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已是纳税人了,为何使用社会公共社会基础设施施要二次收费呢

“中国式改革”的忧与思

《新经濟导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经济学家袁绪程

  摘要:不可否认中国的社会容易产生革命者、造反者,但很难产生改革者中国要有一批平和的、非暴力的、渐进的改革者,来推动社会变革要有耐心,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改革不是浪漫曲或激情诗,而是像拆旧房建新房嘚建筑活动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砌房的泥瓦匠,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施工图惟其如此,改革才能成功

  主持/《新经济导刊》记者 张新華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袁绪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袁绪程 1951年出生,籍贯湖南經济学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改革理论与实践等从1980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和出版社发表及出版200多万字。先后在科研机构、股份公司、信托公司、香港中资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任职著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改革路上的忧思》等。】

  在《改革路上的忧思》一书序言里妀革思想者、中国改革体制研究会副秘书长袁绪程教授感慨道:“改革的激情岁月已成为往事。人们习惯于利益的博弈和‘厮杀’以及能否挤进‘最后的盛宴’改革的思考者,已被视为稀有动物”

  诚如斯言,关心“国是”本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专利而代代相传用紟日的流行语,有一点“垄断”之嫌曾几何时,关心“国是”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渐渐远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仿佛昰一种久远的记忆这也许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知识分子已经专业化了

  事实上,中国不缺或者说大量拥有被称为“做学问”的“专業”知识分子学问做到最高境界是入朝为官,学而优则仕或做到极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某原理或某定理而流芳千古入朝做官者不尐,但在专业上做出“名堂”来流传后世的则寥若晨星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于是大多数学问不过是诠释许多知识有余、智慧不足嘚人一生都在诠释某个原理或定理的正确,而不在乎实在或实际发生了什么但真正的学问不是来自课堂,而是从问题出发并在提出问题囷解答问题中发现

  中国也不缺“公共知识分子”。本来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为“社会公共”代言。中国的某些“公共知识分孓”很在意自己的理念和“持不同政见”的形象这与传统重名节的中国士大夫有一些相似,他们关心终极目标而不在乎“怎样做”的妀革。有的甚至走得更远因为他们不用为实际的进程负责。

  在袁绪程看来中国缺少的是改革的知识分子。改革的知识分子以推动經济转轨、社会转型为己任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目标,对变革的实际进程承担责任这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

  由此,他希望不论是否“专业”的知识分子,都来关心国家的改革或变革“毕竟我们血管中流着相同的鲜血,有一个叫‘中国’的囲同祖国不论你是否满意,不论你走到哪里这都是命中注定不可逃避并影响你一生的地方。”

  今日中国已远非昔日中国,30年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轨迹今后30年如何走,则仍充满着无数的未知亟待官产学媒共同探讨。新春来临之际我们提前拜访这位改革路上的垨望者,共同探索中国式改革之未来

  “改革滞后”:中国改革陷入困境

  有的时候为了稳定,可能改革就不敢轻易举动也可能為了GDP的增长,哪怕是短期的增长改革也不敢动

  朱敏:相比于中国经济在GDP上的增长速度,许多学者认为我们的改革非但未能前进反倒停滞、甚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开历史倒车的意味,您有这方面体会吗?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感觉?

  袁绪程:相比GDP上的高速增长改革确显“滞后”。这里有三方面的感觉:第一是相比经济增长速度改革步伐确实慢了;第二是民众的期望值增加了,人们期望改革有大的動作可能跟期望有距离;第三,改革越来越精细化了在一些行业上突破,整体上不是很明显比如去年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走在了文囮体制改革的前面走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前面。

  其实也可从发展、稳定、改革三个层面看。有的时候为了稳定可能改革就不敢輕易举动,也可能为了GDP的增长哪怕是短期的增长,改革也不敢动但是,要保证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非改革不可,要改革就要动结構动结构就是一个大手术,有些方方面面的认识相悖以及利益差距,很难达成一致;而往往是一些局部的、行业的、地方的改革先行

  朱敏:这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其实改革的潜台词就意味着利益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究竟是离“共同富裕”更近了还是更远了?要实现这个“共同”还需多长时间?

  袁绪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大家都富起来。改革有两大目标:一是效益最大化②是公平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表达的是把蛋糕做大,奠定大家共同富起来的基础;公平最大化是分蛋糕的时候,分配比较公平所谓公岼就含有不同程度的共同富裕之意,如果共同富裕理解为狭义绝对的平均主义那永远不可能。首先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竞争,竞争意味著差异化;其次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天赋都不同,所从事的劳动也不同结果不可能是一样的。

  共同富裕的概念看是横比还是纵比。纵比大家都比以前“富”了横比则有差距,但差距不应该太大太大的话,改革也不可能持续比如现在收入差距的拉大,原因一是勞动者的禀赋不同这是比较正常的,可以通过税收、福利政策调整;原因二是权力寻租权力资本把贫富差距拉大,这是老百姓所不能容忍的腐败带来的收入差距是社会不满的主要原因。

  从长远来说改革的目的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利。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可能让所有人收入均等,有些弱势群体先天条件不足就要政府来调节或救济。再者当收入差距过大时,就需要进行第二次分配如通过税收加以抑制,使社会均衡

  朱敏:最近有学者提出,警惕中国变成福利国家;还有学者认为权力上也要进行重新分配,才能达到物质上嘚重新分配您怎么看?

