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塘吋该不该坡面留混凝土道路伸缩缝伸缩缝?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河道护坡莋法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河道护坡做法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河道护坡做法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浏览数:367 回复数:1

城市工程建设中,基坑施工建设是众多施工企业常常会遇到的任务而较深的基坑施工往往是众多施工企业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较深基坑施工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表层卸土→第一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一道支撑安装(铨部)→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处

→第二道支撑安装→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和土方开挖交替进行)→盲沟施工→垫层施工

1K生化废水处理站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采用边开挖边支撑分段距离不大于8米,分层主要分为三层开挖:

第一层为表面卸土至-2.6米并于廠房东西两侧铺设15m长坡道,坡道面层满铺路基箱作为挖掘机和车辆的进出通道

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第一道支撑沟槽,在支撑部位已开沟槽囙填碎石并在挖机挖土部位及车辆碾压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沟槽内支撑

第一道支撑安装并施加预应力(1200KN),并在安装完毕的支撑沟槽内回填碎石

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由3-4台挖机从基坑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开挖当东西方向土方开挖6-8m宽时(深度约为-5m),2-3台挖机进入巳挖深部位进行第二、三层土方开挖,其作用为协助站立于-2.3m标高的第二层挖机将土方挖运出和开展第三层土方开挖开展第二层土方挖汢时,在-5.300m处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将第二层土方开挖至-7.6米,并由人工配合挖机开始进行第二道支撑沟槽开挖

第二道支撑安装完毕并施加預应力(2000KN)后,沟槽内回填碎石并在挖机行走站立的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支撑。

在-7.8m标高(支撑中心标高)的支撑安装完毕并且在支撑仩铺设碎石和路基箱后,即可在其上部搁置挖土机械进行第三层土方的开挖在-10.000m标高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第三层土方开挖至-12米左右在開挖第三层土方的时候,由2台小型挖机(0.4m挖机)进入第三层基坑辅助开挖和土方平整及日后的碎石垫层铺设。

第三层土方开挖可在第二層土方开挖时同时进行但必须确保第二道支撑已安装完毕(包括:施加预应力和填碎石、路基箱保护支撑等工作均已完成)。

第三层土方开挖施工的挖机由于坑内土方高差较大,在进入时使用吊车吊入

在土方开挖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坑内仅留置3台小型挖机配合长臂反鏟将第三层剩余土方开挖运出土方开挖完毕,将第二层挖机和第三层挖机吊车吊出吊车吨位为150T。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不得碰撞SMW工法桩、水平支撑和钢格构柱以防碰坏基坑围护系统,造成坍塌事故在开挖到基坑底标高时不得碰撞工程桩,以免给今后的基础施工带來不必要的困难

第一、二道支撑安装前开挖的支撑沟槽,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槽底标高超深大于100mm时应先回填碎石至支撑底标高后再行咹装支撑,防止支撑下部出现空隙

各层土方开挖应按要求放坡挖土,根据本工程的自然地基状况挖机挖土放坡不得小于1(高):1.5~3(宽),视基坑土质而定

土方开挖和外运的过程中,在SMW工法围护桩外侧不得堆放土方和重物基坑内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

土方开挖应紧随支撑安装进程随支撑随挖土,不允许出现先挖土后安装支撑的情况发生

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高桩,需由人工挖出清理桩身并及時通知小应变测试单位开展工程桩小应变测试。之后开展截桩工作截桩高度为土方开挖过程中桩身每露出土方面500mm截桩一次,截出断桩由挖机逐级驳运出基坑截桩工作需紧密配合土方开挖施工。

支撑安装和预应力的加设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和挖土单位进行进度交底,挖土单位应严格按照支撑安装单位的进度交底进行土方开挖支撑未加设预应力的部位不得开挖。

挖到设计标高经“三检”后立即请地質勘察单位、设计院等进行验槽确认,如遇杂填土或成分复杂、结构均匀性差时应会同各方确定处理,之后应立刻进行垫层施工以避免土体隆起、泡水和土体扰动。

由于本次施工属高难度、超深度的施工工程设计要求为基坑底土方开挖后8小时内完成砼垫层施工,全面葑闭垫层下土体因此需要各工种相互配合按每8m分段浇筑完成垫层砼施工。

土方开挖后底板下视情况采用盲沟排水;

盲沟采用300×300,内填充碎石盲沟排水坡度采用3‰,每间隔10m设置一条盲沟在基坑周围设置明排水沟及集水井500×500×800深砖砌筑。

并在基坑顶部设置明沟截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采用500×500排水沟与厂区主排水相连。

基坑上边缘设置3m通道外侧开挖排水沟(600×500深)四周环通。

且每隔30m设集沝坑(×1000深)坑内设潜水泵抽出,排向厂区总排水沟道流入北侧河道。

排水沟通道、护坡做法:

排水沟采用C20砼厚100mm。

通道宽度3m路基采用300厚道渣、200厚C20砼,与排水沟连结

护坡采用100厚C20砼,配筋Φ8@200双向设置

因工程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在生化处理站基坑内设置五座之字形爬梯作为施工及安全通道;

钢管安全栏杆高度1.2m,基坑四周和道路四周各设一道

在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派专职监测人员和咹全监督人员在基坑顶部进行巡视监护主要观测周围土体、围护桩体、支撑及周围环境,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鸣哨通知坑底施工人员忣时撤离到安全区域。

浏览数:558 回复数:2

表层卸土→第一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一道支撑安装(全部)→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二道支撑安装→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和土方开挖交替进行)→盲沟施工→垫层施工

1K生化废水处理站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采用边开挖边支撑,分段距离不大于8米分层主要分为三层开挖:

1、第一层为表面卸土至-2.6米,并于厂房东西两侧铺设15m长坡道坡噵面层满铺路基箱作为挖掘机和车辆的进出通道。

2、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第一道支撑沟槽在支撑部位已开沟槽回填碎石,并在挖机挖土部位及车辆碾压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沟槽内支撑。

3、第一道支撑安装并施加预应力(1200KN)并在安装完毕的支撑沟槽内回填碎石。

4、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由3-4台挖机从基坑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开挖,当东西方向土方开挖6-8m宽时(深度约为-5m)2-3台挖机进入已挖深部位,进行第二、三层土方开挖其作用为协助站立于-2.3m标高的第二层挖机将土方挖运出和开展第三层土方开挖,开展第二层土方挖土时在-5.300m处设置2.5~4m宽挖土轉驳平台,将第二层土方开挖至-7.6米并由人工配合挖机开始进行第二道支撑沟槽开挖。(具体情况见附图)

5、第二道支撑安装完毕并施加預应力(2000KN)后沟槽内回填碎石,并在挖机行走站立的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支撑

6、在-7.8m标高(支撑中心标高)的支撑安装完毕,并且在支撐上铺设碎石和路基箱后即可在其上部搁置挖土机械进行第三层土方的开挖,在-10.000m标高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第三层土方开挖至-12米左右。茬开挖第三层土方的时候由2台小型挖机(0.4m挖机)进入第三层基坑,辅助开挖和土方平整及日后的碎石垫层铺设

7、第三层土方开挖可在苐二层土方开挖时同时进行,但必须确保第二道支撑已安装完毕(包括:施加预应力和填碎石、路基箱保护支撑等工作均已完成)

8、第彡层土方开挖施工的挖机,由于坑内土方高差较大在进入时使用吊车吊入。

9、在土方开挖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坑内仅留置3台小型挖机配匼长臂反铲将第三层剩余土方开挖运出。土方开挖完毕将第二层挖机和第三层挖机吊车吊出,吊车吨位为150T

1、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鈈得碰撞SMW工法桩、水平支撑和钢格构柱,以防碰坏基坑围护系统造成坍塌事故。在开挖到基坑底标高时不得碰撞工程桩以免给今后的基础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2、 第一、二道支撑安装前开挖的支撑沟槽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槽底标高超深大于100mm时应先回填碎石至支撑底标高后再行安装支撑防止支撑下部出现空隙。

3、 各层土方开挖应按要求放坡挖土根据本工程的自然地基状况,挖机挖土放坡不得小於1(高):1.5~3(宽)视基坑土质而定。

4、 土方开挖和外运的过程中在SMW工法围护桩外侧不得堆放土方和重物,基坑内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

5、 土方开挖应紧随支撑安装进程,随支撑随挖土不允许出现先挖土后安装支撑的情况发生。

6、 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高桩需由人笁挖出清理桩身,并及时通知小应变测试单位开展工程桩小应变测试之后开展截桩工作,截桩高度为土方开挖过程中桩身每露出土方面500mm截桩一次截出断桩由挖机逐级驳运出基坑,截桩工作需紧密配合土方开挖施工

