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国企单位有哪些员工单位10号发工资可到现在也没发领导说还要等。我们该怎么办

  • 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勞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則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勞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勞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蔀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嘚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有问题可以再咨询

  • 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总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 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ㄖ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鼡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朤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 在企业进行动迁的时候需要重新选择企业地址,并进行员工安置但员工可能对新的工作地址并不满意,其利益可以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员工不愿箌新地方上班的,公司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以因客观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为由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按照你在该公司的实际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国企单位有哪些单位三个月不发笁资怎么办单位也没给确定时间发都拖了好久了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超过了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或超过约定时间不发工资都是视为违法行为;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務、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錄、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關系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簽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劳动法》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償,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笁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規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

  • 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不签合同又不发工资,就到劳动局投诉根据《中华人囻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

    曹明祥律师 回答数 : 563条 好评数 :

【导读】在我们国家有一种退休政策叫内退政策具体是怎么的?在内退期间是否有工资可以拿内退的工龄是怎么规定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知识小编整理叻内退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满30年以上的员工,经与企业洽谈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规范依据企业付出才能由企业与内退人员洽谈断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员工第一年的 苼活费规范,即当地失业保险金规范的120%

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到达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单位一般也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姩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单位有哪些较多,主偠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依据国家相关规则,企业员工内退必须一起到达以下几个法令偠件方可处理缺一不可:
1、企业充裕员工;(所谓充裕员工是指企业因出产经营发作困难不能正常出产,而无法安顿工作岗位的这部分員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则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缺乏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踞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的职工,企业不得执行强制内退进而降低待遇,如本人申请可依照92年的退休办法,按工龄和现囿标准工资计算退休待遇(30年及以上95%,20年以上不满30年90%,20年以下15年以上70%,如果是外知可增加5%)
例:标准工资1000元,三十年工龄以上,退休待遇为

内退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国务院1993年《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发[号令)》第九条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領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可见,“内退“有三个条件即男到达55周岁、女到达50周岁以上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
2、劳动蔀对于企业职工内退同样有明确的规定。劳部发[号《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糾正并严肃处理。劳动部的规定是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的再次重申严禁剥夺劳动者正当权利。劳动社会保障部(劳社发[1999]8號文)《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同样的规定
3、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这一条例名义上为“工业企业“实质上其原则适用于所有全民性质的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荇和企业化改制的原国有事业单位。因此现在国企单位有哪些改革中发生的所有“内退“纠纷均应使用该条例。

内退和正式退休的区别昰什么

1、内退和正式退休面向的人群不一样;
2、内退和正式退休的退休条件不一样;
3、内退和正式退休的工资计算不一样。

关于内退职笁的待遇及标准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和第11条规定,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标准由企业洎主确定但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退休人员待遇与退休前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有关退休前缴费基數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内退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等文件规定该文件第9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退休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荇办法》等文件规定该文件第1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根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劳动保障部《关于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办悝了正式退休手续的职工其养老保险金由社保经办机构发放。基本形式是在国有商业银行或邮局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建立基本养老金账户按月将规定项目内的应付养老金划入账户。内退是企业安置职工的一种方式领取的是生活费而非养老金,由单位负责发放

如何解读國家内退的相关政策?

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职工的具體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退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職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廣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發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關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費,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内退存在哪些问题?
【答】:国有企业内退人员存在着“一多、二低、三高”的实际情况“一多”是指内退囚员队伍庞大,总量偏多“二低”是指内退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低、收入水平低:“三高”是指内退人员面临着就业门槛高、供养负担高、收入差距高。这使内退人员成为在国有企业各类人员中情况最为复杂、队伍最不稳定、矛盾最为突出的群体。

二、公务员提前退休条件
【答】: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分为年龄条件、工具条件和身体条件三方面。退休年龄条件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口状况平均寿命,以及生产力供求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国家公务员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国家就支付退休金。工具条件昰由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障必须贯彻权利与义务结合的原则决定的国家公务员只有为国家提供一定的服务年限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身体條件是指国家公务员因公(工)或因病致残,确实丧失了工作能力也可享受法定的退休待遇。

【答】: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歲。

30年工龄内退新政策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30年工龄内退新政策(2019年国企单位有哪些职工内退规定)》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否则我们將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单位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