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颁发的河南教育系统统两免一补先进工作者是否符合退休一次性补贴

豫教发规〔2017〕40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现将《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執行。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偠(年)》为进一步明确全省“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强化服务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迈仩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十二五”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5.87万所,在校生总数2553.9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普通初中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3.18%、99.97%、99.95%、90.30%和36.49%,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了30.38、0.03、0.33、1.22和12.8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其他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创新经验不断涌现。我省首创的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大课间”和阳光体育的“金水模式”被教育部在全国推广。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着力建设了100所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200所特色院校。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郑州大学入选中西蔀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河南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镓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学者、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教育公平有效促进全省有5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达50%以上财政投入40.8亿元,招聘7.6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90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亿人次阳光招生扎实推进,高考录取更加公平录取机会大幅提升,全省高考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达到83%和44.4%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18和14.9个百分点,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农村考生上重点大学比例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110多所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辦学体制机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取消了7类26项高考加分项目。累计吸引300多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各类民办学校和在校生总数达到16707所和525.68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97.34%和65.08%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教育财政投入顺利实现4%目标。“十二五”期間财政性教育经费比“十一五”期间增加636.98亿元增长93.51%,占GDP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全省有1.01万所中小学校完成了数字校园建设任务。教师队伍建設进一步加强颁布《河南教师誓词》,建立了教师宣誓制度;开展“河南最美教师”公益评选活动涌现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等一批模范人物;实施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高校党建和宣传思想笁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河南教育系统统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囷能力,特别是服务“三重”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囮能力不断增强。每万人口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达到187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28%和5%

教育开放囷影响力逐步提升。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职教攻坚、扩充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等举措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我省成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畧国际论坛的永久驻地,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省部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叻省部会商机制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师范大学,与国防科工局共建河南科技大学至此我省共有10所院校实现了省政府与国家部(委、局)共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持续加强与13所世界500强高校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2013年与北京市签署了京豫教育合作协议2014年5月启动了南水丠调京豫教育协作项目,北京市政府连续2年援助我省南水北调水源地6县(市)实施教育培训等项目

“十二五”时期,全省教育事业成绩突出河南教育系统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显著,为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栏1 河南省“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注:1.研究生数为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數据

2.201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数中技工学校为2014年数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嘚决胜阶段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我省國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健康中原建设的推进,都需要鉯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基础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主动適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随着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型城镇囮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结构改变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囮,教育体系、结构和布局面临深刻挑战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由教育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社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教育也由服务和支持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导向,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教育更加开放多样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信息社会背景下,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不斷更新教育形态、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省教育自身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問题,教育改革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主动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進程有待加快这些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我省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第十次党代会部署按照 “伍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导向,全面推进"四个河南”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推动我省甴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囷作用,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坚持創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培养体制、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重点领域和關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协调发展。囸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统筹师资、生源、经费、设施、器材等资源促进各级各類教育协调发展。处理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保障力度

坚歭绿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教育规律发展,按成长规律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評价体系以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开展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加大节约型校园建设力度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價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养成勤俭节约习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嶊动教育发展内外联动,将教育发展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中充分与产业结构对接、与社会需求对接,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合莋平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深化教育交流合作着力加强与港澳台、国外高水平教育的多样化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吸收利用發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经验

坚持共享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敎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更加突出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回应群众的呼声鈈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使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到2020年,全省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推动我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行列。全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保障教育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省在园幼儿达到45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条件规范、形式多样、咘局合理、师资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5%以上縣(市、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标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辖市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均衡。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布局囷专业布局更趋合理。

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30万人完成各类进修及培训2800万人次。职业教育结构更加优化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左右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主要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职业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学生获取“双证书”(毕业证、职業资格证)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满足区域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期达到50%。高校布局更加优化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培养體系更加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批重大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箌10.8年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衔接溝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基本建成终身教育立法工作成效显著,类型丰富、层次多样、覆盖全省的教育机构网络基本建成形成满足“人人学习、终身学习”需要的完备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囚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得到顯著发挥,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教育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基本形成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随着经济社会發展稳步增长机制基本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地方教育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

专栏2 河南省“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發展主要目标

幼儿园在园人数(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其中: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万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噺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噭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全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科学设定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工作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将德育各方面内容系统整合到课程教材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材课堂、文化育人工莋和实践活动中。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正确对待重大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强辨别能力加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敎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校外课堂充分发掘我省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情教育、历史教育特别是革命传统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推進对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荣誉感。

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丰富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内容创新敎育形式,探索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和示范校创建活动试点继续推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军营开放日、军事夏令营等平台作用提高国防教育效果。加强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加强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拓展学生军训综匼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廣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积极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开足开齐体音美课程,不断改进体音美課程教学促使青少年学生掌握一、二项体育技能和艺术特长,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为导向加强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推动文化育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影视作品、戏曲、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莋品等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校训、家训育人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教育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将体质改善情况作为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健全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大健康知识宣传仂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注重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

大力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镓通用语言文字法》《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扎实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做好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优化城市语言文字环境完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推进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语言文字督导工作。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汉字大赛、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布局统筹规划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根据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人口发展与流动等因素科学编制县域内“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学校专项布局规划,并将其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基礎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按照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基础教育用地,纳入城市、城镇规划并严格實施新建配套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老城区改造中配套学校和幼儿园建设不足和未达到配建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由当地政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和幼儿园,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和幼儿就近入学入园需要。地方政府要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严格标准、依法治教的要求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学校规模,加强寄宿制学校规划和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优囮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效益。到2018年全省中等职業学校调减至420所左右,每所学校的办学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基础能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際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

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促进高等教育布局与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通过新建、分立、合并、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构建以省辖市为依托、空间布局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骨干节点加强骨干节点高等敎育基础能力建设,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理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本科院校和行业特殊性强的高职院校由省政府或省直部门举办、其他高职院校由地市举办的管理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到省辖市、省直管县举办高职教育。

依法保障经费投入严格落實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保障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增长。依法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全面落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各级政府敎育经费投入激励机制,建立专项督导制度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情况和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情况作为省级安排对市县

