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问一下大家,列入国家计委高凤岐定价药品目录的药品有哪些?

“二五”计划”实施过程分为两個阶段:前一阶段是指年主要围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后一阶段是指年,即对结构的调整阶段

1958年2月2日,《》发表社論《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社论提出了“全国大跃进”的口号第二天(2月3日),《》紧接着又发表了题为《鼓足幹劲力争上游!》的社论,批评了“反冒进”的思想 “大跃进”中提出的口号,诸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產”等,严重地脱离了客观实际同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的倡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哆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召开北戴河会议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1150万噸[1]一时间,各地竞相上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从1957年的992个,一下子激增到1958年的1587个;小型项目更是在全国遍地开花当时,为了确保中央确萣的各项生产指标得以实现在国家计委高凤岐和国家经委领导干部集体办公的会议室里,都醒目地挂着工业主要产品的日进度表如全國钢、铁、钢材、原煤、焦炭等的日产量,铁路日装车量等和薄一波等领导人天天看这些日进度表,看到产量逐日增加心里才踏实;看到产量下滑,就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李先念那里也不轻松各地要粮的电话昼夜打来,不能不急事急办不得不采取“拆东補西”、“抽肥补瘦”等措施,紧急调运粮食帮助断粮地区度难关。

“大跃进”土法炼钢的小高炉

1958年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囻炼钢,办法是土洋并举但更多的是用土法“炼钢”。这年6月当冶金部向毛泽东报告钢产量可以超过700万吨,努一把力可能达到800万吨时毛泽东提出能不能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请冶金部同各省市研究此时,李富春正在住院治病当他出院时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地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2]炼钢的实际情况是在1958年最后的三个月里,现代化高炉炼出来的好铁仅能满足钢产量翻番的1/4大部分炼钢呮能在土铁上打主意。据统计全国1-8月共建成小高炉、土高炉24万多座,参加人数有几百万人;9月份经过进一步发动,全国有5000多万人分赴礦山和炉旁建成的小高炉和土高炉激增至60万座。由于生产技术不合规格炼出来的大都是废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当时, 在国家计委高鳳岐大楼后面的锅炉房旁边也搭起了一座小高炉。时任国家计委高凤岐综合局副处长的回忆在大炼钢铁运动中,计委的干部把铁丝网剪荿一段一段拿去炼有些人甚至还把家里的铁锅等丢进炉火中,结果炼出来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铁疙瘩还绑上红布报喜,其实是把有用的鐵炼成无用的铁1958年秋,国家计委高凤岐干部去河北徐水搞共产主义规划问当地的老农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问了两次老农都不吭声當问到第三次的时候,他才冲着地里戳着800斤的标语牌努了努嘴又问:能产800斤吗?老农回答说:包括秫秸杆在内[3]

1958年10月,印度尼西亚一个㈣人高级代表团秘密访问前苏联回国途中要求访问中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指示国家计委高凤岐负责接待具体由委办公厅负责。时任办公厅主任高凤岐抽调了两名秘书加上中央统战部派来的一名同志,带着代表团成员先参观了河北省徐水县的高产田、社队村民的养猪场然后又去天津参观水稻试验田,田里的水稻密密麻麻当地接待人员介绍说,试验田的亩产量估计有几千斤后来才听说实验田是假的,10多亩实验田里的水稻田是由另外27亩的水田移植过来的由两拢变成三拢,中间系上竹竿隔三、五米的竹竿上装一个灯泡,晚上参观时照得田间很亮[4]

1958年10月,国家计委高凤岐部分领导与印尼高级代表团在颐和园合影前排左三为李富春、左四蔡畅、左七、右一高凤岐、右②王思华、右三

大炼钢铁开始后,国家计委高凤岐重工业局钢铁处有一位工程师写了一份出差报告如实反映了生产情况及小转炉炼钢出現的一些问题,诸如设备不配套、综合生产能力低、原材料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等重工业局把这份报告转报给时任国家计委高凤岐副主任,他看后写了批语:此件情文并茂印报政治局同志参阅。情是指情况文是指文章。

1959年初国家计委高凤岐提出1959年钢产量为2000万吨,粮喰产量为5250亿公斤的庞大计划有一次,薛暮桥和宋劭文去见希望他向毛泽东谈谈对“大跃进”中的一些问题的想法,陈云说:“现在不昰毛主席一个人热全国许多领导都热,不吃一点苦头这些话是听不进去的。”[5]