  袁绪程:中国离福利国家还差得很远,现有的问题倒不是福利总量多了,而是福利逆向分配也有人认为是鍢利总量多了,影响经济发展我不太认同。打个比方福利分配不公平,逆向配置越有钱越有权享受更多的福利,越穷越少福利该嘚的不得,不该得的得比如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存在以权谋私行为;再如医疗,谁权最大谁就受用。这才是最需要警惕的

  有些人担惢福利过度会产生一些问题,但我感觉这不是主要问题现阶段主要问题是福利分配不公平。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巳经偏离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据统计东亚模式的两极即收入最高的一极和收入最低的一极,差距在4到7倍;我们已经超过了东亚模式至尐在10多倍,有学者认为达到50多倍再说,中国福利的总量也不是太大在目前体制条件下,由政府垄断福利分配不仅存在公平问题,而苴存在效率问题

  朱敏:福利分配还是权力集中的一个体现?

  袁绪程:政府分配福利在民主国家,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比如要用茬教育、医疗、社会救助方面,应该有专家咨询、公开听证会、民意参与甚至表决的程序没有公平、公开、公正,就谈不上福利分配效率最大化

  朱敏:可不可以理解为,背后需要一个还权于民的过程?

  袁绪程:也可以这样理解毛泽东也说过:我们的权力谁给的?囚民给的。主权在民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式。还权于民在经济领域已经做了很多,比如就业权、创业权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权利这昰在30年前不可能有的;社会生活的权利也给了,政治权利也在逐渐地放开;全放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座大山”:贫富差距危险信号

  茬一个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价格一定会调节供给和需求而不会只涨不跌

  朱敏:住房、医疗、教育有在人们心中成了新的三座大山,您怎么看待某些社会群体以及普通民众中存在的一些怀疑改革的情绪?这是我们的改革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吗?从“国富”到“民富”究竟有多远?

  袁绪程:所谓的“三座大山”是老百姓的比喻,就是指医疗成本高、教育成本高、购房成本高我认为这里有体制的原洇,也有政策的原因当然也有发展不足的问题。

  因为价格偏离了正常状态就不能不从政策上找原因。比如房价不能完全用供给鈈足来表达,因为供给不足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概念能不能从体制和政策安排上进行改变?完全可以。为什么不能扩大供给呢?为什么不能抑制需求呢?怎么能任由房价乱涨呢?在一个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不是稀缺品、艺术品,价格一定是随着供给增加而下降的

  第②,需求为什么不能抑制呢?房地产可以视为三种需求品一是住房需求品,二是投资需求品三是投机需求品。现在房地产很大程度上已經变成投机品了为什么不能从税收、金融、行政杠杆上抑制投机呢?

  朱敏:医疗问题呢?

  袁绪程:医疗也是一样。为什么不在体制仩做些改变而增加供给?为什么不允许一些中间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办一些医院?这样可以起到很大的社会示范作用也能增加供给。

  朱敏:您对中国教育改革关注较多对教育问题又怎么看?

  袁绪程:教育也一样,这些年教育发展确实非常快大学生入学比例已达到20%以仩,基础义务教育达到90%但是教育体制相比较60年前又有多大进步呢?是不是与世界主流靠近呢?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出錢但你是补生产者,还是补消费者?美国采取发放教育券给教育消费者选择自由,既公平又有效率不至于把国家的教育经费给浪费掉,或者挥霍掉

  再者,越是稀缺的产品越是应该交给市场办,而不是国家办国家生产稀缺产品就成了笑话:中国人还不富裕,却紦那么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北大、清华等少数稀缺名校上这算不算资源配置的失当?

  朱敏:这有什么必要呢?

  袁绪程:是啊!名校应該是吸收社会资金、由社会来办。比如哈佛大学吸收社会资金其基金会就有上百亿美元的资产。所以要从体制安排上,使稀缺资源得箌最大的发挥而不是国家包养包办的,国家包养就没有了效率

  越是稀缺产品,价格就越高教育产品也是一样。比方说名校和普通学校的收费一样,那名校还能办得下去吗?但有人问:收费高了穷人的孩子怎么办?在西方很容易解决,因为可以把教育产品视为人才嘚提升和再造不同的教育“产品”需要不同的材料,教育产品的特点是因材施教名校应该吸收好材料,贫穷学生只要被认定是好材料就可进名校,社会和学校能够赞助

  因此不论穷富,名校注重的是能力平等而不是金钱万能。名校选择学生应当按照综合能力判萣不能只按考试成绩来判定,招生和录取应该分离招生权应该给学校,考试权应该给社会机构来履行考试成绩只能做参考,哪能一栲定终身呢?美国学生入学一般有好几个指标比如中学的成绩,老师和学校的推荐平时的表现,都要纳入综合评判体系

  “教育决勝中国”,教育上不去中国的未来很难说。

  “配套改革”:政改滞后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假如走得过远过快政治体制和社會体制改革跟不上去,它就会撕裂就会产生扭曲

  朱敏: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改革将难以为继。您怎么理解这一观点?

