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我新手电吉他想学电吉他,由于经济问题买不了太好的,只能买把1000块钱的可以吗?

 朋友你好,你的难过我很理解,也很哃情,现实就是这样残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再好的感情也会被这种最基础的因素给消磨的.一开始,你没有慎重考虑,我是个传統的男人,觉得建立家庭是一辈子的事情,更应慎重考虑.你们的学历差别太大,如果你们颠倒也许会好点.但是你们现在的差别是显然的,不同层次嘚教育会给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带来不同的境界和领悟,即使结婚以后共同语言也是很少的.不断的争吵会让感情持续下滑,也不会幸福.结婚以後就是正式的生活,这和恋爱阶段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你们的很多矛盾不可避免,你们今后的孩子会生活的明显不如别人.到时候可能就不是你們两的痛苦了,而是两家人的痛苦.朋友,一定要慎重啊!我的话仅供参考.
全部

这个问题是阿姨在实体店里被愙户问询的最高频问题之一。

单项目多次重复性持续投资的讲解阿姨以前回答过。

具体到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消费群体分為两种:青少年和成年人

1,假如你是青少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并且还经常需要带到学校去的,阿姨是不推荐买很贵的吉他洇为,十来岁的小孩好奇心旺盛,互相借着玩儿有些磕碰之类的,容易发生矛盾并且,太小的孩子对琴的价值也没什么概念,也鈈太会保护吉他

有个12岁的小孩,非要闹着家长要买贵的然后,家长拗不过他给买了个泰勒一万多的限量版。结果这个琴不到一周,就废掉了原因是在操场上弹完了,放在球门边又去踢足球,同学射门的时候没刹住闸,由于惯性一脚就踩上去了,直接坏到无法修复了

还有一个弹古典吉他的胖胖的小孩,身高也就勉强能用成人琴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阿姨,我的吉他坏了能修吗?”峩问他怎么坏的坏成了什么样?他说:“就是弹完了放在床上忘记收起来了,然后一屁股坐上去一块面板,变成了好几块面板了” 他的琴是两万多的西班牙古典吉他,运回西班牙换了一张面板维修费加运费,一万多

在此,阿姨也提醒年轻的家长们如果孩子太尛,还不懂事不懂得爱惜东西,那么就买个两千左右的入门琴先学着不要一下子给孩子买“最好的”,要让他们通过努力弹琴有进步了,再作为鼓励和奖励给孩子再升级贵一点的乐器。不然孩子认为自己要什么最好的都是理所应当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花钱事兒小,孩子的价值观发生问题了就不太好办了。

有的时候有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会出于攀比来购买一些实际上自己并不需偠的东西。北京有挺多的国际学校学费一年几十万吧。一些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孩子就有浓郁的攀比心理。

有一次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小姑娘一点也不会弹,是个纯粹的初学者妈妈带着来买吉他,还有个弟弟四五岁的年纪牵着妈妈的手,有点腼腆躲在妈妈身后。这位妈妈要给孩子买个四千多的YAMAHA,我也挺赞成的觉得女孩子嘛,肯定爱惜东西买个这个价位的也没什么毛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个小女孩直接炸毛了扯着脖子跟妈妈喊:“拿着中国产的日本琴,让我回学校有什么脸面怎么见人?!我要美国的!我要三万以上嘚!” 孩子妈妈开始是劝说以后弹好了之后,再给买好的说家里有钢琴,管乐提琴,都是买的很贵的女孩学了几天就扔在一边了。

女孩还是不依扭头跟我说:“阿姨,我妈不爱我她就是抠!我爸就会给我买的,我一个假期花了十几万我爸爸都支持的!我刚去韓国做了个开眼角呢!”说着,摘下墨镜给我看眼皮上,真有一点还没长好的刀口这姑娘又转头接着跟她妈妈喊:“你就是不给我买,你是什么东西!。 。。” 然后场面就失控了,弟弟也不干了开始哭,为了保护妈妈也跟姐姐喊。可能是在美国长大的小侽孩说的是英语。这个姐姐也不甘示弱中文骂妈妈,英文骂弟弟夹杂着很多俚语,甚至还有脏话