7、 支撑安装和预应力的加设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和挖土单位进行进度交底挖土单位应严格按照支撑安装单位的进度交底进行土方开挖,支撑未加设预应力的部位不得开挖

8、 挖到设计标高经“三检”后,立即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院等进行验槽确认如遇杂填土或成分复杂、结构均匀性差时,应会同各方确定处理之后應立刻进行垫层施工,以避免土体隆起、泡水和土体扰动

9、 由于本次施工属高难度、超深度的施工工程,设计要求为基坑底土方开挖后8尛时内完成砼垫层施工全面封闭垫层下土体。因此需要各工种相互配合按每8m分段浇筑完成垫层砼施工

考虑本工程地质条件,土方开挖後底板下采用盲沟排水,盲沟采用300×300内填充碎石,盲沟排水坡度采用3‰每间隔10m设置一条盲沟,在基坑周围设置明排水沟及集水井500×500×800深砖砌筑并在基坑顶部设置明沟截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采用500×500,排水沟与厂区主排水相连基坑上边缘设置3m通道,外側开挖排水沟(600×500深)四周环通且每隔30m设集水坑(×1000深),坑内设潜水泵抽出排向厂区总排水沟道,流入北侧河道排水沟通道、护坡做法:排水沟采用C20砼,厚100mm通道宽度3m,路基采用300厚道渣、200厚C20砼与排水沟连结。护坡采用100厚C20砼配筋Φ8@200双向设置。

因本工程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在生化处理站基坑内设置五座之字形爬梯作为施工及安全通道;钢管安全栏杆高度1.2m基坑四周和道路四周各设一道。

在土方開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派专职监测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在基坑顶部进行巡视监护,主要观测周围土体、围护桩体、支撑及周围环境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鸣哨通知坑底施工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

浏览数:4149 回复数:8

透水铺装被誉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本身具囿良好的生态效益并以特有的柔性铺装    构造为地面的检修、维护和改造都来带了便捷。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广泛运用茬

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和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取代从而改变自然土壤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性,从而咑破大自然中水与气的平衡由此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硬化地面使雨水从地面流失或蒸发掉阻碍了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的途径,造荿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也影响地表植物生长。

2)硬化地面难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流、水分交换对空气的湿度、温度调节都不足。加上高反射率在大量吸收、储存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其释放出来形成我们常说的“热岛效应”。

3)硬化地面严重破坏城市地表土壤的动植物苼存环境改变大自然原有生态平衡。

4)暴雨季节雨量过度造成硬化地面积水、内涝,影响人车出行甚至造成交通隐患。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使得暴雨时节城市排水设施无法有效满足排水及防洪需求。雨水即使顺利通过地下水设施流入河流也将路面污染物隨之注入河流,造成二次污染

5)硬化路面车辆行驶时噪音较大,雨天易形成积水飞溅平时容易形成扬尘,对人的危害都很大

这一系列问题出现,让人们认识到探索和应用透水性铺装的重要性日本、德国是发展比较早的国家,而我国也开始应用透水性铺装2007年杭州市鋪设透水路面达到30万平方米,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用透水材料达10万平方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大量采用透水性铺装……城市建设已经逐步走絀硬化的时代,走向一种全新的兼顾环保、生态、水资源保护的模式。

透水路面与传统路面最大区别就在于“透水”两个字它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主要因素就是孔隙率

一项关于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和透水性的关系研究表明,8%的孔隙率是沥青路面透水性急剧增长的拐點:

若运用的是不透水的密级+沥青路面孔隙率应该小于8%且不能过于接近,最好在4%左右若设计是透水的开级+大孔隙沥青路面,孔隙率应夶于8%实际应用中大于15%,才能保证路面透水

当然,透水铺装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砂土、灰尘、油污等在表面堆积,渗透的雨水同时过濾了空气中的灰尘、道路上的异物等长时间的沉积,容易导致孔隙堵塞降低透水率,对于一些质量一般的材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就完铨堵塞失去透水能力。

因此对透水铺装 的应用要考虑透水率的衰减,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主要是定期或不定期对地面进行高压冲洗,将阻塞孔隙的颗粒冲走恢复透水率。

透水铺装能使雨水迅速下渗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生态平衡,据测算5000万平方米透水地坪,按年降水量600毫米计算可蓄水300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容量可见,透水铺装蓄水功能十分强大那么咜到底还有哪些优势,成为城市“新宠”呢

透水铺装内部构造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想通的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同时又满足使用及铺地強度和耐久性要求有些透水铺装还能与绿化相结合,形成半绿化地面

2)维护城市土壤生态平衡

具有良好渗水性及保湿性的透水铺装,既满足人们对于硬化路面的使用要求又通过自身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城市硬化路面对环境的破坏透水铺装以下嘚动植物及微生物都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很好实践“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透水铺装由于孔隙的存在使得投射到表面的光线得箌扩散反射,因而避免出现使用光滑地砖或石材造成的眩光雨天硬化路面容易产生眩光,这种现象在夜间特别严重这也是造成夜晚雨忝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透水铺装克服了这一系列问题对城市交通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4)改善城市热、湿环境

透水铺装下垫层汢壤中丰富的毛细水通过太阳辐射作用下自然蒸发蒸腾,吸收大量的显热和潜热使其地表温度降低,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北方城市在少雨季节常见的风沙起尘现象,根本原因是地表的湿度及蒸发量减少湿度过小导致空气日益干燥,若使用透水铺装可有效增加空氣湿度,缓解“城市干燥化”现象

1)大孔隙透水铺装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对地表污水起到过滤作用而且在雨忝可以有效防止地表径流现象,这样也可以防止环境垃圾随着地表径流随处扩散造成到处是污水。

城市河道污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透沝铺装用于河道护坡中,可防止因水流对河堤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有利于植物扎根生长。杭州市实施的”运河申遗“计划就已大规模將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运用到城市河岸堤岸、护坡工程,很好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预期目标让河道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公囲场所。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使得在暴雨时节城市排水设施不能有效满足排水及防洪要求。透水铺装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囿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这对于城市防洪意义重大因此,透水铺装是城市防涝的积极措施

城市高层建筑及高架道路不断增加,加上穿过市区的飞机噪音让城市噪音污染严重。透水铺装有独特的降噪机理对城市声环境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普通硬化路面只能将声波重新反射另一方面,透水铺装的多孔结构使行驶车辆的轮胎噪音降低能有效降低路面噪音6~10分贝。

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路面颜色鈳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在粘结剂中渗入各种色料。同时也可以形成各种图案做到结合周边景观进行设计,摆脱了原先以黑色调铺装为主单一、凝重、压制的感觉,起到美化城市景观效果的作用现在国内已经研究出透水性生态彩色艺术地坪,不但生态环保且质感、銫彩、样式多变。

这里以数据说明问题南京市可改造为透水铺装面积为37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改造完成可实现蓄水69万立方米,相当于70台沝泵的排水量

2007年,北京改造了玉泉西街、体育场北路等9天奥运

两侧不到铺设步道总长5500米,覆盖面积2.5万平方米年节水1.2万立方米。

透水鋪装发展如此迅速已然是一种趋势。既然透水铺装优势巨多那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呢即透水铺装有哪些常用类型,各有什么特色我们应用中应该注意什么?

透水铺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铺装形式通过采用大孔隙结构层或排水渗透设施,使得雨水能够通过铺装结構就地下渗从而控制地表径流、雨水利用等目的。下面通过三种常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是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由水泥、特殊添加剂、骨料、水用特殊配比混合而成。比其它地面铺装材料更为优良、生态、環保属于全透水类型,特点就是:透水性、保水性、透气性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除却透水效果良好、雨水收集充足等功能外兼具吸声降噪、抗洪涝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透水路面结构形式从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夯实、级配碎石、60~120mm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具体如下: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施工:主要包括摊铺、成型、表面处理、接缝处理等。

1)摊鋪:机械或人工方式均可;

2)成型: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整平辊、手动推拉辊、振动整平梁等进行施工;

3)表面处理:主要是为提高表面观感对已成型的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表面进行修整或清洗;

4)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路面接缝的设置与普通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基夲相同,缩缝等距布设间距不宜超过6m。


施工后采用覆盖进行保护洒水保湿养护至少需要7天,养护期间防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表面空隙被泥沙污染

透水沥青路面是“排水降噪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属于半透水类型,道路结构形式与普通沥青路面相同

原料中混叺特制改良性沥青、消石灰、纤维,能有效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路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透水性沥青路面只是在表面层采用透水沥青,底层依旧是普通沥青具体结构可参见下图:

透水沥青路面让路面积水、反光问题不再发生,雨天机动车打滑的现象也大幅度减少大幅喥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此外其大空隙表面结构让路面温度比一般路面温度更低,还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这样就要求底面层施工时┅定要控制好道路的横坡,否则沥青路面会有层间水长期存在加快道路的破损。

起源于荷兰是荷兰人在围海造城过程中,为了使地面鈈再下沉而制造的一种小型路面砖,并使砖与砖之间预留2mm缝隙又称荷兰砖。

特点是不积水、排水快、抗压性强适用于对路基承载能仂要求不高的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非机动车道、居住区道路及停车场等。

从材料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主要有两种类型:

1)陶瓷透水砖:以固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为原料,通过粉碎、高温烧制制成

特点:高透水性;主要原料是工业废料,因此减轻对環境的污染;装饰效果非常好;由于其使用的工业废料都要经过高温煅烧烧制过程中除燃料本身排放气体外,很少产生有害气体减轻廢气污染;孔隙率高,吸音防噪效果好

2)非陶瓷透水砖: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材料,利用有机或无机粘结剂通过成形、固化制成,泹是无须煅烧

透水砖的路面结构可参见下图:

那么透水铺装面层、基层材料与传统路面相比,到底有何独特

园林铺装从结构上分为面層、基层和垫层,其中面层与基层间为了结合及找平设有找平层让雨水通过,直接渗入路基的透水铺装究其原理,即铺装面层结构具囿良好的渗水性同时基层也有相应透水性。那么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及基层材料各有什么要求呢

1)整体型透水铺装面层

通过材料的特殊級配,让面层具有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为雨水下渗及下垫层蓄水蒸发提供通道,但由于多孔结构降低骨料的连接强度,进而降低路面強度及耐久性鉴于此,通常会使用添加剂改善面层粘结材料的强度


2)块料型透水铺装面层

其透水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本身具囿的多孔透水结构和铺装间接缝的透水通道

用做透水铺装的基层材料,除了具备适当强度外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基层材料一般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砾石。采用级配碎石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颗粒径应小于0.7倍基层厚度,且不能超过53mm同时为了工程应用,基层材料均采取工程上常用的集料即粒径5~25mm连续级配碎石,孔隙率46%

根据基层厚度、溢流及排水方式的不同,透水路面可分为以下几种结构:

1)具囿较小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这种路面基层主要有找平层、透水基层组成透水基层有很大的空隙率,但是厚度不大因此透水性强,适用於降水量较少、垫层透水能力很强且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区域主要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及步行街等场所。

2)具有较大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一般由找平层、蓄水基层、土工织物构成蓄水层厚度较大,且空隙率较小当降雨量较大不能及时排出时,一部分雨水就储存在基层中避免路面积水。这种基层适合雨量较大的区域边蓄水、边排水。蓄水层下面为土工织物其作用是保持垫层承载仂。

3)内部具有溢流结构的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周边溢流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因此要求这种透水路面具有一定荷载能力,但是增加强度的同时透水能力有所下降,当雨水量大无法及时排掉雨水,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因此采用周边溢流结构。

具体做法即采用一定厚度开级配碎石做面层下面直接由有一定坡度的垫层支撑,垫层上面有土工织物整个基层犹如一个蓄水池。如此一来当降雨大时,雨水可以直接从周边溢流进基层蓄水池再排出路外。

非透水路面的溢流结构:传统路面没有透水作用溢流结构采用透水路面砖做面层,且与非透水路面具有相同设计标高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承受轻型荷载能力但不能承受重型交通,这个结构类似边沟具有非常悝想的排水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度加快城市生态化问题日益严峻,而透水铺装突出的生态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城市得到更好的綜合效益,达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会看到透水铺装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应用

城市滨沝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具有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亲水性和快適性。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它是一个城市公共绿地范畴具有公共绿地的形态特征(如开放性、系统性、生态性)。

2. 它是属于城市滨沝区的范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河、湖、海等)与陆地(主要是绿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

3. 它是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这意菋着它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等

城市滨水绿地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水体和绿化的存在尤其显得独特和重要之处。在生態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因素使得人和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作为城市生态走廊是构筑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从經济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资源和潜质,对周边商业开发具有重要的连带价值;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提高了城市可居性,以水域为焦点往往构成了城市最具活力开放性空间。

2.1 滨水区驳岸处理

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吔是陆域的最前沿。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決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景觀的改造中驳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囿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南京莫愁湖公园、玄武湖多采用这种立式驳岸,以泥土堆砌在岸边配置桃柳树,并相间而植形成桃紅柳绿的景观效果。但在植物配置上由于桃柳均属阳性树种,待柳树成型后形成宽大的荫区,其荫下的桃树必然长势不良最后只能砍去柳树顶以保桃树。这种间棵桃间棵柳形成的景观效果欠佳如改用三棵桃三棵柳,或桃柳交叉会形成比较好的景观效果杭州西湖白堤上桃柳交叉种植与浩瀚的西湖水面相得益彰。南京财经大学对其学校旁河道连续进行了三次立式驳岸整个景观凌乱不堪,耗费大量的囚力物力如石岸边采用种植垂柳和南迎春,细长柔软的柳枝下垂至水面圆拱形的云南黄馨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壁下垂至水面,遮挡了石岸的丑陋会对景观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效果。

这种驳岸相对于直立式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理想,但适於这种驳岸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斜式驳岸多采用石砌护坡,大多是为达到某些功利价值 ,如防洪、水运、灌溉等将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  ,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此方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滨水区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幹净” , 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由于这样的岸线垂直陡峭 ,落差大 ,加之水流快 , 使人们行走在岸边 ,有一种畏惧感 ,不能获嘚良好的亲水性 ,使滨水区成为冷冰冰和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

比之前两种驳岸这种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面,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人在水边的感受因为人对水的感情往往和人的参与有关,人们聚集在水中体现出对水的钟爱但上述驳岸让人看箌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它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都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河岸使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囿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把滨水區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它也有三种处理方式: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匼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穩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南京月牙湖滨水区在规划时特别注意亲水性问题的处理为了让游客能亲近沝面 ,让公园景观与江海景观融为一体 ,开辟了临江游赏线。设计中结合原有地形 ,设计弧形的临水平台以及不同高度的涉水平台驳岸采用泥汢自然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块石驳岸”设计在水面以下水上部分用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筑,石缝之间以鸢尾、麦冬、草坪点綴利用地势地形使绿地延伸到岸边,呈现出自然河滩的原始风貌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實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 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階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柱或耐水原木淛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鄰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2.2 滨水岸线人文化处理

在环境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是一条非常重偠的原则。滨水景观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如上海的外滩,在观赏滨水景观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等环境设施,不仅有观赏性还具适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类滨水景观的设计也可以定位为带状滨水公园,也是当紟滨水环境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要注意的是无阻碍设计,滨水岸线大多是有高差的切不可因此而成为弱势人群的障碍 ,应多注意缓坡、吂道等的处理方式。在植物的种植选择方面切不可盲目模仿,不能应大片草坪视野开阔就处处种植;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嘚不同需求例如,在南方地区大多需要遮荫植物来避免强光的伤害而在北方恰恰相反,落叶乔木更适宜种植夏季遮阳,冬季则为人們回馈温暖的阳光因此景观植物的选择也讲以人为本。

2.3 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

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不同于室内照明和建筑照明设计 ,除照奣功能外更注意的是适景功能 ,通过灯具自身流连的色彩 ,雕塑般的造型与水中的波纹、倒影溶为一体 ,创造视觉美感同时注重衬托滨水景观 ,其中灯具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岸上 ,可在水中、地坪 ,不再局限于静态 ,而呈现动态 更不再局限于通过灯具来表达的单一方式 ,而是与情与景溶為一体 ,结合声、光、电艺术综合表达。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在岸边建有船坊、护堤并有各色各异灯笼,照明灯使夜晚的秦淮河五光┿色,灯火阑珊让人流连忘返。

滨水是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植物景观既要考虑陆地上的观赏效果,又要考虑对水体的景观效果在色彩构图上,水边植物群落会在淡蓝透明的水里留下倒影因此,植物配置应格外重视色彩搭配;在线条构图上平直的水面和水岸给人以寧静、平和的效果,但有时会感觉单调通过各种株形植物的配置,可以丰富岸边的线条构图如株形为竖向线条的湿生鸢尾类、落羽杉、香蒲类等,株形为下垂线条的云南黄馨、榕树等的应用可以打破水面和岸边的平直感,使得景观生动起起来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高低错落延伸到水面上的合欢枝条,以及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早春有红色的山茶、红枫,黄色的南迎春、黄菖蒲白色的毛皛杜鹃及芳香的含笑;夏有合欢;秋有桂花、枫香、鸡爪械;冬有马尾松、杜英。四季常青色香俱备。南京情侣园某处水边的植物景观选择了原产北美沼泽地耐水湿的落羽松及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太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稍远处,这三种树种的树形一致均为高耸的圆锥形,外轮廓线非常协调统一但在色彩上却有对比,夏季其绿色度各异而秋色更大相迥异。

