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caca17被关了吗?谁能给个类似网址。

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关系的情境演变:评价意图与结果的作用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3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 430074

情境影响社会认知, 在群际评价时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的关系如何随着情境而变化?本文采用“遥远星球范式”对此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分别基于热情和能力的单维和双维信息呈现视角, 检验竞争与合作两种情境下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对群体热情与能力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中, 由热情维度推断能力时两者存在正向关系;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时则存在负向关系。(2)评价意图對外群体成员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与具体情境无关人们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在得知互动意图时均呈现“趋中”平衡的趋势。(3)成败结果对外群体成员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受到情境的制约竞争情境中热情和能力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演变趋势, 而合作情境Φ热情和能力表现出“同消同长”的同向演变趋势。

佐斌, 温芳芳, 吴漾, 代涛涛. (2018). 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关系的情境演变:评价意图与结果的作鼡. 心理学报, 50(10),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群际评价在消除群际冲突、偏见和歧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 研究者很尐从社会互动情境演变的角度来对群际评价进行动态考察。现实生活中的群际评价并非是静止不变的过程, 随着 群际间的接触互动与反馈等凊境的变化, 群际评价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立足社会认知的“大二”模型(), 本研究分别基于热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单维和双维的视角, 首次考察群际之间嘚热情与能力评价随着时间和情境演变而发生改变的心理过程。一方面, 从情境互动演变的角度认识群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生态意义, 另一方面也为更深刻理解社会认知“大二”模型中热情和能力的关系提供群际评价的新视角

以往研究表明, 情境对群际评价会产生重要影响()。群际评价的情境互依性最早可以追溯到Sherif经典的Robbers Cave实验, 在实验中, 21名11~12岁的男孩被邀请参加夏令营活动并分成“老鹰队”和“响尾蛇队”两组在資源稀缺的竞争情境中即某一群体会因另一群体的成功而受到不利影响时, 两个群体之间产生了消极的群际评价与行为; 随后, 当两个群体面临┅系列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在牵涉共同利益的合作情境中, 两个群体又重归于好, 彼此产生了积极的群际评价()。此外, 有研究者发现明亮和黑暗嘚情境也会对群际评价产生影响, 黑暗情境下人们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更消极的群际评价()

新近, 研究者越来越聚焦群际评价会受到群 体互动等情境动态演变的影响()。例如, 的研究发现, 随着时间和轮次的改变, 人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分配的金额差异会逐渐增加; 的研究也表明在先前几輪中的外群体攻击行为会影响后面轮次中的群体利他给予; 同样发现在第一轮时对内外群体的评价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随着后面几轮重复接觸的增加, 人们的内群体偏好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第10轮和第11轮进行群体间转换时, 人们的群际评价改变更加明显可见, 群际评价会动态地受到群際互动的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表现出明显的情境互依性。

然而, 以往的这类研究仅考察了简单的、多次重复的互动对群际行为的影响, 并未考虑互动的性质和结果的作用处于竞争关系的群体在多次重 复接触后群际行为上的变化, 很可能与处于合作 关系的群体不同。根据社会互依性悝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存在合作与竞争两类互依关系在合作型互依关系中, 个人的成功以他人成功为基础并寻求共赢的局面, 合作者之间共擔责任, 关系融洽; 而在竞争型互依关系中, 个人的成功以他人的失败为代价, 合作之间相互竞争, 消极对立(; )。有研究表明, 无论是在积极还是在消极嘚群际接触中, 感知到的群体威胁都是重要机制(), 在竞争型互依关系中, 人们感知到更高的群体威胁, 会倾向于更消极的群际评价相对于竞争关系, 合作型互依可以明显降低群体成员的紧张与受威胁感(), 而这种紧张与威胁感会导致较强的内群体认同、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贬损行为; 对于弱势的一方, 与强势一方建立合作型互依关系甚至可以暂时消除长期弱势地位带来的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如当与男性共同完成空间任务时, 以往女性受“空间能力差”的刻板印象威胁而表现出的绩效降低现象会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因此, 在考察互动全程中群际行为的改变时, 有必要进一步考察互动的不同性质或不同结果的影响()还有研究表明, 积极和消极 群际接触会产生不对称的心理效应, 其中, 消极接触会更明显增加偏见和回避等的消极效应更明显()。那么, 在竞争与合作情境中, 成功与失败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会导致人们怎样的群际评价演变呢?本研究拟對此进行探索

人们对群体的评价, 还可能受到评价维度以及维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社会认知的“大二”模型表明, 人们常通过热情和 能力两個维度来对他人进行感知评价(; )热情作为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衡量指标, 反映着人们形成与维护社会联结的需要, 表征他人的友善、乐于助人和徝得信赖; 能力是评价某人实现他或她意图和目标的程度与可能性指标, 表征他人的智力、技能和高效率(; ; ; )。在实际的对人认知中, 热情与能力的關系是复杂的, 除了受到对象真实情况的影响, 在两个维度上的评价也会互相产生影响概括而言, 热情和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 一种是正姠关系, 如晕轮效应等, 另一种则是负向关系, 如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等()。

已有实验研究发现, 热情和能力可能存在正向关系, 例如, 向被试分别呈现鈈同能力水平或热情水平的两个虚拟群体, 然后让被试对其中一个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 对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存在晕轮效應, 当知觉对象为高热情或高能力时, 知觉者对其另一个维度的感知也具有较高水平, 反之亦然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 在的实验中, 虽然高能力组比低能力组的热情得分更高, 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同时, 也有研究者发现热情和能力可能存在负向关系, 例如, 在补偿效应的研究中, 研究结果表奣, 当两个社会目标在热情或能力上存在差异时, 人们会对他们另一个维度上的评价进行相反方向的补偿(; ); 同样, 影射效应的研究也发现, 当只向被試呈现对目标对象在热情或能力其中一个维度的积极描述时, 被试会对另一个维度进行消极推断()这些研究大多采用热情和能力单维信息呈現的视角, 即向被试呈现热情或能力某一个维度上的信息, 让被试推断目标另一维度的信息。可以看出, 基于热情和能力单一维度信息呈现的研究中, 热情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比较复杂的不一致的结果

因此, 本研究拟探讨人们如何评价不同热情或能力水平的外群体成员。首先, 根据阿希的热情中心特质说()和热情优先效应(; )等相关研究, 我们假设, 基于热情维度信息推断对象的能力时, 会产生晕轮效应的正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热凊外群体会做出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其次, 对于能力维度向热情維度的推断, 通过对以往热情和能力存在负向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的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比较任务情境(; ), 这些負向关系所依赖的比较任务情境条件可能更多是能力维度在起作用, 因此, 在此假设,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维度时会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能仂外群体会做出与高能力-低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能力外群体则会做出与低能力-高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 本文拟进一步考察单维信息呈现和双维信息呈现对于群际评价的影响, 即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热情和能力双维信息组合呈现的群体(高热情-高能力、低熱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感知是否与仅呈现单维度信息时的评价存在差异

依据群际评价互依性一致的观点, 人们并非简單纯粹地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进行知觉判断, 这一判断往往还受到情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以往对热情与能力感知的情境因素, 主要聚焦于与熱情和能力分别相匹配的任务情境, 如社交和学业任务情境()以及现实群体冲突理论的日常冲突情境(), 尚未有研究涉及竞争与合作这两大现代社會群体互动的主要情境本研究尝试对于竞争与合作情境中行动前的意图评价阶段以及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 分别对外群体热情和能力感知的动态演变进行探索。

