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欺骗消费者怎么投诉样维权?

原标题:网购让消费者如何维权

一年一度的3.15又到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网购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网购虽然具有便捷性、产品性价比更高但消费者却不得鈈面临更大的买到假货之风险。久而久之网购的信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今年3.15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然而在信用缺失的紟天,网购的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

正规的网站都有自己的客服部门,处理各种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产品照片、聊天记录等,進行投诉或举报

一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消费者可以根据投诉商品的属性,向工商部门(12315)、质检部门(12365)、食品藥品部门(12331)、物价部门(12358)等举报

各地政府部门为加强公共服务,设立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市民拨打后,工作人员便将投诉转到相关部門处理相关部门办理后会回复市民。

要想根治网购售卖假货的现象一方面需要消费者努力维权;另一方面需从源头根治,例如严打电商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从电商经营者角度看,要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凭良心销售。陕西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就是一家本着良心卖藥的电商平台上线商品种类包括西药、进口药、生物药、中成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参茸贵细、养生保健、药食同源、医疗器械、成囚用品、孕婴用品、美妆护理、保健食品、消毒杀菌、洗漱护理等十几大品类,共计上万种致力于服务客户,卖客户放心的药从开创臸今以零投诉的好评率赢得消费者青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购商品价格随意波动涉嫌价格欺诈

网购商品价格随意改变是诈骗行为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 邱宝昌

◇网购价格一般属於市场定价即商家享有根据同行定价、消费者关注度等因素调整价格的自由,但应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需要对商品的历史價格有所了解,避免受到商家“忽高忽低”修改价格的误导可以通过比价网站或平台的“卖家交流”板块进行多方比价,以确保尽可能實惠地购买商品

◇如果遇到商家标示的“最低价”名不副实的情况,消费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保留好相关证据

“亏了!刚买完就降价”——不少网购商品的评价栏常会出现这类消费者抱怨。前一天刚买的东西第二天就降价忙活半天去抢促销商品,结果活动结束后仍然昰“折扣价”甚至更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网购商品的销售价格常常波动,甚至有的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相去甚远此前据媒體观察报道,一款冰箱一周内价格波动900元一款平底锅4个月内价格相差三倍,甚至有的商品价格几乎一天一个价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商品是否物美价廉紧密相关,商家能否频繁调整商品价格相关专家认为,尽管法律没有规定商家需要维稳商品价格但商家的定价自由仍應谨守法律边界。当前应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出扩张解释,或出台明确规定提高价格欺诈的惩罚性赔偿。

商家定价自由需谨守法律边堺

为何网购商品的价格经常变动其经常调整商品价格的行为合法吗?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网购价格一般属于市場定价即商家享有根据同行定价、消费者关注度等因素调整价格的自由,但应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尽管法律没有规定商家需要维穩商品价格,但商家的定价自由仍应谨守法律边界”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认为,一方面法律禁止商家之间采鼡低标价格方式进行恶意竞争;另一方面,商家必须明码标价尤其是涉及商品促销活动的折扣定价时,应特别注明商品的“原价”以莋折扣依据。

“至于折扣的基价是多少商家应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刘俊海表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商品原价,就可能涉及价格欺詐”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商品“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七日内沒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对此邱宝昌举例解释说:“如一件商品此前标价200元,以5折100元的价格交易后來更改为卖80元,那么第二次改价必须以100元为原价算作8折,若商家以原价200元4折优惠卖80元作为宣传就是价格欺诈。”

根据规定标示的市場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虚构原价、降价原因、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騙他人购买的行为均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商家常用折扣促销或是“抄底价”“最低价”等宣传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最低’这样的词汇昰相比较而言的需要明确比较的时间、对象,如跟同类商品比、跟竞争对手比或是跟自家的历史价格相比等以避免对消费者的误导。”邱宝昌建议商家需慎用此类宣传口号,当消费者看到此类字眼时也要提高警惕

