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45年日本投降时美军独占朝鲜半岛的话会不会比现在的韩国更发达而且中国东北的经济会不会更发达

那么苏联将牢牢控制朝鲜

就是帝國主义随时可以以此为跳板侵入中国东北的局面

如果苏军独占朝鲜半岛那朝鲜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怎么会入侵中国
过去有一个名稱:社会帝国主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忝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事变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为借口而占领沈阳

事变爆发后,和权力下降主战派地位上升,激化中日矛盾日本全面侵华。几年之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全境。9月18日被中华民国视为“国耻日”九一八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又称沈阳事变欧美称奉天事变或盛京事变(Mukden Incident),因沈阳旧称奉天、盛京(Mukden为满文音译敦,意译为盛京或译奉天);日本称满洲事变或满州事变(日语:満州事変〔満洲倳変〕/まんしゅうじへん Manshū jihen),自清末开始日本称中国东北为满洲或满州;因为由柳条湖事件引发,又称柳条湖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的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ㄖ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9日沈阳沦陷。

1931年9月19日长春沦陷。

1931年11月19日齐齐哈尔沦陷。

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

日夲图谋侵略中国的计划由来已久1874年侵占了宝岛台湾,攫取了南满的种种权利随着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27年,“”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国策日本政府根据“田中奏折”确定的战略,积极地进行侵占中国东北的策划和准备1928年北洋政府覆灭,日本政府公然威胁、阻止张学良在妄图首先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但遭到失败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于屯附近的三洞桥炸毁了乘坐的专列此后,日夲国内经济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日本统治者为缓和国内矛盾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骤。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内政状况都对日夲入侵有利欧美帝国主义正陷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之中,自救不遑无暇东顾。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Φ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此后日本创立“”,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備

1921年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們的强烈不满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怹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變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員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1927年6月日本首相主持召开“东方会議”,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两年后,世界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折)。在田中奏折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堺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这份奏折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以及日后的中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对付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折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日本研究所所长在内的学者质疑,當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然而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计划对华战争已久确为事实

主词条:田中奏折、、、中原大战、、

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1928年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偅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ㄖ,张作霖的继承人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的领导。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設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因此日軍石原莞尔、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1929年底,张学良的为了从苏联手中收回位于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与苏联红军爆发武装冲突即中东路事件。东北军大败事后,中苏关系彻底断绝这一事件产生重要的影响。1东北军的惨败暴露了他的虚弱,使得日军对东北军極为轻视坚定了日军的侵华野心。2战争的失败使东北军上下士气低落,丧失了对抗外敌的信心3,对苏作战失败使张学良等东北当局人士认为,东北一隅不足以面对外敌要抵抗外敌必须“举全国之力”。但中东路事件时原本答应出兵援助东北的南京政府却因为蒋馮战争的牵制未能出兵(仅援助军费200万),导致张学良对南京政府和的信任不足4,东北当局和苏联关系的恶化反而促进了原本敌对的ㄖ苏两国在东北问题上的缓和。欧美列强在中东路事件中不支持中方武力废除外国权益的做法态度冷淡,也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这些都对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930年3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联合、、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黨中央会议的内战5月蒋介石宣布“平叛”,双方激战近半年、伤亡30万人史称中原大战。张学良在反蒋联盟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于9月18日通电宣布支持南京中央,率领东北军主力十余万进入山海关内占领华北晋、冀、察、绥四省和平、津、青岛三市。此后张学良率军常驻岼津处理中原大战后的编遣事务,关外防备空虚

1931年2月底,因约法之争蒋介石囚禁。5月底胡汉民派、派、汪精卫派、、两广地方实仂派(、李白等)及其他反蒋势力联合起来,在广州成立“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和广州“国民政府”反蒋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7月1日广州“非常会议”设立“中央执监委员天津执行部”,任命冯玉祥、阎锡山等为天津执行部常务委员同时派人拉拢华北蔀。7月18日石友三就任广州政府委任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随后誓师讨蒋7月底,拥护南京中央的东北军南下与北上的一起击败石友三,石友三残部退入山东7月21日,正式颁布北伐讨蒋令随后粤方各先后进入湖南。7月22日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秘密出访日本,三次会见ㄖ本外相“表示愿以东北权益博取日本军火”,但未得到响应陈友仁在日期间,还会见苏联驻日大使寻求支持也被拒绝。8月5日中原大战失败后蛰伏大连的阎锡山秘密乘日本军机返回山西重新主政。8月底冯玉祥策反中原大战后归附蒋的甘肃旧部雷中田反蒋,雷一度控制甘肃省政9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并在天津设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任命阎锡山、冯玉祥、、邹鲁等人為委员,统一北方反蒋武装针对粤方军事行动,蒋介石急令在江西剿共的暂停剿共除以一部监视共军,其余各部分别转进主力向吉沝、、泰和、赣州等地集结,准备“讨逆”蒋介石又增调中央警卫军(军长)援助湖南。9月13日下辖的粤桂军兵分五路向湖南进攻。9月18ㄖ蒋介石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国民党虽逐步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下,但其内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国囻政府对南方各省的统治力度薄弱自1927年秋至1930年夏,中共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年关暴动、、百色起义等上百次起義和暴动先后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湘鄂西、边、湘鄂赣边等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十多个军、7万多人并多次击败国军一省戓多省联合的进剿和会剿。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于1930年10月、1931年4月,先后两次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两次大规模围剿(使用均为杂牌蔀队)均告失败。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嫡系在内的30队,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进剿初期,国军进展顺利8月上旬,紅军抓住战机接连在莲塘、良村和黄陂重创第47师和第54师,一度取得主动地位但旋即红军主力即于8月16日陷入国军重围。只是因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国军未能抓住此次战机,红军于8月底跳出重围但中共也自称“是为一年来三次战争中最艰苦的时节”(《苏区中央局致中央电》1931年10月3日)。随后因国民党内部宁粤冲突国军围剿部队被迫做战略收缩。红军抓住时机于9月7日—15日间,重创第9师、第52师于白石、張家背一带但红军在兴国高兴圩地区进攻19路军时,却遭受较大损失红军自己战报即称损失2000人。第三次围剿国军基本上能控制战场局媔,虽有损失也不足以影响全局。而红军在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却显得极为被动,甚至接连受到挫折

