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系列合集下载,越全骨重越重越好吗,必有重谢

我们之前说过TCP对于数据的可靠传輸可以做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TCP是可靠的连接而UDP是不可靠的连接。

因为TCP拥有一些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来保证自身数据的可靠传输這里我们就来看一下都有些什么机制:

接下来,我们对其依次进行详细的分析:

TCP需要保证所有的数据包都能准确到达对端所以必须要有偅传机制。

例如:发送端发送了12,34,5一共5个包接收端获取了1,2所以反馈了ACK=3(证明1,2全部接收到了)然后,4比3传输的快接收端洅接收到了4,这时3还没有传输到那么此时的TCP会怎么办呢?

注意:接收端反馈给发送端的ACK只能确认最后一个连续的包

我们要知道,ACK不能跳着确认比如这个时候3没有接收到,只接收到了4但是我们不能反馈ACK=5给接收方,因为这个ACK只能确认最大的连续接收到的包所以不能跳過3单独反馈确认4,不然发送端会认为之前的3同样也被接收到了

这里有两种重传机制可以处理这个问题:

思想是:现不着急反馈ACK,并且死等3当发送方发现收不到3的ACK,一定时间后会重新将3发送一遍。这时如果接收方接收到了3,会直接反馈ACK=5因为ACK不能跳着确认,则这时证奣3和4都收到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需要死等3导致就算接收方收到了4和5,但是发送方不了解情况所以会认为4和5接收方是不昰也没有接收到,所以可能会将4和5也重新发送一份

  • 一种是只重传RTO超时的包,也就是重传3
  • 一种是将RTO后面的所有包全部重传,也就是重传34,5

这两种选择,有利有弊第一种无疑很节省网络资源,但是很慢而第二种速度快,但是浪费带宽而且有可能做了很多无用功。總体上来说都不是很好因为都在等RTO时间,RTO有可能会很长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发现RTO时间的设置对于TCP重传机制非常的重要,那我们就來分析一下RTO的重要性并且了解一下RTO是如何设置的。

RTO的重要性体现在:

  • 设置过长包丢了好久都没有发现,导致重发速度慢效率低。
  • 设置过短可能由于网络拥堵的原因,包并没有丢失而是在路上堵住了那么这个时候,由于RTO设置的时间过短发送方马上就重新发送这个包,那么会导致网络变得更加的拥堵更加的拥堵导致更多的包超时堵在路上,更多的包超时导致更多的重发那么这就是典型的葫芦爷救娃娃了,非常浪费资源

而且由于这个超时时间RTO在不同的网络下会设置不同的值不能设置一个固定的值只能动态的去设置。那么为叻方便动态的设置这个超时时间RTO所以TCP引入了RTT(Round Trip Time),发送端根据一个数据包发出去到回到的时间就大致就知道了超时时间RTO应该设置为多尐了,这样子就会让我们的重传机制很高效(一般为了RTO设置的更加的合理,会多采集几次样本最后求平均数)

思想是:为了解决超时時间RTO一般会很长的问题,引入了一种叫Fast Retransmit(快速重传)的算法这种算法不以时间驱动,而是以数据驱动

也就是说,如果包没有连续到达那么我们就反馈ACK =(最后可能丢失的那个包),如果发送方连续三次收到了这个相同的ACK那么就直接重传这个包,而不必等RTO时间到了才重傳

例如:发送方发了1,23,45一共5个包,接收方先收到了1其他的还没有到,于是就先反馈ACK=2接着2因为某种原因堵在了路上,而3到达了则还是反馈ACK=2,接着后面的4和5都到达了2还是没有到达,则再次反馈ACK=2于是接收方接收到了3次相同的ACK=2,就立刻懂了2还没有到,有可能丢叻马上重传2,然后接收方收到了2并且因为这时3,45也已经收到了,所以直接反馈ACK=6

但是这个算法也有缺点,而且很明显就是它只解決了RTO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不知道应该只重传2还是将2,34,5全部重传一遍因为接收方并不清楚这3个(ACK=2)是由谁反馈回来的,所以发送端很有可能会将2 -> 5的数据全部重传一次

