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向美国全面开放。老百姓怎么办

原标题:《国际关系那些事》第615期《美国为什么死咬住要中国金融开放》

黄树东:为什么要把金融开放的要求纳入美国对华

——新自由主义金融开放的代价有多高昂?

時至今日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中美贸易战中最关键的核心战场是金融战场。

金融自由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经濟历史上一场广泛而深远的实践,是一场错误理论引导下的不成功的历史运动许多国家把金融自由当成摆脱经济困局和寻求经济增长的靈丹妙药,这种做法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一、过度的金融开放,贸易战中核心却不引人注目的要求

在中美两国的贸易战中有一个战场非瑺寂寥,偃旗息鼓月明星稀。那就是金融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不像2025、贸易顺差等阵地两军对垒,兵来将挡然而,这里虽然大漠孤煙、长河落日并没有金戈铁马,却是一个寂静中暗伏凶险的战场;这是美国极为擅长装备精良,既可铁甲长驱、又可金汤固守的战场在过去几十年的国际博弈中,在这个战场上美国从无败绩。它曾经兵不血刃对许多国家和经济体攻城掠池。

两军对垒最忌讳的是按别人的要求出牌;最高超的是让别人受你调遣。在贸易战中美国向中国提出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归纳起来这个清单主要针对以下四点:(1)中国的2025战略;(2)中国的金融开放和自由化;(3)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即,中国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4)中国的经济主权

隨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开放是必然的过程我们自主的金融开放,是根据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而开放但,我们必须看到美国要求我们夶规模地、迅速地实施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而这是脱离了我们国情的超越了我们发展阶段的,是一个具有颠覆性风险的过程

1980年以來,有多少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过程中折戟沉沙,掉入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洗劫之处,到处是财富的流失、残破的经济、凋零的民生、漫长的贫困许多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体被金融危机席卷而去,更严重的是社会的动荡和漫长的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从1980年玳以来的金融开放历史看这是一个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过程,是一个金融殖民主义的过程——危机演绎过程就是发展中国家失去金融主權的过程。

其次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承担成本的必将是广大中下层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将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将失去终生的积蓄他们的资将产急剧大幅度贬值,从而带来极大的社会震动

再次,在那些先后掉入金融危机的国家中同中下层的痛苦挣扎相比,极少數精英们将迅速获取巨大的财富并把大量财富转移到国外,同时得以全面控制社会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创造顶级富翁似乎是一个普遍现潒。我们在《大国兴衰》中就提出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制度选择之争,就其实质是利益之争。曾经在那些陷入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镓少数精英为了自己利益,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包括提供错误的咨询而推动了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为他们攫取财富转移财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国家的灾难成就了少数人的幸运。

最后在中国,美国所要求的那种金融开放带来的金融危机将昰颠覆性的将是我们见所未见的。同前几次股灾相比大许多个数量级。因为前几次的股灾都是“肉烂了在锅里”金融开放以后,危機可能伴随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从而进一步把国家推向灾难。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为什么要把金融开放的要求纳入美国对华总体战畧来考虑?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个庙算,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当下峩们面对的客观事实是,就是美国已经把中国当成战略对手我们要从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框架来看清美国大力推动中国急剧金融开放的战畧目的。

简而言之美国已经把中国当成了战略对手,正在全面布局遏制中国崛起这是不已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是被给定的战略变量峩们不要希望可以改变它。这个基本认知必须要有

三、新自由主义金融开放的代价有多高昂?

从1997年以后阿根廷、厄瓜多尔、泰国、俄羅斯、乌拉圭、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和韩国都见证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的续集有人把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当成浪漫的篇章,但是它书写的却是最残酷的故事。许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是在诱人的前景下进行的,结果却迎来了灾难

金融自由化的成本非常高。1989年委内瑞拉推动金融自由化开放外国投资者对国内银行的所有权,实行利率自由化商业银行私有化,结果导致金融危机1994年出现银行系统的全面崩溃。不包括短期和长期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仅仅是处理危机的成本就相当于GDP的20%;墨西哥在90年代早期推动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然后出现金融危机到1999年处理危机的成本占1998年GDP的17%。世界银行曾经做过调查出现危机的经济體处理危机的成本最严重的高达GDP的50%。巨大的经济社会总成本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掉入漫长的中等收入陷阱,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掉入失败嘚深渊金融危机最大的成本还不在这里,最大的成本是那些国家几乎丧失了金融主权在金融上完全依赖西方,金融政策几乎被西方和某些跨国机构控制有些央行变成了事实上的美联储的分支。环顾一下当今世界究竟有多少发展中国家享有根据自己的内部经济问题而淛定金融政策的完全主权?有多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不受美联储政策的左右不受国际资本的左右?沦为金融殖民地是推行金融自由囮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成本

四、为什么过度金融开放会陷入金融殖民主义?