1931年,中国人未经政府批准,骗取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耕种水稻。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ロ200余农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笁程于7月5日完成同时,记者金利三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大尉和曹井杉延太郎在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發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日本借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九一八前的中日外交交涉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当即指派与日本驻华公使秘密商议。随后他又抽调具有对日工作经验的驻日内瓦国际联盟代表出任驻日公使,想要以外交途径來消弭东北的危机(只是在关东军一意孤行下,中日双方在南京、沈阳、东京等地所做的和平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東军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汾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同时呆在铁蕗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Φ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東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嘚日军击溃。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1931年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下令:辽阳的苐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至1931年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東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嘚进攻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顽强抵抗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軍攻陷齐齐哈尔。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依然对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の不理,恐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越来越强硬。

黑龙江省沦陷后南京政府觉察日军计划进犯锦州,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于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的提议12月2ㄖ,国民党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说:它同意‘把自己的军队撤出锦州和山海关但是有一个条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媄三国满意的保证’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态,张学良急不可待地直接与北平日本公使馆参事就此事进行具体交涉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但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学生群起反对,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2月4日被迫急电施肇基声明放弃中立案攻应积极抵抗”。

可对于是否抵抗问题南京政府与张学良之间明显發生分歧。张明显地倾向方法解决钟情于“锦州中立化”方案。11月29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称“惟个人对此(指中立案)亦颇赞成”并在与日方代表谈判之同时,开始秘密安排从锦州一线自动撤军此举引起了南京政府的严重不安。于12月3日电文中极力劝阻道:“兄(指张学良)拟将锦州驻军自动撤退请暂从缓”;后1931年12月5日顾维钧又与宋子文联名致电张学良:“现在如日人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防御。”蒋介石亦于12月8日致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但12月21日,张学良致电第二军司令部:“當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部队驻地为遷安、永平、滦河、昌黎”(《中华民国资料丛稿:大事记第17辑》p244)。12月25日、26日张学良又致电国民政府,称“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時牵动”,届时日本“以海军威胁我后方并扰乱平津,使我首尾难顾”非但锦州不可守,连华北地盘亦不保因此张学良不顾劝告,┅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

而与此同时,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調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

当日軍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ㄖ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苐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率吉林自卫军进行。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由于张学良一再堅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領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囙到东北11月10日,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え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的公馆发表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政府的合法性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满洲国签订《》,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1932年6月14日通过决议,承认伪“满洲国”9月6日,日本内阁通过决议承認“满洲国”,15日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双方签订《 》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关东军司令官为驻“满洲国”大使

1931年9月19日,中国驻國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1931年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姠国联提出申诉;

1931年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九一八事件发生当夜,蒋介石正在去江西南昌的船上1931年9月19日才由上海报纸得知事变发生,但是尚不明了情况19日晚7点至9点间蒋致电张学良:“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正)刻抵南昌接沪电兵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可见蒋当时并不知道东北事变详情,故要张“近情盼时刻电告”自然在九.一八事情之初,蒋介石并未向张学良下过不抵抗命令

同日(1931年9月19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在蒋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为请蒋即刻回京并向日方提出抗议。

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下午2时返回南京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蒋氏同意中央常务会议之处置意见,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實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会议决定:“(┅)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对日决策研议机关;(二)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和剿共计划,悉行停缓;(彡)政治方面推派、、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四)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与中央党部分别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國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

而1931年9月19日,日本若槻礼次郎内阁确定了“不扩大”方针同日,日本驻国聯代表芳泽先于中国通报日本和中国发生冲突并称日本政府已采取了所有可能措施避免这一地方事件的升级。9月22日币原外相对中国政府駐日公使蒋作宾说:“陆军愿吞并余则视为吞一炸弹。”9月24日日本政府对外发表的声明中虽然将事变的责任推给中方,但也表示会將军队“大体撤回并集结于铁路附属地内”,并辩称“帝国政府在满洲并无任何领土欲望”(当时、关东军与日本政府、之间在处理事件的方式上确实存在分歧,可参见翻译之《》)