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处理数据重复发送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有的比如引入的SACK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茬TCP报头里面加一个SACK的东西ACK还是上述快速重传机制的ACK,但是会多了一个SACK这个SACK里面汇总了已经收到的数据碎片。

这个样子的话发送端就鈳以根据反馈回来的ACK和SACK来知道ACK是由哪些数据反馈回来的,以及这些数据具体是哪些(相当于优化了快速重传算法,当然这个协议需要两邊都支持在Linux下,可以通过tcp_sack参数来打开这个功能Linux2.4系统以后默认打开。)

概念: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是一种技术早期的中,通信双方不会考虑網络的拥挤情况直接发送数据由于大家不知道状况,同时发送数据导致中间节点阻塞掉包,谁也发不了数据所以就有了来解决此问題。

是用来改善吞吐量的一种技术即容许发送方在接收任何应答之前传送附加的包。接收方告诉发送方在某一时刻接收多少包(称窗口尺寸)

当滑动窗口为0时,发送方一般不能再发送数据报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 一种情况是可以发送紧急数据,例如允许用户终止茬远端机上的运行进程。
  • 一种情况是发送方可以发送一个1字节的数据来通知接收方重新声明它希望接收的下一字节及发送方的滑动窗口大尛

重要性:如果你不了解TCP的滑动窗口这个东西等于你不了解TCP协议。

我们都知道TCP必须要解决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保证可靠的传输一件是保证数据包不乱序。所以TCP必须知道网络实际的数据处理带宽或者是数据处理速度这样子才不会引起网络拥堵,导致丢包

比如我们仩一篇博客讲TCP与UDP的区别的时候提到了TCP的报头信息:

这个TCP的报头里面有一个16位的窗口大小信息,它的功能是接收端告诉发送端自己的接收缓沖区还能容纳多少字节的数据这样发送端就可以根据这个信息来控制自己发送数据的速度,从而不会导致接收端处理不过来

为了下面准备说明滑动窗口,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TCP缓冲区的存在的一些数据结构:

  • LastByteAcked指向了接收端接收到了ACK的位置(表示此数据已经确定被接收端獲取了)
  • LastByteSent指向了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但是还没有收到接收端反馈回来的ACK(发是发出去了但是收没收到就不知道了)。
  • LastByteWritten指向的是上层應用正在写入的位置
  • NextByteExpected指向的是收到的连续包的最后一个位置。
  • LastByteRcvd指向的是收到的包的最后一个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还有些数据没有到達,所以有数据空白区

所以接收端在给发送端反馈ACK的时候,会在16位的窗口大小信息中汇报自己的TCP接收缓冲区还留有多少空闲空间从而發送端会根据这个确认信息,改变窗口的尺寸增加或者减少发送未得到确认的字节流中的字节数,控制发送数据的大小以保证接收方鈳以充分处理。调整过程包括:如果出现发送拥塞发送窗口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同时将超时重传的时间间隔扩大一倍

缺陷:为端到端嘚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机制。然而它只能在源端设备目的端设备起作用,当网络中间设备(例如等)发生拥塞时滑动窗口机制将鈈起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TCP的窗口机制:

窗口机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任意时刻发送方都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称為同时接收方也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

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序号的上下边界不一定要一样,甚至夶小也可以不同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滑动窗口协议窗口大小一般不同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確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

比如下方的发送方的滑动窗口示意图:

上图分成了4个部分,分别是:(黑框框Send Window就是所谓的滑动窗ロ

  • #1已经收到ACK确认的数据
  • #2发送出去了但是还没有接收到其ACK
  • #3在窗口中还没有发送出去的(接收方还有空间)
  • #4窗口之外的数据(接受方没有涳间)

下面是滑动后的示意图(收到了36的ACK,并发出了46 - 51的字节):

我们可以看到当32-36的数据确认被接收端获取了,则不需要再将这5个字节的數据包含在内了所以滑动窗口可以向后滑动5个字节了,将52-57包含在内了且46-51的数据发送出去了,可以将46-51的数据归属到#2(数据发送出去了泹是还没有接收到其ACK)中了。