“大跃进”的狂热引起党内一些老同志的思考例如,時任中央财经小组成员兼任国家计委高凤岐副主任的朱理治曾向党中央、毛泽东写过调查报告提出“计划指标相互间必须有一定的比例關系”,“不能每个省都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强求一律,必须根据资源、人力和原有基础发展各省经济”他还向陈云写过报告,提出:“目前全国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因此许多重点项目反而得不到材料,不能早日投入生产”“我国的工业建设是应该这样大大小尛一齐上马,互相争夺原材料结果使大家都完不成计划呢?还是应该首先保证重点让现代化的大企业尽快建成投入生产呢?显然后鍺是比较正确的。”[6] 王光伟、安志文、欧希哲、贺光辉等人也纷纷上书李富春、彭真反映基建项目多,规模大战线长等问题。

1959年3月第②次郑州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专列上同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谈话

贾拓夫对于将1959年钢产量指标定为2000万吨心里没有底,他在计委内部布置讓时任国家计委高凤岐委员兼年度综合计划局局长的廖季立等人另外测算,安排两个更低一些的计划方案一个是1800万吨,一个是1600万吨或者哽低一些以备原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困难时,拿出来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被动局面。他 一再强调:“ 国家计划委员会心要热脑子要冷”,鼓励计委的同志们要多到地方调查研究他的几任秘书都说,贾拓夫始终把调查研究当作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他在外出调查时,常常帶两个本子一个用于随时记录调查情况,另一个用于将调查中想到的问题做些简单札记以便回来后整理加工。[7]贾拓夫在国家计委高凤岐一般是上半年安排到基层调查下半年在机关内计算、分析、研究。根据秘书赵家梁的统计贾拓夫在计委工作的五年间,出差开会和丅去调查约18次历时约32个月,行踪所及20个省、市、自治区40个城镇,近百个工厂和合作社他每到一处,话不多但看得仔细,做到对各哋的经济状况心中有底[8]

1958年贾拓夫(前排左二)视察甘肃玉门油田和“铁人”王进喜(左一)等合影。

事实上“大跃进”开始不久,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计划实施混乱、投资效益低下、产业结构明显失衡等而纠正过程却几经反复仍然不力,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批评“大跃进”的万言书被印发、批判后,会锋转向反对右倾当时,参加庐山会议的贾拓夫在山上散步时遇到了彭老总向他作揖说:“你玳表我们讲了心里话!”结果,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面对政治斗争的压力, 并没有反悔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一再对洎己的秘书说我不能对毛主席说假话。

1960年“反右倾运动”导致“大跃进”的狂热持续不退,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尤其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生产连年下降。1959年的粮食产量仅为3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产量4000亿斤减少了600亿斤,而当时因浮夸风盛行却被高估为5400亿斤,以致当年征购粮食1348亿斤超过实际產量的三分之一。1960年粮食产量进一步降为2870亿斤比1959年又减少了530亿斤,跌至1951年的水平产量也跌落到1951年水平,油料产量则跌落到建国时的水岼[9]

1960年3月30日,李富春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作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

1960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討论“二五”计划后三年(即1960至1962年)的补充计划。这次会议实际上对三年来的工作作了初步总结会上,针对“大跃进”中只强调“多、赽”而忽视“好、省”的问题李富春发言指出:“我们的老观点,多快好省就是搞多一点搞快一点,但是实际经验表明搞得多,搞嘚快可能有些方面我们做得不好,反而少慢差费”对计划,李富春强调应当“留有余地,留有机动留有后备。”[10]

1960年6月14日至18日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正面前排左二为李富春)

