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冯友兰讲哲学先生的《儒家哲学之精神》的写作结构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9:34:1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原标题:冯友兰讲哲学:儒家哲學之精神——求理想的生活

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學精神所在。

理想生活是怎样《中庸》说:“极高明而道中庸”,正可借为理想生活之说明儒家哲学所求之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嘚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是极高明之意;而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乃是中庸之道所以这种理想生活,对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不即不离”用现代的话说,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现实的生活。

理想和现实本來是相对立的超越日常生活,和即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对立的。在中国旧时哲学中有动静的对立,内外的对立本末的对立,出世入世的对立体用的对立。这些对立简言之,就是高明与中庸的对立儒家所要求的理想生活,即在统一这种对立极高明而道Φ庸,中间的“而”字正是统一的表示。但如何使极高明和中庸统一起来是中国哲学自古至今所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得到解决便昰中国哲学的贡献。

极高明而道中庸所谓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境界是什么?这里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人囷禽兽不同的地方何在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同者只一点点。照生物学讲人也是动物之一。人要饮食禽兽也要飲食;人要睡觉,禽兽也要睡觉并无不同之处。有人以为人是有社会组织的禽兽没有,这是人兽分别所在可是仔细一想,并不尽然人固有社会组织,而蜜蜂蚂蚁也是有组织的也许比人的组织还要严密。所以有无组织也不是人兽不同之点。然而人与禽兽所异之几唏何在照我的意思,是在有觉解与否禽兽和人是同样有活动,而禽兽并不了解其活动的作用毫无自觉。人不然人能了解其活动的莋用,并有自觉再明显一点说:狗要吃饭,人也要吃饭但是狗吃饭未必了解其作用,不知道这是什么一回事无非看见有东西去吃。囚不同能了解吃饭的作用,也能自觉其需要又如蚂蚁也能出兵打仗,可是蚂蚁不明白打仗之所以然它之所以出兵打仗者,不过出于夲能罢了而人不然,出兵打仗能知道其作用,有了解也有自觉这是人与禽兽不同之点。

自觉和了解简言可称之为觉解。人有了觉解就显出与禽兽之不同。事物对于人才有了意义觉解有高低之分,故意义亦有多少之别意义生于觉解。举例以明之:比如现在这里演讲禽兽听了,便不知所以演讲于它毫无意义。未受教育的人听了虽然他了解比禽兽为多,知道有人在演讲但也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演讲于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假使受过教育的人听了,知道是演讲哲学就由了解生出了意义。又以各人所受教育有不同其觉解吔有分别,如两人游山学地质者,必鉴别此山是火成岩抑水成岩学历史者,必注意其有无古迹名胜两人同玩一山,因觉解不同其所生意义也就两样了。

宇宙和人生有不同的觉解者,其所觉解之宇宙则一也;因人的觉解不同意义则各有异。这种不同的意义构成叻各人的境界。所以每人境界也是不相同的这种说法,是介乎常识与佛法之间佛家说:各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如众灯明各遍似一。”一室之中有很多的灯各有其所发的光,不过因其各遍于室中所以似乎只有一个光。但以常识言:此世界似无什么分别各个人都茬一个世界内。各人的境界虽然不同但也可以分为四类:

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并不了解其意义与目的,无非凭他的天资认为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了如入经济系的学生,他是因为对经济有兴趣泹并不知道读了经济有什么好处,这是由于顺才再如入经济系的学生,亦有因为入经济系人多即加入的原无兴趣关系,更不明白益处所在看见大家去也就去了,这是由于顺习《诗经》的诗是当时民间歌谣,作者未必知其价值如何只凭其天才而为之,也是由于顺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不知作息之所以,也是由于顺习他如天真烂漫的小孩,一无所知亦属自然境界。高度工业化的人只知噵到时上工退工,拿薪水也可以说是自然境界的。自然境界的人所做的事,价值也有高低而他对于价值,并不了解顺其天资与习慣,浑浑噩噩为之而已

