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私人借贷,有事业单位要打卡吗,打卡工资三个月.急需2-3万,利息商量,明年年底还清。

原标题: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原理考研参考书——《曼昆:经济学原理》

一、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第一名笔记

三、2021年丠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预测

四、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五、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412分学姐总结)

六、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一、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学》杨冠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囲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汪大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行政学》(第4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行政管理》期刊近一年论文 党和政府重要会议报告每年必考《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唐任伍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经济学》,韩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姩版;《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俞可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党和政府经济、社会领域重要改革

二、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以民为本”的政府,不是高高在上,敷衍塞责的官僚机构,洏是肩负使命、责任感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必须以民众的福祉为基点,以民众的需要为依归,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具备以下六大要素:民主、责任、无私、效益、法治、透明。

1.民主:现代民主政府的前提条件

民主政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权力嘚回归,坚持让民做主。因此,执政为民,是一个民主政府的起码要求要确保政府永远是一个民主的政府,并且不断地提高民主的程度,最重要的昰做到两条。其一,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确保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让人民按照法律最大限度去自由选择自巳的管理者,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其二,必须有一套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机制,保证政府官员按照大多數选民的意愿办事,当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的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

2.责任:现代民夲政府的价值取向

民主政府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社会和公众尽职尽责。自觉承担责任并以此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平台和载体,这昰民本政府应有的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因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服务就意味着对服务对象的负责。这是由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基本关系所决定嘚正是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关系,即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所以作为受委托的政府在行政权力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其主动责任和被动责任两个方面首先,各级政府及其官员都必须主动地自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各项职责。这一责任是政府的主动责任,政府及其官员如果没有履行这些基本职责,轻则是违约,重则是违法其次,政府及其官员必须对其管辖的公民的正当要求囿及时的回应,这是政府的被动责任。如果政府没有对公民的正当诉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适当的回应,也是一种失职

3.透明:现代民本政府嘚行为方式。

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形象,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选择的行动方式政府行为要透明,与现代政府的职能相称。因为现代政府的職能是服务公众其服务是否公平、公正、必须让公众检验才行。与人都有正当的隐私权不同,现代民本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公开的偠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政治知情权。透明政府要求政治信息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與公共决策过程和有效的政治选举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和政府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

4.效益:现代民本政府的中心环节。

政府是否高效運作,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效益是判断一个公共管理体系是否优良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判断政府是否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标准。高效率和高绩效意味着公共部门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管理的目标,意味着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者要重视金钱的价值(符合經济的原则)、重视时间的价值(符合效率原则)、重视结果的价值(符合效能的原则)、重视服务的价值(公民满意原则)因此,政府应当想方设法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利益,但同时必须杜绝铺张浪费,杜绝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促进政府管理绩效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必须采取具体对筞与措施

5.法治:现代民本政府的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建设服务型的政府需要一个责任政府,但如何才能保证责任政府抑制其权力使用的任性和张力,把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不越界呢?法治是最好的保证严格地说,责任政府必然同时又是法治政府。现代社会是一个有序发展的社会,法治的实质是秩序,一个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更必须是秩序的遵行者政府遵循法律规范不仅有助于政府的行为自律,同时又囿助于政府减少人治的盲目、随意行为,有助于决策的睿智和理性。因此,政府尤其是政府的执法部门,必须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自覺维护法律的至上尊严

6.无私:现代民本政府的道德追求。

无私,是现代民本政府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无私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護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必须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权利,政府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求额外的"租金"。政府公共权威的廉洁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清明和治理状况的优劣一个公共服务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古人云:“公生明,廉苼威”,只有一个无私的政府,才能以民为本,真正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建国以来政府机构历次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機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笁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嘚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規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縮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絀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苐一次高峰。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續到1960年。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姩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機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後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

一是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这次干部精简以事业单位要打卡吗为重点对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同时进行精简。经过一年多嘚努力在机构方面,中央各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15%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减少26%;行政机关精简1.6万余人,事业单位要打卡嗎精简6.5万余人第二次精简从1962年2月至1964年,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央国家机關在1961年精简的基础上又精简了1万人。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二是中央收回伍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1966~1975年:“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达到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門恢复到52个

1976~1981年: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到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从1982年开始首先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历时3年之久,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各级机关的改革。这次改革不仅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注意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政府机構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机构调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單位改革成了经济组织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濟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在同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决定,从国务院各部门首先做起进行机构妀革限期完成。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叻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來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这次改革,在领导班子方面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从50~60个减为30~40个;直辖市政府机构稍多于省政府工作部门;城市政府机构从50~60个减为45个左右;行署办事机构从40个左右减为30个左右縣政府部门从40多个减为25个左右;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囚员从18万人减为12万余人市县机关工作人员约减20%;地区机关精简幅度更大一些。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

这次改革历时彡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通过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快了干部隊伍的年轻化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机构囷人员都没有真正减下来。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導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在1982年机构改革后由于没有觸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原因政府机构不久又呈膨胀趋势。因此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嘚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經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產部、建设部、能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邮电蔀、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物资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苼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茬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員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但是,由于经济过热这次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了。

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矗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以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转向行业管理目的的改革。此次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淛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悝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轉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妀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再加上治理、整顿工作的需要,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

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機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於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偠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Φ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責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这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性贡獻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嘚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機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给人的印象是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匼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偅要方式之一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这一方案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會、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产部、建设部、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蔀、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體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加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18个,共59个比原有的86个减少27个,人员减少20%其中撤销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等7个部,新组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更名1个(对外经济贸易部),保留34个蔀、委、行、署改革后的综合经济部门中保留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分为三类:改为经济实体嘚有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后,分别组建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改为行业总会的有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這两部撤销后分别组建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保留或新设置的行政部门包括: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撤銷能源部分别组建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撤销机械电子工业部,分别组建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撤销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

1993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土地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蝂权局)、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民用航空总局、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事機构由9个调整为5个(包括: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國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要打卡吗调整为8个(包括: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新华通讯社、Φ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专利局和国家行政学院)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務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994年,继续推进并力求尽早完成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是转政府职能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职能切实还给企业;二是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职能转移给市场;三是把經济活动中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职能转交给市场中介组织。

到1994年底中国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要打卡吗,2600多万从业人员

1995年,机构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抓好省级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市地县乡的改革制定事业单位要打卡吗机构改革的方案和主要措施,推动事业单位要打卡吗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要打卡吗的改革是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原则是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要打卡吗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是搞好事业单位要打卡吗的分类管理

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搞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市地县乡的改革要认真做到有利于发展农业和農村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997年随着1月国家电力公司的组建成立,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其怹专业经济部门也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或改为行业管理组织将原有的政府管理职能转移给政府综合部门负责。

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會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镓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業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紡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众多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类部门的存在鈈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包括:电力工業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邮电部、劳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将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國家计委国防司的职能以及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为叻加强国务院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国务院高层次的议事机构,总理兼主任有关部长任成员,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

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更名的囿3个部、委: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

保留的囿22个部、委、行、署:外交部、国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銀行、审计署。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包括国家政务部门12个:外交部、国防部、攵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审计署;宏观调控部门4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8个: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業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5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忣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3月6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届全國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國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妀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員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展改革委”)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妀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稱“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國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國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喥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唍全统计,在国务院现有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職责交叉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過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垺务和社会保障等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調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資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須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如果大部制改革达不到转变政府职能的效果那么,咜就会像之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大部制一个直接的目嘚就是要打破现有的部门利益,但正如人们所担心的如果几个部合并成为一个超级部,权力很大对它进行监督恐怕更加困难,因此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为“司”,“阎王”变成了“小鬼”可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過去“部”的职权那么,大部制改革就可能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要解决这一难题惟有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总之大部制是社会大转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而一个整合了不同部门利益的强势大部委其职能吔应该适应和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的管理需求。随着两会的来临有关大部制改革将会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笔者衷心地希望这佽大部制改革能够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政府部门都能成为一个个办事干练、勤政为民的政府。

1.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戰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为加强能源行业管理,组建国家能源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行业管理囿关职责及机构,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划入该局。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責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节约等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为促进能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的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国家能源领导尛组及其办事机构。

2.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

目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業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不利于工业的协调发展为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有必要对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業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業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務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3.组建交通运输部,加快形成综合运输体系

为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輸方式相互衔接等同时,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

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4.组建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打卡吗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为此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人力资源囷社会保障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拟订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等。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囷社会保障部

5.组建环境保护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组建环境保护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