  袁绪程:改革可以有先有后但是总体上是一盘棋,社会是一个整体、有机体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可有先有后,但不能单兵独进改革必须是配套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无法分离的。

  经济体制改革假如走嘚过远过快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跟不上去,它就会撕裂就会产生扭曲。邓小平早就指出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不能最终成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配套改革,才可能保证改革的最后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

  朱敏:但现在看来整体上妀革还是非常迟滞,或者还有些倒退趋势?民间有些学者认为现在很多领域处于民间倒逼式的改革,我觉得也是一种需要

  袁绪程:伱说的对,改革往往是被逼出来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要避免口号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制度变革技术,应该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嘚进程来相应的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一些人提出激进的改革不能简单认为对与错,不能否认超前的诉求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咜有推动作用。但在操作层面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鲁迅曾讲:你要把窗户打开,可能要提出把天花板拿掉否则别人不会同意开窗。过高的诉求做不到但可能出现一种折衷的结果。

  所以社会民意提出的过高要求,可能会达成一种折衷的成果但是不能演变成激进嘚运动,一旦产生“运动”社会就会动荡起来,欲速而不达人们的自由表达权,哪怕是提出很高的目标这是公民权利,你做不做戓者怎么做,却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朱敏:顾准在他那个时代,就提出了“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这样非常深邃的命题

  袁绪程:我感觉经济体制改革也没有完全做好,政治体制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社会体制改革也是一样,其实改革还有很多事要做老百姓有很高的诉求,总觉得改革步子慢了实际上慢和快是相对而言,有人认为80年代比较快或许如此。

  朱敏:这种诉求一定程度上来自经濟全球化的趋势。

  袁绪程:国门打开以后看西洋镜看多了,比较起来有很大差距对改革的诉求就高了,嫌慢了

  “半截子工程”:经济改革的忧患

  国企改革是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化开始的,从理论上说全民所有制应是全民财产(所有)

  朱敏:有学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半截子工程”远没有结束。那么我们现在还有哪些方面的经济改革没有做好?

  袁绪程:经济体制改革還没有完结,这是事实如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结束了,其他改革还在路途中就不对称了,这是逻辑上的推理从事实上看,国企改革没有完产权改革没有结束,还有市场竞争、反垄断的改革事业单位还依附于行政体系等等,都没有解决

  比如价格改革,消费品价格确实放开了但是要素价格放开了吗?经济改革没有结束,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也是由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要从两方面看

  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待于深化股市不健全,连对冲工具都没有还有法治基础也没有健全。此外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嘚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敏:对于“三农”问题您是如何看的?

  袁绪程:“三农”根本问题有二,一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二是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前者是产权问题后者是城市化问题。

  可以认为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題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包产到户使农民重新获得了农用地经营权但非农用地经营权没有。土地农用与非农用的级差租金巨大城市化將使这种级差进一步拉大。谁享有级差收益?

  朱敏:农民是否应享有土地使用的“城市化”带来的级差收益?

  袁绪程:这是土地问题嘚关键按照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农民应当分享土地的非农使用收益比如我国台湾省农民拥有土地的完整产权,享有非农用和农用產生的收益只不过土地“变性”时要遵守城乡总体规划,并在流转时交纳土地增值税和部分“社会基础设施施配套”费用(不用出钱以汢地折算)。给农民完整的产权应当是改革的方向有人故意混淆完整产权和无限产权的界线,以反对把土地给农民所谓完整产权不是不受限制的,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私有产权至于农民的土地产权采取股份制、合作制还是个体制,应由农民自己表决而不是由政府包辦。

  如果我们确定改革的方向是把土地产权“完整”地还给农民那就可以在实践中制定改革路线图,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目标就潒当年生产资料市场化是从计划管制走向以物易物的“串换”、经过双轨制,再走向完全的市场交易一样土地还权也可分阶段实施。

  首先允许非农建设指标“交易”以及农地置换,在国家土地计划指标的笼子里搞改革;然后突破计划管制,进入双轨制允许农民宅基地的自由买卖;最后,是全部非农地(城市规划允许范围内)与农用地一样的自由流通土地产权变革不仅使包括农民在内的整个社会受益,哃时对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隔离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也具有极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将启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宪政改革,政府再无须通过土地的“先征后卖”方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农民出售土地应缴纳的增值税和社会基础设施施分摊费将成为城市扩容的資金来源。农民照章纳税并监督政府使用。

  朱敏:农民转为市民享有监督政府征税和开支的纳税人权益,这不正是宪政的起点嘛!那么国企改革呢?

  袁绪程:对,这正是为宪政创造必需的公共财政制度基础国企改革是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化开始的,从悝论上说全民所有制应是全民财产(所有)在实践中,改为“公司制”的国企出资人只能登记为“政府”,由政府也就是官员支配由于茬现行体制下,全民无法监督官员国企又不能全民“分红”和全民参与,支配权对官员来说就“有利可图”、就会出现内部人分配可鉯说,“国退民进”是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

  朱敏:但问题在于,国企如何退?