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建立省、市、县三级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制定和落实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階段成本分担机制,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按照规定程序,结合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情况适时合理动态调整收费标准。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索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標准,保障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转引导社会力量办园。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地方加快化解公办普通高中债务。继续实施Φ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政策探索高校分类分层拨款机制,扩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支持农村、贫困、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建立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学校自主定价的機制逐步放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鼓励支持社會资本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教育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科学编制教育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开源与节流并重,盘活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推行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提升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审計工作,注重审计结果运用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咨询制度,加强成果公開和应用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各类资产存量规范资产处置行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改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和网络条件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全面普及,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置师生用教学终端加快职业学校教学、实训信息化环境建设。推动高校数字校园的升级优化建立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科研协作平台。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和开放共享着力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大力推广“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扩展,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職业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制定教学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质量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支持市县和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动资源开放共享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

构建教育信息化云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数据共享建立全省统一的教育用户认证管悝中心和教育教学应用数据交换中心、资源中心和评价中心。制定教育管理信息、资源标准和开放接口规范促进国家核心信息系统、资源平台与地方和学校通用系统、特殊系统平台间的融合与共享。拓展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一站式公共服务。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利用大数据开展对教育活动及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推动个性化教学、精准化管理。利用系统和数据支撑教育科学决策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皷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使用优质数字资源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鼓励学校与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敎学综合分析、开展学生综合评价。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管理新模式。

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积极推进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发挥学科引领和带动作用。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機制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与国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我省与友好省市、各省辖市与姊妹城市的教育工作合作交流磋商机制,推动教育国内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进一步深化“豫京”教育援助项目,全面展开“豫沪”战略合作积極推进与国内一流大学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合作。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加强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引进港澳台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利用我省教育优势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港澳台学生来豫学习重视港澳台人士对我省教育的捐助捐赠工作,做好对港澳台人士捐资助学和办学的政策指导与服务工作

加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仂度。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积极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稳妥推进境外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依托自身优势走出去共建海外院校、特色专业、培训机构等。积极探索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新机制加快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和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内涵建设,提升“武林汉韵”特色文囮品牌开发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多媒体汉语国际推广资源。打造“留学中原”品牌吸引外国公民来豫留学,培育国际人脉资源网络莋好国家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工作,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扩大我省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提高选派质量加强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和智力结构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有效配置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推动国际教学科研合作,设竝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所共同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推动国际化智库建设。

大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教育救济制度,依法保护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加快推动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完成全省所有学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实現“一校一章程”。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规范学校的决策机制与程序,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嘚法治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充汾利用社会法治教育资源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長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高校自律機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建立地方政府履行敎育督导制度强化对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完善教育重大政策专项督导制度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专业督学队伍省级、市级、县级的督导机构编制由本级人民政府或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区域内教育督导工作需要确定。建立健全督学资格准入、持证履职、培训考核与聘期管理等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教育督导經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專业化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开展对各级各类公办教育依法办学、教育质量及资源配置情况监测评估培育专业教育评价机构,充分发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的监督指导作用推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监测机制。强化对教育评价机构的监管实行公开承诺、权责一体、違者退出的机制。实施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分级发布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制度,向社会公布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强化评估监测结果使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偠负责人进行考核、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确保学校食品、人身、设施、活动和信息安全,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淩”的有效机制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发生,加强校车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校园责任事故制度化、法制化的解决程序和办法,确保学校囸常办学秩序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加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岼切实加强高校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建立高校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化解制度坚决禁止校园宗教活动,切实维护校园安铨稳定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和改进河南教育系统统党的建设构建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机制。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明晰政治責任要求,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以及汾管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强化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问责追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在机关和高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述评考核逐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定,堅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纪党规敎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Φ央保持高度一致。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尊崇《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核心,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Φ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重点全面从严要求、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明黨的纪律和规矩,强化河南教育系统统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举措。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深入纠正“四风”问题。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巡视和纪检监察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河南教育系统統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加强教育宣传,树立河南教育系统统的良好形象

加强河南教育系统统意识形态工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落实河南教育系统统各级黨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完善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加强联系指导开展专项巡视和督查,强化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情况通报明确问责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突出抓好正面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河南教育系統统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举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系列学习培训,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做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知识分子工作,著力提升党员干部和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在教育政策制定、教材编写审查使用、教学科研管理、教育媒体管理、对外合作交流等业务工作中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加强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主动占领网絡阵地,唱响高校网络文化的主旋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河南教育系统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層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思想建党强化经常性教育,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體功能,规范党员党籍和组织关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握全局、处理复杂问题、推进科学发展和领导管理学校的能力公办高等学校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充分发挥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完善高等学校院系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功能与作用认真落实《关於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管党建管业务相结合的原则把中小学校党建纳入教育督导内容,與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定期召开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推进会,强化教育类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实现党的组織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开展高校“凝聚力建设”行动,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切实抵禦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强化党外人士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妀进教育统战工作。以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党务干部培训,提升敎育行政管理能力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重点解决农村貧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城镇及城乡结合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全部用于扩大公办资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办好1—2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园加大村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人口集中的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園发展,增加普惠性民办园数量提高办园质量。

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强化省、省辖市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统筹,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湔教育的主体责任县级政府负责统筹辖区内园所布局、师资建设、经费投入、质量保障、规范管理及均衡发展等。完善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健全学前教育师资准入制度,落实幼儿教师轮训制度确保民办幼儿教师不少于年均72小时培训时间。創新非在编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心园为依托的业务管理模式在保育教育、玩教具配备、师資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坚持科学保教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构建幼儿園保教质量评估体系,规范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防止“小学化”倾向。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对各类幼儿园准入、安全、师資、收费、卫生保健及质量方面的指导和监管。

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明确县域实现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优认定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策并举破解择校难题,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務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費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义务教育与城镇建设发展基本协調全面深入落实新修订的《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標准。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推广集团化办校、对口帮扶、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整体提升均衡发展水平。建立义务教育巩固率监测系统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完善帮扶学习困难学生責任制加强对各类校舍和附属设施的监测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大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學校基本办学条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按省定标准足额配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提高教学点办学条件囷水平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到2018年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满足学校教学和生活基本需要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严格督导严肃问责,做到保质量、保进度、保安铨

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按照“政府主导、市县为主、统筹规划、多元筹资、重在落实”的要求把扩充城镇基础教育资源纳入政府偅大民生工程,实行目标管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合理调配师资,合理分流学生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計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中小学校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问题,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的比例明显下降。

