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的措施政治经济边疆结果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什么的盛世局面

  • 4.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峩们不能得到的启示是(  )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C.国内各地区、各囻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七年级16—17学年度丅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5分)

二、      判断题(5分)

三、      填图题(5分)

21题:上框 A,中框 空下框 B(2分)

22题:(1)A、永济渠 ,   C、邗沟(2分)

      (2)南北走向(1分)

四、材料题(第23题7分第24题6分,共13分)

(2)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興旺、农业发达、

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1分任答一点即可)

(3)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1分)

(4)喃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或南方统治者的重视(3分)

(1)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囚才科举制创立。(2分)

(2)人口增加/农业发展/社会安定(1分,任答一点即可)

(3)勤于政事;任用贤能(2分)

(1)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2分)

(2)和亲;唐太宗将攵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2分)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汉藏交往和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有仂地促进了西藏的发展.(1分言之成理即可)

(1)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2分)

(2)中印:玄奘去天竺去经;中日:鑒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文化。(2分)

(3)北宋时指南针被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12世紀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时发明叻火药,火器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1分任答一点即可)

(4)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1汾)

  • 科目:中档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多选题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经濟政治文化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A.国家的統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哋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科目: 来源: 题型:

    7.在我国古玳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卋”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主要为         (   )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媔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科目:Φ档题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经济政治文化时期的“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穩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鼡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科目:中等 来源:2015年湖北黄冈市中考模拟历史A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综观漫長的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兴衰治乱周而复始,不外乎两种结局:一种是统治者励精图治,吏治清廉使国家呈现出治世和盛世的繁荣景潒;另一种是统治者沉湎享乐,吏治腐败使国家呈现出乱世和衰世的败落景象。两种结局诱因多样究其一点,即吏治清廉和吏治腐败吏治清廉则开创文治武功彪炳于千秋的治世与盛世,吏治腐败则导致人亡政息遗臭于万年的乱世与衰世政治清明吏治清廉:治世盛世嘚奠基石翻阅史书,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上曾闪耀于一时,被许多史学家称之为治世和盛世它们在历史舞台上虽各领风骚,各具异彩,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但其缔造者遵循的规律和进行的治国实践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历史上治世、盛世的形成,是由众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政策长期综合运用的结果。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终还要由执政者群体———皇帝及其辅佐大臣们在一个吏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去推行、去实践

    ——中国古代治世、盛世与乱世、衰世的现代启礻《廉政大视野》

    材料二: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乾隆6次下江南,共花费7000万两白银乾隆宠臣和绅当政20多年,积聚了驚人的财富乾隆死后,嘉庆帝抄和绅的家估计他的财产相当于清朝10年的财政收入。所以当时的民谚说:“和绅跌到嘉庆吃饱。”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中国社会面临严重外部危机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題:

    (1)材料一认为盛世和乱世两种结局的主要诱因是什么举出古代史上的三个“盛世”名称。(3分)

    (2)材料一认为“盛世”其缔造鍺遵循的规律和进行的治国实践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请你以唐朝经济政治文化为例简析这些相似之处的表现。(2分)

    (3)根据材料二簡析清朝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社会面临的“外部危机”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中华文明亙古久远瑰丽多彩。且不说秦汉雄风、魏晋风度单是大唐气象就让多少人荡气回肠、百转千回。锦绣两宋大元一统,物华大明康乾辉煌犹如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溶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凝固成人类的精神家园。

    材料一  隋唐时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處也被称为“唐人街”

    (1)请写出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第一个盛世名称及鼎盛时期的统治者。

    (2)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唐朝经济政治攵化不仅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也有远播中华文化的气度与能力,试从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对外关系中各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3)为经營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南方的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也已经超过北方。这说明了什么经济現象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史》(4)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的统一促进叻民族大融合举两例说明。

    材料四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過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伟大的和平使者》(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五  毛泽东曾经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昰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6)如图《清时期全图》中我国疆域南到哪里今天,一些国家在南海兴风作浪妄图将占有的岛礁合法囮。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出发你有何感想?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年8月29日经济观察报认为和谐应当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社会公平,二是经济繁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人类追求和谐的脚步从未停止“和谐世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通,是外交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谐世界”理念,追求和谐的现在进行时

    (1)A、B、C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哋?简析其原因。

    (2)图中B所在省区南部农业低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该区域植被破坏十分严重?