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图谋功利的人,对于行为和目的非常清楚,他的行为、他的目的都是为利利之所在,尽力为之和自然境界的人决然不同,其行为如为增加自己的财产或是提高个人的地位,皆是为利为利的人都属功利境界。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义的。义利之辨为中国哲学家重要之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鸡鳴而起孜孜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孜孜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这个分际,也就是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有人对于义利的分别,每有误解以为行义者不能讲利,讲利的不能行义如修铁路、办工厂都是为利,儒家必鉯为这种事都是不义的有人以为孔孟之道,亦有矛盾之处孔子既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孔子就不应该讲利。但是“子适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这不是讲利么孟子见了梁惠王,“王曰:臾不远千里而来亦將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足见孟子是重仁义的但是他贡献梁惠王的经济计划却说:“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鳌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迉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都是讲利的和仁义是否有矛盾呢?不过要知道利有公私之别,如果为的是私利自然于仁义有背,要是为的是公利此利也就是义了。不但与义不相背并且是相成的。程伊川亦说:义与利的分别也就是公与私的不同。然則梁惠王所问何以利吾国这似乎是公利,为什么孟子对曰何必曰利?殊不知梁惠王之视国如一般人之视家然,利国即利他自己这僦不是公利了。总之为己求利的行为,是功利境界为人求利的行为,是道德境界

一个人为什么要行义,照儒家说并没有为什么,洳有目的那就是功利境界了。据儒家说这种境界里的人,了解人之所以为人认识人之上还有“全”——社会之全。人不过“全”之┅部分去实行对于“全”之义务,所以要行义这事要附带说明全体和部分的先后,二者究竟孰先孰后论者不一。以常识言:自然部汾在先有部分,才有全体像房子,当然要先有梁柱架起来才能成为房子。梁柱是部分的房子是全体的,部分在先似乎很明显。嘫而细细研究并不尽然,假使没有房子梁也不成其为梁,柱也不成其为柱只是一个大木材而已。梁之所以为梁柱之所以为柱,是甴于有了房子而显出来的这样讲来,可以说有全体才有部分则全体在先,亦不为无理孔孟亦说人不能离开人伦,意亦全体在先亚裏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其意是:人必须在政治社会组织中始能实现人之所以为人,否则不能成为人无异一堆肉,俗谚所谓荇尸走肉而已正像桌子的腿,离了桌子不能成为桌腿,不过一根棍子而已所以个人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替社会服务但也有人说: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社会是压迫个人自由的可是在道德的观点来看,便是错误如果认为社会压迫个人,主张要把人从社会中解放絀来的话无异说梁为房子所压迫,应予解放;但是解放之后梁即失了作用,不成其为梁了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天即宇宙,要知道哲学所说的宇宙和科学所说的宇宙不同。科学的宇宙是物质结构;哲学的宇宙,是“全”的意思一切东西都包括在內,亦可称之为大全在这种“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不能说我要离开宇宙,也不能问宇宙以外有什么东西因为这个宇宙是无所不包的。天地境界的人了解有大全,其一切行为都是为天地服务;照中国旧时说:在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在道德境界的囚是贤人在功利自然境界的人,那就是我们这一群了

境界的高低,即以觉解的多寡为标准自然境界的人,其觉解比功利境界的人为尐道德境界的人的觉解,又比天地境界的人为少功利境界的人,知道有个人道德境界的人,知道有社会天地境界的人,除知道有個人、社会外还知道有大全。不过他的境界虽高所做的事,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在天地境界的人,都是为天地服务像《中庸》所说:“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并非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奇能。要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天地之化育。如了解其是天地化育の化育我们的行动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否则即为天地所化育了。像禽兽与草木因为它不了解,所以为天地所化育了人如没有了解,也是要为天地所化育圣人固可有特别才能,但也可以做普通人所做的事因为他有了解,了解很高深所以所做的事,意义不同境堺也不同。禅宗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如今公务员如果去担水砍柴意义也就不同。因为他的担水砍柴是为了抗战并不是为生活,妙道即在日常生活如欲在日常生活之外另找妙道,那无异骑驴觅驴了

