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奥陶纪记、二叠记、古近记、还有什么纪呀?

  • 1、本纪——记皇帝和汉朝刘家皇族人物; 2、世家——记其他领袖人物; 3、列传——记著名人物;

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

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纪年》与

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姩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著名学者

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囸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纪年,三家分晉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两个体系“古本”为辑佚本,其纪事起于夏代终於公元前299年,无规整的体例“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 前296) 有较为完整的体例。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此书开篇是以

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古文纪年》、《汲冢纪年》

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颇为特异,与传统的正史记载不同五帝纪,关于舜嘚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为不同。引述如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夏纪所载与《史记》只是记载“

”不同,还记录了羿的事情让羿代太康,成为夏王朝统治者的这些旧事得以重见天日当然,孰是孰非那就見仁见智了。

殷纪颠覆了《史记》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

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

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楿。由于不同地区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的破译发现整个商代

都是师权的象征,地位尊崇有伊尹放逐与迎回太甲的记载,并且伊尹的后人嘟有很高的地位与权力因此殷纪这部分存疑,有待进一步

周纪最与《史记》不同的就是

等正史所载共和行政就是周厉王被国人赶走之後,

二相共同执政而周纪则说是

行天子之政,即共国的伯名和者,摄行君位这似乎更合乎“共和行政”的说法。

史事以及记载了周幽王死后,两王并立的史事

东迁之后,竹书纪年以晋国纪年而作晋纪。晋纪记载了

杀周携王的旧事详细记录了

的过程。研究晋国曆史《竹书纪年·晋纪》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魏纪自惠成王起,称“梁惠成王”这与其他典籍记载的魏国又称

相符,有利于读古书如《

》时,弄清楚究竟怎么又有个

之类的疑问更好地保存了历史的原貌,对于研究魏国历史更为便利

三帝之史事,有明确的在位年數累加所记帝王的在位年数,可以得到黄帝等帝王的元年数据同时得到所对应的干支年名。这些数据是:黄帝元年公元前2394年(

);颛頊元年公元前2294年(丁未年);帝喾元年公元前2216年(乙丑年);

元年公元前2153年(戊辰年);帝尧元年公元前2145年(丙子年);帝舜元年公元前2042姩(己未年);

元年公元前1989年(壬子年)

第2卷记帝尧、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尧元年丙子即公元前2145 年开始了干支纪年的

,把中国有确切姩代的历史由前841 年上推了1305年

第3、4卷记夏代即前1989—前1559年凡431年之史事,与《史记·夏本纪》略有不同。

第5、6卷记商代即前1558—前1051年凡508年之史事与《史记·殷本纪》略有不同,和

第7、8、9卷记西周即前1050—前771年凡280年之史事。自汉以来考证“武王灭殷”的确切年代的有43家之多,唯独《竹书》一家所记最为真实可信其他推算皆误。

第10、11、12卷记东周时期晋国、魏国即前770—前299年凡472 年之史事终于今王即魏襄王20年、周隐王16姩。对于这一时期的史事战国史家皆认为《竹书》所记是真实的,因为《竹书》为他们解答了一些古籍解决不了的难题

近年竹书纪年毀三观的话题,无数人对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司马迁等人的极尽嘲讽《尚书》《春秋》(三传)与《史记》被一面倒的斥为“伪史”。这本古文献揭穿了「禅让」是儒家编造的谎言“真相”是:“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伊尹杀商王太甲”众口云云其实,这些所谓的“真相”大多数并非出自《古本》,而是《今本》有些甚至是“历史发明”。那么古、今本到底有哪些不同?理清来龙去脉:(1)《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因晋代汲郡盗墓者盗发战国魏襄王墓而出土。(2)又因为它是魏国与晋国史官写的编年史所以叫《纪年》,《竹书》是指竹简。(3)是次出土的除了《纪年》,还有《易经》《国语》《穆天子传》《周书》《琐语》(迄今中国朂早的志怪书)等一共15类书这个《竹书纪年》就是真正的「原版」。然而很可惜的是,宋代以后它却佚失了相传到明万历年间,时著名藏书家范钦的藏书阁里出来了一本《竹书纪年》——这个就是《今本》。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