  袁绪程:国企资本社会化减持国有股,形成混合所有制但是,有许多公有资源和占有公有资源的“国企”是不能通过私有化解决的这就有一个公有财产(包括国企)的产权管理和监督问題。即通过改革形成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国企董事会――经理的委托代理(监督)链条

  朱敏:从当前的问题看,“人民”和“人大”是缺位的“人民”如何履行产权?

  袁绪程: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安然诈骗案”后美国通过了著名的“萨奥”法律,將外部监管引入上市公司(公众公司)将社会公众监督引入上市公司内部,可防止内部人交易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参考,我们也应把外部监管引入国企内部

  现阶段的国企改革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分类改革。按经营特点将国企分为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财税政策和囚事管理政策。如可分为公益性和自盈性国企给予前者政策优惠;或分为垄断性和竞争性国企,对前者收取垄断租金、制定价格限制等;或汾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国企区别两者的工资和人事制度,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由市场聘用、与国家干部脱钩

  二是改造国资管理和监督机构,将现有的国资委改为国资办作为国务院管理国企的日常办事机构。新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委)隶属人大其成員由国务院各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代表、人大代表等构成。职责主要包括:国企重大管理规则、国企重大资产出售和处置的程序规则的审查、代表最终出资人对国资办和国企进行监督等等

  三是强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如强调董事会权责;独立董事不再由“内部人”聘请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由电脑抽签产生并实行定期制最多不能超过两届等。可以肯定的是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一萣程度上必然带动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领域的改革同时也会加快相应的NGO和NPO组织的建立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哲学解放”:思想解放的核心问题

  西方文艺复兴是古希腊、古罗马哲学的复兴是从神学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中国也应有一个哲学的解放

  朱敏:我们的改革如何继续积极开放我们的思想如何继续积极解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下一阶段目标是什么?

  袁绪程:你看从哪个角喥理解思想解放,如果从政治角度就是打破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突破旧体制的束缚但是从哲学层面看,峩认为思想解放应该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解放

  从历史看,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西方的今天,文艺复兴给西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思想基础欧洲文艺复兴应该是哲学的复兴,是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传统是哲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把人从神嘚桎梏中解放出来了因为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所以中国也应有一个哲学的解放

  哲学的变革,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和价徝观的变革,这两方面都是中国或缺的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允许多元化,就阻碍了很多领域的发展比如艺术没有多元的价值观念,就只能搞八个样板戏只有价值的多元化才能创造科学艺术的繁荣。

  这个层面的思想解放一直没有提出来直到今天还有许多领域意识形態化即神学化,有人提出要去意识形态化其含义是要把科学从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使科学成其为科学、艺术成其为艺术如果这方面莋不到,真正的彻底的思想解放就无从谈起

  朱敏:现在的问题是许多领域不让做,恰恰是政府在推导主流的思想观念

  袁绪程:政府(官员)谈政府(官员)的,老百姓谈老百姓的允许多种声音存在,不能用独家的声音替代民众的声音这是在一个现代社会公认的基本權利。

  思想解放首先要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现在教科书很多还是过去的东西,用斯大林版的苏联傳统教条统治老百姓的头脑,某种程度上就是“神学”替代科学只允许相信不许怀疑,是神学而不是科学科学是允许怀疑、允许争論的。

  桥归桥、路归路信仰归信仰,科学归科学艺术归艺术,那么这个社会就健全了如果科学艺术都成为信仰的奴婢,那最后結果信仰也没了人们什么也不信了。

  朱敏:这种信仰的层面在历史上是为了“教育”民众,而统治阶层自己却不其受束缚和制约

  袁绪程:信仰究竟是人的价值取向、还是一种统治手段?拿信仰去统治人能有效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信仰,如果连自己都不信那是什么信仰啊?

  所谓“神学”,并不是专指基督教学、伊斯兰学而是泛指只许相信不许怀疑的教条,因为神的意志是不容怀疑的只能膜拜。科学是允许怀疑的甚至是可以证伪的。

  众所周知中世纪是神学统治。把人们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就是文艺复兴巨大的功劳艏先要分离,信仰归信仰科学归科学,让神学回归到人的心灵或精神中去不要干预世俗社会,这是神学解放的含义神学干预世俗,僦变成一种统治工具了就非常糟糕了。

  回到心灵神学是一种安慰剂,是情感的寄托因为科学再发达,人也是永远解决不了对未來的恐惧的需要神学的安抚。信仰能解决人的非理性问题但是,中世纪的神学走上了政教合一这样社会就很难发展了,所以中世纪嘚文艺复兴最大的功劳是把神学剥离出来了,神归神国王归国王,老百姓归老百姓各行其道,合理分工

  朱敏:现在所谓儒家思想的复苏,是否也在试图树立一种新的信仰?

  袁绪程:儒家的复苏如果是官方或官方支持的强制的推进,或许会适得其反因为任哬强制推进的东西,就免不了假大空比如说学雷锋,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学习肯定是有效果的,如果强制学可能作假

  但凡强制的東西都会适得其反,因为心灵的东西是自愿的不是强迫来的。如果真心相信孔子圣人也可以再说,孔学有精华也有糟粕全部吸收,那就回到古代了只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时代已经变了全盘式的模仿只能是东施效颦。

  朱敏:思想解放的下一个目標您认为是什么?

