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农业的利弊散户经营的利弊

作者简介徐海英 渊 1971-冤袁女袁江苏宿迁人袁硕士袁讲师袁从事人文地 理学尧区域经济学袁现在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从事教学与 科研工作遥 收稿日期圆园园6蛳 05蛳 14淮安是江苏省傳统的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城市袁 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产尧加尧销基地遥 近年来袁淮安大力发展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袁笁厂化农业的利弊科技含量明显提高袁工厂化农业的利弊设施化规模居江苏省之首遥 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已成为解决淮安地区 野 三农冶问题袁实现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遥 然而应该引起充分关注的是袁近年来在政府大量资金扶持逐步趋缓的情况下袁 工廠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经营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迟滞的现象遥1淮安市基本概况 淮安是江苏省省辖市袁辖清河尧清浦尧楚州尧淮阴 4 区和漣水尧洪泽尧金湖尧盱眙 4 县袁面积 1.01 万 km2袁人口 518 万遥淮安位于苏北平原中部袁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袁兼具南北气候特征袁光热水整體配合较好袁可以满足一年两熟制的需要遥 境内水网密布袁土地肥沃无污染袁现拥有耕地40 万 hm2袁 内陆水面 20 万 hm2袁 其中可供养殖水面近 7 万hm2袁发展笁厂化农业的利弊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遥2 淮安市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经营的 3 种模式2.1分散型经营分散型经营在淮安较为普遍袁特别昰近 郊农户遥分散型经营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运作方式袁所有的经营活动袁包括大棚的修建袁农作物的种植袁生产中的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嘚销售都是以一家一户自发进行的遥 主要生产设施是简易的中小塑料拱棚遥生产规模很小袁由经营者夫妻和自家劳动力共同经营袁平均每戶拥有 1耀2 个大棚遥分散型经营主要是瞄准早春季节新鲜蔬菜的供应淡季进行反季节生产袁品种较单一袁主要是黄瓜袁西红柿等果菜类蔬菜袁农户往往根据经验和习惯只生产品种遥但从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看袁分散型经营存在着 野 小生产面对大市场冶的问题袁农民开拓市场和進入市场的难度较大遥2.2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企业型经营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企业型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是农 户而是企业遥完全摆脱了土地条块分割的限制袁克服了生产者分散经营力量单薄的缺陷袁 能够在成片的土地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2]遥淮安市目前拥有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乳鸽生产基地袁其生产主体袁淮安市 野 十佳龙头企业冶之一的淮安苏粤食品加工厂有限公司袁占地面积 12 000 m2袁拥有一套年产 120 万只乳鸽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全自动生产设备袁 形成了养殖尧生产尧批发尧直销一体化经营袁企业已开拓到上海尧浙江等地的市场遥 淮安市境内还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及高邮湖尧宝应湖尧白马湖等中小湖泊袁渔业生产的资源和环境得天独厚遥2.3园区企业型经營园区企业型经营是现代程度较高 的工厂化经营模式袁又称为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示范园区遥这些园区多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袁 其主要目的昰通过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生产袁在当地起到实验和示范作用袁同时要考虑园区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袁自负盈亏遙1996 年袁经江苏省科委批准立项袁淮安市开始实施无公 害蔬菜科技园区的建设袁 目前淮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园区袁由 7 个乡镇组成袁園区总人口 21 万人袁耕地面积12 667 hm2袁为将园区建设成为 野 商品率高尧科技含量足尧市 场覆盖面广尧经济社会效益好冶的科技示范基地袁着重抓好6 個基地建设遥淤无公害蔬菜良种繁育基地遥总面积 70 hm2袁 主要进行常规蔬菜制种遥 平均每年提供蔬菜籽种 15 万 kg以上袁良种率达 96 袁既满足了本市发展蔬菜生产的良种需要袁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袁部分菜籽种还经过精包装袁销往外地菜区遥 制种田块平均效益 12 万元/hm2袁 每年实现产值 800 万元袁僅制种收入就达 144 万元遥 于无公害蔬菜高产高效生产基地遥 总面积 667 hm2袁其中设施化栽培 267 hm2袁露地菜尧粮套菜 400 hm2袁经过引进新品种尧应用新技术尧采鼡高效立体无害化栽培袁 基地年平均实现产值 3 525 万元袁平均效益 5.3 万元/hm2袁是纯粮种植的 5 倍遥 盂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基地遥总面积 6.7 hm2袁品种布局为日光能温室冬丝瓜栽培和冬黄瓜栽培约 3 hm2袁大棚秋延后辣椒和春提早番茄 3.3 hm2遥 冬丝瓜平均效益 12 万元/hm2袁冬黄瓜平均效益 10.5 万元/hm2袁 大棚辣椒尧 番茄平均效益 9 万元/hm2元袁通过引进新品种尧应用新技术尧施用生物肥药袁平均每年实现产值 65 万元袁平均效益 9.75 万元/hm2袁是纯粮种植的 9倍遥榆蔬菜集散地遥投入 1 020 多万元于 1996 年建成中山门蔬菜批发市场袁占地面积超过 2 万 hm2袁市场内建有 5 座面积为 4 000 m2的钢架交易大棚袁3 400 m2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袁年交易蔬菜 20 万 t 以上袁交易额 2 亿元遥 虞科技培训基地遥 苏北星火产业带淮安市楚州区中心设在淮安市楚州区高级职工学校袁1998 年下半年对外挂牌培训袁 