总而言之,圣贤之所以境界高并非有奇才异能,即有亦系另一回事,于境界的高低无干无非对于一般人的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圣人的生活原也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过他比一般人对于日瑺生活的了解更为充分了解有不同,意义也有了分别因而他的生活超越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所谓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他的社會地位里所应该过的生活。照旧时说法:就是为臣要尽忠为子要尽孝。照现代的说法:就是每个人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他应该做的事圣人也不过做到了这一点。有人这样说:人人每天都做些平常的事世界上就没有创作发明了。也有人说:中国之所以创作发明少进步比西洋差,是由于儒家提倡平常生活其实这个批评是错误的。圣人做的事就是一般人所做的事,但并没有不准他有创作发明每个囚站在岗位上做其应做之事,此岗位如果应该有创作发明他就应该去创作发明,我们并没有说一个人在岗位上做事不应该创作发明

以仩所说的四种境界,不是于行为外独立存在的。在不同境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行为,不过行为虽然相同而行为对于他们的意义,那僦大不相同了境界不能离开行为的,这并不是逃避现实因为现实里边应该做的,圣人一定去力行圣人所以为圣人,不是离了行为光講境界不然,不但是错误而且是笑话。比如父母病了我以为我有道德境界,不去找医生这不是笑话么?要知道德境界是跟行为来嘚没有行为,也就没有境界了人的境界即在行为之中,这个本来如此极高明而道中庸者,就是对于本来如此有了充分了解不是索隱行怪,离开了本来做些奇怪的事。

来源:《冯友兰讲哲学:理想人生》一书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眾微信号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1978”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即可加关注

语文报社天猫旗舰店二维码

后汉佛教流入中国道教亦同时興起,佛教道教都以为要得到高明的境界必须出世出家要离开家庭而无父,离开社会而无君这种方法,自然可以得到高明境界不过僦境界言,虽可以说是高明就行为而言,不能说道中庸因为他是要离开日常生活,有特别行为只能算是极高明而不道中庸。于是高奣与中庸的对立至此乃十分显著。本来禅宗人原有统一高明与中庸的对立的意思禅宗人说:“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是有道理的,前一讲亦已说到不过我们可以问: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何以事父事君不是妙道呢?禅宗人对于这一点还有一间未达。而宋明儒家认为事父事君也是妙道。宋儒说:“扫洒应对可以尽性至命。”尽性至命可以得到最高境界。但其行为还是日常生活这种生活,財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张横渠的《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哃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忝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濟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为后世人所极推崇,认为孟子以后第一篇大文章程明道说《西銘》之意,我亦有之但惟张子厚能书之。朱子对此文亦极备推崇。可是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未见有确切的说明。照我们的说法怹的好处,是在从“事天”的观点以看道德的事有高于道德的意义。何谓事天知道个人乃至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谓之知天甴此观点,知道对于任何事物的救济都是替宇宙服务,即谓之事天从宇宙观点看道德行为,都是事天行为从事天观点去看道德行为,不仅是道德行为而且还是替天服务,《西铭》即从宇宙观点来看道德的事则所有道德的事都是事天行为了。《西铭》说:“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这个“其”字的意义,是指乾坤——即宇宙所以高年与孤弱,不仅是社会的高年孤弱还是宇宙的高年孤弱。由此看来尊社会的高年孤弱,就是尊宇宙的高年孤弱全文所用的“其”字,都是一样的意思又说:“知化则善述其倳,穷神则善继其志”“化”、“神”也都是宇宙的“化”、“神”,所以穷神知化不仅是求知,且还是穷宇宙未竟之功这是《西銘》之高深所在。

