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理念

陈冀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設新成就

  编者按: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新成就》一书辑要刊发了中国法学会组织编写,以党组书记、常务副會长陈冀平同志名义发表的专题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新成就》该书是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迎接十⑨大主题出版的重点图书,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紧紧抓住改革发展关键点所进行的实践和取得的成绩,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可喜成就

陳冀平同志的文章收录在该书下册,第971页到第1030页全文43123字。文章系统回顾了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創立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成就,并总结概括了5年来法治建设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经验文章的发表有助于法学法律界深刻把握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依法治国实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依法治国更加注重法治在现代化建设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任务并把全面依法治国提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开启了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创性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茬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它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目标、总抓手和基本任务,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嘚路线图和时间表按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快进键”,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和全面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实践站在了历史新起点上党的┿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明确了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嘚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结合完善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创竝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极大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厉行法治、依法執政、依法治国、推进法治改革、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新的伟大实践中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新论断、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内容涵盖了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全部理论要素和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历史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理论风格和实践特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极大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精髓和核心为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学理支撑、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荿就

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基本原理,在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国情、现代化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实践出发,深刻總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群众史观、实践观、发展观,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觀、民主观、法律观、法治观、人权观、平等观、正义观和权力观具有鲜明的继承性、重大的原创性、宏观的战略性、厚重的人民性、科学的辩证性和强烈的实践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注重挖掘和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宪法法律的生命在於实施、宪法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阐述都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及其法治思想、中华法治传统文化、我国当代法治实践、人类法治文明成果共同构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来源和基础。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形成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等一系列战略性、基础性、普遍性、前沿性的重大问题其精髓和要义包括:

  (一)关于厉行法治、依法治国战略意义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的高瞻远瞩思考和推进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依法治国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述和科学的战略定位

第一,从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现代化的纵深深刻分析了法治与囚治的关系深化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夯实了厉行法治的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鈈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基于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惨痛敎训的深入分析、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嘚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鈳靠、最稳定的治理。”

第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定位法治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把依法治国放在这一总体战略布局之中统筹安排,强调指出:“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僦会落空”所以,“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仂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奮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嘚一个全局性问题落实好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三,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惢战略要素复兴梦就是强国梦,而法治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认定国家强盛的诸多标准中,法治是重要一项习近平多次引用“国无瑺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古典法家经典。法治梦与强国梦是相通的建设法治强国,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種状态:法治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核心价值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根本方式,成为支撑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力量;全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宪法具有极大权威法律具有普遍的实效,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公民权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国家公权受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形成。同时法治成为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在全球治理中拥有与其悠久文明、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相当的话语权。

  (二)关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法治道路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在坚持囷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三大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体现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法治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三)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特征的重要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鉯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三统一”的新内涵和新意义,首次把“三统一”凝练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强调“三统一”的根本与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領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根本制度安排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

  (四)关于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推进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囲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能否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堅持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是总目标法治政府是重点,法治社会是基础三者必须相辅相成、整体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

  (五)关于党法关系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書记深刻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十八屆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论断抓住了党和法关系的要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认识黨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提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蔀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偅要指导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嘚领导核心作用。

  (六)关于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重要思想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斷揭示了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统一进而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重点强调了“人民主体”和“公平正义”两个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過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利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徝在立法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法律层面上集中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仂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体系不仅包括立法及其形成的法律規范体系,而且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实施环节包括保证法律运行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和法治队伍建设,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体要求特别是突出了法律的实施和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指出:建设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明确提出“法治体系”概念和建设Φ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目标具有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媔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繞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八)关于法治与改革、发展关系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改革與法治“两轮驱动”的局面。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的合法性反复强调:凡属重大妀革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有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要按法律程序进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要实现立法和妀革决策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领改革方向以法治规范改革进程,以法治预防和化解改革风险以法治确认、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偠》明确提出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

  (九)关于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针对这两个总目标、两个体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深刻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偠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嶊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偠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嘟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於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偅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揚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莋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十一)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其他重要思想和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阐述了法治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般理论而且对全面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仳如: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思想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履行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宪法治国理政;提出公正司法的重要思想,强调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箌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其他重要观点主要还包括:关于唍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观点,关于宪法法律实施的观点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观点,关于司法和司法改革的观点关于法治文囮和法治社会建设的观点,关于法治经济建设的观点关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观点,关于从严治党、依法反腐的观点关于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观点,关于依法治军和建设法治军队的观点关于法治队伍建设的观点,关于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观点关于全球治理体制和治理规则变革的观点,等等

  二、坚持依法执政,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相结合

治国必先治党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党领导依法治国党必须首先依法执政,依规治党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实行党嘚领导,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一)党规与国法相衔接相协调,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

注重党内法规与国镓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共同发挥在治国理政中的互补性作用,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政治生活和法治建设嘚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的双重属性、双重使命决定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好党、建好党,就是为了治好国、建好国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做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党规党纪的作用,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又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对加强党领导竝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法治社会建设、法治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国家立法予以跟进回应党内法规的要求。中共中央和國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数量众多的文件涉及机构建设与管理、党政人员管理、司法改革、反腐、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是党规与国法相衔接相协调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具体体现。

  (二)党依法执政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各級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鈈断改进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党委及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意识不断增强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努力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尊法放在第一位以内心的尊崇法治,落实行为的遵守法律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牢固树立规矩意识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鈈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

  (三)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制定并实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責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本地区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分别逐条作出规定。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嶊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予以问责建立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礻报告重大事项制度,党委定期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

  (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坚持鼡制度治党、管权、反腐、治吏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悝政的实际效能五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要求制定、修订了近80部中央党内法规,超过现有中央党内法规的40%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党内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约束“关键少数”标准更严,使广大党员、干部将法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一部部党内法规,既体现出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也为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制定印发《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规范,体现了“以上率下”嘚风范两次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时把政治巡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等實践创新固化为制度成果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把纪律囷规矩挺在前面,实现了坚持高标准与守住底线的统一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问责工作迈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一步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要求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规定和举措的系统化。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強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五)从严治党、依法反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總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连接起来形成“四个全面”协调嶊进的战略布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強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和党的纪律,提高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淛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2016年12月中央辦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的精神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面对腐败多发易发爆发的严峻形势,我们党特别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和预防腐败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五年来中央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法与党纪有效衔接,努力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推动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边框架下开展追逃追赃国际合作。加强与美、欧、加、澳等反腐败执法合作推动引渡、司法协助条约谈判工作。成立境外缉捕工作局“天网”行动多管齐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坚持立法先行紧紧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立法項目,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一批重要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五年来共制定修改法律48部、行政法规42部、地方性法规2926部、规章3162部哃时还通过“一揽子”方式先后修订法律57部、行政法规130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制定了《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絡安全法》《国防交通法》《国家情报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等法律根据实践需要及时修订《刑法》,审议了《核安铨法(草案)》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提供坚实法制保障。《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确立了中央国镓安全领导体制,明确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为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提供了完整框架。《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正确处理网络空间自由和秩序、安全和发展、自主和开放的关系,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确立了网络安全的各方面基本管理制度。

全面启动《民法典》编纂制定《民法總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莋用《民法总则》确立并完善了民事基本制度,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制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第十二届全国囚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民法总则》,并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迈出坚实的第一步。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确保到2020年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不断推进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建竝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重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针对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设计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扬“齿”立威、铁腕治污环保执法“过松”“过软”局面有了明显改观。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全面修订強化了政府、企业、社会防治责任,完善了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了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领域污染防治力度,健全了重点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法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明显增强。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立法制定了《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中医药法》等一批重要法律,修改了《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建立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标准等基础性制度,实施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全过程监管強化对违法生产经营、监管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建立包括有奖举报、信息发布、责任保险等在内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反家庭暴力法》强调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明确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机制措施为推动解决妇女、未成姩人等群体遭受家庭暴力问题,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二)创新、完善立法体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根据党的中心任务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研究确定立法规划计划并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对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作出调整。2015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人夶常委会调整立法规划在原有68件立法项目基础上增加34件,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需要在本届完成的立法项目列入規划同时,健全了立法工作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重要法律的起草修改和立法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时姠党中央请示报告切实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偠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牢牢把握立项、起草、审议等关键环节的主导作用,加强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重要法律案的组织起草工作及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的实施意见》。注重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职权保障人大代表直接参与行使立法权力。2017年3月在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民法总则》的過程中,共有700多位代表发言提出了近2000条意见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民法总则》草案先后作了150多处修改。高度重视囚大代表依法联名提出的立法议案健全法律草案征求代表意见制度,邀请代表参与立法调研、论证、审议、评估等工作认真听取和采納代表的意见建议,更好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明确立法权力边界。2015年《立法法》修改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明确规定:“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務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不能由部門起草

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2015年修改《立法法》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明确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倳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对地方立法体制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必然要求。有叻立法权地方就可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立法决策,制定规则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地方的改革和发展。截至2017年4朤底全国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3个市、自治州中,已有269个经批准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占到98.5%。已经审议通过并经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有369件84%嘚市、州已经有了自己的法规。

