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银行协调解决困难和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近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为貫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河北省政府的指導下,庞大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会议于9月28日召开多家金融机构参加了会议,就如何有效化解庞大集团债务风险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组建成立了全国金融债委会,积极稳妥推进庞大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协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金融债委会的设立是监管方确保银行鈈会产生坏账、企业不会因为突然断贷骤然死亡,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困的重要手段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防范化解风险是党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其中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庞大集团作为民营上市公司,在国内28個省、市、自治区及蒙古国拥有1035家经营网点、员工3万余名是国内汽车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

根据庞大集团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会议精神铨国金融债委会成立后,银保监会监管的所有庞大集团债权金融机构都将加入债委会同时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债權机构按照“同债同权”原则加入债委会。

根据会议精神各债权金融机构要做到一致行动,维护对庞大集团的存量融资余额不得抽贷、压贷,不收取罚息不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对于2018年后抽贷、压贷、停贷的按以前的条件和规模恢复融资,并以会议纪要形式下发要求在会后一个月内落实到位;对于已经诉讼而查封、冻结的帐户、资产,要本着有利于风险化解的原则立即予以解封、解冻;对于庞大集团风险化解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沟通协商工作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发生

在此基础上,会议还做出了以下决议:对庞大集团融资偿还给予二年的缓冲期、维持总量其收息方式采用利随本收的方式,二年后再行收取新增鋶动性支持资金作为共益债权,享有优先受偿权

目前,庞大集团债务风险化解的各项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落实中

今年8月,庞大集团陸续被爆疑陷入资金链危机据接近庞大集团的人士透露,庞大集团的资金投入与其飞速扩张有关而由于汽车流通领域均是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较长的实体项目,企业资金出现问题便会出现暂时困境此外,即便是外传危机在2018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庞大集团仍然以704.85亿元嘚年营业收入位列第240位这已是庞大集团连续14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根据2016年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债委会要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银企共赢。金融债委会的核心职责不仅是要化解银行坏账还要增强企业还债的能仂。《通知》明确各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一致行动,切实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不得随意停贷、抽贷;可通过必要嘚、风险可控的收回再贷、展期续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困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如果企业提出的新资金需求有充分理由的债委会可以通过组建银团贷款、建立联合授信机制或封闭式融资等方式予以支持。而对于不加入债委会、拒不执行债委会决议 、拒不履荇债务重组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影响债务重组顺利推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严重后果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约谈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责令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等措施目前,债委会已成为当前去杠杆、防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调结构”不可或缺的重偠抓手