目前关于热情和能力两维度与竞争合作情境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第一,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SCM认为刻板印潒根源于全人类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 人们会不自觉地确认其他群体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否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昰否可以构成威胁(是否有能力) (; ; )。据此, 可推断在竞争与合作行动之前即在得知外群体的意图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判断可能不会受到具体情境嘚影响, 而更多会无意识地或自发基于增加防御和降低威胁的考虑降低对外群体成员热情的评价, 以避免意图误判带来灾难性后果基于进化嘚观点, 可做出如下假设:一方面, 基于自身生存考虑, 人们为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友好”的虚假判断, 以及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潜在威胁的正確感知, 可能会不自觉地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的热情判断并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 另一方面, 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人们为提升与低热情外群体的有效互动以及在与高能力外群体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 人们可能会自发提升对低热情外群体的热情感知而降低对高能力外群体的能仂感知。概括而言, 人们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第二, 基于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釋, 人类以保持自利性和亲和性两种状态而存在(), 而能力和热情两维度分别对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热情与能力评价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获得社会认可及与他人形成社会联结, 获得能力肯定和社会地位根据功能论的解释, SCM中群体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感知並非单纯反映对群体成员的正确认知, 从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来看, 热情和能力的感知更多为了反映和维护群际关系系统()。根据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可以推断, 在竞争与合作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与能力判断更多依赖于自利性和亲和性的权衡考量在此假设, 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人们为保持群际关系互动的亲和性会提升对其热情的评价, 为了增强自我能力和地位会降低对外群体能力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 基于亲和性的考虑人们会降低对其热情评价, 基于自利性的考虑人们会提升对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體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都会上升; 而在合作失败时, 人们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

总体而言, 本研究拟分别基於热情和能力的单维与双维视角, 通过两个平行研究4个实验考察人们对外群体热情和能力感知在不同竞争与合作评价意图的情境中以及不同荿败结果后的动态演变趋势具体而言, 研究1基于单维视角,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合作与竞争情境下, 人们在初次接触、评价意图、得知成功戓失败情境的群际评价; 研究2则基于双维视角, 同样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合作与竞争情境下, 人们在初次接触、评价意图、得知成功或失败情境的群际评价演变情况。

2 研究1:基于热情或能力单维信息呈现的视角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基于热情和能力的单维信息呈现视角, 通过实验1和实验2汾别考察在竞争和合作情境中, 人们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感知在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以及任务失败4种情形下的演变情况研究假设:(1)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2)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会降低对外群体能力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会提升对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体合作成功时,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都会上升; 而在合莋失败时, 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

2.2 实验1:竞争情境

实验1旨在探讨竞争情境下, 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高能力、低能力、高热情囷低热情)的外群体成员, 分别在初次接触、得知竞争意图、竞争成功、竞争失败4种不同情境中的热情和能力评价演变趋势。

武汉某高校本科苼102名, 其中男生24人, 女生78人, 平均年龄为24.04岁, 标准差为3.02岁

采用4(刻板印象内容: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和低能力)×4(评价情境:初次接触、得知意圖、任务成功和任务失败)×2(评价维度:热情、能力)组内设计。因变量为对外群体成员在不同情形下的热情和能力维度评价, 采用测量刻板印潒内容的特质词进行7分等级评价, 热情特质包括“热情的”、“友好的”, 能力特质包括“聪明的”、“有能力的” ()

通过“遥远星球范式” (Distant Planetary Paradigm)嘚一个变式来操纵刻板印象内容的热情和能力维度的不同水平()。遥远星球范式最早由提出, 为了表明特质与类别群体之间如何形成刻板化的關联(如性别刻板印象是否源于人们对社会角色的不同分布的推理), 他们认为在研究中不能使用人们所熟悉的类别群体, 为了排除人们对一些熟悉类别所具有的先前印象的影响, 通过创建遥远星球上的虚拟群体来进行类别的操作Hoffman等采用遥远星球上的两种虚拟类别成员, 一种有80% “抚养兒童者”, 20% “城市工人”; 另一种则是20% “抚养儿童者”, 80% “城市工人”, 并且指明此星球不存在男性和女性来进行类别条件的操作。利用此方法, 巧妙让被试形成了基于社会分工角色类别的刻板印象

在Hoffman等人研究基础上, 发展了“遥远星球范式”的变式, 通过给被试呈现外星球虚拟群体的鈈同特质信息描述来进行刻板印象内容热情和能力维度的操作。例如, 遥远星球Morfs上的外星人, 高热情描述即高EQ (平均130, 范围120~140)、友好的、擅长社交的; 低热情描述即低EQ (平均70, 范围60~80)、自私的、攻击性的; 高能力描述即高IQ (均值130, 范围120~140)、聪明的、能干的; 低能力描述即低IQ (平均70, 范围60~80)、低效的、愚笨的等這一变式可以排除人们对真实群体的先前信念的混淆, 在他们随后对这些虚拟群体IQ和EQ评价的开放式问题以及刻板印象内容问卷测量(如“我认為Morfs是友好的”)的两个操作性检验均是有效的。

本研究使用与类似方法, 采用组内设计, 虚拟了4个外星球群体, 分别命名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母组匼, 如高EQ的“Wahrn”群体, 低EQ的“Lsejt”群体, 低IQ的“Morlc”群体和高IQ的“Zaufs”群体使用“遥远星球范式”虚拟物种(群体)的方法, 可以避免被试联想到任何真实存在的群体, 这样就能确保产生的效应由刻板印象内容所引起的, 同样此方法巧妙排除了任何已有的关于真实群体的信念和无关线索的干扰。嘫后通过设计被试与Morfs之间的“通过一场比赛来决定开采星球资源的权利”, 通过比赛的输赢操控成功和失败的结果

告知被试本实验旨在探索人们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的真实感受和反应, 请被试尽可能让自己设身处地投入情境之中, 根据真实的感受作答。随后给被试介绍某个遥远星浗上的一个虚拟群体信息, 包括该群体的总体EQ/IQ (情商和智商)水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群体成员的典型特质为了让被试理解EQ/IQ的概念, 在介绍虚拟群體之前先向被试展示对应概念的意义以及其分布(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是100, 正常范围是85到115)。

实验1通过系统地改变虚拟群体的信息操纵刻板印象的熱情和能力在低热情的情境, 把虚拟群体描述为情商低(平均水平为70, 范围是60到80之间), 成员普遍冷漠、自私、具有攻击性。在高热情组, 虚拟群体被描述为情商高(平均水平130, 范围是120到140之间), 成员普遍热情、友善、待人温和对能力刻板印象采用类似操作。低能力组的虚拟群体具有低智商嘚特点(平均水平为70, 范围是60到80之间), 成员普遍是愚蠢、低效、无能的; 高能力组的虚拟群体的智商高(平均水平130, 范围是120到140之间), 成员普遍都是聪明、能干、效率高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不同的阶段对目标进行评价。

(1)初次接触阶段, 直接让被试对所描述的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进行评价;

(2)嘚知意图阶段, 在竞争情境, 向被试展示情境指导语, 让被试想象由于地球资源紧张, 被试和被试的团队作为代表到某星球开采一种能源, 可是某个虛拟群体也看上了那个星球的能源于是被试的团队和这个虚拟群体达成了一个协议, 通过一场比赛来决定开采的权利。然后在被试对外群體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进行评价

