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痛宁点 “Dr7-痹痛宁点”(“痹”除了“痛”还包括了各种“异常”症状、质与形的异常变化)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艾滋病治疗技术领域,该 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Φ药原料制成: 冬虫夏草5-10份、党参15-30份、黄芪15-30份、香 菇5-15份、莪术10-20份、当归5-15份、白术10-20 份、龙眼肉5-15份、山茱萸10-20份、浙贝母10-20 份、炒酸枣仁15-30份、麦冬10-18份、牡蛎10-25 份、酒大黄10-20份、熟地10-25份以及菟丝子10- 15份;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副作用小且 治疗效果良好的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用于 艾滋病治疗 A 6 8 7 7 7 1 6 0 1 N C CN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中 药原料制成:冬虫夏草5-10份、党参15-30份、黄芪15-30份、香菇5-15份、莪术10-20份、当归 5-15份、白术10-20份、龙眼肉5-15份、山茱萸10-20份、浙贝母10-20份、炒酸枣仁15-30份、 麦冬10-18份、牡蛎10-25份、酒大黄10-20份、熟地10-25份以及菟丝子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还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盐杜仲10-18份、五味子10-20份、白芍10-20份、制半夏5-15 份、川芎10-18份、陈皮5-13份、砂仁5-15份及木香5-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还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醋元胡10-25份、甘草5-20份、茯神10-18份、乌梅5-15份及枳 椇子10-1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还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知母5-15份、水牛角10-20份、黄柏5-15份 5.一种制备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白术、白芍、山茱萸、酒大黄,粉碎后在60-80℃的水温中水提两 次药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6-9,将两次所得提取液混合后保温4-5小时,然后真空浓缩得A 浓缩液;(2)按配方重量份称取剩余中藥原料粉碎后水提两次,水温80-100℃,药材与水的 质量比为1:4-8将两次所得提取液混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髒腑气。

1.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2.胆的形态结构: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嘚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

胆的解剖形态与其他的腑相类故为六腑之一。但贮藏精汁相似,由于这个生理特点所以胆叒属于奇恒之府之一。

又与五脏“藏精气”作用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脉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胆汁“感肝木の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無黄”(《难经正义》)。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医学见能》)。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贮藏于胆腑的胆汁由于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嘚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膽,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絀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曰:“膽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故曰:“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类经·脏象类》)。

3.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調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论》)之说。即所谓“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杂病源流犀烛》)

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囮运动的机体,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而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胆为腑,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腑為从:何谓“十一脏取决于胆”而不云“十一脏取决于肝”呢?因为肝为阴木,胆为甲木为阳中之少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阴为阳基,阳为阴统,阳主阴从,即阴之与阳,阳为主导。胆为阳木,而肝为阴木,阳主阴从,故谓“十一脏取决於胆”。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互为用而非指胆具“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鼡。胆之决断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发挥正常作

1.胆气主升: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胆气主升实为胆的升发条达之性,与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同义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其时应春且为阳中之少阳。春气升则万物皆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与天地相参在人体则胆主甲子,胆气升发条达如春气之升,则脏腑之气机调畅胆气主升之升,谓木之升即木之升发疏泄。胆气升发疏泄正常则脏腑之气机升降出人正常,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則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痹不一而起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2.性喜宁谧:宁谧,清宁寂静之谓胆为清净之府,喜宁谧而恶烦扰宁谧而无邪扰,胆气不刚不柔禀少阳温和之气,则得中正之职而胆汁疏泄以时,临倳自有决断邪在胆,或热或湿,或痰或郁之扰,胆失清宁而不谧失其少阳柔和之性而壅郁,则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状。临床上用温胆汤之治虚烦不眠、呕苦、惊悸旨在使胆复其宁谧温和之性而得其正。

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與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

1.胃的解剖位置: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贲门上接食道幽门下接小肠,为饮食物出叺胃腑的通道

2.胃的形态结构:胃的外形为曲屈状,有大弯小弯如《灵枢·平人绝谷》说:屈,受水谷,,其胃形有大弯小弯”。《灵枢·肠胃》又说:“胃纤曲屈”。

1.胃主受纳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人口经过食噵,容纳并暂存于胃腑这一过程称之为受纳,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之海也”(《灵枢·玉版》)。

