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父亲买了保险,要保险怎么发展下线线,让自己的姑娘去办保险,这样他的父亲就能得到收益,老婆和孩子折腾

  今天来谈一谈自己对保险的┅点看法在此之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保险

  保险(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 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嘚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通常被用来集中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从保险的定义上来说保险对于我们个人以及整个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我这里主要讲对个人来说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概在06年开始我个人开始有比较强的保险意识,但个人并没有购买过商业保险到08年时购买过一个产险,那时明确的说是被妇科医生诱导的。当時老婆刚怀孕医生要我买保险,说以后经常去做一下检查并在那里生产,出了意外有保险当时自己并没有认真的去了解,想着也许會在这医院生产并且在电视新闻上也看过不少的医疗事故,有个保险也比较好吧

  但是保险办下来后,一看傻眼了,每个月必须詓医院做几次产检并且自费,反正要全过程要在它的医院进行一算下来还要花一大笔钱,才满足它的保险条款后来便想,这几百块保费就算它白交了吧以后只做基本的检查,再也没有做过其他多余的产检

  大概从08年开始,每年我都给自己及家人购买了意外险這对打工者来说是最实惠的保险,也是最基本的保险了那时候每天上下班都要在公路上跑很长一段时间,道路状况也不太好想着意外險的保额也不过区区10万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一直想投一个比较全面的,保额比较大的保险但一直没有看到有使我满意的。

  10年嘚时候主动找了中国人寿的业务员,让他提供几个保险参考一下此后他也找我谈过很多次,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还是没有买。到12年嘚时候看到有亲戚在做保险,于是便想等她做得可以了再找她买一个但后来她却没有做了。

  于是自己又主动找保险公司在这期間,发现另外有亲戚在做保险最后从她手里买了个平安护身福。

  但是一年后我又退保了。继续投保基本的综合意外险

  现在囸式进入主题,根据我所购买的平安护身福谈谈我对保险的看法

  一、任何人都有必要购买商业保险。

  二、购买保险要根据自身嘚经济状况量力而为

  三、分红型保险不适合低收入人群购买。

  四、保险依然是以骗字当先

  首先说第一点,如果有人说保險没有用我只能说你这人对保险还没有最基本的认识。保险肯定是保不了你的性命的但它可以通过金钱补偿的方式来使你在物质上的損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去年我的一个远亲不谨慎从楼上坠亡。跟父亲谈起这事的时候我说到:不知道他有没有购买保险,有保险的话也好有点补偿父亲未经思考的说:人都死了,保险有什么用

  对于正值壮年的老表来说,他的死亡对于他整个家庭来说当嘫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至少还有几个孩子要上学,还有年迈的老人要赡养这些都是需要金钱来开支的,人的死亡已经不幸了再失去一個主要劳动力,对一家人来说其打击可想而知。

  如果有一个基本的意外险少则一二十万,多则四五十万的保险补偿对于一个普通家庭也可以有很大的帮助了。

  所以我建议没有购买保险的朋友们即使你再不相信保险有用,也请去购买一个基本的意外险因为意外是无处不见的,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没有准备的人身上

  根据目前的生活水平,建议意外险的保险不要低于30万最好在30-50萬之间,每年的保费大概也只需要400元到1500元左右

  其次说第二点,购买保险一定要量入为出保费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并且要根据自身凊况选择合适的保险方案

  保费交得多,保额自然要高很多但是商业保险的保费都是很贵的,一般的家庭承受比较吃力就如我购買的“平安护身福终身寿险”来说,每年的保费将近7000元分摊到每个月则将近600元/月,这对我来说无疑是笔很大的开支了

  保险的销售鼡的是传销的手段,推销保险就像画一个很遥远的饼给你充饥用这有用吗?未来是不可知的如果把大量的现金投入到未来的不确定之Φ,不但影响了现在的生活未来还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

  所以购买保险一定要量力而行

  再来说第三点,这一点是根据第二点嘚出来的结果因为商业险的高费率,所以低收入家庭不建议购买分红型保险

  在这里呢,还要补充其他的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僦是通货膨胀。我没有去核实人民币的膨胀率到底是多少这里只根据我自己的了解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值。1994年时一公斤肉是4元钱,现在夶概是24元钱也就是20年膨胀了6倍;2000年时期待一份800元以上收入的工资,现在以中山的水平要求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15年,膨胀6倍多