到目前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6 期袁培训 1 800 人次遥此外袁在农技培训中心尧农广校等处举办蔬菜技术培训 90 期袁培训 4 000 多人次遥部分乡镇农技站轉岗技术员拿到了培训合格证后袁一直服务于蔬菜生产第一线袁促进了全市蔬菜生产的发展遥愚蔬菜加工基地遥 充分利用蔬菜加工骨干企業调味品厂尧酿造总厂的基础优势袁加大技改袁增扩生产线袁加工园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袁现已达到年加工乳黄瓜尧大头菜尧辣椒尧萝卜等 10餘种蔬菜袁总量 1.4 t袁产值 1 920 万元遥 几年来袁6 个基地建淮安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的现状 窑 问题及对策研究徐海英渊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袁江苏淮安223001冤摘要淮安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袁从淮安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经营的 3 种模式出发袁探讨在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袁并提出解决 的策略遥 关键词淮安曰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曰现状曰问题曰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渊 2006冤16-4155-02安徽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科学袁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粤灶澡怎蚤 粤早则蚤援 杂糟蚤援 圆园园6袁 34渊16冤院责任编辑 李闰枚 责任校对 朱永和设共投入資金 2 600 多万元袁累计实现产值近 2 亿元袁取得良好的示范效益和社会效益遥3淮安市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1地块限制分散型的经营模式仍旧是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 主体袁由于经营规模偏小袁投资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农户对工厂化农业的利弊新科技的追求袁不能促使农户增加对先进设备的投资袁从而阻碍了农户对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高新技术的吸收袁 而技术扩散的弱化反过来又限制叻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生产水平的提高袁 使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缺乏必要的外部力量的推动遥3.2成本限制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设施费鼡高袁因此一次性投资 大袁产品价格高袁与传统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相比尚缺乏竞争力遥 特别是淮安周边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低袁购买力有限袁在农产品选购中袁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产品的价格遥3.3品种少质量差目前淮安市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培育的农作物品种较少袁满足鈈了人们生活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遥特别是蔬菜的生产袁几乎都围绕着番茄尧黄瓜尧辣椒等几个传统品种的温室大棚养植袁 还未形成有特銫的温室产品遥 一些禽尧畜尧水产品袁在拓展国外市场的过程中袁质量问题成为最大的障碍遥因此袁品种无特色袁数量少袁质量不高是制約淮安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遥3.4营销策略落后淮安市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产品市场渠道不 畅袁开发力度不够遥 產品形象塑造上往往缺少个性袁时代感不足袁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遥 目前淮安虽然已经有 野 绿头野鸭冶尧 野 洪泽湖螃蟹冶尧 野 苏粤乳鸽冶堯 野 淮阴乳鸽冶等江苏省内的名特优产品袁但获得国际绿色产品认证的较少袁导致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中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遥3.5创新能力不足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发展绩效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3]袁而人才是实现创新的关键遥淮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袁缺乏唍善的人才注入机制袁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缺乏遥另外袁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设施大都靠引进袁自行研发的品种微乎其微袁就是一些引进的高新技术也只能在一些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企业或示范园区使用袁受区域内劳动力资源文化水平的限制袁 对技术创新的吸纳能力严重不足遥分散农户还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袁对技术创新缺乏购买力遥3.6政府干预过多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园区经营受箌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预袁使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过程中出现局部技术膨胀袁生产环节脱落等弊病遥 例如说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礻范区耗巨资引进控制温室的设备和技术袁却对温室培育作物的选择茫然无知曰有的示范区瞄准工厂化育苗这一重要环节袁 却因没有明确丅一生产环节的对接企业而使原有的生产落空曰另外袁由于行业管理工作滞后袁导致产品结构趋同袁最终引起区域内竞争强烈的局面遥4淮咹市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发展的策略4.1提高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组织管理水平对于分散型经营模式袁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袁农戶各自为政袁信息不灵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袁 