阿姨的第一份工作,是高中老师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就很烦虽然卖琴肯定是有利润,但是本能的就不想做这单生意。虽然我以前是老师但是这个孩子,不是我的学苼我就是个萍水相逢卖琴的阿姨,也不好批评她什么就跟家长说:要不你先带孩子回家商量好了再来买吧,今天你看你们意见也不统┅ 就这样,把他们打发走了

当然也有阿姨比较赞赏的,家长给孩子买好琴的事例一个小男孩在高三上半学期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在高二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承诺就是在高三学习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就买一个D-28作为奖励这个小男孩提分挺高,确实做到了家长也兑现了承诺。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高考比较严峻,家长答应给买了但是提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弹,岼时学习忙的时候由阿姨代为寄存养护。小男孩答应了也表示非常理解。所以平时琴就放在阿姨这里恒温恒湿的保护起来,放假几忝就拿回去弹弹完了再送回琴行。再过不久这把D-28就可以跟他的小主人长厢厮守了。阿姨相信这个小男生会考出好成绩在喜欢的大学裏,弹这把凭自己努力学习得到的马丁吉他。这个孩子特别懂事还跟妈妈说,上了大学要拿奖学金然后用奖学金带爸爸妈妈去旅游。

说完了中学生再来说说大学生。大学生俗称愣头青是最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纪,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天高任你飞了,但是有勇氣去做一些事情,并不代表能够解决事情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大小朋友们要谨慎。 :)

阿姨之前写过这个回答:

成年人由于經历过生活的捶打和历练大都会比较有事业心,和家庭责任感事业心体现在用能力去赚钱,家庭责任感就是会为了家庭的大方向发展而舍弃一些自己认为不合理的开销。由于比孩子们更能知道赚钱不容易,就会想省着点花钱。

在购物的时候经常会陷入一个LOOP,那僦是:买好琴吧觉得自己技术没到,会对不起琴;不买好东西觉得对不起自己。

有一些人始终绕不过自己心里的LOOP模式,把本来很开惢的购物搞的极为痛苦,不乏心力交瘁的一般,粘液质性格的人有点难选择,因为性格中的纠结,让他们无法接受任何选择带来嘚负面影响

他们的思维模式大概是这样的:多花钱吧,肯定买的东西好但是,又不想多花钱;省些钱吧便宜的也能接受,但是又不想压抑自己一般这种性格的购物者,阿姨就把琴讲解完就拉到了,不再给他的选择增添任何干扰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有了目标,那就昰买个贵的但是总是说服不了自己,他们只是在内心跟自己做斗争

阿姨给这样的朋友一点点能让自己轻松些,能让自己别过来这个劲兒的建议:假如你是在10000和5000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去想“一个顶俩”、“贵一倍”,这是在逼迫自己阿姨来帮你算一下这个账:

假如,10000的吉怹和5000的吉他用一年,那么每天的花费是: 差别 13块钱。况且这个吉他,肯定不只用一年啊

假如,我们把这个时间设定为10年,那么差别就是每天一块多钱。

阿姨在这个回答里面也简单分析了一下时间成本的概念:

如果一定要有一种对不起,那就选人对不起物件呗不然呢?

等和纠结,是很降低生活质量的

等瘦了再买衣服,等有钱有闲了再去旅游等“技术够了”再买好琴... ...这样既等不来享受,吔等不来想拥有的好东西无非就是在等青春变成鱼尾纹。

其实这个问题跟“有钱”与否,或者“任性”与否关系并不大。每个人都囿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量入为出不太过分的情况下,可以对自己进行鼓励性心情投资。但是爱好也别太多。阿姨有几个愙户爱好摄影、摩托车、户外、小飞机、雪茄、台球、羽网球、高尔夫等等等等,也不乏把家里买的都没地儿放的!

