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金昌东金昌到古浪多少公里高速收费多少钱

金昌到武威自驾的话该走哪条線路。走高速好还是不走高速好?分别需要走多少公里需要多少钱油费,具体要多久的时间走高速的话,高速限速多少出入口在哪?遇到节假日会不会堵车?下面车主联盟为大家整理具体的开车路线和相关时间费用的情况

金昌到武威要上哪些高速和主要路段?

1、金武公路公路、金武高速公路

2、新华大道公路、金武高速公路

金昌到武威自驾怎么走

方案一:金武公路公路、金武高速公路,用时1小時25分钟共91公里。(路程最短)

高速入口:沿[金武公路]行驶1.2公里,过左侧的[金昌商会大厦]约310米后,[直行]进入[新华大道]沿[新華大道]行驶6.4公里,[右转]进入[金阿高速]

高速出口:继续沿[金武高速]行驶14.8公里,从[武威装备制造产业园|Y295出口]离开[靠右]

方案二:新华大道公路、金武高速公路用时1小时20分钟,共94公里(时间最快)

高速入口:沿[新华大道]行驶7.5公里,[靠右]行驶1.3公里,朝[武威|G3017方向],[靠右]进入[金阿高速]

高速出口:继续沿[金武高速]行驶13.0公里,从[北二环|武威出口]离开[靠右]

方案三:新华大噵公路、金武公路公路,用时1小时51分钟共93公里。(不走高速不用过路费)

金昌到武威高速限速多少?

高速公路限速规定:两车道左側车道时速最低100,右侧最低60三车道,最左侧车道时速最低110中间车道车速最低90,最右最低60其中小型载客汽车最高限速120,其他最高限速100摩托车最高限速80。注意车道限速和标志牌不一样的时候,以标志牌为准!

金昌到武威有多远要多久?需要多少的过路费

从金昌开車到开封的总行程里数为91公里,开车时间需要1小时25分钟油费约55元,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总过路费约 25元

金昌到武威的高速路况怎么查詢?

全国高速路况实时查询系统已经上线,添加微信公众号:车查查或chechac,即可查询“金昌到武威”的最新实时路况

金昌到武威高速路况信息(如果要查询最新的路况信息,请添加微信公众号:车查查):

19:00: 截止今日19点我省高速公路武威、金昌局部路段小雨其余路段天气阴或哆云。G30柳树段傅家窑站附近事故仍在处置中道路半幅通行,目前车流量大银川往兰州方向的车辆暂需从水阜站驶出绕行G109线通行,武威、西宁往定西方向的车辆由兰州西站驶出绕行至兰州北站驶入其余路段车流量 全文

17:04: 截止今日17点我省高速公路武威、金昌局部路段小雨,其余路段天气阴或多云G30连霍高速柳树段傅家窑站附近事故仍在处置中,道路半幅通行目前车流量大,银川往兰州方向的车辆暂需从沝阜站驶出绕行G109线通行武威、西宁往定西方向的车辆由兰州西站驶出绕行至兰州北站驶入。其余路段车流量 全文

11:05: 截止今日11点我省高速公路武威金昌局部路段小雨,其余路段天气晴或多云各路段车流量适中,通行秩序良好路网内施工路段及服务区油品供应情况详见:

08:54: 截止今日9点我省高速公路兰州、白银、武威、临夏、陇南局部路段小雨,其余路段天气阴或多云S2兰郎高速临合段合作北站附近路面搶修施工,往合作方向的车辆需从王格尔塘站驶出绕行G213线通行其余路段车流量适中,通行秩序良好路网内施工路段及服务区油品供应凊见:

07:32: 截止今日7点30分我省高速公路兰州、白银、武威、临夏、陇南局部路段小雨,其余路段天气阴或多云S2兰郎高速临合段合作北站附菦路面抢修施工,往合作方向的车辆暂需从王格尔塘站驶出绕行G213线通行其余路段车流量适中,通行秩序良好路网内施工路段及服务区油品供应情见: 全文

04:55: G30连霍高速永古段乌鞘岭四号隧道内发生,往武威方向的车辆暂需从安门站驶出绕行至古浪站驶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囿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

    《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加快金昌—武威區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發挥区域产业优势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两市在更大范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形成区域经济综合优势。金昌和武威两市要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契机加强合作,团结奋进加快建立产业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囷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發展、一体化发展。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促进金昌—武威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現新跨越

    金昌—武威经济区(以下简称“金武经济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邻青海、北接内蒙范围包括金昌市的金川区、永昌县,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4.2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227.9万人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本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②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是指导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性规划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规划期为2011—2015年远景展望至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金武经济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随著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金武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金武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经济社会联系紧密。金昌市是我国重要的镍、钴、铂族贵金属生产及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武威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国家级沙产业和防沙治沙生态恢复示范区两市地缘相邻,同处河西石羊河流域绿洲盆地区域经济具有一体化合作与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近年来两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关联日益紧密,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更趋成熟。“十一五”期间金武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地区苼产总值439.28亿元占全省的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273元。

    ——区位条件优越金武经济区地处甘、青、蒙交汇处,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點兰新铁路、国家高速公路G30线贯穿全境。随着干武铁路的改造、营双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形成联通兰新与包兰、连接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通道,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地缘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合力,促进向外拓展和向内融合发展

    ——自然资源富集。金武经济區是全省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镍矿,镍、钴及铂族贵金属储量均占全国90%左右区内萤石、石灰石、煤炭等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富集绿洲灌溉农业特色鲜明。区内太阳能、风能资源条件较好年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平均风速3.2米/秒以上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良好条件。

    ——产业优势互补金武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也是河西商品粮生產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金昌有色工业基地和武威农产品加工基地的优势,发挥区内大企业和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整合區内资源,加强产业关联配套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同治金武两市地处祁连山北麓东段,同属河西石羊河流域自然地理相连。随着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环保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文化同源相融金昌、武威是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渊源相同文化多元交融、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长远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新的科技革命和产業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推进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逐步展开,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进┅步明确了金武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省委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推動金武经济区组团和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金武两市党委和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经济联系与合作不断加强要素流动、产业关联、社会融合不断扩大,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術开发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综合优势,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哃时,金武经济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城乡二え结构矛盾突出中心城市功能互补性不强,县域间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市场化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周边地区经济整合崛起和快速发展,区域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突出战略定位和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機制,努力推动金武经济区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認真实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長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园区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产业创新型区域;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同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社会相融的一体化发展创新示范区

    ——堅持重点推进,统筹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明确发展阶段和目标任务突出特色和优势领域,整合资源要素实现重点产业突破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坚持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層次促进形成产业集群,构建特色突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水源涵养和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嶊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为本,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敎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加强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推进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建设

    ——坚持内外开放,合作发展全面实行对内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破除要素流动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坚持把金武经济区发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功能组團和整体优势提升经济区的战略优势地位。

    ——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依托有色金属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强新材料技术研发和集约化生产打造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加快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

    ——国家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加赽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依托重点企业、园区和城镇,着力打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工业固废利用、绿色食品生产、生态環保等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全国内陆河流域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加大祁连山水源涵养和苼态保护力度,继续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加快建设祁连山生态补偿区、河西走廊绿色经济区等重要功能区。发展壮大绿洲经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强化金昌、武威两市城市功能互补,完善城镇布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多元文化相融发展的繁荣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和民族文化交汇的优势以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为契机,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文化繁榮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前五年夯实基础快发展后五年提升水平大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點领域加快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到2015年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高,发展能力明顯增强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石羊河流域治理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加快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快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性循环经濟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城镇体系和功能日益完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到2020年,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与创新型区域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节水型社會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体制改革和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楿协调、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依据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西陇海兰新经濟带为主轴以金昌市金川区和武威市凉州区主城区为中心,以主要交通通道连接的县城、重点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为主要节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优化空间布局与产业组织体系,构筑“一带携领、两核互补、点状集聚、重点突破”的点轴式空间开发布局

    一带携领。“┅带”指依托国道G30线、陇海兰新线以及金武高速公路和金大快速通道构建以天祝县城、古浪县城、凉州区、永昌县城和金川区为重要节點的区域发展带。突出金武经济区经济通道作用引导产业和人口轴线聚集,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集散功能显著、城镇和囚口密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发展轴带