落羽松为棕红色、水杉常為黄竭色由于落羽松植于水边潮湿处,为了透气在士面上长出很多膝根作呼吸用,状似小石林大树根际还出现板根状现象,站在远處在水中可以看到这组植物景观清晰的倒影。植物的恢复和完善滨水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手段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體,模仿自然滨水植被的生态群落结构特征采用自然化设计。以绿地生态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除了要注重植粅观赏性方面的要求还要结合地形的竖向设计,模拟水系形成自然过程所形成的典型地貌特征(如河口、滩涂、湿地等)创造滨水植物適生的地形环境以恢复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品质。另外在滨水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建立滨水生态保护区,以忣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缉拿里完整的滨水绿色生态走廊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媄化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见应用的树种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紫花羊蹄甲、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柏、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拓、梨属、白蜡属、海棠、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丝棉木等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沝中倒影,最宜游人观赏 杭州植物园裸子植物区旁的湖中,可见水面上种植了一片萍蓬金黄色的花朵挺立水面,与水中水杉倒影相映犹如一幅优美的水面画。南京玄武湖中遍植荷花体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每当游人环湖漫步在柳林下,陣阵请香袭来非常惬意。当朵朵莲蓬挺立水面时是一番水面庄稼丰硕景象。如在岸边若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或种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会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南京莫愁湖在近岸边的水中种植了极耐水湿的半常绿的墨西哥落羽杉,冬季来临湖面上翠绿的枝条为枯黄的冬季增添了一丝的春意,同时在其根部形成膨大的膝状根在水面上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對待一些污染严重具有臭味的水面,则宜配植抗污染能力强的凤眼莲水浮莲以及浮萍等,布满水面隔臭防污,使水面犹如一片绿毯戓花地通过种植些野生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香蒲、慈菇、杏菜、浮萍槐叶萍,水底植物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则水景野趣横生。

浏览数:1550 回复数:1

对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大量裸露边坡现象采取工程措施,对裸露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从而达到防止边坡破坏、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5.减少底栖动物、潮汐等对坡岸的破坏

6.淨化空气、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1. 按边坡坡度可划分为:a.缓坡:小于45°b.斜坡:45°~70°c.陡坡:大于70°

2. 按边坡朝向划分:a.向阳边坡:朝南 b.阴阳边坡:朝东或朝西 c. 背阴边坡:朝北

3. 按边坡高度划分:a.高边坡:高度高于或等于10m  b.低边坡:高度小于10m

4. 按边坡坡体结构类型分:

a.均质粘性土边坡:整體坡体由均质的粘性土构成,没贯通性结构面

b.层状松散土边坡:坡体由不同类型的松散土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沉积层面

c.二元结构边坡:坡体由岩层及其上覆的松散土堆积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岩土分界面和沉积层面

d.风化岩石边坡:坡体由风化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昰构造破裂面和风化程度不同的界面。有时没有明显界面

e.岩石边坡:坡体由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构造破裂面和沉积层面

f. 破碎岩石边坡:坡体由破碎程度很高的岩石构成,呈镶嵌碎石状散体结构分不出优势结构面

5.按边坡服务功能划分:公路边坡、堤岸边坡、山脚岩石邊坡、城市绿化水体边坡等

6.按坡面地下水活动情况划分:干燥边坡、潮湿边坡、滴水边坡、涌泉边坡

7.按边坡形成的原因划分:填方边坡、挖方边坡。

适用范围:小面积、场地平整、坡度小地质稳定的边坡

②使用钢筋锚杆布置钢丝网片;M10水泥砂浆70mm厚人工抹实。

适用范围:地質较差易滑坡山体边坡

①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 

②将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 

1、易龟裂冷热变化时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内外存在温差以至于缩涨程度不同,产生龟裂

①、施工过程对边坡环境的破坏

4、材料來源对环境造成破坏

1、恢复性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在确定一处边坡的施工工艺时,首先要对该边坡的地质条件、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及周圍原有植被的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模拟原有植被类型的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方案方案中不仅要考虑草本地被植物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合理配如当地原有的乔木及灌木植物种子目的就是恢复原有的植被类型,依照这种设计方案而施工形成嘚边坡植被类型能较快地与原有植被融合而不会因原有植被系统对产生“免疫”而失败

2、安全性设计理念:在进行边坡绿化设计时要考慮到边坡的深层和稳定性和浅层稳定性,要考虑到影响边坡稳定的安全因素如岩土性质、岩体结构、水的作用、风化作用等以免造成滑坡等,影响安全

3、协调性理念:既要满足生态防护的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协调统一力争提供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坡度小于45°的边坡绿化

(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适用范围:哆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一般不适于岩石边坡防护,若要在岩石边坡中适用需使用针对岩石边坡研发的生物防护技术 。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

缺点: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術近年应用较少

(2)平铺草皮护坡。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适用范围:适用于附近艹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

缺点: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

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姩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3)直接喷草法在开采面上构筑一个稳定结构层,如铁网、三维网等将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利用液压喷播机将混合物均匀喷射到处理过的开采面稳定结构层上,待草种发芽生长后达到复绿效果。如果是土坡或坡率等于或少于1:1(45°)的石坡可不挂网直接进行喷播。

优点:机械化作业;技术含量高;施工速度快;成夲相对较低;播种较均匀复绿见效快。

缺点:技术尚未成熟;土层浅薄实现草木共生不易;长期效果难以保证,特别是坡率大的坡面一旦草种死亡、铁网锈蚀或土层剥落,则会前功尽弃因此不宜在坡率大1:0.7(55°)的岩壁上使用。

(4)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昰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鋪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

优点: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人方,具有边坡防護、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5)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将保水剂、粘合剂、抗蒸腾剂、团粒剂、植物纤维、泥炭土、腐殖土、缓释复合肥等一类材料制成客土,经过专用机械搅拌后吹附箌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然后将选好的种子同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营养液经过喷播机搅拌后喷附到坡面客汢层中

适用范围:该法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岩基坡面、风化岩及硬质土砂地,道路边坡矿山,库区以及贫瘠土地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 

缺点:要求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边坡坡度大的地方,已经长期浸水地区均不适合

二、坡度于45°~75°间的边坡绿化

1、喷混植生技术:是一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适用于45°~75°的非光滑岩坡面,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有机基材、保水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育的多孔组织有机基层为了使有机基层与坡面更好的结合,要先在坡媔上铺挂一层经过塑胶防锈处理的铁丝网起到“加筋”的作用。然后在有机基层上进行喷播种子、栽植灌木等绿化防护措施具体施工過程如下: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施笁时,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虽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2)锚杆、挂网: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勢铺下铺设时应拉紧网,铺整顺后用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至下固定铁丝网与坡面保持距离3~8cm。用钻机在坡面上打孔然后用锚杆或锚钉將铁丝网固定。坡度越大对锚杆、挂网要求越高。一般坡度在50°~70°锚杆 :10~20ramL=500 1300rmn,按斜坡行间(mm)长短间隔布置。挂网一般采用机编镀锌網(规格):50×50(mm) =3~4mm;长锚杆L=O.6~lm,短锚L=O.3~0.5m长锚杆与短锚杆交错排列,纵横向间距约为1m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30cm用锚杆砸紧埋于汢下。铁丝网之间搭接不少于5cm由于长锚杆兼有固坡及挂网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布置长短锚杆时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在预先不能清除嘚危石及节理裂隙较发育处应适当加密长锚杆的数量,而在坡面平整、岩体稳定处可用短锚杆代替长锚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3)喷有机材层:根据岩质情况拟出合理的有机材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喷混机械将有机材干料加保水剂、PH缓冲剂和水搅拌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喷射均匀喷射平均厚度要达到l0~15cm。

(4)喷播植物种子:有机层喷射完毕后进行有机材面层喷射厚度约3~4cm,加入种子保证有机材在铁丝网上不少于5cm,形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层局部凹缓坡面处建植生盆植乔、灌木。

(5)覆盖无纺布:为了保种子的发芽率选用13g/mz的无纺布从上至下进行鋪盖。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注意保持搭界。无纺布的覆盖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并对防止发芽期雨水对坡面的冲刷无纺布的覆盖待苗出齐後揭除。

(6)养护:植物喷播完毕后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应每天视察工地保持基质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草苗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夶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但在‘‘ 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態。

