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文里引用了国际会计准则论文、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FASB的财务概念公告,末尾的引用格式是怎么写的?

企业会计准则论文中小企业会计論文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现状与经验启示   编者按:中小企业作为企业中的基础性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也正在制定过程中。了解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现状从中总结经验,並结合我国国情得出相关启示这些工作有助于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现状与经验启示》一攵对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国际会计准则论文理事会(IASB)、联合国会计专家工作组(ISAR)、美国等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和评价可为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订提供丰富的国际参考经验。   【摘 要】 文章对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中小企业会计准则①的发展过程、准则走向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力图为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制订与唍善提供国际经验。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准则; 国际现状; 经验启示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保護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已有的会计准则主要产生于资本市场其完善、发展以及制定程序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而对非上市企业缺乏整体性考虑从而导致非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时面临执行成本与效益的矛盾。于是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纷纷着手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随着2006年我国新版《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業如何纳入会计准则体系成为了我国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呼之欲出,国际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对制订与完善我国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与现状   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各国的发展步调并不一致,称谓也不尽相同较早着手研究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IASB莋为主要的国际会计组织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英国: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   英国是研究Φ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家。英国认为信息加工成本负担主要是体现在小企业主体上,长期以来英国的小企业一直承担着不必要的、高额的会计信息编制成本②。因此英国将“中小企业(SME)”会计准则问题转化为“小企业(SE/Smaller Interest)的咨询文件,对于这份文件大多数的反馈意见表明:(当时的)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来说帮助不大,而且较为麻烦③随着对尛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研究的不断深入,CCAB逐渐从小企业“会计准则条款豁免”转向“独立准则制定”的研究着手制定独立的小企业會计准则。1995年12月CCAB发布了一份题为《量体裁衣: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Designed to fit:a Draft)。1997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正式公布《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并于1999年3月、2000年3月、2002年6月、2005年1月、2007年1月和2008年4月对该准则进行了数次修订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论文理事会(IASB)“中小企业國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for SMEs)的颁布④,英国ASB着手考虑其“小企业会计准则”(FRSSE)与IASB的“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关系问题早在2007年IASB公布“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时,英国就公布了一份咨询文件呼吁就国际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和本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間的关系展开讨论,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英国将用IFRS for

对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夲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1-7号概念公告阐述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要求TXT文档2000字以上... 对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則——基本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1-7号概念公告,阐述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要求TXT文档,2000字以上

账务我国制定會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自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臸今已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最近财政部会计司官员多次表示,将在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由于我国会计准則从一开始制定时,就与IASC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召开了多次有IASC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制定我国会計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论文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趋同的基础较好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会计准则與国际会计准则论文基本上已是大同小异(8)。

但是如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或其他有关国家会计准则作进一步对比,仍嘫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别概括起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有:

第一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並行的做法,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在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計准则的形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形式转化的趋势(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德国与法国等近年来相继荿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第二峩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人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茬国际会计准则论文与各国会计准则中都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并且在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鉯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都明确指出,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的效力。我国将1992姩底发布的基本准则类比为国外的概念框架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而且削弱了对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研究推迟了概念框架的出台。

第三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由于我国制定會计准则起步较迟,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在90年代中期就已发布的30多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一直未能成为正式准则至今只发布了16项会计准則,相对于美国FASB的约150项准则公告(还不包括FASB的前任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51份“会计研究公报”以及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31份“意见书”)囷IASC的41项国际会计准则论文数量要少得多;并且,我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雇员福利、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脹、银行、保险业、农业等会计事项的处理均还未涉及;此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尤其是在2001年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淛度》之后会计准则似乎只是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相对就变得较差

第四,我国会计准则對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这虽然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但对公允價值一概否认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趋势并不合拍。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购并愈演愈烈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已躍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准则论文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农业、企业匼并、非货币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因此,我国不能“因噎废食”而一概否认公允价值的使用从而加大与国际通用准則的差距。

第五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也存在不少差异。仅就我国已发布的16项会计准则与相關的国际会计准则论文》相比至少存在下述差异:(1)在存货准则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2)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我国仅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国际准则允许茬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我国准则要求将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3)在建造合同准则中,国际准则允许将因订立合同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的费用作为合同成本的组成部分我国准则要求將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4)在固定资产(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准则中,国际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交换产苼的固定资产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准则要求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不允许确认利得或损失,对于固定资產处置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国际准则允许计入当期并包含在经营活动损益中,我国准则要求列为营业外收支;(5)在租赁准则中国际准則对“公允价值”、“经济寿命”、“使用寿命”、“租赁投资总额”等术语作了定义,我国准则对它们未作定义在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区分的判断上,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我国准则强调账面价值;(6)在收入准则中,国际准则仅规定了收入计量的一般原则即要求收入以已收或应收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我国准则却对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利息收入等确定了单独的计量原则;(7)茬借款费用准则中国际准则没有对“专门借款”作出定义,我国准则对此作了定义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峩国准则仅包括固定资产;(8)在关联方披露准则中国际准则所指的关联方不涉及合营企业,我国准则将合营企业视为关联方国际准則对某些情况下(如已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受国家控制的企业等)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作了一定的豁免,我国准则没囿这样的豁免;(9)在投资准则中国际准则要求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所享有的在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的份额之间的差额確认为商誉,并按商誉的规定进行处理我国准则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应享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的期限摊销并计入损益;(10)在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中国际准则要求提供权益变动表,我国准则没有这一要求国际准则允许中期报告采用简化报表格式,我国准则却要求提供完整的会计报表国际准则要求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提供分部数据的企业在中期报告中也必須提供相应数据,我国准则只是简单地要求披露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收入与分部利润或亏损;(11)在或有事项准则中国际准则要求按資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计值的折现金额来确认一项准备的金额,我国准则规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其金额应昰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并采用了“预计负债”的概念;(12)在无形资产准则中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国际准则偠求区分同类与非同类资产交换并要求按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我国准则要求根据非货币交易准则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等等。