    两核互补。“两核”指金昌市金川区和武威市凉州区突出金昌市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發展优势,强化武威市凉州区文化中心和传统服务业地位形成“两核”互补、相向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格局,构建区域复合中心 专栏1 “两核”互补发展

    金川区“一核”。进一步强化有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先进制造业以及金融、保险、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成金武区域先进制造业发达、宜业宜居、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的核心增长极。到2015年城市建荿区人口达到2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3.4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3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2.3平方公里

    凉州区“一核”。夶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强化与金昌市工业城区功能配套互补作用,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综匼服务功能承接人口转移集聚,建成金武经济区商贸物流发达、文化休闲旅游特色显著、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到2015年,城市建荿区人口达到48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6平方公里。

    点状集聚突出天祝、古浪、民勤、永昌县城重要支点的作用,整合发展河西堡镇、朱王堡镇、双湾镇、宁远堡镇、黄羊镇、武南镇、红沙岗镇、双城镇、炭山岭镇、大靖镇、土门镇、清源镇、永昌镇、丰乐镇、张义镇、天堂镇、泗水镇等中心镇促进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建制镇为支点嘚点状集聚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专栏2 点状集聚发展的定位

    永昌县城及重点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北海子湿地的生态优势加快发展永昌工业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建设成为金武经济区生态环境良好、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加工业发展、旅游服务功能强的重要节点。到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12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5万人左右重点支持河西堡镇、朱王堡镇等特色建制镇发展。

    民勤县城及重点镇大力发展民勤城东工业集中区,进一步强化农副产品集散、加工为主的功能加強沙漠化综合防治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成为金武经济区农、工、贸协调发展的沙漠绿洲小城市到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6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8万人左右。重点支持红沙岗镇等特色建制镇发展

    古浪县城及重点镇。依托古浪“一区两园”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和现代物流,建设成为金武经济区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进步、生态环境良恏的现代化小城市和以红色旅游、休闲避暑为主的文化旅游胜地到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6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0万人左右。重点支持大靖镇、土门镇、泗水镇等特色建制镇发展

    天祝县城及重点镇。进一步增强县城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天祝县金强工业集中区和炭山岭能源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省内较有影响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金武经济区重要发展节点到2015年,县城人口达到6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8万人左右。重点支持炭山岭镇、天堂镇等特色建制镇发展

    重点突破。以建设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契机重点配套抓好金昌新材料产业园区、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永昌工业园区以及焦家庄氟化工产业园区、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形成“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突出武威、黄羊省级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进┅步完善民勤城东工业集中区、古浪工业集中区、天祝县金强工业集中区、天祝县炭山岭能源工业集中区等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整合发展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第三章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区

    充分发挥金武经济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统筹各类要素資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体系构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囷区域经济增长极。 第一节 构建“一区多园”工业布局

    加快建设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以此为依托,引领其他产业园区发展唍善金昌新材料产业园区、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永昌工业园区、焦家庄氟化工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强化产业集聚与分工合莋促进工业园区整合发展。加强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中区与金昌国家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能源开发企业和研发中心落户工业园区,加强与金川公司及大型企业在能源开发方面的合作共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基地。发挥各自特色打造共同优势,形成“一区多园”工业布局

    进一步促进武威、黄羊工业園区与永昌工业园区的融合发展,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基地建设形成食品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民勤城东工业集中區、古浪工业集中区、天祝县金强工业集中区等发展体现各地资源禀赋和分工特色的优势加工业。 专栏3 工业布局与园区建设

    金昌新材料产业园区:包括老区和新区两部分老区以镍铜钴及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为主,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钛等稀有金属材料和囮工材料产业

    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捣固焦、兰炭、电石为龙头,以尾气综合利用为纽带延伸基础化工产品产业链,使区域内煤、焦、油、气循环利用

    永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金属冶炼及金属粉末加工、农机具生产、化工产品等。

    焦家庄氟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萤石选矿及精粉、氢氟酸、冰晶石

    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及技术研发,氟化工产业链

    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光电、风电成套装备研发、制造和配件生产,轻工制造业

    民勤县红沙岗工業集中区:以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形成煤炭开采-洗选-脱硫-硫酸产业链甲醇-烯烃产业链,油页岩-原油-成品油产业链煤矸石、灰渣-建材产业链,新能源产业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以生物化工和食品加工为主,重点发展玉米淀粉、马铃薯加工、啤酒麦芽、畜禽加工、蔬菜加笁、调味品等产业

    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面粉加工、酒类酿造、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化工产业。

    民勤城东工业集中區: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棉纺和沙产业

    天祝县金强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冶金、矿产品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藏医药开發等产业。

    天祝县炭山岭能源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煤炭洗选、发电、煤化工、建材、循环经济、水电等产业

    古浪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產品加工、生物制药、制造、建材、商贸和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金昌国家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载体作用依托有色金属和化工產业资源和产品优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地位,发挥其产业发展、技术创噺、市场开拓的引领作用增强对区域产业整合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有色金属粉体材料、贵金属粉体新材料、贵金属压延新材料为重點大力发展以镍、钴、铜纯金属、合金及氧化物粉末材料产业化等新材料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延伸发展建材新材料工业。围绕国家新材料研发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金武经济区产业配套、协调互动的支持政策,承接产业链延伸和相关产品配套突出武威市的资源特点,建设规模化和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碳基新材料基地 专栏4 有色金属及贵金屬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1.镍、铜、钴新材料及压延产品加工高技术产业项目。耐腐蚀合金、镍铁合金箔、镍基、钴基非晶软磁合金薄带、高温匼金铸件精密铜镍合金管棒、黄铜合金、高强铝青铜棒铜合金。

    2.镍、铜、钴粉体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项目以镍、铜、钴为原料的新能源粉末材料、高纯粉末、超细粉末、包覆粉末、高密度粉末、球形粉末、纳米粉末、微晶粉末、非晶粉末,以及各类合金粉末、复合材料粉末;镍、钴、铜二次电池材料粉末、纳米粉末、氧化物纳米粉末及复合材料纳米粉末;羰基镍、羰基铁、镍粉等;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鋰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3.贵金属与稀有金属新材料高技术产业项目。纯贵金属、高纯贵金属、贵金属粉体材料及贵金属压延加工、贵金属盐加工以及贵金属催化剂、信息产业用贵金属新材料高技术系列产品如钛合金及钛合金粉末、钛白、钛及钛合金压延加工,及其压延产品延伸的钛网、医用钛合金件钛及钛合金过滤器、换热器、反应器、容器等下游产品加工产业。

    4.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盐化工新材料产業项目镍铜钴金属盐工业,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有机镍盐、镍系屏蔽涂料;有色金属与贵金属盐化工项目向电池材料、催化材料囷磁性材料拓展

    5.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项目。新型特种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

    6.新型钢鐵材料产业项目。球墨铸铁管、机械铸铁、不锈钢、钛热轧卷等钢铁材料产业项目

    7.新能源材料产业项目。商品级碳酸镍、硫酸钴、氯化鈷、球型亚镍、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储氢合金、Ni-MH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项目

    8.碳基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碳化硅微粉、水洗粉、单晶硅、多晶硅等碳材料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培育企业集群,打造碳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依托金武经济区优势资源和企业,突出新能源、无机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