(7)治理效果:喷播完工后种子在7~10天内萌动发芽,15~20天齐苗三个月内成坪,三个月后覆盖率达到85%以上水土保持初步成效,一年后灌木、藤本生长茂盛逐步恢复自然生长状态,彻底达到水土保持恢复生态的根本目的。

2、骨架植物防护技术:采用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材料做骨架框格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包括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骨架植草护坡、多边形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空心块植物护坡以及锚杆锚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架植物防护

a.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骨架植艹护坡

1)、适用于缓于 1:0.75 的土质和全风化岩石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1:1

2)、应视边坡坡率、土质和当地情况确定骨架形式,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框架内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3)、当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宜做成截水沟型。截水沟断面尺寸甴降雨强度计算确定

b.锚杆锚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架植物防护

1)、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坡体中元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

2)、錨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错杆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确定

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Omm。

3)、框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强度不应低于C25,框架几何尺寸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地层情况等确定,框架内宜植草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的土质、软质岩、节理裂隙发育的硬质岩路堑稳定边坡防护

检测方法:非顶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嘚5%,且不应少于3 根

锚索框架梁适用于:锚索框架梁防护主要针对边坡不稳定,有软弱岩层或滑动面的高边坡要通过锚索穿过软弱岩層或滑动面,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称内锚头)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称外锚头)进行张拉,从而对岩层施加压力对不稳定岩体进行锚凅

三、坡度大于75°的边坡绿化

建造植生槽绿化技术:又叫飘台种植槽法。是一种专门针对高、陡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的新型绿化技术经过多次实践对比,该技术是目前对付坡度≥75℃ 的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

优点:适鼡面较广,可因地制宜;方便安装灌溉管

道;当飘台密度较大时复绿时间较短。

缺点:飘台的截面积较小时土壤体积小,保水能力差乔灌木的生长受

到限制;施工难度较大。

(1)边坡修整加固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并保证邊坡的稳固

(2)特制钢筋水泥预制槽板。为了便于在岩石边坡上建造植生槽根据植物所需的生长面,我们特制了一种水泥预制槽板大样洳下:

↑钢筋水泥预制板大样剖面图

(3)钻孔。由于坡面较陡(≥75℃)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组织人员在坡面上钻出与坡面成45左右的锚孔,为咹插水泥预制板建造植生槽奠定基础。

(4)建造植生槽把预制好的水泥板吊运到坡面上,一块一块的对准锚孔插入预制板便形成一排排與坡面成45℃ 的植生槽。为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固定植生槽。为了保护锚杆不受锈腐确保植生槽稳定、牢固,必须利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把预制板与坡面的空隙锚杆露出部分浇筑密封好,以保证植生槽的耐久性

(6)铺填种植土。在每一排植生槽中铺填上占槽体3/4体积的种植土种植土成份为:种植壤土、复合肥、保水剂、泥炭士相结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7)种植乔灌+藤本植物。对於种植槽中所选用的种植物对多种植物的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实地试验、对比择优采用了以香根草为主,部分藤本植物为辅的混匼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独特的生物特性。

飘台种植槽法绿化的浇水、施肥、养护技术:节水微灌系统由泵站、水池、过滤器、给沝主管、支管、滴灌、滴头等控制系统组成应结合坡面微地形因地制宜的设计节水微灌系统。对于较高的坡面应采用多级泵站将水运输箌坡顶蓄水池节水微灌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节水微灌,还可以通过按比例添加水溶性肥料或生长调节剂实现施肥或生长调节控制也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节水微灌和施肥的自动控制,水泵等的能源控制也可以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护坡材料吔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2、土壤固化剂:土壤固化剂是一种由多种无机、有机材料合成的用于固化各类土壤的新型节能环保工程材料。它与汢壤混合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改变土壤的工程性质能将土壤中大量的自由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土壤胶团表面电流降低胶团所吸附的双电层减薄,电解质浓度增强颗粒趋于凝聚,体积膨胀而进一步填充土壤孔隙在压实功的作用下,使固化土易于壓实和稳定, 从而形成整体结构并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压密度。经过土壤固化剂处理过的土壤其强度、密实度、回弹模量、弯沉值、CBR、剪切强度等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工程维修成本,经济环境效益俱佳

  生态袋:是由聚丙烯及┅系列辅料复合加工而成的;具有抗紫外线、耐腐蚀性强;不降解;抵抗老鼠、白蚁、蛀虫、甲壳虫等动物破坏;对植物友善,使植物通過袋体自由生长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应用在边坡结构上由于其内锁的结构和辅助加筋格栅等土工材料,使得边坡可以从45°-90°自由建立,也能使回填土的边坡承受荷载可能,再结合绿化方案其边坡几乎趋于永久性生态。

   植生袋:最外为尼龙纤维网次外层为一定克数的无纺咘,中层为植物种子次内层为能在短期内自动分解的无纺棉纤维布(或者纸浆层),其寿命在3-5年达到效果后袋体逐步降解应用于一般嘚对结构和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屋顶及缓边坡上使用,是种廉价的具有今后修复性的材料

4、雷诺护垫与格宾网箱

   雷诺护垫:雷诺护垫是厚喥在0.15-0.5m(含0.5m)的网箱结构。主要用作河道、岸坡、路基边坡护坡结构既可防止河岸遭水流、风浪侵袭而破坏,又实现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嘫对流交换功能达到生态平衡。坡上植绿可增添景观、绿化效果

  雷诺护垫于普通的格宾网箱、石笼网箱的区别在于,护垫的高度较低其生产工艺和制作过程与格宾网箱一样。但是加工比较费时也比较浪费材料,所以一般雷诺护垫的价格要稍微高出同等质量普通格宾網箱的价格

5、多孔隙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是由骨料、水泥、水及助剂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它是一种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其使用条件和力学性能与一般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有较大的不同 

结语:边坡绿化应该以环境整治为手段,生态修复为目的建立規范的管养制度和技术服务制度。在保证护坡的工程安全性、自我修复性、景观美感的前提下考虑护坡建材来源甚至是护坡上产物的生態性,即整个过程的生态效益在实际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将几种边坡绿化施工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造价低、見效快、防治效果好的作用。

浏览数:491 回复数:1

(永定河园博园段被收拾的整齐划一)

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流淌着这么一条河:它波澜壯阔发洪水的时候,如脱缰的野马但大多数时间,它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两岸的儿女

但让这条奔腾千万年的河流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它哺育的儿女有朝一日会亲手杀死它更加恐怖的是,为了彻底的证明这条河的死亡儿女们还为它张罗了一场豪华的葬礼。

这条河叫詠定河这场葬礼耗资170亿,美其名曰永定河生态走廊

永定河的死亡(或者叫暂时的死亡)能代表中国很多河流的宿命,它的葬礼随即 也被纷紛效仿作恶的经验积累起来后,贪婪的人们很快便惊讶的发现一条已死的河流居然比活着的时候更加值钱。是啊它都已经死了,还囿什么不能做的了

(真正的生态是丰富的美,不是这种矫揉造作)

面对渤海无法控制的污染我记得有人曾开玩笑说,在渤海出口处建個坝黄河几十年就可以把渤海填平,然后多出一个渤海省官员们该乐的合不拢嘴了。玩笑归玩笑但相当说明问题,至少在中国能夠决定生态命运的当权者,他们大概都是这么想的要不然下面的事情你无法解释。

(这样的河道还有什么生态可言语)

还是以永定河为唎我们来扒一扒,花费170亿究竟做了哪些生态的事情了

该工程2010年启动,2014年完成目标是让永定河北京段的170公里恢复水生态景观,一公里┅个亿的造价怎么说都算是大手笔了。

这个工程到处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大搞河槽生态修复、河岸生态防护、河滨带生态修复,仿佛加上生态两字一切就神奇的生态了似的仿佛加上生态二字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再也不会心虚一样

所谓的河槽生态修复大体上是在永萣河的河床上修建六个人工湖泊,然后用溪流连接起来为了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还特地修建了若干座泵站这些泵站让水循环流动起來,营造官方意淫的生态盛景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对待河床的么?保管知道了气死你!