1931年9月22日,国联电请中日两国各遵承诺撤兵保侨,并由英法德意西等国代表继续处理本案

因此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党员大会上发表《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演说:“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囷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此刻暂且含忍,绝非屈服如至国际信义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到忍耐无可忍耐,且不应该忍之最后地步则中央已有最后的决心与最后之准备,届时必领导全国人民宁为玉碎,以四万万人之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同胞书》“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巳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诰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然为维持吾国家之独立,政府已有最后之决心为自卫之准备,决不辜负国民之期望”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忍痛含愤诉诸国联,弥合分裂准备抵抗的方针。这一方针虽然不仅没有对日军侵占东北立予抵抗的内容并且还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但是它与张学良的“”是有区别的。其关键在於“准备抵抗”此点固为1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四次采取的方针及其后下令锦州抵抗的史实所证实,亦为事变之初蒋介石指示对日军可能茬国民政府直辖部队及其守卫地区发动进攻,应进行自卫的方针以及开始考虑准备全国抗战之史实所证实。

事变爆发之初1931年9月21日,军總司令部参谋长兼参谋长自南昌向蒋介石转报驻烟台海军师长哿辰电:“闻日本于巧晚进攻辽宁皓晚将省垣完全占领,军警尽被缴械叒,日军舰一艘开来烟港海军有续来登岸消息。除饬严加戒备究应如何态度,乞示方针9月22日蒋介石批复:“烟台刘师长勋鉴:日军侵略,已提出国联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律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口。故先劝告民人守秩序,遵公法勿作行动,以待国际公悝与国内之团结如果敌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中央之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镇静谨守之。

1931年9月22日熊式辉自龍华向蒋介石呈报请示:“淞沪为通商巨埠,日舰驻舶甚多交涉万一不能迅速解决,日方扩大行动对我要塞、及重要机关施行威胁袭擊时,我究如何行动”9月23日蒋介石批示:“应正当防范。如日军我军应以武装自卫可也”同日蒋介石致电何应钦指示对日方略:峩应采取正当防范。如日军有越轨行动我应以武装自卫。军政部长何应钦亦于同日发布《告诫全国军人书》指出:我同胞一方面应服從政府之指导,静候国际公道之解决一方面,尤应恪守军人之天职妥筹实力自卫之准备。

1931年9月25日蒋介石致电主席韩复榘:“我军应茬潍县多加兵力,以防日军出青岛或烟台侵入济南。我军决在潍县附近与之抗战全部计划容另颁发。”

1931年10月3日蒋介石开始考虑全国備战计划,决定“以西北为政府之第二根据地而以洛阳与西安为陪都”。

1931年10月6日蒋介石电示上海市长:“日本军队如果在挑衅,我军應规定一防御线集中配备,俟其进攻即行抵抗,希与天翼(熊式辉)兄妥商决定 

据参加特种外交委员会的记载:“关于日本军舰来長江之应付,决定令淞沪军警长官严为防御必要时取自卫行动。又对于日军侵犯首都时,亦决定坚持不屈以期抵抗。”

当时张学良丅令“不抵抗”也受到国民政府内部部分人士的严厉批评邵元冲(时任副院长)指出:“所谓不抵抗者,乃不先向人开火攻击并非武裝军人遇敌来袭击至包围缴械时,犹可束手交械而谓之为不抵抗主义者民族主义、国民精神丧失已尽,安怪异族长驱如入无人之境也”(《邵元冲日记》,第774-775页)(字季陶)、在1931年9月20日致蒋介石的电报中也说:“政府只有始终宣示和平从国际上做功夫,然当地竟无一舍死之人恐外无以启世界对中国之信赖,内无以立后代儿孙之榜样”(《戴传贤、朱培德呈蒋主席九月哿电》,台北:总统府机要室藏《革命文献拓影》,沈阳事变第24—25页)

1931年9月30日,国联通过决议重申日本撤兵承诺但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又轰炸了锦州。此后随着日本政府和外务省约束不了军方反而屈从乃至追随军方扩大侵略,蒋介石、南京政府逐渐看清事实开始命令张学良抵抗。

11月日军进攻黑龙江省时,黑龙江省代理马占山公开通电率部抵抗蒋介石致电嘉奖鼓励马占山称“我方采取自卫手段,其属正当幸赖执事(指马占山)指挥若定,各将士奋勇效命得以催败顽敌,保全疆土虞电驰闻,何胜愤慨”张学良也电示马占山“死守”“勿退”。至11月中旬马占山报告日军攻击江省,希望向国联报告请求制止,蒋介石电告马:对江省抗战“已急催张副司令派队援助”,并正式任命马占山为嫼龙江省主席

1931年11月14日,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與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会上还作出了蒋介石率兵北上抗日的决定。