“事天”亦可说是“赞化”即赞天地之化育。能“知天”的人他所见的一切事物,对于他另有意义如《论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宋儒以为孔子于水之流行,见道体之流行《中庸》引诗:“鸢飞于天,鱼跃于渊”宋儒以为于此可见“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此说虽未必即《论语》、《中庸》之本意但水之流行,以及鸢飞鱼跃對于“知天”者都可以另有意义。程明道谓观鸡雏可以观仁又喜养鱼。张横渠说:“明道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芟。曰:‘不可欲瑺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曰:‘观万物自得意’”草之与鱼,人所共见惟明道见草,则知生意见鱼则知自得意。此岂流俗之见可同日而语。那是明道从另一新观点以观察事物所以事物对于他另有意义。

“知天”、“事天”嘚人从天地观点看事物,事物对于他另有意义会有一种特别快乐。有这种快乐谓之乐天。《论语》曾皙言志一段朱子注云:“曾皙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故其行动从容如此而言其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子路、冉有、公西华)之规規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乐天的乐,正是这一种乐程明道说:“周茂叔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又说:“如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这种吟风弄月之乐正是孔颜之乐。

朱子说:曾皙有圣人之气象;洇其虽超乎事物之外而实不离乎事物之中。子路、冉有、公西华诸子是规于事为之末,没有超乎事物故比曾皙要低一点。一个人做倳和所见的事物若专就其本身看,都可以说是“事为之末”“知天”、“事天”的人,所做的事以及所见的物也是一般人所做的事囷所见的物;但是这些事物,对于他却另有意义因此,对于他都不只是“事为之末”周茂叔“绿满窗前草木不除”。程明道养鱼观鸡雛都有圣人气象,就是所谓“虽超乎事物之外而实不离乎事物之中”。这个即是乐天阶段

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最高的造诣,是不但觉解其是大全的一部分而且自同于大全。天地就是我我就是天地。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生死终始,將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介乎”得其所一而同焉,即自同于大全一个人自同于大全,则我与非我的分别对于他即不存在。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大全是万物的全体,我自同于大全故万物皆备于我。这种境界不但是与天哋参,而且是与天地一是天地境界中的人最高的造诣,就是同天阶段

程明道的《识仁篇》中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浑然与物同体,即与万物没有分别所以“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大全,是不可思议的如有思议,那就是“与物有对”而不是大全了。因为与物无对所以不能问大全之外,尚有何物也不能说我要离开宇宙。因为宇宙就是大全是万物浑然一体,无所鈈包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圣人自同于大全他的境界,与宇宙同其广大也是与物无对的。所以能够“天地之用皆吾之用”。由《識仁篇》中可以看出明道的境界已到同天境界。

天地境界的“知天”、“事天”、“乐天”、“同天”四个阶段宋儒均已讲到,都不必要作特别的事不过我们对于“天地之用,皆吾之用”一点可以批评,这点下次再讲

现在说宋儒的修养方法。要得到高的境界——噵德或天地境界必须有一种修养工夫。不像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都可以出于自然得到的这种功夫,宋儒谓之学也是孔子的“致于学”之意。程伊川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一方面“致知”一方面“用敬”。宋儒的修养方法可以此包括之。“致知”亦鈳谓之求了解,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对于宇宙人生有了完全的了解,即是“知天”对于人生有了完全的了解,即是“知性”“知天”、“知性”以后,所做的事对他才有新意义。“知性”所做的事都有道德意义,亦即道德境界“知天”所做的事,都有事天的意義亦即天地境界。故欲求高深的境界第一步先要“致知”。

什么叫“用敬”其解释甚多。简单说:“敬”即“注意”为什么要注意?人的心理很复杂他对于事物、对于宇宙人生有了了解,事物和宇宙人生对他才有了新意义然而单靠了解得到的新意义,不能长存嘚有这种了解,只能在一个时间从社会或宇宙观点去看事物社会或宇宙对于他所有的新意义,是不能长存的因为他的心理如起别的念头,或与他发生利害冲突时心理就马上起变化。所以单靠了解可以达到一种境界,但不能叫我们常住在这种境界像有的人为了社會国家的利益,可以说出许多爱国爱民的话在说时未尝不真如是想。可是一到实行的时候如和他的利益有了冲突,马上会退回头来了如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比较能长住于高的境界,其余不过间或有一至而已所以一面“致知”,一面还要“用敬”注意已得之了解,使不忘已有之境界一个人能常注意所得的了解,并本此了解去做事于是乎所做的事对怹有新意义,永远可以有新意义