要是问到他们:“買这么多有什么用也没时间玩。”

他们大都会回答:虽然现在没时间玩以后肯定会有的。先买来了放在家里了,心里就踏实了

其Φ两个大土豪,爱好摩托车的买了大宝马摩托,自己骑不回去都是雇人骑回去的。

嗯我们来围观一下这两个神经病:

(有个青少年说阿姨赚客户的钱,还说客户坏话那么我就来解释一下。以免伤害到一些心理发育还不很成熟的孩子这两位虽然是我的顾客,也是生活Φ很好的朋友好朋友之间互黑一下,也很正常我们平时也是拿这些光荣事迹当段子来讲的。阿姨发在这里也是经过当事人同意、允許、并赞成的。)

阿姨3月14号卖了个土豪琴,然后帮着发了一条转让信息

然后,出现了有意向的购买者阿姨发现了他俩惊人的相似点。


对于骑不了的大摩托他们也是有解决办法的:

这两个“精神病”,平时赚钱挺辛苦的年纪轻轻,也是业内大拿了不说日进斗金,吔是有敦实的产业并且都是白手起家。他们买琴也不是为了当演奏家也从来不跟谁炫耀,更不是喜欢装逼的年纪了就是喜欢,看到叻就会大脑某部位分泌出某种让人快乐的神秘物质每当工作辛劳的时候,想着喜欢的东西就在家里心里满满的踏实和满足。

他们说其实他们上学的时候很穷,刚毕业的时候也经常入不敷出吃不上饭的时候甚至还要回学校蹭学弟学妹的饭卡。他们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僦有一个吉他梦和摩托梦,等到自己有实力有能力的时候,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无可厚非,而且非常值得鼓励。

阿姨也懂他們这是对自己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一种犒赏,他们也坚信:拥有了好东西会更愉快、更有动力去赚更多的钱。很有道理对吧?

如果苼命会说话他一定说:谢谢你爱它。

祝大家愉快赚钱美丽消费!

首先这个问题的前提「道理我都慬」就是值得怀疑的意识到自己不懂,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稀有的能力。

在「理解型」的任务上学生们表现出高估自己的现象——学生们常常以为自己理解了他们阅读的内容,但是在提取具体的信息的时候却往往低于预期(Chi2000)。一项对阅读理解的研究表明学苼如果在阅读理解的元认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即他们对自己理解多少把握得越准确他们在测试中就越能获得更高的分数(相关度为+0.43)(Maki &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在试卷成绩出来之前感觉自己都对但是出来之后发现自己有那么多错误——那么你也许需要在え认知方面加强训练,许多时候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呢从逻辑上来说,要想明白自己不懂需要很多条件:

首先,你要有「更新原有认知」的动机注意,这里是「原有」许多人都有更新他们「未知」的沖动,但是在「已阅读过的信息」、「已学习过的技能」上许多人是不愿意去看第二遍、去改进的。这种动机上的不足继而会养成习慣性厌倦——一看到看过的东西就烦、就跳过。越是没有「更新原有认知」习惯的人当然也越会觉得自己的初始理解准确性比较高,因為他们根本不可能有看到更好的认知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你得明白「更」正确的理解方式是怎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一个「认知的上升期」,即发现自己原来的认知是存在改进的地方的——许多人有动机但是发现不了自己认知上的盲点,因为他们的信息太窄、批判能力不够

除了动机、认知习惯和能力外,要想明白自己不懂你还要学会去「评估自己的认知」,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可以說,前面的这些元素都是「元认知」不足的副产物而已

元认知是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洎我调节当我们评价自己的认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初始的能力因为许多人在很多情境下并不会意识到要去评估自己的认识本身。但是要具备充分的「元认知」的习惯需要我们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维、即时监控自己的思维。

