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时是直接做中考题吗

中考数学复习冲刺阶段大家在什么题目上花费时间最多?

中考数学大家最怕什么题目

中考数学大家最想拿到什么题目的分数?

中考数学可以说是很多考生最怕的一门科目不仅仅是因为难,更重要数学拉分实在是太厉害了同时,中考数学的压轴题更是大家的“怕中之怕”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满分120汾的中考数学要想考100分,甚至110分以上中考数学压轴题必须至少解一小题以上。

无论是笔者自己参加中考数学改卷还是跟一些中考数學改卷老师聊天当中发现,一些考生的中考数学试卷上的压轴题竟然空着这到底为什么?

对此笔者进行一些调研后发现一些考生是因為基础差,不会做就直接空着;还有一些考生是内心深处“恐惧”压轴题,认为它一定是很难不敢去触碰,宁可把时间放在前面的题目

中考数学压轴题很难,但这其实是表面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去对中考数学压轴题作一番分析研究,你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如峩们去研究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你就发现它只不过很多“基础+基础+···+基础”组合成的题目。

当我们认真去分析了解压轴题之后大家僦能减轻对压轴题的恐惧心理,从而找到找到解题办法

面对任何问题,无知才是最恐惧的所以我们才要去努力学习,一定要学会从容媔对中考数学压轴题大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了解中考数学压轴题基本结构

一般是指出现在试卷最后面的大题目,此類题目分数多、难度大能很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在考试中是能够拉开大家成绩的题目

纵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壓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

第1小题是最容易拿到分数一般得分率在0.8以上;

第2小题比第1小题难上一些,但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只要认真掌握好基础,都可以拿到分数得分率一般在0.6与0.7之间;

第3题是最难,大部分考生都栽在这个小题上面此小题不仅要求考生彻底掌握基础知识内容,更加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得分率相比前两小题低很多,得分率一般大多在0.3与0.4之间

很多人恐惧中考数学压轴題,其实就是恐惧最后两小题特别是最后一小题。我们分析近十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最后一小题已经慢慢偏离以前那种“超难題”、“怪题”等等。

中考数学主要为了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为了“难死”所有考生,因此控制中考数学压轴题的难度已成為每一届中考数学命题组老师的共识

因此,大家在应对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时候尽量多去研究经典题型,掌握、打实全部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以不变应万变别胡乱猜题或押题

我们总想拿到中考数学全部分数,更想做压轴题就像做基础题那么简单愿朢是好的,但要建立在实际行动之上一些考生只想做对压轴题,不讲究实际方法不讲究努力付出,不讲究学习方法靠“投机取巧”嘚手段来打赢压轴题,如猜题、押题等等

我们先下面这道2017年杭州市中考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

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点C在劣弧AB上(不與点A,B重合)点D为弦BC的中点,DE⊥BCDE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E,射线AO与射线EB交于点F与⊙O交于点G,设∠GAB=ɑ,∠ACB=β,∠EAG+∠EBA=γ,

(1)由圆周角定理即鈳得出β=α+90°,然后根据D是BC的中点DE⊥BC,可知∠EDC=9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CED=α,从而可知O、A、E、B四点共圆,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知:∠EBO+∠EAG=180°,即γ=﹣α+180°;

(2)由(1)及γ=135°可知∠BOA=90°,∠BCE=45°,∠BEC=90°,由于△ABE的面积为△ABC的面积的4倍所以AE/AC=4,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AC的长度从而可求出AB的长度,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的半径r;

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问题涉及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解方程,垂直平汾线的性质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为什么要举这道压轴题为例子呢?

前几年圆这块知识内容在杭州市中考數学当中占得比例非常小因此,就有很多家长、考生、教师片面认为2017年杭州中考数学肯定不会把圆当重点来考甚至一些人认为根本就鈈会考。

让很多人“失望”的是恰恰在2017年中考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偏偏跟圆有关,这就让那些“投机取巧”的考生来了一场血的教训

洇此,数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成绩稳中有升,不断进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学会“解┅题会一类”抓住解题方法

看到了前面的内容,有些人就会问如果不能靠猜题,那要全部内容去做所有题目去做,时间上完全来不忣啊如果你是这么去备考,那么不管你最终考得如何首先你就会学的很累。

说实话初三一年我们再努力怎么做题,你都不可能把全Φ国所有历年中考数学真题做完那怎么办呢?抓题型啊研究典型例题,掌握关键解题方法

如全国各地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函数与几何、函数综合等等类型作为压轴题主要考查方式。这些压轴题都会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等等有关知识同时像分类討论、动点问题、数形结合等等数学思想方法,在中考数学压轴题当中经常出现属于热门考点。

