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会加强两极分化的现象吗?为什么?

原标题:【观点】刘典:“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是谁的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如何炼成?

本文大概3000字读完共需3分钟

作者刘典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周小訸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生本文刊于2月13日“经略网刊”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篇《我们与香港终于不告而别》的文章引爆朋友圈,文中“自由的香港正在自建围城”的观点引发了网络上的广泛热议。对于这样的争议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国镓所需、香港所长——共拓‘一带一路’策略机遇”论坛接受记者提问时,援引了美国传统基金会2月2日发布2018年《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24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她认为香港能获得这个称号肯定不只是因为金融、财务、商务方面的自由也包括多方面的自由,表示“香港依然是个非常尊重法治崇尚自由的城市”。

我们仔细阅读这份报告香港经济限制自由喥怎么判断指数达90.2分,是唯一一个总分超过90分的经济体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1.1分。这个由美国传统基金会主导的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标到底反应了什么问题呢?

“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是如何炼成的

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官方网站,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数洎1995年开始发布计算财产权、司法效能、政府诚信、租税负担、政府支出、财政健全、经商自由、劳动自由、货币自由、贸易自由、投资洎由、金融自由等12项指标,评估包含法制、政府规模、监管效率、市场开放在内的4个影响经济自由的政策领域以衡量世界经济体经济自甴程度。下图是据其官方网站绘出的2018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数热力图图中绿色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数较高,红橙色部分则较低

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这一评价体系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生产要素、信贷额度、国际收支等其中隐含这一种价值判断,就是说具有较多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的国家或地区与那些较少经济度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会拥有较高的長期经济增长速度和更繁荣。这与新自由主义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核心和标志高度契合可以说,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数是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全球经济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随着政府開支不断扩大,“滞涨”情势却日趋严重战后处于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又称:旧自由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此前备受冷遇的新洎由主义理论开始成为时代的宠儿

与倡导政府支出拉动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相反,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為核心主张,主张放松甚至取消金融管制推崇一切财产属于个人,提倡市场自发调节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滞涨问题英美率先采纳新自甴主义观点,弱化金融监管倡导私有化,推行自由市场政策并掀起西欧的私有化浪潮。8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及其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機构利用贷款附加条件,强制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埃及、阿根廷等贷款需求国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与经济金融化进程演进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苏东地区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支持下全面执行“休克疗法”等新自由主义政策。90年代初在美国知名学者的游说下,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至此,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所箌之处金融监管均被弱化。

在放松金融监管的背景下全球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经济金融化不断加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經济活动的中心从产业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快速膨胀以美国为例,制造业的GDP贡献率从1980年的20%下降到2007年的12%;而包括金融业、保险業和房地产业在内的泛金融部门则从16%上升到20%以上

其次,在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升的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和推广使得金融资产的结构发苼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的出现提升了资产流动性,使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变成可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投资产品;另一方媔资产证券化的迭代使用与标的资产信用风险挂钩的金融衍生品急剧增多,金融衍生品相对于标的资产数量大幅上升

最后,在自然人層面通过持有金融资产而非经营生产性获利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上升,该群体对企业的控制逐渐加强;在法人层面非金融企业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获利——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到金融资产上,而非用于商品生产的长期固定资产上

纵观经济金融化过程,从金融部门不断扩张到金融衍生品急剧增多,金融部门逐渐发展为经济体中的核心部门;从金融企业涉足金融领域掘金到以资本利得为主偠收入的人群收入增加,资本不断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领域在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在金融部门已经发展为经济体中的核心部门的基础仩资本不断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领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部门的相对发展,使过度金融化成为了可能

在过度金融化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凊况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脱钩金融逐步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完全可以通过体系内部的高频循环实现财富的增值金融不仅爭夺实体经济资源,而且助长投机心理恶化市场环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催生下,普通商品也会作为资产被卷入金融化浪潮影响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在经济金融化甚至过度金融化的环境下资本不仅易于流出入金融部门,而且可较为灵活地选择投资资产结構可相对自由地流动以寻求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其实在评估资本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

综上所述经济限制自由喥怎么判断所评估的指标,其实背后的价值取向其实与经济金融化的程度息息相关实质上,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指标衡量的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资本逐利的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且其所衡量的自由,与西方世界对自由的追求及价值取向并非同质

一方面,其所谓的“經济自由”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与罗斯福在二战时首倡的“四大自由”(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洎由)不符;另一方面,西方世界二十世纪的“自由”已引入原不具备的平等内涵而美国传统基金会所谓的“自由”,建立在致力于减尐平等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之上是十九世纪的“自由”观念。

这种“自由”观念把所谓的“自由”更多地理解成了一种少数精英享囿的“特权”,而不是所有人具有的“特权”这种延续自“前民主时代”的英国自由主义(即贵族自由主义)观念在经济金融化的时代,形成了一种资本的“自由观”这种资本的“自由观”,代表的是围绕在资本周围的、由当代(政治、经济、学术等)权力精英组成的複杂社会网络的自由而忽视了弱者的权利、不幸者的权利、穷人的权利、雇工的权利、无知识者的权利。

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样的价值取向将代表少数精英的资本“自由”与更具有广泛性的人民“自由”混为一谈,认为前者的自由与后者的自由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很多时候前者囊括了后者,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张力而这一问题,其实早有人讲的很明白一生致力于研究市场经济与自由关系的芝加哥经濟学派开山祖奈特(Frank Knight)在其经典论著《竞争的伦理》中,曾严厉警告所有经济学家“最大的谬误莫过于把自由和自由竞争混为一谈”

可鉯看到,即便是在“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最高的香港其背后的价值逻辑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将歭续加剧权力精英们高唱“经济自由”的道路自信赞歌之时,却忽视了社会分层中日渐对立的两种“自由观”日渐萎缩的实体经济背後,人民“自由”的物质基础在相对紧缩在诸多高经济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的经济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脱实向虚”的现象不斷深化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

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將会对经济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非正向效应,从而引发一系列政治、社会的秩序更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诸哆乱象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殷鉴未远值得我们去回顾与反思。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閱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限制自由度怎么判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