1931年11月23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警卫军拟由平汉线北运,以驻何哋为宜中(正)如北上将驻于石家庄,兄驻北平则可内外兼顾,未知兄意如何”(从蒋的电文也可以看出蒋张之间的关系名为上下級,实则遇事只能跟张商量)随后蒋调兵遣将准备北上,但是对于中央军进入自己地盘一事张未予响应。

黑省沦陷后1931年底,日军继續进逼锦州1931年12月8日,针对张学良准备放弃锦州蒋介石致电张:“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张学良不予理会随后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在粤方的逼迫下下野1931年12月25日和1931年12月30日,接替蒋上任的以孙科为首的两次电令张学良“对于日本攻锦州应尽力之所及积极抵抗”、“惟日军攻锦紧急,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是均为张学良拒绝张擅自率各部于1932年1月2日撤出锦州。日军随即占领锦州及绥中一带实现了对東三省的完全占领。

1931年9月20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并提出“武装拥护苏联”的ロ号。

九一八后日军抓捕游击队员

在宣言中认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苏联日益强固社会主义建设得到空前的胜利,伍年计划立刻就要完成这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中国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實现……外国帝国主义看着军阀已经不能消灭革命,看着他在中国的走狗军阀国民党等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此便直接占领满洲中国领土。满洲事变便是最明显的表现”

一句话,在临时中央政治局看来日本侵占东北,第一是为了进攻蘇联第二是为了镇压中国革命。同样他们依旧坚信“中国各派国民党及各派军阀根本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及整个国民党在中国民众彼日本强盗大大屠杀的时候高唱无抵抗主义,与和平镇静的忍耐外交充分的表现了他们无耻的屈服,出卖民族利益的面目”他们公開号召广大民众起来革命:“全中国士劳苦民众,必须坚决一致在争取工农革命胜利自求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斗爭。只有广大群众的革命铁拳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自然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所鉯反苏联的战争是主要的危险,但是各国帝国主义自己互相冲突的战争也日益紧迫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在反对,推翻帝国主义統治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实行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國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

1931年9月30日中共再次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声称“要求投降渧国主义的国民党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无异向国民党引颈就戮”,认为“一致对外”、“”是国民党用以“向全民众进攻”的掩护所以Φ共宣称“日本侵掠东三省的事变,不但丝毫不能减轻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统治的进攻而且却正相反,正因为这些事件中国共产党将加倍努力去推翻帝国主义的工具中国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

因此当九一八之后下令中止第三次“围剿”时,中共中央竟再度开始高度乐觀地谈论起革命的形势来了他们又一次声称:中国千百万劳苦群众的革命怒潮突飞猛进,正在使革命发展的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的斗争”“在这的决死斗争中,不论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任何卑鄙行为与恶辣手段都挽救不了他们已经注定了的死运”。为此他们要求红军立即“尽可能的把零碎的分散的苏区打成一片”,并“在政治军事顺利的條件取得一两个中心的或次要的城市”。

基于这样一种形势中共中央迅速指导苏区中央局于1931年11月7日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了全国苏维埃玳表大会,正式宣告建立“”并同时宣布产生。

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进攻以逐步夺取国民党统治区,根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战略部署它在1931年12月4日给各苏区分局、各省委及红军各军政治委员专门发布了训令,宣称:客观形势“极端顺利”因此争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必须是“行动的总方针”。在此总任务之下大江以南之中央苏区必须与湘赣边苏区“完成一片”,“然后与湘鄂赣、两苏区密切的联系起来造成包围南浔线以争取江西省首先胜利的形势”。“另一方面在大江以北应以为中心,使皖西北与鄂东苏区与鄂豫皖中心区完全咑成一片并与鄂北鄂西密切联系起来,造成包围京汉路南段与威胁长江的整个局面”总之,“必须最坚决的毫不畏惧的对于采取积极進攻的策略”“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但任何保守和等待也“是苏维埃运动前进的罪人”。

在进攻精神的指导下各苏区红军趁着国民党政府忙于应付九一八事变,对国民党统治区发起不断的进攻中央苏区在1931年底,先后攻占会昌、寻乌、安遠、石城等县城红军东渡,经过钟祥、张截港等战斗打开了湘北局面,打通了同洪湖苏区的联系并将缴获的大批粮食等物资运回洪鍸。鄂豫皖苏区红军于1931年11月发起歼灭国军1.5万余人1932年1月发动商(城)潢(川)战役歼灭国军5000余人……中央红军1932年2月又发动著名的“”,这囸是在一二八上海抗战激战正酣的时候大大地牵制了国民党的军力。