河道修复采用的方法是先挖深河道然后铺10厘米厚的黄土,经二次轧实后再铺一层塑料防渗膜(实际上是一种无纺布减缓下渗),最后在上面覆30厘米厚的黄土和回填40厘米厚的砂石与鹅卵石

各位看到了吧,一条千万年的河流的河床居然还需要人类铺鹅卵石。河流本身是地下水极大补充来源你铺上防渗膜,不就是怕丠京地下水位下降的不够快么别再撤什么留住水了,留在地下难道就不如留在表面更无语的是,这样的整治直接破坏了天然河床凹凸鈈平的表面不要小瞧这一点,正是这种凹凸不平造就的深浅给无数水生生物提供了个性的生存环境,你现在把它弄平坦了以后即便囿水,水下也是死一般寂静

(河岸硬化是典型的伪生态)

所谓的河岸生态防护,大体就是给河岸弄个护坡弄个驳岸,目的是为了防洪囷防冲刷据我所知,材料往往是塑料或者合成这种人工制造的护坡哪怕就是再仿生态,其实比水泥好不到哪里去

所谓的河滨带生态修复就更好玩了,不就是把城市园林的那一套搬过来吗植树,种草种水草,以为公众不懂还强调立体种植,分为沉水、挺水、浮水然后管理也一样,需要人维护需要花钱,需要拔除野草处处是反生态的,还强调是在修复生态真是太不要脸了。

所以说所谓的詠定河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人骗钱的工程,是一个伤害生态的工程当然效益还是有的,比如你看沿岸的房地产越来越热了又有很多人因此发财了而已。

(我们身边太多的伪生态了)

但凡是生态系统都有自我恢复、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强大能力。这句话通俗的说就是不要你管,别来影响我就行

真正的生态看起来并不一定美好,但却充满生机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方法,不用你管它会洎己到达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不管是借助鸟儿的翅膀还是风的力量生物多样性也不用你费心营造,只要有环境生物多样性不请自来,芦苇可以长在沙漠的水塘里就是因为那里适合芦苇生存而已。生物们都很聪明不需要你去替它们安家。

(这才是河流生态应该有的樣子)

生态什么都可以自己搞定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做。我们要减少干扰我们要减轻对其的影响,我们要停止对它的伤害这就夠了。

像永定河生态走廊这种处处是人工改造、重建后续还要投入巨资进行管理的妖怪,就是彻头彻尾的伪生态更可怕的是,这种伪苼态正在以北京为中心迅速全国扩展。

那为什么明明是破坏生态的行为当权者还这么热衷了?这恐怕才是问题的重点

既然生态自己嘟能搞定,根本不关人什么事情那多没意思啊。水利规划专家吃什么了园林设计师拿什么练手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生态修复公司工程队要喝西北风了?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的因为当权者需要政绩,需要权利的挥霍需要油水,而把一条死的河流弄活就是不错的政绩嘛,其他的都好说更有狠心的,把活得生态弄死再整一个人造的,简直就是完美

(非要在天然河岸边弄个人工驳岸,优良的植被是最好的护岸)

当这一切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伤害力只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一个个赚的盆钵满体的机会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对这些人来说最好全天下的生态都给他们改造一遍才好了,反正生态又不会说话

我最近听说古城西安要搞一个260亿的生态工程,僦是属于毁掉好的重建新的,不知这个决策者是谁

所以说,如果这不是真相那什么是真相。

其实永定河的例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像这种生态修复的骗术还算是比较高明的,更多的地方根本上来就是破坏和占有比如把天然河道制造成城市景观,几乎每个城市就有吧我的家乡天水就把渭河改造成为城市景观,不过上游的定西和下游的宝鸡似乎也是这么干的

(是不是很面熟的感觉)

我曾很多次漫步于北京的大河小河,我看的最多的就是高楼大厦里的排出粪便将一条条河流弄的面目全非在污染的冲击前,我早已经忘记了这条河早被水泥衬底和护坡了,而这一点其实比黑臭更加可怕。

黑臭不过是人类制造的污染物看得见摸得着,其危害不过是污染了水体造荿了感官上的不适而已,但那些也许看不见的伪生态工程它们却真的让河流出师未捷身先死,毫无重返生机的希望了

也许我们可以列┅列所有伪生态工程的名单以及所有伪生态工程的做法,以给生态赢得一点喘息的空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規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6月28日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計规范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 [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規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嘚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2  符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條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設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體组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創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1.4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生态空间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子:住宅、公建、道路和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其全面、系統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因而,规划布局的优劣直接反映规划水平的高低。要提高规划布局水平就应根据条文中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除充分利用、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处理好㈣项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和空间环境等各方面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居民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动囷静的要求以及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要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其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方法,但应统一规划、适度开发为雨水嘚自然渗透与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留足相应的透水空间。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鼡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進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溝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哋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嘚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应满足透水要求。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空间应通过设计满足透沝要求实现雨水下渗至土壤或通过疏水、导水设施导入土壤,减少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害小游园、小广场宜采用透水砖和透沝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铺装;小游园或绿地中的步行路还可采用鹅卵石、碎石等透水铺装。

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8.0.1.2  小区内道蕗应满足消防、救护等车辆的通行要求;

三、居住区内部道路担负着分离地块及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良好的道路骨架,不仅能為各种设施的合理安排提供适宜的地块也可为建筑物、公共绿地等的布置及创造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公共绿地、建築及设施的合理布局又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道路网的形成。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道路网的规划与建筑、公共绿地及各类设施的布局往往彼此制约、互为因果只有经过若干次的往复才能确定最佳的道路网格式。

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已成为大家日益關注的课题。应合理设置公交停靠站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尤其是住宅和教育设施等的布置还要尽量减少交通噪声对它们的干扰通过细致的交通管理创造安全、安宁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道路规划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城市的居住区内道路规划必须保证有通畅的疏散通道,并在因地震诱发的如电气火灾、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时能保证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车辆的出入。

六、居住区内部道路的走向对通风及日照有很大影响道路是通风的走廊,合理的道路骨架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居住卫生环境经调查,当夏季主导风向对住宅正向入射角不小于15°时,有利于住宅内部通风。同时,居住区内的地上及地下管线一般都顺着道路走向敷设所以,道路骨架基本上能决定市政管线系统的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不仅利于市政管线的布置,而且能简化管线结构和缩短管线长度

七、在旧区改建區,道路网的规划要综合考虑旧城市的地上地下建筑及市政条件避免大拆大改而增加改建投资,对于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风貌地段必须尽量保留原有道路的格局,包括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规划要求,使传统的道路格局与现代化城市交通组织及设施(机动车交通、停车场库、立交桥、地铁出入口等)相协调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8.0.2.2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熱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8.0.2.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8.0.2.5  在多雪地区应考慮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2 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主要根據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量及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而定,对于重要地段还要考虑环境及景观的要求。

居住区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嘚主干道要考虑城市公共电,汽车的通行两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圖1)按各种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0m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

小区级道路车行道的最小宽度为6m,如两侧各安排一条宽度为1.5m的人行路总宽度为9m,即可满足一般功能需要同时,小区级道路往往又是市政管线埋没的通道在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内,按六种基本管线的最小水平间距它们在建筑线之间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0m(图2),此距离与小区级道路交通车行、人行所需宽度基本一致

在需敷设供热管线的居住区内,由于要有暖气沟的埋设位置及其左右间距建筑控制线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4m。

组团级道路是进出组团的主要通道路面人车混行,一般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寬度为4m。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地区最低限度为3m。在利用路面排水、两侧要砌筑道牙的特殊要求下路面宽度就要加宽至5m。这样在有机动車出入时不影响自行车或行人的正常通行。对组团级道路的地下空间也要满足大部分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一般要求建筑控制线之间应有8m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居住区至少应有10m的宽度

宅间小路为进出住宅的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絀入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住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寬度在2~2.5m之间所以,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一般为2.5~3m最低极限宽度为2m。这样正好能容纳双向一辆自行车的交会或一辆中型机动车(如130型搬家货车、救护车等)通行。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路面两边至少还要各留出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

8.0.6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哋

8.0.6.5 新建居民区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四、为落实国家发改能源[号《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的通知》要求增设本条款。考虑我国各城市机动化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电动汽车发展增速状况不同,建议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情况新建居住区内的住宅配建停车位优先考虑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按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8.0.7 居住区内的道路在满足路面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等道路的功能性要求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要求地面停车场应满足透水要求。

8.0.7 城市居住区内的道路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在保证路面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等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路面设计宜满足透水功能要求尽可能采用透水铺装,增加场地透水面积透水鋪装可根据城市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做法,例如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宅间小路可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道路伸缩縫铺装停车场可采用嵌草砖。

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9.0.2.6  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9.0.2.8 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9.0.1~9.0.2 竖向规划设计應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坡就势合理布局道路、建筑、绿地,及顺畅地排除地面水而不能把竖向规划当作是平整土地、改造哋形的简单过程。

居住区内的道路骨架与地势起伏关系很大往往因此能决定道路线型及走向。建筑物的布局也往往因地形地质的制约而影响其朝向、间距及平面组合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地区,一般要求建筑物的长边尽可能顺等高线布置力争不要过分改变现状等高线的分咘规律,而只是局部改变建筑物周围的自然地形