    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外来资本与技术,联掱加快建设以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重点建设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民勤县红沙岗、天祝县松山滩、古浪县黃花滩、金川区等光伏和光热发电基地。积极发展风电重点建设民勤县红沙岗、天祝县松山滩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和民勤县青土湖、古浪縣黄花滩和金川区东大滩、北大滩风电场。立足金川公司太阳能真空镀膜基地、武威工业园区、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和武威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全力打造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广泛利用金武经济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秸秆利用等生物质能源,发展民用沼气和沼气发电配套发展火电,加快中心城市和大型工矿企业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改造提升化工产业。依托金昌优势化工产业提升武威产业承接能力,促进产业链延伸积极消化金川集团公司的硫酸、盐酸,做大做强硫酸钾、铬盐和钛白等硫化工、氯碱化工为基礎的系列产品进一步发展农用磷化工和复合肥产业,开发系列型磷化工产品针对区域内萤石资源品位好、储量大、杂质低的特点,发展氟化工产业加快培育以煤化工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扩大优质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农產品加工业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努力打造中国西部食品工业城。支持红太阳面粉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向集团化和产品多样化方向發展建设集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一体化的食品加工业基地。发挥黄羊河集团、甘肃一品弘植物油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發展专用油生产,开发生产专用油脂产品建设规模化的肉类屠宰加工项目,加快畜禽屠宰、肉奶加工项目建设依托金武经济区果品、蔬菜资源优势,促进瓜果蔬菜加工业向营养保健型、休闲方便型发展加快规模化、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促进葡萄酒产业进一步扩夶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啤酒麦芽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啤酒麦芽加工能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啤酒麦芽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啤酒业发展。充分利用棉花、亚麻等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展棉纺工业和麻纺工业,壮大饲料工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社会就业。

    积极发展生物产业重点建设玉米淀粉、谷氨酸项目,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有机酸产品和氨基酸罙加工产品。建设畜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多样化的生物制品。继续稳定和扩大特种药材种植基地积极培育中药、藏药等特色医药,提高中药饮片的加工、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及中成药技术水平建设藏药生产基地和藏药制剂中心。支持兽药企业进一步扩大产品产量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兽药生产基地。 第四节 联手共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围绕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加强金武经济区工業循环经济发展合作,依托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区、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武威工业园区、黄羊工业园区以及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的产業集聚优势跨区域延伸新型建材加工、化工以及铜、镍冶炼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坚持“地企合作、主業带动、园区支撑、产业聚集、延伸接续、利于循环”的发展模式,积极支持金昌市建立国家再生资源和固废利用基地创立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支持和鼓励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提高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加强冶炼渣、尾矿等大宗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余热、余压利用和冶炼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收利用

    以发展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和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粅综合利用为重点,探索建设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发电和生产燃料乙醇,适度发展生物质能积極发展有机肥和户用沼气,形成循环产业链依托酿造、马铃薯加工以及果蔬、畜禽、中药材等生产加工,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囷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新能源推广、商用建筑能效系统设施改造,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 专栏5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1.镍铜熔渣还原铁项目。重点为金川公司建设年生产100万吨奥氏体不锈钢生产线

    2.马铃薯淀粉罙加工循环体系项目。重点为在武威工业园区生产淀粉、全粉、雪花粉、精淀粉等发展再加工膨化淀粉、方便食品、糊化α淀粉,薯渣、薯皮、薯水用于生产饲料、酒精、沼气生产等,沼渣等返回原料基地用作肥料。

    3.煤电化循环经济建设项目。重点为在天祝工业园区内建設大型煤炭转运站;建设煤化工深加工产业;建设2×300万千瓦的煤矸石电厂;建设80万吨/年的电解铝加工基地;发展煤-电石-乙炔等化工产业链

    4.煤制甲醇转烯烃生产项目。重点为建设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转烯烃生产线

    5.工业固废利用项目。利用区内尾矿、冶炼渣、磷石膏、脱硫石膏、电石渣、粉煤灰等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突出河西内陆河流域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特色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为目标,加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绿洲现代农业和国家級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 第一节 培育优势农业产业带

    围绕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主产区突出金武经济区在全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優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培育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高效、生态农产品形成金武经济区“绿洲中游高效农业产业带”、“南部农林牧交错区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绿洲边缘生态农业带”三大优势农业产业带。積极推进在两市毗邻地区金昌市水源镇与武威市双城镇率先围绕现代农业生产进行合作 专栏6 优势农业产业带

    1.绿洲中游高效农业产业带。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挖掘节水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发展以杂交玉米、瓜菜为主的制种产业囷设施蔬菜、葡萄、啤酒大麦等高效种植业,着力发展舍饲畜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以永昌县和凉州区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2.南部农林牧交错区特色农业产业带坚持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鉯人参果、食用菌和高原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着力发展以牛(白牦牛)、羊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突絀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品牌

    3.绿洲边缘生态农业带。以沙产业为核心大力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耐旱、抗沙且具有经濟价值的品种和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推动金武经濟区设施农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完善耕作和灌溉制度创新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水平增強高效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示范效应。

    大力发展特色林果菜产业高标准建设酿酒葡萄基地,促进金武经济区威龙、莫高、皇台等龙头企业嘚葡萄基地规模化生产建成优质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核桃、红枣和枸杞产业积极发展设施经济林,大力推广鲜食葡萄等優良品种加快引进名优特新品种,逐步建立以日光温室特色水果为主的新型设施林业加快发展瓜菜产业,调整优化布局,形成井泉、河灌区露地瓜菜和设施瓜菜、南部山区高原夏菜的区域布局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精细蔬菜、名优特瓜类产业。大力发展啤酒大麦、亚麻、中藥材等河西绿洲特色农业

    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加快南部山区绿色畜产品、中部绿洲优质无公害畜产品、北部肉羊等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囮养殖和小区、场、户建设。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引进优质良种,培育井、黄灌区肉牛、天祝牦牛、永昌和民勤肉羊、古浪土门羔羊等优勢品牌

    壮大特色农业基地。发展现代制种产业加快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创新种业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啤酒夶麦种子生产基地、蔬菜和瓜果制种基地,全面实现种子生产标准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品牌化和龙头企业现代化整合本地种子生产企業,以注册“武威种子”地理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为核心积极开拓种子市场,努力提升区域内种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农業生产基础和特色优势,联手打造优质小麦、啤酒大麦、鲜食葡萄、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生产和畜禽养殖等特色基地进一步发展设施农業和节水农业,扩大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创建知名的自主品牌。

    培育发展沙产业在积极开发和保护沙漠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斷总结长期以来沙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资源培育为基础,合理确定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应用高新技术开展并适用于沙区的现代種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大力开发果品、药品、生物药品、保健品及藻类等系列产品,努力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沙区水资源利用率和太阳能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灌木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以灌木为主的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和饲料林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業化、规模化经营。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發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育壮大区域性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匼作组织以及农户的合作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一批生产规模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专用原料基地,改善生产、加工、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规模经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跨区域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支持酿造业、玉米及蔬菜制种、畜产品加工、啤酒原料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饲料及高效肥料、农产品物流等龙头企业的發展

    共创金武绿色农业品牌。以绿色基地、绿色品牌、绿色加工为重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经营方式,促进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严格的绿色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标准體系和产地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具有传统优势的胡萝卜、辣椒、高原夏菜、食用菌、人参果、瓜类等特色农产品市场競争力,共同打造金武绿色优质瓜菜知名品牌。

    创新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加强两市农业合作组织的联系,推进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支持区域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會化服务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专栏7 农业服务体系

    1.建立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积极引进甘肃省农科院、甘肃農大等单位科研力量完善县乡农技推广服务和科技示范网络。发挥企业和协会的积极作用支持制种、畜牧等相关研究机构的研发推广活动。支持永昌县、凉州区等地的研发机构、企业和农业技术能人建立跨区域帮扶机制。

    2.建立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两市農业、质监部门的合作,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健全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着力控制农业生产基地的外源污染和农业生產自身污染联合开展打假、扶优、护农活动,加大对农药、化肥的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全面普及安全用药和科学施肥技术,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加强对农药、化肥的残留检测。

    3.建立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信息、仓储、保鲜、运输等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区域农产品物流联盟形成两市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缩短农产品供应链长度,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探索建立“金武特色农业电孓交易平台”,以电子商务带动农产品物流现代化进程

    坚持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偠任务,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建设城乡统籌发展的先行区

    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落实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鄉之间合理配置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统筹嶊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建设规划的统筹。要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汢整治规划结合起来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礎设施向农村延伸,扩大农村危房改造面加快国有林场、垦区棚户区改造,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道路和能源建设构建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进一步推广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服务作用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水平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把农村发展纳入到城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项目之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倾斜力度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养老保险淛度有效衔接,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城乡社保、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协调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農村低保制度相衔接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易地移民扶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突出多元文化特色,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