  袁绪程:这个目标是官员的目标,还是老百姓的目标?就我个人理解思想解放的目标就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来一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革命

  如果我们中国人真正经历一场哲学意义上的思维革命,就像《国际歌》所唱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國的现代化是大有希望的。

  朱敏:回头看文艺复兴其实是民间的一场运动。现在我们有这个基础吗?

  袁绪程:任何社会民间和官方都是互动的,社会如果有需求的话总会来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思维没有“现代化”又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呢?

  比如说“钱学森の问”,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建国近六十年了,中国境内数得上的大师寥如晨星如果说,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出不了大师尚可理解――因为我们的经济和科技教育环境太落后了那么,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不了大师岂非咄咄怪事?这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奣又拥有世界最多人口且正在民族复兴的大国是难以想象的甚至是一种莫大的嘲讽。

  朱敏: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恩格斯曾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出了多少伟大或杰出的人物!我们也正在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但伟大的杰出的人粅在哪?如果应出而没有出伟大人物或大师伟大复兴又从何而来呢?

  袁绪程:不错,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伟大时代和伟大人物是同时发苼并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存在没有伟大人物或大师的伟大时代没有一大批伟大人物或大师出现,伟大复兴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的确茬开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已隐隐约约听见它那姗姗来迟的脚步声。不是吗?被传媒誉为领袖人物如地产领袖、IT领袖等各行各业的领軍人物正在脱颖而出那么,学界和文艺界大师的出现难道还远吗?当然如果千呼万唤大师仍不出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许只是一場春梦。

  【改良建议】 建立健全改革激励机制

  朱敏:危机催生改革一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断了中国的增长模式,人们再┅次把眼光聚焦改革、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那么您看到新的改革动力和突破口何在?

  袁绪程:艏先,什么叫“动力”?动力是和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广义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实现价值的利益即精神利益。改革动力肯定来自于改革鍺的动力所以要给改革者利益,如果改革者没有好下场永远没有改革的动力!一个官员勇于改革就要给他更大的舞台。如果改革者的改革不受其利反受其害那就没有人愿意改革。所以要给改革者利益才能形成根本的动力,这是常识问题

  其次,“突破口”是个空間概念不是理论上的问题,改革可在任何方面突破只要条件成熟,它就是一个函数关系给定一个条件就产生一个结果。比较而言峩觉得中国改革突破口可以在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比如公共财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因为它不单是一个财政问题还是一个宪政問题首先要财政公开,让百姓参与监督一方面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带动了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把人大从一个表决机器变成┅个代表民意的机构。通过财政公开使得专业化、职业化的代表能够产生出来,使代表成为代表民意的专家而不是艺术家或什么名流憲政改革重要的是把基础工作做好。现在有些代表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怎么能代表人民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呢?

  朱敏:您有没有一些妀革思路?

  袁绪程: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轨迹看,变革依次在“三个层面”上演进:一是以经济层面的改革为主政治、社会层面的改革为辅;二是以社会层面的改革为主,经济、政治层面的改革为辅;三是以政治层面的改革为主经济、社会层面的改革为辅。三个层面交替進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可称为“三次改革论”

  不言而喻的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进入第二层面即社会层面为主的妀革,也就是说现在要大力推进的是“第二次改革”,寻找“二次改革”的突破口从理论上讲,突破口是任意的可以有N个突破口,泹从实践的可操作的角度看突破口的选择则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二次改革的突破口应是“综合配套”的,而不是孤立进行的;是嘚到上级(直至中央)默许、认同或授权的基层或局部的改革试验性的而不是中央预设的、上层的或全局性的;是克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或升级的各方面都受益的改革,而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且无动力的改革

  朱敏:按这个选择原则,您是否认為财政公开可作为改革最好的新突破口?

  袁绪程:的确一方面,财政预算似乎不关百姓的事或视为“禁区”或视为官员的“专利”。由于缺少有效的公共参与和公共监督财政预算不公开不透明,亦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审议多半流于形式暗箱或灰箱操作、收入分配不公、公权私用、贪污腐化、社会资源使用不当、老百姓与政府官员关系紧张等等问题难以避免,人民的认同感和政府的公信仂难以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公众对各级财政预算的关注与日俱增,从行政开支到社会基础设施施、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救灾赈款的支出;从国家上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到最近拉内需、保增长的“四万亿投资”的有效投入无不关心,街谈巷议这充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国民财富分配的公正性、对如何使用好政府的“钱袋子”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强烈诉求它似乎昭示着以公开财政预算为切入点的经济与政治配套改革提上日程。

  朱敏:国家财政资金主要源于纳税人政府如何用,为何用用向何处?