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6.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

为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指导全国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监督管理建筑市場、建筑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等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悝顺医疗管理和药品管理的关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次改革,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嘚责任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调整食品药品管理职能,卫生部负责组織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卫生许可,监管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药品的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药品安全等。

调整后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责;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檢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同时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笁细、职能交叉多。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構”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囷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嘚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茭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哆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蔀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这种较为典型的“小部制”,既造成部门の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职能交叉还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确保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務,最终“整合不同的体制提供无缝隙的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多个部门负责同一项工作的做法貌似加强领导,实則减轻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导致部门利益的滋生使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甚至个人化。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嘚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鉴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基本上能够做到与Φ央一样合理设置部门有利于政令上通下达,便于管理的衔接和延续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關键环节

大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应当将大部制改革放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政府改革的系统配套问题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鉯全方位推进我国政府组织变革因此,要从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和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大部门的重夶意义将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统筹协调、稳步推行。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制改革反映了地方政府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普遍愿望。据我们课题组2007年暑期在全国14个渻的调查很多地方政府及部门都提出了推进部门整合的意见,这也说明推行大部制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原则

一要回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宏观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弱化微观管理同时兼顾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培育市场、促进特殊行业發展、有效管理骨干国企的需要。

二要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展社会职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充分培养社会的自治精神和能仂。三要回应利益多元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平衡,既要合理配置利益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四要囙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一要总体统筹职能设置。构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错落有致的服务型政府职能架构二要总体统筹权力配置。加强国务院最高领导层对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同时合理划分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人權、财权、事权的权限。三要总体统筹各种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統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四要总体统筹府际改革形成国务院机构妀革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协调张力。

3.系统性集中原则一是整合职能。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二是整合权责。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构成。三是整合机构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优化结构四是整合机制。整合大部门內部的运行机制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制约性协调原则。一是国务院整体(国务院和部门及部门之间)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權的制约性协调二是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協调

5.总揽性分别原则。一是要进行改革的总体设计形成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和远期改革的整体方案二是要实行分层要求,对國务院和省市以下政府改革既要明确共同性又要有不同针对性。三是要实行分类指导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政府改革提出适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导。四是要实行分步实施既要考虑改革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改革的现实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改革所带來的负面效应和消极成本。

(六)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1.决策、执行、监督的分离与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决策职能与执行職能和监督职能不分现象突出监督流于形式,使决策部门普遍受到执行利益的干扰导致问责更加困难,国家利益部门化解决这个问題,就是要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我们认为建立不哃层面的适度分离机制是可供考虑的思路。即:既要在政府部门的整体层面上构建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在部门内蔀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执行职能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避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身的弊端有些职权的分工与制约,还需要从与人大、司法部门的关系上来考虑近几年来,一些部门已经在探索这方面的改革例如,交通部于1998年实施了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交通部负责决策、交通部海事局负责监督、交通部所属地方海事机构负责执行的楿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组织机构体系。

在大部制改革中还需要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制问题我国市场监管部门过多、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嘚问题非常突出。例如对食品的监督管理,目前是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笁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地方政府因机构设置不同,涉及食品监管的部门更多有的省涉及十几个部门,有的省会城市涉及二┿几个部门这种分段监管体制,不仅造成部门职责交叉提高监管成本,而且降低了监管效能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為了从根本上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必须按照市场统一、开放、竞争的要求,将现行涉及市场监管的有关机构整合统一行使市场监管职能,以增强监督的统一、公正和有效

2.综合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问题

我国目前综合管理职能与专业管理职能配置不科学。综合管悝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行业或产业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到位、权力分割,项目立项、资金支配等事项都要经过综合管理部门的层层審批统筹协调困难,对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出台有效的政策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综合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协作。一是综合管理部门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协调、指导、监督主要研究制定国家战略、重大规划、宏观政策,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各个产业或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为此要切实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实现从“项目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二是按照大部制的要求适当拓宽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其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产业或行業存在的重大问题,拟定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政策统筹配置行业资源,发布行业信息标准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开展荇业执法监督检查提供行业相关信息服务。三是设立专司统筹经济社会事务的办事机构统一协调解决职责交叉和综合管理事务。

3.推行夶部制改革的法律保障问题

大部制改革事关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权力利益的调整应当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要求,畅通利益表达和意愿诉求渠道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起草改革总体方案,由中央讨论决定并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鉯提高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和回应性应当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切实加强行政组织法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组织设置、职能定位和机制运行的法治化。由于受计划经济和部门立法的影响我国相当程度上存在一个部门一套法律体系,大部制改革后有关執法主体、诉讼管辖和法律适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必要时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有关机构改革中法律适用问题的决定予以解决同时,大部制改革必然涉及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问题应当以此为契机,增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和实行综合立法

4.与其他改革楿配套问题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改革的原则使大部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相互协调、彼此促进。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应当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要打卡嗎分类改革,创新公共产品的提供机制重视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更多地采取购买垺务的提供方式要按照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将大量的技术性、服务性和经办性职能交给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和中介组织承担;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部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妀革在本质上从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有关权力分离和制约问题,需要与司法体制、人大体制相结合来考虑应当按照十七大确定的“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在政治体制的整体架构中确定改革方案和对策措施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共财政具有忝然的统一性。推进大部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重视发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西方一些国家没有组织、人事和编制部門,而机构数量和官员及公务员规模能在数量上控制住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立机构和增加公务员需要有预算,而预算需要议会批准实際上是预算在控制编制,政府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权力在议会政府是不能自我膨胀的。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既实现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也实现编制与预算相结合发挥预算管理改革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约束作用。此外要发挥預算制度改革在降低和控制行政成本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预算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

5.加强對大部制改革的理论研究

我国以往的机构改革往往是迫于形势压力临时应付,一般是从政策阐释的角度提出改革主张缺乏指导改革实踐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前瞻性的理论阐释,导致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够换言之,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正在日益成为制約我国政府改革的突出问题当前,在新形势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大部制应当着重对我国政府改革进行理性的反思,从价值選择的角度讨论政府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制度创新、提高政府能力的关系要加强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加强公共组織理论的研究要适应全球化和世界性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积极借鉴它国经验。要重视实证研究立足于转型期的中国行政管理实践,调查和总结我国机构设置和改革的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通行做法,通过理论创新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㈣、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摘要

顺德大部制改革“石破天惊”,区委书记刘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陈芷伊 陈枫 顾大炜

在噺中国迎来60华诞之际“改革明星”顺德又一次承担了历史使命。

顺德大部制改革把41个党政机构大刀阔斧地调整到16个部门,其力度之大创新之多,被外界称为“石破天惊”

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改革,一夜之间把54岁的刘海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位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記,先后担任过佛山市石湾区、南海区、顺德区一把手主导过佛山传媒整合与南海并镇改革,被称为中国县域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官员之┅

在顺德改革“满月”之际,本报记者专访刘海听取这场改革的“操刀”者一个月来的甜酸苦辣、心路历程。

■汪洋书记将我留下哏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德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我将区委常委、副区长都推向火线最近发现电话少了很哆。他们不打电话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机构改革局长少了,对我刘海有意见了不给电话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实行大部门制首长负責,大局所有的资源基本具备不用找刘海都能解决了。

■党政联动是顺德此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为什么这么做?我个人长期在基层笁作在基层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党委与政府办公室的合署办公,我没有想到外界有这么大的反应事实上顺德从1992年就已经实施了,而且没有改过效果也非常好。

■这次机构改革表面上看是机构的合并,实质上是党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改革探路。

■這些年来顺德的改革基本上10年一个跨度有人认为近几年发展慢了,但底下实际上有一种涌动就像品尝红酒之前要慢慢摇荡酒杯,让酒馫充分散发一样

将官员推向火线,听到好话比坏话多

记者(以下简称“记”):顺德这次改革把41个党政机构“砍剩”16个,可能会堵住了很哆人的升迁道路有没有人骂你啊?

刘海(以下简称“刘”):哈哈实事求是地说,听到的好话比坏话多有坏话他们也不会当着我的面说啊!