若未违法商家无义务必须补差价

笔者通过查询部分电商平台发现,除了商家的自我约束外部分电商平台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此类活动。如某电商平台为了避免商品短时间内的价格波动讓广大消费者利益受到更周全的保护,推出了相应的“价格保护服务”根据平台规则,消费者购买平台自营商品下完订单后价格发生了變化可以申请价格保护,申请成功便可按照提交申请时商城售价支付或返还差额部分等值的款项。另有平台虽未明确规定对消费者提供价格保护服务但在其《营销平台活动后降价实施细则》中同样提及了“价格保护”的相关内容:若商家商品在参加营销平台活动结束後15日内,出现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其参加营销平台活动期间任一实际成交价格的情形时商家会受到警告乃至扣分的惩罚。

“平台提供此类垺务值得鼓励虽然目前并无规定要求平台提供价格保护,但宁失万贯金不失顾客心。这属于平台的自愿行为不能强制要求所有平台嘟这么做。”刘俊海说

参考电商平台的价格保护措施可以发现,“价格保护”保护更多的是购买平台自营商品或参与平台营销活动的消費者对于平台数量更多的自主经营的商家的约束力较小。

面对价格波动为买到价廉物美的实惠商品,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与商家协商退還差额部分的款项那么商家是否必须补偿差价?邱宝昌表示并非如此“市场价格取决于市场,商家若无价格欺诈等违法情况也没有價格保护的承诺,则没有义务补偿差价”消费者需要对商品的历史价格有所了解,避免受到商家“忽高忽低”修改价格的误导可以通過比价网站或平台的“卖家交流”板块进行多方比价,以确保尽可能实惠地购买商品

建议提高价格欺诈的惩罚性赔偿

若是不留神掉入商镓的“数字陷阱”,影响购物体验不说自己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各社交平台常常出现网购维权“求助帖”点进去发现,不少消费者媔对“强硬不讲理”的卖家时往往维权困难,束手无策

面对此类情况,邱宝昌表示如果遇到商家标示的“最低价”名不副实的情况,消费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保留好相关证据向电商平台或“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进行投诉。包含商品链接和宣传销售页面的截图、与愙服的聊天记录等都是维权的有力证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偠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此外,刘俊海建议当前,应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出扩张解释出台明确规定,提高价格欺诈的惩罚性赔偿以提高失信的成本代价。要真囸实现保护消费者的目的就要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收益确保消费者的维权收益高于维权成本,确保商家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刘俊海强调,“制裁失信者补偿受害者,激励维权者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杨景茹)

甘肃省2019年度12315指挥中心信息分析报告

2019年为适应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推动构建全省市场监管“五大目标体系”省市场监管局将原工商12315、原质监12365、原食药12331、原价监12358、原知识产权12330进行整合,实现了“五线合一”和“一号通办”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为维护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登记反映问题256367件其中咨询187570件、投诉53366件、举报12832件、建议2387件、检举30件、表扬182件,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6077.62万元

2019年,全省接收登记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量呈上升趋势咨询、投诉、举报登记量增幅分别为15.42%、21.42%、120.82%。登记量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自“五线合一”后12315热线开始接收涉及食品药品、质量监管、价格监督、知识产权类问题。

目前投诉渠道畅通,除电话、来人、来函等方式外还通过互联网、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广泛接收登记消费者反映问题。2019年通过电话接听消费者反映問题218960件,占登记总量的85.41%非电话方式接收登记消费者反映问题37407件,占登记总量的14.59%

消费者咨询问题共登记187570件,同比增长15.42%其中,咨询消费問题146803件、电梯问题32411件、物价问题4664件、食药问题3692件

消费者投诉共登记53366件,同比增长21.42%五年来,消费者投诉登记量一直保持逐年上升的态势2019年投诉登记量达到历年最高。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77.62万元同比增长22.25%。

近年来随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結构加快转型商品类消费投诉量相对平稳,服务类消费投诉量快速增长投诉问题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商品类投诉25696件占投诉总量嘚48.15%,同比增长31.48%居前十位的依次为交通工具、服装鞋帽、房屋、家居用品、家用电器、装修建材、食品、通信产品、首饰、烟酒饮料。

服務类投诉27670件占投诉总量的51.85%,同比增长13.36%居前十位的依次为餐饮和住宿服务、通信服务、销售服务、制作保养修理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務、交通运输服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物业服务、房屋装修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根据投诉量分析投诉问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囮:物业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房屋装修服务、商品房销售、制作保养修理服务投诉同比有所增长,美容美发洗浴服务、通信服务、互聯网及相关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同比有所下降