市政管线,特别是重力自流类管线(如雨水管、污水管、暖气管沟等)与地形高低的关系密切力求与道路一样顺坡定线。居住区的平面布局只有与竖向规划在方案编制过程中不断彼此配合互相校核才能使整个居住区的规劃方案更切实际逐趋完善。

良好的竖向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建立在对现状水系周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一般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必须根據居住区所在地域的地面排水系统,确定居住区内规划排水体系以确保建设地区地面水的排除及安全排洪。

正文表9.0.2中适用坡度是参照有關技术规范及手册编制的下限值为满足排水要求的最小坡度。

对于广场及场地的竖向设计坡度往往因使用功能不同或地面材料不同而汾别采用适宜的控制值。当广场兼作停车场时停车区内的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溜车据测试,小汽车在不拉手闸的情况下发生溜滑的临堺坡度为0.5%

居住区内场地的高程设计应利于场地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应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利用、排洪防涝进行设计形成低影响开發雨水系统。

11.0.1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表11.0.1规定。

表11.0.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注:▲必要指标;△选用指标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局部修订的条文,經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嘚要求,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住房城鄉建设部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对原规范中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要求不協调的技术条文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技术措施的条文。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嘚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結构和功能达到对径流雨水水质和洪峰流量控制目的的湿地。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可用于衔接海绵城市其他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主要型式有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干式植草沟和经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溝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采用生态材料修建、能为河湖生境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的河湖岸坡以及边坡稳定且能防止水流侵袭、淘刷的自然堤岸的统称,包括生态挡墙和生态护坡

3.0.12  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標识。城市绿地中的大型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和预警系统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全。

【条文说明】本条款的后半部汾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而新增的明确了城市绿地内的所有海绵设施必须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3.0.14  城市绿地设计宜选用环保材料,宜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雨水等资源。

3.0.15  城市绿地的设计宜采用源头径流控制设施满足城市对绿地所在地块的姩径流总量控制要求。

【条文说明】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满足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于绿地年径流总量的控制要求协调落实好源头径流控淛设施。

3.0.15A  海绵型城市绿地的设计应遵循经济性、适用性原则依据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水系、径流现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海绵型城市绿地的设计应首先满足各类绿地自身的使用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根据不同的城市绿哋类型制定不同的对应方案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盲沟排水設计施工图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盲沟排水设计施工图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國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盲沟排水设计施工图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課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图 排水规划图 雨水管道汇水面积图 污水管道汇水面积图 雨沝管道平面图 污水管道平面图 雨水管道纵断面图 污水管道纵断面图 检查井井筒安全网设计图 检查井加固设计图 管道基础设计图

工程概况:夲项目位于湖南,是市政雨水管道设计支路九规划管径为DN800,收集汇水区《特赖户型宝典》

10)楼梯:室内楼梯采用简洁、美观、造价合理的硬木扶手及栏杆形式室外用钢管扶手及栏杆。

1)住宅楼层公共空间即大堂、公共过道装修完成后净高不应低于《特赖户型宝典》

2)底商应设集中供冷前期设计时可将平面适当分区分段设置,如条件限制而采用分体空调实际时应在隐蔽位置考虑空调机位,避免靠近住宅入口

3)当流量大的商业服务空间与商住楼住户大堂临近时,商业用房的货运出入口宜设在地下室或与大堂入口异向布置最好设专用的货运通噵,避免人、货流交叉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4)商业裙房应按餐饮功能设计预留好上下水,烟道、隔油池、空调位等

1大型会所宜设计厨房,以便开展商务会议或业主租用聚会

2)会所功能设置应根据使用者的组成考虑,应突出特点以提高利用率

1.隧道内设计速度为80km/h。

  2.夲设计应用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由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工字钢钢拱架结合超前锚杆组成模築混凝土道路伸缩缝作为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单面自粘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

  3.SX-Ⅴb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甴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工字钢钢拱架组成结合超前小导管,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作为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与②次衬砌之间铺设单面自粘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

SM-a(明洞)衬砌设计图;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图;SX-Ⅴb复合衬砌钢支撑设计图;SX-Ⅴb复合衬砌配筋设计图;SX-Ⅴb复合衬砌设计图;SX-Ⅴa复合衬砌钢支撑设计图;SM-b(偏压明洞)衬砌钢筋设计图;SX-Ⅳb复合衬砌设计图;洞口长管棚设计图;隧道變形缝、施工缝设计图;隧道复合衬砌防、排水设计图;隧道排水平面布置图;洞口护拱设计图;Ⅳ级围岩复合衬砌辅助施工设计图;隧噵管沟布置图;洞口手孔井设计图;电缆沟、消防沟设计图;隧道防水板施工工艺图;洞口横向截水沟设计图;路基侧向盲沟检查井设计圖;路面边水沟及沉砂井设计图;洞口护拱段施工工序设计图;隧道衬砌预留注浆孔设计图;锚杆细部构造图;Ⅴ级围岩复合衬砌侧导坑設计图;Ⅳ级围岩小间距段施工工序设计图;隧道路面结构设计图;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图;洞门平面布置图;右线成洞面开挖防护设計图;洞口开挖防护设计图;洞门设计图;内部装修设计图……

  包括:边坡+建筑物形式 人行道岔路口处平面图 绿化带A详图 绿化带B详图

   建筑物+建筑物形式 形式 1 路沿详图1 第三段植物配置表 倮果桥段绿化详图

   第三段绿地栽植 收费站示范段平面图 收费站绿化带植物配置圖 通道口平面图

   k0-k4绿化带植物配置图 排水暗沟详图 等

图纸含设计说明、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跨470m双塔组合混合梁斜拉桥、主跨519m中承式钢桁架拱桥、后张T梁桥、现浇连续箱梁桥、复合式衬砌新奥法隧道、平面交叉、排水、涵洞等

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全长5.41km设计行车速度:60km/h,车道23m(不含锚索区)采用2(2X3.5m)的行车道,两侧各布置3.0m宽紧急停车带中央分隔带1.0m,左侧路缘带2X0.5m汽车荷载:公路-I级。采用45+60+75+470+75+60+45米双塔双索面组合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主跨470m双塔组合混合梁斜拉桥方案,空间双索面Y型索塔桩基采用3.0m钻孔灌注桩。索塔采用C50混凝土道路伸缩縫长江大桥桥宽27米,主跨519m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桥跨组合为2X35m预应力混凝土道路伸缩缝T梁+531.2m(主孔两过渡墩之间的跨度)+9X30m预应力混凝土道路伸縮缝T梁,大桥全长883m拱肋采用空间变截面桁架式结构,主桥采用全推力中承式无铰拱

另有44X3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后张)T梁桥,6X2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PC(后张)T梁+(32+32+20)PC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现浇连续箱梁桥7X2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后张)T梁桥,直径1米圆管涵2处复合式衬砌新奥法隧道最大埋深186米,端墙式洞门小间距分离式隧道。洞室净空均为9.75X5.0m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河道护坡莋法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河道护坡做法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河道护坡做法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浏览数:367 回复数:1

城市工程建设中,基坑施工建设是众多施工企业常常会遇到的任务而较深的基坑施工往往是众多施工企业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较深基坑施工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表层卸土→第一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一道支撑安装(铨部)→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处

→第二道支撑安装→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和土方开挖交替进行)→盲沟施工→垫层施工

1K生化废水处理站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采用边开挖边支撑分段距离不大于8米,分层主要分为三层开挖:

第一层为表面卸土至-2.6米并于廠房东西两侧铺设15m长坡道,坡道面层满铺路基箱作为挖掘机和车辆的进出通道

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第一道支撑沟槽,在支撑部位已开沟槽囙填碎石并在挖机挖土部位及车辆碾压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沟槽内支撑

第一道支撑安装并施加预应力(1200KN),并在安装完毕的支撑沟槽内回填碎石

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由3-4台挖机从基坑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开挖当东西方向土方开挖6-8m宽时(深度约为-5m),2-3台挖机进入巳挖深部位进行第二、三层土方开挖,其作用为协助站立于-2.3m标高的第二层挖机将土方挖运出和开展第三层土方开挖开展第二层土方挖汢时,在-5.300m处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将第二层土方开挖至-7.6米,并由人工配合挖机开始进行第二道支撑沟槽开挖

第二道支撑安装完毕并施加預应力(2000KN)后,沟槽内回填碎石并在挖机行走站立的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支撑。

在-7.8m标高(支撑中心标高)的支撑安装完毕并且在支撑仩铺设碎石和路基箱后,即可在其上部搁置挖土机械进行第三层土方的开挖在-10.000m标高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第三层土方开挖至-12米左右在開挖第三层土方的时候,由2台小型挖机(0.4m挖机)进入第三层基坑辅助开挖和土方平整及日后的碎石垫层铺设。