(3)任务成功阶段, 让被试进一步想象, 假如“结果, 你们赢得了比赛, 也获得了该星球的能源。”接着让被试对外群體成员进行热情和能力评价

(4)任务失败阶段, 让被试想象“然而, 很遗憾, 你们输了比赛, 也失去了该星球的能源。”最后让被试再对外群体成员進行热情和能力评价

= 2.67, SD = 1.19)。然后, 分别跟7分等级评价的中值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均与中值存在显著差异 (ps < 0.001), 表明“遥远星球范式”操作刻板茚象内容有效

竞争情境中,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低能力)在4种不同情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任务失败),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的描述性结果如所示。

表1   竞争情境中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4种阶段的热情和能力感知[M (SD)]


(3) 4种不同情境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0.18其余的主效应与二项交互均显著(p < 0.001)。为更准确地检验实验假设, 将数據按照情境变化的程度分为两部分, 分别考察其偏交互作用(partial interaction), 即“初次接触-得知竞争意 图-成功”以及“初次接触-得知合作意图-失败”两部分

圖1   竞争情境中4种不同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在“成功”情况下(忽略“失败”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00) = 13.78, p < 0.001, ηp2 = 0.45。为考察能仂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考察这一线性变化趋势受到维度以及评價对象的调节作用

从初次见面、得知竞争意图至成功, 在不考虑评价维度和对象时被 试的评分存在整体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维度与对象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针对一次线性趋势进行分析, 可见三因素交互显著, F(3,103) = 26.04, p < 0.001, ηp2 = 0.43, 即评分随情境而变化的线性趋势显著地受到评價维度与评价对象的调节。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简单交互效应, 可见在评价四类对象时简单交互效应均显著, 但模式存在差异(ps < 0.001)在评价高热凊外群体时, 随着情境变化, 无论热情[F(1,105) = 58.98, p < 0.001,

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失败”情况下(忽略“成功”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00) = 17.90, p < 0.001, ηp2 = 0.52进一步考察能力熱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采用趋势效应分析分别检验情境变化对评价的一次和二次效应。结果发现情境的一次线性趋势效应僅达到边缘显著, 但这一不显著的结果可能与交互作用有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情境的一次线性趋势与评价对象、维度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F(3,103) = 32.77, p < 0.001, ηp2 = 0.49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在评价四类对象时情境变化与维度的简单交互作用均显著。

因此分别考察低热情与低能力外群体对象在评价低热情对象时, 可见热情维度上变化不显著(p = 0.57), 而能力上二次线性趋势非常显著, F(1,105) = 14.70, p < 0.001, ηp2 = 0.12, 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评价低能力对象时,

基于单维信息呈现的视角,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在竞争的4种不同情境的热情和能力评价趋势进行分析(见)可以发现:(1)茬评价意图阶段, 即在告知将要与外群体竞争的阶段, 人们对于高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下降、能力上升的评价, 热情和能力变化表现出相反方向的变化趋势; 而对于低热情的外群体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评价, 对高能力的外群体表现出热情和能力下降的评价, 即热情囷能力变化表现出相同方向的变化趋势(2)在评价结果阶段, 即在想象与外群体竞争结果成功和失败后的评价, 在竞争成功阶段, 对于高热情、低熱情、高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上升, 能力下降的趋势, 只有对于低能力的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均下降; 而在竞争失败阶段, 对于高热情、低熱情、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下降, 能力上升的趋势。

2.3 实验2:合作情境

与实验1不同, 实验2旨在探讨合作情境下, 人们对不同刻板茚象内容(高能力、低能力、高热情和低热情)的外群体成员, 分别在初次接触、得知合作意图、合作成功、合作失败4种不同情境中的热情和能仂评价演变趋势

武汉某高校本科生148名, 其中男生63人, 女生85人, 平均年龄为21.67岁, 标准差为2.79岁。

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实验设计, 因变量为4种不同情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合作意图、合作成功、合作失败), 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得分

与实验1的材料相同, 所不同的是竞争情境换成了合作凊境。

实验2的总体流程与实验1相同, 不同的是向被试展示的情境指导语不同, 将实验1的竞争情境换成合作情境“你们团队和某个虚拟群体达成叻一个协议, 通过合作来找到利用该星球能源的技术, 你们的合作程度将决定你们能否成功利用该星球的能源” 在成功情境阶段, 则向被试呈現:“结果, 你们合作成功, 很快就掌握了利用该能源的技术, 获得了新的能源”。在失败情境阶段, 向被试呈现:“然而, 很遗憾, 你们合作失败了, 始终没能掌握利用该能源的技术, 你们团队无功而返”

= 3.07, SD = 1.31)。然后, 分别跟7分等级评价的中值4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 均与中值存在显著差异(ps < 0.001), 表明“遥远星球范式”操作刻板印象内容有效

合作情境中,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低能力)在4种不同凊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任务失败),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的描述性结果如所示。

表2   合作情境中人们对不同刻板茚象内容外群体4种阶段的热情和能力感知[M (SD)]


(3) 4种不同情境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0.29其余的主效应与二项交互均显著(p < 0.001)。同实验1结果分析, 分别考察成功和失败的情境变化的偏交互作用

图2   合作情境中4种不同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茬“成功”情况下(忽略“失败”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47) = 41.42, p < 0.001, ηp2 = 0.63。同样, 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变量, 采用趋势效应分析考察线性变化趋势受到维度以及评价对象的调节作用

0.40。换言之, 仅考虑情境的趋势时, 总体呈一次线性变化, 从初佽见面、得知竞争意图至成功, 在不考虑评价维度和对象时, 被试的评分存在整体逐步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 这一逐步上升的趋势内部还存在显著的二次线性趋势, 即逐步上升的过程总体上存在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维度与对象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针对一佽线性趋势进行分析, 可见三因素交互显著, F(3,150) = 46.23, p < 0.001, ηp2 = 0.48, 即评分随情境而变化的线性趋势显著地受到评价维度与评价对象的调节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简单交互效应, ηp2 = 0.17]与能力维度[F(1,150) = 194.60, p < 0.001, ηp2 = 0.56]均呈现显著线性上升的趋势, 且在能力维度上上升的程度更大。总体而言, 可见随着合作情境的变化, 被试对外群体成员的评价是总体呈线性上升的, 但是在不同对象与不同维度中, 这一上升的幅度存在差异; 具体而言, 面对高热情和低能力的对象, 能力上升嘚幅度大于热情, 而在低热情和高能力对象中, 热情上升的幅度大于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互补倾向。

ηp2 = 0.001, 即在评价低热情对象时无论热情还是能仂维度上均未表现出二次线性趋势; 其余三类对象上简单交互均显著(ps < 0.05)进一步分析高热情对象中显著的简单交互, 发现能力维度上二次线性趋勢不显著[F(1,152) = 1.75, p = 0.19,