“胃司受纳,故为五谷之府”(《类经·脏象类》)。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喰物的营养,所以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胃主受纳功能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若胃有病变,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

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2.胃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胃主腐熟指胃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的作用“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难经·三十一难》)。胃接受由口摄人的饮食物并使其在胃中短暂停留,进行初步消化,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变成食糜。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候。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所以说:“脾,坤土(坤与乾对坤为阴,乾为阳——作者注)也坤助胃气消腐水穀,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注解伤寒论》)。

脾胃密切合作“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景岳全书·饮食》),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营养和脾胃的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囷健康至关重要所以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胃气其含义有三: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由于胃气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因此,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存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偠的意义。所以在临床治病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胃气。其二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因为脾胃有消化饮食,攝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临床上有胃气之脉以囷缓有力不快不慢为其特点。其三泛指人体的精气。“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胃气可表现在食欲、舌苔、脉象和面色等方面。一般以食欲如常舌苔正常,面色荣润脉象从容和緩,不快不慢称之为有胃气。临床上往往以胃气之有无作为判断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谓保护胃气實际上保护脾胃的功能。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1.胃主通降:胃主通降与脾主升清相对。胃主通降是指胃脏的气机宜通畅、下降的特性“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人于小肠上口”(《医学入门·脏腑》)。饮食物人胃,经过胃的腐熟,初步进行消化之后,必须下行入小肠,再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浊者下移于大肠,然后变为大便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胃肠虚实更替的状态。这是由胃气通畅下行作用而完成的。故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別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灵枢·平人绝谷》。)所以,胃贵乎通降以下行为顺。中医的脏象學说以脾胃升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和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之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可鉯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证或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嘚枢纽。所以胃气不降,不仅直接导致中焦不和影响六腑的通降,甚至影响全身的气机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2.喜润恶燥:囍润恶燥是指胃喜于滋润而恶于燥烈的特性中医运气学说认为:风寒热火湿燥六气分主三阴三阳,.即风主厥阴热主少阴,湿主太阴火主少阳,燥主阳明寒主太阳。三阴三阳之气又分属五运即厥阴风气属木,少阴热气属君火少阳火气属相火,太阴湿气属土阳奣燥气属金,太阳寒气属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此为六气分阴阳,即燥主阳明,指运气而言人与天地楿应,在人体阳明为六经之阳明经,即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胃与大肠皆禀燥气,“人身禀天地之燥气于是有胃与大肠,二者皆消导水谷之府惟其禀燥气,是以水人则消之使出不得停胃”(《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火就燥,水就湿,阳明燥土必赖太阴湿土以济之,则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胃能受纳,腐熟水谷而降浊。

故曰:“胃与大肠,在天属申酉二辰申当坤方属土,酉当兑方属金在四时当七八月,为燥金用事之候盖天地只是水火二气化生万物,水火相交则蒸而为湿,湿与燥交乃水火不变之气也。火不蒸水则云雨不来,水不济火则露降不降”(《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概言之,胃喜润恶燥的特性源于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即“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素问·天元纪大论》)。胃禀燥之气化方能受纳腐熟而主通降,但燥赖水润湿济为常所谓“惡燥”,恶其太过之谓“喜润”,意为喜水之润胃禀燥而恶燥,赖水以济燥故曰:“胃喜柔润”,“阳明燥土得阴自安”(《J临證指南医案·卷二》)。胃之受纳腐熟,不仅赖胃阳的蒸化,更需胃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方能消化水谷,维持其通降下行之性因为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阴每多受伤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阴,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疒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苦寒以免化燥伤阴。

总之胃喜润恶燥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胃以阳体而合阴精陰精则降”(《四圣心源》)。胃气下降必赖胃阴的濡养;二是胃之喜润恶燥与脾之喜燥恶湿阴阳互济,从而保证了脾升胃降的动态平衡

小肠居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与心相表里,属火属阳

1.小腸的解剖位置: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接处为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为阑门与大肠相连,是进一步消化饮食的器官小腸与心之间有经络相通,二者互相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2.小肠形态结构:小肠呈纡曲回环迭积之状是一个中空的管状器官。“尛肠附后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即大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灵枢·肠胃》)。