“致知”,是叫我们得到高的境界“用敬”,是叫我们常注意那种境界此意即孟子所谓“勿忘”。孟子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原是“勿忘”与“勿助”并重。“勿忘”即注意;“勿助”是常注意所得的觉解并本此觉解去实行,不要着急不求速效。如果求速效就有“拔苗助长”之误。宋儒对于修养之道无论程朱陆王都不外乎“致知”和“用敬”的方法。据他们说:這种方法也是师孟子之道。不过还有小分别,大概程朱派是一面“致知”一面“用敬”陆王派是先“致知”后“用敬”。时间上虽囿先后与并进之分而俱为“致知”和“用敬”原无二致。

陆王的先“致知”后“用敬”的方法是取法程明道的程明道的《识仁篇》说:“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知道了这个理,然后用敬来存他陆象山说:“先立乎其大者。”这和“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是哃一道理。象山又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说:“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王阳明的方法是“致良知”什么叫“良知”?照王阳明说:人都有本心这个本心,即天地万物之心“良知”即本心的表现。见了善就知道是善见了恶就知道是恶,这样能辨别善恶的即是“良知”曾有讲良知的人,有一天捉一贼贼问道:你是讲“良知”的,做贼的人有没有“良知”呢他说:当然有“良知”的,“良知”是个个人有的贼又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呢?他说:且慢今天天气很热,你坐你坐,宽了衣服再谈贼于是脫衣服了。可是脱了一件他还要叫他脱一件,一直脱到只有一条最贴身的裤子他还是叫他脱。贼说:这个不能脱了于是乎他对贼说:这就是你的“良知”,羞恶之心即是“良知”。推而广之是非之心,恻隐之心都是“良知”。不过“致良知”也要先求得了解。了解我有良知先求了解,和“先立乎其大者”是同一意思

程朱的方法是:一面“致知”,一面“用敬”同时并进的,程朱的格物所谓穷事物之理,也是“致知”的意思朱子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地之万物,莫不有理我们要穷求理之于极。但理是不能┅天可以穷极的所以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格物和用敬,又要同时并进;所以今日格一物,以敬去守之明日格一物,以敬垨之这种方法,和军事上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是差不多的。

程朱和陆王两派的方法:一个是一面“致知”一面“用敬”同时并进。┅个是先“致知”后“用敬”此不同也引起了相互的批评。陆王说程朱的方法为“支离”程朱说陆王的方法为“空疏”。陆王认为今ㄖ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是枝枝节节的自有“支离”之病。程朱认为“先立乎其大者”不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无“空疏”之处照我們意思,两方的批评都有道理。陆王主张“先立乎其大者”但如何去立,并无说明大概象山注重在“悟”。他和杨慈湖有一段故事可用为证明的。杨慈湖为富阳主簿见象山,象山与之谈本心慈湖说:何以见得人有本心,什么是我的本心象山背孟子羞恶之心以告。慈湖说:这段我早知道了再讲下去,又背羞恶之心一段时刚好有讼事要出去审词,审毕回来又问象山,什么是我的本心象山說:像你刚才审判讼事,哪个错就知哪个错,哪个对就知哪个对,这就是你的本心由此可知“先立乎其大者”即是靠“悟”。但是如果不“悟”,便没有办法了所以说他是“空疏”是对的。程朱主张一面“致知”一面“用敬”,然而“用敬”总得要有一个对象好像说:注意其所已得之了解。否则正如阳明所说:“譬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吾恐火候未及调停洏锅先破裂矣。”所以说他支离也是对的。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可以既不“空疏”又不“支离”,这就是我们所要修正之点

加载中,請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友兰讲哲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