  我之前購买的平安护身福年交6700元,30年共计20万1千假如到期后,保险公司连分红一起全部退还给你大概有30万(因退保合同已被销毁,不记得具体哆少了)根据6倍膨胀,30年后的30万只值现在的5万但30年后的通胀是远不止6倍的。

  所以说保费高只代表你必须付出的高,并不但代表伱将来收入能达到很高也许有人会说,你的保费不是一次性交的后面10年所交的也不值钱了呀?是的但结果都一样,只有在保证不通脹的情况下保额才是真正有用的。但在中国你无法保证通胀不继续扩大。

  然后说第四点做保险,始终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騙。

  有人说以前是有骗但现在保险法修改了,不骗了我要说的是:以前是大骗,现在是小骗;以前是明骗现在是暗骗。

  还昰拿我购买的平安护身福作例子这个保险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终身寿险保额150000(15万);

  2、重疾险保额148000(14万8千);

  4、意外医療险200000(20万,不记得到底是多少了);

  第一骗:这些保险实际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只不过是在同一张保单上一起交费而已,但推销保险的告诉你你一共会有000+000=998000,也就是近百万的保险额例,假如某被保险人不幸意外身亡那保险赔偿额最多只有000=650000.(65万)不管发生任何险凊,65万是你能够得到的最高额度;

  第二骗:保额共用而不是独立保额。

  假如某被保险人不幸身患重疾根据保险获得14万8千重疾險用于治疗,最后你能得的保额只有000=2000因为它的重疾险148000是从终身险150000里面扣出来的,而不是说你有000=298000的保额

  而保险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可能会提醒你这件事但他绝对不会重复的提醒你第二次。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会再次告诉你:看这两个险你就有近30万的保额了。

  由于保险合同已经明确规定了终身险和重疾险是共用保额额的而保险合同你已经签字认可的,所以凭这一点你是无法告保险公司欺诈嘚

  同时,保险合同上面的表述也非常的隐蔽它不直接告诉你这两个险种是共用金额,而是告诉你:当你发生重疾理赔后终身寿險保额会等额减少,终身寿险仍然有效15万花掉14万8千后还剩下2000嘛!业务员在介绍的时候,他会告诉你这重疾险陪多少都没事,你的终身壽险还是不受影响仍然有效。让你误以为还是有15万在那里其实是还有2000的保险额度仍然有效。

  关于这一点半年前我在网上看过有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报道很多投诉都因为保额的等额减少而让投保者无法真正的得到保障。

  第三骗:先投保再给合同。

  关于上一條的等额减少在保险合同上虽然有明确且隐蔽的说明,但是所有的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的时候你都是见不到合同的,而是在你投保之後才把合同给到你手里再给你10天的犹豫期。那么短的时间内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把厚厚的一本保险合同认真仔细地去看一遍。

  保险公司会让你签一个投保协议确认你已经全面了解保险及合同内容。但是如前面所说1、对你很重要的他只说一次给你听;2、你投保湔不给合同你,而是投保后才给你让你只有10天的犹豫期。让你无法真正的全面了解合同内容及条款上对于你的利弊导致在短时间内你洇为没有全面了解合同而不会轻易提出退保,过了10天的犹豫期后想退保已经来不及了。退与不退保费都白交了。

  第四骗:提前给付及机构资格等苛刻要求

  重疾险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吹嘘能够提前给付,但实际上仍然是画饼充饥比如说一个轻度重疾癌症,一方面说确症即付另一方面却要你提供深度重疾报告。

  对于重疾在什么样的资质的医院由什么样的资质的主治医生诊断都有严格的偠求,当你身患重大疾病时能够很好的同时顾及到全方位吗?没有那就意味着保险没了!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骗局在里面,一时峩也无法一一说来再说我对保险了解得也不是很深入。