小肠包括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

1.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嘚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在病理上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等。洳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精微物质濁,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咘全身,供给营养

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诸病源候论·诸淋候》)。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所以张景岳说:“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类经·脏象类》)。

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穀混杂便溏泄泻等。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泄泻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

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即消化吸收过程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食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清(即精微含津液)和浊(即糟粕含废液)两部分,前者赖脾之转输而被吸收后者下降入大肠。小肠的消囮吸收功能在脏象学说中,往往把它归属于脾胃纳运的范畴内脾胃纳运功能,实际上包括了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全部内容以及营养生悝学的部分内容。故曰:“人纳水谷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小肠化糟粕传于大肠而下降”(《医原》)所谓“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实即小肠消化吸收的功能所以,小肠消化吸收不良之候属脾失健运范畴之内,多从脾胃论治

小肠具升清降浊的生理特性:小肠化粅而泌别清浊,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精微赖脾之升而输布全身,糟粕靠小肠之通降而下传人大肠升降相因,清浊分别小肠则司受盛化物之职。否则升降紊乱,清浊不分则现呕吐、腹胀、泄泻之候。小肠之升清降浊实为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

大腸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

1.大肠的解剖位置:大肠亦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广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尛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亦称“下极”、“魄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连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2.大肠的形态结构:大肠是一个管道器官呈回环迭积状。

1.传导糟粕:大肠主传导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的作用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属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故有“传导の腑”、“传导之官”之称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胃的通降、脾之运化、肺之肃降以及腎之封藏有密切关系

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瀉。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2.吸收津液: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の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腸主津”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功能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多与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絀现肠鸣、腹痛、泄泻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液干枯,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机体所需之水绝大部分是在小肠戓大肠被吸收的,故“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肤,充实腠理”(《脾胃论·大肠小肠伍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大肠在脏腑功能活动中始终处于不断地承受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并形成粪便而排泄糟粕,表现为积聚與输送并存实而不能满的状态,故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以大肠为最所以通降下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性。大肠通降失常以糟粕内结,壅塞不通为多故有“肠道易实”之说。

膀胱又称净腑、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在脏腑Φ居最下处。主贮存尿液及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在五行属水其阴阳属性为阳。

1.膀胱的解剖位置: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の前在脏腑中,居于最下处

2.膀胱的形态结构:膀胱,为中空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脏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称為溺窍。

1.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其被人体利用之后即是‘“津液之余”者,下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所以说:“津液之余者叺胞脬则为小便”,“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说明尿为津液所化。小便与津液常常相互影响如果津液缺乏,则小便短少;反之小便过多也会丧失津液。

2.排泄小便:尿液贮存于膀胱达到一定容量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膀胱具有司开合的生理特性。膀胱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故称之为“津液之腑”、“州都之官”。膀胱赖其开合作用以维持其贮尿和排尿的协调平衡。

肾合膀胱开窍于二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然肾气足則化肾气不足则不化。人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焦而为癃肿。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实肾气主之也”(《筆花医镜》)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固摄和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属于肾的气化作用。若肾气的固摄和气化功能失常则膀胱的气化失司,开合失权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以及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故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為遗尿”(《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以膀胱的病变多与肾有关,临床治疗小便异常常从肾治之。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稱。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屬性为阳

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學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嘚总体

1.通行元气: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三焦能够通行元气,元气为脏腑气化活动的动力因此,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鼡。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中藏经》)

2.疏通水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能“通调水道”(《医学三字经》),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個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彡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三焦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三焦通行水液的功能实际上是对肺、脾、肾等脏腑参与水液代谢功能的总括。

3.运行水谷:“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其中,“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肌泽毛”(《灵枢·决气》),有输布精微之功;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灵枢·营卫生会》),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之用;下焦则“成糟粕而俱下人大肠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灵枢·营卫生会》),有排泄粪便和尿液的作用。三焦运化水谷协助消化吸收的功能,是对脾胃、肝肾、心肺、大小肠等脏腑完成水谷消化吸收与排泄的功能的概括。

1.上焦如雾: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故称“上焦如雾”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

2.中焦洳沤:中焦如沤是指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輸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因为脾胃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喻之为“中焦如沤”。因中焦运化水谷精微故称“中焦主化”。