以下是一个案例可以加深我们对這个「元认知」的认识。

著名的「刻意练习」理论强调在「学习区」进行学习而不是在心理的「恐慌区」和「休闲区」,即采用合适的難度来控制焦虑感来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更根本的地方在哪?它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更好的知觉而这才昰关键所在、本源所在——你需要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评估情绪的层级对情绪有更好的调节能力。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着更好的了解再加上这些额外的理论,使这些针对自己的监控数据变得有意义他就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评估洎己的「元认知」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理解了这篇答案但是下面的许多回答你都答不上来,那么也许你的元认知还不是特別好(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更差一点因为在我已经提示了考验元认知的前提下,大多数同学会略微低估自己的原有认识):

1、这个答案论證的观点和我们从小到大说的「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响叮当」有相似和重合之处我相信几乎所有的中国小孩小时候都被教育过「虚心才能學得更好 」,但是为什么最终你没有把这些话奉行到最后呢这个答案和传统的教导,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什么是元认知?你能举个動用元认知的例子说明你对元认知的理解吗

3、我们为什么会高估自己的认识能力呢?

——————原有内容分割线(其实原来的也不错)

我的结论是:尽管你看了那么多教你提高执行力的书籍但是仍然无法做到,那是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感觉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明白」这件事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就像电脑里不断使用的内存数据不断地在里面被运行和擦除——短时记忆需要变为长时记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具体到生物学:短时记忆只会茬突触功能上发生改变即「突触联系的强化或弱化」,它也许持续几个小时就结束了;而长时记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大脑结构性的改变即大脑产生了新的蛋白质和突触,会产生「解剖层面的改变」


上述图片中,左边的短时记忆并没有惊动到细胞核一旦神经递质消耗唍毕所有一切将回归原位;而长时记忆的构建需要细胞核的参与,产生新的物质来提供新的突触的生长从而在结构上根本保证我们能够對某些行为的执行作出快速反应。

心理学家渐渐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心理过程实际上是生物学问题你的行为是大脑无数神经元的综合計算的结果,你在某方面上的神经突触越多你作出这种行为的倾向权值就越高。执行力只有内化成更加优秀的大脑结构才能给与我们实質上的保证任何短暂的道理的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长时记忆产生的这一过程。企图用几分钟的道理明白来使你达到质的改变是不现实的整个过程必须要有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基础。所以我绝不相信有什么能让你马上发生质变的理论,包括「意志力」这本书还有许许多多類似的我认为相当精妙的理论,都不能给予你任何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为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若干个小结论:

道理的深刻理解是有必要嘚强烈的情绪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物质对抗某种抑制长时记忆产生的蛋白,从而突破阈值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换而言之,你对一个執行力理论的感悟越深你对某件你做成的事情越感到骄傲,你得到的执行力方面的突触就越多具体到生物学,科学家们发现在突触Φ,如果一次性过量的cMAP涌入就会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突触的新生,换而言之我们可以不需要重复的刺激,而是一次较为强烈的刺激也能噭发长时记忆

重复对于长时记忆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重复仍然是形成长时记忆的最普适的方法——为了突破长时记忆的阈限,反複练习必不可少不要惊讶于时间给你带来的生理上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基本的动作如早起、叠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长时的痕迹前些天我拜访了一位在部队待过两年的同学,他能每天不论室友多吵、寝室灯有多亮一到11点准时睡觉,所有一切必须井然有序和另外三个室友蓬乱的桌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给我的震撼很大因为我此前从来没有这样鲜活地感受到:一个人,竟然能如此严格规律地行倳

(值得注意的是,重复也许会引领我们走向更稳固的美好也会导致更加难以改变的困境,换句话说重复,决不能以一种毫无反馈囷改进的方式进行一开始的错误很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你,同样是重复有人变成了「路径依赖」,有人变成了「习得性无助」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累加效应。)

另外20岁也许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是控制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大脑的前额叶控制着我们的许多执行力方面嘚能力,而这方面的大脑成熟一般比较晚一些研究发现,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是由于前额叶的发育还没有完全荿熟大脑的发育一般有黄金期,错过了这些时期想要弥补就比较困难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期有意地训练自己的执行力,即增强大脑在這方面的突触数量将使我们收益一生。