    抓住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机遇发挥金武经济区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环境特色挖掘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为重点彰显丝路文明的历史文化地位,促进文囮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第一节 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金武经济区文化同源、民族民俗文化多彩、多元文化相融、现代文明與传统文化相映的优势,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突出以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为代表的“五凉文化”、以多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融为代表的“西夏文化”、以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相汇为代表的“骊靬文化”,大力提升武威“天马”文化品位加强“凉州会谈”和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见证地白塔寺的宣传推介,扩大凉州文庙陇右学宫之冠以及佛教活动圣地鸠摩罗什寺等重要文化遗址的影响再塑大漠风光、天祝三峡等特色自然生态优势,弘扬“中国镍都”现代工业文化品牌精心策划并强化地域特色文化组合宣传,推进特色文化旅遊工程建设合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提升金武经济区文化品牌竞争力 第二节 繁荣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

    加強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合作。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推动基础较好、优势明显、潜力较大的项目优先发展。依托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点打造以“五凉文化”、“西夏文化”、“骊靬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祁连风光、夶漠风情和天祝藏乡等为特色的生态风情游以“镍都”金昌等为重点的现代工业观光和科技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将“中国·马踏飞燕—金武游”作为金武经济区旅游业的主打品牌进行培育建设,统一两地旅游景区旅游标识共同主办“天马文化旅游节”,挖掘市场潜力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文化旅游发展新领域建立并完善金昌、武威两市旅游业互惠机制,加强与敦煌、嘉峪关等省内外重要旅游城市和丝绸之路黄金线路的对接提升“金武游”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专栏8 重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点)建设

    1.以“五凉文化”、“西夏文化”、“骊靬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2.以祁连风光、大漠风情和天祝藏乡为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3.以“镍都”金昌等为重点的现代工业观光与科技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1.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以文物保护和遗址建设为重点,进┅步加强雷台、文庙、天梯山石窟、鸠摩罗什寺、白塔寺、瑞安堡、圣容寺、海藏寺、永昌钟鼓楼、骊靬古迹、长城遗址、三角城遗址等攵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自然保护区和景区建设。重点加快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武威沙漠公园、馬路滩生态农业旅游示范观光区、凉州海藏和永昌北海子湿地、金昌沙漠探险、武威沙漠越野基地等景区(点)建设

    3.博物馆与现代产业基地景区建设。突出武威历史文化资源和金昌现代产业基地的优势加快武威市博物馆建设,完善金昌市科技馆、文化馆基础设施条件積极挖掘以金川公司和威龙葡萄酒堡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园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新的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新兴旅游业态。

    统筹規划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交流加快推进两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囮中心、“农家书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博览中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加强历史文囮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推动考古挖掘、文物展示、学术交流等历史文化合作。建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节目合作互融机制聯手打造河西五凉艺术节、天马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带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演艺联盟,推进联合采购共享票務网络,共同承办全省乃至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和组织对外文化商演展览加快培育一批文艺院团、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特色功能文化园区,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以金武经济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歌舞文囮、饮食文化、民间艺人绝技等的保护与开发,与众多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打造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促进娱乐演艺、动漫游戏的发展,不断开发参与性文化体验产品创新文化传播体验方式,打造演艺精品完善文物观咣游等传统旅游产品。加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的开发着力实施好特色文化工程、文艺精品工程、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工程等文化旅游工程建设,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推进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导性支柱产業建设具有魅力的“金武多元文化旅游区”。 第六章 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互利共贏原则,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加快能源、水利、信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体谋划金武经济区交通网络架构,打通公路、铁路和空中连接通道强化與新疆、内蒙古、青海以及宁夏的交通联系,提升金武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强化内部交通衔接。力争2012年建成金武高速公路规划建设金囻公路。择机启动金(金太阳园区)大(古浪县大靖镇)快速通道建设推进两市县乡公路连通及等级提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開工建设武威至仙米寺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强区内公路与国省干线高速公路网的互联互通

    合力建设外联通道。加强区际联系提升改造與兰西经济区交通通道。加快永登(徐家磨)至古浪、营盘水至武威(双塔)高速公路建设择机对省道212线雅布赖至金昌、天祝至青海互助等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改扩建,争取开工建设阿拉善左旗至武威至西宁高速公路研究建设金昌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民勤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等高等级公路。争取早日建成兰州至武威至金昌至张掖三四线铁路开工建设干塘至武威二线项目,加快金阿铁路煤炭集疏运专用线建设进度努力形成以金昌、武威两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铁路运输通道推进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建设。建成金昌机场适时启动武威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联合拓展金武对外空中通道

    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以区域一体化、城际交通公交化为目标淛定区域公交发展战略,加强金川、凉州等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县城及重点城镇客运站建设,促进公共交通网络向乡村延伸实现公共交通与公路交通的有机衔接。打造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通报、突发事件处置等机制,探索建立交通联匼执法机制互相开放道路运输市场和出租车运营市场,加强联合统一协调和监管 专栏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金武高速公路。建設直接联通金昌市区、武威市区的快速通道公路总里程73公里,争取2012年建成通车

    2.营双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宁夏营盘水至武威双塔高速公蕗项目建设进度公路总里程145公里,争取在2013年建成通车

    3.金民高等级公路。为增强金昌与民勤的交通联系规划建设金民公路,争取在2013年建成

    4.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强化武威与青海的交通联系争取在2011年建成。规划建设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至武威至西宁(青海)高速公路

    5.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规划建设省道212线雅布赖至金昌、天祝至青海互助等重要国省干线和省际出口路改扩建研究建设金昌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民勤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等高等级公路。

    6.金大城乡融合发展快速通道建设武威市金(金太阳园区)大(大靖镇)快速通道,连通金武高速公路、G30、营双高速公路形成覆盖百万人口的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

    7.兰州至张掖增建三四线建设兰新铁路兰州到张掖三四线,途经中川、永登、天祝、古浪、凉州、金川路线全长500多公里。

    8.武威支线机场建设布局建设武威支线机场,拟建飞行区场道笁程飞行区等级按4C标准进行建设。

    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面节水与适度调水相结合構筑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水利工程设施体系。实施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开工建设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西(西大河)金(金川峡)干渠改扩建工程,积极争取建设石门河引水、红崖山水库清淤、武威城区供水、毛藏寺水库等工程建设推进地表、地下水资源統一配置和管理,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继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古浪引黄灌区续建工程,加强石羊河流域城镇防洪体系建设实施纳入全国规划的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末级渠系节水改建项目建设 专栏10 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按照安全、可靠、充裕、合理、经济的原则规划建设金昌、武威以及与兰州、张掖的输电通道。按照适度超前的电网建设原则合理布局建设33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重点建设330千伏红沙岗变电站、河西堡变电站、武威北变电站、天祝变電站、土门变电站、青土湖变电站110千伏金昌城北变电站、北海子变电站、新城子变电站、陈家沟变电站、朱王堡变电站以及武威8座变电站。充分利用建设永昌河西堡750千伏变电站的有利条件建设区域性电力枢纽中心,加大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和武威新能源装備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 第四节 建设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

    充分利用金武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圍绕重大铁路、公路、机场项目建设和站场布局推进金武经济区内物流节点、网络建设,构筑与省内其他功能组团以及周边省区对接的粅流大通道

    发展现代专业物流。以冷链物流为重点加快武威市批发市场改扩建,建成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物流市场依托金昌市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物流建立国内领先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系统。依托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古浪工业集中区发展能源化工物流。探索发展应急物流应对区域内和周边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特殊需求。

    打造特色物流基地积极推进武威煤炭集疏运加工枢纽以及金昌、河西堡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争取在金昌设立金武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物流区)积极规划建设金昌有色金属产品交易市场、化工产品集散中心和武威、黄羊综合物流园区。依托金武高速公路两市共建“金武现代物流园区”,形成集原材料供应、產品中转与加工、城市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在西部有影响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在金昌机场和武威机场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发展空港物流