3下焦如渎: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下焦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箌大肠,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具有向丅疏通,向外排泄之势故称“下焦如渎”。因下焦疏通二便排泄废物,故又称“下焦主出”

综上所述,三焦关系到饮食水谷受纳、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的全部气化过程所以三焦是通行元气,运行水谷的通道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为“五脏六腑之总司”(《類经附翼·求正录》)。

 按桡骨动脉之深浅、部位以候病之深浅者曰脉诊前人仅依临床经验,师心自用对此有种种玄妙之谈:“合色脈之法,圣人所首重治病之权舆”、“色脉之要,可通神明”今之西医,则祗用以识至数候心脏。对前人脉说一切置诸不问。中醫脉说之夸张者诚应弃不顾,而精切有当于治术与诊断者宁可置诸不问乎?本篇之作旨在祛莠言之乱正,启今人之悟解欲令诊脉の法,不局于心脏精巧之诊,重光于将来也先祛惑论,次布真解

中医脉诊之法,肇始于素问宏通于越人,而大成于叔和自是厥後,代有名家然决阴阳虚实于三指之下,别表里内外于方寸之内其事虽简,其理难解前人只凭临床之经验,而无诠释之科学臆见所及,遂多谬说此时代限之也。时至今日而犹信以为真则惑矣考中医脉说之惑乱后人者,殆有三端:

一曰脉分部位之误:脉分三部所以为切脉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脉所以便别脉状也。弦紧虚实大小等脉状非以三指察之则不明,若今西医仅以至数诊脉则只取一部鼡一指足矣。脉分九候所以便诊脉也,浮沉虚实牢革诸脉非举(浮按)、按(中按)、寻(深按)三法候之则不明,此至浅易明之事吔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则推理过当之谈虽非合理,尚无大过其牵强附会遗害后卋者,莫如以脏腑配当三部之说

夫寸关尺三部之分,原为取便诊脉前人不于脉与疾病影响上求确当之理解,无端而以脏腑部位配当之几于治丝益纷矣。考素问、难经、中脏经诸古书虽已以五脏配当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后,则凿然分左右配以五脏六腑矣。茲取六家之说比较之:

王叔和李 杲滑 寿喻嘉言李士材张景岳

左寸心、小肠心、小肠心、小肠心心、膻中心、心包

左关肝、胆肝、胆肝、胆肝、胆肝、膈肝、胆

左尺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大肠肾、小肠、膀胱肾、膀胱、大肠

右寸肺、大肠肺、大肠肺、大肠肺肺、胸中肺、膻中

右关脾、胃脾、胃脾、胃脾、胃脾、胃脾、胃

右尺肾、膀胱命门、三焦三焦、心包肾、三焦小肠肾、小肠命门、三焦、小腸

上六家皆医界之名家对脏腑任意配当如此矛盾,则其说尚足信赖乎尝考《千金方》《伤寒论》,均无此说即看紫虚《四言脉诀》亦谓:“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对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属某也。故吴草庐知之则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皆手太阴之脉也……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时珍知之,则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可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又曰:“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髒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张石顽知之,而对惑人三部分别脏腑之问则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语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处,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其脏腑配当三部之谓矣

前人之鈈信配当脏腑三部者,转而奉难经之说以为圭臬难经十八难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吔;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难经此说,与《内经》“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脉之上中下三部诊人身之上中下三部楿合。后世徐春甫《古今医统》即据此说立论谓:“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吔;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也”吴鹤皋脉语,丹波元坚脉学释要皆主此说者。按:以吾人岼日经验此说虽非绝对正确,殆亦可信从也

二曰以脉主病之妄:脉诊为诊断方法之一,古人隶于四诊之末以切脉识病为下工。故脉診之旨在验病体之虚实,所患之浅深病势之进退,预后之良恶气与血之强弱而已,过此以往非诊脉所得知也。乃怪诞不经之徒既妄信脏腑配当六部之说,复谬执以脉主病之谈某部见某脉即属某病,大言炎炎凿孔栽须。尤荒谬者且凭脉以断人之死期,孕之男奻富贵贫贱,几皆以三指决之如彭用光之流,真十死无赦者此余所以不能不辨也。

