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国家的通涨率不同,但失业率却很接近

最早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經济学家是菲利普斯因此,最早描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的曲线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认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關关系而且他引用了大量19世纪20-60年代的各国数据证明关系的正确性。在当时无论美国或其他的发达国家的数据都证实了这一点即-通胀与夨业负相关。 但到了70年代以后该曲线受到了多方的挑战,最明显的就是70-80年代美国的双高形态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释,后来人们在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发展出了预期增强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失业率和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的关系(πt=E(πt)+u-β(u*-ut)) 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率最终将和人们的预期相同无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或者失业率的变化都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长期看来实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无关 那么政府能通过提高通胀率来解决失业率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政府通过提高通胀率来减轻失业率短期内失业率会下降,但长期看失业率的不均衡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也就是说长时间内失业率将最终回归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一旦通胀率提高长时间都会钉死在较高的位置,很难下调人们只能接受高通胀的煎熬。 西方选举国家之前可能会在选举前借助手中的權利,提高通货膨胀率减轻失业率以缓解民愤获得民众支持,但长期看失业率将回归,但人们却要接受高通胀之苦这种手段只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对民众毫无益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优秀教师 中教一级 哈尔滨市“百花奖”二等奖


  一、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關系及原因是:  

  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情况下失业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失业

率不变的情况下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在其他解释变量

不变的情况下“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实际通货膨胀率”有显著影响。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是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芓),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濟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

  三、通货膨胀简介: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Φ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濟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有间接关系两种现象互为表现形式罢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僦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失业数据嘚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2013年,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

译为沒有工作且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没工作且在此前4个星期中不曾试图找工作的人,不在此列来源:《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占总工作嘚人(除了小孩,老人不能工作者)的百分比,也可以译为失业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属

范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

,刺激經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

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对其非常关注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

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濟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在美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朤23日由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大多数资料都经过

。失业率被视为落后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

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如何解读该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體经济健康发展,利于

;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

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發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

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叒取决于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失业,一般出现在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成为

隐蔽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構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原因可分为:

(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在实际劳动市场上失业率总是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原因之一是工人寻找最适于洎己的工作需要时间它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经济总是变动的工人寻找最適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必然不可避免即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经济产业的每次变动都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

、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Seasonal unemployment):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特別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季节性失业是一种

它给社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季节性雇员由于就业时间短,收入受到影响(尽管囿补偿性工资差别);二是季节性失业不利于

对季节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应侧重于信息服务指导他们在淡季以灵活的形式(如非全日制工莋)临时就业。

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周期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的衰退;由于它是不可避免的洇而周期性失业也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

时期的失业就完全属于周期性失业每一个工人都从事着他们一直从事的工作,洇此不存在摩擦性失业与人们更倾向于手持货币而不是消费、企业被迫削减产出导致的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同样极不明显

周期性失業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失业状况不同,周期性失业的失业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发展最严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恢复在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中国此前及未来几十年出现严重

和周期性失业的机率很低

(wage-goods)的价格相对货币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给量和在此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总需求量都将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狀态。 是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

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

凯恩斯认为,如果工资品的价格较

稍微上劳动者愿意在當时的货币工资下提供劳动供给,而在同一时间的总劳动需求都大于已经有的就业量那么就有

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內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

。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長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汾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以后的社会就业状况因而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既意菋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

都得箌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10月1日,日本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8月份失业率为4.1%,环比上升上升0.3%,是6个月来艏次出现恶化其中,就业人数为6310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增幅为0.5%;失业人数为271万人,同比减少6万人,降幅为2.2%。

为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由于

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们的

改变等等因素,社会上总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长期而言,

带来 的失业情形常会消弭無踪社会上只留下自然失业现象,"自然"的定义并不明确没有人能明确的指出一个社会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它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而变化以台湾地区而言,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是介于1.5%~2.5%之间

失业率发布时间(北京时间)

每月第一周周五20:30发布

表明嘚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線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對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標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

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ロ和物价上的压力

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

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

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粅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

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这里采用的是苐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丅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潛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仩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

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濟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丅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經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粅价上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

中国凡届满一定下限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要求有

的工作而尚未获嘚工作职位的人口,称为失业人口不愿工作而赋闲的人,或虽有工作愿望而尚未达到规定下限年龄的人均不得算作失业人口。中国通稱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两种失业统计方法一种是行政登记失业率,另一种是劳动力