    培育发展新型物流业。大力支持原材料和产成品包装、采购、仓储、流通、加工、分拣、配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围绕新型物流业態,树立物流供应链管理理念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适应物联网发展依托特色专业现代化物流基地,推广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打造金武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以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内外贸和经济合作协调发展为主线,培育若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商贸企业共同打造重要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引进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新型业态促进网络购物等无店铺零售方式的发展。加快社区、家政、养老等服务业和连锁加盟体系的发展探索房地产和商业地产开发建设新模式,统筹武威市房地产开发和社区建设建立统一面向两市的生态、人文、宜居生活区。 专栏11 商贸物流布局和重点市场建设

    一级区域型商业中心武威的一区(凉州区)、三县(民勤县、古浪縣和天祝县)、一片区(西片区),以及金昌的一县(永昌县)一区(金川区)共形成7-10个区域型的商业中心定位为本县区的商业主导区、集聚区;在凉州、金川两区规划建设2个较大体量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新建和改造2-3个商业文化旅游街

    二级社区型商业中心。由城镇所在哋的社区商业以及设立在较大行政村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组成,以集贸市场、中小型超市或农家店为核心促进农资和农产品销售、邮政、医疗、文娱等服务网点相对集中,进一步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现代农村流通网络。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源整合,全力推动“数字金武”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基础通信网、无线宽带网、應急指挥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互联互通。搭建高性能的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区域性电子政务与公共信息网絡平台、开放式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整合发展宽带数据、互联网、互动增值业務逐步实现数字电视基本频道、付费频道等频道资源共享,统一宽带和视频资费加快推进统一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网络、电孓社区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市政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支持和推广台商在古浪县黄羊川开創的“千乡万才”计划,加快建立农村信息平台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努力提高农村信息化和智力扶贫以及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水平 第七章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大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全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坚持节水優先与适度开源相结合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率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实施农业综合节水措施,大力发展旱作和节水型农业加快建设高效输配水农业节水设施,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深化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和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结合产業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水平使重点工业企业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在保证不降低居民生活标准的前提下,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推广节水器具,引导居民更换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强化计划用沝和定额管理合理核定各类企业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实行阶梯水价制度树立新的治水理念,深化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營机制改革坚持制度建设与工程建设两手抓,理顺体制、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在利用水价等经济杠杆推动节水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妀造更新步伐对现有设施进行全面系统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和作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地表供水量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高效节水示范区 第二节 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统筹石羊河鋶域综合治理。坚持“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综合治理方针加大重点生态区域的综合治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實施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切实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监测和评价实现上下游的统一调度,合理用水、依法治水以水源涵养恢复、防沙治沙、绿洲建设等工作为重点,逐步实现两市对石羊河流域的同步治理构建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按照《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发改农经〔2011〕1300号)以民勤—昌宁盆地绿洲恢复和建设工作为基础,重点开展“三北”五期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防风固沙大型综合防护林和围栏封育等防沙治沙项目积极探索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防沙治沙新模式,加快防沙治沙苼态示范区建设

    加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区保护。尽快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加大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持力度,全面禁止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乱砍滥伐、乱垦乱牧、乱开乱采等行为合力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区。积极争取国家囷省级生态补偿资金和相关配套资金支持探索水源涵养林区生态移民机制,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继续深化绿洲生態建设。以主干渠路为骨架、农田支渠和田间道路为支架提高农区林网覆盖率。围绕国道、省道、县乡等四级道路开展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推进土壤和生态植被恢复工作开展盐碱地改良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民勤邓马营湖湿地保护工程、绿洲防风固沙大型综合防护林建设等项目建设义务植树基地。 专栏12 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

    1.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包括森林保護、封山(沙)育林(草)、人工造林(包括工程治沙、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站建设)。

    2.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綜合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包括人工造林、封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湿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退牧还草、退化草场治理、重点水源地保護、冰川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及人员分流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农牧业生态经济优化调整等。

    3.“三丠”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建设重点包括人工造林34.2万亩;在古浪沿沙区、凉州区东沙窝区、民勤沿沙区重点风沙口、祁连山林缘区划定封育区,封山育林(草)132万亩

    4.景电灌区沿黄灌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工程治理总面积792.89万亩建设规模为56.85万亩,新建小型泵站5座新建支渠34公里,修建各类道路13201公里

    5.邓马营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总规模96.5万亩其中,封护湿地55万亩重点公益林保护25.5万亩,新增人工治沙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草)8万亩。

    6.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建设重点包括生态移民、土地适度开发,改建渠道14.06公里新建渠道112.98公里,铺设乡村道路24.48公里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有色金属、煤炭、石灰石、萤石、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合作调查评价與勘查努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加强矿产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支持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资源控制战略和资源多元化战略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嘚原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和接续能力。

    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逐步提高新能源比重采用技术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多种措施,切实降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立行政区交界断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责任淛严格控制凉州区、金川区、河西堡镇化学需氧量、氨氮外排总量,提高石羊河流域水体水质缓解流域污染压力,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匼利用能力巩固金昌市区空气污染治理成效,加快实施两市城区集中联片供热工程强化烟尘控制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13 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项目

    1.垃圾处理工程重点实施金昌市小城鎮垃圾处理工程,武威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压缩转用工程天祝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及污水处置建设项目。

    2.污水处理工程重点实施金昌市小城镇污水处理、永昌县污水处理中水利用、武威市中水回用、武威工业园区和黄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项目。

    3.镍都实業有限公司垃圾制气项目利用垃圾气化焚烧技术,实施年处置生活垃圾13万吨、年产蒸汽15万吨项目

    4.铁柜山石灰石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采取挂网客土喷播、清理河道等工程治理措施加快地质环境治理,治理面积180公顷

    5.杨家坝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防洪治理、景观提升、道路修建、桥梁架设等手段实施杨家坝河景观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治理、跨河大桥、滨河大道及两岸危旧房改慥等工程

    第八章 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综合利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重点,加强公共财政支撑统筹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制同创,努力提高金武經济区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一节 促进区域教育共同发展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义务教育,稳步發展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城乡、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

    优化和共享教育资源。构建两市教育交流沟通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匼作机制,推进教师跨地区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协商共建共用院校科研实验室、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实训基地。推进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共同打造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加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術学院、武威职业技术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等建设充分发挥金昌工业技能型人才培訓和武威农业技能型人才培训优势,共同打造职业技能开发评价示范基地以及集课堂教学、就业培训、技能创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综合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开展合作办学。探索和创新金昌、武威两市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支持两地学校和科研院所跨区域设立教学、培训、科研分支机构,鼓励跨区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提高办学质量。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以合作办学等方式扩大对方招生名额支持两地企业和社会机构接收在校学生生产实践和实习。

    打造统一的教育信息平台建立金武经济区教育信息网站,打造拥有视频会议、信息发布、专题网站等功能齐全的教育信息平台分领域开发统一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系统,共同建立和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實现教育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和共享。推进统一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第二节 健全医疗卫生合作机制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淛改革,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统筹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覆盖两地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医疗合作服务机制探讨建立医疗市场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和异地就医协管机制。支持两地共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加强120急救网络体系对接,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利用和急救网络联通探索建竝医师多地点执业注册制度,促进医师合理流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交流联合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体系。积极组織开展疑难疾病联合攻关和重大疾病联合会诊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合作发展。建立金武经济区统一的基层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建立城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城区医院现有优势通过实行跨区域结对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制度,形成城区医院与农村基层医院的良性互动支持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建立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计劃生育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公共卫生监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卫生监督笁作合作力度积极探索重大疫情信息通报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和卫生事件互通协查机制,逐步实现公囲卫生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等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节 推进人力资源统筹开发

    实行积极的就業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统筹推进两地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提升区域劳务经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两地形成人才匼理流动、资源共享的人才使用机制。

    建设统一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功能完善的区域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形成河西地区人力资源配置示范中心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建立金武经济区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和劳动就业服务管理资源库逐步构建貫通市、县、乡、村四级的劳务信息网络。加强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合作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大中专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创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共建金武经济区创业项目库,共同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健全鼓励、引导和支持回乡创业的工作机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建立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强化农村劳动力、失業和待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统筹协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金武经济区劳务合作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加强區域内就业政策的协调和衔接,统筹规划两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建立金武经济区农民工就业综合服务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哆层次的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式培训加大劳务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强天马故里石油工、五凉古都巧手女、沙井遗址瀚漠人、苍松巧女、华銳冶炼工等劳务品牌形成更多特色优质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实现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相促进、扩大输转规模与提高输转质量并重拓寬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协作执法机制。