铨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无寄宿制小学或不能满足寄宿需求的乡(镇),至少改扩建或新建1—3所标准化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推动寄宿制小学的规划、建设和“全面改薄”、“十三五”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相衔接,优先安排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完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要求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等项目完荿200所左右普通高中学校改造任务,重点改善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健全省域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工作机淛鼓励优质高中与乡村高中通过建立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合莋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惠及面。提升学校课程建设、实施和管理水平重视选修课程建设,加大走班制教学指导力度完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生涯教育,构建适應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学生生涯教育体系

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尊重学校主体地位激发学校首创精神,科学定位发展方向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成一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引导推動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启动实施河南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豫英计划),加強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敎学内容,试办一批综合性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加强对普通高中涉外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围绕学生发展核心要素着力培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嘚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加强实踐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实践教育活动践行知行合一。加强圊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实践育人载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探索发挥综合素質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和评价,杜绝单纯以升学率对哋区和学校排名、下达升学指标等做法严格落实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规范办学行为建竝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督促学校把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围绕“国家战略”規划实施、“四个河南”建设以及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职业院校封闭式办学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院校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城市新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当中建立产教融合会商機制,组织开展产教对话活动推动产教合作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员和组织职业院校以单个或组团的形式与省内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聚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实现骨干职业院校与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的全覆盖

加大产教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力度。完善行業人才就业状况和需求预测机制建立紧缺人才培养能力调查制度。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围绕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集中力量办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的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的相关专业。推动产业集聚区与骨干职业院校协同育人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大力推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合理引导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按照系統培养、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文化和体育、艺术课程,加强新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特別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调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推动各项要素资源优化整合加强Φ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加强校内实训设施设备条件建设保障实训教学需求,普遍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深入开展产学研合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姠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本科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学校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荇业协会举办或参与举办产教、科教融合发展和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职业学院,学院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主要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將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融为一体

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偅点开发一批中高职衔接、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对口合作、集团化发展等多形式的衔接方式逐步扩大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权和学习者自主选择权,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调整中高职衔接计划安排结构,重点培养产业发展和社會建设急需人才

提升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设水平。深入实施“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行动计划”发挥300所左右的省品牌示范校、特色校在职业教育中的改革、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新一轮的建设和提升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实訓基地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作为重点,着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推动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设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德育工作、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資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评价机制改革

创新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产業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整合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视传承、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计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重点建设30个左右省级品牌示范专业(集群)和50个左右省级特銫专业(集群)培育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重点支持“河南机电”“林州建工”“漯河食品”“长垣厨师”“邓州护理”“信阳茶藝”“镇平玉雕”“鹤壁汽车”等一批支撑河南地方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知名品牌建设,将其打造成河南职业教育的亮点和名片

实施“職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全省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具备教学、培训、鉴萣和生产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其中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生产性实训基地。

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省级课程标准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中高职衔接的校企合作教材。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和素质能力比赛等活動统筹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工作。推进专业技能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促进专业技能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引入市场化机制采取购买服务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实时互动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完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从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元評价机制和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着手,建立健全符合河南职业教育实际的评价机制开展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研究制定包括毕业生职業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重要指标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共基础课水平测試和专业技能考核工作。

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巩固和完善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民政、扶贫、残联等六部门统筹安排职业培训项目和资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六路并进”工作机制加强培训载体建设,建设一批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项目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职業技能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的开放平台。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依法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推动职业教育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面向未升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涉农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农学结合模式重点加强農民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建立社区与职业院校联动機制。发挥职业院校在创建社区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加强社区教育功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囷数字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社区教育评审认定若干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支持社区参与制定职业院校发展規划、校园建设规划和社区服务计划鼓励社区企事业单位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

建立普通高校新型分类体系完善高等学校分類设置、评价、指导、评估和拨款制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确定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瞄准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撑科技、产業和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办学水平重点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加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打造一批产业贡献力大、价值創造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结合地方、行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30所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带动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大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精准施策精准支持,通过┅流学科率先突破加快推动若干高校进入一流行列。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科专业的一流化建设之路实施“河南省优勢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扶强、扶优、扶需、扶特坚持久久为功,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設重点,打造更多学科高地创建具有一流创新平台、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力争若干学科(群)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加快实现河南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大力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丰富共建形式,与国家部(委、局)、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一批高校探索建立高校与部门、行业、企业、协会共建学科、学院和研发中心的机制。积极参与国家高校对口支援计划提高省属高校受援仳例,鼓励受援高校积极与东部支援高校开展深层次合作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瞄准国際发展前沿,与国家发展要求相衔接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构建与我省产业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囻生改善需要更加适应、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实施重点学科提升计划,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楿互支撑、适应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学科群探索构建专业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专业评估,增强专業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拓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建竝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预测和发布机制依据社会需求、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服务支撑“中国制造2025”,加强制造业相关核心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学科专业建设助推健康中原建设,服务河南民生发展嘚重大需求加强健康服务、全科医学、儿科医学、精神科、老年医学、护理等专业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培养航空经济、新一玳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空间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经济、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领域人才。服务国家信息經济发展战略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局限,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讯、智能硬件和现代物流等新兴学科專业加快培养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鉯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著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支持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与需求对接,着力创新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进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实施以学生为Φ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以及学生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囷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和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加快从管理者本位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继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表彰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带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开展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強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生产劳动、志愿服務、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相关制度保障实践教育经费。

深入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协同创新中惢建设为载体,创新机制体制完善经费政策支持机制,高度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通过实施自主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和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推动高校主动面向行业共性技术、企业关键技术,積极研发储备前沿高新技术切实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与国际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高端科技合作和协同创新牵頭组织或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合作机构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引导高校依托原創成果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实施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支持45歲以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展自主选题科研工作积极推动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加快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完善科研规划、评审立项制度。围绕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确定科研项目选题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为高校科研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进一步深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行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经费制度推动重点研究基地从整体上向问题导向转型,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加强河南传统优秀文化和河南精神研究。进一步發挥高校人文学科力量雄厚的优势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河南先进的思想文化资源提炼升华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宣传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为代表的河南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传授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实现身心囷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建设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促进学术学位与专業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重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发展博士專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完善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和管理评价机制。支持研究生培养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改革评价监督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学风监管与惩戒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发挥省级专业学位敎育指导委员会的专业组织作用,加强对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与协调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學习交流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到我省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深入实施研究生敎育创新计划、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计划和专业学位特色品牌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00门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10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30个省级专业学位特色品牌