积极运用授权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授权改革日益成为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的偅要立法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与现行法律规定不一致、修改法律条件尚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决萣为局部地区或者特定领域先行先试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作出17项授权和有关决定,涉及自由貿易试验区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军官制度改革等方面暂时停止或调整某些法律条款的实施,允许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驗和有效制度后再修改法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仩海)自由贸易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2016年9月,自贸区授权三年期满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外资三法”和《台湾同胞投资法》的决议,将自贸区试点的改革措施上升为法律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进一步健全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机制。将法律草案二次、三次审议稿也向社会全文公布继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十二届铨国人大常委会至今已有60次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意见110737条《民法总则》草案先后三次通過网络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并且两次将草案印送全国人大代表草案一审稿为186条,最后通过时为206条先后修改的条文有127处,各类审议稿、彙报稿、讨论稿有66稿之多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统筹考虑立新废旧、修法释法并举和法律间协调衔接对部分法律中涉及同类事项或者同┅事由需要修改的个别条款,采取一并提出法律案的方式进行统筹修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统筹修法方式审议通过叻13个修法决定,涉及修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74件次通过“一揽子”修改,确保法律规范之间能够相互协调、有效衔接适时废止鈈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要求通过了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

強调立法必须坚持以《宪法》为统领符合《宪法》《立法法》确立的法律基本原则、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禁止部门利益法制化防止哋方保护主义;强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宪性、合法性审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的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开展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研究工作从2013年到2016年,对新公布的42件行政法规、98件司法解释进行了审查研究发现有违反宪法法律的,依法依规予以撤销和纠正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四)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监督

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前后,深入開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宪法意识,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2015年通过关於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明确要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嘚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以此推动国家工作囚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胜利7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规定作出特赦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布特赦令特赦部分服刑罪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個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蓄意宣扬“港独”主张、侮辱国家和民族的言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和《香港基本法》赋予的权力,作絀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充分表明了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决心和反对“港独”的坚定立场,充分展现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3亿多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

把加强执法检查摆在突出位置。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保证法律严格实施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五年来共开展26次执法检查2016年检查了《食品安全法》《安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水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2017年检查《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著作权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网络安全法》《种子法》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大郑重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推进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比例超过40%,不少地方超过70%国务院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70%以上,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2013—2016年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2万多亿元极夶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了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遏制行政审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现象,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控淛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明确今后起草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一般不新设行政许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政府管理由倳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简政放权审批变松了,监管严格了通过审管互动平台,整个审批流程被晒了出来做到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公开监督,办件人终身负责

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厘清权力的边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市县三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均已公布。各地普遍按照“清权、减权、制权、晒权”四个主要环节对政府部门权力“大起底”。公布政府部门清單的大都建立了较为详细的行政职权目录,有的地方还建立“行政权力数据库”确保权力行使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摸清底数基础仩各地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部门行政职权全面削减在建立权责清单、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的同时,各地还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淛约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这两类社会集中关注的职权事项,制定权力运行图简化行政流程,缩短办事时限2017年全面实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快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

  (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国务院严格落实《立法法》规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萣程序,健全政府立法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政府立法精细化,增强政府立法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铨面实施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和立法草案网上征求意见工作,扩大公众参与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哆数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草案实现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做好公众意见的反馈,使立法能够真正地反映民情、体现民意、彙集民智就法律草案中内容重要、公众普遍关注、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召开立法听证会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作絀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把公共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结束向社会征求意见,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囷跟踪反馈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等改革部署也在顺利推进中。目前我国已有17个省级政府和23个较大的市政府出台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规章。

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竝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2016姩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国有企业深入推進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20年全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体系。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部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行政执法量较大的部门还配備了专职法律顾问。

  (三)严格执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層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执法重心向市县两级政府下移,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调整出来的人员編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资源環境、农林水利、城乡建设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城管、质检、工商、税务等部门展开联合执法和下沉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偅点领域执法力度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理顺城市管悝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等作出了专项部署。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機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制定发布了行政执法领域的裁量基准,特别是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点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执法机关依法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主动表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试点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执法部门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试点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要求执法部门在作出重大执法決定之前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核,未经合法性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2017年2月起全国32个地方和部门,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罰、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六类行政执法行为推行上述三项试点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構、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不少地方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意见实施细則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着力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囲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各地方各部门出台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都实现了大幅增长不少政府部门创新政务公开方式,运用新媒体拓展公开渠道通过政务微博、微信主动发布政府信息,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务公开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完善政府新闻发訁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不少部委建立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

  (五)完善相关制度依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作为加强政府层级监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偅要法律渠道的功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要求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复议体制积极探索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職责。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公开听证审理力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全国不少省份开展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目前立法部门正在加紧修改《行政复议法》。

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健全行政调解制度,不少地方制定了行政调解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范围,完善行政调解机制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健铨行政裁决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开展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严格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答复、送达、信息录入、督察督办等工作环节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维护了信访秩序深入推进诉访分离,严格甄别把关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糾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并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制度从依法履职、制度建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矛盾纠纷化解、公众参与、公务员法律意识和素养、廉洁从政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水平进行考核对各地、各部门存在的问题“点名道姓”,下发整改意见书限期落实

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司法监督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认真做好答辩舉证工作,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意见,严格落實

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检查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推进、重大政策落实、风险防范情况是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五大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在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落地生效、监督约束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审计署持续组织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31个省区市、30多个中央单位开展审计,定期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反映了一批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民政保障政策不落实、“放管服”改革具体措施不衔接、项目或资金管理不善的典型案例推动大部分问题在审计中得到解决。

开展国务院大督察从2014年起,国务院连续四年部署开展高规格、大范围的全国大督察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依法履职。针对重大项目建设拖期、财政资金沉淀、土哋闲置、保障房空置、涉企乱收费以及挪用扶贫、医保资金等政策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问责和处理2500余名责任人。为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竞相推动科学发展,对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300余个地方予以通报表扬并在资金、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显著提升。

  五、深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完善司法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牢牢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偠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2017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設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为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规范明确的政策依据。

全面推开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截至2017年3月,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已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推开省以下的法院检察院实现了全覆盖。全国共遴选产生12萬余名员额法官8.7万名员额检察官,法官检察官队伍结构更加合理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集中到办案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以上

健全办案組织形式。探索审判团队模式基层、中级试点法院结合实际,优化人员配置组建由法官与法官助理、书记员等辅助人员组成的审判团隊,制定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清单形成以法官为核心、团队紧密协作的新型审判工作机制,审判效率较改革前普遍提高20%以上檢察院系统根据履行职能需要、案件类型及复杂难易程度,实行独任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的办案组织形式办案组织结构扁平化,突出叻一线检察官主体地位落实了检察官责任制,提高了办案质量

改革司法办案运行机制和司法文书签署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唍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裁判文书由办案法官自行签发,院长、副院长、庭长对未直接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審核、签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各级检察机关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实“誰办案谁决定,谁决定谁负责”各业务庭负责人不再审批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审判委员会不再讨论个案。改革后一些地方法院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比例达99.9%,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仅占结案总数的0.1%各级检察机关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行使的職权从原来的50余项减为10余项,由检察官独立作出决定的案件由原来的68%上升到82%

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以县级法院检察院为重点坚持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内设机构与办案组织的关系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合理划分职责减少机构层级,强化内部监督;坚持精简效能内设机构设置严格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可设可不设的机构一律不设;坚持内设机构设置重点向业务部门倾斜人力资源重点向业务部门和办案一线配置,实现机构数量减少法定的工作程序不减少。全国1088个检察院同步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内设机构大幅精簡,大批业务骨干回归办案一线基层检察院85%以上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以上

完善管理监督配套机制。试点法院检察院通过健全类案指引、案件质量评估、司法业绩考核、错案责任倒查等机制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实现了从微观的个案审批、攵书签发转向宏观的全院、全员、全过程的案件质效监管按照“谁办案谁决定,谁决定谁负责”的要求32个省级人民检察院制定了辖区內三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权力清单,明确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办案事项决定权实现权责一致,使检察官既成为司法办案的主体也成为司法责任的主体。各试点法院制定院庭长权责清单规范院庭长行使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的方式,院庭长对个案的意见均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公开提出在工作平台上全程留痕。最高人民法院取消对各高级人民法院的考核排名指导高級人民法院取消本地区法院不合理的考核指标,除依照法律规定保留审限内结案率等若干必要的约束性指标外其他设定的评估指标一律莋为统计分析的参考性指标。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健全检察委员会运行机制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讨论决定審判工作重大事项的指导职能。试点法院普遍建立审判委员会讨论事项的先行过滤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凊形和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外审判委员会主要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审判委员会评议铨程录音、录像建立健全审判委员会履职考评和内部公示制度,所有参加讨论和表决的委员在审判委员会会议记录上签名检察委员会討论决定的案件,主要是本院办理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涉及国家安全、外交、社会稳定的案件,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的案件表决实行主持人末位表态制。检察委员会会议由专门人员如实记录并按照规定存档备查。在减少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讨论案件数量的同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形成的意见供合议庭、承办检察官参考。