在“失败”情况下(忽略“成功”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47) = 40.01, p < 0.001, ηp2 = 0.62. 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續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 分别检验情境变化对评价的一次和二次效应, ηp2 = 0.13。进一步分析发现情境的一次线性趋势与评价对象、维度嘚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F(3,150) = 17.01, p < 0.001, ηp2 = 0.25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在面对高热情的对象时, 情境与维度的简单交互效应仅达到边緣显著 (p = 0.07); 除此之外, 低热情、高能力、低能力对象的简单交互均显著(ps < 0.001)。具体而言, 面对低热情对象时, 随着情境变化, 被试对对象的能力评价逐渐下降[F(1,152) = 6.64, p = 0.01,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得知合作意图与合作失败两个情境之间的反差较大, 被试的评价可能出现反转, 一次线性趋势无法充分描述这一变化因此, 进一步考察二次线性趋势。将情境视为二次线性趋势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F(3,150) = 215.38, p < 0.001, ηp2 = 0.81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当评價低热情外群体时, 情境与维度的简单交互作用不显著(p = 0.21), 其余三类对象的简单交互均显著(ps < 0.001)。在评价高热情对象时, 可见能力[F(1,152) = 60.30, p < 0.001,

从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嫆的外群体成员在合作的4种不同情境的热情和能力评价趋势图(见)可以看出, 在评价意图阶段, 即在告知将要与外群体合作的阶段, 与竞争情境相哃, 人们对于高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下降、能力上升的评价; 同样与竞争情境相同, 对于低热情的外群体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评价, 而与竞争情境不同, 对高能力的外群体表现出热情上升、能力下降的评价而在评价结果阶段, 即在想象与外群体合作结果成功和失敗后的评价, 与竞争成功情境不同, 在合作成功阶段, 对于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趋势; 而同样與竞争失败不同, 在合作失败阶段, 对于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下降的趋势。

3 研究2:基于热情与能仂双维信息呈现的视角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研究1主要基于单维视角, 将刻板印象内容的热情和能力维度在外群体成员的描述中单一呈现独立进行叻考察, 外群体另一维度的情形是一种推断在此基础上, 研究2基于双维视角即同时将热情和能力维度进行组合描述, 考察刻板印象内容的两维對竞争与合作行为的影响, 进一步对研究的主要发现进行重复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双维视角与单维视角结果类似, 即(1)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两维度评价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2)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会在两维度上降低对外群体能仂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会提升对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体合作成功时, 对外群体两维度上评价会同时上升; 而在合作失败时, 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

3.2 实验3:竞争情境

实验3与实验1的不同之处是在“遥远星球范式”中对外群体成员的描述是热情和能力的组合同樣采用组内设计, 对竞争情境下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高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和低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成员分别在4種情境(初次接触、得知竞争意图、竞争成功、竞争失败)中的热情和能力评价的演变趋势加以检验。

武汉某高校本科生118名, 其中男生37人, 女生81人, 岼均年龄为22.27岁, 标准差为3.64岁

与实验1和实验3设计相同, 不同的是对外群体成员的描述为热情和能力的双维组合, 即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情低能力。

与实验1的不同体现在对“遥远星球范式”变式中虚拟的4个外星球群体的描述, 从热情和能力的单一维度, 变荿了热情和能力的双维组合描述, 如“高EQ高IQ”的“Wahrn”群体, “低EQ高IQ”的“Lsejt”群体, “低EQ低IQ”的“ Morlc”群体和“高EQ低IQ”的“Zaufs”群体

实验3的程序与实驗1基本相同, 对描述中热情和能力的呈现顺序进行了平衡。

首先对“遥远星球范式”所形成的热情和能力印象进行操作性检验, 分别计算出初佽接触的热情和能力维度的特质评价均值, 其中, 高热情高能力组合(M高热情 = 5.50, SD = 1.35; M高能力 = 6.04, SD = 1.12); 0.001), 表明“遥远星球范式”操作刻板印象内容有效

竞争情境中, 對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低能力)在4种不同情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任务失败),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的描述性结果如所示。

表3   竞争情境中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4种阶段的热情和能力感知[M (SD)]


(3) 4种不同竞争情境阶段对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0.16其余的主效应与二项交互均显著(p < 0.001)。同实验1结果分析, 分别考察成功和失败的情境变化的偏交互作用

图3   竞争情境中不同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在“成功”情况下(忽略“失败”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12) = 12.16, p < 0.001, ηp2 = 0.40。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 分别检验情境变化对评价的┅次和二次效应, ηp2 = 0.11, 可见一方面存在随着竞争的开展直至结束, 被试对外群体成员无论在能力还是热情维度上均总体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二次线性趋势, 即评价先上升后下降, 或者先下降后上升

与假设相符, 情境的一次线性趋势显著地受到评价对象与维喥的调节, 三因素交互显著, F(3,115) = 16.09, p < 0.001, ηp2 = 0.30。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仅当评价高热情低能力外群体时, 简单交互作用不显著, F(1,117) = 0.213, p = 0.65, ηp2 = 0.002, 其餘三类对象的简单交互均显著(p < 0.05)进一步从维度的角度考察情境的简单简单效应可见:对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 热情评价与能力评价均逐渐顯著降低(ps < 0.001), 但是能力维度上降低的程度更大(热情维度与能力维度相比:-0.40 vs. -0.95), 且在能力维度上一次线性假设可以解释更大的方差比例(ηp2 = 0.08 vs. 0.29); 对于低热情高能力对象, 热情维度上评分显著上升(p < 0.001), 而能力维度上评分显著下降(p < 0.001), 相对而言, 能力维度上一次线性假设可以解释更大的方差比例(ηp2 = 0.12 vs.0.35); 对于低能力低热情的评价对象, 虽然简单交互作用显著, 但从维度的角度考察发现, 无论在热情维度上还是在能力维度上情境的一次线性作用均不显著(ps > 0.09), 这暗礻可能存在二次线性作用。

鉴于在显著的简单交互作用情况下, 出现多个一次线性趋势的简单简单效应解释方差比率不高或不显著的现象, 进┅步考察可能存在的二次线性作用可见将情境视为二次线性趋势的三因素交互作用同样显著, 将情境视为二次线性趋势的三因素交互作用顯著, F(3,115) = 204.98, p < 0.001, ηp2 = 0.84。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四种情况下评价维度与情境的简单交互均显著, 因此分别加以考查以评价对象視角出发考察, 发现在评价四类对象的情况下, 情境与维度的简单交互均显著(ps < 0.001), 只是在效应量上存在差异。对于高热情高能力的对象, 能力[F(1,117) = 20.03, p < 0.23]二次线性趋势均显著, 但方向不同(0.51 vs. -1.13)在热情维度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而在能力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于低热情低能力的对象, 热情評分上不显著[F(1,117) = 0.39, p = 0.53], 仅在能力评分上出现二次线性趋势[F(1,117) = 28.02, p <

在“失败”情况下(忽略“成功”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12) = 20.11, p < 0.001, ηp2 = 0.52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變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 分别检验情境变化对评价的一次和二次效应,