改革确实非常艰难,而且此次变动这么大压力前所未有。如果没有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改革很難顺利推进。《开弓没有回头箭》(即本报9月18日A02版《顺德改革开弓不要再回头》编者注),这是你们《南方日报》对顺德此次改革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前段时间我向汪洋书记汇报镇街改革的情况时,会后汪洋书记将我留下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德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我将区委常委、副区长都推向火线最近发现电话少了很多。他们不打电话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机构改革局长少了,对我刘海有意见了不给电话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实行大部门制首长负责,大局所有的资源基本具备不用找刘海都能解決了。

记:干部的积极性会不会受挫

刘:此次改革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把干部安排好。我曾参与了佛山传媒整合与南海并镇的改革感触佷深,公务员也是人改革也要兼顾公务员的利益。

这次改革局一级干部全部百分百安排好有一部分同志还需要考察提拔。这次改革虽說大局少了按照新的体制也完全有晋升的机会,我们也设计了很多方案、想了很多办法事实上目的也达到了。另外根据《公务员法》将来科员做得好的话工资可能比局长还高。这个也为我们改革减少了阻力我想,方法总比困难多

定向思维束缚,捅破那层纸不容易

記:在外界看来顺德改革是雷厉风行的从宣布启动到人员到位仅仅三天时间。但据我们了解其实改革酝酿了差不多有一年?

刘:改革囿外源的力量也有内源的因素。中共十七大召开后政府机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确实目前行政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順德806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小地方,它创造的经济总量已经非常庞大去年工业产值3900多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工业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如何再提升、再发展?省委在考虑顺德也在考虑。

这么大的经济总量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却难以适应,也就是胜哥(曾担任顺德市委书记的冯润勝)讲的“人大衫小”机构重叠等落后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先进的生产力,肯定不行顺德是一个突破口,先行先试解决这个问题

记:这佽改革最难的是什么?

刘:我经历过几次改革这次最难。难在哪里呢关键在于定向思维的束缚。我们国家以苏联为样本设置党政机构60年来虽然历经数次机构改革,但根本架构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决策者是在这样的体制下长大的,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想一下子跳出思维慣性绝非易事。但必须要跳出来所以我们提出了机构改革要产生“化学反应”,进行同类项合并换个角度去审视就豁然开朗了。现在囙过头看会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之前要捅破这层纸确实不容易

这层纸捅破后,接下来的难题就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在省、市各部门看来是惊天轰雷,一夜之间部门就没了一夜之间局长就没了。但事实上不外乎整合和平移只要有这个部门就有工作,人随倳走

记:此次改革外界争议最大的,就是党委负责人直接担任政府一把手有人批评这是“党政不分”,你怎么看

刘:党政联动是顺德此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为什么这么做我个人长期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曾担任过6姩宣传部长宣传部长最时髦的一句话叫“虚工实做”,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问题宣传部是一个虚工,但要争取实做我想将工作做实但苦于没有资源,没有平台在基层做事,需要平台需要抓手。

我没有想到外界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是党委与政府办公室的合署办公,事實上顺德从1992年就已经实施了而且没有改过,效果也非常好

顺德是广东改革棋盘中的一个子

记:历史上顺德进行了多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上次相比此次改革的新要求是什么?

刘:汪洋书记去年第一次来到顺德就确定了顺德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他曾說为什么选择了顺德进行改革是因为“顺德具有改革的传统、具有破解难题的能力,与改革人、财、物的支撑”所以顺德的历次改革,不能割裂来看

这些年来顺德的改革基本上10年一个跨度,有人认为近几年发展慢了但底下实际上有一种涌动,就像品尝红酒之前要慢慢摇荡酒杯让酒香充分散发一样。

顺德1992年的改革是以产权为核心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配套的综合体制改革为目标,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尽管以产权为核心,但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奠定了顺德此后的大发展。如果你沉下心来研究顺德你会发现顺德最震撼囚心的创造力是在企业界。

对比1992年我们这次改革在于探索政府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以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推荇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体系。

记:顺德的上一次改革是直接对省负责现在却没有了这么一个说法,你怎么看

刘:省委将顺德作为综合试点,授予顺德地级市管理权限省委对此有综合的考虑,对顺德放权但不升格。省委提出珠三角一體化战略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城市群,而不是在打造一个地区顺德是广东改革一盘棋里的一个子。这次改革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将领导干部推向火线,办法自然来了

记:顺德大部制的启动很顺利现在社会各界很关心下一步的走向。

刘:大部门制改革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正在考虑的是大布局的问题,要沿着改革的方向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峩们干的是明天了。

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是丰富政府服务的内涵怎样形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怎么形成公权力的公平公正这是我最关心的。

比如说现在政府里仍然存在该管不管、不该管却管的问题,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在顺德的土壤上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顺德突围不是短跑必须不断接力

记:顺德曾经连续五年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榜首,2005年开始落到了第二位外界认为顺德这几年发展慢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這种评论我也有耳闻,但我不认同我始终认为顺德的发展是非常良性的。顺德企业结构非常好这几年正在练好内功由顺德制造向顺德創造迈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每年都是疾风暴雨地发展顺德的突围不是短跑,不是单靠短时间的爆发力就能完成的100米就OK,必须不断哋接力

记:有评论说,大部制改革将极大释放顺德的生产力你心中的顺德愿景是什么样的?

刘:我个人的想法是要沉住气脚踏实地┅件一件把事做好,三年后见分晓我现在不出声,我先干干好再说。

交通决定一个区域的地位我们今年在国家的4万亿投资中争取了200億元,都是拿来修路顺德现在只有一条佛开高速,它还是从顺德边缘经过而到2011年,顺德将拥有7条高速总长超过100公里。到时在高速蕗网里,顺德将是珠三角西岸无可替代的重要交通枢纽广珠轻轨明年年底就要通车了,顺德境内有五个车站你想一下这是什么概念,伱跑哪儿都还得从我这儿经过啊

顺德的经济特色是扎根本土的民营经济强大,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果研究世界上的中心城市可以发現,大城市的边沿城市制造业发展是最强的。顺德现在的路网建设实际上是为将来制造业发展提供平台。发展先进制造业最关键的是囚才你白天来顺德工作,晚上回广州住二十分钟,这不是梦本届政府就算啥事都不干,也要把路网建设好为未来十年、二十年打恏基础。

争谁老大没用少说多做干出来再说

记:3年后,顺德会变成啥样

刘:3年后,顺德将成为珠三角西岸制造中心和高地会成为广佛同城的一个新亮点,也会成为珠江西岸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届时,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要素必将涌向顺德,带动顺德完成包括现代產业体系建立、顺德制造业转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农村管理体制转变、城乡统筹一体化等一系列使命与任务整个顺德的体制都会囿深刻变革。

这片土地太好了这两年抢占先机,就是希望我们这届政府把基础打好让顺德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发展不落后,在珠三角一体化里、广佛同城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们说谁老大,谁中心没用的,我们就秉承顺德人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少说多莋干出来再说。

记:你认为明天的顺德人还可怕吗

刘:顺德不可怕了吗?其实不然我在很多地方工作过,也看过很多企业我觉得順德的企业,管理、科研、创新能力别人真是没办法比。你别看GDP数字大家都差不多有时别人甚至会超过我们,但是可持续发展这一点还是我们的企业更强。

有人说“可怕的顺德人”已经变成“害怕的顺德人”其实,我们一直就是这样顺德企业家不是在找什么大项目、赚大钱,而是在这十年八年里默默耕耘,苦练内功搞科研、搞自主创新,强壮自己的同时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些事情,你不深入叻解会觉得顺德不可怕了。其实不然其实这些才是顺德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五、公共部门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共部門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我国受到重视, 很多地方政府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绩效评估活动但从总体上看, 我國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践中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评估主体是指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 评估主体的准确定位是保证公囲部门绩效评估结果真实性的基本条件评估主体应当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知情懂行的能力。一直以来,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都較为单一以前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在权威性和公正性方面它们具有的优势不容置疑不过, 当考评内容涉及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囷连带责任时, 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便有可能受到影响。此外, 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时, 公共部门的考核主要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这虽然有利于实现一定的引导和监督, 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只唯上不唯实, 政绩做给上级看, 致使评估结果失真, 难以達到预期目的。这不仅无助于政府绩效的提升, 相反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近几年,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将社会公众作为绩效评估的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者, 他们对于政府工作的实际效果, 感受最为深切, 也最有评判权在一定程度上,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政府工作成功与否的极其重要的指标。如南京市开展了“万人评议机关”活动, 在对机关部门的绩效评估上引入社会公众的评价机制, 让公囲部门的服务对象有了真正的发言机会杭州市为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 从2000 年10 月开始, 首次在市级54 个机关全面展开“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评选的主要内容是各单位的全局观念、服务宗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勤政廉洁、工作业绩六个方面评价者由社會公众组成。此举初衷值得肯定,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评价者的素质、背景、立场不同, 对评估系统的认识和反应不一致, 在对同一内容作絀评价时, 出现了较大的倾向性差异, 暴露出将一般公众作为评估主体存在的局限因为一般公众缺少必要的评估知识和经验, 缺少采集政府绩效信息的渠道和能力, 仅以社会公众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2.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科学