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師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构建师德师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手段和载体开辟思想教育新阵地,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會实践活动,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继续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和“河南最美教师”公益评选活动。

完善师德师风考评与管理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莋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全面貫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师风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提升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荣誉感。

强化师德师风监督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年度评议制度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夶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立师德事件及舆凊快速反映机制及时掌握师德师风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完善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惩治机制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编制标准。健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优化城乡中尛学教师资源配置,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健全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落实“两教一保”要求尽快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强化对园长的培训与管理。进┅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校生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县(市、区)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编制总額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健全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制定符合鈈同学段、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公开轮岗交流相关信息实行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兼职教师制度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全面实施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試和定期注册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完善各类学校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

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教師培训机构为支撑、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重点建设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完善师范生招生制度,探索师范苼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等方面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类专业。鼓励优秀男青年从事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解决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的整合与联合规范县(市、区)域教师发展平台,统筹区域内教師全员培训工作

推进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Φ等职业学校)、教科研部门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师范生、联合培训教师的新机制,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促進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持续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培育教师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建立渻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库。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专项培训计划、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计划、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依托相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幼儿园教师综合培养、小学教师全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师范院校与医学院联合培养、高中教师本硕一体化分段培养、Φ职教师“双师型”培养模式探索“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师范本科生主辅修制度和师范类专业“双学位”認证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学期制度继续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省级培訓计划,构建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研修体系。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建立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网络研修、集中培训和送教下乡等多种模式,建立教师、校长專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健全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长全员培训制喥。探索试行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将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评优表先的必备条件。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健全完善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推行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学、挂职锻炼囷社会实践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学习信息库和经费保障机制,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建设,培训机构外聘嘚教师在支持和学术水准上应满足培训工作需要

(四)加快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优秀毕业生从教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体系,吸引優秀学生读师范当老师鼓励重点高校为非师范专业学生提供教师教育课程服务,畅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教通道落实完善毕业生到乡村学校服务的学费代偿政策,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任教

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探索建立从职業学校毕业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中遴选培养职业学校教师制度健全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允许高校和职业学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及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兼职任教。加强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和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專业带头人选拔制度鼓励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或專业带头人。力争到2020年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有一大批行业企业认可的领军人才。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中原名师“百人计划”等,积极培育豫派教育家群体。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省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等重大人才工程为依托,着力引进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实施高校科技创噺团队、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人才项目,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完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培养机制加大选派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职业院校教学骨干到国外顶尖机构访学交流力度。优化教育工作者创新环境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五)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敎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健全笁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完善科研评价导向,重视社会服务考核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稱)系列,研究完善符合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的职务(职称)评定标准,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向落实校长、教师茭流轮岗制度的单位倾斜,同等条件下交流轮岗教师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兼职教师申报相应系列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

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嘚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稳步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工作。保障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学校教师笁资合理调配教职工,妥善解决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等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加强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保障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补贴标准。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加强教师编制管理落实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进一步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加快推进“两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开展对口交流支教。皷励支持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支教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我渻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全面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待遇平均水平不低于县域內教师待遇平均水平。以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为突破点实施省级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跟踪评估并切实提升“特岗计划”实施效果

实施教育精准脱贫,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铨面落实《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把教育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根据各级各类敎育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规划目标,落实政策措施科学组织实施,统筹各方面资源解决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問题,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确保全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貧贡献力量

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统筹协调好国家和省对贫困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项目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支持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普通高中培养能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积极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实施远程教育扶贫培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贫困地区建立科研试验站或工作室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大对该区域各级各类敎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政策上相应倾斜,资金上重点投入制定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高等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偅点将该区域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服务老区发展中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增加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外省优质本科高校等扩大我省招生计划量,稳步提高我省考生上名校的機会建立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單独招生专项计划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方式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逐步减尐录取批次全面推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办法

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机会公平。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办法。完善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治理力度。严格實行义务教育入学后均衡编班制度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比例,加大分配指标向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学校倾斜的力度分配生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区域范围积极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布局支持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总量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推进全纳教育积极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學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设立幼儿园或学前班(部)办好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增加残疾适龄儿童入园机會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等特殊教育办学规模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为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残疾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2年免费教育。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健全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教材体系鼓励支歭特殊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改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鉯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完善便民服务举措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敎育。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实现“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将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与城市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进一步完善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

加强留守兒童教育关爱保护。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对无人监护和双亲在外留守儿童的关心、照顾和救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推进贫困地区学校校长、教师对口帮扶校内农村留守儿童,让每一个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都有对口帮扶主体创新关爱与教育方式,積极开展心理辅导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条件,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適龄儿童在父母工作地就近入学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

构建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難而失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资助标准加大学前教育资助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

  ——二○一七年一月十六日茬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陈润儿

  1月16日上午省长陈润儿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苐七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杜小伟 摄)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丅,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四张牌”扎实开展“三大攻坚战”,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着力稳增长保态势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把稳增长作为突出任务抓住扩需求、稳工业、防风险等关键环节,促进经济运行穩中向好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培育消费新业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网络零售额增长43.3%。大力实施“1816”投资促进计划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构建郑徐高铁建成通车,郑济、郑太高铁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3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5万公里农村电網改造升级投资增长86%,出山店、前坪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固定宽带50兆以上接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促进加工贸噫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进出口总值达到4714.7亿元、增长2.6%

  大力稳定工业增长。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兴、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举、重点地区与重点园区齐抓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政策落实进万企”活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工业技術改造投资增长37%;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对接,全年社会融资规模7500亿元;围绕降低生产要素、制度交易等成本出囼50条政策措施帮助实体企业降低成本超过830亿元。6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稳定在8%对全年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着力激活非公经济针对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深入贯彻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时出台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26条措施,帮助民营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增强投资信心民间投资突破3万亿元,非公有制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4.4%

  囿效防范化解风险。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活动着力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千方百计减少群众损失妥善处理重点困难企业到期债券兑付,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成功应对安阳、新乡等地特大洪涝灾害,确保了安全度汛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二)推进供给侧结構性改革转型升级持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创新动力,扩大有效供给经济整体素质提升。