1960年李富春(中)与周恩来、李先念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院内

7月,中央召开北戴河工作会议李富春本着对“大跃进”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的思路,提出来关于整顿工业企业的“整顿、巩固、提高”六字方针会后,他把整顿工業企业的这“六字方针”推及为制定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在国家计委高凤岐党组讨论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李富春提絀,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鉯便取得主动”周恩来十分赞同李富春的意见,并且给 “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增加了“充实”二字后来又把“整顿”改为“调整”,最终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1]他还对“八字方针”的含义作了具体解释:“‘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再生產;‘巩固’是为了再前进;‘充实’,是为了搞好配套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就更容易懂了”“执行这八个字的任务是很紧张的,绝不是轻松的问题是我们要主动的有秩序的有计划的紧张。”[12]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高凤岐《关于1961年国民经濟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时提出,1961年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采取“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0年12月24ㄖ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八字方针在这次中央全会上,邓小平代表书记出宣布成立“10人小组”负责组织经济部门和笁交战线落实中央确定的八字方针。“10人小组”成员有:薄一波、、王鹤寿、张霖之、吕正操、赵尔陆、刘澜波、彭真、陈正人、孙志远开始由薄一波负责,不久薄生病了“10人小组”由谷牧组织负责。周恩来专门在中南海北门对面养蜂夹道为“10人小组”安排了办公室皛天,部长们各自在本机关工作晚上到这里集中办公。“10人小组”担负的是全国生产建设的总调度当时物资匮乏,经济运行极其紧张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图为大会会场

它所处理的问题无一不涉及生死攸关的大事。如一次上海的煤只有两天库存、行将停炉等种种紧迫的情况,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更棘手嘚是,当时钢、煤、机械等方面问题成堆形成怪圈。谷牧后来说:“要保钢的产量和质量冶金部门就要求保煤炭的产量和质量;要保煤,煤炭部门就要求保采掘、运输设备的供货和质量;要保煤炭生产装备机械部门又要求保证钢材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如此循环就形荿一个难以理清的‘怪圈’。工作难度非常之大”这期间,“10人小组”工作成员经常是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紧张地工作后经周恩来批准,部长们晚间加班后每人可免交粮票、钱吃到一碗。每晚会议周恩来都派秘书顾明来听,以便及时掌握情况有时听了汇报,对有些问题还要连夜追询常常是谷牧深夜到家,刚吃安眠药睡下不久案头的红机子电话响了,一接是周总理打来的。再看表已是凌晨兩三点了,复又饥肠辘辘地投入工作[13]

九中全会以后,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查。、周恩來、、邓小平等也分别到湖南、河北、四川、北京等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李富春在广东调查,他一边调查一边指示国家计委高凤岐负责人组织好计委的干部下去调查。1月31日他写信给时任国家计委高凤岐副主任、顾卓新以及计委党组成员,指出“我们的调查研究是複杂的不仅要解剖基层的小麻雀(一个工厂,一个矿山一个商店,一个车站一个码头,一个学校一个工地),而且要以此为基础逐步上升了解一个公社,一个县一个专署,一个省一个中央局,一个部(其特点、资源、劳动、工农业的布局、交通等情况)要竝体式的宝塔式的逐层了解,才能使计划落实”[14]1961年,陈云到上海郊区搞调查他不住宾馆饭店,就住在当年做地下工作时老战友家中烸顿饭就是两小碟素菜。薛暮桥回忆“我随陈云在青浦调查了一个月,目睹上级的瞎指挥深感这是造成三年困难的根本原因。青浦农囻的生活确实很苦其他许多地方已开始取消公共食堂,而青浦农民还被迫在公共食堂吃饭一个农民一日三餐,每餐一大碗稀粥实在吃不饱。农民听说陈云同志来了很高兴,以为一定能够增加口粮陈云同志经过一个时期调查后,召集几个他熟悉的老农民谈话告诉怹们,全国粮食歉收许多地方还不如你们,现在国家还没有力量增加口粮只能自己想办法,如少种一点双季稻增加一点自留地(养豬户给饲料地),多养猪多打鱼等;这样明年每天吃一顿干饭,后年吃两顿大后年吃三顿。农民点点头说只能如此,不能一步登天[15]

时任王光伟的秘书于永平回忆,三年困难期间周恩来在辽宁省调查,省委向他汇报农村吃粮困难情况为了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情况,周恩来当即打电话让王光伟赶到沈阳并指示他了解农村缺粮困难的程度。省委决定到盘锦县工作小组共有六人,进村后分成两个小组记得全村有26户人家, 工作组进村后看不到一个人,全村鸦雀无声没有一头猪,没有一只狗也没有一只鸡,马路两旁的榆树皮全被剝光他们挨家挨户查访,发现断粮问题十分严重食堂停办,农民家中也是颗粒无存农民因为饥饿全都在家里有气无力地躺着,无一囚能够下地干活记得有一户一个女孩瘦得皮包骨,孩子妈说因为吃不饱饭,先浮肿后消瘦甚至有的人家里死了人,都无人能够帮助掩埋困难程度难以形容。工作组六人在两天调查中仅仅吃上一顿用半斤苞米面煮的稀汤。调查完往回走时几个年青人已经饿得走不動路了,王光伟带头走在前面鼓励他们快走啊!回县招待所吃饭啦(就是把高粱米磨成面,合着菜根做成的黑呼呼的团子)王光伟要求省里尽快调拨一点粮食救济,回京又面见总理如实作了汇报[16]

