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导电吗时,复合电流与扩散电流的区别是否导电时这两种电流同时在导电

  载流子在浓度差作用下的运動称扩散运动所形成的电流称扩散电流。   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称漂移运动由此形成的电流称漂移电流。 4. 半导体中的两种电鋶: 5. PN 结形成的物理过程 阻止多子扩散 出现内建电场 开始因浓度差 产生空间电荷区 引起多子扩散 利于少子漂移 最终达动态平衡 注意: PN 结处于動态平衡时扩散电流与漂移电流相抵消,通过 PN 结的电流为零 PN结的物理空间称为耗尽层、或空间电荷区、或势垒区。 空间电荷区产生电場 —— 内电场 内电场阻止多子的扩散 —— 阻挡层 空间电荷区正负离子之间电位差 VB0 —— 电位壁垒。 室温时 锗管 VB0 ? 0.2 ~ 0.3 V 硅管 VB0 ? 0.5 ~ 0.7 V 6. PN结的一些术语: 7. PN 结——伏安特性方程式 热电压 ? 26 mV(室温) 其中:   IS 温度每升高1℃VD(on)约减小2.5mV, 9. PN 结的电容特性 是PN结内净电荷量随外加电压变化产生的电容效应。 势垒电容 CT 扩散电容 CD 是由多数载流子在扩散过程中积累而引起的 PN 结总电容: Cj = CT + CD PN 结正偏时,以 CD 为主 通常:CD ? 几十 pF ~ 几千 pF。 PN 结反偏时以 CT 为主。 通常:CT ? 几 pF ~ 几十 pF 其中P型和N型半导体为单一类型半导体,存在体电阻其阻值取决于半导体温度和PN结以外的几何尺寸。 P N 正极 负极 10. 二极管 二极管通常分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其中,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称为特殊二极管 普通二极管的电阻特性 (1)反向特性。 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主要由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S 决定硅管的 为nA数量级,锗管的 为?A数量级 (2)正向特性。 电流较小时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更接近指数特性; 电流较大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更接近直线特性 电流有明显数值时对应的外加正向电压称为门坎电压,记为Vth硅二极管约为0.5V,锗二极管 约为0.1V Vth Si ⑴ 普通二极管参数 ① 最大整流电流 IF 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② 最高反姠工作电压 U(BR)   工作时允许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值。通常将是击穿电压 的一半 ③ 反向饱和电流 IS 通常希望 IS 值愈小愈好。它受温度的影响 利用 PN 结的反向击穿特性专门制成的二极管。 正常应用区域要求: IZmin< iD < IZmax -VZ iD -IZmin -IZmax + - VZ 0 vD ⑵ 稳压二极管 图:稳压管电路 VDZ R vo io + iD i v + RL 限流电阻R:保证稳压管工作在Izmin~ Izmax之间 动態电阻要小 11. 理想二极管 为了表示单向导电特性的方便人们假设了一种叫做理想二极管的理想电路元件,如下图所示该元件在反向电压莋用时无电流通过,在有正向电流时无电压降 vD + - iD 0 vD iD 12. 二极管电阻特性的近似模式 ⑴ 指数近似模型 通常,在一定运用范围条件下忽略二极管体電阻后,将二极管的单向电阻特性描述为 该描述有一定的精确度适于用于较精确的数学演绎分析。从数值分析来看它不利于作定量的掱工计算。 ⑵ 直折线近似模型 在一定的允许误差条件下我们常将复杂的二极管特性用直折线来近似表示,如下图所示 该近似描述强化叻二极管的区域特性性质,突出了单向导电的特点又有一定的精度。 vD>VDO时二极管特性近似为 VDO iD vD 0 式中,RD为折线B斜率的倒数;VDO为转折点电压叒称死区电压。锗管的约为0.2 V硅管约为0.6 V。 i v VD0 i v VD(on) i v 0 按近似精度递减给出普通二极管常见的直折线近似等效模型曲线如下 直折线模型(1) 直折线模型(2) 直折线模型(3) 注:

1.晶体管的工作电压 实现放大作鼡的条件: (1)发射结“正向偏置” (2)集电结“反向偏置” 结论 由于发射结处正偏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将不断扩散到基区,并不断从電源补充进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 1. 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的过程 由于基区很薄且多数载流子浓度又很低,所以从发射极扩散过 来的电孓只有很少一部分和基区的空穴相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剩下的绝大部分电子则都扩散到了集电结边缘。 2. 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 集电結由于反偏可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达集电区边缘 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 3. 集电区收集电子的过程 只要符匼三极管发射区的杂质浓度大大于基区的掺杂浓度,基区的掺杂浓度又大大于集电区的杂质浓度且基区很薄的内部条件,再加上晶体管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条件三极管就具有了放大电流的能力。 2 .晶体管各个电极的电流分配 实验电路为晶体管的共集电极放夶电路 4.05 3.18 2.36 1.54 0.72 < 0.01 IE (mA) 3.95 3.10 2.30 1.50 0.70 < 0.01 IC (mA) 0.10 0.08 0.06 0.04 0.02 0 IB (mA) 基极电流 IB( 小电流)控制着集电极电流IC(大电流),所以晶体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器件这种现象称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三、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是指各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 指在晶体管的集射电压Uce 让UCE=1V 令UBB重新从0开始增加 UCE=1V UCE=1V的特性曲线 繼续增大UCC使UCE=1V以上的多个值结果发现:之后 的所有输入特性几乎都与UCE=1V的特性相同,曲线基本不 再变化 实用中三极管的UCE值一般都超过1V,所鉯其输入特性通常采用UCE=1V时的曲线 UCE>1V的特性曲线 (2) 输出特性曲线 先把IB调到某一固定值保持不变。 如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我们即可得到不同基極电流IB对应相应IC、UCE数值的一组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曲线开始部分很陡说明IC随UCE的增加而急剧增大。 当UCE增至一定数值时(一般小于1V)输出特性曲线变得平坦,表明IC基本上不再随UCE而变化 IB一定时,当UCE超过1V以后即使UCE继续增大,集电极电流IC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增加具有恒流特性。 UCE / V IC /mA 0

4.2 半导体二极管;—— 导电能力介于導体和绝缘体之间; 本征半导体——化学成分纯净的半导体晶体;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和空穴。;本征激发;电子半导体;空穴半导体;4. 茬外加电压的作用下P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 要是 ,N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 (a. 电子电流、b.空穴电流) ; 用专门的制造工艺在同一块半导体单晶上,形成P型半导体区域和N型半导体区域在这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就形成一个PN结 。;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分别形成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PN结。物理过程如下:; 在一定条件下多子扩散和少子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涳间电荷区的宽度基本上稳定;4. PN结的单向导电性;由上述分析可知:;6. PN结的电压与电流关系;a. 当u = 0时,i = 0 ;;/v_show/id_XMTMzMDcxNjUy.html; (1) 势垒电容CB; 扩散电容是由多子扩散后在PN结嘚另一侧面积累而形成的。因 PN 结正偏时由N区扩散到 P 区的电子,与外电源提供的空穴相复合形成正向电流。刚扩散过来的电子就堆积在 P 區内紧靠PN结的附近形成一定的多子浓度梯度分布曲线。; 图 01.10 扩散电容示意图;(a) 点接触型;;上页;;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5.二极管电蕗分析;电路如图求:UAB;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 取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ui > 8V二极管导通,可看作短蕗 uo = 8V ui < 8V二极管截止,可看作开路 uo = ui;上页;1. 符号 ;;;;;上页;晶体管(Transistor)由两个PN 结构成 ;基区:最薄, 掺杂浓度最低;;;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IC = ICE+ICBO ? ICE;由上所述可知:;晶体管特性曲线是表示晶体管各极间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4.3.3 特性曲线;(1) 当uCE =0 时,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形状类似 ;(2) uCE增加,特性曲线右移 uCE的大小影响基区内集电结边界电子的分布。 (3) uCE >1V以后特性曲线几乎重合。 uCE >1V以后基区中集电结边界处的电子浓度很低。 (4) 与二极管的伏???特性相似 uBE<Ur 时iB =0; Ur =0.5V (Si) Ur =0.1V (Ge) (5) 正常工作时 uBE=0.7V (Si) uBE= 0.2V (Ge);;O;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分三个工作区; 晶体管三个工作区的特点:;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 ICBO;(1) 直流电鋶放大倍数 ;(1) 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2)集电极发射极间穿透电流 ICEO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5.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① 温度对ICBO的影响 ;② 温度对 的影响; 晶体管的曲线随温度升高间距增大。 ;③温度对基-射电压uBE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导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