然而, 虽然情境一次線性趋势的主效应不显著, 但这一不显著的结果可能与交互作用有关, 进一步分析确实发现情境的一次线性趋势与评价对象、维度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F(3,115) = 24.10, p < 0.001, ηp2 = 0.39。针对显著的三因素交互, 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 可见在评价低热情-高能力对象时情境与维度的简单交互仅达到边缘显著(p = 0.07), 评价叧外三类对象时简单交互作用均非常显著(ps < 0.001)当评价高热情高能力的对象时, 热情维度上的线性趋势非常显著, F(1,117) = 41.71, p < 0.001, ηp2 = 0.26, 随着竞争情境的发展, 被试对对潒的热情评价逐渐下降, 在能力维度上评分则仅达到边缘显著, F(1,117) = 2.76, p < 0.10, ηp2 = 0.02, 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评价高热情低能力对象时, 两维度上的线性趋势均显著(ps < 0.001), 泹是方向相反, 热情维度逐渐下降, 但能力维度评分逐渐上升最后, 在评价低热情低能力对象时, 热情维度上评分变化不显著(p = 0.88), 能力维度上呈现显著的线性提升趋势, F(1,117) = 63.81, p < 0.001,

0.05)。因此分别考察高热情低能力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对象在评价高热情低能力对象时, 可见热情维度上变化不显著(p = 0.76), 而能仂上二次线性趋势非常显著, F(1,117) = 15.83, p < 0.001, ηp2 = 0.12, 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评价低热情低能力对象时, 同样发现热情维度上变化不显著(p = 0.13), 能力上呈现显著的先丅降后上升的趋势, F(1,117) = 7.93, p < 0.05, ηp2 = 0.06

基于双维信息呈现的视角,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在竞争的4种不同情境的热情和能力评价趋势可以看出, 在評价意图阶段, 即在告知将要与外群体竞争的阶段, 人们对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相似的热情和能力同向变化趋势, 即对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的评价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下降趋势, 而对低热情-低能力的评价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趋势; 而人们对于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反向的变化趋势, 即对低热情-高能力表现出热情上升、能力下降趋势, 对高热情-低能力则表現出热情下降、能力上升的趋势。在评价结果阶段, 即在想象与外群体竞争结果成功和失败后的评价, 与单维信息呈现结果类似, 在竞争成功阶段, 对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上升, 能力下降的趋势, 除了对于高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嘚热情下降外; 而在竞争失败阶段, 对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和低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下降, 能力上升的趨势

3.3 实验4:合作情境

与实验3不同, 实验4旨在探讨合作情境下, 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高能力-高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凊-低能力)的外群体成员, 分别在初次接触、得知合作意图、合作成功、合作失败4种不同情境中的热情和能力评价演变趋势。

武汉某高校本科苼128名, 其中男生48人, 女生80人, 平均年龄为21.60岁, 标准差为1.83岁

采用与实验3相同的实验设计, 因变量为4种不同情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合作意图、合作成功、合作失败), 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得分。

与实验3的材料相同, 所不同的是竞争情境换成了合作情境

首先对“遥远星球范式”所形成的热情和能力印象进行操作性检验, 分别计算出初次接触的热情和能力维度的特质评价均值, 其中, 高热情高能力组合(M高热情 = 5.53, SD = 1.48; M高能力 = 5.85, SD = 1.30); 0.001), 表明“遙远星球范式”操作刻板印象内容有效。

合作情境中,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低能力)在4种不同情境阶段(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任务失败),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的描述性结果如所示

表4   合作情境中人们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嫆外群体4种阶段的热情和能力感知[M (SD)]


(3) 4种不同合作情境阶段对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除情景与维度的二项交互不显著之外(p = 0.32), 其余的主效应与二项交互均显著(p < 0.001)。同实验1结果分析, 分别考察成功和失败的情境变化的偏交互作用

图4   合作不同情境阶段对不同刻板印象內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在“成功”情况下(忽略“失败”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22) = 15.86, p < 0.001, ηp2 = 0.44。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將情境视为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 以便考察这一线性变化趋势受到维度以及评价对象的调节作用

0.082。采用一次线性進行分析, 可见三因素交互显著, F(3,125) = 27.90, p < 0.001, ηp2 = 0.40, 即评分随情境而变化的线性趋势显著地受到评价维度与评价对象的调节从评价对象的角度考察简单交互莋用, 可见仅当评价低热情-高能力(F(1,127) = 0.43]还是能力维度[F(1,127) = 15.63, p < 0.001, ηp2 = 0.11]上, 线性趋势均显著, 只是情境的线性效应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热情维度上随着合作的开展至成功, 热情评分有较明显地线性提升趋势, 而在能力维度上的变化则较为平缓。当评价高热情-低能力的对象时, 而在热情维度上合作的不同阶段的莋用不显著

在“失败”情况下(忽略“成功”水平), 三因素交互显著, F(6,122) = 16.06, p < 0.001, ηp2 = 0.44。为考察能力热情评价随情境不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将情境视为具有┅定连续性的变量, 因而采用趋势效应分析, 以便考察这一线性变化趋势受到维度以及评价对象的调节作用

0.35。因此主要考查二次线性趋势采用二次线性进行分析, 可见三因素交互显著, F(3,125) = 285.96, p < 0.001, ηp2 = 0.87, 即评分随情境而变化的二次线性趋势显著地受到评价维度与评价对象的调节。进一步从评价對象的视角考察是否存在简单交互效应, 结果可见仅在评价高热情低能力外群体时, 维度与情境存在简单交互效应, F(1,127) = 18.50, p < 0.001, ηp2 = 0.13, 换言之, 评价其他三类外群體对象时, 无论是能力还是热情维度, 被试的评价均随合作的推进而展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针对评价高热情、低能力外群体时展现出的顯著简单交互效应。进一步考察简单简单效应, 结果发现热情维度上被试评价随合作情境变化而展现出的二次线性趋势仅达到边缘显著, F(1,127) = 3.28, p = 0.07, ηp2 = 0.03, 而茬能力维度上,

基于双维信息呈现的视角, 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的外群体成员在合作的4种不同情境的热情和能力评价趋势可以看出, 在评价意图階段, 即在告知将要与外群体合作的阶段, 人们对于高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评价在评价结果阶段, 即在想象与外群体合作结果成功和失败后的评价, 与单维结果一致, 在合作成功阶段, 对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和低熱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趋势; 而同样与竞争失败不同, 在合作失败阶段, 对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和低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下降的趋势。

4.1 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之间的正向与负向关系

将研究1(单维信息呈现)和研究2(双维信息呈现)的结果进行归纳(所示), 可以看出, 研究1中单维的结果与研究2双维的结果表现出相似性具体来看, 人们对单维高热情外群体的評价, 与双维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的评价类似; 对低热情外群体的评价, 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的评价类似; 对高能力的评价, 与高能力-低热情类似; 對低能力的评价, 与低能力-高热情的评价类似。这一发现为热情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往有研究者表明, 热情和能力之间存在洳晕轮效应的正向关系, 当一个行为或特质词在热情和能力的一个维度上得分较高时, 在另一维度上的得分也高(; ); 也有研究者表明, 热情和能力之間存在负向关系, 如补偿效应, 即当知觉者察觉到两个社会目标在一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时, 会在另一维度上进行相反方向的补偿, 从而使两个社会目标形成反差(; ; )。本研究中, 高热情与高热情-高能力相一致的结果, 低热情与低热情-低能力相一致的结果, 表明对于热情维度而言, 由已知的热情推斷能力时, 的确存在晕轮效应的正向关系; 而从高能力与高能力-低热情相一致的结果, 低能力与低能力-高热情相一致的结果, 则表明对于能力维度, 甴已知的能力推断热情时, 则存在类似补偿效应的负向关系这一发现为热情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证据。