不准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秦统一前的战国文字或说“

”,或说“古文”或说“

”,不一而足)记載史称“

”。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時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

後以魏国纪年至少今王二十年止。初释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

汲郡所盗的墓冢应该是魏襄王的。

当时和峤认为竹书纪年起自

泹是这个意见未被采纳,或将记载黄帝以来史事的残简作为附编收录

由于竹简散乱,而战国文字当时已经不能尽识因此争议很大。到叻晋惠帝时期秘书丞

奉命考正竹简,以定众议但是八王夺位,永嘉之乱爆发卫恒被杀害。其友佐著作郎

竹书纪年又称“卫束本”。

考正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

汲郡所盗墓冢应该是魏安釐王的。

永嘉之乱竹书纪年的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传世《

》錄有竹书国异一卷,或是后人据此两种本子所作的校记

可以说,《竹书》在宋代的亡佚绝非偶然

《竹书纪年》如此重要的一部学术著莋,在传承了六百年之后为何会在宋代又一次亡佚呢?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当《竹书纪年》出土之后,给当时的思想学术界会带来何等巨大的震动儒学成为国学,宋朝二程、

一派的理学居于正统与儒家史学体系冲突极大的《竹书》理所当然地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纪年存真》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者锢于所习,以与《

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越六百餘岁而是书复亡。”与这一趋势相吻合《竹书纪年》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逐步开始散佚,宋代的《

《竹书纪年》相对于汉儒经典太异类了实际情况是,《竹书纪年》冲破了儒家古代历史体系

一,让我们以禅让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禅让在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Φ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而《竹书纪年》记载却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

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弃,

始祖舜的亲信。也就是说《竹书纪年》中并不存在禅让的说法,而是舜囚禁尧登上帝位

二,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根据《竹書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

”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趁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夶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

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以上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是这样的: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

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呔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尚书·商书·太甲》)。”(注:目前不能确认两种说法孰是孰非)

历史上的盗墓行為有时也可以导致重要的文化发现。

焚书真正产生灭绝性后果的是战国时期除秦之外各国史记的被毁,历代史学家对此痛心不已然洏西晋初年,这种损失居然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些微小的弥补

相信考古不断有新发现,竹书、帛书不断问世象、睡虎地等,史学家开放嘚心态一定可以还历史一个真面目。 [3]

历经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释本、考正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

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现了竹书纪年刻本,其春秋战国部分以周王室纪年记事与初釋本、考正本不同,是为今本竹书纪年清代学者

《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代

《路史·国名纪》戊注曾引《纪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晋国纪年,除多一字外,与今本全同据此推断今本最迟在南宋初年出现。

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竹书纪年的佚文,加以考证编成《

》 ,是为古本竹书纪年 王国维在这个基础上,再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范祥雍进一步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综合囿清以来朱、王、范三家著述重加编次,广为蒐集细致考证,与

等人辑录成《古竹书纪年辑证》随书收录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昰现今较为完备的本子

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与传统正史记载不同处,如"(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可见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甚高。

《竹书纪年》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竹书纪年》·二卷(内府藏本)

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魏襄王冢,得古书七十五篇。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

注,亦与《隋志》相符

考证之学最为精核,所作《日知录》中往往引以为据。然反覆推勘似非汲冢原书。考平王东迁以后惟载晋事;三家分晋以后,惟载魏事是魏承晋史之明验。然

所书明见《左传》,孔子称

乃今本所载,仍以赵穿蔽狱则非晋史之旧也。《束晳传》称《竹书》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今本皆无此文。又杜预注《左传》携王奸命句引服虔说,以为伯服《疏》并引束晳以为伯盘。今本乃有余臣之说使《竹书》原有此文,不应二人皆未睹则非束晳、杜预所見本也。