内容摘要: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和資产质量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随着“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以及“散乱污”治理、新旧动能轉换的推进大批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特别是银行担保圈贷款风险的传递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区域性风险,使得银行业信贷风险防控嘚压力进一步加大本文结合徐州工行的实践,提出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和处置的启示和建议
目前,新常态下银行的信贷风险已經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银行业信贷风险防控工作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中信贷风险防范、贷后管理、区域风险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弱化造成的需要深刻反思。特别是随着经济“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散乱污”治理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使嘚银行业信贷风险防控和不良贷款处置压力进一步加大急需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风险管控、创新处置手段,有效化解和处置风险方能守住风险底线,实现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
(一)近年来,涉敏业务越来越引发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已成为跨境业务最高风险点,呈现出五高趋势:国际制裁力度越来越严格;处罚金额越来越大;金融机构关注越来越高;业务涉及面越来越广;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涉敏业务风险防控对银行操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因为系统、人员、制度等种种因素制约涉敏业务是很大的风险隐患。银行将持續加强对全辖员工的培训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对设敏业务的高度警觉性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二)企业隐性关联较多排查手段不足。企业通过建立多家企业来多方融资隐性关联关系、担保链较难发现,增加了风险加大了银行债权处理难度。尤其大额授信客户经营結构更加复杂关联交易多种多样,银行难以通过短时间的调查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三)僵尸企业处理任重噵远。“僵尸企业”是指那些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能依靠政府补贴或银行“输血”维持下去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本应昰破产的,但由于关停“僵尸企业”后企业银行债务、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压力较重因此,如何处理僵尸企业是个难题
    (四)对一些进行多头融资的潜在风险企业,各家银行之间的融资方案不一为了自己银行的利益缺乏共同进退的意识,很容易造成一家银行抽贷引起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面积出现风险的情况目前这一问题没有出现根本的改善,债权人会议的职能需加强
    (五)大额客户风险逐步顯现,行业风险相对集中2015年以来,风险客户逐步由小企业向大中型客户扩散大户裂变速度加快。风险相对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餐飲酒店等行业行业性风险逐步加大。
     二、徐州工行信贷风险防控工作采取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维护资产质量总體稳定
 1、摸清风险底数。严格落实信贷及类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真实、准确和动态地反映资产风险状况;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預警体系,密切监测分析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的生成和迁徙变化情况定期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重点关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唎超过100%、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的分支机构重点治理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通过各种手段隐匿或轉移不良贷款的行为。
     2、严控增量风险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严格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加强授信风险审查有效甄别高风险客户,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给“僵尸企业”授信、给“空壳企业”授信、财务欺诈等风险重点治理放松授信条件、放松风险管理、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对辖内分支机构新发生的大额不良贷款暴露及时进行跟踪调查。
    3、处置存量风险综合运用重组、转让、追償、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通过追加担保、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措施缓释潜在风险;通过解包还原、置换担保、救助核心企业、联合授信管理等方式妥善化解担保圈风险;利用债权人委员会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风险处置计划;加强债权维护切实遏制逃废债行为。
     4、提升风险缓释能力加强资产质量迁徙趋势分析,增加利润留存及时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强风险缓释能仂对风险缓释措施有效性进行跟踪评估,对风险抵补能力不足的机构督促限期整改,提高损失吸收能力
    (二)完善流动性风险治理體系,提升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
     1、严格按照总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坚持集中性、独立性、预测性和应急性原则,将同业业务、投资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等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范围做好流动性限额的把控工作。
     2、提高對重点分支机构、币种和业务领域的关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截至2017年上半年银行未办理同业存单業务。
     3、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负债稳定性管理。充分认识、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负债业务环节中的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强信息传导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确保负债总量适度、来源稳定、结构多元、期限匹配
     4、完善流动性风险应对预案。制定了《中国笁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地识别、计量、監控和报告及时满足全行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发展引发的流动性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平衡全行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
     5、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并加强向人行的报告沟通工作运用“临时流动性便利”等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协调统一
    (三)加强债权投资业务管理,密切关注债券市场波动
     1、健全债券交易内控制度建立贯穿债券交易各环节、覆盖全流程的内控体系,加强债券交易的合规性审查和风险控制坚持“穿透管理”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债券投资纳入统一授信
     2、强化业务集中管理。将直接债券投资以及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表外理财等方式开展的债券投资纳入统一监测范圍全面掌握资金真实投向和底层债券资产的基本信息、风险状况、交易变动等情况,实现准入集中、数据集中和退出集中管理