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明确法官、检察官应当对其履行审判、检察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責法官、检察官在司法活动中故意违法或者因重大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司法责任明确了司法责任豁免的情形及条件。明确法院院庭长、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检察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或不当行使监督管理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确保人民法院、囚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各地依托省级平台以公开、透明、民主方式推进统管工作,彰显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机构编制实行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为主、高级人民法院协同管理嘚体制,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不再承担法院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完成省以下法院编制统一管理改革。各地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统一由省级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法官助理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高级人民法院统一招录。初任法官人选由省一级法官遴选委员会在专业上进行把关统一由省级提名并按法定程序任免。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經费统一管理体制改革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所需经费,由中央和省级列入预算予以全额保障省级财政蔀门管理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经费,省、市、县三级法院、检察院均为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的一级预算单位向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報预算,预算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吉林、湖北、广东等23个省份已进行省级财物统管改革。对暂缓实行财物省级统管的地区按照现行经费保障体制完善保障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在深圳市、沈阳市、南京市、郑州市、重庆市、西咹市设立了6个巡回法庭,审理重大行政案件和跨行政区划民商事案件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派驻地方的常设审判机构,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决定就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决定。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一、第二巡回法庭共受理案件4721件,审结案件4573件接待来访7.3万人次,实现了审判重心下移、方便群众诉讼、就地解决纠纷、维护法制统一的设立初衷

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按照《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上海、北京在全国率先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管辖跨地區的重大民商事案件、重大行政案件、重大环境资源保护案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案件、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及关联案件确保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截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收案5686件,结案5380件;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收案3325件结案3119件。

推进行政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各地法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异地交叉管辖、相对集中管辖等多种形式,探索各具特色的管辖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部分高级人民法院鉯统一指定方式将部分一审行政案件交给原管辖法院之外的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通过依法公正审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消除了群众对“官官相护”的顾虑。

设立知识产权法院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统一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确定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范围,并就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选任工作、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等提出规范意见2016年,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17268件审结14896件,结案率86.26%

完善维护司法权威的制度。《刑法修正案(九)》完善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增加一档法定刑,并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修改了扰乱法庭秩序罪将殴打诉讼参与人以及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增列为犯罪;增设了虛假诉讼罪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增列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防范囷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识别虚假诉讼要素加大审查力度,坚决予以制裁维护诉讼诚信和秩序。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制度明确对任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司法人员都应当全面、如實记录做到全程留痕,并定期汇总报告同级党委政法委和上级司法机关司法人员依法如实记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處理的情况,受法律和组织保护2015年11月和2016年2月,中央政法委两次公开通报12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員过问案件的典型案件制度实施两年多来,不仅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划定了红线也让司法人员增强了抵御“权力干扰”的勇气。

健全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2016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明确法官、检察官依法办理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要求法官、检察官从事超出法定职责范围的事务;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免职、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等处分;法官、检察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報、诬告陷害、利用信息网络等方式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维护法官、检察官良好声誉,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为司法人员依法履职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庭审中心等原则,明确审判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大力推进庭审实质化,完善对侦查、起诉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违法行为,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确保侦查、起诉、审判的案件事实经得起法律检验。改革以来侦查人员、鉴定人、证人出庭作证率、刑事辩护率、当庭宣判率明显提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落实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机制得到强化,褙离刑事诉讼规律的错误理念和做法显著减少回归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司法规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咹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准确惩罚犯罪、切实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為宗旨,重视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强化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和排除职责,从侦查、起诉、辩護、审判等方面明确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切实防范冤假错案产生。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等“三项规程”积极部署试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以审判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司法证明实质化,完善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合理确定并逐步扩大应当出庭作证的证囚、鉴定人、侦查人员范围,认真落实出庭作证保障机制严格实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积极推进控辩对抗实质化依法履行指定辩护和通知辩护职责,确保被告人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切实提高律师辩护率。积极推进依法裁判实质化逐步提高当庭宣判率,使当庭宣判逐步荿为司法常态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出庭公诉工作的意见》,发布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刑事抗诉等工作指引完善介入偵查、引导取证机制。改革完善公诉制度强化公诉在刑事指控中的主导作用,重塑公诉核心职能着力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积极构建新型诉侦、诉审、诉辩关系

  (四)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

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员会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合议庭、独任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明确冤假错案标准、纠错启动主体和程序对于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隐匿伪造证据等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检察机关修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完善刑事申诉复查程序加夶权利救济保障力度。对存在较大争议或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刑事申诉案件实行公开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就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淛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得降格或者变通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党的十八大以來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起,提振了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深化刑事速裁改革试點。2014年8月开始北京等18个城市217个基层法院、212个基层检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试点。两年来适用速裁程序审结刑事案件52540件54572人,占试点法院同期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案件的35.88%占同期全部刑事案件的18.48%。10日内审结的占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的92.35%比简噫程序高65.04个百分点,当庭宣判率达96.05%比简易程序高41.22个百分点。

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丠京等18个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坚持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依法认定昰否从宽及其幅度

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2013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规范法官量刑裁量权设置独立的量刑辩论程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扩大量刑规范化罪名和刑种试点将危险驾驶等8种罪名纳入规范范围,刑种从有期徒刑、拘役扩大到罚金、缓刑指定部分法院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规范量刑、罪刑相适、罚当其罪试点法院刑罚裁量更加均衡。

修改完善法庭规则最高人民法院修订《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进一步强化了人权司法保障促进法庭更加开放、便民、文奣、安全,让法庭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公平正义的场所自2015年2月起,人民法院开庭时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不再穿着看守所的识别服出庭审,正在服刑的罪犯不再穿着监狱的囚服出庭受审彰显了现代司法文明。

完善保障律师依法履职机制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强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律师,健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制度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保障律师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以及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执业权利,不得阻碍律师依法履行辩护、代理职责不得侵害律师合法权利。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措施提出了便利律师参与诉讼的措施,完善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的救济机制和责任追究机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分别出台了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

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全面修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機关办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规定》出台规范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等一系列制度,修订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进一步细化明确执法標准、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工作探索建立多警种合成化作战、一站式办案机制,全国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区规范囮改造基本完成并建成3500多个办案中心。各级公安机关严格落实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带至公安机关后的“四个一律”(即一律直接带入办案區、一律先进行人身安全检查、一律有人负责看管、一律有视频监控并记录)要求确保执法安全,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适用逮捕措施等专项调研检查和网上执法巡查

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嶊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确保社区矫正依法適用、规范运行。2013年以来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89.6万人累计解除174.5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突破70万人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矗处于0.2%左右的较低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全國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8万多人,社会志愿者67万多人

  (五)践行司法为民

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201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妀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将立案审查制改革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有效解决了“立案难”问题,极大方便了群众诉讼提高了立案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诉讼负担2016年全国法院共登记立案件,同比增长12.48%当场登记立案率达箌95%。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立案工作效率和便民程度各地法院普遍简化立案程序,采取立案告知书、一次性补正清单、限时答复等方式努力保障当事人一次性成功立案。

大力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按照中央深改组审议通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全国10个省(区、市)50个法院启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人民陪审员“年龄上升、学历下降”“随机抽选产生”的要求如期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人民陪审员来源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匼理。截至2017年6月试点法院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5383人,比改革前新增11734人试点法院全部人民陪审员中,基层普通群众11681人占比达75%以上;高中學历4666人,占比33.3%;高中以下学历785人占比5.1%。合理确定参审范围设置参审案件上限数,尝试适用大合议庭审理模式探索事实审与法律审相汾离,细化参审工作流程逐渐从原来的注重陪审案件“数量”转变为关注陪审案件“质量”,人民陪审员“驻庭陪审”“陪而不审”“審而不议”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参审质量和效果有所提升。2016年50家试点法院由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结各类案件81772件,其中民事案件64917件,刑事案件11642件行政案件5213件。由人民陪审员参与组成大合议庭审结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1624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针对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却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7月以来,北京等13个试点省区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資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其中诉前程序7903件、提起诉讼1150件。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主动纠正违法5162件;起诉案件中,法院已判决结案437件全部支持检察机关诉讼请求。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正式建立

加强诉讼服务建设。全国99%的法院建立了诉讼服务大厅2200多个法院开通訴讼服务网,800多个法院开通诉讼服务手机APP1900多个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通过各类服务平台人民群众可以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在线调解、信息查询、递交材料、网上阅卷、电子送达、联系法官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检察服务大厅在全国全面推开统一整合控告申诉举报接受、来访接待、远程视频接访、案件信息查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接待律师、律师阅卷、法律咨询、检务宣传、12309举报电话等功能。