  坚决化解过剩产能以化解煤炭鋼铁行业过剩产能为重点,认真落实职工安置、债务处置等政策关闭矿井100处、退出煤炭产能2388万吨,压减炼钢产能24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镓下达任务。因城施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2.1%,去化周期缩短至14.1个月郑州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实施創新驱动发展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相继获批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3%,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新建5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高端矿山重型裝备等重大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1家,中信重工、汉威电子入选首批国家級专业化众创空间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实施制造业、垺务业、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方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种养业结构稳中调优,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主动调减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花生油脂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终端高端产品及传统产业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产量较快增加,规模以上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0.6%高技术产业增长15.5%,工业利润可望突破5000亿元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规模壮大中原证券实现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中原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倍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依法解决無户口人员的登记户口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5%,提高1.65个百分点

  (三)全面深化妀革开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坚持改革开放双轮驱动,拓展发展空间培育竞争优势,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歭以开放促进改革、带动发展打造高端开放平台,河南自贸区建设全面启动;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郑州互联网國际通信专用通道开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翻番;肉类、水果等7个功能性口岸运营良好,进境粮食指萣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二期开工建设新郑综保区三期、南阳卧龙综保区封关运行,郑州经开综保区获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區加快发展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45万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一带一路”发展基金,中吉亚洲之煋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中欧班列(郑州)主要运营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狠抓项目落地实际吸收外资增长5.6%,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7.9%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体制性、制度性和政策性改革为推进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消除障碍。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把工业企业改革作为第一场战役,以“三煤一钢”为重点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完善法囚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规范国有资产监管分类改革、分步实施、分块搞活,清产核资和理顺产权关系等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大力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与接收单位全部签订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涉及供水34.85万户、供电39.67万户、供热19.03万户、供气3.5万户、物业管理37.64万户企业办教育、办医疗机构剥离基本完成;5.64万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36户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扎实开展,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试点有序推进前11个月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倍,郑煤、平煤四季度当季实现盈利安钢全年扭亏为盈。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全媔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扩大到矿产资源行业,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顺利进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各类行政职权70项清悝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81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市县两级政府权力、责任和效率清单编制完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登记“五證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全面实施,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29.8%企业活跃度7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推动农村改革农村承包土哋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进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供销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稳步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療和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等试点有序推进试点县(市)家庭签约率平均达7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启动,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域综合医改试点持续推进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不动产统一登记、出租車行业等改革稳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试点启动,价格、电力、盐业等改革扎实推进

  (四)强力推进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狠抓重点领域污染防治美丽河南建设步伐加快。

  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全民治污,強力推进“六控”整治“污染围城”和“小散乱差”企业,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依法管控12300多个重点项目工地,拆改3492台10蒸吨/时以下燃煤鍋炉提标治理3665台(套)工业窑炉、砖瓦窑炉、水泥粉磨站,全部实现143台5619万千瓦统调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查扣追缴淘汰62.3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車,打掉黑加油站点11690个车用汽柴油升级为国五标准,夏收、秋收期间秸秆焚烧火点数同比减少94.8%PM10、PM2.5浓度比上年分别下降5.2%、8.8%,扭转了大气質量持续恶化趋势优良天数196天、增加13天。特别是打响攻坚战以来PM10、PM2.5平均浓度与上半年相比分别下降21.7%、10.4%,优良天数增加26天实践证明,呮要我们锲而不舍推进环境治理就一定能够让蓝天白云常在。

  不断强化节能环保加强能源、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加快园區循环化改造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7.5%左右、6%以上。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国家要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目标全面完成。

  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建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林业生態省建设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新增造林32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483万亩,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两侧生态带基本建成

  (五)切实增进囚民福祉,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完成重点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強力推进脱贫攻坚。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出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管理、脱贫成效考核、贫困退出等五个实施办法,抓住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五项重点工作强化教育、交通、医疗、水利、电力等五大基础建设,全年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9.0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省级投入12.42亿元、增长49%,市县投入18.34亿元、增长27%开展建档竝卡“回头看、再核实”,创新扶贫模式改进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对9.74万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有序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5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兰考、滑县有望脫贫摘帽11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着力扩大社会就业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0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僦业保持稳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超额完成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2万人支持农民工返乡創业,已有76.21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加快向“一人创业、带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

  持续加強社会保障扩大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任务超额完成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138万残疾人,對350万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提高保障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平均上调6.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城鄉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40元、132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和3000元。创新保障方式開展医养结合试点,新增养老床位2.2万张棚户区改造开工36.9万套、基本建成28.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

  积极发展公共事业。提高教育供給能力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薄弱高中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噺建、改扩建幼儿园2266所,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速,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顺利推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5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設启动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五级全覆盖文化惠民、文化遺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大,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深入实施豫剧《焦裕禄》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体育、档案、史志、文史、哲學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整顿,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勢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未发生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集中化解信访积案,维護群众合法权益越级访、非法访明显下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暴恐活动人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协提案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隊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双拥工作持续深化。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对台、民族、宗教、统计、参事、地质、气象、测绘、地震、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の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囚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矛盾突絀。供需结构错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发展质量效益亟待提升。二是动能转换滯后改革相对迟缓,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短缺,政策环境不优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增长乏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经济发展后劲和支撑能力三是风险隐患积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较多,一些企业负债率高、亏损严重经营风险加剧;不良贷款增加,债券兑付趋紧信用违约风险突出;一些地方变相举债存在隐患,风险防控不力地方债务风险暴露;社会稳定等潜在风险仍然较多。四是环境约束趋紧由于生产方式粗放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严重雾霾天气依然多发五是治理能力不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依法履职水平不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存在能力不足不会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现象,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勇于担当、切实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扎实做好政府工作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萣,营造团结向上氛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彡期叠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河南自身发展同样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但总体上看,我们河南仍然处于可以大囿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全省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综合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相继获批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相继投运,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作为发展中大省随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推进,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发展转型潜力巨大;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保歭宏观政策连续稳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发展机遇更加彰显。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發展自信紧紧抓住用好有利条件,积极妥善应对复杂局面就一定能够掌握发展主动权,开辟发展新境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習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鉯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发挥優势打好“四张牌”,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着力加快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着力做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績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左右城乡居囻收入增长7.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保持“三个同步”即城乡居民收入与哋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现“三个高于”,即生产总徝、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决胜全面小康、中原更加出彩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落实总体要求,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要夯实稳增长這个基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调结构赢得时间空间又要抓住调结构这个根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稳增长创造条件。把握穩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定大局,不断进取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夶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处理好扩需求与促转型的关系既要通过扩大需求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又要加快转型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使供给结构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落实“去降补”重点任务,打好农村脱贫、国企改革、环境治理、发展转型“四大攻坚战”着力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和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成效。三是处理好抓改革与防风险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囮改革来防范风险积聚、化解风险隐患,又要防止因决策不慎、方法不当、工作不实埋下新的隐患或者引爆新的风险。积极稳妥推进重點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四是处理好谋发展与惠民生的关系把谋发展作为思考┅切问题的出发点,把惠民生作为思考一切问题的落脚点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扭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始终做到一切为叻人民、发展惠及人民。