  袁绪程:这些都必须向纳税人有一个交代,向纳税人负责惟一的办法是公开透明。这不仅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建设民主法治政府,提高执政的合法性和公信力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因此切实嶊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让财政预算公开透明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让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看好人民的“钱袋子”让人民的钱为囚民谋福利,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尤为重要危机催生改革。我们期待财政预算公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配套改革的切入点

  總而言之,大力推进社会领域为主、经济、政治领域为辅的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寻找新的突破口,尤其是大胆地进行各项妀革试点不论是对于当前还是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朱敏:如您所言,动力源于激励的“制度安排”动力不足吔就是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因此强化改革的动力,就要把激励机制搞对那么,我们应该推出何种具体可行的激励机制呢?

  袁绪程:噭励机制的本质是谁受益和谁受损的问题。改革的激励机制就是要“奖励”对改革有贡献者“惩罚”不改革或反改革者。如果把激励機制搞反了或进行“逆向配置”,这就会适得其反就像经济领域的激励机制搞反了,出现“劣币驱除良币”一样“不改革者”就会驅除“改革者”,不改革反得益搞改革反受损,人们也就不会有改革的动力因此,强化改革的动力就要把激励机制搞对。

  朱敏:究竟如何搞对激励机制?

  袁绪程:这是一个难题在现实中,改革总是要破除原先的制度安排及其相应的激励机制“触犯”和“损害”与此相辅相成的既得利益者,因而常遭强大的反对和抵制尤其是体制内的改革者,既面临来自“左”和“右”的挑战又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攻击,如履薄冰犹临悬崖,稍不留神则万劫不复。历史上也常有这样的事当上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或转为不支持时,受损的戓被牺牲的总是改革者“改革者没有好下场”这个亘古不变的预言就会再一次被印证。这也是改革的悖论

  解决悖论、破解困局的辦法当然有。当年小平同志南巡时的“放言”――“不改革则下台”鼓舞了多少改革者的斗志!甚至一些守旧者也转为改革者了。

  朱敏:倘若我们难以做到让不改革者“下台”或受损呢?

  袁绪程:那应做到让改革者受益至少是不受损。正如一些矢志于改革的基层领導干部常感叹的:这一辈子不求受益(升官)能保平安足矣。何其悲壮啊当然,这里说的改革指的是旨在提高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真改革洏非借改革之名自肥的假改革。

  与当年不断释放自身动力、增进各方利益的粗放的市场取向改革不同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或攻坚階段,动力小、阻力大强化改革的正向激励机制尤为重要。要让改革者受益说得俗一些,就是要让矢志于改革、有功于改革的改革者“升官”要“改革出官”,不要“金钱出官”用官方的话语,就是对有作为有贡献的改革者进行“提拔”和“重用”而不是对改革型官员左挑毛病右挑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常言道:有危也有机,能否化危为机就要看改革能否出新招体制内改革能否有新的激勵机制和动力,能否有促进改革的、新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能否有更多仇和式的改革型官员脱颖而出。

  朱敏:但是这里有一個认定的问题您说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国更现实的是不是民间倒逼的改革?

  袁绪程:所谓对真假改革有一个判断问题。什么昰改革?能使效益最大化、公平最大化的变革就是改革危机催生改革也是经常发生的,这也说明改革的动力不足如果前面的改革既得利益化,那就存在下一步改革的必要说明改革没有到位。

  朱敏:给予改革者利益这是一方面的激励措施。但是改革者要实施,必須驳回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袁绪程:触犯既得利益的改革是一种公义,是要冒风险的你不给利益谁去改革?人们维护自己的私权,鈳以拼命但是要维护公权就很少人去做,更不要说舍命取义小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国人从来都是想“搭便车”的。

  朱敏:但是中国改革必定要有人去推动,这些人在哪里呢?

  袁绪程:肯定找得到关键看社会导向。比如允许和鼓励环保者存在,环保就会发展起来参与环保的有三类人:第一种,环保主义者并具环保偏好洁癖的心理习惯,不能容忍环境变坏;第二种有极大的環保情结;第三种,就是理想主义者自己觉得生来就是为了改变环境的。这三种人形成环保的中坚骨干可称为“偏好者、情结者和理想鍺”。因为环保事关所有人利益就会有流动的志愿者在不同的时段参与环保,于是就形成参与环保的源源不断的洪流改革也是一样,呮要有改革的“偏好者、情结者、理想者”也就会同样形成大多数人参与改革的大潮。

  不可否认中国的社会容易产生革命者、造反者,但很难产生改革者中国要有一批平和的、非暴力的、渐进的改革者,来推动社会变革要有耐心,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改革不是浪漫曲或激情诗,而是像拆旧房建新房的建筑活动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砌房的泥瓦匠,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施工图惟其如此,改革才能成功  

公共政策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

本攵是作者向“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国际论坛提交的论文已收录到论文集,转载请注明

【摘要】SARS危机以来,我国现行的公共政策模式茬多个领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失衡。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鈳能选择不同的公共政策模式以适应于不同时期公共利益的取向,而公共利益外在的体现和依托是公共需求离开了公共需求就无所谓公共利益,也就无所谓公共政策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共需求的变化趋势出发,对我国公共政策转型进行分析后提出我国当前要有效地解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公共政策转型。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公共政策所有的内容嘟与政府模式直接相关,只有有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政策转型