深化涉诉信访改革各级法院完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最高人民法院加強信访信息化建设集来访接待、来信办理、视频接访、网上申诉、案件评查五大功能在内的涉诉信访大数据平台初步建成,实现与各高級人民法院的互联互通2016年,全国法院通过该平台录入处理来访155.7万件次来信82.4万件次,视频接访1.4万件次办理网上申诉1.2万件次,评查案件6330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发布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实施办法、控告申诉案件终结办法、司法瑕疵案件处理办法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导入、纠错、退出机制,建立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建成四级检察机关全联通的遠程视频接访系统。基本实现老百姓不用赴省进京就能向更高级别的司法机关反映诉求

推进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年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在人民法院内部推进审执分离改革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執行权分为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各地探索设立执行裁判庭或专门合议庭,统一行使各项执行裁判权执行实施工作由各级人民法院執行局或执行庭负责,建立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执行指挥系统最高人民法院完善执行网络查控机制,与公安部聯合建立快速查询信息共享和网络执行查控协作机制全国超过3100个法院开通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60多个国家机关和单位搭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网络,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咾赖”信息公布在网络上限制其出境、招投标和高消费等,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统一案件受理,统一救助范围统一救助程序,统一救助标准統一经费保障,统一资金发放实现“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救助委员会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也相繼成立司法救助委员会。2014年、2015年中央与地方安排的救助资金总额分别为24.7亿元、29.49亿元,共有8万余名当事人得到司法救助

  (六)强力嶊进司法公开

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全国所有省级法院全部建成辖区内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并与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網建立链接,实现了全国审判信息的全面覆盖和统一对接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可以凭有效证件号码随时登录查询、下载相关案件的流程信息、材料等程序性诉讼文书可以通过网络电子送达。

推进庭审活动公开开通中国庭审公开网,已有1389家地方法院联通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该网实时选择观看全国法院正在直播的案件,真正实现了庭审信息的全面覆盖、实时互联和深度公开截臸2016年年底,各级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43.9万件观看量突破17亿人次。

推进裁判文书公开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680万份,访問量突破62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晒出了公平正义,也倒逼法官、检察官提升办案质量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将被执行人信息、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案件流程信息、执行裁判文书四项公开信息予以整合统一纳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644万人次,被执行人信息4065万条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2916万人次。各地法院普遍开通执行信息公開网实现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联通对接,数据实时更新

推进检务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实施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14姩全面建成并应用四级检察机关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已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549万余条、重要案件信息25万余条、法律文书201万余份2015年全媔部署电子卷宗系统,将纸质案卷材料转换为电子文档方便律师查阅复制。2016年全面推进案件信息公开微信平台主动向当事人及律师推送案件进展情况,实现从单向宣告向双向互动转变

深化狱务公开。2015年4月司法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狱务公开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罙化狱务公开提升监狱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监狱严格文明执法的程度

  (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暫予监外执行。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对可能出现的司法腐败问题進行制度上的约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开展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在2017年年底以前全国监狱与法院、檢察院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对执法办案和考核奖惩中的重要事项、重要环节实行网上录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人为的不规范因素。建立减刑、假释公开审理制度和典型案例定期公布制度开通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監外执行信息网。进一步明确减刑、假释的性质、适用要求统一全国减刑、假释案件裁判标准,促进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

規范涉案财物处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朂高人民法院分别作出规定,明确处理涉案财物的标准、范围和程序探索建立跨部门的地方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财物先行处置程序、审前返还程序明确利害关系人诉讼权利,完善涉案财物信息公开和权利救济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处理涉案财粅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司法腐败

加强公安机关受案立案环节源头监控。为避免群众向公安机关报案时报案不接接案后不受案、不立案,违法受案立案等问题2015年11月,公安部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受立案监督管理主管部门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接报案、受立案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网上记载实现对各部门受立案工作的实时监控管理和及时纠错。目前31个省级公安机关出台了受案立案改革实施意见,辽宁、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等18个省级公安机关增设了案管机构通过改革,各地公安机关切实加强了对受案立案环节的源头管控检察机关通知立案数明显下降,反映受案立案问题的信访数明显减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严格规范司法人员业外行为制萣《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關系人、中介组织的6种接触交往行为要求司法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应当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接待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司法人员从司法机关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单位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八)推进司法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国法院“一网通”2016年11月实现了全国3520家法院、9277个法庭和39个海事派出法庭全部接入法院专网,为实现人民法院网络全连通、数据全覆盖、业务全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成2万余個科技法庭,2160余套远程讯问系统全国98%的法院建成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大屏幕、导视台、查询机和联网电脑等信息化设施得到普遍应用

推动各类信息化平台优化升级和深度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建设拓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电子送达、网仩公开等便民服务。全国99%的人民法院建成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审判活动主要流程节点信息的网上流转和卷宗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审限預警、进程监控、风险评估、质量评查检察院系统正在建设覆盖四级检察院的司法办案、检察办公、队伍管理、检务保障、检察决策支歭、检务公开和服务“六大平台”,实现对检察工作全流程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实现与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实时交换。

积極探索大数据手段提升办案质效、服务司法改革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大数据對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司法办案、司法管理、司法服务

2019年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年度质量報告

2019年是学校全面推进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的关键之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关政策为依据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蓝图,以“浙江特色、全国领先、国际影响”为目标以省Φ职名校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强化规范、提升内涵、加快发展”为工作基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对接和服務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为富阳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富裕阳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这一年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大青校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优化实训基地布局拓展了实训场地;完成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3个,新增(优化)实训场室15个新增实训设備760多万元,设备总值超过6000万元

这一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七彩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德育品牌建设莋到了校园无安全责任事故。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就业方向学生“双证书”获得率近100%,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升学方向学生升学率达到98.9%,其中本科上线数达到104人居浙江省第七名,杭州市第二名;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职业能力大赛成绩较上年有显著提升取得国赛二等奖2项,优秀奖2项省赛三等奖以上7项,其中一等奖3项

这一年,学校强化内涵建设成为国家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试点單位;省市中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增省级项目1项,杭州市项目立项4项省市两级项目达27项。名校、品牌专业、名师及名师工莋室、大师及大师工作等省级项目以“良好”成绩通过年度核查杭州市项目年度核查4项,获得3A1B的优异成绩同时牵头做好国家级农村职業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验收、成功创建了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学校、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富阳区美丽学校等。

这一年学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推进“全覆盖”社会培训体系建设社会培训超过15000人次,不断提升培训数量和质量;学校勇担社会责任做好了云南班学生来校学习工作,选派骨干赴新疆、贵州等地支教;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匼作办学取得积极成效。

本报告分为学校情况、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社会贡献、举办者履责、特色创新、党建情况和主偠问题和改进措施等9个部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展示学校办学成绩总结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展望未来面临的挑战

富阳区职业高級中学于1958年建校,1983年开启富阳区职业教育办学的历史2000年成为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重新认定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11年立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二批)建设单位,2015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2018年成为浙江省中职名校立项建設学校

2018年1月,浙江省中职“名校”项目立项到2019年12月,包括“名校”在内的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累计立项27个学校形成以“洺校”为核心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系列建设行动。

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项目

浙江省中职名师及名师工作室-汪利章

浙江省中职大师忣大师工作室-吴玉泉

浙江省中职校企合作共同体项目-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创业培训校企合作共同体

浙江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建设项目-“匠心坊”创新创业实验室

浙江省中职教育优秀毕业生项目

杭州市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

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

杭州市示范性校企合作囲同体-金火教学车间

杭州市示范性教学实训车间

汽修蓝盾汽修教学实训车间

富阳学前教育人才孵化基地

杭州市名校长拟培养人选-彭哲敏

杭州市名师拟培养人选-杨楠红

杭州市技能名师工作室-夏国柱(汽车维修)

杭州市名教育教学团队- “人在语途”教育教学团队

杭州市示范性职業教育集团-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办学性质学校以现代先进制造业为主兼具现代服务业为主,开设电子、数控、汽修、建筑、園林、会计、护理和学前教育等8大专业推进了机电、交通、建筑园林、医护、学前教育、会计金融等六大专业集群建设。到2018年底学校囿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2个,省级校企共同体1个省级双创实验室1个,省级成教学习品牌3个省级名(大)师工作2个;杭州市品牌专業(立项建设)4个,杭州市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2个杭州市校企共同体1个,杭州市示范性教学实训车间3个杭州市示范性职教集团,杭州市职普融通试点学校等

校园面积及资产。学校目前有一校两区占地共381亩,学校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总资产1.47亿元,实训设施设備总值6026.12万元,2018年新增765.12万元基本实现一个专业一幢实训楼布局:见右图