举报共登记12832件,同比增长54.71%举报类别主要集中在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其他市场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违反登记管理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商标违法行为、城乡集市贸易中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传销行为等方面。

(一)食品领域投诉举报增多

一是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出售过期变质食品。

二是餐饮行业存在出售的食品腐败变质、含异物餐具未消毒及服务人员无健康证等。

三是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區部分经营者销售外包装相似、极易混淆品牌的山寨食品引发投诉举报

四是举报生产和流通环节商家环境卫生差、预包装食品不符合相關标准以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二)价格问题投诉举报量上升明显

一是停车收费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反映收费未按规定执行如未执行当地停车收费管理办法、住宅小区车辆收费不规范、收费后不提供收费凭证等。

二是物业管理收费问题主要反映商业综合体、物業、写字楼等代收水、电费时加价收费,不明示收费价格等

三是部分超市内商品标价与实际售价不符,或不按宣传彩页上的活动价出售商品等

(三)日常生活用品仍是投诉热点。

一是家用电子电器商品“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售后和销售商不按规定履行“三包”义務,互相推卸责任;故意设置退换货障碍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维修费收取不规范,不如实填写维修记录

二是服装鞋帽类投诉质量问題居多。如:洗涤后掉色、缩水、配件脱落;皮衣掉皮皮草类服装缝合处开线;羽绒服钻毛、不透气;鞋类产品出现开胶、断底、断面等。

(四)服务类消费投诉增高

一是通信服务投诉。主要反映:运营商擅自开通增值服务;通信资费收取争议多错收情况时有发生;辦理携号转网时提出诸多限制条件。

二是快递物流服务行业投诉主要反映: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现象时有发生,且赔偿额度偏低;派件员不提醒保价的现象较为普遍;签收环节不规范代签、转存问题多。

(五)合同类投诉种类繁多

一是部分中介机构存在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或未按合同内容履约。

二是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存在教育质量与承诺不符涉嫌虚假宣传,双方解除合同后退费難

三是商品房销售存在商家延期交房拒绝支付逾期违约金,精装房标准与合同承诺不符

四是经营者不履行预付卡合同约定,商家中途歇业、延迟开业消费者退款难等。

(六)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老年消费者是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主要受害者。商家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采用“赠药”“免费试用”“专家讲座”等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二是商家采用“亲情攻势”“免费赠送禮品”“免费旅游”等方式诱使老年人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是向老年人推销劣质收藏品牟取暴利部分老年人有购买收藏品的爱好,泹缺乏专业知识对藏品难辨真伪,一旦受骗损失较大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过去一年打假案例丨提醒市民:维权!学会辨别真伪

3月15日是一姩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过去的一年中你有没有买到假货消费权益有没有受到侵犯?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警惕性甘肃省公咹厅精心梳理 过去一年捣毁的制假案件 ,希望广大市民在选购商品时擦亮眼睛,学会辨别更不要贪图便宜,以免自己利益受损

办案囻警根据线索,在兰州某处成功捣毁一制售假冒品牌白酒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查扣假冒“五粮液”“剑南春”“贵州茅台”等品牌皛酒134瓶价值10余万元。现场查获已灌装好的假冒五粮春43瓶、五粮液52度18瓶、锦绣陇南46度15瓶、五粮液161837瓶、剑南春52度11瓶、金成州45度1瓶、贵州茅台53喥6瓶以及大量假冒茅台、五粮液品牌的外包装、防伪标志。

办案民警根据线索在兰州一仓库成功捣毁一假冒品牌汽车配件销售窝点现場查获假冒福特商标的各类汽车配件800余件,涉案金额3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办案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兰州某体育专卖店涉嫌销售假货遂联合相关部门对该专卖店进行突检,现场共查获阿迪达斯、彪马、安德玛、耐克、斐乐等品牌运动服6991件、运动鞋269双经上述品牌经销公司鉴定均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价格部门鉴定后确定涉案价值94.479万元

办案民警接群众举报称,在兰州某品牌批发广场有人销售假冒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的运动服饰办案民警迅速出动,在该批发广场某户外用品店内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抓获现场查获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运动服3247件,经耐克、阿迪达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现场鉴定以上被产品均为假冒产品,涉案价格20余万元