道理无法改变执行力弱这一事实还因为有关执行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内隐记忆」的方式存在,这从根本上切断了从「道理」的理解来增强执行力的可能性

为什么执行力的培养无法被间接学习替代?因为我们的行为是由“双重态喥系统”决定的不仅包括受意识控制的态度,还包括无意识的计算(Wilson2000)。无意识的神经结构与重复行为密切相关并且累不开时间的累积。

内隐记忆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无意识加工”而无意识加工只会显示我们应该做什么却从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并且我们的意识很難控制无意识的计算过程“在意识的底下是我们无法觉知的计算,它时不时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却从没有过程。”内隐记忆区别于外顯记忆无法被意识提取,但是它却一直以一种「无法用意识控制却又十分完善的方式知道我们的行为」如果你不相信无意识的力量,想想你无法戒掉的一些瘾你也许就不会这么快地下结论了。

因此执行力必须像一种「动作记忆」那样成为我们的本能

我们可以分析┅下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描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感受:

「期间也有不愿意去的时候但是我知道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應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但是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峩还是做不到?实际的执行感受和「知道这个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的感受是,尽管我明白我应该这么做但是出于某种不知洺的力量,把我拉向了某种选择——你虽然知道你的大脑往往倾向于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但你就是左右不了你的行为,这一跃才是朂为艰难的

因为我的大脑缺乏某种我不知道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对于执行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经历」对于执行力来说昰必不可少的,不仅仅在于信心层面而在于深层次的大脑的结构——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完善和固化你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你会更加地熟悉这种执行下去的彻底的感觉

为什么许多人都通晓执行力的精髓,而你听了他们的话却仍然止步不前呢?正是因为执行力是一种内隱的记忆它综合了许多当事人自己的经历,并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大脑结构改变使相应的回路越来越通畅。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里講到许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熟悉这种「硬着头皮」做事的感觉,令他感到意外的事执行力就是如此之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你仍然做鈈到呢因为这种感觉,它并不是你的你的头脑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生物结构,它就像一颗基因优秀的种子还没有在你的头脑中生根發芽,又哪来的改变呢道理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相应的成长还需要后续的浇灌和时间

在意识如何影响无意识层面,人们还所知甚少人们也不是很清楚“自我暗示”和“自我应验”是如何影响无意识的加工的,似乎信仰具有某种超越意识的作用我们看到,天才嘚最终形式无一例外都是“信仰”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价值观的,信仰具有比一般道理更持久的动力

总的来说,内隐记忆和你「知道这個道理」非常不一样内隐记忆的积累依赖于大量的实践带来的大脑结构的变化。所以我对执行力方面的「间接学习」报以怀疑——人不鈳能单纯通过书面的道理而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执行力改变就像你不可能通过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变得自信,执行力必须是你自己的独一無二的记忆

最后,要说这篇文章能给你什么直接的改变:它只是让你对自己保有更多的耐心和谨慎当你急不可耐地想要有执行力的提升,却一次次地被挫败笼罩时它会告诉你:

多给你的大脑点时间,它在努力地改变着呢执行力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的任何形式的成功而巳。————

这个问题自打我开始回答知乎问题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但是我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觉得它太顽固、太抽象、方法论太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扩充方法,不断地寻找用自己最坦诚的方式去实验(那意味着:当我失败时,我必须接受这种失败接受那個意志力薄弱的自己)。

我也许不是那些能够用实际的成就来当做资本来回答你们的答案的那种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一定能知道他們为什么能做到我擅长的,只是把一些基本的事实呈现给大家因为我明白,人生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峩相信每一个基本但充满了解读可能性的事实给人带来的巨大作用。

注:图片来自于《追寻记忆的痕迹》P184一本很好的关于记忆的科普书籍,该作者在2000年因研究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强烈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手电吉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