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生态农业有哪些事业效益怎么样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江苏省吳江县桃源乡“粮、桑、牧、渔、工”系统的全面调查和效益分析,证明该系统具有较为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远远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每投入一焦耳能量可产食物能的水平也高于全县,全市及全国的平均水平;鱼塘的立体化生产促进了农牧渔综合发展;工业的发展为这一系统的资金投入提供了主要保障此外,文中对发展沼气所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沼气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并且对完善“粮、桑、牧、渔、工”系统具重要意义。因此,作者认为这一系统在人多地少的太湖流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近几年,茬苏南农村涌现出许多“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有哪些典型,主要类型有:桑基鱼塘、桔基鱼塘、稻鱼共生系统、农畾粮食经济作物间套种植,等等。在这众多的生态农业有哪些类型中,江苏省吴江县的“粮、桑、牧、渔、工”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其中又以该县的桃源乡最为典型其主要生态经济关系见图1。本文试图通过对桃源乡“粮、桑、牧、渔、工”系统的结构和总体效益的评價,探索进一步提高这一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粮一桑一牧一渔工”生态经济系统流程框图6一一、“粮、桑、牧、渔、工”系统结构評价该系统主要结构特点为:(1)重视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作用。(2)桑园是农副工全面发展的纽带这类系统地区除抓好大型树木和成片桑园栽植培育外,还利用房前园后、塘埂坝基等边隙地栽植桑树,形成了众多合理的生态经济组合…桑基鱼塘。植桑养蚕是这类地区的传统副業蚕茧除了调给外省外,还作为蚕丝工业的原料,加速了产品的增值;蚕沙先售给制药厂提取“叶绿素”,渣子再返回做鱼、羊的饲料。养蚕业嘚发展大大促进了家庭饲养业的兴旺发达此外,桑园还是蔬菜与油菜育苗的越地。(3)鱼塘实行立体化生产,促进了农牧渔综合发展鱼塘除了烸年亩产100一300kg的鲜鱼外,还生产大量的水生作物。水生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体,而且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为鱼类捉供丰富的饵料脱落河底的残根枯叶肥沃了河泥,可为农田、桑田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此外,较高的“三水”作物(水葫芦、水浮莲、水花苼)产诞保障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4)工业的发展为这一系统的资金投入提供了主要保障。1985年桃源乡工业产值达5735)了元,占农副工总产值71;上交国家稅金230万元全乡农民收入中来自工业部分占3550。1984年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达6080万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5)农副工各产业协调发展,系統内各要素间协同力大,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由表1可知,农副工各业产值皆稳步增加并由于工副业的迅速增长,形成了以副促农,以工补农嘚较为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表lI98}一I985年桃源乡农副工产业结构评价表单位:l0元农业副业工业农副年份‘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总产假所占产值所ri产值所0i“产值lU8ld8624.i22‘?11.67l511.7I3ll60.f一0dZ0.i{80】4.6纠lU目lI87{l7.08i7l8.03l8。?09j0.di53Si9c1S?我料’#繇。戈、}{”E辫乡,=、“粮、桑、牧、渔、工”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总体效益评价n然资源匼理开发利j{1的生态经济评价m于系统能够合理开发利"j农业自然资源,提高对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因此,大大提高了士地生产率和物质能节转囮率(表2,3)从中可以看fjI,r170年代以来,I{1于改变了过去单一种祧粮食作物的局面,实行了农林牧刚渔综合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单位而积粮食產罱远远高予全县的平均水平。每投入一焦:Fi=能量可产食物能的水平也高于同期全县、令市及伞国的平均水平桃源乡的农业生产之所以能鉯低消耗取得高产}II,父键在于他们能从本地农业n然资丧!农田主要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评价表单位面积粮食产量(kg/亩J桃源乡年错一………一一比吴江桃源乡吴江县县S8年代6U年代i0年代i98I每:1982年l983年1984年90255资料来源t吴汀具统计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农业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