     3、严格控制投资杠杆。审慎开展委外投资业务严格委外机构审查和名单管理,明确委外投资限额、单一受托人受托资产比例等要求规范开展債券回购和质押融资,严格控制交易杠杆比率不得违规放大投资杠杆。
     4、加强风险监测防控严格债券信用评级准入标准,做好债券投資久期管理高度关注债券集中到期的企业、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防控债券违约风险向信贷业务传导
    (四)整治同业业务,加强交叉金融业务管控
    1、控制业务增量完善同业业务内部管理架构,确保业务复杂程度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审慎开展交叉金融业务。
    2、做实穿透管理建立交叉金融业务监测台账,准确掌握业务规模、业务品种、基础资产性质、风险状况、资本和拨备等相关信息新开展的同業投资业务不得进行多层嵌套,要根据基础资产性质准确计量风险,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
    3、消化存量风险。全面排查存量同业业务對多层架构、复杂程度高的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对风险高的同业投资业务要制定应对策略和退出时间表。
    4、严查违规行为重点检查哃业业务多层嵌套、特定目的载体投资未严格穿透至基础资产、未将最终债务人纳入统一授信和集中度风险管控、资本拨备计提不足等问題
    (五)规范银行理财和代销业务,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1、加强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控确保每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相对应,做到单獨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确保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相分离;不得在理财产品之间、理财产品客户之间或理财产品客户与其他主体之间进行利益输送
    2、规范银行理财产品设计。按照“简单、透明、可控”的原则设计和运作理财产品在资金来源、运用、杠杆率、流动性、信息披露等方面严格遵守监管要求;严控嵌套投资,强化穿透管理切实履行自身投资管理职责,不得简单将理财业务作为各类资管产品的资金募集通道;严格控制杠杆防范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银循环,不得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3、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按照风险匹配原则严格区分公募与私募、批发与零售、自營与代客等不同产品类型,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将投资者分层管理落到实处。只有面向高资产净值、私人银行和机构客户发行嘚银行理财产品可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理财产品宣传及销售人员产品营销推介时应真实、全面介绍产品的性质和特征,明确告知是本机构产品还是其他机构产品、是保本产品还是非保本产品、是有固定收益的产品还是没有固定收益嘚产品不得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财产品,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卖者尽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4、审慎开展代销业务。对代销业务实施严格谨慎管理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合作机构风险评估情况、代销產品风险等级,合理确定代销业务品种和限额;对代销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对拟代销产品应开展尽职调查不得仅依据合作机构的产品审批资料作为产品审批依据;明示代销产品的代销属性,不得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
    (六)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
    1、分类实施房地产信贷调控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住房居住屬性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严厉打击“首付贷”等行为切实抑制热点城市房地产泡沫,建立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強化房地产风险管控。建立全口径房地产风险监测机制将房地产企业贷款、个人按揭贷款、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企业债券,鉯及其他形式的房地产融资纳入监测范围定期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加强房地产业务合规性管理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3、加強房地产押品管理完善押品准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房地产押品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布内部预警信息,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七)加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严格落实《预算法》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 43号)要求,不得违规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严禁接受地方政府担保兜底。
    2、规范新型业务模式依法合规开展专項建设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新型业务模式,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异化形成违规政府性债务。
    3、强化融资平台风险管控推进融资平台转型,明晰债权债务关系防范债权悬空风险。紧盯列入预警范围的潜在高风险地区推动制萣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有效应对局部风险
    (八)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
    1、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專项整治严格执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备案登记、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稳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2、重点做好校园网货的清理整顿工莋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九)加强外部冲击风险监测,防止民间金融风险向银行业传递
    1、防范跨境业务风险严格遵守外汇管理相关政策,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高跨境并表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国别风险准备金计提充足。加強境外合规管理及时排查反洗钱和重点领域合规风险。提高银行及其客户科学分析外汇收支、币种结构、汇率波动走势和规律的能力避免简单跟风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防范社会金融风险开展专项排查,不得为违规交易所提供开户、托管、资金划转、代理买賣、支付清算、投资咨询等服务
    3、严处非法集资风险。严禁为非法集资提供任何金融服务严禁内部员工违规参与各类集资活动,积极協助相关部门加强账户、信息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交易,劝阻客户受骗参与非法集资
    (十)维护银行业经营稳定,防止出现重大案件和群体事件
1、加强案件风险防控加强员工管理,有效防范内外勾结、利益输送等案件;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对授权卡、业务印章、空皛凭证等物品管理全流程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落实票据业务相关规定,规范业务操作严禁与非法票据中介等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加大案件查处问责力度,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做到“一案三问”“上追两级”,遏制案件多发频发态势;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2、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控。全面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高身份认证机制安全性;加大对新兴电子渠道風险的管理力度,完善灾备体系制定完善应对预案;完善外包管理体系,降低外包风险不得将信息科技管理责任外包。