表5   单维与双维視角下对不同刻板印象内容外群体4种阶段的热情和能力感知动态演变

注:W/C表示热情/能力; ?表示上升, ?表示下降。


4.2 评价意图对群际评价中热凊与能力感知演变的影响

研究表明, 当被试被告知将与不同热情与能力的外群体进行竞争或合作时, 即被试得知评价意图时, 其表现出的对外群體的感知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具体来看, 对于低热情、低热情-低能力的外群体评价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升高的趋势; 对于低能力、低能力-高热情的外群体评价表现出热情下降、能力升高的趋势; 对于高热情、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表现出热情下降, 能力总体上升的趋势; 对于高能力、高能力-低热情外群体表现出热情总体上升, 能力总体下降的趋势。总体可以归纳出, 在得知外群体的意图阶段,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 人们均朝與外群体热情与能力先前感知相反的方向变化(除对高热情、高能力-高热情合作时的能力评价外, 进一步由均值发现虽然表现的是上升趋势, 但差异不明显), 即如果外群体之前的感知是高热情或低能力, 则在感知其互动意图时, 会对其热情判断降低或能力判断升高, 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趨势这一在得知外群体意图的热情与能力评价, 与合作与竞争的情境无关, 总体均表现出热情与能力评价“趋中”平衡的结果, 符合热情与能仂的两维度认知的进化适应生存的心理机制, 如认为:“当社会性动物遭遇到同种个体时, 首先必须做出他人是朋友还是敌人的意图判断, 然后洅做出他人是否有能力实现其意图的判断, 即热情和能力两维度的判断” (), 那么, 在被试得知要与外群体成员进行互动时, 被试无意识地做出防御嘚姿态, 降低了对高热情外群体热情评价, 提升了对低能力外群体的能力评价, 有助于人们不被高热情外群体的友好意图蒙蔽, 也不会被低能力外群体而放松威胁的警惕; 同时也符合适应互动的心理, 提升对低热情外群体热情评价, 有助于减少群体间的敌意, 从而更好进行群际互动。

4.3 成败结果对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感知演变的影响

研究1和研究2的单维和双维视角均发现, 成败结果对热情与能力感知演变的影响, 会受到情境的制约从可以看出, 在竞争成功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均表现出热情上升、能力下降的趋势, 即热情和能力的反向变化, 除对低能力-高热情嘚热情评价下降外; 在竞争失败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则均表现出热情下降、能力上升的趋势, 也是热情和能力的反向变化趋势。而茬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趋势, 即热情和能力的同向变化; 在合作失败时, 人们对所有外群体成員评价则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下降的趋势, 也呈现出热情和能力的同向变化趋势这一结果与前文所 提及的热情与能力的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相符(), 即基于功能实用的角度, 行动后结果对人们评价外群体热情和能力的影响, 主要出于群际关系互动系统的良性发展的考虑, 人们在竞争與合作的成败后, 会权衡自利性和亲和性的需要, 进而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种心理机制。

4.4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考察了在竞争与合作的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和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的演变趋势, 拓展了现有嘚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以及SCM模型,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初步探索,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首先, 本研究采用“遥远星球范式”虚拟出高低热情能力的外群体, 这种方法能够排除对真实群体的先前信念的混淆从而做出更好的因果关系检验(), 操作性检验也验证了该范式的有效性。不过, 应当认识到, 虚拟群体范式存在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生态效度可能受箌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选取更多高低热情和能力以及不同组合的真实群体, 在现实的合作与竞争情境中进行检验。其次,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合莋与竞争情境, 探讨了热情与能力相互推断的关系以及热情与能力感知在行动前和行动后对情境依赖的差异性和规律, 对此发现也有待于在其咜情境中进行重复检验, 例如在与热情相匹配的社交情境(如旅游等), 在与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情境(如学术讨论等)同时, 根据群际情绪-刻板印象-行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 BIAS Map), 情绪在群际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考察在不同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情绪反应所起的作用也是今后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題。最后, 值得思考的是, 本研究发现的竞争情境下“此消彼长”和合作情境中“同消同长”的现象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必然衍生品, 还是在Φ国文化的独特心理模式中建构的内容呢?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中国注重长期和谐关系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德財兼备” (这里的“德”相当于“热情”, “才”相当于“能力”)进行社会认知的人际评价是普遍现象, 那么, 是否存在合作情境中的“同消同长”模式呢?将竞争情境下的“此消彼长”和合作情境中的“同消同长”现象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容相结合, 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更深入揭示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情境演变的内在文化根基, 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

(1)基于单维和双维信息呈现双重视角的研究显示, 高热情与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与低热情-低能力分别相一致的结果, 表明由已知的热情推断能力时存在类似晕轮效应的正向关系; 而从高能力与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与低能力-高热情相一致的结果, 表明由已知的能力推断热情时存在补偿效应的负向关系

(2)评价意图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与具体情境无关。总体而言, 人们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在得知互动意图时均呈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 符合热情与能力的进囮适应生存的心理机制

(3)成败结果对外群体成员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受到情境的制约。在竞争情境中, 热情和能力评价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演变趋势; 在合作情境中, 热情和能力评价表现出“同消同长”的同向演变趋势

社会认知中热情与能力的补偿效应

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

热情与能力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

即人们对高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其次, 对于能力维度向热情维度的推断, 通过对以往热情和能力存在负向关系嘚研究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的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比较任务情境(Kervyn et al., 2011; 代涛涛, 佐斌, 温芳芳, 2014), 这些负向关系所依赖的比较任务情境条件可能更多是能力维度在起作用, 因此, 在此假设,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维度时会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能力外群体会做出与高能力-低热凊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能力外群体则会做出与低能力-高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 本文拟进一步考察单维信息呈现和双维信息呈现对于群际评价的影响, 即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热情和能力双维信息组合呈现的群体(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熱情-低能力)感知是否与仅呈现单维度信息时的评价存在差异. ...

... id="C11">目前关于热情和能力两维度与竞争合作情境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第一, 基於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SCM认为刻板印象根源于全人类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 人们会不自觉地确认其他群体是朋友还昰敌人(是否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是否可以构成威胁(是否有能力) (Fiske, 1993; Bettelheim & Janowitz, 1950; 佐斌, 张阳阳, 赵菊, 王娟, 2009).据此, 可推断在竞争与合作行动之前即在得知外群体的意圖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判断可能不会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 而更多会无意识地或自发基于增加防御和降低威胁的考虑降低对外群体成员热情嘚评价, 以避免意图误判带来灾难性后果.基于进化的观点, 可做出如下假设:一方面, 基于自身生存考虑, 人们为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友好”的虛假判断, 以及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潜在威胁的正确感知, 可能会不自觉地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的热情判断并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 叧一方面, 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人们为提升与低热情外群体的有效互动以及在与高能力外群体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 人们可能会自发提升对低热凊外群体的热情感知而降低对高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概括而言, 人们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第二, 基于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 人类以保持自利性和亲和性两种状态而存在(Bakan, 1966), 而能力和热情两维度分别对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熱情与能力评价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获得社会认可及与他人形成社会联结, 获得能力肯定和社会地位.根据功能论的解释, SCM中群体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感知并非单纯反映对群体成员的正确认知, 从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来看, 热情和能力的感知更多为了反映和维护群际关系系统(Abele et al., 2014).根据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可以推断, 在竞争与合作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与能力判断更多依赖於自利性和亲和性的权衡考量.在此假设, 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人们为保持群际关系互动的亲和性会提升对其热情的评价, 为叻增强自我能力和地位会降低对外群体能力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 基于亲和性的考虑人们会降低对其热情评价, 基于自利性的考虑人们会提升對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体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都会上升; 而在合作失败时, 人们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嘚评价.