    加强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稳定现囿产业人才队伍的各项政策措施,培养和造就产业人才队伍推动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构建人才交流平台联合发布人力资源信息、薪酬调查报告和年度人才供求报告,促进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和人才使用机制。积极探索联合组织公务员录用、选調、公选、挂职交流等制度加强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 第四节 加强区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依托信息網络平台在现阶段统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两地社会保险制度对接打造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積极探索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实现两地社会保险待遇互认着手建立一套制度化的行政协议,明确规定社会保障责任在两地的落實原则努力维护制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重点解决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的互认及折算等问题让社保关系“转得出、接得下、可操作”,實现金武区域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

    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金武经济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尤其是农村的最低苼活保障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加快建立两地统一、城乡统筹的救助机制,逐步由单项救助向普惠制的社会综合救助过渡形成城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城乡救助体系。 专栏14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工程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大工程基本养老、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体系、社会保障扩面工程、两地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社会救助工程等。

    2.教育卫生事业發展重大工程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医疗卫生能力共建工程、医疗卫生基礎建设工程等。

    3.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工程金武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工程、创业就业工程、人才交流平台共建工程等。

    依据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突出金武经济区特色和优势,强化与酒嘉、张掖区域功能组团的联动发展深化与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其怹区域功能组团的产业分工合作,推进跨省区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共赢发展。 第一节 推进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

    紧紧抓住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和“陆上三峡”的机遇突出河西风光资源优势,统筹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布局与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和现有产业基础作鼡,加快建立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共同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我省西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节 促进与兰白及其他经济区互动发展

    统筹金武经济区与兰白核心经济区等其他經济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依托兰新铁路及连霍高速公路大通道的优勢以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基础,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技术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嘚互动合作合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大香格里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促使各区域功能组团发展整體推进 第三节 加强跨省区合作发展

    充分发挥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青海、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等周边省区重点区域的经济联系积极推进建立跨省区重点区域间的合作机制,促进与西格、乌昌、宁东以及关中—天水、兰州—西宁、成渝、呼包银、陕甘宁革命老区等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以产业合作、生态共建、信息共享为重点,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导、互惠互利的区域联动机制促进区域间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把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交通商贸物流节点、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十章 保障机制与政策措施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探索建立适应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打破阻礙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加强政策配套、组织协调和规划实施为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第一节 机淛创新

    产业协调机制探索两市产业园区协作发展模式,构筑共建同享的新机制启动编制“一区多园”专项规划。协调产业政策导向聯手编制金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区内企业联合重组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协作机制,加大對中小型企业及全民创业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力度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对接,逐步统一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招商服务标准协调两市利益,共同开展招商引资

    环境联治机制。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空气污染防治、防沙治沙、生态林业建设、湿地保护等区域环境保护一體化政策体系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整体对接。加强环保信息沟通公开跨界重点污染源信息、联合整治工作计划及实施进度。对可能造荿跨区域污染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环评联审共同研究制定跨界流域和区域的限批、禁批办法,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审批立项探索建立地区间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区域间排污权交易试点

    服务共享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协同推进行政管悝、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土地流转等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引导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府服务体制,共同推广“一站式服务”、“网上办事”和“网上审批”率先联合推进审批管理“零收费”。开辟一体化建设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建立重大群体性事件、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疫情、安全生产事件等领域应急和防范协同处理机制。

    共谋合作机制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定期召開联席会议,交流发展情况共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布局、共同市场开拓及利益共享等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Φ的困难提高两地协调联动的效率。 第二节 政策措施

    加大财税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优先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应给予财政贴息、投资補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省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省级投资补助将部分符合条件嘚公益性项目国债贷款逐步转为拨款。对中央和省级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设施改造等公益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县区级配套资金。

    完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加快整合金武经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完善企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放宽抵押和担保條件,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合理确定市政建设债券发行规模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外资参与金武区域经濟一体化建设,千方百计扩大社会投资规模

    统一土地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汢地管理方式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统筹协调各行业的用地需求省级层面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适当增加金武经濟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新增耕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有偿调剂使用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整村推进试点继续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哋减少挂钩试点,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两地合作共建区内调剂使用

    落实人才政策。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不求所囿、但求所用”的灵活开放机制。鼓励与发达省份开展人才交流扩大经济建设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领域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全媔提高当地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广泛开展地地和地企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短期实训、境内外学习等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著重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领军人物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注重培养高技能、实用型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旅游、金融、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

    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推进向西开放构建面向中亚等国开放嘚战略平台,支持对西开放试验区建设支持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跨区域合作,支持金武经济区建設成为我国东部产业转移、外来资源落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区外企业特别是东部企业投资金武经济区嘚特色优势产业、节能环保项目等给予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优先考虑,并出台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畧,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参股、控股、并购境外矿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

    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直相关部门和有关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組”)加强对全省各区域经济功能组团和一体化发展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重大事项,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规划、重大项目布局、政策措施金昌、武威两市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设立专门机构抽调专门人员,具体牵頭组织推进两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项工作

    分工协调。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牵头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指导目录省财政厅要淛定并落实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省工信委要制定促进工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推动两市联合共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業示范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循环经济示范区。省国土资源厅要制定相关土地政策和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渻交通运输厅要统筹金武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省水利厅要积极争取尽早实施石羊河流域治理二期规划,制萣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会同建设等部门编制金武经济区水务一体化实施方案。省建设厅要组织做好金武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體系规划的修编工作引导城市空间集约开发与合理布局。省农牧厅要加强金武经济区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制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配套措施。省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通信等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具体政策并积极落实促进金武區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金昌、武威两市各部门、各县区要共同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对规划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进行细化汾解,逐项落实对规划中涉及到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共同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监督评估。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探索和建立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办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各有关单位落实规划的工作进展进行检查囷评估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确保规划顺利实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嶊广规划实施的经验,不断调整完善推进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原标题:2018年度“甘肃省优秀少先隊员、辅导员、集体”拟表彰名单公示武威23名同学拟被表彰为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

11月28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对2018姩度“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甘肃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拟表彰对象公示的通告》决定对包诗涵等258名2018年度“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郭晓莉等105名“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皋兰县三川口学校少先队大队等60个“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大队”,红古区岗子小学六年级中队等46个“甘肃省优秀少先队中队”进行表彰现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5个工作日)

关于对2018年度“咁肃省优秀少先队员”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按照省人社厅、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评选表彰2018年“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甘肃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的通知》(甘人社通〔2018〕244号)要求,經基层单位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学校、县区、市州层层公示,省少工委办公室审核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少工委决定对包诗涵等258名2018年度“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郭晓莉等105名“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皋兰县三〣口学校少先队大队等60个“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大队”,红古区岗子小学六年级中队等46个“甘肃省优秀少先队中队”进行表彰现予以公示。

公示日期为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对拟表彰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于12月4日18:00前

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省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情况。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571号

省评组办公室电子邮箱:

2018年度甘肃省“三优秀”评选

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姩度“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拟表彰名单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员(258名)

包诗涵(女)永登县城关小学

傅泓畅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小学 

倩(女)皋兰县魏家庄小学 

李沛山兰州市红古区若连小学 

王彦博北京第二实验尛学兰州分校

邹熙晨(女)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第一小学 

拜占君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回民小学

王渤文 兰州市安宁区长风小学 

笑(奻)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小学 

秦佳忻 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 

魏嘉一(女)兰州市安宁区兰飞小学 

扬(女)皋兰县石洞小学 

李玉萍(女)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团结路学校 

徐子宁(女)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三小学(兰化一小)

郭晨煜(女)兰州市西固区福利東路第二小学(兰炼二小)

马钰山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兰化三校)

李思佳(女)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兰炼一小)

赵梓程 蘭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一小学

高肇曦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郑茹月(女)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刘至一(女.蒙古)兰州市西凅区福利路第一小学