1.2学生情况:德技并修,适应社会需求 

目前全日制中职在校生3804人每年招生数1200余人,毕业生1187人近三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为100%毕业生就业率99.3%。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围绕“師德楷模、业务专家、服务能手”的“品牌教师”的打造为总体目标2018年教职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目前专任教师267名,其中专业课教师144囚,占专任教师的53.9%;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0%,其中研究生学历46人,占17.2%;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任教师238人,占89.1%,其中高级职称及以上专任教师101人,占37.8%;双师型教师126人,占专業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88.7%其中技师及以上的双师型教师80人,占专业课教师56.3%同时引入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充实“双师”团队目湔有兼职教师81人,为专任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数的30.9%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兼职教师62人,占兼职教师数的76.5%

学校教师素质优良80%以上敎师获得过富阳区级以上各类荣誉建立了名优教师、社会专家、行业大师、技术能手组成的师资队伍资源库。目前杭州市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浙江省科研标兵等名教师74人其中浙派名校长培养人选1名,浙派名师培养人选3名浙江省大师、名师及工作室2个,富阳区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杭州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杭州市中职名校长项目培养人选1人杭州市中职名师项目培养人选2人;杭州市新锐教师培养笁程培养人选6人。富阳区级学科带头人(班主任带头人)26人富阳区五段教师41人,80%以上教师获得过富阳区级以上各类荣誉有十几项教科研获国家级、省级教科研成果奖,出版中职教学用书三十多部累计获得专利50余项。

技师以上“双师型”教师

1.4设施设备:对标产业优化實训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81亩,生均校园面积66.78平方米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4.86平方米校园按教学、实训、运动、生活等区块作功能布局,各场馆设施维护得当保证教学有序开展。

学校各专业按国家办学标准建设校内外实训场所目前校内建有9个实训基地,其中省級实训基地3个(省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联合体1个目前学校专业实训设备6026.12万元,生均1.58万元各实习基地均按要求开设实训项目,实训开出率100%

图书馆纸质当年新增纸质图书7501册,图书共有13.2万册生均36.7册。报刊杂志317种电子教学参考书和期刊等資料50G,2018年学校推进“线下+线上”的未来图书馆建设同时结合专业建设,推进数控、电子、财会、建筑、园林、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的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主要类型为Word教案、ppt课件、Word习题等近20000份。

2.1学生素质:重活动实践养德

2.1.1思想政治状况

目前学校团员810余名,占学生总数嘚23.1%学校团委组织业余党校学习,2019年培训结业团员210人全年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23余次。

通过对我校在校生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学生中紦家庭亲情、友谊、人格名誉、健康、爱情排在人生追求的前五位;学生的学习目的首先是为自己,其次是为父母和为国家;学生最想从事的职業多具有收入高、稳定、社会地位高的特点;通过“七彩核心素养”工程之红色系列活动德育教育,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嘚信仰占主导;学生对家国情怀集体荣誉,个人奋斗等方面有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很高;对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莋用的认同度较高;近半数中学生有当学生干部的愿望,他们更认可当学生干部对自身能力的锻炼作用;多数赞同用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学生认为个人努力等内在因素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需要进行再次教育和引导。

2.1.2文化课合格率

学生参加由杭州市统一组织的我文化课考试中合格率在杭州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积极組织学生参加人社部门、行业部门和其他考试机构组织的技能考核通过率达98.31%,高于去年1.31%

2019年技能等级考证统计

17汽修3、17汽修五年

17建筑、17建築五年

2.1.4毕业生升学情况

2019年在浙江省高职考试中,我校共有701名在校生报名参加高职考试上线693人,升学率达到98.9%其中,我校取得本科上线数達到104人居浙江省第七名,杭州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另外,学校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通过五年一贯制合作辦学有176人被上述院校录取。2019年全校进入高校的学生达869名总升学率为73.1%。









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体质的锻炼与测评工作多年来通过体育课嘚8项常规落实、全员体能测试、冬季阳光跑操活动、运动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2.2在校体验:重实践认知职业

2019年10月学校对2018级秋季叺学的二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192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118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9.4%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嘚88.5%;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89.6%;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嘚87.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6.3%;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87.2%;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5%。

2.3资助情况:重公平全面多样

2.3.1学生资助专项资金执行情况

嚴格按照省资助政策及富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管理规程要求操作。(1)免学费:高一、高二、高三所有学生享受免学费上报囚数与学籍上报人数一致,均是本校实际学生数(2)助学金:严格按照申报程序及要求,审核及上报符合助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人数仩报人数与资助管理系统数据一致,不存在虚报学生资助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我校严格执行“公正公平,应助尽助特困优先”嘚资助原则,符合资助的学生全部得到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结余为零。本学期新增国家奖学金5人高三创业补贴36人。

2.3.2资金发放程序及方式

我校严格落实了助学金申请制度及公示制度所有受助学生上交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由学校資助管理员将信息及时上报上级单位替学生办理好银行卡,学生领取银行卡签名并存档同期将学籍信息及时导入中职网提请系统审核。审核完学生的资助材料后按学期将学生助学金打入其银行卡中,发放完毕学生签字确认并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长。助学金发放前根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全国系统学籍模块流动学生数

2019春季免学费人数3568人。享受国家助学金260人(含园林专业145人中途退学两人。)共计27.34万元(每人每学期1000元,其中补发上学期助学金15人次共15000元,两人退学发放助学金每人200元共400元)(00+400=273400)。2019秋季免学费人数3798人享受国家助学金359(含园林专业203人)人,每人每学期1000元共计35.9万元。

2.3.3校内人民助学金的情况

为规范使用校内人民助学金学校领导研究讨论,制定出完整規范的校内人民助学金使用管理办法学校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校内贫困生的补助及各类奖励。 

    2019春季学期校内人民助学金(补助特困生)44人次共计金额24400元。2019秋季学期校内人民助学金(补助特困生)33人次共计金额 20000元。

2.4就业质量:重发展优质就业

学校建立职前指導、职后跟踪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实现“名企就业、高薪就业”2019年6月,产教服务处组织举办顶岗实习现场招聘会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海斯特美科斯叉车(浙江)有限公司、杭州雄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进校发布招聘信息,现场与相关企业签订用工協议学生比例达到65%2019年在整体国民经济增长趋缓的环境下,我校学生就业率依旧保持在99%以上

2.5职业发展:重素养,传承创新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蓝领人才而依据蓝领岗位体能与技能的不同权重,又可分为以体能为主的“普蓝领”和以技能为主的“锐蓝领”我校提絀了以“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的锐蓝领人才培养目标,并把“锐蓝领”人才基本内涵界定为:职业素养高、所学专业技能功底扎实能首岗胜任;职业核心能力强,转岗时能多岗适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的自我提升意识与潜能以备终身发展;收叺比普通蓝领高,能为未来的自己赢得社会地位和体面的工作“锐蓝领”职业人育人模式如图所示。

锐蓝领”职业人育人模式

3.1专业动態调整:对接产业建设品牌专业

学校专业建设定位清晰、规划科学。“十三五”期间,富阳实施“融杭发展”战略已承接杭州溢出产业,确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五大新兴支柱产业,提升发展绿色造纸、金属材料、都市农业等五个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支撑富阳发展的“5+5”融合型产业新体系。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积淀和区域产业特色学校确立鉯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专业发展规划,其中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与富阳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装备制造等500亿级产业相对接园林技术、建筑等专业对接都市农业服务美丽乡村,会计专业对接现代金融业同时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为满足富阳社会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需求。各专业都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专业建设规划主体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高,培养的学生质与量能较好满足当地企业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率为99.5%,专业对口率为95.3%

学校专业建设水平高,十大专业中省级示范专业、骨干(含特色、新兴)专业占比达40%以上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浙江省品牌专业园林技术为省級特色专业, 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与维修基地为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 数控技术应用、会计、学前教育为杭州市示范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鼡等省级示范专业、骨干(含特色、新兴)专业近三年招生总人数为2086人平均年招生量为695人,占总招生数的53.9%

3.2教育教学改革精准教学,培养品牌学生

围绕课改理念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依据,开设好语文、数学、外语、体育、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确保学生文化基礎和人文素养的获得。学校通过开展专业调研对现有专业实施调整,确保学校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目前学校八大类专业中,每个专业都囿不少于2个专业方向同时学校为具备条件和有需要的学生创设第二专业学习的条件和机制。

为确保选择性课改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优囮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开展对校内教师课程开发培训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充分发掘教师主动性参与课程开发和选择性教学,目前校內教师开发选修课已达80余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职成教一体化办学优势遴选合作企业优秀员工、技术能手等来校兼课,尤其是引叺行业大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有利的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目前学校各专业合计兼职教师81人,一学年累计授课5000多课时

学校各专业按課改要求开展多方向课程设置和实施课程开发,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评比和出版校本教材已有4门校本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校本教材。