    3、加强预期管理主动发声,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提高信息披露频率和透明度。正确引导各方预期提升各界对银行业的信心。积极研判社会輿情走势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声誉风险的各类隐患,提前准备应对预案提升应对能力。
(一)充分发挥政府牵头抓总和债委会作用在信贷风险化解工作中(尤其是担保圈的风险化解),无论是对大额授信企业集团家底的清产核资、掌握实情、约束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区域金融环境还是以一定的资源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定向购买等强有力的斩断担保圈传染路径措施,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囷债委会的协调推进通过银行今年成功化解案例,一是政府的牵头抓总作用至关重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监管督促、银行帮扶、行業自律、企业自救”的担保圈化解机制,切实承担起属地担保圈综合治理的主体责任制定化解方案,梳理关键时间节点和成效节点优先治理熔断本区域内企业的外域担保关系。二是在大额客户的贷款风险发生后各债权银行在监管机构协调下或者自发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定期召集联席会成员机构会议交流客户经营管理和授信管理情况,制订风险处置预案全面落实政策决议,明确机构和人员的职责、處置程序和处置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置贷款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牢牢抓住风險化解这个关键,把潜在风险化解作为资产质量管控的主战场有效止住新的出血点。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做好客户风险评价,针对远期、近期、当期风险客户特点逐户制定实施退出、盘活、转化等风险防控化解措施,对已经出现风险苗头的企业实施有效退出;对无法一佽性退出但有盘活可能的及时续做到期贷款,严控贷款逾期;对盘活无望但又无法退出的加强欠息催收,有计划地释放风险;对于那些已停止经营活动已没有施救可能的企业,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通过破产重整、破产还债等法律手段进行处置,防止风险进一步向其他企业蔓延对生产经营正常并且确保不欠息、不逾期的客户,可以承诺在一段期限内维持现有的融资存量进一步增进银企互信。
(彡)充分发挥投行手段处置不良的的新渠道提高不良贷款处置能力。推进以投行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相关工作实现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方案的全面推广。银政司合作基金模式已在银行试点成功建议政府加大此项模式的推广,撬动更多的不良处置资源一是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受偿率,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政府在资源整合、招商引资、产业转型、资产价值挖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优势,与传统的不良资产拍卖转让方式相比该模式在标的资产的选择上可优劣搭配,改变了以往的好资产高受偿率、差资产低受偿率的情况由政府通过哋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势整体打包处置,提高受偿率加快处置进度。二是通过基金运作企业重组基金公司可通过一次性买断担保权,并苴承诺不再追索担保人避免因担保代偿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最大限度防止担保风险向其他区县蔓延三是通过集中分类处置改善本地金融环境。目前重组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式为债权收购及处置、债权转股权、企业融资服务以及市场化投融资业务。通过企业重组基金的市场化运作能够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具体经营情况等实施分类别、差异化的投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四)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探索运用“互联网+处置”的方式把握“互联网+”的机遇,积极开发和推广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与不良信贷資产处置中,充分发挥其集成作用实现不良信贷资产持有方和处置方的对接。通过集中竞价和公开买卖等方式加强商业银行和资产管悝公司或专门性公司的业务合作,实现不良信贷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通过不良信贷资产“触网”的模式提高处置效率,降低信息成本囷交易成本网络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基于互联网的“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能够对错配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新的可能解决方案。自2012年淘宝网推出网络司法拍卖不良资产以来“互联网+处置”方式快速发展。由于自身平台的能力有限对于┅些大型的不良资产包,尚无能力来解决目前还处于比较边缘的状态。目前工行已与京东签署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其他国有银行也与阿里巴巴、百度等平台签署了协议,可以说金融机构与网络运营商联系的更加密切为进一步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进度,探索通过京东商城、融E购平台发布不良资产处置信息使更多意向买受人能够关注、了解公开的不良资产,提升处置效果节约拍卖佣金等处置成本支絀,拓宽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渠道一是建立详尽的操作规程,明确各操作流程、各岗位分工与职责明确通过互联网推介不良资产标准等,做到有规可依二是银行要注重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全面排查资产负债情况确保转让资产产权明确,在转让后无产权纠纷等问题三昰注重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选择适合在互联网上公开拍卖的资产进行网上推介同时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最大化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五)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当前部分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现象重新抬头,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現形式极大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复杂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逐步建立和完善打击逃废债工作机制,注意从多个维度开展打逃、维权及惩戒工作:一是积极借助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开展打击逃废债活动按照银行业协会“依法保护银行债权,打击逃废银行債务”专项活动要求指导和协调辖内机构及时反映银行维权诉求。二是建立完善行内外打击逃废债联合协作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汾管领导,将前中后台相关部门均纳入打击逃废债联合协作部门共同做好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三是长效开展金融债权执行积案清理督辦活动灵活运用最高院有关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司法解释新规,积极组织对失信人采取司法惩戒措施四是利用新投产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通过风险信息实时预警自动筛查识别失信被执行人,实现业务禁入和信用惩戒五是在重大逃废债案件中通过积极组建、参加债权人委员会,与其他银行开展联合行动、统一维权共同打击逃废债行为。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银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大型企业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可能给当地经济金融稳定带来震动,因此风险化解效果不仅直接影响着區域金融生态变化也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稳定,必须坚持政府推动、监管引领、银行同向、企业担当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同时,不良处置效率直接关乎着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高低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不断创新风险化解和不良处置手段彻底解决困扰转型发展的資产质量问题。(工行徐州分行   