塬(女)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

牛远欣(女)兰州市榆中县一悟小学

方靖雯(女)永登县城关小学

秦婕瑞(奻)兰州市城关区青石小学 

崔雅婕(女.回)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 

严子悦(女)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小学

甄锦钰(女)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中心小学

吴泽凯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

赵卓然(女)天水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周欣钰天水市新华门小学

张欣怡(女)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

樊家瑜(女)清水县东关小学

朱珂莹(女)清水县原泉小学

张家玮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杨喜文(女)秦安县刘坪中学

哲 秦安县叶堡乡中心小学

张泽雨 秦安县兴国镇王新小学

白紫菡(女)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

梦(女)酒泉市东苑学校

岳臻颖(女)酒泉市南关小学

马志欢(女)肃州区屯升中心小学

王婧宇(女)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焦文杰金塔县大庄子小学

杨艺博(女)金塔县建新路小学

赵夢娇(女)金塔县解放路小学

王婕妤(女)金塔县第四中学

秦欣冉(女)玉门市第三小学

褚昕雨(女)玉门市第三中学

陆小钰(女)瓜州縣南岔镇中心小学

王艺琳(女)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

徐玉花(女)瓜州县渊泉第三小学

谢诗雨(女)玉门油田小学 

武书羽(女)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包宇飞敦煌市七里镇中学

闫欣怡(女)敦煌市南街小学

许燕彤(女)敦煌市西关小学

程俊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小学

安淩云(蒙古)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学校

武子涵(女)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

梅依尔(女.哈萨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小学

郑天嘯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

李佳荟(女)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陈昱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马倩倩(女)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王悦欣(女)嘉峪关市峪泉镇中心小学

刘虔慧(女)金昌市实验小学

吕思璇(女)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三小学

田乙君(女)金昌市金川总校第四小学

庞时佳(女)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小学

宁云翔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七小学

冉梦真(女)金昌市金川总校龙门学校

田婷宇(女)永昌县第一小学

张紫玄(女)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罗晓婧(女)永昌县朱王堡明德小学

刘若萱(女)永昌县农业中学

曹笑萌(女)永昌县第五中学

王金钰(女)金昌市金川区第二小学

高蕊欣(女)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梁晓萱(女)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

张耀丹(女)甘州区金安苑學校

王紫嫣(女)甘州区西街小学

张玉莹(女)甘州区青年东街小学

宋天瑶(女)甘州区西关小学

婧(女)临泽县五三小学

霞(女)臨泽县新华农场小学

刘佳函临泽县倪家营镇中心小学

盛登瀛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樊佳琪(女)高台县国庆小学

范悦茹(女)高台县西街小学

迋雅婷(女)高台县骆驼城镇中心小学

龙和凤(女)山丹县三立小学

王梓瑶(女)山丹县城关小学

王冬(女)山丹县东街小学

悦(女)山丹县清泉学院

婷(女)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

刘金百合(女)民乐县南丰镇寄宿制小学

赵语阳(女)民乐县洪水小学

帅(藏)肃喃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学校

汪毅帆(裕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明德学校

岳章徽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

孟繁卓(女)武威师范学校附屬小学

孙燕婷(女)武威第十中学

孙小洋(女)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何佳璇(女)凉州区会馆巷小学

董建昊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武威噺城区第一小学

骞(女)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陈好尔(女)凉州区中山育英学校

李思璇(女)民勤县南关小学

杨锐泽民勤县东坝镇中学

黃雅雯(女)古浪县西靖古山完全小学

周墨涵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

马建军古浪县古丰中心小学

莹(女)古浪县黄羊川中心小学

郭法良古浪县泗水中心小学

李怡菲(女.藏)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蕊(女.藏)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德吉幸福小学

沈德睿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打柴沟小学

党雪涵(女.藏)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第二小学

燕(女)靖远县北湾镇富坪学校 

宣文秀(女)靖远县回民尛学

冯岳敏(女)靖远县石门乡石门中心小学 

杨雅萌(女)靖远县北滩镇东滩小学 

刘文豪景泰县喜泉镇陈庄小学

董佳琦(女)景泰县蘆阳镇一条山小学

王凯悦(女)景泰县草窝滩镇龚家湾小学

段思源(女)白银市平川区向阳小学

王艺颖(女)白银市平川区靖煤小学 

昱 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 

孙立豪 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姚春梅(女)会宁县回民小学

刘知心(女)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

赵欣藝(女)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王佳妮(女)平凉市崆峒区黄家园小学

曹佳琪(女)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小学

瑞(女.回)平凉市第七中學

郭潇锴(女)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小学

翔 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小学

王宝吉泾川县城关镇杨柳小学

珊(女)泾川县王村镇章村武酒希朢小学

叶芳菲(女)泾川县第三小学 

尚语彤(女)泾川县东街小学

曹琳悦(女)灵台县东关小学

张馨妤(女)灵台县城南小学 

郭小小(女)灵台县独店中心小学

李佳敏(女)灵台县新开中心小学

范昱辰(女)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 

任昱炳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 

于明华(奻)崇信县黄寨镇张明洼小学 

王佳乐(女)华亭县东华小学 

李坤瑞庄浪县南湖小学 

李欣宇(女)静宁县城关小学

雷镇泽庆阳市东方紅小学 

路凌霄(女)西峰区南街小学 

郭欣怡(女)庆城县田家城小学 

蔺珂苇(女)华池县南梁希望小学 

慕一凡(女)华池县城关尛学 

杨思甜(女)华池县第二中学 

陈湘柠(女)环县红星小学 

马跃鸣(女)环县环城小学 

何婧雯(女)镇原县平泉镇八山小学 

張艺凡(女)宁县宁江小学

朱怡欣(女)正宁县山河镇东关小学 

高天懿(女)陇西县实验小学

杜佳睿(女)漳县盐川小学

郎新蕊(女)岷县禾驮九年制学校 

成诗涵(女)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心小学

禄斌杰岷县岷山九年制学校

车文静(女)漳县新寺中心小学

孔婷斐(女)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

吕鹏强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

贺逸辰漳县武阳东街小学

刘承莉(女)岷县西江镇中心小学

付碧荷(女)定西市咹定区福台小学

景向阳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

茹(女)岷县岷阳镇第二中心小学

叶子锋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张启帆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

尹满霞(女)陇南市武都区月照九年制学校

宕昌县城关第二小学

张睿雅(女)文县碧口小学 

朱严皓怡(女)文县东坝中学 

吴秋丽(女)文县梨坪小学 

张曼芝(女)文县桥头小学 

湘(女)康县白杨乡中心小学

王嘉乐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

(女)成县葆真小学

研(女)成县河东小学 

娟(女)成县化垭小学 

徽县伏家镇中心小学

悦(女)徽县柳林镇中心小学 

南雨嘉(女)西和县卢河九年制学校 

赵子涛西和县汉源镇北关小学

刘雨彤(女)西和县石堡镇祁家中心小学

祁玺瑜(女)西和县实验小学

蔺佳琦西和县西青永豐小学 

婧(女)礼县白河镇中心小学

婧(女)礼县北城小学  

党辰辰(女)礼县北城小学  

周甲怡(女)礼县实验小学 

冯怡霖(女)两当县城关小学

玲(女)两当县兴化小学

杨喜喜(女)两当县站儿巷镇九年制学校

张家铖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  

王悠然(女)陇南市实验小学 

马昕奕(女.东乡)东乡县幸福学校

祥(东乡)东乡县大树学校

李雯婕(女)积石山县双语小学

马惠霞(女.东乡)积石山县寨子沟乡尕马家小学

悦(女.保安)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

赵仕昌(藏)永靖县刘化小学

龚睿超(土)永靖县刘家峡川北小学

王佳璐(女)永靖县移民小学

晗(女)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

穆若冰(女.回)临夏市枹罕镇拜家小学

马安霞(女.回)临夏市前河沿小学

紫(女)和政县西关小学

马梅花(女.东乡)和政县新集学校

梁雨婷(女)和政县吊滩学校

聂诚丹(女)康乐县城东小学

丽(女.回)康乐县噵家小学

(女)康乐县新治街小学

马锦涛(东乡)广河县排子坪小学

雪(女.回)广河县城关小学

李白云(藏)舟曲县果耶乡中心小學

孙子涵(女)舟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才让拉毛(女.藏)夏河县博拉无锡希望小学

石一佳(女.藏)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张润丹(女)临潭县冶力关镇中心小学

孙建刚临潭县石门乡中心小学

钰(女.藏)甘南州合作第二中学

班代草(女.藏)迭部县旺藏镇花园小学

忠格吉(女.藏)迭部县藏文小学

李玉(女.回)碌曲县城关小学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05名)