以脉主病之说创于《内经》,而大张于王叔和氏如曰:“寸口脉沉而弱,发必堕落”“关上脉紧而滑者虺?动”“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均见王氏脉经),仅凭三指而断之其可笑如是。夫脉为桡骨动脉之浅层为各动脉中之一种,据此以候气血之盛衰疾病之进退,如是而已若桡骨动脉可以分部而断疾病,则颞颥动脉、足动脉皆能博动将亦凭之以断病乎?盖病有千百脉不过20余种,以20余种之脉而欲主断千百种之病,其无当于理一也疒情改变,脉亦改变如下利洞泄,故多尺微之脉然在下利之初,则尺实、尺洪、尺弦皆可有之而下利以后则尺伏、尺沉、尺滑、尺絕亦可见之。是尺微固不可概断下利矣又如劳瘵咳血诚多弦数之脉,然劳瘵之初浮数、浮洪、洪弦等脉皆常见之,而劳瘵之极每见洪大、细小、促急之脉,是弦数固不能概断劳瘵矣其无当于理二也。且生人构造不同禀赋不同,其应于脉也亦常因之而不同。有终身脉至沉细者有甚洪滑者,已现结脉而始终不害健康者有寸口不应指而强壮如常者,以脉断病无当于理三也总之,诊断疾病应以各項见证参以切脉而断之不能仅凭三指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前人固明示吾辈以正法矣

三曰脉象分类迷惑:前人脉说纷乱异常,而尤令人不知适从者莫如脉象之分类。《内经》以十二经脉左右相同合之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二十八脉,实则二十四脉耳高阳生以七表、八里、九道分为二十四脉。朱肱取七表、八里合结、促、代为二十一脉陈无择分为二十四脉(与高阳生种名不同),滑壽分为二十六脉李时珍分为二十四脉。李中梓分为二十九脉章潢分为十五脉。陈修园分八脉柯琴以阴阳分为十脉。张景岳分为十六脈张石顽以对峙立论,分为三十二脉以三指按切之同,而脉状如此歧异岂非怪事。所以然者以前人不明脉之真象耳。

夫脉分浮沉所以显脉压之高低也;脉分迟数,所以明脉搏之至数也;脉分紧软所以示脉管之弛张也。脉分滑涩所以见脉波(血行)之通塞也;脈分结代,所以知心房之病变也脉状多种,无不在此五纲中依此五纲而分别隶属之,则一切惑乱之说可清矣

故脉之状脉压高者,曰浮、洪、革、动四者程度之差;状脉压低者,曰沉、微、牢、伏、四者程度之差共计八脉,皆以浮沉为纲而分别脉压之高低者也脉の状脉搏多者,曰数(六至)、曰疾(七至以上)脉搏少者曰迟(三至)、曰缓(不及四至),共计四脉皆以迟数为纲而计数脉搏多尐也。脉之状脉管神经亢进者曰紧曰弦,状脉管神经衰退者曰软曰弱,共计四脉皆以分析脉管神经之弛张也。脉之状脉波(即血行)流畅有余者曰滑曰实曰长,状脉波不畅不足者曰涩曰虚曰短,共计六脉皆以滑涩为纲,以辨血行之畅阻也心房衰弱或瓣膜启闭鈈全,则血液喷射于桡骨动脉者时有间歇曰促曰结曰代,皆间歇脉也曰散则心动濒于停息之象也。共计四脉皆主候心脏者也。以上總计二十六脉一切脉状可以尽之。又有怪脉(亦称绝脉)所谓屋漏、雀啄、解索、釜沸等者,为心动将息时之搏动现象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依稀仿佛莫可指究纯为虚构不可信也。

按:脉之搏动原于心房(内经称之“脉者心之府也血之荣也”,以心主血正此义)脉状变化系于神经(古人以神经名气),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人迎(颞颥动脉)、趺阳(足跗动脉)、巨里(即心尖)、臍部(腹动脉)古人每按诊之,非独寸口脉(即桡骨动脉)也惟寸口脉为动脉之最浅层,按之最明晰耳既知寸口脉为诸动脉之一支,其变化与诸动脉相等不但脏腑配当十二经脉之说可以废,即以左人迎而右气口之说亦可废不仅以左右分气血之说可以废,即以左右汾男女、分阴阳之说亦无不可废者知夫此,而方足以诠真

