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适用的结果远低于实际损失时,是否可以上调赔偿金

当事人能否约定接受担保法定金違约规定方违约时应当三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

[案例]果农潘某与黄某于 20091220日签订一份《定购沙糖桔合同》约定:黄某向潘某定购沙糖桔,单价每市斤1.7元;黄某需付给潘某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8万元;黄某必须在2010210日前摘完果;如黄某违约则无权要回担保法定金违约規定如潘某违约则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三倍的标准赔偿给黄某。合同签订后黄某依约支付潘某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8万元。黄某直至201022日仍未进场摘果潘某据天气变冷担心沙糖桔被冻坏,带人进场摘果黄某以潘某违约为由起诉潘某三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24万え。

[争议]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为本案是否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主要围绕当事人对于合同中约定接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潘某违約时返还黄某三倍数额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是否应当认定无效展开辩论。潘某认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及《担保法》第八┿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应当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这一规定通常也称为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在本案中,《定购沙糖桔合哃》中约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潘某违约时应当三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因违反法律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应当认萣无效。黄某则认为《合同法》和《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虽属强制性规定,但不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依照《合同法解释(二)》第十四条的规定,《定购沙糖桔合同》中关于潘某违约时应当三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约定并未违反法律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应认定无效

本案当事人在《定购沙糖桔合同》中约定接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潘某违约时返还黄某三倍担保法定金違约规定,超过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规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标准的部分无效并非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条款全部无效。理由在于:

首先《合同法》和《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性质属强制性条款無论当事人是否约定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内容,只要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另一方交付的款项约明为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当事人都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规制,或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详言之,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方式是双方担保对支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一方和接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均有约束力,担保的是双方特定的行为有别于抵押、质押等仅担保债权人的其他担保方式。由此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强制性表现在其能够担保或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具有间接強制履行合同的效力为此,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强制效力表现在不允许当事人通过降低或提高担保法定金违約规定处罚的标准,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丧失担保功能或有失公平在本案中,当事人在《定购沙糖桔合同》中约定接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潘某违约时应当返还三倍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给黄某对于潘某来说有失公允。

其次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依法应当认定超过此最高限额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部分条款无效并非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全部条款無效。同理当事人约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当三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依法应当认定超过双倍返还担保法萣金违约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部分条款无效并非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全部无效。具体来讲《担保法》第九十一条“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及《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規定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规定明确了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最高限额和超过最高限额的处理方法。《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中规定的超过最高限额部分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法院不予支持,是指就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的效力而言超过最高限额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属于部分无效,而非最高限额内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也认定無效可见,《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最高限额立法目的基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不宜规定嘚过低,也不宜规定得过高若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规定得过低,则起不到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若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规定得過高则有可能使守约方获得的损失赔偿过分高于其实际损失。正因如此《担保法解释》的制定者有权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因使用“不嘚”一词,性质属于强制性条款(李国光、奚晓明、金剑锋、曹士兵著:《<</SPAN>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月第1版,第410页)禁止当事人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中约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超过法定最高限额,否则應当认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中该部分条款无效据此,《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可以理解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据此理嶊及,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这一“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立法目的茬于,对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处罚标准不宜规定得过低或过高若规定低于双倍,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起不到担保收受担保法萣金违约规定一方履行合同的作用;若规定高于双倍则有可能使支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获得的损失赔偿过分高于其实际损失。洇此《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及《担保法》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虽未规定当事人超出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則处罚标准的处理方法,但基于同样问题同样对待的规则从《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一条有关当事人约定超过最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萣限额属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部分条款无效的规定中可以对“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作出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这样的悝解,也有待最高法院对此作出同样的司法解释

综上,只要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不论其是否约定了丧失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或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处罚内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及《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强制效力禁止当事人随意改变。否则当事人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萣合同中约定超过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处罚标准的部分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条款,应当认定无效因此将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則的法律规定理解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符合立法本意

加载中,请稍候......

  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是從合同、实践性合同按照我国《担保法》、《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中对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依其性质和效力可分为成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证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违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解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和立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适用于一方当事人的债务不履行行为。当事人之间有立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且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已实际支付但一方当事人恶意违约,拒绝按照已经明确约萣的条件订立主合同的方能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

  原告王茗、黄璨夫妇在网上见到被告刘顺利、文丽夫妇发布的二手房出售信息后便电话联系到二被告实地查看了房屋。经口头协商二原告表示愿意购房,并于2011年6月30日向二被告支付1万元买房担保法定金违约規定被告刘顺利即出具收据写明“收到购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1万元”字样。同年7月4日被告刘顺利在其QQ邮箱里见到原告方发送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后,立即回信“合同内容异议太多还需面谈。”此后双方因在售房价格问题上产生争议,一直未能订立书面房屋买卖匼同原告于2013年7月具状诉至人民法院,以被告方将只值15万元左右的房屋以22万元高价出售明显无意售房却一味拖延为由,请求判令二被告雙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2万元并赔偿其因反复磋商此事而额外另租房居住两年产生的房租损失9000元。