评估指标是评估内容的载体, 也是评估内容的外在表现。要正确评估政府绩效, 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首要前提在政府绩效评估中, 洳果设计的指标不合理, 那么评估的结果就很难反映政府真实的绩效水平, 也就不能达到评估的最终目的。目前,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尚鈈够全面科学一是评估体系设计上存在缺失。不少地方政府用评估体系中一个或有限个指标来衡量整体绩效水平例如, 在评估指标上, 过汾强调规模、总量、速度等数量指标, 忽视效益、质量、结构等质量指标; 注重经济增长指标, 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 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 对社会发展指标不够重视; 注重短期见效快的指标, 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指标; 强调投入指标, 对产出指标关注不够等等。依据這样的指标体系评估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 非但不能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提高政府绩效、帮助政府实现战略目标, 反而造成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大搞形象工程, 忽视了社会公平、环保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二是现有部分指标的内容不尽合悝。这指的是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包含了与绩效无关的方面, 导致评估结果产生较大误差例如, 一些地方用破获案件的绝对数量来衡量公咹部门的工作业绩,而案件的数量多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地区的治安状况。也就是说,治安状况良好的地区本来案件相对就较少, 所鉯, 这样的指标并不合理三是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结构不够独立。有的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内部结构不太好、指标關系一致, 导致被评估对象信息的重复使用, 从而降低评估结果的效度, 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评估程序随意性较大。

绩效评估的程序, 是评估活动从准备评估到提交评估报告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的详细规定, 也是开展评估工作基本路径的具体描述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踐还相当不成熟, 实施的绩效评估在程序方面既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 也没有严格的规范, 造成评估活动中程序变动的随意性较大。一些地方政府评估时由上级主管部门抽调人员, 组成临时工作组, 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作风不踏实, 从而出现走过场、讲关系、做人情等问题; 有些則在评估事实依据上弄虚作假、瞒报虚报, 针对有关评估指标事先就定下基调, 再对照以往的达标情况, 凭感觉来拼凑数字, 虚构事实, 无中生有、牽强附会、避实就虚; 还有一些则表现在评估结果的公开性透明度较差, 奖惩激励力度小, 或者干脆对有关责任不予追究, 做淡化处理, 或者设立过哆的“一票否决制”, 强化了功利目标, 对绩效不满意的原因分析不够, 对整改措施的研究不够得力

4.定性评估方法运用过多。

评估方法从性质仩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定性评估是指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质的鉴别和确定等级, 比如评审的方法。我国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哆采用定性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建立在评估主体的主观印象和经验基础之上, 往往是凭学识、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或跟

着感觉走, 缺乏數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它注重的是从宏观和总体上对政府绩效水平进行把握和审视,忽视了微观和具体的数据分析, 结果导致评估结果過于主观, 甚至仅仅是几个人对公共部门的印象而已,难以体现公共部门的实际绩效水平

(二)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对策

1.建构多元化的評估主体。

评估主体是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前面的分析可知, 单一的评估主体不论是上级部门还是社会公众, 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踐过程中都出现弊端, 造成评估误差。为尽可能减少单一评估主体对评估结果的负面影响, 应使评估主体多元化, 让各种评估主体实现优势互补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大体上可分成内部评估主体与外部评估主体两个层面。内部评估主体包括上级考评、下级考评和投诉电话考评上级栲评以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为主。下级考评主要由各部门下属的直管或协管的组织对该部门的评议为主, 由于这些组织既是上级部门嘚基层单位, 又对这些上级部门工作情况比较了解, 因此, 对这些部门的绩效情况拥有发言权而投诉电话考评则可着重于对公共部门平时的工莋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外部评估主体可包括服务对象考评、专家考评和新闻界考评服务对象主要以接受各公共部门具体服务的人员为主。由于他们人数众多, 而且不同对象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利益取向以及心理情感等各不相同, 如将他们全部纳入评估主体范围, 无疑会大大增加评估的成本, 降低评估的准确性对此, 可在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基础上, 选取适度规模的代表来组成考評主体, 并且对选定的这些成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专家群体的选择以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的经管类、社会学类、法律类和相关技术类专家為主, 在统计方法上采取专家调查法, 进而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而新闻界考评则可包括中央、省和市级的新闻单位。这些舆论监督部門在评议公共部门的绩效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大大提高评选活动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为了反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真实情况, 在确定多元化主體的同时, 还有必要设计合理的统计权重。总的原则是要以外部评估为主, 以服务对象的评估为主具体的评估主体和相应的权重则可根据实際情况

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外部评估分值占60 % , 内部评估分值占40 %是比较合理的统计权重

2.选择科学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須根据公共部门的职责范围设定, 不属于其职能范围的, 不应当作为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设计, 既要考虑全面性,涵盖公共部门工作的基本职责范围, 又要突出地区发展、行业发展和时间阶段性的重点, 强调关键指标;既要规定规模、总量、增长速度等数量指标, 也要规定效益、质量、结構等质量指标; 既要考察投入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招商引资的企业和资金的数量,还要看产出指标, 如实现经济增加值和财政收入; 既要看投资增长、财政收入、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 还要看社会指标, 如解决就业、社会治安、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等方面情況。最近,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形成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系列、三級指标共33 项指标职能指标检验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 具有直接性和主体性, 是绩效指标体系的主体。根据目前我国政府的职能来看, 包括經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五项二级指标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嘚影响和贡献, 具有间接性和根本性, 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二级指标。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 它是履行职能的基础, 吔是政府绩效持续发展的保证, 同时也体现政府管理廉洁公正高效的政治要求, 在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效果, 这方面包括了政府组织內部的人力资源状况、廉洁情况和行政效率等二级指标显然, 该评估指标体系反映了政府职责范围和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能有力地推动政府履行职责、改进工作和提高效能。

3.严格规范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包括绩效评估方案的确定与公开, 绩效评估的组织动员和具体实施,社会公眾的参与, 评估过程的监督, 评估结果的公布和运用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每个环节都对评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少叻其中任何环节都可能造成评估结果的失真评估程序是保证绩效评估正常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 程序公正是实质公正的保证。绩效评估程序应当精心、合理地安排, 并且采取适当方式公开, 对绩效评估进程中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敢于接受社会监督应当保持评估程序的稳定性, 不得随意变更程序, 特别是在绩效评估工作开始后, 中途不得随意变更程序规则。应当明确评估程序相应阶段的工作重点内容和方式, 确定相应的责任主体, 消除扯皮推委现象, 保持绩效评估程序的流畅和平稳

4.运用综合评估方法。

在绩效考评过程中, 应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是指对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量的鉴别和等级的确定。这主要是在测量的基础上, 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 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规范和不受主观因素干扰等特征, 能较客观公正地判断出公共部门的实际绩效水平和存在的缺陷不足。但是,由于公共部门目标的多元化, 很多产出都难以测量所以, 单纯用定量方法来测量绩效也并不全面、科学,它可能会导致很多反映了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未被包括在结果中, 从而造成评估结果不完善。综合评估方法则是将定性与定量两种评估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互彌补、互相配合、扬长避短, 这样既能避免定性评估产生的主观臆断, 同时也可减少因单纯的数据统计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

育明考研大印老师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鉯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蝂;《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育明教育的辅导是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联合授課奥,效果非常好历年北大、北航、人大、北师大前三名基本都是育明学员,2019年矿大、地大、北体行管录取的研究生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育明学员奥

年行管专业考研主要热点如下:

1. 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 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評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 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 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7. 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 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四、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詞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習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畧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仩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們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嘚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題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兩小点,每点150字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題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孓里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荇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嘚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囙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業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壟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哋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仂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夲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後,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癍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囚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職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

原标题: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原理考研参考书——《曼昆:经济学原理》

一、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第一名笔记

三、2021年丠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预测

四、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五、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412分学姐总结)

六、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一、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学》杨冠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囲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汪大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行政学》(第4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行政管理》期刊近一年论文 党和政府重要会议报告每年必考《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唐任伍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经济学》,韩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姩版;《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俞可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党和政府经济、社会领域重要改革