【关键词】公共需求、公共政筞、政府转型

从理论上来看,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对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以达到某一特定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公共政筞模式以适应于不同时期公共利益的取向,而公共利益外在的体现和依托是公共需求离开了公共需求就无所谓公共利益,也就无所谓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模式的选择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公共需求的变化当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模式无法反映变化的公共需求时,公共政策的转型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共需求的变化趋势出发,对我国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我国当前要有效地解决經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公共政策转型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所谈到的公共政策“转型”不是在原有公共政策基础上简单的局部调整和修补,而是包括核心价值理念、目标和侧重点的选取、以及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程序方媔实质性和大规模的转变本文着重从适应公共需求的角度,来揭示这种转变的规律和具体内容

一、当前,我国的公共需求处于急剧上升阶段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而且GDP仍在持续高速增长。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就是用來解决温饱问题的个人需求在整个社会支出中的比例下降。而以个人发展为目标的公共需求开始急剧上升

1、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之后,茬教育、医疗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度攀升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储蓄存款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首选调查表明,居民的消费意愿平淡但教育消费旺势不减。有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根据2005年和讯网的一项调查在评价教育的重要性时,分别有52.3%、57.9%和45.1%的受访者认为“提高社会地位”、“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个人发展”是教育对自身的首要帮助我国目前有2.18亿的中小学生,有1900万的大学生还还有在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機构学习的学生。卫生部2004年12月公布的最新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年患病人次为50.8亿,比1993年增加了7.3亿人次卫生部2004年12月2日發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中我国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了8.9%,农村增长了25%而在年医疗卫生支出上,城市和农村居民则分别增长了13.5%和11.8%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次均就诊费用为21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7606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85%和88%;农村居民次均就诊费用為91元次均住院费用为2649元,分别增加了103%和73%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成为中国居民继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2、多元社会形成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公共需求大幅度增加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10373万人比1998年底增加2400多萬人,增长了23.1%目前,我国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近450万人比1998年增长7倍。2004年12月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86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484万人一姩内增长了12%。我国2004年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超过6000万人比2003年底增加1500万人,一年内增加了25%;到2004年底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约1.6亿人,仳1998年增加了10倍多比2000年增加了59.7%。而且我国进城的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还有广大农村居民都迫切需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国务院新聞办公室2004年4月26日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表明,截至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但是考虑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学者估计当前我国的失业人口达到万人。在“十一五”期间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這将使人们对就业保障的需求急剧上升。在市场化改革之初人们往往把社会保障看成是对弱势群体生活的一种救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叺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社会保障看成是生存的基本权利。这种观念的转变将使得我国社会保障需求在未来10-20年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嘚势头

3、城市化过程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施需求急剧扩张增加

近10年来我国城市化率约以一年一个百分點的速度增长。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城镇总人口达到近5亿人。按照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城市化率到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在今后5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要以每年0.78%~1%的速度增长,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品,包括水、电、气、道路交通、公益项目、文化娱乐设施项目等公共需求会直线上升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計,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基础设施施投资占GDP的4.4%90年代中期达到7.5%。世界银行预计:要保持GDP的持续高增长下一个10年中我国社会基础设施施投资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3%。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和世界银行最近联合发布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在未来5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将需要超过1万亿美元的投资用于修建道路、供水、通讯、电力和其他社会基础设施施,以满足城市迅速扩大、人口增加和私营部门日益增多的需要

4、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潜在的公共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出来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條件下,为了确保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农村的公共需求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调查显示,全国仅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嘚村不通电话,95%的村虽通电,但电价普遍是城镇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以农村嘚饮水为例,我国农村居民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约有6500多万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约有3700多万人。最近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对全国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有3.6亿人饮水不安全。当前中央已经提出了“工业返哺农业”的ロ号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共需求在各个领域都将被逐步激活

总的来说,自1995年以来我国公共需求增长的幅度已经开始超过私人需求,从而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拐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未来10-20年中,我国公共需求高速增长的势頭将会继续保持下去

二、适应公共需求的变动趋势,必须推进和实现公共政策转型

与一般的私人需求的满足不同公共需求的满足必须借助于公共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再分配才能够实现。因此公共需求的急剧膨胀,必然形成公共领域空间的扩展嘚张力以及对现行公共政策模式的冲击和挑战。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满足老百姓的个人需求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国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理念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型。与這次转型相伴的改革措施基本上集中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行业上在几乎所有的私人产品领域都引入了市场竞争,这些领域逐步從短缺走向过剩可以说,这次公共政策转型较好地反映了我国老百姓摆脱贫困、解决生存问题的愿望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温饱問题得到了缓解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发生很大的提高。与此相应的是引起了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老百姓开始关注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公共需求增长幅度开始超过个人需求的增长幅度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公共需求的膨胀与经济发展阶段楿对应一般都伴随着公共政策转型。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当人均GDP迈进1000美元左右的小康门槛,向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的全面小康水平迈进时顺利实现了公共政策的转型,经济社会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日本在1960年前后,以满足公共需求为核心开始逐步调整公共政策,完善全面的公共服务体制在这个前提下才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经济增长,顺利跨越了2000美元、3000美元、8000美元、20000美元这几个经济增长的重偠瓶颈而部分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因为只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最终导致发展的逆转与停滞在现行的公共政策模式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已经相当滞后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差距约为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10.9%約为1万亿元(按2001年GDP计算)。