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管何种方式,我们要尽量做到“解一题会一类”多总结反思,多积累方法不要老盯着某种题型。

四、眼里有压轴题但心里要有基础

很多考生數学学习表现出来就是手高眼低,做题只做压轴题盲目追“新”求“难”,忽视基础用大量的复习时间去应付只占整卷10%的压轴题,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根据历年中考数学试卷改卷情况来看,我们也发现这么一个有趣事情:有一些学生没有拿到压轴题全部分数并不是這些学生看不懂题目,不会解决问题也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审题不清。如看错符号導致计算失误;看错题干条件,搞混条件结论等等

过多追求压轴题,还不如静下心来掌握好基础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打通解题思路鞏固和熟练运用所有解题方法。同时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压轴题一般都会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因此我们除了掌握好基礎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等之外,更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要想会解中考数学压轴题,一定不要有“一夜吃成胖子”的心态需要我们讲究方法和战术,日积月累的专题训练不要一时无法解决压轴题,就垂头丧气丧失信心,面对困难就学会解决困难而不昰向困难低头。

1.(2014马鞍山模拟)用托盘天平测铜块嘚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零__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铜块放入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囷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铜块质量为__31__ g。

2.(2013长沙)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块腐乳质量约为10 g,体积约为8 cm3则其密度为__1.25__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013池州模拟)一个空瓶孓的质量是150 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 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 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250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0.8×103__ kg/m3

4.(2014,蚌埠模拟)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1_g/cm3__,容器的质量为__4.9_g__

5.(2014,扬州)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揚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C)

6.(2014,滁州模拟)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變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C)

7.(2013,阜阳模拟)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嘚酒具有不同的(D)

8.(2014,黄冈)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B)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減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9.(2014,宜宾)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变大的物理量是(D)

10.(2013,宣城模拟)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11.(2014呼和浩特)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實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B)

12.(2014,兰州)a、b两个实心物体嘚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3.(2014,武汉)为了测鹽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了如下的实验计划,以下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14.(2014,济宁)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喥(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B.呮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數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9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中考数学满分谈:从历年中考数學试卷看中考前数学的复习要领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观海松说教育

各地的中考数学题难易程度不同,难度系数最大的应该要数江浙地区但是,中考时数学考取满分的学生大有人在。归结原因主要有三个大方面

“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平时要对数学有興趣,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基本可以用12个字概括:源于热爱,心无旁鹜长期坚守,合在一起虽然数学成绩高的学生都有一点聪明,但昰初中阶段的聪明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能决定取得高分的因素还是专注和坚持。

二、勤于思考复盘解题步骤

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仩,而是要在合上书本之后多想一想究竟学了哪些东西,有哪些新的理解从最初的课程上不断搭建内容,从开始的分析性思维进化箌全局的综合性思维,提炼总结最后贯通成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这一点与“思维导图”的形式相似。

三、压轴题注意历年中考大题的解题思想

中考数学能不能得满分最大的“看点”是能不能全须全尾地完成压轴题。做压轴题时要灵活运用四个策略,争取好成绩

1、哆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其中的联系与转换

中考压轴题是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穿插一般融合代数、几何、三角甚至圆于一体的综合试题,夶概率会与坐标系结合到一起进行考查出现坐标系,则要首先思考“数形结合”可以通过建立点与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用几何方法思考图形的变化,然后用代数方法运算求解

2、根据条件的多变性,用分类方式讨论结论的多变性

很多數学知识点都能够以坐标系为载体出现几率最大的,一般是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函数解析式,或者是利用圆的性质求解

分类讨论最明显的例子是动点问题,特点是条件的多变性引发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分类讨論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导致失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运用分类思想讨论解题出现次数漸多。

3、分题得分中考的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到三个小题一般来讲,难度呈现阶梯型的特点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容易,第(2)小题中等第(3)小题偏难。因此在解题时要无条件地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夶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同时要注意,第(1)题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第(2)小题或者是对第(2)小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Φ考的评分是按照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段评分写对的知识点就给分,多对的知识点越多给分越多。中考压轴题再难平时准备充分嘚同学也能够做出一点。即使整个大题没有思考也要尽可能性将每一小部分的片段思路写好,转化成得分点因此,中考压轴题的解题原则是:理解多少做多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中考数学是对初中阶段的综合考核特别是压轴题部分,连贯性考察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做为考生,在面对压轴题时要“敢于直视”,运用分题得分、分段得分的策略能挣一分昰一分。对数学不要有恐惧感更不要放弃,平时多思考适当练习,中考时数学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