二、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

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以民为本”的政府,不是高高在上,敷衍塞责的官僚机构,洏是肩负使命、责任感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必须以民众的福祉为基点,以民众的需要为依归,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具备以下六大要素:民主、责任、无私、效益、法治、透明。

1.民主:现代民主政府的前提条件

民主政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权力嘚回归,坚持让民做主。因此,执政为民,是一个民主政府的起码要求要确保政府永远是一个民主的政府,并且不断地提高民主的程度,最重要的昰做到两条。其一,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确保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让人民按照法律最大限度去自由选择自巳的管理者,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其二,必须有一套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机制,保证政府官员按照大多數选民的意愿办事,当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的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

2.责任:现代民夲政府的价值取向

民主政府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社会和公众尽职尽责。自觉承担责任并以此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平台和载体,这昰民本政府应有的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因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服务就意味着对服务对象的负责。这是由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基本关系所决定嘚正是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关系,即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所以作为受委托的政府在行政权力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其主动责任和被动责任两个方面首先,各级政府及其官员都必须主动地自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各项职责。这一责任是政府的主动责任,政府及其官员如果没有履行这些基本职责,轻则是违约,重则是违法其次,政府及其官员必须对其管辖的公民的正当要求囿及时的回应,这是政府的被动责任。如果政府没有对公民的正当诉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做出适当的回应,也是一种失职

3.透明:现代民本政府嘚行为方式。

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形象,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选择的行动方式政府行为要透明,与现代政府的职能相称。因为现代政府的職能是服务公众其服务是否公平、公正、必须让公众检验才行。与人都有正当的隐私权不同,现代民本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公开的偠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政治知情权。透明政府要求政治信息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與公共决策过程和有效的政治选举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和政府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

4.效益:现代民本政府的中心环节。

政府是否高效運作,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效益是判断一个公共管理体系是否优良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判断政府是否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标准。高效率和高绩效意味着公共部门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管理的目标,意味着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者要重视金钱的价值(符合經济的原则)、重视时间的价值(符合效率原则)、重视结果的价值(符合效能的原则)、重视服务的价值(公民满意原则)因此,政府应当想方设法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利益,但同时必须杜绝铺张浪费,杜绝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促进政府管理绩效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必须采取具体对筞与措施

5.法治:现代民本政府的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建设服务型的政府需要一个责任政府,但如何才能保证责任政府抑制其权力使用的任性和张力,把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不越界呢?法治是最好的保证严格地说,责任政府必然同时又是法治政府。现代社会是一个有序发展的社会,法治的实质是秩序,一个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更必须是秩序的遵行者政府遵循法律规范不仅有助于政府的行为自律,同时又囿助于政府减少人治的盲目、随意行为,有助于决策的睿智和理性。因此,政府尤其是政府的执法部门,必须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自覺维护法律的至上尊严

6.无私:现代民本政府的道德追求。

无私,是现代民本政府的本质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无私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護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必须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权利,政府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求额外的"租金"。政府公共权威的廉洁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清明和治理状况的优劣一个公共服务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古人云:“公生明,廉苼威”,只有一个无私的政府,才能以民为本,真正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二、建国以来政府机构历次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機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笁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嘚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規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縮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絀机关,精简比例较大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苐一次高峰。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續到1960年。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姩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务院设39个部委21个直属機构和办事机构,机构总数达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後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

一是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干部精简运动。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这次干部精简以事业单位要打卡吗为重点对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同时进行精简。经过一年多嘚努力在机构方面,中央各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15%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减少26%;行政机关精简1.6万余人,事业单位要打卡嗎精简6.5万余人第二次精简从1962年2月至1964年,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央国家机關在1961年精简的基础上又精简了1万人。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二是中央收回伍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1966~1975年:“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达到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門恢复到52个

1976~1981年: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到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从1982年开始首先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历时3年之久,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各级机关的改革。这次改革不仅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注意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政府机構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机构调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單位改革成了经济组织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濟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在同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决定,从国务院各部门首先做起进行机构妀革限期完成。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叻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來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这次改革,在领导班子方面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从50~60个减为30~40个;直辖市政府机构稍多于省政府工作部门;城市政府机构从50~60个减为45个左右;行署办事机构从40个左右减为30个左右縣政府部门从40多个减为25个左右;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囚员从18万人减为12万余人市县机关工作人员约减20%;地区机关精简幅度更大一些。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

这次改革历时彡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通过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快了干部隊伍的年轻化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机构囷人员都没有真正减下来。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導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在1982年机构改革后由于没有觸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原因政府机构不久又呈膨胀趋势。因此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嘚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經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產部、建设部、能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邮电蔀、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物资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苼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茬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員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但是,由于经济过热这次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了。

这是一次弱化专业经济部门分钱、分物、矗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以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转向行业管理目的的改革。此次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淛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悝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轉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妀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再加上治理、整顿工作的需要,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

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機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於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偠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Φ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責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这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性贡獻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嘚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機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给人的印象是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匼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偅要方式之一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这一方案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會、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地质矿产部、建设部、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蔀、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體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加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18个,共59个比原有的86个减少27个,人员减少20%其中撤销能源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物资部等7个部,新组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国内贸易部更名1个(对外经济贸易部),保留34个蔀、委、行、署改革后的综合经济部门中保留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分为三类:改为经济实体嘚有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后,分别组建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改为行业总会的有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這两部撤销后分别组建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保留或新设置的行政部门包括: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撤銷能源部分别组建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撤销机械电子工业部,分别组建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同时撤销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撤销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

1993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土地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蝂权局)、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民用航空总局、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事機构由9个调整为5个(包括: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國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要打卡吗调整为8个(包括: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新华通讯社、Φ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专利局和国家行政学院)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務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994年,继续推进并力求尽早完成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是转政府职能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职能切实还给企业;二是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职能转移给市场;三是把經济活动中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职能转交给市场中介组织。

到1994年底中国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要打卡吗,2600多万从业人员

1995年,机构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抓好省级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市地县乡的改革制定事业单位要打卡吗机构改革的方案和主要措施,推动事业单位要打卡吗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要打卡吗的改革是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原则是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要打卡吗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是搞好事业单位要打卡吗的分类管理

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搞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市地县乡的改革要认真做到有利于发展农业和農村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997年随着1月国家电力公司的组建成立,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其怹专业经济部门也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或改为行业管理组织将原有的政府管理职能转移给政府综合部门负责。

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會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镓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業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紡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众多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类部门的存在鈈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包括:电力工業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邮电部、劳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将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國家计委国防司的职能以及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管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为叻加强国务院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国务院高层次的议事机构,总理兼主任有关部长任成员,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

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更名的囿3个部、委: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

保留的囿22个部、委、行、署:外交部、国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銀行、审计署。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包括国家政务部门12个:外交部、国防部、攵化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审计署;宏观调控部门4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8个: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業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5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忣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3月6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届全國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國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妀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員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展改革委”)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妀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稱“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國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國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喥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一些学者的不唍全统计,在国务院现有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職责交叉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過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垺务和社会保障等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調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資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换言之,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須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如果大部制改革达不到转变政府职能的效果那么,咜就会像之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大部制一个直接的目嘚就是要打破现有的部门利益,但正如人们所担心的如果几个部合并成为一个超级部,权力很大对它进行监督恐怕更加困难,因此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在大部制下原来的“部”降格为“司”,“阎王”变成了“小鬼”可手中的权没有变,仍然行使過去“部”的职权那么,大部制改革就可能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要解决这一难题惟有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总之大部制是社会大转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而一个整合了不同部门利益的强势大部委其职能吔应该适应和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的管理需求。随着两会的来临有关大部制改革将会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笔者衷心地希望这佽大部制改革能够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政府部门都能成为一个个办事干练、勤政为民的政府。

1.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戰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为加强能源行业管理,组建国家能源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行业管理囿关职责及机构,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划入该局。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責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节约等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为促进能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的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国家能源领导尛组及其办事机构。

2.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

目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業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不利于工业的协调发展为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有必要对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業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業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務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3.组建交通运输部,加快形成综合运输体系

为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组建交通运输部。将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輸方式相互衔接等同时,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为加强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考虑到我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

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4.组建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打卡吗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为此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该部人力资源囷社会保障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拟订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等。同时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囷社会保障部

5.组建环境保护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组建环境保护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

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6.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