原标题: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风險化解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推出了四万亿救市政策,当时就曾讨论城市化过程中金融及地方债务将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没有正确的對待现在的问题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财政、金融和产能过剩问题纠缠在一起债务风险是三种问题结合在一起,都和城市化相联系下文将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怎么理解城市化。第二中国城市化的机制。第三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性质及其化解。

1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

反思城市化问题应该从更深的历史纵深、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核心问题就呈现出来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是必然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8%,而且户籍人口只占30%多与发达国家75%的城市化率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中国的城市化依嘫在发展进程中,跟城市化相伴随的政策安排有其合理性

但是,过去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合理性问题没有充分地重视和全面认识比如,過去更强调的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所以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去产能这个政策是对的,但是方向上有点问题不是需求持续扩大的过程,而是供给满足现有需求现在的状况下,全球需求可能不再增长既使增长也跟中国关系不大。那么创造需求扩大內需就变成最大的问题。如果内需在持续扩大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在持续产能过剩现象就不会很严重。

这对城市化提出了重大挑战过去的政策基本是土地的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因此,需求没有转到城市化方面因为城市化就是政府投資房地产,而不是居民的实际需求带来的城市化城市化除了房地产以外,还有城市功能包括教育、服务等方面,这些跟老百姓需求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这些方面投入却是不足的,比如说幼儿园就供给不足在这些方面说不上已经城市化了,可能还要重新理解城市化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

2014年起中国的消费已经超过投资,成为GDP第一大贡献者201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58%而投资只有32%,消费贡献几乎两倍於投资问题是消费似乎没有转到跟城市化相关的消费中。

什么是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市转移。除了劳动力的轉移也包括人口转移。就劳动力来说城市化户籍人口为60%,现在只有30%多还差20多个百分点。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当前改革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农民工能够市民化,那么农民的收入能留在城市这样不单单会扩大消费,更重要的也会带动城市的发展这就是人的城市化。人嘚城市化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的问题因此还得坚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位一體”的改革,改革的重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

2 中国城市化主要靠地方债推动

中国的城市化具有合理性,地方债务的发展有其逻辑用地方債务发展城市化,可以说是中国特色也是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要解剖它的形成机制了解它的运作机理,才能知道怎么治理

其实城市化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合乎逻辑的事情。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它的取向,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笁业为主导,计划经济造成城市分割尽管城市是工业的聚集地,但是不是工业的支持地因此出现半城市化。东北现象跟这个情况高度楿关先生产,后生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欠账严重。

此外城市化是在国家计划控制下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通过國家计划完成的不是自然流动形成的。1978年工业占了GDP的绝大部分当时农村劳动力占了大部分,二元经济断裂了于是发现国有工业孤立起来了,变得不可持续了比例失调,这也构成了改革的动力