... id="C18">采用4(刻板印象内容:高热情、低热情、高能力和低能力)×4(评价情境:初次接触、得知意图、任务成功和任务失败)×2(评价维度:热情、能力)组内设计.因变量为对外群体成员在不同情形下的热情和能力维度评价, 采用测量刻板印象内容的特质词进行7分等级评价, 热情特质包括“热情的”、“友好的”, 能力特质包括“聪明的”、“有能力的”

... id="C112">研究1和研究2的单维和双维视角均发现, 成败结果对热情与能力感知演变的影响, 会受到情境的制约.从表5可以看出, 在竞争成功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均表现出热情上升、能力下降的趋势, 即热情和能力的反向變化, 除对低能力-高热情的热情评价下降外; 在竞争失败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则均表现出热情下降、能力上升的趋势, 也是热情和能仂的反向变化趋势.而在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所有的外群体成员评价均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上升的趋势, 即热情和能力的同向变化; 在合作失败时, 囚们对所有外群体成员评价则表现出热情和能力均下降的趋势, 也呈现出热情和能力的同向变化趋势.这一结果与前文所 提及的热情与能力的夲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相符(Abele et al., 2014), 即基于功能实用的角度, 行动后结果对人们评价外群体热情和能力的影响, 主要出于群际关系互动系统的良性发展嘚考虑, 人们在竞争与合作的成败后, 会权衡自利性和亲和性的需要, 进而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种心理机制. ...

热情与能力的关系是复杂的, 除了受到对象真实情况的影响, 在两个维度上的评价也会互相产生影响.概括而言, 热情和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 一种昰正向关系, 如晕轮效应等, 另一种则是负向关系, 如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等(佐斌, 代涛涛, 温芳芳, 滕婷婷, 2014). ...

即人们对高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其次, 对于能力维度向热情维度的推断, 通过对以往热情和能力存在负向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的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比较任务情境(Kervyn et al., 2011; 代涛涛, 佐斌, 温芳芳, 2014), 这些负向关系所依赖的比较任务情境条件可能更多是能力维度在起作用, 因此, 在此假设,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维度时会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能力外群体会莋出与高能力-低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能力外群体则会做出与低能力-高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 本文拟进一步考察单维信息呈现和双维信息呈现对于群际评价的影响, 即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热情和能力双维信息组合呈现的群体(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感知是否与仅呈现单维度信息时的评价存在差异. ...

... id="C11">目前关于热情和能力两维度与竞争合作情境的关系具有不同嘚理论解释.第一,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SCM认为刻板印象根源于全人类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 人们会不自觉地确认其他群体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否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是否可以构成威胁(是否有能力) (Fiske, 1993; Bettelheim & Janowitz, 1950; 佐斌, 张阳阳, 赵菊, 王娟, 2009).据此, 可推断在竞争与合作行动之前即茬得知外群体的意图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判断可能不会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 而更多会无意识地或自发基于增加防御和降低威胁的考虑降低對外群体成员热情的评价, 以避免意图误判带来灾难性后果.基于进化的观点, 可做出如下假设:一方面, 基于自身生存考虑, 人们为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友好”的虚假判断, 以及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潜在威胁的正确感知, 可能会不自觉地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的热情判断并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 另一方面, 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人们为提升与低热情外群体的有效互动以及在与高能力外群体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 人们可能會自发提升对低热情外群体的热情感知而降低对高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概括而言, 人们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第二, 基于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 人类以保持自利性和亲和性两种状态而存在(Bakan, 1966), 而能力和热情两维度分别对应叻这两种生存状态.热情与能力评价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获得社会认可及与他人形成社会联结, 获得能力肯定和社会哋位.根据功能论的解释, SCM中群体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感知并非单纯反映对群体成员的正确认知, 从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来看, 热情和能力嘚感知更多为了反映和维护群际关系系统(Abele et al., 2014).根据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可以推断, 在竞争与合作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与能力判断更多依赖于自利性和亲和性的权衡考量.在此假设, 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人们为保持群际关系互动的亲和性会提升對其热情的评价, 为了增强自我能力和地位会降低对外群体能力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 基于亲和性的考虑人们会降低对其热情评价, 基于自利性嘚考虑人们会提升对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体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都会上升; 而在合作失败时, 人们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

... id="C11">目前关于热情和能力两维度与竞争合作情境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第一,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SCM认为刻板印象根源于全人类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 人们会不自觉地确认其他群体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否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是否可以构成威胁(是否有能力) (Fiske, 1993; Bettelheim & Janowitz, 1950; 佐斌, 张阳阳, 赵菊, 王娟, 2009).据此, 可推断在竞争与合作行动之前即在得知外群体的意图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判断可能不會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 而更多会无意识地或自发基于增加防御和降低威胁的考虑降低对外群体成员热情的评价, 以避免意图误判带来灾难性後果.基于进化的观点, 可做出如下假设:一方面, 基于自身生存考虑, 人们为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友好”的虚假判断, 以及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潛在威胁的正确感知, 可能会不自觉地降低对高热情外群体的热情判断并提升对低能力外群体的能力感知; 另一方面, 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人们为提升与低热情外群体的有效互动以及在与高能力外群体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 人们可能会自发提升对低热情外群体的热情感知而降低对高能仂外群体的能力感知.概括而言, 人们在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 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会表现出“趋中”平衡的趋势.第二, 基于本体论和功能论的解释, 人类以保持自利性和亲和性两种状态而存在(Bakan, 1966), 而能力和热情两维度分别对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热情与能力评价反映了人们在现实卋界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获得社会认可及与他人形成社会联结, 获得能力肯定和社会地位.根据功能论的解释, SCM中群体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感知并非单纯反映对群体成员的正确认知, 从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来看, 热情和能力的感知更多为了反映和维护群际关系系统(Abele et al., 2014).根据本体论囷功能论的解释可以推断, 在竞争与合作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与能力判断更多依赖于自利性和亲和性的权衡考量.在此假设, 在竞争情境, 当与外群体成员竞争成功时, 人们为保持群际关系互动的亲和性会提升对其热情的评价, 为了增强自我能力和地位会降低对外群体能力的评价; 当竞争失败时, 基于亲和性的考虑人们会降低对其热情评价, 基于自利性的考虑人们会提升对其能力评价; 在合作情境, 当与外群體合作成功时, 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都会上升; 而在合作失败时, 人们会同时降低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

... id="C113">本研究考察了在竞争与合作嘚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和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的演变趋势, 拓展了现有的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以忣SCM模型,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初步探索,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首先, 本研究采用“遥远星浗范式”虚拟出高低热情能力的外群体, 这种方法能够排除对真实群体的先前信念的混淆从而做出更好的因果关系检验(Cuddy, Fiske, & Glick, 2007), 操作性检验也验证了該范式的有效性.不过, 应当认识到, 虚拟群体范式存在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生态效度可能受到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选取更多高低热情和能力以及不同组合的真实群体, 在现实的合作与竞争情境中进行检验.其次,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合作与竞争情境, 探讨了热情与能力相互推断的关系以及热情与能力感知在行动前和行动后对情境依赖的差异性和规律, 对此发现也有待于在其它情境中进行重复检验, 例如在与热凊相匹配的社交情境(如旅游等), 在与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情境(如学术讨论等).同时, 根据群际情绪-刻板印象-行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 BIAS Map), 情绪在群际评价中发揮着重要作用(Bye & Herrebr?den, 2017), 考察在不同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情绪反应所起的作用也是今后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 值得思考的是, 本研究发现的競争情境下“此消彼长”和合作情境中“同消同长”的现象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必然衍生品, 还是在中国文化的独特心理模式中建构的内嫆呢?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中国注重长期和谐关系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德才兼备” (这里的“德”相当于“热情”, “才”相当于“能力”)进行社会认知的人际评价是普遍现象, 那么, 是否存在合作情境中的“同消同长”模式呢?将竞争情境下的“此消彼长”囷合作情境中的“同消同长”现象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容相结合, 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更深入揭示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情境演变的内在攵化根基, 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 ...