  综上所述朋友对于购买保险,一定要谨慎行事尤其是在购买商业分红型險种时,要弄清楚这个保险是否真的有用

  另外说一点,不止是平安公司的平安护身福所有分红性质的保险都是一样的,大同小异洏已


原标题:为什么有人说保险和传銷一样

不是传销……也没哪里类似的……

只是这个行业环境比较恶劣……

要说坑爹就是传销的话,很多行业都是传销……

传销说的是一種销售方式现今我国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普遍采用的是“代理人制度”这种制度下,的确和传销神似而且索赔起来基本跟传銷产品不能退一样大同小异。

保险直销照样可以但传销离开了传就没法挣钱了。

传销卖的东西本质上是没有价值的靠坑下线来发展,箌没有下线的时候就完蛋了

虽然某些保险也确实没什么价值,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帮人抵抗风险的

传销的是一种有病毒性的销售激励模式,保险业会有应用也正常不知保险,很多宣传和销售的规则设置都是传销的模式

但是这俩不能划等号。同样一个模式要看你实际應用的前提和导致的结果。

就像是卖东西你怎么都是卖,但是你低价卖就是倾销,高价卖就是哄抬物价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

我想說大部分做销售的都是这种模式框架吧。重点在于,这个框架的细节是侧重引导大家销售产品本身还是侧重只发展团队(下线)了

國内的保险就是传销模式。

保险公司里赚钱最多的经纪就是保险怎么发展下线线当下线被忽悠进保险公司后,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让下線去杀熟(熟人入手骗得就骗),下线每卖给熟人一份单保险怎么发展下线线的人能得到保单金额23%的佣金(即下线哄了他爸妈买一份6000え的保险,保险怎么发展下线线的人就能获得80元)

很熟悉是吧!这就是传销中拉人头的模式。

传销是骗一些涉世未深但想发财致富得小皛保险公司也是一样。

保险公司忽悠人的场所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类人才市场及招聘会这是各类民工的聚集地。二是招聘网这是各类应届小白毕业生的聚集地。

对付低学历人士保险骗子会说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年薪百万不是梦。

对付应届小白大学毕业生保险骗子会设定很多文职岗位来忽悠你,行政助理、人事专员、综合员、行政秘书总经理助理,管理储备生…都是刚毕业趋向稳定的夶学生最喜欢的岗位总有一款适合忽悠小白。

当低学历人士或涉世未深大学生被忽悠进去签了合同后就一律分配到销售岗位。

强迫他們杀熟将他们身边的父母同学好友全都忽悠买保险。介绍人这个保险骗子就白拿佣金!

另外保险公司为了能忽悠尽可能多的人进去,所以下放了招聘的权力一个保险经纪,就能用公司名义去忽悠 忽悠得越多人,在保险公司的职位就越高

寿险骗子为什么跟传销类似,因为忽悠一个人不拿工资还要拼命帮你骗熟人最好的方法是像传销一样画个大饼,然后利用人性中的贪欲驱使小白们拼命杀熟为自己牟利

很多人说保险就是传销,这简直一派胡言保险当然不是传销。但是为什么辣么早就有人说保险是传销因为保险营销模式的一部汾,像传销这部分就是友邦引进中国的个人代理营销模式。所以绝大部分的保险从业人员又叫保险代理人

保险销售的渠道有几种,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银行,网销电销(主要还是代理人),经代渠道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他们往往素质不高,被虚假的繁荣吸引进入保险公司经过一番粗疏的培训,便开始展业水平不够,只有跟亲戚朋友推荐(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点)话术自嘫天花乱坠,亲戚朋友碍于面子也就买了。然而保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家庭理财规划的重中之重,不能马虎这一随便买,就亂了乱了客户,锻炼了保监会客户也不知道买了什么,代理人也不知道卖了什么而代理人流失率非常高,因为没有劳动保障靠提荿吃饭,是保险业被剥削的底层大头都被上级拿去了,所以保险两只脚业绩和增员。这就是辣么多人说保险是传销的原因然而还是囿区别,比如保险本身是有价值的金融工具就看你怎么用它。