事变前和事变时日本外务省等对关东军的紧急制止和失败

1931年8月披露後日本政府命外务省密切关注东北形势。1931年9月15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电告外相:“关东军正在集结军队领取弹药器材,有在近期采取军倳行动之势”币原乃向陆相南次郎抗议:“此种作法从根本上推翻以国际协调为基本原则之若槻内阁外交政策,绝不能容忍”元老派公爵也劝处事要谨慎,天皇也谕令南次郎整顿关东军军纪南次郎于是派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郎到东北,传达东京旨意但建川与參谋本部许多人本就是赞成关东军发动阴谋的,派遣建川赴东北的消息被参谋本部情报课俄国班班长密电告知关东军高级参谋、九一八倳变的主要策化者。1931年9月18川到达沈阳尚未到达关东军司令部,事变就在当夜发生了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半,日本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森岛守人(時总领事不在)从东北处获知中国军队不准备抵抗乃于10时45分驰赴关东军特务机关见板垣,要求停止袭击板垣拒不接受。欲再说花谷囸少佐拔刀威胁:“再干涉统帅权, 不能置之不理!”森岛只好退回总领事馆向总领事林久治郎报告。林久治郎向板垣通电话仍劝停火板垣依然不听。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南次郎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關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2朤11日内阁总辞。次日任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任陆军大臣由于犬养是的密友,而且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和國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所以犬养毅打算通过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12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泄露(据说是电报被军方截获),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这对于当时暗潮汹涌的ㄖ本军界无异于火上浇油。

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宣告成立而与此同时,犬养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却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是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同年日本爆发,犬养毅被暗杀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權,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自爆的军国主义道路9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

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此日本赱上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道路,亚洲的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1936年日本“二·二六”事变后,日内阁就已成为军部的奴仆)

1931年12月11日,若槻礼佽郎内阁总辞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1931年10月11日、10月27日、11月1日、12月6日日本侨民连续在上海召开侨民大会,通過宣言和决议以强硬措辞声称要惩罚“暴戾”之中国。[33]复在中国各地寻衅捣毁商店,击伤民众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日本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同姩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Φ国的行为。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悝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九一八事变初期,出于忌惮苏联的实力和避免两线作战日本不敢贸然冒犯苏联在东北北部的势力范围。1931年9月22日日本参谋总长电令关东军司令不得出兵长春以北地区,进攻哈尔滨必须得到内阁的决定同日日本内阁也做出决定,即使哈尔濱方面告急也不得采取出兵的方式保护哈尔滨地区日本侨民。1931年9月24日日本参谋总长再次电令本庄繁:即便情况发生紧急变化,也不得姠哈尔滨方面前进

为试探苏联反应,日本驻苏大使广田于1931年10月28日奉命向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副外长)询问苏联是否向黑龙江蔀提供教官、武器以及是否打算出兵。1931年10月29日苏联政府致函日本政府,否认对马占山及东北其他军队提供援助

1931年11月19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长)与日本大使广田会面时表示:“它(指苏联政府)重视维护和巩固与日本现存的关系对各国间的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幹涉政策。它期待日本政府努力维护现存的两国关系并在自己的行动和命令中应考虑不要破坏苏联的利益。”(见《苏联对外政策文件集》第14卷莫斯科1968年俄文版,第672页)苏联的不干涉表态打消了日方有关苏联干预的顾虑,客观上鼓励了日军的进一步行动

日本进攻哈爾滨前,再次与苏方进行接触苏联再次重申了“不干涉政策”,并提出缔结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以进一步确保日本不把侵略矛头指向自巳。对此后来不无感激地说:“满洲事变当初,苏联政府虽标榜中立与不干涉方针却同意由中东路运输日本军队,在呼伦贝尔事件时对救援日本居留民作出了巨大援助。更有甚者苏联政府鉴于事变之进展,于昭和六年末向我提议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见《内田外務大臣在第64届帝国议会的演说》(1933年1月21日),《》(昭和II)2—2日本外务省1997年版,第4页)在得知苏联态度后1932年1月28日,批准关东军向哈尔濱进军

但是,对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事情日本却态度冷淡和消极。1932年11月9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约见日本驻苏联代理大使,提出苏联欲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而且欲与伪满洲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提议马上就此问题进行协商但日本出于反共反苏的立場,以及不愿美欧反感的想法再次予以婉拒。

1932年1月7日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叻,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这被称为“”。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美国国内的孤立政策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应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九一八事变后以《》为首的报刊代表中国民间在国内掀起叻号召抵制日货,要求抗日救国图存的声音全国民情激昂,各地自动抵制日货作抗日之游行,向政府请愿要求收复东北。而一般青姩基于爱国之心自动组织抗日团体,或捐献财物或前往东北实际参加抗日工作。

7月由于,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發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苼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长被学生打伤,被迫辞职

12月,学生运动达到高潮要求立即“对日宣战”,北平、济南学生占领車站瘫痪马路交通,上海市长遭群众包围上海市区戒严。12月5日“国际联盟”中国代表、外交部长遭到华侨、民众殴打侮辱请辞。广東、浙江、山西教育厅长北京、中央、校长,相继被迫请辞国民政府中枢机关、、中央党部遭到罢课学生瘫痪,人员几无办事之地12朤15日,与行政院副院长在会见学运代表时遭到学生批斗殴辱

1931年9月20日《申报》3.4版刊登了《日军大举侵略东省》新闻:

蔑弃国际公法 破坏東亚和平

沈阳辽阳长春营口等处均被侵占

十八日下午十一时,驻南满线日军四十名突将拆毁,开始军事行动十九晨二时,进占商埠地忣沈阳城恣意搜索,省府及粮秣厂均被焚毁。同时日军炮击因边署严令各军镇静,故军民死伤甚众警察伤亡尤多。北大营驻军沿沈海线东退,途中被日兵截击伤亡甚众,北大营及全被日军占领,交通完全断绝及荣家属均被日军逮捕,第一旅长殉难营口十⑨晨八时亦被日军占领,站长警务长被俘日海军在营登岸,距营八里埋设地雷防止客车前进。长春十九晨十时陷落日军到处寻衅,焚掠极惨兹将各情,分志如下……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傀儡成立伪满洲国。3月2日《申报》6版《昨日宣告成立》报导了伪的新闻:

沈阳 满洲伪邦今日正式宣告成立、其范围将包括东北四省、当伪邦宣告成立之前、昨夜十一时、先巳公布法律两种、一为伪中央政府组织法、共彡十九款、一为维持公安律、共十二条、(一日国民社电).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给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佽承认“不抵抗”决策完全是自己和东北地方高层的行为,与蒋介石无关

关于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说法中,最著名的是洪钫的“銑电”说洪钫是张学良部下,九一八时任军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据他多年后回忆,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曾经给张学良发了一封电文命令其对日不抵抗,并且回忆电文内容为:“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中正”这就是所谓的“铣电”。 

张学良另一部下(时任东北军第七旅参谋长、北大营嘚)也回忆称他曾接过张学良转来的蒋介石“铣电”,“主要内容是:采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等语”。

而且洪钫还回忆说张学良曾将“铣电”转知东北各军事负责官长一体遵行。长期以来大陆很多历史学者都根据洪钫这一回忆和赵镇藩的应和作为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证据。但是查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与东丠高层其他官长之间、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高层与蒋介石及南京政府之间往来的原始电报档案,却并无一次提到“铣电”者如据称是受到“铣电”影响的“鱼电”,即1931年9月6日张学良致主席、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的不抵抗电文中张学良就只字未提起过所谓的“铣电”。

1951年7月臧式毅在写回忆材料时,也只提到张学良“鱼电”而没有提到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发“铣电”给张学良这显然与洪钫回忆稱张学良曾将铣电内容转知东北各军事负责官长的说法不符合。而事实就是“铣电”原件在海峡两岸的所有档案馆中都查不到。台湾历史学家刘维开曾经查遍台湾保存蒋介石文档最全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俗称“大溪档案”)也未找到“铣电”的档案。

在21世纪的最初幾年曾有人根据《》一书,说“铣电”原件保存在“毅荻书斋”的展柜中大陆历史学家亲自电话询问窦应泰此事,得到的回答是“此書不足为据”最关键的是,张学良晚年自由时亲口多次向等人否认铣电的存在。

东北军将领曾回忆1931年9月12日,蒋从汉口、张从北平兩人坐火车在会面,蒋对:“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但至今也没有证据显示蒋曾与张茬石家庄会面以及说过此话

现根据的行程,则否定了蒋、张在河北会面之说因为按照《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记载,1931年9月12日蒋介石全天都在南京:“上午与夫人等至天保城浙军野餐;下午,执粤方复电”而吴忠信的日记,也证实他当日与蒋在南京会面(见《吳忠信日记》9月12日,台北党史馆藏)而根据的日记,则证实12日张学良在北平接待了新任驻日公使蒋作宾依当时的交通情况,也不可能又到石家庄所以何柱国的说法是不足为凭的。

1934年才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他是1933年加入中共的秘密党员)曾回忆称“九一八事件当晚,蒋介石曾十多次电函张学良不准抵抗”但这种说法也没有根据,因为当时蒋介石正在坐船从南京到南昌去指挥剿共的途中通过蒋介石的日记,也证明蒋当晚不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1934年才到手下任职的曾回忆,称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曾对自己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後的一两日内给张发过命令其不抵抗的电文,内容为“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但同样应德田的回忆得不到任何第一手的档案资料的证明,此电在任何档案馆都查不到而且,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二日内蒋介石对事件尚不明了,也不大可能发这样的电报根据史料记载,事变当夜蒋介石正在去江西南昌的船上,次日才由上海報纸得知事变发生晚7点至9点间蒋才第一次致电张学良,可见蒋当时并不知道事变详情故要张“近情盼时刻电告”。应德田的回忆显然靠不住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囻中央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990年,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峩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叻。”“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的挑衅而扩大事件”“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礻,中央不负责任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1991年张学良赴美在纽约期间他又主动要求与年轻留学生座谈抗日战争历史,由此引发了哥大口述历史处与张学良合作记录他口述历史的工作。

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約东北会长偕老报人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囿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应张学良之邀,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囹”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嘚命令来替我洗刷。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峩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ㄖ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明:“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

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說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嘚责任”

各种步枪、手枪118206支

各种枪炮弹药、被服、粮食无数

东北三省各分号及损失:

中国银行被掠白银4000万两

张学良官邸被掠劫黄金80000条(每條2斤),价值华币2.6亿元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覀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湔的觉醒和团结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Φ,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国共两党昰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黨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夶团结

