上线后,半年获得了600多万用户;2019年全年又新增了1500多万总用户数达到了2150万。

另一方面截至12月31日,喜茶在43个城市开出了390家门店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其中销冠城市深圳更是交出了2000万杯的年销售额约合销售金额超5亿元。

2017年全年喜茶公开的全國销售额只有近10亿元。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这一品牌在过去两年里的成长。

但是当时间来到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感染风險较高的娱乐场所和餐饮行业首当其冲很快不得不在原本属于旺季的时节关门闭店,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拥有众多门店和用户嘚喜茶,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冲击

在武汉宣布封城的前两日,喜茶1月21日紧急成立了应急小组召集了运营、供应链、公共关系、法务等众哆部门加入。随后400多家喜茶门店停业,直至3月22日有436家恢复营业仍有14家门店在停业。

喜茶从1月底开始响应“无接触配送”部分门店恢複经营,但所有门店均关闭了POS机和堂食服务仅接受小程序或者美团下单。为了进一步布局线上销售该公司还在3月中旬上线了天猫旗舰店。由于喜茶此前的投资方大多有腾讯和美团的背景其涉足阿里旗下天猫平台的举动,在当时也被解读是疫情下不得不做出的“无奈的嘗试”

疫情对喜茶另一个层面的影响,体现在其产品价格和供应链之上2月中旬,喜茶方面对旗下茶饮产品做出价格调整有5款茶饮的價格被上调1-2元。对此喜茶相关人士给出的解释即是来自供应链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当时瑞幸咖啡、CoCo等多家茶饮品牌均调高了产品价格┅时之间有网友调侃:你们都说奶茶是复工复产的标配,天天去扒热搜说想念奶茶结果给商家看到涨价的机会了吧?

喜茶融资“应该是嫃的”

如果从2012年最早发迹于广东江门算起网红餐饮品牌喜茶在成长的历程里,已经走过了足足8年时光

但要从2016年第一次拿到融资算起的話,喜茶在资本市场里走过的时间也不过短短3年有余。也就是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喜茶从一个不知名的三线城市茶饮品牌,成长为千亿茶饮市场的头牌之一

如果真按此次网传的估值来算,喜茶已经是估值高达160亿元的绝对巨头毕竟喜茶最大的竞争对手,奈雪的茶上一轮融资还发生在2018年3月投后估值60亿元。自从那次天图资本投资数亿元至今奈雪的茶都没有宣布完成新融资,也没被曝出最新估值

奈雪的茶最新传出的融资消息,是今年3月初的赴美上市传闻透露出的融资金额是4亿美元。当时奈雪的茶先是否认了上市传闻,但是后来该公司公关总监王依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排除融资或者上市的可能,“能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助力的动作我们都会考虑”。

喜茶在这┅次的融资传闻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模糊表态,既不承认完成融资也不否认最新的估值版本。这些茶饮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

餐饮产业媒体“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解释,企业之所以不对外界流传的融资消息表态或许跟投融资还未全部落实有关,“现在不方便透露也正瑺”

喜茶和奈雪的茶的融资传闻,均发生在2月底、3月份国内疫情得到缓解的时间这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企业在这时候传出融资消息,究竟是因为经营现金流受到疫情影响而寻求资本补充还是因为疫情得到控制经营有所好转而得到资本青睐?

对于这一点陈洪波表礻资本市场一直都看好餐饮行业,尤其是“喜茶、奈雪的茶这样的行业头牌特别被看好”而且早在去年底,业内就已经传出喜茶融资嘚消息“这一回应该是真的”。

一场160亿元的豪赌

对于喜茶和奈雪的茶两家行业巨头频频流传的融资传闻,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分析称茬疫情期间这样一个茶饮企业受到影响的特殊时期,资方进场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能够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头部企业的股份。

不过葛甲吔表示投资方的这种做法“有点像赌博”,因为疫情过后消费、生产和资本都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如果等到一切恢复正常以后,资产的價格也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关键就在于市场什么时候恢复到正常状态,在于疫情过后需求能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更高

“即使报复性消费不来,只要喜茶能在同行业里面表现最好那么投资方也能达到目的。”葛甲表示

报复性消费,这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聽到的关于需求恢复一个词。它说的是人们受疫情影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疫情结束后溢出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个消费的高潮。

盡管报复性消费被诟指没有经济学理论依据但或许,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方式总结出一个新词来:报复性投资。

在疫情期间企业經营受到影响、资产发生重组、价格出现下降,此前因为价格较高而没有买进的投资方便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大量出手,以图取疫情结束後遗资产升值带来的价差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此次传闻领投喜茶的高瓴资本其实早在今年2月下旬,便宣布成立高瓴创投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首期规模便高达100亿元另一家顶级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则在二月份投资了25家企业平均1.2天投资一家。

资本“猎手”的行动可比报复性消费,要来得快、准、狠得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POS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