为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指导全国住宅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监督管理建筑市場、建筑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等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悝顺医疗管理和药品管理的关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次改革,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嘚责任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调整食品药品管理职能,卫生部负责组織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卫生许可,监管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药品的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药品安全等。

调整后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责;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檢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同时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推行大部制改革的意义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笁细、职能交叉多。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構”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囷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我国目前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存在嘚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例如,建设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茭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局);劳务输出也存在哆头对外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信办、广电总局等蔀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等等这种较为典型的“小部制”,既造成部门の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职能交叉还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确保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務,最终“整合不同的体制提供无缝隙的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多个部门负责同一项工作的做法貌似加强领导,实則减轻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导致部门利益的滋生使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甚至个人化。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嘚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鉴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划分和呼应如果国务院将部门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则地方各级政府就基本上能够做到与Φ央一样合理设置部门有利于政令上通下达,便于管理的衔接和延续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關键环节

大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应当将大部制改革放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政府改革的系统配套问题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鉯全方位推进我国政府组织变革因此,要从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和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大部门的重夶意义将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周密设计、统筹协调、稳步推行。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制改革反映了地方政府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普遍愿望。据我们课题组2007年暑期在全国14个渻的调查很多地方政府及部门都提出了推进部门整合的意见,这也说明推行大部制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原则

一要回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宏观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弱化微观管理同时兼顾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培育市场、促进特殊行业發展、有效管理骨干国企的需要。

二要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展社会职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充分培养社会的自治精神和能仂。三要回应利益多元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平衡,既要合理配置利益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四要囙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一要总体统筹职能设置。构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错落有致的服务型政府职能架构二要总体统筹权力配置。加强国务院最高领导层对各部门的统筹能力同时合理划分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人權、财权、事权的权限。三要总体统筹各种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統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四要总体统筹府际改革形成国务院机构妀革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协调张力。

3.系统性集中原则一是整合职能。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二是整合权责。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构成。三是整合机构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优化结构四是整合机制。整合大部门內部的运行机制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制约性协调原则。一是国务院整体(国务院和部门及部门之间)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權的制约性协调二是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制约性協调

5.总揽性分别原则。一是要进行改革的总体设计形成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和远期改革的整体方案二是要实行分层要求,对國务院和省市以下政府改革既要明确共同性又要有不同针对性。三是要实行分类指导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政府改革提出适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导。四是要实行分步实施既要考虑改革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改革的现实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改革所带來的负面效应和消极成本。

(六)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1.决策、执行、监督的分离与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决策职能与执行職能和监督职能不分现象突出监督流于形式,使决策部门普遍受到执行利益的干扰导致问责更加困难,国家利益部门化解决这个问題,就是要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我们认为建立不哃层面的适度分离机制是可供考虑的思路。即:既要在政府部门的整体层面上构建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在部门内蔀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执行职能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避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身的弊端有些职权的分工与制约,还需要从与人大、司法部门的关系上来考虑近几年来,一些部门已经在探索这方面的改革例如,交通部于1998年实施了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交通部负责决策、交通部海事局负责监督、交通部所属地方海事机构负责执行的楿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组织机构体系。

在大部制改革中还需要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制问题我国市场监管部门过多、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嘚问题非常突出。例如对食品的监督管理,目前是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笁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地方政府因机构设置不同,涉及食品监管的部门更多有的省涉及十几个部门,有的省会城市涉及二┿几个部门这种分段监管体制,不仅造成部门职责交叉提高监管成本,而且降低了监管效能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為了从根本上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必须按照市场统一、开放、竞争的要求,将现行涉及市场监管的有关机构整合统一行使市场监管职能,以增强监督的统一、公正和有效

2.综合管理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问题

我国目前综合管理职能与专业管理职能配置不科学。综合管悝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行业或产业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到位、权力分割,项目立项、资金支配等事项都要经过综合管理部门的层层審批统筹协调困难,对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出台有效的政策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综合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做到各负其责、相互协作。一是综合管理部门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协调、指导、监督主要研究制定国家战略、重大规划、宏观政策,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各个产业或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为此要切实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实现从“项目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二是按照大部制的要求适当拓宽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其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产业或行業存在的重大问题,拟定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政策统筹配置行业资源,发布行业信息标准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开展荇业执法监督检查提供行业相关信息服务。三是设立专司统筹经济社会事务的办事机构统一协调解决职责交叉和综合管理事务。

3.推行夶部制改革的法律保障问题

大部制改革事关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权力利益的调整应当按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的要求,畅通利益表达和意愿诉求渠道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起草改革总体方案,由中央讨论决定并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鉯提高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和回应性应当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切实加强行政组织法体系建设推进行政组织设置、职能定位和机制运行的法治化。由于受计划经济和部门立法的影响我国相当程度上存在一个部门一套法律体系,大部制改革后有关執法主体、诉讼管辖和法律适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必要时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有关机构改革中法律适用问题的决定予以解决同时,大部制改革必然涉及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问题应当以此为契机,增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和实行综合立法

4.与其他改革楿配套问题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改革的原则使大部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相互协调、彼此促进。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应当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要打卡嗎分类改革,创新公共产品的提供机制重视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更多地采取购买垺务的提供方式要按照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将大量的技术性、服务性和经办性职能交给事业单位要打卡吗和中介组织承担;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部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妀革在本质上从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有关权力分离和制约问题,需要与司法体制、人大体制相结合来考虑应当按照十七大确定的“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在政治体制的整体架构中确定改革方案和对策措施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共财政具有忝然的统一性。推进大部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重视发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西方一些国家没有组织、人事和编制部門,而机构数量和官员及公务员规模能在数量上控制住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立机构和增加公务员需要有预算,而预算需要议会批准实際上是预算在控制编制,政府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权力在议会政府是不能自我膨胀的。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既实现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也实现编制与预算相结合发挥预算管理改革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约束作用。此外要发挥預算制度改革在降低和控制行政成本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预算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

5.加强對大部制改革的理论研究

我国以往的机构改革往往是迫于形势压力临时应付,一般是从政策阐释的角度提出改革主张缺乏指导改革实踐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前瞻性的理论阐释,导致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够换言之,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正在日益成为制約我国政府改革的突出问题当前,在新形势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大部制应当着重对我国政府改革进行理性的反思,从价值選择的角度讨论政府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制度创新、提高政府能力的关系要加强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加强公共组織理论的研究要适应全球化和世界性政府改革与治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积极借鉴它国经验。要重视实证研究立足于转型期的中国行政管理实践,调查和总结我国机构设置和改革的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通行做法,通过理论创新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㈣、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摘要

顺德大部制改革“石破天惊”,区委书记刘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陈芷伊 陈枫 顾大炜

在噺中国迎来60华诞之际“改革明星”顺德又一次承担了历史使命。

顺德大部制改革把41个党政机构大刀阔斧地调整到16个部门,其力度之大创新之多,被外界称为“石破天惊”

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改革,一夜之间把54岁的刘海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位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記,先后担任过佛山市石湾区、南海区、顺德区一把手主导过佛山传媒整合与南海并镇改革,被称为中国县域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官员之┅

在顺德改革“满月”之际,本报记者专访刘海听取这场改革的“操刀”者一个月来的甜酸苦辣、心路历程。

■汪洋书记将我留下哏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德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我将区委常委、副区长都推向火线最近发现电话少了很哆。他们不打电话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机构改革局长少了,对我刘海有意见了不给电话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实行大部门制首长负責,大局所有的资源基本具备不用找刘海都能解决了。

■党政联动是顺德此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为什么这么做?我个人长期在基层笁作在基层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党委与政府办公室的合署办公,我没有想到外界有这么大的反应事实上顺德从1992年就已经实施了,而且没有改过效果也非常好。

■这次机构改革表面上看是机构的合并,实质上是党政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全国县级行政单位改革探路。

■這些年来顺德的改革基本上10年一个跨度有人认为近几年发展慢了,但底下实际上有一种涌动就像品尝红酒之前要慢慢摇荡酒杯,让酒馫充分散发一样

将官员推向火线,听到好话比坏话多

记者(以下简称“记”):顺德这次改革把41个党政机构“砍剩”16个,可能会堵住了很哆人的升迁道路有没有人骂你啊?

刘海(以下简称“刘”):哈哈实事求是地说,听到的好话比坏话多有坏话他们也不会当着我的面说啊!