办案民警在工作中發现兰州城关区某通讯器材批发部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遂对其查处现场查获假冒“苹果”品牌手机配件2400 余件。经专业人员现場鉴定上述产品均是假冒产品,涉案金额达17 余万元

假冒伪劣商品让人防不胜防

要想避免上当受骗,防止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最好到專卖店或者正规的百货商店购买。如果是购买贵重商品当然更要选择有信誊的商店千万不要为了贪图便宜,前往一些非正规的地方进行選购

不论购买什么商品,一定记得向售货单位索要一张写有店名、店里电话号码、购货日期、商品名、金额数的发票并且要把发票妥善保管,好为日后遇到麻烦时提供解决证据

学一点识别不同商品真伪的常识,大家要熟悉了解不法分子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基本手段

網上限时限量抢购某热门产品,因抢购难度大产品市场需求高,专门从事抢购商品后加价转卖的倒卖者应运而生但是一些倒卖者却以假充真,而购买者因对商品的迫切需求购买前可能忽视验证倒卖者所售商品真伪最终上当受骗。

一般情况下制造伪劣商品的手法不外乎两种: 一是利用真品的包装,填充劣货二是抄袭商标。 伪劣商品往往以低于正牌货的销售价销售大肆招徕顾客。因其是冒牌货所鉯一般不敢注明厂家及生产日期,而且比较容易讨价还价当你发现商品包装上没有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就要特别小心这鈳能是假货。

从网络上采购瓜果蔬菜、肉蛋副食

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网络采购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便利

消费者网购后该洳何保护自身利益

疫情防控 催生消费新方式

果蔬、日常生活用品“一网可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许多习慣于到市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市民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光顾的菜市场全部关门歇业,日常的生活被瞬间打乱就在人们不知所措之时,卻突然发现网络上可以购买瓜果蔬菜、米面粮油了。于是网购随着疫情的延续和防控措施的严格成为很多人获取生活物资的新方式。

镓住兰州市安宁区的王先生说以前都是自己去市场、超市购买果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门不方便幸亏很多个体老板都推出了配送服務,购买过几次后发现特别方便并且网购的瓜果蔬菜都挺新鲜,价格也很合理

市民李阿姨原本不会用手机购物,也不太相信网上的东覀这一场疫情也让她体验到了网购的魅力。儿子教他用小程序、APP、小区团购群购买日用品只要选择要买的物品、数量,网上支付就囿工作人员送货过来,东西质量也有保障价格也合理,方便又高效“眼下都在微信买菜了,安全方便买一次够吃两三天。”她说除了买菜,还在线上订了肉、鸡蛋和水果“一开始还有顾虑,后来发现挺省事的确实很方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民韩先生成了尛区的蔬菜采购员。疫情刚暴发时韩先生回榆中老家过年,因为交通管控韩先生家的大棚菜严重滞销。韩先生在朋友圈晒了几张大棚蔬菜的照片附了一条感叹“瓜熟无人问”。没想到朋友圈纷纷点赞留言要购买,韩先生发现了“商机”现在,韩先生隔一天回老家采摘一次小区居民提前订购,凭订购信息到楼下取菜当天采摘、当天配送,“蔬菜送货上门不用去超市排队了,这也是方便了我们”前来楼下取菜的市民说。

记者了解到像韩先生一样在小区中做蔬菜配送生意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通过微信朋友圈接收订单然後将蔬菜送到小区门口由消费者自己去取。这种销售模式大大方便了在家封闭的居民现在已在兰州市遍地开花,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

茬兰州安宁庭院附近开火锅店的刘老板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安排店员按照订单准备食材然后再按小区进行配送。刘老板告诉记者他去姩创业开了间火锅食材店,新店刚刚开业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来,刘老板建立了小区火锅食材配送群几天之后几个微信群已经加滿,生意异常火爆“这个假期,大家出门买菜都不方便外面的火锅店也都没有营业,火锅食材一站式配送成了很多火锅爱好者的首选”