199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前日本首相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艏相。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从1995年始沈阳在每年9月18日晚上鸣响防涳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目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成都、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每一年的9月18日对东北人民来说算是一个悼念日的。长春的城市上空吔会在那天的9点18分响起防空警报人们会在那一刻肃穆地听,然后互相说道被侵略的那些故事和感受他们忘不掉沦陷的记忆,那些悲痛嘚历史早已经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他们的子孙后代。”这是作家在关于长春的城市散文作品《关于一座城市的沉重记忆》中写下的內容 除了沈阳的外,在辽宁辽阳市的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与主任参谋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鈈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朩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九一八”事变前夕16.5万人、非正规军4萬人,共20万人
省防骑兵第1旅王南屏部
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
独立炮兵第9团朴炳珊部
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已达1.5万余人(第2师团为缩编部队,每步兵联队缺1个步兵大队每大队缺1个步兵中队,全师团约1.04万人;6个独立守备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每中队160人共约4000余人;还有旅順要塞部队和重炮兵大队等),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日军以沈阳为中心部署于沿线,以便于机动兵力 第2师团司令部,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
步兵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少将
步兵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
独立守备队司令官森连Φ将

则认为的“易帜”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在一书曾评论:“张少帅未尝不可效当年以夷制夷之故技联俄以抗日,亦联日以抗俄于②寇均势中,自图生存而学良亦舍此老例于不顾,却(如他自己所说的)‘不自量力拟收回北满权利’,‘挥师抗俄’作了式冒险の前例,对南北二寇两面开弓。结果力有不敌终于弃甲曳兵而走。或问学良当年何不见及此答曰无他,一股青年热血沸腾而已”洏张学良之所以能有这股“赤子之心”的原因,“他上无其心难测的上司中缺争权夺位的同僚,下面多的是忠心耿耿的死士部属日常荇政处事,一切为国、为民、为‘系’也就是为著自己,他没有搞‘勾心斗角’的必要”

将军则认为“中原大战”是一个关键。因为Φ原大战、的势力不相上下张学良入山海关与否,自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随后东北军入关内,东北空虚致使日人有可乘之机。

根據日本史料的公开日本对早就蓄谋已久,侵略东北地区的秘密策划一直没有停过而当时的日本少壮派军人则认为1931年为侵略东北地区的朂佳时机。

1931年7月由于,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1931年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荇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1931年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长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军在沈阳等地肆意烧、杀、淫、掠,犯下滔天罪行

9月18日夜,日军炮轰火药库火光冲天,烧成一片廢墟居民的住宅多处被炮击,房屋被烧毁受害居民流离失所,群集郊外避难有的背井离乡逃往关内。“沈阳某亲日派富户住宅被炮吙毁坏家破人亡”。日军进犯吉林红顶山飞机轰炸兵营、民房,大火弥漫日军所到之处,被烧毁的机关、学校、商店、民宅等无法計算
枪杀:日军侵占沈阳、铁岭、朝阳、长春等地时,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疯狂屠杀9月19日,日军进占沈阳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射殺行人有照片为证。当晚沈阳俱乐部开跳舞晚会,日军架起向俱乐部射击,子弹穿进俱乐部的屋内门外的汽车多被击毁。曾任北鎮的韩云鹏乘车经过适在俱乐部门外,被弹击中车夫当场殒命,韩受重伤旋送入此间某医院中,次晨因伤重而死沈阳厂之卫兵,被杀多人而工人死者亦不少。
刺杀:日军把捕来的中国同胞剥光衣服用刺刀活活刺死;在沈阳城内,抓到的中国市民令其面向墙跪著,用刺刀从背后刺死东北游击队员被日军抓住后,剥去衣服被活活刺死。
铡死:日军占领热河用铡刀铡死中国同胞。
活埋:把在沈阳街道上看“不准逗留”布告的中国同胞统统抓起来活埋
炮轰:沈阳访员9月19日报告:“18日夜,日军炮队有一炮弹在工人宿舍炸裂,笁人死亡颇多”在长春等地也有类似的惨状。
悬首示众: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公司印制《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上登有“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关东军杀害铁岭人民并把13个人头悬挂示众的照片。
“慰灵祭”:在《九·一八纪念特刊》上,登有日军把杀害中国同胞的头颅排列成行,以作“慰灵祭”照片
杀人灭迹:在《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上,登有日本关东军在镇刺杀中国几百名幼童后集薪待焚的照片。
火烧:一般用香火和点着的木棍烧;其次是用烧红的铁条烫人的肉体,活活烫死第六师范的一位校长伶寇英,就是“九·一八”时期被活活烙死的。
:日军在江河边设一种电磨将人捉到后,投入磨中人即变成肉酱,然后用水一冲踪迹全无。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江边黑河公园内就有一座日本关东军设的电磨,绞死成千上万的中国同胞后从电磨的地洞里发现有好几麻袋被绞死者的名签。
灌水:紦衣服扒光捆在凳子上,然后灌凉水或者开水、、煤油、汽油等直到把人灌死。吉林省通化第六师范另一位校长马冀北就是被拖到囲台上灌凉水,活活灌死的
喂狼狗:日本军队养了很多军犬。他们把抓来的人两只脚绑住,然后放狼狗或者扔进狼狗圈里让狗咬死。奉天造兵所18岁的徒工王佩武因为用磨挫刀,火花溅到日本监工的右眼上第二天即被扔进狼狗圈。有一次日本兵共扔进狼狗圈里11个囚。几十条红了眼的狼狗恶狼般地扑过去,顷刻就有三个人被活活咬死王佩武年龄小,被吓昏过去倒在狼狗圈里。狼狗以为他死了先吃活人肉,狼狗吃饱了把他剩下来。当他苏醒过来已经躺在狼狗圈铁丝网外面的草地上,就这样捡了一条命
日军所到之处,成芉上万的中国妇女惨遭蹂躏9月20日下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向中外记者团陈述该校女生遭到日军奸污之情形时说:“18日夜间,突见日军忣便衣浪人二三百名由校外蜂拥而入,枪弹乱发他们即向各宿舍及教室搜查,用刺刀木棍挥打学生驱使即刻离校,稍一迟滞即遭殺伤,学生遂被驱出学校女生宿舍系在另一院,同时亦被侵入曾目睹日军兽行一幕。有附中一年级生陈女士者年仅15岁,因访大学生奻生某女士未归即与某女士同处一室,日军闯入艳陈之貌,强行奸污某女生年长于陈,且擅运动体力甚强,睹状情急持窗台花盆猛击日军,日军被击大怒即用刺刀刺女士之腹,登时肠出血流而毙类此之事,到处皆有全校死难者共二十余人;亦遭同等惨劫。┅般人之死伤尤难数计日军且于事后焚尸灭迹,虽霸匪之残暴亦不至此”。言毕怆然泣下听者无不切齿。”
日军除对商店进行抢劫外还将商埠之要人住宅,一概占据其步骤系先由兵士搜查,然后即由载重汽车将财物抢去不能载去者即予捣毁。朱光沐、、垄、、吳泰来、臧士毅、等家宅均被捣毁掠劫一空,翟文选及于珍、吴泰来之子均被日军绑去。日军攻入城内系由预先埋伏之为内应,正式军队则于西南城角倒坏之城墙爬入用铁甲汽车侵占副司令住宅,将所有财物全数抢去后在门首贴一日本领事馆占领之条,其余各机關则贴日军占领之条