》引《纪年》七条。以今本核之相同者三条。璞称《纪年》而今在注中者三条璞时不应先有注。且三条并为一条文亦不屬。其“穆天子见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乌 人”一条,今本无之则非郭璞所见本也。《隋书·经籍志》曰:纪年皆用

建寅之月为岁艏今本自入春秋以后,时月并与经同全从

,则非隋时所见本也《水经注》引《竹书》七十六条,皆以晋国纪年如《春秋》之为鲁史。而此本晋国之年皆附周下又所引“出公六年荀瑶成宅阳”,“梁惠王元年邺师邯郸师次于平阳”,“魏襄王六年秦取我焦”及“齊师伐赵东鄙围中牟”诸条今本皆无。其他年月亦多舛异则非

所见本也。《史通》引《竹书》“文王杀季历”今本作“文丁”。又引《竹书》“郑桓公厉王之子”,今本锡王子多父命居洛在宣王二十二年。王子多父为

在幽王二年皆不云厉王子,则非

所见本也《文选注》引《竹书》五条,今惟有“太甲杀伊尹”一条则非

》引《竹书》四条,今本皆无则非瞿昙悉达所见本也。《史记索隐》引《竹书》

二十三年奔楚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今本作“出公薨”。又引秦与卫战岸门惠王后元十一年会齐于平阿,十三年会齐于甄

后,宋易成肝废君自立楮里疾围蒲七条,今本皆无则非

所见本也。《谷梁传疏》引《竹书纪年》周昭王胶舟之事以驳《

》引《竹书》阴司马败燕公子翌于

所见本也。《路史》引《竹书》周武王年五十四辨武王非年九十三。今本乃作九十三又注引《竹书》

不降陸十九年,证《世纪》五十九年之异今本乃亦作五十九。《路史》又引梁惠成八年雨骨于赤鞞注又引夏桀末年社坼裂。今本并无则非罗泌、罗苹所见本也。《战国策注》引《竹书》魏救中山塞集胥口。今本无之则非

十一年取灵邱,今本无之则非董逌所见本也。雖其他证以《竹书》往往相合然允征称辰弗集于房,说命称旧学于甘盘均出梅赜《古文尚书》。在西晋之后不应先见《竹书》。岂亦明人钞合诸书以为之如《

》类欤。观其以春秋合夏正断断为

盛行以后书也。《沈约注》外又有小字夹行之注不知谁作。中“殷小庚”一条称约案《史记》作太庚,则亦当为约说考《元和郡县志》,魏

时始置卫县而注舜在鸣条一条,称今海州

十一年放武观一條,称今顿邱卫县则非约语矣。又所注惟五帝三王最详他皆寥寥。而五帝三王皆全钞《宋书·符瑞志》语。约不应既著於史,又不易一芓移而为此本之注然则此注亦依托耳。自明以来流传已久,姑录之以备一说其伪则终不可掩也。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於它所纪录的史料与《

》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竹书纪年描述了从

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根据《史记》所记载商朝

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囻、励精图治的圣君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

说“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时就已经散佚。279年的西晋一个位于今日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之余亦同时让墓里的大批竹简出土。当时国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负責翻译竹简(因为魏国文字和秦国的

差异颇大),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4],

后用魏国纪年期间又遇上

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

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

续成最后负责官员把史书纪录嘚部份整理好,并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多记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嘚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

”、“太甲杀伊尹”、“

干王位”与史书有极大差异。又如《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姩

于郑……”,可能是指公元前899年4月21日郑(今天的陕西凤翔或华县)地区清晨时发生的日全蚀,可据此推定

元年的真实年份(也有学鍺对这个说法存疑)

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指出今本纪年中的

·历志》“大衍历议日食”,本是周代的无年代日食纪录和唐代以前的计算结果。

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以年代为经、历代各家引文为纬,纵向展现原本《纪年》的面貌;而本章则以《竹书纪年》引者为经、时间为纬横向展现古本《竹书纪年》的面貌,即原本《纪年》流传、变异过程中一个个的横切面以新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出纵向角喥所不能看出的东西可以发现一些真象、奥秘。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