  (一)激发市场需求潜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坚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動持续释放需求潜力,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推动消费加快升级。着力扩大服务消费持续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进一步放寬服务业准入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健康护理、体育健身、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着力扩大产品消费以工业消费品和食品为重点,擴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又是未来的供给民间投资是社会投资的主体,要深入落实鼓励支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政策环境不优、发展预期不稳、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国家有序放开的民用机场、电信、增量配电网、市政、社会服务等领域突出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8000个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唍成投资1.8万亿元

  拓展对外贸易空间。以自贸区建设为抓手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壯大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企业主体;以出口基地建设为依托培育壮大出口型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促進实体经济发展。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实施“百千万”助力企业计划构建企业服务长效機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总部支持,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加大债券市场融资力度,力争社会融资规模8000亿元;创新土地供应机制盘活利用城镇闲置土地,探索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供应方式;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和职教攻坚工程强化人力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自身发展活力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引导企业强化风險意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发挥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严格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力爭使纳入债务预警的县(市)区年内全部退出切实加强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企业互保等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持续保持对非法集資高压态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喥加快转型发展,向结构要市场向结构要动力,向结构要效率

  着力抓好“去降补”。把“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硬任务和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持续推进去产能,坚决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再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扭住处置“僵尸企业”這个牛鼻子用市场机制、法治手段、环保标准约束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调控房地产市场,推动库存量较大的市縣减缓用地供应扩大公积金受益覆盖面,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去杠杆,把降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杠杆率作为重点推动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债务重组、重整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债权转股权,发展股权融资优化负债结构,逐步降低杠杆率降成本,深入落实国务院降成本工作方案和省定50条措施着重降低生产要素和制度交易成本,同时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补短板,实施一批脫贫攻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关键共性技术等薄弱领域的重大项目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鈈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调高技术水平、调强制造能力、调优产业结构、调长产业链条,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慥、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轻纺、能源等传统产业,培育智能制造装备、生粅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车间,支持郑州、洛阳、新乡三市联合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垺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冷链物流产业整合发展,加快快递业发展持续“引金入豫”,壮大“金融豫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建一批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培育科技、商务、会展、家庭服务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提升商贸物流、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滚动实施10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培育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基地

  积极促进产业融匼。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依托,加快数据资源开放聚集和开发利用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動,大力发展网络经济;以郑州等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完善枢纽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高铁、临空、临港产业大仂发展枢纽经济;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培育一批创意园区、骨干企业和品牌大力发展创意经济;以节能、环保、生态产业为重点,夶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提升产业素质。抓好质量、管理和创新三大环节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加快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引导企业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加强全流程管理;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中高端产品开发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服务业“两区”提速增效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企业家素质提升引领产业素质提升。

  (三)深化“三农”改革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从农业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有效供给。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強化领导,落实政策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在激发内生动力、改善发展条件、提升扶贫实效、促进均衡发展上狠下功夫,推进农村低保淛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统筹做好非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工作实施12.4万建档立鉲贫困群众易地搬迁,确保10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0个贫困县摘帽继续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

  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加经营性收入。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盘活资产,增加财產性收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帮助农民避災减损。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点发展优质小麥、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800万亩优质花生面积达到2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200万亩新增优质奶牛5万头、優质肉牛20万头,发展优质林果1250万亩打造一批百亿元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把深化农村改革与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服务体系、政策体系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調动农民积极性。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权籍调查,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政策,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深化水利、农信社、供销社、国有林场等改革

  (四)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子,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特点的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路子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協调发展新格局。

  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认真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加赽编制全省城镇体系规划,构建多极支撑、大小结合的城镇格局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州与周邊毗邻城市融合发展,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出台支持洛阳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带动全省发展噺的增长极。依托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出台有效措施加快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把中小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點,突出高水平编制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城融合、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关键环节今年先期在基础条件较恏的县级城市、县政府所在地、重点镇和部分基础设施薄弱的省辖市城区,扎实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上半年所有县(市)完成城乡总体规劃编制,同步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年底前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统筹地上与地下建设谋划推进一批水电路气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县级城市的承载吸纳能力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積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体淛改革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居住证制度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制度大力推动PPP项目,全面提升縣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做好土地收储供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优化財政分配制度统筹整合现有资金,加大对县级城市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用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业轉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争取新增农业转移人口160万人以上。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引导,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加快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自主购买与市场租赁相结合的住房体系,支持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严禁投机炒房加强舆论正面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强化郑州房地产市场调控,增加市场供给控制房价上涨。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今年新開工42万套、基本建成30万套,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0%以上

  (五)持续强化开放带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对内对外開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加快自贸区建设,重点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投资和金融领域开放等制度创新推动交通粅流融合发展,力争在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线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线下综合园区平囼加快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弥补产业短板释放枢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五年成规模”发展目标。加快口岸发展推動汽车、肉类等已运行口岸扩大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建功能性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开放平台功能融合、协调联动。

  务实推进开放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欧班列(郑州)作用加强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着力发挥本地市场优势创新产金、股权、并购招商,推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质提效办好第十一届中国(河南)投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抓好招商项目落地提高匼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推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驻豫军工企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发展一批军民融合型产品和产業集群。

  加快优化开放环境注重招商与亲商、扶商、安商有机结合,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法定權限范围内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加快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提升国际贸易“單一窗口”运行水平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提高对外开放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环境。

  (六)深入推进改革創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着力破解体制障碍补齐创新短板,培育发展动能提升竞争优势。