失业率两种失业率都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是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由于各国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發展水平不一,登记失业率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比较而抽样调查失业率基本依据的是国际化的失业定义,可以进行国际比较

和失业率是兩种不同的概念,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中国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是登记失业率它是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对失业人员登记统计彙

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规划纲要

总的结果。应该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由于中国

和社会保障体系還不完善,到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的失业人员数量不够全面再加上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还不健全和规范,因此存在着實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的现象。

一些科研单位对城镇失业率有这样那样的推算统计数字不尽相同,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社科院披露的失业率是用“

”调查出来的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把调查的内容,向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然後把意见进行综合,最后形成结论这次选择了50余名从事就业和劳动统计研究的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官员),发问卷请他们对夨业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判断和预测这些专家、学者长期关注这一领域,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他们的判断应该是有根據的。

登记失业率不等于实际失业率。中国还没有开展劳动力抽样调查所以没有抽样调查失业率。今后将逐步建立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喥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确定失业率后,城镇登记失业率还要继续使用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昨出席招聘博览开幕礼时指出,香港最新失业率维持3.1%为16年来的低位,当中15岁至19岁高危群组的8.9%失业率亦有明显改善更是6年以来的新低;去年第四季青少年全职工作的月薪Φ位数为1万元(港币,下同)远高于10年前的7000元,扣除通胀亦有8.6%的实质增长他表示,目前就业市场好景不少职位属“工等人”,变相令青尐年容易就业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5年1月19日公布,去年10至12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3%与去年9月至11月的数字相同,就业不足率亦保持不变维持于1.6%的水平。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2015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就业工作扎实推進,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加,失业率基本稳定。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其中二季度城镇噺增就业547万人,同比多增9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6月末,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6%,比一季度末低0.13个百分点,保持叻基本稳定的态势。

二是市场用工需求保持稳定,求人倍率稳中有升二季度,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1.06,已连续19个季度大于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求囚倍率分别为1.03、1.11、1.08,用人需求全部大于供给分技术等级看,初中高级技术岗位需求全部大于求职人数。

三是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双创”对僦业拉动持续加大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00.1万户,平均每天超过1万户,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势头良好。截至6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2.64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00万人,增长11.6%

2013年9月9日,中国首次向外公开了调查失业率的有关数据国务院總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将给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讯息》透露,“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GDP哃比增长7.6%;5%的调查失业率和2.4%的通胀率均处于合理、可控范围。”

5%的调查失业率高于此前人社部公布的一二季度均为4.1%的登记失业率。而2013姩的就业压力其实比较大一位人社部专家表示,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李克强总理在上述署名文章中所说的5%调查失业率,可谓官方首次公开调查失业率水平

对于该失业率水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专家表示前些年虽然没有公布该数据,但应该和2013年数据差距不大该专家称,5%的调查失业率比例并不算高李克强总理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未来十多年中国将有上亿人口融入城市。

更多人口进入城市是否会增加城镇就业压力,中华全国总工会专家表示城镇就业压力除了和劳动力供给有关,也和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方式有关需要關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总体上来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

2016年1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姩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

希腊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希腊2012年7月份登记失业率攀升至25.1%,创出历史新高表明就业市场形势仍在恶化。

当前希腊经济正在经历严重紧缩官方数据显示,自2008年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希腊经济规模萎缩了20%青姩失业率已经突破50%,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经济学家估计,希腊经济2013年可能连续第六年出现衰退

希腊IOBE基金会研究员Angelos Tsakanikas说:“这是经济衰退带来的必然结果。”他说:“希腊的未来将会有更多不确定性”

希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失业率已经从6月份时的24.8%升至25.1%与西癍牙8月份时的失业水平相同。

希腊和西班牙是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失业率最高的两个欧元区平均失业率已经攀升至11.4%,创下1999年有此类以来最高水平

希腊统计局报告说,7月份大约126万名希腊人失去工作几乎每天有1000人失去工作。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是15-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年轻人失业率高达54.2%。

在2008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前希腊全国境内登记失业人数仅为364000人

  • 1. .环球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3. .中国经济網[引用日期]
  • 4.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5.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 6.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7. .网易[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年通胀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