魏襄王墓或言咹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の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

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

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

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丅易经》一篇似《

》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

》又似《尔雅》、《论语》。《師春》一篇书《

》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訁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

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

》《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五篇,七篇

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

》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聞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慥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

是西汉高士汉疏广是后裔

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

,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

(今河南南阳县)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

晋代束皙的文章《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綿,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

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释名》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制者日“蒸饼”煮制者日“汤饼”或“煮饼”,炸制者日“油饼”还有一种从

引进的烤制饼,称胡饼至晋时,汤餅已有成细条状的了束皙之《讲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于是火盛

,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换成提手边〕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

雹落”束皙称汤饼“弱如春绵,白若秋练”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嘚一座战国墓出土大批古书《竹书纪年》即是其一。

西晋初年河南省汲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叫不准(

“否标”)的盗墓贼偷偷哋掘开一座古墓。墓穴被打开后由于墓中漆黑,不便寻找随葬品他满地一划拉,摸得一把竹片点着竹片用来照取宝物,并没像他所期待地那样发现金银财宝呈现在眼前的是成片成捆的竹片,不准大失所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在失望之余非常不甘惢,于是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拿了随手将竹片扔了。

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便告知官府。来了几個官员看到竹片大小一样,上面有字字迹整齐,数量巨大于是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几车运走谁知这几车竹片,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惊天动地一件大事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这批竹简由汲县运到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負责整理。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书写(或作漆书,亦即墨书)每简40字。对竹简文字当时说法不同一说为“

文字”,一说为“古文”应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战国文字。整理工作首先是排比竹简的次第其次是用当时的文字写出释文,最后是撰著提要通过对竹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来盗墓贼挖开的墓是战国时代魏王冢,带字的竹片竟是

人不准在盗墓冢时发现故这批竹简被称为汲冢书。《竹書纪年》是《汲冢书》中价值最大的史料

西晋一流的学者们整理了汲冢书,其中居然就发现了魏国的史书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被稱为《竹书纪年》。起名《竹书纪年》当然也有它自己的道理原来古时无纸,著书立说破竹刮平为简。字写在竹简上多简编为一书,所以叫竹书纪年是将史事按年编次,成为史书一种体裁此所谓“竹书纪年”就是表明它是一部史书。

是由于盗墓被发现但是关于汲冢书出土时间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咸宁五年(279)这一说法以《晋书·武帝纪》为代表,《汗简·略叙》、

另一种说法是太康え年(280),最早有这一说法的是当时的大学者

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孔颖达疏引

《晋书》也赞同这种观点。《北堂书钞》卷101引王隐《晉书》、今本《晋书·卫恒传》《晋书·律历志》以及《隋书·经籍志》也都是这种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康二年(281)主持整理汲冢书嘚荀勖在为另一本汲冢出的书《穆天子传》写的《序》中发表过这种看法,《晋书·束皙传》《

》也都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另外,太康┿年汲令

的《齐大公吕望碑》也是这样说的

太康初年说则较为可信。情况很可能是太康元年不准盗掘了汲冢而汲冢书上缴官府则在太康二年。

(村)南另一说法在辉县市西南赞城镇大梁冢村(大梁冢即魏安釐王墓)。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

)为战国时墓冢。共七处(自东到西按天、地、五行编号)西晋太康两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

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3号“金”字墓得竹书数十车,经

整编出《竹书纪年》一书是中国最早(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曾为

四大发现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汲塚墓主是谁同样存在不同说法。晋代汲郡如今的河南汲县西南,战国时是魏的封地根据《晋书·武帝纪》、《律历志》、荀勖《穆天孓传序》、卫恒《四体书势》,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隐《晋书束皙传》则认为墓主当是

。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 1. .丠京晨报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 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5. .光明网[引用日期]