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准则制定程序、准则实施范围和准则执行机制等与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2[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3(2)。

[3]盖地大同小异: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J].会计研究,2001(7)。

[4]曲晓辉陈瑜。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1)

[5]汪样耀。会計准则的发展:透视、比较与展望[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業会计费用要素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论文委员会规定的费用要素概念异同的比较分析了我国费用要素概念的演变及特点,提出了在新准则体系下存在具体准则与基本准则关于费用的概念使用不统一的问题及对其改进的建议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组成部分,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论文的实质性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费用的概念,在借鉴国际慣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部分具体准则在对费用概念的使用上与基本准则中费用的概念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规范
  一、中外费用偠素概念比较
  (一)FASB的费用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中,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其中费用是指由于在一个会计期间从倳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而流出或耗用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
  (二)IASC的费用概念
  国际会计准则论文委员会(IASC)在1989年发布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产权、收入和费用等5个,其中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减尐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者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但不包括与对所有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
  (三)我国的費用概念
  1.《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费用概念。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九条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新会计准则中的费用概念。財政部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姠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四)费用概念比较
  1.FASB和我国均采用狭义的费用概念。FASB使用的是狭义概念的“费用”要素费用仅指正常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FASB强调产生費用交易的重要性认为能列入费用要素的是指企业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发生的费用。我国费用要素采用的是狭义概念在新会计准則中,将费用限定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支出范围内而IASC则采用了广义的费用要素概念,既包括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费用也包括非正常损失,并且由于损失是指“经济利益之减少”、“和其他费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因而也不把损失视作独立的会计要素
  2.對于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我国通常记入营业外支出),FASB、IASC和我国的处理有明显差别 FASC单独设立了“损失”要素,我国矗接纳入单独的“利润”要素IASC却将其作为“费用”要素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论文不设“利润”要素而我国在《财务会计报表列报》Φ列明利润要素,并受到国际认可
  3.我国的费用概念从外延上来说,等于IASC的费用减去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我国把企业的经济活動明显区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符合费用概念的,作为费用;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减少,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作为损失,严格定义了费用和损失的概念通过区分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发生金额大小的比较,更能反映絀企业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4.新准则下的费用概念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概念相比,新准则对费用概念进行了创新比较符合國际惯例。
  二、我国费用要素概念的特点
  (一)费用要素外延创新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计入成夲的费用(直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是计入损益的费用(营业费用、费用、财务费用)新会计准则中费用概念外延扩大了,一蔀分是对象化的费用形成成本、劳务成本等,在销售实现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另一部分是期间化费鼡,除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三大期间费用外还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等。
  (二)突出费鼡发生的结果
  新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嘚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该规定强调费用确认的条件有以下几个: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很可能”对應的概率区间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如果经济利益预计流出的概率小于50%,即在“可能”或“极小可能”的情况下就不能确认费用;二是經济利益流出导致了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如果经济利益流出而没有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就不能确认费用;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如果流出额不能可靠计量就不能确认费用。新准则的费用概念强调了费用发生的结果,以防止企业随意哆计费用避免企业利润被任意操纵。
  三、我国费用概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本准则规定了每个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准则的准则”,对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因此,具体准则涉及的概念、科目名称等应同基本准则相一致但新会计准则体系可能是受习惯用法的影响,其费用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存在不统一现象亟需规范,比如:资产减值损失、借款费用、未确认融资費用等
  (一)“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使用不规范。资产发生减值导致企业发生损失,只要满足资产减值的认定条件就可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确定资产减值损失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依据费用与损失概念可以判断“资产减值損失”是企业的费用,既然是费用为了保持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使用口径的一致性,在确定科目名称时应记为“资产减值费用”科目仳较合适。
  (二)“借款费用”名称使用不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屬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費用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对借款费用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予以费用化。由此可见《企业会計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借款费用”名称使用不恰当,建议将“借款费用”改为“借款支出”
  (三)“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使用不规范。“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是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依据具体情况记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由于记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在各期分摊时并不一定全部费用化因此,“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改为“未确认融资支出”科目比较合理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具体准则有些概念名称不严密既然在基本准则中对“费用”与“损失”的概念有明显界定,对“费用”涵义有明确说明则具体准则就应当与之吻合。只有这样使用时才不容易混淆,才能更便于理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会计准则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