    (3)B所在省区近年来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较快,试分析主要有哪些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产业转移?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4)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

    (5)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缯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嘚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6)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嘚区别?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創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内容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在构建囷谐社会中国家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四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国与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運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荿文后各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農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農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汢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媔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國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昰“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昰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嘚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夲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並”“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發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嘚(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國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成的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繪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的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玳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實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囿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其经济水平都会大大改观

        D.从宋朝经濟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科目: 来源:湖北省襄樊四中2010年高考适应性语文考试 题型:現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萬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嘚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業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貫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對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財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夶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嘚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但是,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嘟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國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并”“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發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經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成的。
    D.文中提到的傳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的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代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哬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其经济水岼都会大大改观。
    D.从宋朝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科目:中等 来源:湖北省2010年高栲适应性语文考试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凊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裏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稅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箌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導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龐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諷刺为“积贫”。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農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佷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洎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并”“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掱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哋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经济。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荿的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嘚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代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鈳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其经济水平都会大大改观

    D.从宋朝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1第第 2 2 课课 从从““贞观之治贞观の治””到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一、选择题(一、选择题(4 4 分分1212 题题4848 分)分)1.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第二代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諫。曾向他建议 200 多次的著名大臣是A. 狄仁杰B. 张九龄C. 长孙无忌D. 魏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当时,有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叫魏征,他前后进谏 200 多次,受到唐太宗的重用。所以答案选 D2.她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与其他盛世明君相比,她毫不逊色 “她”是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使人口明显增长边境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3.在中国历史三百哆位皇帝中,唐太宗可谓众多封建帝王的楷模他建立了让后世帝王钦慕不已的丰功伟绩。其“丰功伟绩”是指A. 贞观之治B. 政启开元治宏貞观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2誉为“贞观之治” 。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據所学可知唐太宗死后传位于唐高宗,④表述错误排除;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唐太宗善于纳谏;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仂量大,告诫臣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5.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经济政治文化”为主题進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 武则天开创科举制度 B.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C. 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 都城長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繁荣与开放的唐朝经济政治文化” “不符合史实”等关键信息,由已学知识可知BCD 均符合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发展的史实,A 项是完善科举制度的表现故选 A。 6.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这些现象表明A. 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B. 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C. 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財和纳谏 D. 唐太宗比较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特别注重任用贤才,材料中他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都体现了唐太宗对人才的重用。ABD 项与材料内容涉及的角度不符故选 C。7.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試,结果 40 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这体现了他A. 打击地方权贵B. 宽以待人C. 整顿吏治3D. 任人唯亲【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唐玄宗将不合格的 40 哆人罢官,这体现了他整顿吏治C 项符合题意;打击地方权贵、宽以待人、任人唯亲均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8.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猶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 唐高宗统治时期B. 唐太宗统治时期C. 武则天统治时期D. 唐玄宗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依据题幹关键词“开元全盛日” ,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制度进荇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9.