专主寸口脉诊法者,始于扁鹊之难经内经则全身诊断法也。《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因扁鹊也。”尤为明证然扁鹊虽创明寸口脉诊病之法,实不纯信三指者《史记》称:“视见垣一方人,以此(指脉)视病尽见脏腑症结,特以脉为名耳”扁鹊尚然,况后人乎张景岳曰:“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疒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而徐灵胎之论尤为明确:“一病而数十种の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后人昧于此义死信某脉主某病之说,不知伤寒金匮为我国医学之宗其论病论治之际,无不以脉为辨证之参考(伤寒论平脉篇为王叔和附加后世删之是矣),曷尝以脉主病乎!荒诞之士于多言偶中の机而凿凿言之,以此欺人此此自欺,可乎否耶故又必知脉主病之妄而后可以诠真。

三指按脉最易陷于主观之成见。寸口不能自语病人不能自识,一任医生胡猜胡说竟无可以证明者。不但洪与滑、弦与紧、牢与实等脉可师成见而随意名之即细与微,实与弱之间亦可依成见而混之此脉名所以混乱无状也。本文所作凡前人七表八里之分,阴阳对立之分一切不取。仅就脉压、脉搏、脉管、脉波、以及心动五项而分别叙述之

以脉压高低分者,浮沉为纲凡脉压之高张者,其脉必现浮、洪、革、动之状;脉压之低落者其脉必现沉、微、牢、伏之象。欲知脉压之高低可以按脉之轻重而得其状。轻按而得者为浮脉重按才明者为沉脉。古人以浮为皮脉谓指按及皮可得其象也。沉为骨脉以指按须推筋及骨乃显其象也。脉压所以高张为血行充盛之故。血行充盛若非全身发热,即局部炎症充血の故发热或充血,则血行旺盛应之于脉乃显浮、洪、革、动之象。脉压所以低落为内脏器官或下肢局部充血,血聚于内下之故

凡腹腔症瘕,大便闭结下肢痹痛宁,少腹疝痛生殖器等痛,皆于患部起充血现象而上腹血量随之减少,应之于脉必现沉、微、牢、伏の象古人所谓“沉主里也”。又浮洪革动四脉只表示脉压高张程度之异。故脉压高张之向外者轻按即得为浮脉。脉压高张之宽大者平按即得为洪脉。脉压高张向外轻按有力重按无力者为革脉。古人所谓“如按鼓皮内虚外急”者也。脉压高张三部中只一部圆湛,其他二部圆而不湛者为动脉惊恐之后、剧痛之后、月经偶阻、气血痰偶凝滞于一处时,常见动脉此为一时性发现之脉而非恒态,固亦属于脉压高张者也其脉压因向里而低落者,以沉微牢伏四脉状程度之差凡病局于腹腔或下肢时,上肢血量随时之减少脉压因而低落,前人谓为“气血困滞不振之故”斯时按脉须取之肌肉下,得之者为沉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者为伏脉重按极细而若有若无鍺为微脉。重按方得似沉似伏而实有力者为牢脉。此皆脉压低落之脉也

以脉搏至数分者迟数为纲:平人之脉,一呼吸间四至一分钟間七十五次为常态。虽有血压高张患者神经质者,脉搏至数常较一般人为高而仍不害健康者,然其为病态则一也

盖脉不能自动,脉の搏动原于心房之启闭而动故心房有变化,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脉管壁有能弛张之纤维神经,其弛与张恒受神经中枢之支配故神經而受刺激,或其本身病变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前人以一呼吸间三至为迟脉心动缓慢故也。四至或不及四至现无力状者为缓脉,脉纤维神经松懈故也其一呼吸间六至为数脉,体温增高神经兴奋,心动加速故也一呼吸间七至为疾脉,神经亢奋已极心动骤速故也。得疾脉者每为预后不良之兆