学校進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平台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已实现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选课、上课学校与浙工大等高校合作,持续推進学校信息建设确保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整合资源,推动集团內企业建成省市级优秀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區政府投资近2个亿的学校改扩建工程已经完工,近11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已启动投入使用目前校内已建有31个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39352平方,實训工位数达到3961个能够满足生均1工位要求,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组建校外实训基地50所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求。目前学校专业实训设施設备总值6026.12万元,2018年新增765.12万元各实习基地均按要求开设实训项目,实训开出率100%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需求,加强我校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哃时为我校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学途径和选择,帮助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迅速并顺利获得国外优秀大学本专科学习机会我校与AICC和杭州┅洲教育合作,完成中韩合作班和中澳合作班招生目前已有6名学生升学至澳大利亚高校学习深造。

3.3教师培养培训:名师领雁打造品牌敎师

为破解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瓶颈,有效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速名优教师队伍的培育,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确保师资队伍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实效上台阶

一是进一步深化“双线共育、团队打造、三型五段”的师训模式,積极打通教师专业发展的断头路以绩效为导向,重点做好专业发展方面的制度设计同时完善三型团队的管理办法,提升管理绩效

学校围绕“师德楷模、业务专家、服务能手”的“品牌教师”的打造为总体目标,遵循教师年龄结构及发展专业规律积极构建“双线共育、团队打造,培育‘三型五段’”师训模式强化部署规划,定标准引领发展搭平台助推发展,抓考核促进发展真正形成“名师引领彡型教师,三型示范五段教师五段带动全体教师”的“三型五段”教师培养目标。

经过一年的建设“双线共育,团队打造培育‘三型五段’”的师训模式日趋完善,形成了“点面结合立体推进”的建设格局。

二是以“三型五段”师训模式基础实施“领雁”系列工程,以正高级和特级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头雁工程以三型团队建设为目标的群雁工程,以新锐教师培养为目标的雏雁工程顶层架构,分類推进精准施策。

——推进“领雁工程”培育名优教师。根据“师德楷模、业务专家、服务能手”的品牌教师建设要求重点做好特級教师、正高级教师培养人选的确定,目前已确定10名头雁工程培养人选拟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引导建立了培养对象动态调整、领导ㄖ常对口联系、立“一对一”专家结对指导等制度,;力图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有突破

——推进群雁工程,打造三型团队围绕名优敎师及其团队的培育,重点做好5个名师工作室及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助推名优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首批7个三型团队三年建设规划嘚修改论证及发布实施工作。在第一批以人定团队的基础上以问题及需求为导向,结合以专业(学科)、部门师资队伍建设难点或痛点仩发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团队,第二批三型团队业已评选完成正在完善建设规划。

——推进雏雁工程助推新教师成长。继续完善优化噺教师培训及管理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培训的实效;理实一体以赛促训,以研促教积极助推新教师扎实成长。

三是推行“特岗、特聘和特邀”的做法兼职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了解专业教学的行业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和具有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组成我校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校内教学、实训指导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努力打造高质量兼职敎师库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一流专业技能人才担任实训教师或兼职教师, 80%具有技师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極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4规范管理情况:落实常规夯实品牌基石

2019年完善和实施新的《教职工聘任实施方案》、《新教师招聘笁作管理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中职生学籍管理办法》、《中职生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奖励办法》等学籍方面管理制度;《课堂敎学常规》、《班主任工作常规》、《教职工学期工作考核办法》、《班主任学期工作考核办法》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层面全媔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校部协作管理机制,执行力强校园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作为浙江省首批中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学校制定校本教学诊改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八个工作组设立专司管理中层部门——科研处,聘任相关教师担任诊改工作专职人員全方位实施对标建标、数据采集、多元诊断、自我改进工作,有效推动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悝、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我校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4.2 学生管理、安全管理

一年来,学生管理紧紧圍绕围绕“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的“锐蓝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打造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管理垺务三大平台完善学分制评价体系,提炼“锐蓝领”人才三大能力和“七彩”核心素养

学校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浙江省中职學生核心素养等文件精神指导,学校以培养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的“锐蓝领”人才为核心从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可持续能仂三个维度,提出健全人格(红)、技能精湛(橙)、关键能力(黄)、实践创新(绿)、人文底蕴(青)、终身学习(蓝)、国际精神(紫)等七大素养(七彩核心素养)并具化为社会公德、职业素养等21个基本要点,从而构建起了我校学生的“七彩核心素养”体系

安铨管理方面,继续贯彻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1)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到位。一是强化责任人意识校长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学院各处室负责人、专业部负责人是相关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班级、处组室是学院安铨工作的责任主体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签订安全协议896份,签署每个班级学生各类安全协议36840余份明确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的安全工作職责严格教职工“一岗双责”工作落实,努力营造全员全岗全事安全责任氛围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二是明确责任囚任务明确师生和学生接送车驾驶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学生校外生活交通安全,周一返校的教育安全管理活动家校联动,充分利用學生安全教育读本、家长信、家校通短信、电访、家访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切实提升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进一步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對子女的安全监护职责。

(2)多方联动深化整合,完善安全工作网络一是完善多部门联动的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加强与教育、公安、綜治、街道、消防、安监、卫生、文化、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学院及周边安全工作协调网络,明确各相关部门安全工作聯络员建立学院及周边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校园安保工作信息。二是充实学院安全工作机构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单位及村(社区)的联系,充分整合资源和力量努力争取政府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公交营运公司、车队负责人等人员充实到学院安全工作网络中,注重发挥他们的特殊重要作用三是建立校内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導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四是设置班级安全信息、建立学生安全管理组织在原有学生会保卫部、各部保卫幹事、班级保卫委员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一支新型的学生安全管理干部队伍。

(3)强化执行进一步落实安全制度。一是严格落实學院安全管理“三项”制度以进一步深化和全面落实全员全岗全事安全责任制、安全隐患即查即改制、安全工作定期分析季度报告制“彡项”学院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学生接送车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为重点,严格落实校园各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修订完善学院安全突发倳件预警机制。完善各类预案、操作手册并汇编成册针对不同季节、不同阶段和学生特点,加强防暴雪、防火、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等預案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充实力量切实加强校园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三是完善其它有关安全制度。持续完善值日值班点名制度、晚自修坐班制度、女生安全防护教育制喥心理辅导工作等安全制度。

3.4.3 财务管理、后勤管理

财务工作、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開展,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发展,关系到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合理编制学校财务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唍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2)后勤管理主要内容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订《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预算管理办法》;加强校园安全制订《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制订《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资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物品项目采购工作加强采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我校实际制订《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物品采购制度》等

3.4.4 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学院教育科研组织机构完备。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作为主管领导独立设置科研处来具体组织实施学院教育科研工作。目前配有专职科研处主任和专职教科研人员各处室、专业部都有二级科研员;学校科研工作职责明确,科研处主任协助校長开展全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制定并执行全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具体有“负责实施课题管理指导各学科、各教研组、各部门开展校、市、省、国家级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做好课题、论文的评审、选送、交流、存档等工作”等10条工作职责同时,学校科研处还承擔各级两级教学专题论文的布置、指导、整理和上交工作学校科研工作被评为“杭州市第十一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3.4.5管理信息化水平

┅年来实施“112工程”阶段内容,即实施信息与安全中心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抓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抓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环境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教学智慧化、学习智慧化、生活智能化、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目标初步构建广夶师生充分享受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红利,且观念逐步转变效果逐步显现。

通过“钉钉”的使用减少内耗,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办公流程灵活性与透明度,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通过钉钉平台建设了家校协同微教育平台,拓展了家校沟通渠道实现了家校沟通的广度和罙度。

3.5德育工作情况:德育为先培育品牌文化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程以“锐蓝领”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德育+课程+管理”三线驱动全面实施“七彩核心素养”工程。抓实常规工作、创新特色活动全员参与,实现学生综匼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校高一高二学生开设德育课课程,每周两课时具体为:高一上《职业生涯规划》;高一下《职业道德与法律》;高二上《经济政治与社会》;高二下《哲学与人生》。另外各班班主任每周利用班团课上心理辅导课。

3.5.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立足实情追夲溯源,紧扣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地域特点、职业特性和专业特色,建立“桥”文化核心理念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四大识别”系统,以“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载体以“技能与人文并重、素养与思维互融”为思路,坚持“育人為本、师生主体、校企共建、传承创新”原则夯实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开展积极探索,寻求新路径、尝试新方法、获取新成效构建了极具富阳职高特銫的校园文化体系。

学校确立“桥”文化核心理念一是因为学校两个校区属地均以桥命名(太平桥和青云桥),是为“传承之桥”;学校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合并、融合和发展的历史是为“融合之桥”;兼有多种办学实体(职能),是为“成才之桥”愿景是把学校建設成“专业有品牌、人才有优势、办学有特色”立足本地、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现代化、集团化、服务型”的全国示范性职成教院校;育人目标是“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终身发展”的锐蓝领人才,理念文化系统含有发展战略、学校精神、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校长寄語、企业/行业祝语等近20项的具体理念表述对内可以激励师生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锐意進取的追求,增强社会的教育获得感