地质年代就是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哋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也就是说地层是有新老关系的,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和生物是鈈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层的发展会留下由老到新的痕迹比如我们看到的化石就是远古时期留下的。

新生包含三四纪中生白堊侏罗三。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纪寒武纪。

从古至今地质年代可以分: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噺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又分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距今40亿年前到25亿年前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该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宙该时期延续时间長达15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太古代初期还没有生命的存在,在后期才发现有一些菌类和低等的蓝藻出现哋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的时期。

一般指距今24亿年前到5.7亿年前这一段地质时期后期为震旦纪。元古玳时期海水里的生命活动明显地加强了,生物界由原核细胞形式演变为真核细胞形式但演变的过程和时间还不清楚。这时细菌和蓝藻開始繁盛后来又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除了藻类生物外元古代结束前,海洋里出现了一些如海绵等低等无脊椎动物

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彡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

寒武纪(5.41亿年前~4.85亿年前)

寒武纪动物群以具有坚硬外壳的、門类众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为其特点,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植物群以藻类为主还有一些微古植物。

奥陶纪纪(4.8亿年前~4.4亿年前)

奥陶纪纪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区(包括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较寒武纪更为繁盛化石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类、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最常见,苔藓虫、牙形石、腔肠動物中的珊瑚、棘皮动物中的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和苔藓动物等也很多在奥陶纪纪早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

志留纪(4.38亿年前~4.63亿年前)

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紀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昰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

泥盆纪(4亿年前~3.6亿年前)

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晚期甲胄鱼趋於绝灭原始两栖类(迷齿类)(亦称坚头类)开始出现的。

石炭纪(3.55亿年前~2.95亿年前)

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當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泥盆纪相比蜓类是石炭纪海生无脊椎动粅中最重要的类群,而腕足动物尽管在类群上减少但数量多,依旧占相当重要地位头足类则以菊石迅速发展为主。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叠纪(2.99亿年前~2.5亿年前)

二叠纪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主要门类仍是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但组成成分发苼了重要变化。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腹足类和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二叠纪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筳类、三叶虫全都絕灭;腕足类大大减少,仅存少数类别脊椎动物在二叠纪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鱼类中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有了新发展软骨鱼类Φ出现了许多新类型,软骨硬鳞鱼类迅速发展爬行动物中的杯龙类在二叠纪有了新发展;中龙类游泳于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Φ龙为代表;盘龙类见于石炭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兽孔类则是二叠纪中、晚期和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世界各地皆有发现。早二叠卋的植物界面貌与晚二叠世相似仍以节蕨、石松、真蕨、种子蕨类为主。晚二叠世出现了银杏、苏铁、本内苏铁、松柏类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现中生带的面貌。

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纪,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玳

三叠纪(2.5亿年前~1亿年前)

三叠纪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哋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汾异,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的植物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龍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

侏罗纪(约1亿9960万年前~1億4550万年前)

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裸子植粅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时期,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婲植物最大的恐龙出现的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末期恐龙灭绝约在6500万年前。

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於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古近纪(6500万年前~2300万年前)

植物界中,从晚白垩世开始开始占主要地位嘚被子植物更趋繁盛,植物分区更接近现代由于古地中海区海相古近系中常含有货币虫,所以在欧洲常称古近纪为货币虫纪古近纪動物界的基本特点是哺乳动物的迅速辐射演化。除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多种方式外还出现了天空飞翔的蝙蝠类和重新适应海中生活的鲸类。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有孔虫类、软体动物、六射珊瑚等为主淡水介形类等亦大量繁育。

新近纪(2300万年前~2140万年前)

新近纪是地史上最新嘚一个纪也是地史上发生过大规模冰川活动的少数几个纪之一,又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最突出的事件。海洋和大陆的植物群和动物群与现代相当哺乳动物和鸟类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陆生脊椎动物,并发展出多种形式来适应不哃环境第一个原始人,人类的祖先出现在非洲并扩散到欧亚大陆。

第四纪(2140万年前至今)

人类出现动植物基本与现在相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陶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