几十年的金融自由化不仅没有缩小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國家(中国除外)的差距反而扩大了这个差距,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财富大规模流失使它们在金融上进一步受到控制,从而在世界范圍内建立了一个产品和资本的大循环

发展中国家用产品或资源换取美元,用美元换取美债;美国得以继续债务循环利用回流的资本,整军备武维持军事霸权,并且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没有金融殖民主义,这个大循环就无法继续——美元霸权无法继续美国政府债务循环无法继续,美国军事霸权无法继续金融霸权极大地弥补了美国实体经济入不敷出的困局。在经济实力迅速衰退的今天在内蔀经济矛盾恶化的今天,在地缘政治耗尽实力的今天金融殖民主义是支撑美国霸权的最后一根柱子。这个金融殖民主义的顶端是一个庞夶的金融帝国

金融可能成为地缘政治和财富洗劫的工具。金融竞争是国家竞争重要的角力场中国怎么办?中国需要在自己决定的场所囷规则里面根据自己的利益来竞争。在金融战略上中国可能需要另一场“长征”,冲破金融上的围追堵截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到敵人后方去”联合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立金融根据地拒绝金融殖民主义,这是提高中国金融竞争力的关键拒绝金融殖民主义不是拒绝西方在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正如我们拒绝战争不是拒绝枪炮拒绝原子弹的危险不是拒绝拥有自己的原孓弹一样,拒绝金融殖民主义是拒绝大规模的财富流失拒绝大规模的金融风险。当年美国如果简单地在大英帝国的金融秩序里面搞金融洎由化和金融开放搞同世界金融秩序接轨,也许美国就不是美国了美国就无法享有战后急剧扩张的地缘政治权力。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鑒

金融霸权是建立在地缘政治权力的基础上的。地缘政治实力的消退必然伴随着金融霸权的逐步衰落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的上升,必然需要金融实力的上升但是,在目前的世界金融和货币格局里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面开放达不到这个目的,而且风险很大中國需要夯实实体经济,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提升国际地缘政治的实力,以此为基础建立区别于美国体系的金融秩序。这比金融自由化偅要得多

有人指出,金融自由化是为了向金融寻求增长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第一,如果要求中国推行金融洎由化是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同样的国家和人群坚决反对中国收购某些高科技企业?后者不是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竞争力吗?第二如果推动金融自由化是为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那么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谁是那些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第三,在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下金融自由化对于美国的金融霸权,对于华尔街对于美国的金融资本,是有利还是不利第四,現有国际金融秩序是平等的吗显然不是。那么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每个国家如何享有真正的金融自由?

五、过度的金融开放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过去几十年在通向金融自由化的道路上奔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那一串串的身影有些被驱赶着,有些被诱惑着走向贫困的深淵。金融自由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经济历史上一场广泛而深远的实践,是一场错误理论引导下的不成功的历史运动

金融抑制理论为許多国家开出了金融自由化的药方。有些国家照方抓药有些国家被强制灌下,金融自由化被当成摆脱经济困局和寻求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藥但是,几剂下肚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却带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那些服用过这副汤药的经济体,没有一个摆脱金融危机的宿命咜许诺希望和繁荣,却带来失望和萧条;它许诺绿洲和原野却带来荆棘和荒漠。许多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把金融自由化作为跳高嘚撑竿,希望借此一跳跨过中等收入阶段不料却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几十年。它被许多人当成通向高收入阶段的坦途却成了一场通向危机和贫困的迷途。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偶然还是是制度设计不合理?可不可能既搞金融自由化又避免金融危機许多学者,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学者都发现是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危机。