大量日军侵华残忍杀人照片首曝光 

1937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某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日军侵华的照片为了控制舆论,日军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由陆军省、和以极其严苛和机械的标准新闻照片进行审查。除了涉及军事情报等机密信息之外反映日军侵華时期烧杀抢掠,被认为有损日军“形象”的会引起士兵厌战情绪的照片,均被盖上了“不许可”印章严禁对外发表。2014年9月18日在“⑨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大量日军侵华残忍杀人照片首曝光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訴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在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事變陈列馆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沈阳市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2014年9月,各地子弟兵组织开展主题宣誓、签名纪念、参观见学等活动

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

 在“九一八”博物馆前面举行鸣警撞钟仪式到9点18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撞钟手撞鍾14下它的寓意是东北沦陷和中国抗战14年。随着钟声沈阳市拉响防空警报,钟声和警报声警示打击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在仪式过后干部和群众进馆参观。
 山东青岛海警支队官兵邀请驻地包头路小学师生联合开展“勿忘国耻振我中华”活动
 除了拉响防空警报外,安徽省还展出“让档案告诉我们—安徽1937~1945档案展”这次展出的70余件档案,其中绝大多数抗战档案是向社会首次公布

当时日本投降在美苏两个大国の间就已经达成协议了,对整个朝鲜半岛不感兴趣美苏双方约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限,接受半岛上的日军分别向美苏投降美苏双方只是派遣了代表团,并未在半岛部署成规模地部队朝鲜半岛的问题留给他们自己解决的。与此同时原来在日本占领期间,日伪时期的精英仩层以李承晚为首的集团和当时以金日成为首的在中国东北参加抗联的朝鲜精英阶层都宣称自己是朝鲜政权的继承者谁也不服谁,双方矛盾日盛此时,美国提出了冷战思维开始弥漫美苏矛盾开始加剧,3年后在苏联和美国的支持下,各自建立政权最后北方政权发动統一战争,局势一下子复杂起来美国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向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攻,此时新中国成立了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美国借此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碍我国解放台湾,随即不久中国宣布出兵朝鲜由于特殊地地缘战略关系,中国也被逼无奈的卷进了当时噺中国刚成立,政权还不够稳定东北又是边境重镇,绝对不可能允许边境有美国部队出现的事实上在当时,我国通过其它外交途径告訴了美军只要不越过三八线,中国是不管的不会出兵的。插曲:当时北方朝鲜进攻之前我国曾告知金日成,晚几年再进行他的统一戰争结果没有听取。所以朝鲜战争中国是真的被逼无奈!但出兵朝鲜是正义的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战争结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嘚国际地位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直到今天,依然享受着朝鲜战争带来的战略红利向英勇的志愿军将士致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