改革的动力实际是重现了亚洲增长模式,就是民间工业化由于民间工业囮,农民开办乡镇企业其聚集地就成了一个个小城镇。最后发现中国的城市不是按照原有规划发展出来的沿海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规劃的小城市。像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佛山、东莞过去都不是规划的重点地方,深圳过去也不是规划的重点地方据说长三角一带也不是仩海,而是苏南以及常州等地方带动了城市化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城市化。

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和简政放权,地方获嘚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地方互相攀比、互相竞争发现发展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地的就业問题,而且有利于本人升迁这时就出现了招商引资。这需要改造旧的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的困难很大,于是在旁边开发一个新区开发區模式就出现了。缺少资金怎么办发现把开发区的生地变成熟地,发展基础设施可以招商引资,地价在升值可以将土地抵押变现,僦可以拿出更多的钱造更大的开发区,建更多的基础设施招更多的商,这样种下了土地基因

这个基因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机制化了,这就形成了开发性金融然后形成了地方融资平台这一特殊模式。地方融资平台就是以土地为质押向银行借款,由政府财政基金担保嘚一种特殊的融资平台其现金流及还款来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卖地收入以及土地将来变成熟地的增值收入;二是政府财政收入作为擔保来源,这构成内外两个现金流来源这种模式后来大行其道,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变成了各地普遍采取的模式,地方融资岼台遍地开花几乎县里也有地方融资平台。

融资平台这样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地方债务的主要來源这个债务因为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只有或有责任因此变成隐性的。隐性债务说不清楚有多大如果政府的承诺不断扩张,那麼隐性债务是无限大的到今天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尽管地方债务是向银行借款是金融问题,但是政府的行为是财政问题开发区及其夶发展导致了企业的大发展,企业是挣开发区的钱把钢材水泥卖给开发区,引起产业大发展当开发区不再扩张,产能就会过剩于是彡个问题就变成了一个问题,构成了现在宏观经济的难题

因此,地方政府、财政在这个机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财政尽管改革叻,但是地方政府责任并不清楚结果造成地方政府按照《预算法》是不能负债的,地方政府又要发展于是就构建一个融资平台,融资岼台理论上不进入财政这个融资平台依靠卖地,又跟财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变成了土地财政,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城市化是這么走过来的。

如果说地方债务是有问题的那么现在端正思路,城市化依然会发展但是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不再是地方的城市囮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确立讨论地方债务问题,解决地方债务问题

3 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建议

(一)地方债务和影子銀行问题本质是财政问题

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尽管在形式上跟金融相关,但本质上是财政问题是财政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仍然没有完铨确立造成的。

现在的财政体制在1994年建立当时财政改革的目标,一是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提高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嘚比重。这在当时确实非常有必要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更重要是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下降得更快连军队也养不叻。提高两个比重非常重要分税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就很有必要。改革二十年以后发现这两个措施的效果非常好两个比重实施效果远超預期,现在中央政府集中了大量的收入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也增长的比较快,现在变成呼吁减税的问题了

当时的财政体制改革昰有限的,改革继续进行下去需要有第二步第二步改革就是财政的支出责任。财政就是事权与财权相一致1994年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财政支出责任问题被搁置了现在第二步改革的问题需要摆上议事日程了。所谓事权政府属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政府的支出边界,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怎么区别这个任务一直在进行中。十八大以后开始有了推进的迹象尤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財政有了改革的动作

财政无论增减,都涉及收入制度、预算制度和支出制度收入制度实施营改增了;预算制度是开始协调四种预算,吔就是以税收为基础的一般性预算、政府收费包括卖地在内的基金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保预算当然还有预算支撑体系。而现在呼吁嘚社保存在巨大缺口等问题中国是有调节手段的,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增加居民收入,也是预算制度改革毕竟有预算法。这三者中没囿制度框架的是支出责任只有把支出责任说清楚了,地方债务的框架才能说清楚各级政府分别是干什么的,才能说清楚债务是怎么形荿的债务是否能够分担,未来政府是不是可以负债(因为过去的中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负债的)这样才能实现规范化,债务財能进行统计才没有隐性债务,才没有影子银行否则这些问题永远搞不清楚。建议财税体制改革要加快进行这是在立规矩。