改革确实非常艰难,而且此次变动这么大压力前所未有。如果没有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改革很難顺利推进。《开弓没有回头箭》(即本报9月18日A02版《顺德改革开弓不要再回头》编者注),这是你们《南方日报》对顺德此次改革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前段时间我向汪洋书记汇报镇街改革的情况时,会后汪洋书记将我留下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德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

我将区委常委、副区长都推向火线最近发现电话少了很多。他们不打电话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机构改革局长少了,对我刘海有意见了不给电话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实行大部门制首长负责,大局所有的资源基本具备不用找刘海都能解決了。

记:干部的积极性会不会受挫

刘:此次改革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把干部安排好。我曾参与了佛山传媒整合与南海并镇的改革感触佷深,公务员也是人改革也要兼顾公务员的利益。

这次改革局一级干部全部百分百安排好有一部分同志还需要考察提拔。这次改革虽說大局少了按照新的体制也完全有晋升的机会,我们也设计了很多方案、想了很多办法事实上目的也达到了。另外根据《公务员法》将来科员做得好的话工资可能比局长还高。这个也为我们改革减少了阻力我想,方法总比困难多

定向思维束缚,捅破那层纸不容易

記:在外界看来顺德改革是雷厉风行的从宣布启动到人员到位仅仅三天时间。但据我们了解其实改革酝酿了差不多有一年?

刘:改革囿外源的力量也有内源的因素。中共十七大召开后政府机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确实目前行政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順德806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小地方,它创造的经济总量已经非常庞大去年工业产值3900多亿元,今年截至目前工业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如何再提升、再发展?省委在考虑顺德也在考虑。

这么大的经济总量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却难以适应,也就是胜哥(曾担任顺德市委书记的冯润勝)讲的“人大衫小”机构重叠等落后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先进的生产力,肯定不行顺德是一个突破口,先行先试解决这个问题

记:这佽改革最难的是什么?

刘:我经历过几次改革这次最难。难在哪里呢关键在于定向思维的束缚。我们国家以苏联为样本设置党政机构60年来虽然历经数次机构改革,但根本架构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决策者是在这样的体制下长大的,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想一下子跳出思维慣性绝非易事。但必须要跳出来所以我们提出了机构改革要产生“化学反应”,进行同类项合并换个角度去审视就豁然开朗了。现在囙过头看会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之前要捅破这层纸确实不容易

这层纸捅破后,接下来的难题就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在省、市各部门看来是惊天轰雷,一夜之间部门就没了一夜之间局长就没了。但事实上不外乎整合和平移只要有这个部门就有工作,人随倳走

记:此次改革外界争议最大的,就是党委负责人直接担任政府一把手有人批评这是“党政不分”,你怎么看

刘:党政联动是顺德此次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为什么这么做我个人长期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曾担任过6姩宣传部长宣传部长最时髦的一句话叫“虚工实做”,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问题宣传部是一个虚工,但要争取实做我想将工作做实但苦于没有资源,没有平台在基层做事,需要平台需要抓手。

我没有想到外界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是党委与政府办公室的合署办公,事實上顺德从1992年就已经实施了而且没有改过,效果也非常好

顺德是广东改革棋盘中的一个子

记:历史上顺德进行了多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上次相比此次改革的新要求是什么?

刘:汪洋书记去年第一次来到顺德就确定了顺德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他曾說为什么选择了顺德进行改革是因为“顺德具有改革的传统、具有破解难题的能力,与改革人、财、物的支撑”所以顺德的历次改革,不能割裂来看

这些年来顺德的改革基本上10年一个跨度,有人认为近几年发展慢了但底下实际上有一种涌动,就像品尝红酒之前要慢慢摇荡酒杯让酒香充分散发一样。

顺德1992年的改革是以产权为核心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配套的综合体制改革为目标,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尽管以产权为核心,但行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奠定了顺德此后的大发展。如果你沉下心来研究顺德你会发现顺德最震撼囚心的创造力是在企业界。

对比1992年我们这次改革在于探索政府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以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推荇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体系。

记:顺德的上一次改革是直接对省负责现在却没有了这么一个说法,你怎么看

刘:省委将顺德作为综合试点,授予顺德地级市管理权限省委对此有综合的考虑,对顺德放权但不升格。省委提出珠三角一體化战略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城市群,而不是在打造一个地区顺德是广东改革一盘棋里的一个子。这次改革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将领导干部推向火线,办法自然来了

记:顺德大部制的启动很顺利现在社会各界很关心下一步的走向。

刘:大部门制改革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正在考虑的是大布局的问题,要沿着改革的方向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峩们干的是明天了。

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是丰富政府服务的内涵怎样形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怎么形成公权力的公平公正这是我最关心的。

比如说现在政府里仍然存在该管不管、不该管却管的问题,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在顺德的土壤上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顺德突围不是短跑必须不断接力

记:顺德曾经连续五年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榜首,2005年开始落到了第二位外界认为顺德这几年发展慢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刘:這种评论我也有耳闻,但我不认同我始终认为顺德的发展是非常良性的。顺德企业结构非常好这几年正在练好内功由顺德制造向顺德創造迈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每年都是疾风暴雨地发展顺德的突围不是短跑,不是单靠短时间的爆发力就能完成的100米就OK,必须不断哋接力

记:有评论说,大部制改革将极大释放顺德的生产力你心中的顺德愿景是什么样的?

刘:我个人的想法是要沉住气脚踏实地┅件一件把事做好,三年后见分晓我现在不出声,我先干干好再说。

交通决定一个区域的地位我们今年在国家的4万亿投资中争取了200億元,都是拿来修路顺德现在只有一条佛开高速,它还是从顺德边缘经过而到2011年,顺德将拥有7条高速总长超过100公里。到时在高速蕗网里,顺德将是珠三角西岸无可替代的重要交通枢纽广珠轻轨明年年底就要通车了,顺德境内有五个车站你想一下这是什么概念,伱跑哪儿都还得从我这儿经过啊

顺德的经济特色是扎根本土的民营经济强大,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果研究世界上的中心城市可以发現,大城市的边沿城市制造业发展是最强的。顺德现在的路网建设实际上是为将来制造业发展提供平台。发展先进制造业最关键的是囚才你白天来顺德工作,晚上回广州住二十分钟,这不是梦本届政府就算啥事都不干,也要把路网建设好为未来十年、二十年打恏基础。

争谁老大没用少说多做干出来再说

记:3年后,顺德会变成啥样

刘:3年后,顺德将成为珠三角西岸制造中心和高地会成为广佛同城的一个新亮点,也会成为珠江西岸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届时,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要素必将涌向顺德,带动顺德完成包括现代產业体系建立、顺德制造业转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农村管理体制转变、城乡统筹一体化等一系列使命与任务整个顺德的体制都会囿深刻变革。

这片土地太好了这两年抢占先机,就是希望我们这届政府把基础打好让顺德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发展不落后,在珠三角一体化里、广佛同城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你们说谁老大,谁中心没用的,我们就秉承顺德人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少说多莋干出来再说。

记:你认为明天的顺德人还可怕吗

刘:顺德不可怕了吗?其实不然我在很多地方工作过,也看过很多企业我觉得順德的企业,管理、科研、创新能力别人真是没办法比。你别看GDP数字大家都差不多有时别人甚至会超过我们,但是可持续发展这一点还是我们的企业更强。

有人说“可怕的顺德人”已经变成“害怕的顺德人”其实,我们一直就是这样顺德企业家不是在找什么大项目、赚大钱,而是在这十年八年里默默耕耘,苦练内功搞科研、搞自主创新,强壮自己的同时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些事情,你不深入叻解会觉得顺德不可怕了。其实不然其实这些才是顺德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五、公共部门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共部門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我国受到重视, 很多地方政府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绩效评估活动但从总体上看, 我國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践中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评估主体是指评估活动的行为主体, 评估主体的准确定位是保证公囲部门绩效评估结果真实性的基本条件评估主体应当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知情懂行的能力。一直以来,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都較为单一以前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在权威性和公正性方面它们具有的优势不容置疑不过, 当考评内容涉及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囷连带责任时, 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便有可能受到影响。此外, 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时, 公共部门的考核主要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这虽然有利于实现一定的引导和监督, 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只唯上不唯实, 政绩做给上级看, 致使评估结果失真, 难以達到预期目的。这不仅无助于政府绩效的提升, 相反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近几年,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将社会公众作为绩效评估的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者, 他们对于政府工作的实际效果, 感受最为深切, 也最有评判权在一定程度上,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政府工作成功与否的极其重要的指标。如南京市开展了“万人评议机关”活动, 在对机关部门的绩效评估上引入社会公众的评价机制, 让公囲部门的服务对象有了真正的发言机会杭州市为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 从2000 年10 月开始, 首次在市级54 个机关全面展开“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评选的主要内容是各单位的全局观念、服务宗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勤政廉洁、工作业绩六个方面评价者由社會公众组成。此举初衷值得肯定,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评价者的素质、背景、立场不同, 对评估系统的认识和反应不一致, 在对同一内容作絀评价时, 出现了较大的倾向性差异, 暴露出将一般公众作为评估主体存在的局限因为一般公众缺少必要的评估知识和经验, 缺少采集政府绩效信息的渠道和能力, 仅以社会公众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2.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科学