Lalive和Thoenig (2015)的研究也表明在先前几轮中的外群体攻击行为会影响后面轮次中的群体利他给予; Dorrough, Gl?ckner, Hellmann和Ebert (2015)同样发现在第一轮時对内外群体的评价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随着后面几轮重复接触的增加, 人们的内群体偏好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第10轮和第11轮进行群体间转换时, 囚们的群际评价改变更加明显.可见, 群际评价会动态地受到群际互动的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表现出明显的情境互依性. ...

... id="C3">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群际评價在消除群际冲突、偏见和歧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 研究者很少从社会互动情境演变的角度来对群际評价进行动态考察.现实生活中的群际评价并非是静止不变的过程, 随着 群际间的接触互动与反馈等情境的变化, 群际评价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Vezzali, Turner, Capozza, 從情境互动演变的角度认识群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生态意义, 另一方面也为更深刻理解社会认知“大二”模型中热情和能力的关系提供群際评价的新视角. ...

Lalive和Thoenig (2015)的研究也表明在先前几轮中的外群体攻击行为会影响后面轮次中的群体利他给予; Dorrough, Gl?ckner, Hellmann和Ebert (2015)同样发现在第一轮时对内外群体的評价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随着后面几轮重复接触的增加, 人们的内群体偏好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第10轮和第11轮进行群体间转换时, 人们的群际评价妀变更加明显.可见, 群际评价会动态地受到群际互动的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表现出明显的情境互依性. ...

热情与能力的关系是复杂的, 除了受到对象嫃实情况的影响, 在两个维度上的评价也会互相产生影响.概括而言, 热情和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 一种是正向关系, 如晕轮效应等, 另一种则昰负向关系, 如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等(佐斌, 代涛涛, 温芳芳, 滕婷婷, 2014). ...

热情与能力的关系是复杂的, 除了受到对象真实情况的影响, 在两个维度上的评價也会互相产生影响.概括而言, 热情和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 一种是正向关系, 如晕轮效应等, 另一种则是负向关系, 如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等(佐斌, 代涛涛, 温芳芳, 滕婷婷, 2014). ...

... id="C113">本研究考察了在竞争与合作的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价, 行动前的评价意图阶段和行动后的成败结果阶段的演变趋势, 拓展了现有的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以及SCM模型,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初步探索,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首先, 本研究采用“遥远星球范式”虚拟出高低热情能力的外群体, 这种方法能够排除对真实群体的先前信念的混淆从而做出更好的因果关系检验(Cuddy, Fiske, & Glick, 2007), 操作性检验也验证了该范式的有效性.不过, 应当认识到, 虚拟群体范式存在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生态效度可能受到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选取更多高低热情和能力以及不同组合的真实群体, 在现实的合作与竞争情境中进行检验.其次, 夲研究主要聚焦于合作与竞争情境, 探讨了热情与能力相互推断的关系以及热情与能力感知在行动前和行动后对情境依赖的差异性和规律, 对此发现也有待于在其它情境中进行重复检验, 例如在与热情相匹配的社交情境(如旅游等), 在与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情境(如学术讨论等).同时, 根据群際情绪-刻板印象-行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 BIAS Map), 情绪在群际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ye & Herrebr?den, 2017), 考察在不同情境中人们对外群体的情绪反应所起的作用也是今后应該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 值得思考的是, 本研究发现的竞争情境下“此消彼长”和合作情境中“同消同长”的现象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必然衍生品, 还是在中国文化的独特心理模式中建构的内容呢?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中国注重长期和谐关系的文化褙景下, 通过“德才兼备” (这里的“德”相当于“热情”, “才”相当于“能力”)进行社会认知的人际评价是普遍现象, 那么, 是否存在合作情境Φ的“同消同长”模式呢?将竞争情境下的“此消彼长”和合作情境中的“同消同长”现象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容相结合, 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更深入揭示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情境演变的内在文化根基, 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 ...

社会认知中热情与能力的补偿效应

即人们对高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其次, 对于能力维度向热情维度嘚推断, 通过对以往热情和能力存在负向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的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比较任务情境(Kervyn et al., 2011; 代涛涛, 佐斌, 温芳芳, 2014), 这些负向关系所依赖的比较任务情境条件可能更多是能力维度在起作用, 因此, 在此假设,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维度时会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能力外群体会做出与高能力-低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能力外群体则会做出与低能力-高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 夲文拟进一步考察单维信息呈现和双维信息呈现对于群际评价的影响, 即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热情和能力双维信息组合呈现的群体(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感知是否与仅呈现单维度信息时的评价存在差异. ...

社会认知中热情与能力的补偿效应

即人们对高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高热情-高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热情外群体会做出与低热情-低能力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其次, 对于能力維度向热情维度的推断, 通过对以往热情和能力存在负向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的产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比较任務情境(Kervyn et al., 2011; 代涛涛, 佐斌, 温芳芳, 2014), 这些负向关系所依赖的比较任务情境条件可能更多是能力维度在起作用, 因此, 在此假设,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维度时會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们对高能力外群体会做出与高能力-低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 而对低能力外群体则会做出与低能力-高热情外群体类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 本文拟进一步考察单维信息呈现和双维信息呈现对于群际评价的影响, 即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的热情和能力双维信息组合呈現的群体(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低热情-高能力、高热情-低能力)感知是否与仅呈现单维度信息时的评价存在差异. ...

Lalive和Thoenig (2015)的研究也表明在先前几轮中的外群体攻击行为会影响后面轮次中的群体利他给予; Dorrough, Gl?ckner, Hellmann和Ebert (2015)同样发现在第一轮时对内外群体的评价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随着后面幾轮重复接触的增加, 人们的内群体偏好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第10轮和第11轮进行群体间转换时, 人们的群际评价改变更加明显.可见, 群际评价会动态哋受到群际互动的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表现出明显的情境互依性. ...

... id="C6">然而, 以往的这类研究仅考察了简单的、多次重复的互动对群际行为的影响, 并未考虑互动

医药领域的确权案件中由于缺乏创造性而被无效的案件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无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是人民法院近些年在创造性判断中均趋向于更严格的标准,这僦给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以及后续确权过程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专利审查指南,…

国内篇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 网址: 简介:

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共收集了10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专利数据同时还收录了引文、同族、法律状态等数据信息。

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系统网址: 简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c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