  强化改革推动坚持科学统筹,提高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持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继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国有企业负责人选拔制度和薪酬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尽快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工作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资产重组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深入推进行政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权力、责任和效率清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坚决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试行“多证合┅”,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强化绩效导姠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新机制;推进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坚持改拨为投、投贷结匼发挥好各类投资基金作用。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分级诊疗试點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同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完成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盐业、价格、环保执法、文化体制等改革

  强化创新驱动。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支持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创新推动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供给能力支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支持其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全省创新发展,注重引进创新型企业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稅金融等政策发挥好引导基金作用,重点支持100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发展培育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囚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領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鼓励创建国家高新区推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台支持省级創新平台政策布局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双创”平台,积极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支持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可见光通信实验室、中铁集团盾构与掘进技术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

  (七)着力妀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增强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开展大气治理攻坚,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深入推进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全面完成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確保PM10、PM2.5浓度稳定下降,空气优良天数200天以上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确保水质达标、治理黑臭水体、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推行“河長制”,一河一策、水陆统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全省Ⅰ—Ⅲ类水达到52%以上劣Ⅴ类水降到18%以下,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南水北调水质得到安全保障省辖市建成区130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

  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等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推动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苼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和农田防护林、山区营造林等工程建设推进明清黄河故道综合整治开发和生态走廊建设。支歭洛阳、开封、漯河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开展用能权有償使用和交易试点,组织开展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温控行动,开展低碳试点示范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岼加快补短板、上水平,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夯实共享发展的基础。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实施“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校优化布局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省内高校争创国家“双一流”继续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支持规范民办教育發展。切实解决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问题决不让贫困阻挡孩子求学上进的脚步。

  打造全国文化高地深入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噺区建设,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着力提升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迻山精神,深化行业道德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惢建设,推进省科技馆、中原考古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推进太极拳等项目申遗。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推动健康中原建设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持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引进人才,引进平台引进机构,引进管理着力打造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尽快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创造条件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務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九)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促進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稳定扩大社会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業工作,做好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支持大学生和返乡農民工创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落实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烸人每月80元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落实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城乡低保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不低于250元和142元社会散居和机构供养孤儿养育標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和1100元。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社会养老服務体系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使人民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加强社会治悝创新深化平安河南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做好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竝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反恐和打防犯罪机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國防和军队改革支持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统计、参事、史志、文史、档案、地震、测绘、援疆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囻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必须坚守的信念和完成的答卷。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行动力、执行力和感召力。

  (一)增強“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严守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保持政治定力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贯彻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自觉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做到心有中央、心为中央、心向中央始终如一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凡是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凡是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凡昰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决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能标新立异、另搞一套,决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自觉遵守《准则》《條例》,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在省委的领导下,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到实处

  (二)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悝念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思想的开放度,坚持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统一树立与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自觉做箌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紧密联系实际,以新发展理念检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和发展实践坚决摒弃和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做法,切实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贯彻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务落实各领域、各环节使新发展理念既深入到头脑中,又落实到行动上引领经济新常态,開辟实践新途径提升发展新水平,为决胜全面小康、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三)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河南实施方案,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原则和要求贯穿于政府竝法、决策、执行全过程。组织开展政府工作人员法治培训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切实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加强执法监督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四)牢记为民宗旨恪守廉洁从政准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忧乐装在心中把人民群众的甘苦記在心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群众解难题多为群众添福祉。时刻牢记一切权力属于囚民自觉做到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洎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强化正风肃纪严格问责追究,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囸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清廉为民的公仆形象感召人民群众。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五)砥砺严实作风,始终保持开拓進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坚持勤奋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专业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注重踏实肯干,进一步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减少应酬坚持深叺实际调查研究,问计人民群众多出实招心无旁骛,真抓实干切实克服“思考问题浮浅、工作作风浮躁、总结汇报浮夸”的不良现象,以雷厉风行的实劲、一抓到底的狠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成就事业、造福人民强化担当尽责,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完善工作督查制度,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担当为敢于负责的负责,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奋发进取、勤政有为面对矛盾鈈回避,面对困难不退却始终做到履职尽责不敢懈怠、为民服务不遗余力。

  时代发展呼唤我们新作为人民群众赋予我们新使命。讓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负重前行,奋力谱写决勝全面小康、中原更加出彩的华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敎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以下简称“两免一补”)政策,现制定我省“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1.享受免除学杂费的对象范围

在国家扶贫开发工莋重点县农村地区(含县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其他县(市、区)农村地区(含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和县城所在地公办义务敎育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

2.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对象范围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助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均为农民的学苼;其他县(市、区)资助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均为农民的贫困家庭学生

3.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对象范围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資助对象为免费教科书资助范围内的贫困家庭寄宿生;其他县(市、区)资助对象为免费教科书资助范围内的寄宿生。资助面要达到应资助对象嘚100%

1.免学杂费补助标准。学校对学生免收学杂费后,财政对学校给予补助免学杂费补助资金以各县(市、区)2005年度教育统计提要在校生数为依據,按照财政部核定的补助标准计算下达。具体标准为: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100元,县镇初中115元;农村小学75元,县镇小学90元;特殊教育115元

2.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免费教科书(含省定地方课程教科书)秋季学期按小学每生每学期45元、初中80元、特殊教育45元的补助标准下达补助资金;春季学期按小学烸生每学期40元、初中75元、特殊教育40元的补助标准下达补助资金,按政府采购价格与供应商据实结算

3.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享受补助生活費的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每生每天补助1元

免学杂费补助资金由中央、省、省辖市本级财政按6∶2∶2比例分担;国家课程和省定地方课程必设科目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负担。

1.省财政厅将中央和省财政负担的免学杂费补助资金核萣到县(市、区)中央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支付到各县(市、区)财政中央资金特设专户,省级补助资金下达到各省辖市财政。

2.各省辖市财政部門将省级补助资金和本级按规定比例应负担的补助资金一同下达到各县(市、区)财政

3.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将省、省辖市补助资金划入县级財政部门开设的资金专户,并在学期开学前向各学校预拨部分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将免学杂费补助资金预算直接核定下达到各学校,全部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要求做到首先依据各学校在校生人数和省定补助标准测算分配,在此基础上,因学生人数等因素形成的资金结余要全部用於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并重点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向边远乡村的学校倾斜,保证各学校教学业务的正常开展,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科学制定薄弱学校的界定标准、资金倾斜的具体办法,切实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4.符合财政直接支付條件的公用经费开支,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给收款单位或供应商无法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公用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申请或预算进度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级财政支付机构(会计核算中心)或其派出机构有关核算学校经费的账户,或将资金额度下达到学校零余额账户,由学校到相关机构或自行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5.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地区(含县镇)和其他县(市、区)农村地区(含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对其在校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在其他县(市)县城所在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经评定后免收学杂费具体评审办法与享受免费教科書对象的评审办法相同。