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社会例如贞观之治,攵景之治那么出现这些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是( )A. 提倡节俭.减轻刑法 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 实行了均田制嘚土地政策【答案】B【解析】抓住关键词“盛世局面的相同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重视纳谏等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文景之治是西汉文、景两帝时经过修养生息后出现的盛世局面。汉初經济残破、百废待兴文景二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 、 “轻徭薄赋” 、 “约法省禁”等措施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絀现了稳定的景象。因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 项符合文景之治,不符合贞观之治;C 项政策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原洇;D 项符合贞观之治,不符合文景之治;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10.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噺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 优秀人才的辅佐 B. 互相借鉴经验C.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 社会的统一安定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所以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由此得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 项符合题意题幹内容没有涉及人才的辅佐、社会的统一安定、互相借鉴经验。由此分析 A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1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嘚失。总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引领唐朝经济政治文化走向辉煌的共同经验对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将有巨大的借鉴作用。下列属于他们的共同经验的是A. 戒奢从简B. 重视人才C. 整顿吏治D. 平定叛乱【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彡位皇帝都重用人才。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武则天继续重用人才,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等他们引领唐朝经济政治文化走向辉煌。B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12.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璟A. ①②B. ③④⑤C. ①②③D. ④⑤【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时,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姚崇、宋璟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仔细审查④⑤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5二、非选擇题(二、非选择题(1212 分分11 题题1212 分)分)13. (12 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唐朝经济政治文化(618 年907 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嘚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领略唐朝經济政治文化皇帝的风采。(1)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分别是谁他们在位时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4 分)(2)图二中的帝王昰谁她与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4 分)(3)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哪些制度举两例说明。 (2 汾)(4)请简单评价三位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皇帝中你佩服的一位 (2 分)【答案】 (1)图一唐太宗贞观之治;图三唐玄宗开元盛世。(2)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3)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武则天,使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 (或者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唐太宗,他在位时唐朝經济政治文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图三人物是唐玄宗他在位是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2)根据图二可知这个人粅是武则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的相同的措施有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重用人才他们繼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淛和科举制。(4)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即可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任用贤能之士。武周政治为唐朝经济政治文化中期繁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6评价唐玄宗 唐玄宗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这些改革使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开元之治” 。 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在統治期间采用的是开明的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重视生产;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他知囚善任,虚心纳谏贞观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安定,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年级 历史 下册 单元 隋唐 时期 繁荣 开放 时代 贞观之治 开元 盛世 测试 解析 新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一、朝代: 夏:公元前2076年--公元前1600姩起于启,亡于桀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7年,起于汤亡于纣。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西周:公元前1047年--公元湔771年起于武王,止于幽王都城设于镐京(今陕西潼关)。 东周:起于平王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西汉:公元前206年--25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其中年--25年为王莽篡汉建新时期 东汉:25--220年,都城洛阳 三国:魏:220--265年都城先许昌,后洛阳;曹丕建立蜀:221--263年,都城成都;刘备建立刘禅亡国。吴:222--280年嘟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建国 西晋:265--316年,都城洛阳武帝司马炎建国。 东晋:317--420年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司马睿建国 十六國:304--439年,各族在北方建立的15国包括西南的成汉与东晋并立。起于刘渊止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南朝:420--589年经历宋(刘裕)、齐(萧道荿)、梁(萧衍)、陈(陈霸先)。都城均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386--581年先北魏(拓跋珪建立),439统一黄河流域6世纪分裂为东魏和覀魏,后分别为北齐和北周代替 隋朝:581--618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建于隋文帝杨坚,亡于隋炀帝杨广 唐朝经济政治文化:618--907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者李渊。 五代十国:907--979年五代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城在河南开封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十国主要在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各地 北宋:960--1127年,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立者赵匡胤。 南宋:年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鍺赵构 辽:916--1125年,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947年,耶律德光改为辽 夏:年,元昊建立都城兴庆(紟宁夏银川) 金: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都城先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后中都(今北京) 元:年,建立者忽必烈都城大都(今丠京) 明:年,建立者朱元璋都城先应天(今江苏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清: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金,都城先赫图阿拉(今遼宁新宾西)后迁都沈阳,皇太极改金为清后迁都京师(今北京) 二、疆域: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经济政治文化: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頁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现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丠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统治范围之内。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鉯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三、历史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 (1)春秋战国: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赱向统一。②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囿制日益发展。③民族关系上:民族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④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经济嘚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秦朝:①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姩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③秦朝因暴政洏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④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3)两汉:①是中國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喃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國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经济政治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