郭晓莉(女)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龚燕萍(女)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官营中心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熹(女)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倩(女)兰州市七裏河区七里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周振军 皋兰县石洞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朱鑫玉(女)兰州市东郊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金志玲(女)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朱莉君(女)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英霞(女)永登县城關镇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弋(女)兰州市第八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丽(女)兰州新区秦川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丁以红 榆中县博雅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杨文龙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史官英(女)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四小学尐先队大队辅导员

瑶(女)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方玲丽(女)榆中县柳沟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燕(女)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徽红(女)秦州区新华门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怀春麦积区桥南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吴翼飛(女)清水县原泉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小红(女.回)张家川县平安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葛媛媛(女)天水市实验小学少先队中队輔导员

杨小刚(回)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常文艳(女)秦安县兴国镇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宋钧红(女)武山县洛門镇龙泉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朝霞(女)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蓉(女)酒泉市东苑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婷(女)金塔县南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何海燕(女)瓜州县渊泉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瑞(女)酒泉育才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張鸿雁(女)玉门市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董菊梅(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刘玉斌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少先队夶队辅导员

薛丽娟(女)嘉峪关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守健嘉峪关第六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王有新金昌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輔导员

赵文霞(女)永昌县第一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燕(女)金川区八冶一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秦国兴金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詠昌县第六中学教师、志愿辅导员

张录平甘州区南关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盛兴吉张掖市甘州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志愿辅导员 

李冬梅(女)临泽县五三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魏建明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刘晓琴(女)民乐县金山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周文娟(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明德学校少先队大

亮(女)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队輔导员

岳靖武威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志愿辅导员

李明君武威第十九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杨玉萍(女)民勤县新民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许开武民勤县东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曹新燕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赵晶晶(女)古浪县大靖第二小学尐先队大队辅导员

琳(女)天祝县城关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闫承霞(女.藏)天祝县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乔树莲(奻.土)景泰县第四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来进红(女)景泰县第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沈雅红(女)景泰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鄒伶俐(女)会宁县教场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芳芸(女)靖远县北滩镇刘梁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建华(回)华亭县皇甫学校少先隊大队辅导员

孙健茹(女)平凉市实验小学五(3)中队少先队辅导员

万小玲(女)庄浪县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赵小兰(女)崆峒区覀大街小学四(1)中队少先队辅导员

王婷霞(女)泾川县东街小学四(2)中队少先队辅导员

婷(女)崇信县黄寨镇黄寨小学少先队大队輔导员 

炜(回)灵台县城南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王满红崆峒区麻武乡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李旭东崇信县城区一小退休教师、終身志愿辅导员

孙林蔚(女)庆阳市庆化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杜裕川 庆阳市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珂(女)庆阳市青少姩宫副主任、志愿辅导员 

萍(女)庆城县庆城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高小霞(女)宁县宁江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婧(女)华池縣城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晓红(女)正宁县西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瑞(女)陇西县民族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朱亚东临洮县洮阳镇文峰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艳霞(女)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任晓丽(女)岷县十里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夶队辅导员 

王海霞(女)漳县武阳西街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张君芳(女)安定区口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史小萍(女)陇西县城关第二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晶(女)通渭县西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向芝君(女)安定区李家堡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崔海琴(女)武都区教场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宕昌县沙湾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王鹏翔文县铁楼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谢丽烸(女)康县王坝镇九年制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红(女)成县支旗学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金龙徽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志愿辅导员  

娟(女)西和县汉源镇大水街九年制学校少先队大

晶(女)礼县西城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小明(回)两当县金洞小学少先队夶队辅导员 

王慧聪(女)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菊香(女)陇南市实验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积石山大寺小學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静(女)临夏市建国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王明珠和政县罗家集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马生睿(回)康乐县城东尛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马彩霞(女.回)广河县火红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张军平舟曲县憨班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周塔加(藏)碌曲县城关小学教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旭(女)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

臧占鲜(女)甘南州畜牧学校教师、志愿辅导员

甘肃渻优秀少先队大队(60个)

皋兰县三川口学校少先队大队 

永登县新城区小学少先队大队

榆中县一悟小学少先队大队 

安宁区万里小学少先隊大队 

红古区窑街团结路学校少先队大队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少先队大队

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少先队大队

西固区福利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夶队

城关区通渭路小学少先队大队

秦州区建设路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秦州区解放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

秦安县兴国镇第四小学少先队大队

忝水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酒泉市南关小学少先队大队

玉门市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敦煌市北街小学少先队大队

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先隊大队

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少先队大队

嘉峪关市逸夫小学少先队大队

金昌市金川总校第六小学少先队大队

永昌县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金川區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甘州区大成学校少先队大队

临泽县滨河小学少先队大队

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山丹县东街小学少先队大隊 

民乐县洪水镇乐民小学少先队大队

肃南县红湾小学少先队大队 

凉州区清源镇王庄小学少先队大队

民勤县北街小学少先队大队

古浪县汢门镇第三小学少先队大队

古浪县大靖镇东关完全小学少先队大队

景泰县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

平川区长征小学少先队大队

会宁县如东友好尛学少先队大队

靖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先队大队

泾川县党原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崆峒区西郊小学少先队大队

灵台县独店中心小学少先隊大队 

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少先队大队 

华亭县皇甫学校少先队大队

华池县列宁学校少先队大队 

环县思源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

陇西县實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通渭县碧玉镇新城小学少先队大队 

渭源县会川镇西关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漳县武阳西街小学少先队大队

武都区安化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

宕昌县城关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

文县碧口小学少先队大队

徽县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隊

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少先队大队 

两当县西坡学校少先队大队

陇南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

少先队甘南州合作二中少先队大队

临潭县城關第六小学少先队大队

甘肃省优秀少先队中队(46个)

红古区岗子小学六年级中队

榆中县清水学校 四年级中队 

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四(1)Φ队

兰州市东郊学校四(6)中队

皋兰县九合中学六年级中队

秦州区齐寿镇中心小学梦想中队

清水县西关小学五(3)中队

肃州区总寨镇中心尛学 四(1)中队

金塔县北苑小学 五(4)中队

瓜州县梁湖乡中心小学 四年级中队

玉门油田小学四(5)中队

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五小学 四(5)中隊

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 三(2)中队

金川区第一小学 四(5)中队

甘州区名族小学雏鹰中队

临泽县蓼泉镇中心小学 凌云中队

高台县南华初级Φ学 五(1)中队

山丹县城关小学五(4)中队

民乐县民联镇太和中心小学 四年级中队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五年级中队

凉州区共和街小學 五(3)中队

凉州区中坝镇汪泉小学 梦想中队

民勤县夹河镇完全小学 雏鹰中队

古浪县定宁中心小学 彩虹中队

华藏教育辅导站新华小学 五年級中队

红水镇西坝小学阳光中队

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 五(2)中队 

平凉市实验小学三(2)中队 

泾川县高平镇中心小学 四(1)中队 

崆峒区实验小学 扬帆中队

静宁县细巷中心小学阳光中队

陇西县陈家庄小学 五年级中队

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 四(4)中队

渭源县中心实验尛学三(3)中队

岷县闾井镇中心小学五(3)中队

漳县四族小学二(3)中队

文县城关镇第二小学 五(6)中队

康县两河镇九年制学校六年级中隊

成县纸坊学校二年级雏鹰中队

徽县城关镇东关回民小学 五年级中队 

陇南师专附属实验学校六(3)中队

陇南市实验小学三(1)中队

和政縣西关小学 六(3)中队

康乐县新治街小学 五(1)中队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四(1)中队

合作市第四小学三(1)中队

来源:甘肃省囚社厅网站

1、本公众平台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本公众平台所刊载的广告推广、产品图片、广告词文字、活动链接等均为商家提供推广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疑问请联系商家进行咨询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昌到古浪多少公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