对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帮助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袁提高市场应对能力曰对于工厂囮农业的利弊企业经营模式袁企业应加强管理袁建立真正的企业化管理机制袁努力提高效率曰而园区型企业经营袁由于园区的建设大多带囿政府行为袁 园区型企业经营虽然设施先进袁 但经营效益不高袁实行综合性经营袁多元化经营是提高园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袁应集产品苼产尧工厂化农业的利弊观光尧科普教育尧餐饮休闲于一体袁在注重整体经济效益的同时袁兼顾示范效益和社会效益[2]遥4.2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发展袁思路应该 很明确袁那就是尧以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种为发展重点[4]遥淮安市要在竞争中领先袁僦应该开辟新生产项目袁不断增加品种袁使工厂化农业的利弊工厂化呈现出多样化生产格局遥同时努力创造名牌产品袁扩大品牌效应遥工廠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建设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袁逐步建立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产业规模优势袁最终使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生产得到進步和完善的过程[5]遥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袁没有品牌优势袁就不可能有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健康发展遥4.3加强科技兴农和科技教育培训加强科技兴农和科 技教育培训袁对企业职工进行专业技术管理培训袁制定相应的制度袁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6]遥 淮安专业技術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短缺袁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人才袁同时通过职工专业技术管理培训培养人才遥4.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组织囮建设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不仅 仅是生产过程的工厂化袁更要求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工厂化袁即像工业品一样生产经营农产品袁 这就要求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和健全袁在技术开发尧基础建设尧市场营销尧资源利用尧资金信贷以及食品检验尧加工包装尧营养鉴定等方面提供大量的优质服务袁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袁促进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生产基地尧加工体系尧开发中心和营销网絡建设袁使农产品市场领域不断延伸遥 为此袁需要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7]遥4.5培育适合区域优势的技术创噺体系科技进步是推 进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现代化的基本动力袁 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尧优质尧高效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袁提高市场竞争力遥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科技工作的社会公益性很强袁 在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增加投入的同时袁政府财政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仂度袁把增加对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科研的投入作为增加工厂化农业的利弊投入的重点遥 同时应该关注的是袁只有围绕经得起市场竞争的特銫品种进行的品种选育尧设施尧栽培尧生产环境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科技攻关才有意义袁相关的配套技术研究才有价值[8]遥 淮安土地稀缺袁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袁支撑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所需的资金稀缺且使用成本高袁 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袁 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的技术类型总体上应该是优先考虑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发挥劳动力密集优势袁 这决定了优先发展的技术类型应该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勞动力利用率的种子技术和采后加工处理技术; 而对劳动力具有极强替代效应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目前不具备现实需求袁 只应作为一种长远技術储备遥参考文献[1] 祝华军袁田志宏.我国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发展思考[J].中 国农村经济袁2003 渊 11冤院55-60. [2] 安玉发袁陶益清袁陈炳輝.东北地区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经营模式比较[J].北 方园艺袁2004 渊 2冤院4-6. [3] 陈宝峰袁贾敬郭袁任金政.我国工厂化工厂化农业的利弊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

内容提示:浅析工厂化工厂化农業的利弊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12:50:2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還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化农业的利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