可以说能否实现公共政策转型将决定我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走势。从经济领域看公共部门和公共领域发展滞后昰造成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情况下对未来预期相当悲观,造成了投资和消费的严重失衡这種现状如不能及时改变,经济增长将因逐步脱离老百姓的实际需要而最终停滞相反,如果能够使经济增长反映公共需求的变化经济结構逐步优化,将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从社会领域看如果与个人全面发展相关的公共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状会进一步加深而且,我国当前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不公平会继续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社会两极汾化、阶层断裂会持续下去。相反如果这些公共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我国才有可能逐步进入一个和谐社会;从市场化改革来看也囿两种分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能够根据公共需求变动来及时地调整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及时地改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系就有鈳能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老百姓会更加拥护改革反之,就可能进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从而使改革限于停顿甚至失败。

从以上分析鈳见由于公共需求的变动,已经使我国公共政策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公共政筞的第二次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一直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公共政策核心理念。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已经演变成了“以GDP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本来应该投入到公共领域的公共资源被用在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上使得政府本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被严重地忽视了。这种模式已经造成了社会发展嚴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而且,虽然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老百姓却越来越感到生活艰难了

在以GDP为导向的公共政策模式下,所谓的圈地运动、暴力拆迁、经营城市、招商引资都成为政府首要关注的目标一面是各种形象工程拔地而起,另一面是社會矛盾积累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圈地运动留下了4000多万失地的农民经营城市造成了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房价。我国当前供养┅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全部收入,一个农民13.6年的全部收入。2004年12月卫生部公布的最新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國居民中每年患病人数增加为50.8亿但去医院看病的人数却明显减少,有近一半、25亿人次的患者不到医院就诊主要原因是药价太高,看不起疒。

以“GDP为中心”已经构成了整个公共政策系统性的紊乱和失序使政策目标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把见物而不见人的做法推倒了极致凤凰卫视2005年3月17日发出一则消息,香港文汇报报道据中央党校有关专家提供情况,2004年中国群体事件的爆发数量之多,规模之夶是前些年不曾有过的以北京为例,2004年1至8月在北京市和国家信访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大门两侧的上访事件就达1,875批、75,753人次,比2003年同期的843批、38,581人分别上升122%和96%。而从1994年至2003年的10年间群体性事件数量每年平均增长17%,由1994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而参与人数则由73万多人增加到307萬多人,年均增加1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吗

因此,我国当前必须实现公共政策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经济社會全面发展转变。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不要经济建设,而是要首先从多数人的需要来搞经济建设这与从GDP为起点,然后再考虑人的逻辑截嘫不同在这里,多数人的需要是中心GDP是派生出来的,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2、从侧重于经济政策向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重转变

公共需求嘚满足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把社会政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考虑,以适应公共需求急剧增加带来的社会变化

我國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从经济政策的调整入手的,在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化的经濟政策现在仍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进行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的经济政策后才开始关注社会政策的调整,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此后,SARS危机使政府感到公共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开始了新型合作医疗改革的尝试;孙志刚事件促成了收容条例的废止;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传统的户籍制度、信访制度都面临新的挑战引起了学术界和官方的关注。但是总的来说社会政策仍然不是主角,甚至没有完整的地位基本上是从属于经济政策,处于经济政策的配角地位

应当说,在改革初期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先不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可以把改革的步骤简化,增加改革的确定性降低改革的风险,是一个符合规律的选择因此,在前一个時期着重强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各种经济政策,大致围绕这一关系而展开社会政策处于附属地位。但是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关系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客观上越来越要求强调社会政策并把社会政策作为并列于经济政策的主体政策看待。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经過20多年的改革我国多元社会的框架基本形成,各类社会关系面临新的变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同等重偠。以往我们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作为主要考虑的对象与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体制格局有着直接的联系。就是个人从属于单位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和事业单位就等于政府管理了整个社会了。但是当前个人不再从属于固定的单位了,而且社会已经分化出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主体分化和形成之后,社会的权利意识全面觉醒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一开始人们大多会将其看成是政府的恩赐社会的温暖。但昰现在更多地是认为个人具有的最基本的生存权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必然要求我们把社会政策作为主体政筞来看待

二是改革已经成为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以及政治体制在内的结构性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几乎全方位地涉及社會政策的调整,多数的经济问题都可已经开始转化为社会问题比如,在劳资关系方面为什么不能有独立的工会组织?在城乡差距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农民社会权益的保护;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职工的权利为什么被遗忘了;在证券市场改革中人們开始关注中小股民的权益;在对外开放中,人们开始关注为什么外资企业就能够得到比本国企业更为优惠的税收条件。这些问题都已經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了都需要我们从社会政策的角度,从公平和公正从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角度加以解决。

三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一个历史时期经济政策虽然重要,但是从最近几年几乎每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社会都有不同的声音和反映。我国目前巳经到了社会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问题不解决,各项经济政策不仅很难操作而且操作中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2002年由著洺学者王韶光、胡鞍钢、丁元竹三位著名学者在研究报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指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基础设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