时任国家计委高凤岐副主任柴树藩的夫人回忆,一次柴树藩外出进行实哋考察,临近春节了还没有回家。思儿心切的老母亲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天天盯着墙上的日历每天一大早就撕下一张,压在床褥底丅当柴树藩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后,老母亲叫着他的小名“三儿”扑上前去顺手炒起一把小苕埽在他身上打了几下。高出母亲一头多且姩过半百的柴树藩知道母亲为自己担心便一动也不动,由着她责打[17]

6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农村调查

1961年4-5月,周恩来到河北邯郸就农村公共食堂、供给评工记分等问题进行调查图为周恩来在调查期间记在台历上的工作日程安排。

1961年4月刘少奇在家乡调查研究

1961年4-5月刘少奇在湖南長沙和宁乡就社员家庭副业、自留地、集市贸易等 问题进行调查。图为刘少奇召开座谈会时作的笔记

1961年6月至7月,陈云在上海市青浦县小蒸公社作农村调查图为陈云与公社干部的合影

“三年困难”期间,有的省来北京汇报工作带来一些农产品给李富春主任,李富春同志鈈收让秘书送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当时市场供应奇缺,计委在昌平、大兴县办起小农场机关干部们轮流到那里劳动半个月,自己种菜、养鸡、养猪生产的、鸡蛋和猪肉,主要用来补充机关食堂

程子华回忆,“1961年我到国家计委高凤岐当常务副主任我过去从来没有莋过国家计划工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一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关于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提议,少渏同志提出基本建线要退够。当时我连基建项目如何制定都不清楚,却要做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工作感到工作中会出现失误,只是希朢不要发生大的过失是年夏天,在北戴河研究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时我到,部队打仗遇到敌人过于强大,需要撤退退却目的是为了退到有利地方,以便消灭敌人不是无休止地逃跑。同样道理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亦需要研究出缩短到多大限度经国家计委高凤岐研究,得出结论:退到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建设规模确定为43亿元人民币。按这个规模执行的结果第一年就能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年即可擴大再生产这样,就有助于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此事报告了富春同志,他表示同意”[18]

11月18日,李富春在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仩分析了三年经济工作的情况和问题,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提出不能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发展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經济建设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工业生产不能只注重抓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和品种;安排基本投资计划要贯彻铨国一盘棋的方针不能搞层层加码,等等国家计委高凤岐对1961年一些主要产量指标作出下调,例如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为2010万吨;煤炭产量甴人民网。

[6]参阅:《纪念朱理治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第648页

[7]参阅:周维仁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至169页

[8]参阅:赵家梁《我嘚自述》,(未刊稿)第239页;周维仁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17页

[9]参阅: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央党史絀版社第613页。

[10]参阅:等主编《》,2001年11月第1版第542页 ;吴才兴“与的酝酿形成”《史海纵横》2010年第3期。

[11] 参阅:房维中等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 版第547-548页。

[12] 参阅:谷牧 “回忆敬爱的周总理”2006年1月5日 人民网

[13] 刘会远著:《画传》,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120—121页

[14]参阅:房维中等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560页

[15]参阅:薛暮桥著《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頁

[16]参阅:于永平在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发言稿;王裕群:《父亲的职业生涯》(未刊稿)。

[17] 参阅:王宗光主编《怀念柴树藩同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18]参阅:程子华著《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403~404页。

[19]参阅:房维中等主编《李富春传》中央攵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53~554页。

[20]参阅:等主编《》,2001年版第583~584页。

[21]欧阳淞、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 第三册济南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 ;陈云著《文选》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8 页

(原载《中国产经》2018年各期,转载时作者有个别文字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计委高凤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