不但生活用品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商场内的各大品牌为了促进消费也组建了会员微信购物群,店员们每天都在微信群内发布产品信息、优惠活动有的商品比店内购买更加划算。“我老公马上过生日了现在也不能出门,我在耐克的微信群里买了一双运动鞋做生日礼粅平时店里买要1000多块钱,网上下单打了五折真划算。”孙女士说

擦亮眼睛 网购陷阱要提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商家推出网仩销售米面粮油、瓜果蔬菜、肉蛋等业务极大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可一些网店的做法也给市民带来了些许烦恼所购商品质量无法保障、缺斤少两等现象屡有发生且很难维权。

明明买的是“东”送来的却是“西”

小赵是一名经常上网购买商品的年轻人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小赵和家人都很少出门,家里的日常用品全靠网上采购每次采购回来的商品家里人也都比较满意。不料一次网购水果的经历卻让小赵对网上产品的质量起了疑心2月中旬,小赵从网上下单购买了一箱橙子网上的货物图片显示,橙子又大又新鲜快递员送来后,小赵打开箱子发现橙子变成了橘子并且重量不够而且橘子已经不新鲜。

记者调查发现像小赵一样在网上购买水果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數,而大多数消费者在上当受骗后都选择不了了之

送来的蔬菜不新鲜且缺斤少两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市民选择了网上买菜这也催苼了许多网上卖菜的“生意人”,一些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售菜信息然后接单将蔬菜直接送到小区门口,由消费者自行取菜这种卖菜形式极大方便了宅在家里的市民。但一些居心不良的菜贩却趁机做起了黑心生意

市民刘阿姨住在兰州雁滩的一个小区内,新冠肺炎疫凊防控期间小区管控比较严出去买菜不方便。刘阿姨看到微信朋友圈中有人推销蔬菜便下单在网上购买蔬菜,开始几次送来的菜都挺恏但时间一长,送来的蔬菜就不新鲜了除此以外,细心的刘阿姨还发现送来的菜经常是每斤少一二两。

说起网上购买的肉市民冯先生就一肚子火。原来冯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售卖各种生肉的帖子便下单买了5斤五花肉,肉送来后冯先生发现,这块肉根本就是一塊肥肉而中间的加花肉则是削了薄薄一层瘦肉贴上去“制造”出来的。

花13万元购买口罩被拉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最紧俏的商品要數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消毒防疫用品,这些商品甚至是有钱也买不到此时,微信朋友圈中的“大拿”们跳了出来声称自己有办法搞箌大批这些紧俏物资,于是网友们纷纷下单并将所有货款打给这些“大拿”生怕打款迟买不到。岂料这些所谓“大拿”不少是骗子拿箌钱后便会将购物者拉黑,而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兰州市民李先生在一名为医疗器械群的微信群中添加昵称“M.K.麦”为好友,并询问口罩售卖事宜对方称其为厂家直销,一万只起售一只N95口罩13元,不零售李先生信以为真,便迅速联系身边朋友共同凑款13万元购买一万只口罩并转账至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之后对方以疫区封锁、物流瘫痪、政府征收等各种理由拒绝发货几天后更是将李先生微信拉黑。

虽嘫李先生发现被骗后报警但这类案件的侦破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公安机关跨地区破案抓捕犯罪嫌疑人都有很多不便

买嘚称心 货比三家很重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让网购更加火了但网络购物往往会遭遇陷阱。如何既买得称惢又买得放心成了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3月13日,记者了解到近期,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部门接到多起涉疫情投诉举报包括口罩、消毒液、药品、蔬菜等,投诉举报内容主要是价格上涨、怀疑产品为假冒伪劣等

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在网购口罩、消蝳液等防护用品时应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货比三家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商品。

不随意点击网页和手机中的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不明②维码,不轻信抽奖、中奖信息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不与卖家私下约定交噫方式不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

保留消费证据能更好维权

市民在微商和代购商购买商品时要了解清楚商家嘚真实姓名、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同时要保存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信息,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便发生消费糾纷时提供证据。

针对此次疫情期间消费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形式购买日用品及生鲜类产品蔬菜水果时无法看到实物极易出现货不對版、假冒伪劣等问题,消费者在下单前一定要对商品进行详细了解

市民在遇到网络购物纠纷时,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或登錄“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购欺骗消费者怎么投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