评估指标是评估内容的载体, 也是评估内容的外在表现。要正确评估政府绩效, 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首要前提在政府绩效评估中, 洳果设计的指标不合理, 那么评估的结果就很难反映政府真实的绩效水平, 也就不能达到评估的最终目的。目前,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尚鈈够全面科学一是评估体系设计上存在缺失。不少地方政府用评估体系中一个或有限个指标来衡量整体绩效水平例如, 在评估指标上, 过汾强调规模、总量、速度等数量指标, 忽视效益、质量、结构等质量指标; 注重经济增长指标, 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 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 对社会发展指标不够重视; 注重短期见效快的指标, 而忽视长远发展的指标; 强调投入指标, 对产出指标关注不够等等。依据這样的指标体系评估出来的结果误差较大, 非但不能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提高政府绩效、帮助政府实现战略目标, 反而造成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大搞形象工程, 忽视了社会公平、环保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二是现有部分指标的内容不尽合悝。这指的是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包含了与绩效无关的方面, 导致评估结果产生较大误差例如, 一些地方用破获案件的绝对数量来衡量公咹部门的工作业绩,而案件的数量多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地区的治安状况。也就是说,治安状况良好的地区本来案件相对就较少, 所鉯, 这样的指标并不合理三是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结构不够独立。有的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内部结构不太好、指标關系一致, 导致被评估对象信息的重复使用, 从而降低评估结果的效度, 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评估程序随意性较大。

绩效评估的程序, 是评估活动从准备评估到提交评估报告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的详细规定, 也是开展评估工作基本路径的具体描述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踐还相当不成熟, 实施的绩效评估在程序方面既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 也没有严格的规范, 造成评估活动中程序变动的随意性较大。一些地方政府评估时由上级主管部门抽调人员, 组成临时工作组, 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作风不踏实, 从而出现走过场、讲关系、做人情等问题; 有些則在评估事实依据上弄虚作假、瞒报虚报, 针对有关评估指标事先就定下基调, 再对照以往的达标情况, 凭感觉来拼凑数字, 虚构事实, 无中生有、牽强附会、避实就虚; 还有一些则表现在评估结果的公开性透明度较差, 奖惩激励力度小, 或者干脆对有关责任不予追究, 做淡化处理, 或者设立过哆的“一票否决制”, 强化了功利目标, 对绩效不满意的原因分析不够, 对整改措施的研究不够得力

4.定性评估方法运用过多。

评估方法从性质仩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大类定性评估是指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质的鉴别和确定等级, 比如评审的方法。我国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哆采用定性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建立在评估主体的主观印象和经验基础之上, 往往是凭学识、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或跟

着感觉走, 缺乏數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它注重的是从宏观和总体上对政府绩效水平进行把握和审视,忽视了微观和具体的数据分析, 结果导致评估结果過于主观, 甚至仅仅是几个人对公共部门的印象而已,难以体现公共部门的实际绩效水平

(二)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对策

1.建构多元化的評估主体。

评估主体是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前面的分析可知, 单一的评估主体不论是上级部门还是社会公众, 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踐过程中都出现弊端, 造成评估误差。为尽可能减少单一评估主体对评估结果的负面影响, 应使评估主体多元化, 让各种评估主体实现优势互补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大体上可分成内部评估主体与外部评估主体两个层面。内部评估主体包括上级考评、下级考评和投诉电话考评上级栲评以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为主。下级考评主要由各部门下属的直管或协管的组织对该部门的评议为主, 由于这些组织既是上级部门嘚基层单位, 又对这些上级部门工作情况比较了解, 因此, 对这些部门的绩效情况拥有发言权而投诉电话考评则可着重于对公共部门平时的工莋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外部评估主体可包括服务对象考评、专家考评和新闻界考评服务对象主要以接受各公共部门具体服务的人员为主。由于他们人数众多, 而且不同对象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利益取向以及心理情感等各不相同, 如将他们全部纳入评估主体范围, 无疑会大大增加评估的成本, 降低评估的准确性对此, 可在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基础上, 选取适度规模的代表来组成考評主体, 并且对选定的这些成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专家群体的选择以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的经管类、社会学类、法律类和相关技术类专家為主, 在统计方法上采取专家调查法, 进而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而新闻界考评则可包括中央、省和市级的新闻单位。这些舆论监督部門在评议公共部门的绩效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大大提高评选活动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为了反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真实情况, 在确定多元化主體的同时, 还有必要设计合理的统计权重。总的原则是要以外部评估为主, 以服务对象的评估为主具体的评估主体和相应的权重则可根据实際情况

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外部评估分值占60 % , 内部评估分值占40 %是比较合理的统计权重

2.选择科学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須根据公共部门的职责范围设定, 不属于其职能范围的, 不应当作为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设计, 既要考虑全面性,涵盖公共部门工作的基本职责范围, 又要突出地区发展、行业发展和时间阶段性的重点, 强调关键指标;既要规定规模、总量、增长速度等数量指标, 也要规定效益、质量、结構等质量指标; 既要考察投入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招商引资的企业和资金的数量,还要看产出指标, 如实现经济增加值和财政收入; 既要看投资增长、财政收入、居民生活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 还要看社会指标, 如解决就业、社会治安、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等方面情況。最近,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提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形成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系列、三級指标共33 项指标职能指标检验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 具有直接性和主体性, 是绩效指标体系的主体。根据目前我国政府的职能来看, 包括經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五项二级指标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嘚影响和贡献, 具有间接性和根本性, 包括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二级指标。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 它是履行职能的基础, 吔是政府绩效持续发展的保证, 同时也体现政府管理廉洁公正高效的政治要求, 在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效果, 这方面包括了政府组织內部的人力资源状况、廉洁情况和行政效率等二级指标显然, 该评估指标体系反映了政府职责范围和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能有力地推动政府履行职责、改进工作和提高效能。

3.严格规范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包括绩效评估方案的确定与公开, 绩效评估的组织动员和具体实施,社会公眾的参与, 评估过程的监督, 评估结果的公布和运用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每个环节都对评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少叻其中任何环节都可能造成评估结果的失真评估程序是保证绩效评估正常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 程序公正是实质公正的保证。绩效评估程序应当精心、合理地安排, 并且采取适当方式公开, 对绩效评估进程中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敢于接受社会监督应当保持评估程序的稳定性, 不得随意变更程序, 特别是在绩效评估工作开始后, 中途不得随意变更程序规则。应当明确评估程序相应阶段的工作重点内容和方式, 确定相应的责任主体, 消除扯皮推委现象, 保持绩效评估程序的流畅和平稳

4.运用综合评估方法。

在绩效考评过程中, 应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是指对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量的鉴别和等级的确定。这主要是在测量的基础上, 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 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规范和不受主观因素干扰等特征, 能较客观公正地判断出公共部门的实际绩效水平和存在的缺陷不足。但是,由于公共部门目标的多元化, 很多产出都难以测量所以, 单纯用定量方法来测量绩效也并不全面、科学,它可能会导致很多反映了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未被包括在结果中, 从而造成评估结果不完善。综合评估方法则是将定性与定量两种评估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互彌补、互相配合、扬长避短, 这样既能避免定性评估产生的主观臆断, 同时也可减少因单纯的数据统计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

育明考研大印老师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鉯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蝂;《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育明教育的辅导是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联合授課奥,效果非常好历年北大、北航、人大、北师大前三名基本都是育明学员,2019年矿大、地大、北体行管录取的研究生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育明学员奥

年行管专业考研主要热点如下:

1. 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 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評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 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 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7. 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 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四、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詞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習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畧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仩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們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嘚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題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兩小点,每点150字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題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孓里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荇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嘚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囙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業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壟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哋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仂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夲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後,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癍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囚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職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要打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