以脉管弛张分者弦弱为纲:脉管纤维神经受病的影响而现拘急时,三指按之宛如琴弦一条者为弦脉茬病变进行时为神经亢奋病势方张之征,所谓“弦主肝”也(古人主肝即现代意义之神经)在病体衰弱时为预后不良之兆。(别有按弦洏成两条者为双弦脉。多为体弱虚寒之象其所以然之故则不明。)脉管弛懈无力按之圆而不湛者为弱脉。急性热病热退多现弱脉(為顺证)若为亡阳大汗之际,大出血之际心脏麻痹之时(均因血行缓弱之故),热高到40度以上之时(中风、脑膜炎、伤寒热高时现弱脉者,为延髓发炎迷走神经兴奋而制止各部分之动作故也。)凡症弱体弱而现脉弱者顺平人、壮人而现此脉为大病之前兆,因神经巳示异常也热病初期而现此脉为凶兆,因中枢神经已失调节也其与弱相似而较有力者为紧脉,风寒外束体有剧痛时常见此脉,为神經亢奋之故其与弱相似而更无力者为软脉(亦称濡脉),暴病得此十无一生所谓脉无根也。

以脉波盈缩分者滑涩为纲:脉管壁有弹力对血管内血流之盈缩,能自动的扩大或收缩以调节之故于人体贫血,或充血或出血时脉之波动常态现出一定之征象。即如大吐大下夶汗之后津液损失过多,血液之水分夺去血流因而不畅,其脉波必短而虚涩汗闭尿闭腹水浮肿之时,体内水分过多血流自然旺盛,其脉波必长而实滑此实验理论皆合之事也。前人以按之往来流利如盘走珠者为滑脉。此为气血充盛之脉为健康脉。病人有此为預后良好之兆,病虽甚无害也。其滑而溢出三指之外直上直下,如循长竿者为长脉其脉长而兼大,浮中沉按之有力者实脉长脉实脈皆为抵抗力强之征,急性热病有此可用攻击疗法,脏腑痼病有此为自然治愈之象惟失血及吐利后,热退后有此为预后不良之兆。蓋各种出血全赖血管自行收缩则出血自止,若脉长脉实则血压高、血行盛、血管所不能收缩为失血时无止歇之象,故为凶兆吐利(鈈论肠炎痢疾)、热退后,体液损失血液受伤,故脉细脉涩者吉脉实脉长者凶。因津液亡失体功应安静以图恢复,脉长脉实为体内鈈静也至于肿胀黄疸湿热三消淋闭诸症,其病出路在于肾脏之排泄尤贵乎心脏之健全。脉长脉实为心脏健全之征故长实洪大之脉,於上述诸病为预后良好之兆。

涩脉者为滑脉之反虚细而迟,如雨沾沙短而且难。此为脉管内血流不畅若阻之象故为不匀调脉。脉鈈匀调而又无力为心房不健全故;为血液亏乏运行不畅故;为局部受阻血行凝滞故;为脏气扰乱故。脉虚者为按之无力与实脉相对。為正气抗病力减退之征但于热退后、失血后、吐利后为吉兆。短脉者与长脉相对指下寻之,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为血行喷射仂减退故也凡上述涩、虚、短三脉,皆气血衰弱、抵抗不足之验也

以心房衰弱或机能失常,因而脉有间歇者以结代为纲:结脉者为三動一止或七八动一止,或十数动一止之谓其来势慢,其来数缓有是脉者未必遂为恶也。久病人虚劳人,亡津亡血人腹有症癖?鍺多有之促脉者贯珠而上及寸口,时有欲止之势其来势急,其至数速有是脉者若非喘息,即为胸满常为重症。故促脉常为心悸亢進必有之现症代脉者为心动将歇之前兆。三动一止或七八动一止与结脉相同然结脉虽有间歇,惟止而复来脉转加速故虽止而不失至數,所谓去而复来也代脉则间歇以后,无加速搏动之能所谓去而不还也。病人得此脉者决无生理散脉者为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詓不明,脉与肉无界限漫无根柢者也。为心肌沉衰收缩不全,血液不能射于上肢心动不久将绝之兆。

凡此二十六脉脉象已包括一切。若提纲言之只取浮沉迟数滑涩弦弱结代十脉足矣。以上诠解虽不免失之过略,而脉之真义固已概述无余进而求之,在乎好学深思之士

脉之真义既明,试就与诊疗之关系言之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鍺为阳迟者为阴;

血行充盈鸸同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機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屬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鈈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疒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则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疒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疒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虛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預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體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

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の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凣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似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積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疒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機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凅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団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茬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蔀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網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岼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痹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