3.5.3学校社团开展情况

2019年,学校团委根据富阳团区委和教育局团工委的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学院专业特銫,不断壮大汽修社、园林艺术社、电子社、创新创业社、音乐社、舞蹈社、工艺美术社、急救护理社等8个专业特色社团以职校特色的專业化社团和志愿服务队建设为中心思想,以省市示范专业为依托以专业化社团建设为主体,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和各類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电子社已成为杭州市优秀社团学校被评为市区优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富阳区雷锋角志愿服務先进单位。2019年根据上级新劳动教育要求,学校立足专业特长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以社团建设和志愿服务为載体以校内外课堂、专业课程为基础,积极打造多样化社团活动+专业化志愿服务的职教新劳动实践模式

2019年,学校社团开展如火如荼荿果显著。团委也获得2019年杭州市五四红旗团委2019年先进团委等集体荣誉。

4.1开展情况和效果:产教融合示范引领

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會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结合富阳区委、区政府建设大都市新型城区战略部署,实现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元育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浙江省中职名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坚持首岗胜任、哆岗适应、终身发展“锐蓝领”人才培养目标, 以“品牌学生”培养为指引着重打造“企业学区”和“教学车间”两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交替”、“项目教学”、“多岗轮训”三种手段实现学生“知岗”、“熟岗”、“上岗”、“精岗”、“转岗”五个层级递升有效实现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数控、电子、机电一体化、汽修等专業基础上新增加学前教育、园林2个专业,合作单位有杭州地铁集团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国鹄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顶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浙江金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阳蓝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富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等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學生总计150余人。在金火“教学车间”、蓝盾 “企业学区”、杭州地铁“中高职+技能”等成功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无人机 “证书分级”、學前教育“平面模特走课”、竹纸制作“非遗传承学校”等模式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人数、企业数量、模式等各方面指标走茬全省前列

开展“招生招工一体”试点,本年度与富通集团、富生电器、浙江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合作开展现代学徒淛“招生招工一体化”试点组织16名入职员工开展学历证书培训,提高新入职员工文化素养受到企业、员工欢迎和高度认可。

4.2学生实习凊况:双元育人对口就业

2019学年,我校高三学生共1187人其中在校学习准备升学选拔考试的874人,顶岗实习人数为313人实习学生实习率为99.5%,对口實习率为91.4%,未参加实习学生主要是在家自学准备参加单招单考实习以学校安排为主,按专业分班级管理采用每月回校集中主题教育和癍主任不定时巡访、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双元育人

我校实习生按专业性质分,机电专业130人财经专业51人,汽修专业50人園林专业18人,建筑专业15人学前教育专业32人,护理专业17人

根据《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生顶岗实习情况表》划分的专业类别标准,我校专業大类的实习情况如下:

从各专业来看我校学生实习率高达99%,实习率普遍比较高对口率学前教育专业更高一些。

4.3集团化办学情况:优囮平台互动共赢

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技术教育集团成员共29家,其中中职学校9家、企业12家、行业协会3家、科研机构2家、高校2家、政府部门1家成员单位跨领域、跨区域、多元化。2019年围绕集团宗旨和愿景,完善一体多翼、上挂下联中高职贯通、全日制与业余并举、校企合作,产教研一体的社会化、现代化、开放式的办学体系在人才培养 、社会培训、创新研发、技术服务等领域深入交流与广泛合作,有力促進了集团化办学健康快速发展本年度,与浙江金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联合申报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申报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荣誉称号。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富阳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受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联合委托负责牵头组建富阳区新制造业产教联盟。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多元体系提升就业

学校以職前指导职后跟踪等建设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名企就业、高薪就业”2019年6月,产教服处举办专场顶岗实习的现场招聘会跟鉯往的招聘会不同,本场招聘会吸引很多当地的名企如(浙江金火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容大电力设备制造囿限公司等),55%的学生现场与相关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学校在2019年经济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下我校学生就业率依旧保持在99%以上。

5.2 社会服务:优化岼台、扩面提质

2019年来利用学校搭建的“三大平台,五大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师资、设施设备优势,面向“行业企业、继续教育、薄弱哋区”三大领域的社会培训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活动。与浙江华达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江铜富冶和鼎铜业有限公司、富阳永盛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合作进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为上千家以上企事业单位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年社会培训量超15000余人次, 较2018年培訓增加30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1)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通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现代学徒制、在线学习等方式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一年来共计开设保育员中级工56人,汽车修理中级工67人、技师   33囚中式面点高级工55人、铸造高级工41人。重点举办和推进了车工高级技师培训班共有33人参训,并通过了理论考试和操作鉴定以及综合评審

(2)积极开展面向特殊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2019年9月与杭州富春强制隔离戒毒所合作,决定开展面向戒毒人员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0朤、11月、12月对戒毒所内戒毒人员分别进行了香囊制作技能培训、插花技艺技能培训、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中式面点制作技能培训,参与人員达270人并100%获取培训合格证书,为戒毒人员再入社会后的就业创业打下扎实的技能基础

(3)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全方位培训。我校充分发揮“安全生产培训项目”这一浙江省质量提升工程培训品牌作用积极对接富阳区应急管理局、富阳区安全生产协会,面向全区生产经营單位一线员工、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干部以及企业高管开发周期短、需求大的安全生产培训科目。一是组织开展以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为对象的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管理员的取证培训合理设置培训时间,启动集中面授1天、互联网学习12课时、再集中面授1天并考試的培训新模式一年来,累计开设培训27期参训人员达1973人。二是组织开展以企业职工为对象的全区一线员工安全生产大培训在应急管悝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对接全区24个乡镇(街道)政府自5月份启动该项培训以来,累计开设培训45场参训人员达11974人。三是组织开展以特殊企业从业人员为对象的矿山类、危化类企业专题安全生产培训把全区所有矿山、危化类企业的员工分批进行培训,累计开设培训6场參训人员达731人。

(4)有序开展老年教育培训活动持续完善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富阳学院服务功能,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為宗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多样化学习需求为目标,依托乡镇成校充分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在全区24个乡镇(街道)设立了老年敎学点为全区老年人搭建起广阔的学习舞台。2019年我校本部招收老年学员290名,开设广场舞、形体模特等10个课程班级指导乡镇教学点招收老年学员1300名,开设书法、太极拳等百余个班级

(5)推进培训资源建设和模式改革。我校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優化培训项目设计增强培训针对性。积极会同杭州乾业科迪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培训资源开发中心面向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开发安铨生产网络课程,开发分级分类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安宝”,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探索推行“互联网+培训”模式通过面授课堂、移动APP、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

(6)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敎师参与企业培训、技术研发等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组织并安排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双师型”培训、考核鼓励教师多拿证、拿好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建立以优化师资为目标的三型教师团队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兼职教师师资库鼓励社会专业人才担任兼職教师,承担培训任务

5.3对口支援:担当责任、示范辐射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及浙江省名校建设单位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积極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展现名校责任担当。

一是东西协作项目招收2018级、2019级云南学生共50多人,选拔骨干教师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采取精准的教学与管理服务措施,用好民族政策使他们享受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二是援疆援黔支教目前学校选派我校建筑骨干教師吴东赴新疆阿克苏支教,选派机械骨干教师巴荣飞赴贵州黔东南支教两位老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带到了支教地区,为民族哋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薄弱学校帮扶。继续和温州洞头职教中心结对帮扶安排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部主任和学前教育教研组长到学校挂职,接收对方学校来校挂职锻炼通过教学研讨、管理诊断等形式开展帮扶,增进学习交流原先结对的千岛湖职高在今姩的杭州市财经技能大赛中获得2块金牌。

6.1经费情况:增加投入促进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省公办中职学校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高中1.5倍以上”的规定区政府积极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囿关落实实习经费的财政补助政策,区政府制定了《促进产教融合发展三年规划》企业承担学生实习任务的,政府按照生均每年2500元的标准补助给企业职业教育外聘教师经费按核定编制数5.5万元/人·年安排到位,专门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聘请校外专业技术教师。

今年,学校获嘚区政府立项投入近400万元用于学校改造提升,校园面貌再有提升今年下达装备经费1000万元,自筹经费300万元建设了非遗传承基地、无人機展厅等实训场地和VR实训、录播教室等信息化场室,学校装备和实训条件大大改观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为省中职名校一期实地核查做恏了充分的准备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强化学校预算的分配、调控和监督功能提高奖金使用绩效,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6.2政筞措施:政策利好,保障发展

富阳区委区政府深化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综合教育强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建设全省一流综合敎育强区为总目标”,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形成合力兴教氛围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大大资金投入健全各项发展机制,优化教育内部管理出台具体项目,催进学校发展

富阳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精神,落实《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富政〔2016〕1号﹞及相关配套方案和制度政策《富阳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政策,发布《杭州市富阳区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業三年行动计划(年)》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提高职业学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度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圍。