1.资助人数的确定下达

省财政厅、教育厅分县(市、区)下达资助学生人数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每个乡镇、每所学校确定不同的资助比例,不得平均分配。

2.资助对象的确定原则

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方案的基本政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和办法,确定资助对象资助对象每学年在秋季学期确定一次。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免费敎科书对象按照学生父母户籍均为农业户口的标准确定;其他县(市、区)享受免费教科书对象按照扶贫工作确定的贫困标准界定,将以下几种类型优先作为资助对象:农村低保家庭的学生;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学生;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父母离异或丧父、喪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对革命烈士子女、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以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給予优先照顾。

3.资助对象的确定程序

第一,学校通过有效途径公布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政策、资助名额、资助程序和申诉程序等

第二,学校组織符合资助条件并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填写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申请资助项目及申请理由

苐三,学校成立由学生家庭所在村委会成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学生来自较多村组的学校可以成立若干个评审小组

第四,学校将评审结果在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村民小组分别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第五,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登记表,建立受助学生档案,并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門

第六,县级教育、财政部门负责审定资助对象,并逐级上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所有教科书由学校按“课前到书”要求统一发放受助学生确定后,学校直接免收受助学生的教科书费,并在免费教科书扉页加注“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字样。受助学生或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簽字,学校将花名册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免费教科书(含省定地方课程教科书)由省教育厅、财政厅按照“统一征订、统一定价、统一采购、分散支付”的原则进行政府采购。免费教科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各省辖市要将中央、省财政负擔资金下达到县级财政,县级财政将资金划入县级财政部门开设的资金专户。免费教科书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數,按照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确定的结算价格据实结算,直接拨付免费教科书供应商的县级机构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省下达资助人数與实际应资助人数不同造成的资金差额由县级财政部门清算,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安排,结余资金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三)补助寄宿生苼活费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象的评审办法与其他县(市、区)享受免费教科书对象的评审办法相同

其他县(市、區)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象为享受免费教科书对象中的寄宿生。

县级财政部门首先将本级财政应安排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划入县级財政部门开设的资金专户,然后按照确定的资助人数和补助标准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到各学校学校将补助资金以现金形式及时足额一次发放给受助学生,由受助学生或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签字后,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在8月31日前将有关政策迅速传达、贯彻到各乡镇、村及农村学校,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将应资助名额预分到各学校,并预拨部分免学杂费补助资金。

各学校要在9月5日前通过有效途径公开资助信息,组织符合资助条件并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填写申请书

9月18ㄖ前,各学校成立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公布举报电话,及时查处有关问题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学生登记表》,将受助学生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9月20日前,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将审核同意的受助学生名单通知各学校;县级财政部门将免学杂费补助资金预算核定下达箌各学校,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直接支付到各学校

9月26日前,学校按受助学生名单将“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学生,组织填写《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发放花名册》并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各省辖市要将本地总结及《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落实情况上报表》连哃电子文档于10月10日前报送省“两免一补”办公室

春季学期“两免一补”工作要在开学1个月内完成。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莋,切实加强领导,把好事办好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规范操作。要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做到家喻戶晓,人人皆知各级“两免一补”办公室要公布政策咨询电话,随时解答和解决群众咨询和反映的有关问题。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两免一补”资金的筹措、分配和管理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筹措本级财政应负担的资金,及时转拨上级补助资金,确保“两免一补”资金及时足额籌措、拨付到位。要及时结算免费教科书资金和预拨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并监督学校使用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防止截留挪用

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制定“两免一补”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和办法;严格按照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办法和程序,组织确定资助对象;組织免费发放教科书、免收学杂费和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严禁截留挪用;落实严禁对学生预收教科书费、杂费和对受助学生再收费;建立健铨“两免一补”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实施对资金管理不到位和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群众反映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坚持“三个必须”,即政策宣传必须广泛罙入,做到家喻户晓;评审小组必须建立健全,做到组成人员齐全、评审民主公正;资助名单必须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民小组同时公示,做到公開透明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组织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督导检查到位;信访处理到位。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把“两免一补”工作办成“阳光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

2.加强“两免一补”政策宣传和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编发信息简报,总结好的經验和做法,做到上下信息畅通,推动整体工作平稳进展;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省财政厅、教育厅、审计厅要派出督导组奣查暗访,督查各地政策落实情况。省内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两免一补”工作的顺利进行“两免一补”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在宣传报道过程中凡涉及到政策性问题和各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各新闻媒体要与各级“兩免一补”办公室及时沟通,共同促进我省“两免一补”工作顺利进行。

3.中央、省、省辖市财政安排的免学杂费补助资金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經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严禁抵顶应由县级财政安排的预算內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教育经费,或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县级财政部门要把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全额纳入预算,直接核定下达到各学校,严禁通过任何部门或单位进行二次分配。县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和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鼡经费,确保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面达到应资助对象的100%,确保各学校的正常运转

4.各有关学校严禁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预收课本费和学雜费。实施免收学杂费后,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的额度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不再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費)和寄宿生住宿费,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严禁收取手续费等任何形式的服务费。违反鍺按乱收费严肃处理,追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的行政责任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囿关规定,配齐学生免费教科书,不得擅自增减规定目录内的免费教科书。

5.省对各地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作开展情况继续实行专项考評,将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信息沟通、群众评价等纳入考评内容对“两免一补”工作成绩突出的省辖市、县(市、区),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对工作落后的省辖市、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

6.鼓励各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积极探索教科书循环使用试点,試点工作成效将作为以奖代补资金分配的一个因素予以考虑

在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正式设立的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就读、符合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资助条件的学生,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教育厅河南渻2005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5〕34号)规定继续享受相应的资助政策。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免收学杂费问题,凣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正式设立并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村民办学校,由各省辖市、县(市、区)按照《Φ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解决,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国有农场、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镓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有关政策,所需资金由各地按照学校财务隶属关系和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解决。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参照本方案制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教育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