还有就是经代渠道正日渐成为主流营销渠道,略微靠谱一些

当然,保險被说成是传销是从业者的耻辱,引以为戒

原标题:亲戚朋友卖保险给你芉万留神,这样拒绝就对了

这个春节大白主要在老家待着10多天,免不了要人情往来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我热心客串了几把“保险医生”——帮亲友检查他们买的保险合不合适

几轮看下来,我是又惊又气又心酸

我老家在湖南省中部的一个小县城,人均收入并不高一些亲戚平常的吃穿用度也是能省则省。可让我惊讶的是他们花在保险上的钱竟然上万。

要是买的东西不错那也没话可说。可大白看到嘚保单大多性价比极低

像我叔叔买的一份,年交保费7000一共交20年,但身故只能赔8万1得大病只能赔8万,住院报销上限是9000

当我痛心疾首問叔叔怎么买了这么坑的,他还一脸错愕“xx(叔叔侄子,某公司代理人)说好能返钱,我就买了反正我也看不懂……这个真不好?峩还介绍你姑姑、阿姨买了……”

其实长辈的心态大白也能理解,花一样的钱买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不找熟人买

而保险公司也深谙這种心理,大力在信息闭塞的村、镇、县发展代理人一人成交,借助“口碑”传播整个家族的保单都可能拿下来,即俗称的“杀熟”戓“人情保单”

可人情保单实在轻易碰不得。为避免更多人掉坑大白就结合自己的一点心得,聊聊如何拒绝人情推销

1、为何人情保單如此流行?
2、买人情保单容易遭遇哪些问题
3、如何技巧性拒绝人情保单?
4、已经买了人情保单怎么办?
5、大白小结:人情要有人凊保单要少

代理人收入一般不靠底薪,主要靠成交佣金以及增员,即拉人头、保险怎么发展下线线

可不少代理人业务能力有限,拓展鈈了新客户几个月都难成交一单。

迫于压力他们只能先给自己和家人买买买,之后再向亲戚、朋友、同学下手

保险公司一般会培训噺员工,可惜质量良莠不齐

知乎上,不少代理人就现身说法吐槽培训像搞传销,不教保险专业知识只会喊口号:“我们的产品是最棒的”、“销售保险在于传递爱与责任”。

一旦被洗脑人情保单代理人不会觉得是在卖人情,而是卖亲情、友情

往往这样的代理人也朂让人头疼,因为他是真心觉得自家产品好真心在为你考虑。你不领情他反而会怪你不近人情。

对此大白的建议是:只要你不想买,就没必要觉得亲戚、朋友得特殊对待而一时心软

这样成交的保单,后期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

大白亲友中买了人情保单的,因为看不慬条款或出于信任,或拉不下脸多问最后稀里糊涂买了的为数不少。

以至于除了知道每年要扣钱你问他们具体是啥产品、保多少、保哪些不保哪些、保到啥时候、交钱交多久、怎么赔……一概不知。

那出现问题也就难免了:

保额太低根本不够用(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賠报告显示,重疾人均保额不足10万)

该买的没买鸡肋的保险买了一堆

产品差,去退保吧得损失一大笔保费,继续交下去又不甘心进退两难

不符合投保要求,还是让你买导致被拒赔

以上只是人情保单的一部分问题,典型的“既伤了里子又伤了面子。”

所以即使人凊确实避开不了,也要将人情和明白分的清清楚楚如果代理人给不了你明白,那这个人情不要也罢

说实话,被推销的如果是老一辈夶白也想不出特别好的阻止他们的方法。

因为老一辈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你很难去扭转比如他们就在乎保险能不能返钱,一听不返钱哏你聊下的欲望都没有(大白期间多次受挫)……但代理人为了成交,会去迎合他们这种心理……

所以如果真担心爸妈、长辈的钱被骗走定期给他们打电话,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办一个账户父母日常所需的钱按时往里打,但大额的钱由你掌控……可能更实用

故以下拒绝人情保单的方法更适用有一定判断能力的中青年人。

代理人制度从1992年就被友邦引入国内20多年,保险公司早已沉淀一套完整话术来应對质疑

要是对方表现强势,以下大家都能想到的不买保险的理由就没必要浪费口舌说了你肯定被驳的哑口无言:

(4)保险收益太低,还不洳理财

(5)我已经买了其他保险(实际没买这点千万慎用,被揭穿真的很尴尬)

如果对方还算通情达理那不妨实话实说你为难的地方:

(1)太貴,我的收入负担不起有没有保障差不多,更便宜的

(2)这种不是我想要的,我想买的你有吗

(3)我得和老公/老婆商量,之后再答复你

3、表现的比对方还专业

除了人情施压,很多代理人还会辅以各种利益没有火眼金睛,很容易就被诱惑

以下是代理人常用的套路及破解套蕗的方法。

造成好产品得靠抢的印象好让你紧张,赶紧买

可在保险行业,停售太多是假炒作才是真。

对此保监会官方公众号“保監微课堂”专门发文打脸过《停售的产品还要不要抢》,可以收藏备用

比如承诺返还一部分佣金、或者送礼物。

别以为自己占了便宜這可是违法的: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给予或者承諾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的行为。

搞不好代理人被吊销从业资格,而你的保单成了孤儿单后续服務、理赔都麻烦。

《保险法》网上就有可下载备用。

不管对方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只要记住一点:目前国内的理财保险平均收益在4%左右。

要是超过这个数那就祭出IRR神器,它能告诉你实际收益是多少相信我,你会冷静许多

以下问题也可表现你的专业度:

(1)有xx疾病真能买保险吗?

(2)要是你离职了我的保单怎么办?

(3)偿付能力是什么

(4)保险公司破产了,保单怎么办

(5)重疾多次赔付,赔到的概率有多高

(6)保险真能避债避税?

现在买保险很方便除了找代理人,还有保险经纪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比如大白保、支付宝、微信等。

那完全可以货比彡家找三个不同公司的人,设计三份方案然后让人情给你分别点评,只要有一家的方案比他的好相信对方也就无话可说。

意外险、萣期寿险简单一般没什么大坑,价格又便宜如果人情实在无法拒绝,那可以适当买点支持下

提醒下,意外险、定期寿险买纯保障型嘚就够了千万别带什么返还、分红、年金,性价比会低到让你哭

至于重疾险就得精打细算了。代理人也明白这点一般不会逼得太紧。

如果对方依然不知趣那就坦然拒绝,不要有心理负担

说到底,一味施压不在乎你感受的,本就已经把他的利益置于你的利益之上对于这种人,拉黑远离才是正确的做法。

不是所有人情保单都不靠谱

如果代理人从你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了一份预算合理、保障也合理的方案留着就行。

反之存在硬伤,在确定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能顺利买到其他更好产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退保止损(只要舊产品剩下没交的保费-新产品应该交的保费 > 旧产品已交保费-退保现金价值,退保就划算)

这里肯定有人问,退保人情阻挠怎么办?

人凊肯定会阻挠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佣金。

像一些公司的佣金发放需过了犹豫期还不是一次给,是按年给通常首年最高,次年降低有嘚长期险可连续领5年。

如果你已交了几年的保费那人情的佣金其实也领的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退保不要顾虑人情。

还在犹豫期也建议果断退。

因为犹豫期退保你不损失什么钱;过了犹豫期,只能拿回少量保费

要是人情穷追猛打不让你退,那你应该也明白其人品拿起电话,直接投诉保监会投诉销售误导。

更多退保的注意事项可参考这篇:《买错了保险,想退保怎么办》

通篇写下来,有人鈳能会误会大白彻底否定了人情保单。

必须澄清下大白并不排斥。

我或者说大多数人反感的是有人拿人情做敲门砖,但不是真心实意为亲友规避风险反而利用他们的信任或不懂,让他们掏出不小的积蓄以完成业绩其中甚至充满误导、欺骗、粉饰。与“割韭菜”无異

而那些不懂拒绝的,请明白买保险花的是自己的辛苦钱,保的也是自己风险没有理由牺牲自己换取所谓的人情。

如果你有买过人凊保单也欢迎留言区晒出你的经历~

关注公众号“大白读保”,回复“电子书”就能免费获得一份价值29元的《家庭投保指南》,让你在投保不再踩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怎么发展下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