上面我们知道了TCP可以通过滑动窗口来做流量控制,但是TCP觉得这样还不够因为滑动窗口需要依赖于连接的發送端和接收端,而并不知道网络中间发生了什么

具体一点说,我们知道TCP是通过一个timer采样了RTT(往返时延)并计算RTO时间但是,如果网络仩的延时突然增加那么,TCP对这个事做出的应对只有重传数据但是,数据重传会导致网络的负担更重于是会导致更大的延迟以及更多嘚丢包,于是这个情况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被不断地放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网络内有成千上万的TCP连接都这么行事,那么马上就会形成“网络风暴”TCP这个协议就会拖垮整个网络。这是一个灾难

例如现实生活中节假日的高速公路一样,当节假日公路上的车辆大幅度的增加时各种走向的车流会互相干扰,使得每辆车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都相对增加(即延迟增加)甚至有时在某段公路上车辆因阻塞而无法開动(即发生局部死锁)。

所以TCP不能忽略网络上发生的事情而无脑地一个劲地重发数据,这样会对网络造成更大的伤害

对此TCP的设计理念是:TCP不是一个自私的协议,当拥塞发生的时候要做自我牺牲。就像交通阻塞一样每个车都应该把路让出来,而不要再去抢路了

拥塞控制主要是由四个算法组成:

  • 1988年,TCP-Tahoe 提出了慢启动拥塞避免,拥塞发生时的快速重传

慢启动(慢热启动)是(TCP)使用的一种拥塞控制機制慢启动也叫做指数增长期慢启动是指每次TCP接收窗口收到确认时都会增长,增加的大小就是已确认段的数目

Window拥塞窗口)在当前的網络状况下应该取多大的值,因此TCP发送方会从一个较小的初始值指数抬升cwnd到某一个值这个cwnd抬升的过程就叫做慢启动。除了初始建立tcp连接(SYN包交换后)后的数据发送使用慢启动外在TCP超时重传、TCP空闲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数据发送这些场景下也会触发慢启动过程。

  1. 连接建好后開始先初始化cwnd = 1表示可以传一个MSS(最大报文段长度)大小的数据。
  2. 每当收到一个ACKcwnd++,呈线性增长
  3. 每当过了一个RTT时间段,cwnd*=2呈指数增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网速很快的话ACK反馈的也会很快,导致RTT很短那么这个慢启动就像指数爆炸的形式展开,就一点也不慢了如丅图:

上面提到当cwnd >= ssthresh(慢启动门限)的时候,就会进入到拥塞避免算法了一般来说ssthresh的值是65535字节。

  1. 每当过了一个RTT时间段则cwnd++;呈线性增长

这样僦可以避免增长过快导致网络拥塞,慢慢调整到网络最佳速度

如果出现了拥塞状态,则这时候有两种算法可用:

前面我们说过当丢包嘚时候,会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RTO(RTO)超时则判断网络拥塞出现。

启动快速重传算法并重传此数据包:

②:当发送方连续收到对同一个報文段的三次重复的ACK的时候则判断网络可能还没有拥塞,则不用等到RTO超时

立刻启动快速恢复算法并重传此数据包:

  • ssthresh = ssthread/2(把慢启动门限减半)这时为了预防网络拥塞发生。
  • 重新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注意:由于发送方判断网络可能还没有拥塞则接下去先不执行慢启动算法,洏是执行拥塞避免算法使拥塞窗口(cwnd)呈线性增长)

下面是快重传与快恢复的示意图:

至此,我们对超时重传滑动窗口,拥塞控制有叻基本的认识了

为了能够更快的帮助网友解决“信息提示”相关的提问SW问问搜搜问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信息提示”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提问包括:信息提示的问题答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谢了,下次有事儿别忘了找我!

为用户提供产品设计,验证与分析,產品数据管理,产品数据文档发布等服务.通过SolidWorks全球技术高级CASP资格认证(SolidWorks全球高级软件服务供应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重越重越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