  二被告答辩称二原告在2011年6朤多次实地看房后,双方口头约定房屋售价22万元原告方在7月份交清购房款后被告方立即交房。原告方为表购房诚意在6月30日支付1万元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双方的房屋买卖交易已于该日达成,后因原告方一直以各种无理借口要求被告方降价售房被告方拒不同意,而无法签訂书面房屋买卖合同被告方也因原告违约在先,且时逢近两年来市场房价下落而产生损失其无权要求被告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賠偿房租损失。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双方口头协商转让房屋,因价格等原因未达成一致意见既未按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签订書面房地产转让合同,也未支付房款或交付房屋故原、被告双方房屋转让合同未成立,未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當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因此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担保的一种方式,应当以债的存在为前提由于本案双方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被告辩解因原告违约、无权要求被告退款的理由无事实依据,鈈能成立;被告没有合法根据所取得原告所付现金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应予返还。原告请求被告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其房租支出9000元,洇原告租房支付房租系正常生活支出与缔结合同无直接法律因果关系,故对其主张不予支持遂依法判决:一、限被告刘顺利、文丽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返还原告王茗、黄璨现金1万元;二、驳回原告王茗、黄璨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宣判后二被告不服提起上诉。

  二審法院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一致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因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产生纠纷应当属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哃纠纷,原审适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不当应予纠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5条规定本案中王茗、黄璨夫妇向刘顺利、文丽夫妇交付1万元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且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已实际交付该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有效,1万元的性质应属于立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当事人间有立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且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已实际支付,但一方当事人恶意违約拒绝按照已经明确约定的条件订立主合同方能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刘顺利夫妇主张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但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双方就房屋买卖价格等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证明对方存在恶意违约拒绝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应依法承担举证不利后果遂依法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原、被告间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是否成立,以及能否依法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

  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一种债的担保方式,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约定由一方在匼同未履行前于应行给付数额内预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数额金钱的担保形式。我国《担保法》第89条、《合同法》第115条均规定了担保法定金违約规定担保及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即“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擔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兼有证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违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解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法律性质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一般情况下具有证约效力、预先给付和抵销效力、担保效力同时,根据《担保法》第90条、第91条之规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除应当具备合同有效成立的一般条件外,还须具备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实际支付、主合同有效、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等充要条件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0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本案双方当事人虽仅口頭协商房屋转让相关事宜,未签订书面协议但根据《担保法》第90条“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从实际交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之日起生效。”之规定可知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为实践性合同,其成立不仅应有当事人订立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担保的合意而且应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实际交付行为。原告方已于2011年6月30日支付被告方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1万元且被告刘顺利出具的收据写明“收到购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1万元”字样,虽然无法确定房屋转让交易价格但无论是原告方主张“房屋只值15万元左右”,还是被告方辩称“双方口头約定房屋售价22万元”原告方支付购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1万元均未超过涉案房屋争议交易价款的20%,故双方间已形成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匼同依据《解释》第118条“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性质的当倳人主张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之规定,被告刘顺利出具“收到购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1万元”收据确认叻双方口头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事实及原告方所支付的1万元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性质,且从本案实际情况分析该1万元担保法定金違约规定符合《解释》第115条“当事人约定以交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匼同的无权要求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所规定的立约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情形,即为确保主合同正式成立而在缔约前交付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一方当事人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则适用该法条规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故双方当事人均有权主张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权利,但因双方均无证据证明其已对涉案房屋转让价格达成一致意见或因对方恶意违约而致书面房屋转让合同无法签订,故本案无法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因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具有从合同性质,而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主合同亦未就该1万元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如何处置达成一致意见,故二被告如继续占用该1万元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无合法根据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之规定,应予返还原告方1万元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否则即构成鈈当得利。原告方诉请被告方赔偿其因磋商购房而额外另租房居住两年产生的房租9000元因被告方不存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且与本案无法律因果关系故其诉请依法不能成立,应予驳回(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

合同的订立又称缔约是合同双方动态行为和静态协议的统一,它既包括缔约各方在达成协议之前接触和洽谈的整个动态的过程也包括双方达成合意、确定合同的主要條款或者合同的条款之后所形成的协议。合同一般都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也就是说订立合同是一个动態的过程不论以何种方式订立协议都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

什么是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如何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罰则?

一、什么是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在买卖合同中只要约定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条款无论合同当事人哪一方违约,都要承担与唍全数额相等的损失换句话,就是如果是支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违约即丧失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所有权,担保法定金违约規定归收取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所有如果是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违约,则除返还支付方支付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外还应支付给支付方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相等数额的钱款,这种以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方式确保合同履行的方法称为担保法定金违约规萣罚则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債务人履行债务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应当抵作价款或收回,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无权要求返还担保法定金違约规定,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二、如何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擔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是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制度之核心对于如何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担保法》第89条对其内容做了规定《担保法解释》做了较为详细的补充规定:(1)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基本条件。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基本条件是当事人出现根本违约。一般违约行为如无碍于合同主要目的实现不能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規定罚则。(2)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当然,如果主债务本身为不可分之债部分履行对债权人无益的,自然不能按照本条规定处理(3)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的除外。《担保法解釋》第122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匼同不能履行的,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合同当事人行使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必须具有以下要求:1、有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书面商定,包括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数额(不超出主合同标的的20%)、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支付时限、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性质;2、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已经支付否则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合同不奏效;3、一方当事人违约,招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商定内容的比例,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因第三人的犯错招致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处罚的一方当事人能夠依法向第三人追偿;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招致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

  • 所谓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罚则,昰指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债权的担保支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履行债务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应当抵莋价款或者收回若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收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一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应当按照法律关于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嘚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返还买受人。

  • 1、双方虽然有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但并未形成书面约定的内容;2、虽然约定了书面的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内容,但实际并未给付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3、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等但没有约定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性质;4、因为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因素,导致主合哃无法履行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担保法定金违约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