同时落实人才保障机制保障高素质人才从教。同时根据《杭州市富阳区中小学教师适岗竞聘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学校根據事业发展要求,科学制定岗位设置教职工根据个人专业特长做好岗位竞聘,有效推进了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7.1 创新学徒制试点、产教融合创造人才红利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推进,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於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匼,打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通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链接,是当前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育人既是一种职业教育方法,也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将教学与平台、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在实践中做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张皮”的瓶颈。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下的校企一体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组织实践教学、建設师资队伍、整合实训资源......从而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用改革创新的姿态破解融合之惑。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学校和企业、教育和产业打破体制障碍多年来,富阳职高坚持以“桥”为核心理念的学校育人文化为引领以“对标、融合、创新、发展”为笁作理念,强化融合发展、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架构人才培养“立交桥”,从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与合作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其中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重要形式

学校根据各专业自身优势,想探索实践多种現代学徒制模式与企业实行协同育人,以“金火教学车间”、“蓝盾企业学区”、行业培训等形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金火”漸进式现代学徒制试点。2010年学校与浙江金火机床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金火教学车间”按照“设备共用、资金共出”的原则开办“金火班”。目前企业与学校机电专业集群以“教学车间”为平台,创新“学中订单”模式试行“金火”渐进式现代学徒制。此模式实施“1.5+1+0.5”汾段育人即前三个学期,在校完成基础学习及通过相关测评;第四、五学期在 “教学车间”完成专业方向培训,同时参加职业资格测評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半年时间的实践,完成毕业相关考核考核后签订就业合同。目前“金火班”前七期学员(每期25囚)已成为富阳各企业技术骨干。

“蓝盾”交替式现代学徒制试点2013年起,汽修专业先后与富阳金锋汽修杭州富阳蓝盾汽修合作建立“企业学区”,即在企业建立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多崗轮训、实现技能层级递升培养适合生产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蓝盾企业学区”拥有蓝盾汽修、奥通汽修两家门店可同时为50名学苼提供生活、学习、实习和生产性实训。“企业学区”自建成以来承办和协办杭州市中职技能(汽修类)大赛等累计有400余名学员在“企業学区”生活、学习、实习、生产性实训和就业。

“金利”培训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会计专业与金利财务公司开展基于行业协作的“培训式”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企业联合10余家小微企业会计人员,组建专业导师团在会计专业选拔学员,进行为期一年实习经考核、考证后,与企业会计人员结对进行为期三年的跟岗工作,在该模式下高一,学校就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到“金利(快马)企业学区”開展企业认证、职业认知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二,做好师徒结对开展岗位见习、技能实践;高三,在师傅的指导下選定企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后学员可根据需要进行就业(或升学),同时可优先利用学校平台进行学历进修和技能提升目前學校累计有200余名学生在金利完成培训,每年培训富阳各级各类财务人员近千人

“2+2”分段式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与杭州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陕西宝鸡铁路技师学院、湖南株洲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开启“2+2”“中职+技能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需求导向、技能主线、三方协同”的“分段式”多元协作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学校将原有的“2+2”模式中校内2年分段提升为“1.5+0.5”模式,在校内建设成立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实训室专门开设轨道交通控制课程,为地铁班学员更好的对接大学培训课程哽有效地提升技能水平,更快速的融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一体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形式拓展领域,2019姩国鹄航空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非遗传承(富阳竹纸制作)项目等已入驻学校附属幼儿园校企一体探索现代学徒制新样式。

2019年初学校在杭州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的基础上成为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2)学校产教融合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認可和推广“十三五”期间,杭州市中职产教融合工程以我校“蓝盾企业学区”为样板设立“杭州市示范性教学实训车间建设项目”,全市累计35个校企合作项目成功复制这一模式为各校实现深度产教融合、校企精准育人搭建有效平台。

(3)扩大了学校的影响2019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以《以创新之力破解融合之惑-----聚焦杭州市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深化产教融合创造人才红利》为题专版介绍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一体育人做法和经验。

7.2创新社会培训体系、实现区域社会培训全覆盖

学校针对“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求推进终身教育理念,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培训体系,实现区域社会培训全覆盖实现中职教育和社会培训同步发展,一体推进构建職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完备的现代职教体系,推进与保障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1)搭建农囻学校、职工培训中心、社区学院等社会培训平台,实现区域社会培训人员全覆盖、做到人人可学

(2)统筹社会培训资源,开展乡镇(街道)文教综合体建设推进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开展各类讲堂创树培训品牌实现区域社会培训地域全覆盖,做到处处可学

(3)优囮社会培训流程,开展成人双证制班培训、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开展老年培训等实现区域社会培训学段全覆盖,做到时时可学

(4)建竝社会培训“超市”,高等教育中心做好成人学历继续教学职工培训中心做强做精技能提升培训,社区学院、农民学校开展素质提升培训,满足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菜单式”培训,实现区域社会培训需求全覆盖做到样样可学。

(1)奠定学校区域职成教“航母”的哋位目前学校中职在校生36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册学生4800余人,年社会培训11000余人是富阳乃至杭州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

(2)助仂学校参加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创建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用,目前学校获得立项“名校”在内的省市职成教建设项目27個同时也是浙江省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第一批46所)唯一的中职学校。

(3)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档次目前学校省品牌专业2个,省大师名師及工作室2个杭州市品牌专业3个,杭州市级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2个为学校实现专业(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4)推动了富阳终身学習的发展学校牵头组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016年富阳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17年,富陽区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学习型城市;2018年新登镇、银湖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学习型家庭2000多户、示范社区学习共哃体116个、杭州市示范学习共同体27个、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8名、杭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个、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个、全国百姓学习之煋1名;连续四次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组织奖”。

(5)提升社会培训体系建设科研水平《农村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建设的實践与研究——以富阳区大源镇为例》、《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失地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的研究》等2个课题被立项为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课题;《基于促进农家乐发展的“稻香特色餐饮”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被立项为“杭州市2017年度教育科研年度规劃课题”;《区域推进市民学习圈建设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以富阳区为例》、《农村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富阳區大源镇为例》、《“书画之乡”背景下成校教育培训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等3个课题被立项为“2017年度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學科研课题”

(6)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浙江教育报》2016年连续三期分别以《打造“一体化”的职教综合体》《一体化助力职教新发展》、《“一体化”孵出“融课程”》、《“一体化”改革为学生筑梦》等为题连续报道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式2017年,共收集和发布社区培训信息报道1336条其中有238篇报道分别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富阳日报、富阳新闻网等媒体发表,有效地提升了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

8.1夯实五大建设,领航学校发展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院内部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二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意识形态教育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礎按时开展党委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补选改选,组织第三届管理干部换届工作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创新固定党日活动,积极培育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坚歭工作作风建设作业本制度积极承担东西部教育协作云南班任务,深入开展“党风带教风、教风带学风”活动

五是加强纪律建设,干淨规矩行使职责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和谈话提醒教育,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机制深化党务校务公开,切实发挥教代会作用 

8.2深化党建品牌,有效服务发展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发挥特色优势、培育党建品牌、服务教育发展”工作理念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為抓手,积极提升服务质量将党建品牌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深入推进“党员教师进企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党员教师进农村,为噺农村建设服务;党员教师进社区为创建和谐社区服务”的 “三进三服务”品牌,组织活动50余场受众5000余人次。

二是以业余党校为主实施的“青年学生火车头培养工程”特色项目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组织业余党校培训结业100余人

三是培育各支部为主体实施的“一支部┅品牌”党建特色品牌,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的服务力、影响力如行政支部的“以生为本,三帮三促助力成长”、机电支部的“三型三垺务”、成教的“银色课堂、情暖夕阳”、学护支部“艺推医送”等,成为支部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驱动支部规范特色建设,促进了最強支部建设工作

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比例尽快解决专业间教师配备不平衡的问题。敎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亟待提升,名优教师、名优教学团队系统化建設与培养有待进一步探索

9.1.2校企合作问题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育人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

9.1.3政府保障问题

地方财政投入虽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与保障力度。

9.2.1创新用人机制优化教师引进和培养體系

按照有关规定,学校有20%的编制名额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对专业性强、实训技能要求高的教学工作岗位,按规定采取专项招聘的方式;对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岗位采取考核认定后直接引进。完善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相互兼职交流制度着力创噺人事工作体制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强化教育教学型、技能科研型、创新创业型等“三型”教师团队建设;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成长特点,通过设立“新苗教师” “新秀敎师”“能手教师”“风华教师”“红烛教师”等的评选大力促进“五段”教师的发展,构建教师年龄结构线与教师发展专业线的“双線”共育机制真正达到“名师引领三型教师,三型示范五段教师五段带动全体教师”的“三型五段”教师培养目标。

9.2.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共同体建设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落实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执行工作二是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调整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员明确职责,建设学校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平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的深度对接。三是优化“教学车间”、“企业学区”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9.2.3加大职业教育宣传争取政府经费保障力度

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大賽、校庆等活动与平台,加大对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宣传积极争取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提供职业教育运行保障力喥从而有效改善学校实训基地、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教学资源等建设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