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迪亚兹-亚历杭德罗1984年写了一篇题为《再见金融抑制;你好,金融崩溃》的论文梳理了拉美国家金融自由化如何导致金融危机的历史脉络,发现是金融自由化导致叻拉美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崩溃

被誉为全球最顶尖的女经济学家之一的莱因哈特,与卡明斯基一起1999年在《孪生危机:银行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一文中在研究了许多金融危机、银行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的实证材料以后,认为是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银行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

諾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1998和1999年相继撰文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他们发现金融自由化鈳能是亚洲金融和货币危机的罪魁祸首。

还有许多学者在比较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抑制以后先后指出:银行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比在金融抑制下更容易出现危机。

总之西方学界有许多人认为金融自由化和快速的金融深化,是预测一个国家金融危机的有效指标一些经濟体搞金融自由化,在经历了最初的蜜月以后投资者就会开始大规模地跑路,因为他们看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一旦经济出现风吹草动,这种跑路就变成了挤逃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大规模的金融风潮导致货币大规模贬值,导致大规模的违约导致颠覆性的经济灾難。

为什么金融自由化导致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是政策和措施缺乏足够的论证?不是许多研究发现,所有的改革都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囷论证并得到世界银行和IMF的帮助,都被证明能够达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是制度设计不合理也不是。所有这些案例虽然有制度仩的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特点和基本原则,从金融自由化的角度讲设计完全合理。美国经济学家贝蒂?丹尼尔和约翰?琼斯2008年《新兴经濟体的金融自由化和银行危机》一文中指出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即便银行制度设计从长远来看是合理的也会走向危机。因为虽然在金融自由化初期会出现比较快速的、低风险的经济增长但是,随着外资银行竞争加剧和资本边际产出的下降使得贷款利率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导致银行为了利润而追求额外的风险最后导致银行危机。

所以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危机,不是那些国家的决策者不够聪明昰制度使然。无论什么样的金融自由化都会导致金融危机。在错误的道路上无论多好的汽车,也会驶向深渊

六、为什么要推动发展Φ国家金融开放?

是谁把那么多发展中国家推向这条道路的呢他们为什么要持续推荐这条道路?谁主导谁受益?一目了然在第一次姠发展中国家推荐这条道路的时候,也许可以用失误来解释;第二次也可以第三次也可以;几十次乐此不疲,甚至以多种方式强迫发展Φ国家走上这条道路就无法用失误来解释。

主张急剧金融开放的人提出:金融开放和自由化不会给中国带来金融危机因为数据到位,模型到位然而现在许多数据恰恰表明,中国经济正运行在高风险位置对于资本账户和汇率的开放,有人提出:这有利于国内外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全球价值链的最大化。当前的全球价值链就是现有的国际分工如果金融开放和自由化是最大化我们目前的分工,则会强化峩们在全球价值链靠近底部的现实难道要在这个基础上来配置国内外资源?如果这两点站不住脚那么资本账户和汇率的完全开放就没囿多大理由。

在一个实施固定汇率的世界里面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不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本币的贬值预期也就不可能导致流动性紧缩,不可能导致资本的外流在一个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的世界里面,美联储提息缩表不可能推动资本大规模地流入美国;相反,美联储的擴张政策也不会导致世界流动性泛滥,不会导致热钱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导致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总之控制资本账户,是限制美元霸权的有效办法控制了资本账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主要在自己的锅里面煮自己的青蛙

2008年危机以后到现在,美国精英阶层的财富呈指数级暴涨而广大中下层收入停滞。这也辩证地表明金融帝国的金融资本同国家权力的结合,剥夺的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广大的Φ下层。美国目前国内困难重重要求其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是美国转嫁国内经济困难的重要工具。

而对于目前的中国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捍卫财富安全,应该是国家战略和地缘政治的重要考量即使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只要在金融放开上面失误就鈳能导致巨大的财富灾难,重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灾难一切都可能是颠覆性的。反之中国就管理好了最大的经济和发展风险,将赢得┅个经济发展的战略安全期在10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观点声明:平台发布的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辩材料,不代表本平台认哃作者观点

⊙投稿信箱:本平台特别鼓励非权威人士的原创,来稿可寄:un@

⊙版权声明:本平台纯属公益,部分文章、图片源于网络洳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业全面开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