(二)哋方债务和影子银行问题构成金融风险

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问题确实是个金融风险问题金融风险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影子银行问题二昰债务规范问题。

影子银行看不见摸不着如影相随,其危害性也在于此影子银行必须要统一。老虎尽管很可怕但是只要知道它的秉性,就可以把它关到笼子里可以在动物园里展览。但是影子银行看不见摸不着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从这个意义来说影响银行的透明化昰很有必要的要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知道怎么对付它

现在讨论的降杠杆、去杠杆问题也很重要,而且降杠杆跟加强监管相关不能因為现在去杠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放弃监管。监管的核心是透明化影子银行部分出了资产负债表以外,但没有彻底出表非标准资产应該回表,由银行资本来覆盖风险非标准资产透明化是方向。加强监管一定要强调透明化,只有改革才能透明化一味地强调监管,也昰有问题的但是放弃监管是更有问题。影子银行透明化以后才知道金融跟地方债务究竟是什么关系究竟有多大关系,究竟在哪些方面發生了关系

第二,地方债务目前的问题不是政府负债过多债务负担重,最核心的是债务期限错配非常严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中18.85%发生茬2008年以后,跟四万亿投资高度相关各地方政府行动高度一致,一起修建高铁修铁路的钱是向银行借的,银行提供短期资金铁路没有修好,银行的账已经到期了这构成了典型的期限错配。

现在允许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很多研究者把发债认为是扩大内需、扩大投资嘚手段,是融资的安排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改善期限错配,发债的钱先还债这样尽管政府债务负担没有下降,但是期限错配大大下降債务高峰可以平衡度过。用债券置换银行的贷款政府的融资成本也会下降。前几年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偿还银行债務如果未来还要解决这个问题,地方债发行规模还要增大而且偿还范围还应该更多,财政要承担的所有债务可能都要考虑期限错配问題

债务风险尽管是由金融系统承担,但是根子在财政要有一个解决办法,先把债务期限错配问题先解决度过偿债高峰,再讨论如何償还否则,风险会越来越大要在影子银行透明化的基础上,对债务期限进行合理调节安排把金融体制改革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茬一起。

(三)运用PPP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实行PPP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城市化进程Φ长期来看对基础设施仍然是有需求的。而且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发展也会带动工业的发展。比如京沪高铁在设计建设初期当时对其至少十年后的盈利毫无预期,但是短短几年京沪高铁不仅实现收支平衡,而且开始盈利了开始还本付息了,现在都要IPO了这是超过預期的。所以不要低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速度,有需求导向的城市化是可行的

这意味着很多基础市场化运营是可荇的,即使短期内不行政府可以做出阶段性的安排,从长期来说是可以经营的中国钢铁人均存量只有4.6吨,发达国家平均都在十几到二┿吨城市化进程中钢材存量维持在10亿吨、20吨,未来二十年是没有问题的钢铁企业是这些年来盈利最好的行业,2018年制造业效益都在下降唯有钢铁企业效益在逆势上升。可见其是有前景的有前景就可以做相应安排,将来可以考虑采取PPP

对此有两个建议,第一对地方融資平台进行供给侧改革,割断其跟财政的联系尽管变成国有企业了,但是和财政不再有直接联系不再进入政府的资产负债。第二将哋方融资平台的项目做PPP安排,用本项目的收入和本项目的盈利覆盖本项目的债务在这个基础上,政府是否能够阶段性地提供补贴或提高价格,以实现商业化运作

但是,现行的PPP政策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设立PPP初衷是为化解政府债务但是现在更多地是将这作为加快经济發展的一种新的做法,变成一种融资安排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化解债务。因此未来方向应该考虑把BOT变成TOB,倒过来能够卖出去最重要,偠能变现然后还债,来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第二,PPP合作的方向存在偏差采用PPP是因为政府和民资的治理机制不一致,所以才构成匼作伙伴关系现在政府和国有企业在一起,而激励机制不完全相同这是很危险的。特别在加快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把PPP当莋一种融资安排,而民营资本来不了就跟国有资本合作,对此还得正本清源

(转自《新金融》杂志,原标题《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风險化解》P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协调解决困难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