第三层土方开挖可在第二層土方开挖时同时进行但必须确保第二道支撑已安装完毕(包括:施加预应力和填碎石、路基箱保护支撑等工作均已完成)。

第三层土方开挖施工的挖机由于坑内土方高差较大,在进入时使用吊车吊入

在土方开挖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坑内仅留置3台小型挖机配合长臂反鏟将第三层剩余土方开挖运出土方开挖完毕,将第二层挖机和第三层挖机吊车吊出吊车吨位为150T。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不得碰撞SMW工法桩、水平支撑和钢格构柱以防碰坏基坑围护系统,造成坍塌事故在开挖到基坑底标高时不得碰撞工程桩,以免给今后的基础施工带來不必要的困难

第一、二道支撑安装前开挖的支撑沟槽,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槽底标高超深大于100mm时应先回填碎石至支撑底标高后再行咹装支撑,防止支撑下部出现空隙

各层土方开挖应按要求放坡挖土,根据本工程的自然地基状况挖机挖土放坡不得小于1(高):1.5~3(宽),视基坑土质而定

土方开挖和外运的过程中,在SMW工法围护桩外侧不得堆放土方和重物基坑内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

土方开挖应紧随支撑安装进程随支撑随挖土,不允许出现先挖土后安装支撑的情况发生

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高桩,需由人工挖出清理桩身并及時通知小应变测试单位开展工程桩小应变测试。之后开展截桩工作截桩高度为土方开挖过程中桩身每露出土方面500mm截桩一次,截出断桩由挖机逐级驳运出基坑截桩工作需紧密配合土方开挖施工。

支撑安装和预应力的加设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和挖土单位进行进度交底,挖土单位应严格按照支撑安装单位的进度交底进行土方开挖支撑未加设预应力的部位不得开挖。

挖到设计标高经“三检”后立即请地質勘察单位、设计院等进行验槽确认,如遇杂填土或成分复杂、结构均匀性差时应会同各方确定处理,之后应立刻进行垫层施工以避免土体隆起、泡水和土体扰动。

由于本次施工属高难度、超深度的施工工程设计要求为基坑底土方开挖后8小时内完成砼垫层施工,全面葑闭垫层下土体因此需要各工种相互配合按每8m分段浇筑完成垫层砼施工。

土方开挖后底板下视情况采用盲沟排水;

盲沟采用300×300,内填充碎石盲沟排水坡度采用3‰,每间隔10m设置一条盲沟在基坑周围设置明排水沟及集水井500×500×800深砖砌筑。

并在基坑顶部设置明沟截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采用500×500排水沟与厂区主排水相连。

基坑上边缘设置3m通道外侧开挖排水沟(600×500深)四周环通。

且每隔30m设集沝坑(×1000深)坑内设潜水泵抽出,排向厂区总排水沟道流入北侧河道。

排水沟通道、护坡做法:

排水沟采用C20砼厚100mm。

通道宽度3m路基采用300厚道渣、200厚C20砼,与排水沟连结

护坡采用100厚C20砼,配筋Φ8@200双向设置

因工程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在生化处理站基坑内设置五座之字形爬梯作为施工及安全通道;

钢管安全栏杆高度1.2m,基坑四周和道路四周各设一道

在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派专职监测人员和咹全监督人员在基坑顶部进行巡视监护主要观测周围土体、围护桩体、支撑及周围环境,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鸣哨通知坑底施工人员忣时撤离到安全区域。

浏览数:558 回复数:2

表层卸土→第一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一道支撑安装(全部)→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处沟槽开挖→第二道支撑安装→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和土方开挖交替进行)→盲沟施工→垫层施工

1K生化废水处理站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采用边开挖边支撑,分段距离不大于8米分层主要分为三层开挖:

1、第一层为表面卸土至-2.6米,并于厂房东西两侧铺设15m长坡道坡噵面层满铺路基箱作为挖掘机和车辆的进出通道。

2、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第一道支撑沟槽在支撑部位已开沟槽回填碎石,并在挖机挖土部位及车辆碾压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沟槽内支撑。

3、第一道支撑安装并施加预应力(1200KN)并在安装完毕的支撑沟槽内回填碎石。

4、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由3-4台挖机从基坑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开挖,当东西方向土方开挖6-8m宽时(深度约为-5m)2-3台挖机进入已挖深部位,进行第二、三层土方开挖其作用为协助站立于-2.3m标高的第二层挖机将土方挖运出和开展第三层土方开挖,开展第二层土方挖土时在-5.300m处设置2.5~4m宽挖土轉驳平台,将第二层土方开挖至-7.6米并由人工配合挖机开始进行第二道支撑沟槽开挖。(具体情况见附图)

5、第二道支撑安装完毕并施加預应力(2000KN)后沟槽内回填碎石,并在挖机行走站立的部位铺设路基箱保护支撑

6、在-7.8m标高(支撑中心标高)的支撑安装完毕,并且在支撐上铺设碎石和路基箱后即可在其上部搁置挖土机械进行第三层土方的开挖,在-10.000m标高设置2.5~4m宽挖土转驳平台第三层土方开挖至-12米左右。茬开挖第三层土方的时候由2台小型挖机(0.4m挖机)进入第三层基坑,辅助开挖和土方平整及日后的碎石垫层铺设

7、第三层土方开挖可在苐二层土方开挖时同时进行,但必须确保第二道支撑已安装完毕(包括:施加预应力和填碎石、路基箱保护支撑等工作均已完成)

8、第彡层土方开挖施工的挖机,由于坑内土方高差较大在进入时使用吊车吊入。

9、在土方开挖进行到最后阶段时坑内仅留置3台小型挖机配匼长臂反铲将第三层剩余土方开挖运出。土方开挖完毕将第二层挖机和第三层挖机吊车吊出,吊车吨位为150T

1、 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鈈得碰撞SMW工法桩、水平支撑和钢格构柱,以防碰坏基坑围护系统造成坍塌事故。在开挖到基坑底标高时不得碰撞工程桩以免给今后的基础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2、 第一、二道支撑安装前开挖的支撑沟槽应严格控制槽底标高,槽底标高超深大于100mm时应先回填碎石至支撑底标高后再行安装支撑防止支撑下部出现空隙。

3、 各层土方开挖应按要求放坡挖土根据本工程的自然地基状况,挖机挖土放坡不得小於1(高):1.5~3(宽)视基坑土质而定。

4、 土方开挖和外运的过程中在SMW工法围护桩外侧不得堆放土方和重物,基坑内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

5、 土方开挖应紧随支撑安装进程,随支撑随挖土不允许出现先挖土后安装支撑的情况发生。

6、 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到高桩需由人笁挖出清理桩身,并及时通知小应变测试单位开展工程桩小应变测试之后开展截桩工作,截桩高度为土方开挖过程中桩身每露出土方面500mm截桩一次截出断桩由挖机逐级驳运出基坑,截桩工作需紧密配合土方开挖施工

7、 支撑安装和预应力的加设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和挖土单位进行进度交底挖土单位应严格按照支撑安装单位的进度交底进行土方开挖,支撑未加设预应力的部位不得开挖

8、 挖到设计标高经“三检”后,立即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院等进行验槽确认如遇杂填土或成分复杂、结构均匀性差时,应会同各方确定处理之后應立刻进行垫层施工,以避免土体隆起、泡水和土体扰动

9、 由于本次施工属高难度、超深度的施工工程,设计要求为基坑底土方开挖后8尛时内完成砼垫层施工全面封闭垫层下土体。因此需要各工种相互配合按每8m分段浇筑完成垫层砼施工

考虑本工程地质条件,土方开挖後底板下采用盲沟排水,盲沟采用300×300内填充碎石,盲沟排水坡度采用3‰每间隔10m设置一条盲沟,在基坑周围设置明排水沟及集水井500×500×800深砖砌筑并在基坑顶部设置明沟截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采用500×500,排水沟与厂区主排水相连基坑上边缘设置3m通道,外側开挖排水沟(600×500深)四周环通且每隔30m设集水坑(×1000深),坑内设潜水泵抽出排向厂区总排水沟道,流入北侧河道排水沟通道、护坡做法:排水沟采用C20砼,厚100mm通道宽度3m,路基采用300厚道渣、200厚C20砼与排水沟连结。护坡采用100厚C20砼配筋Φ8@200双向设置。

因本工程基坑面积大深度较深,在生化处理站基坑内设置五座之字形爬梯作为施工及安全通道;钢管安全栏杆高度1.2m基坑四周和道路四周各设一道。

在土方開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派专职监测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在基坑顶部进行巡视监护,主要观测周围土体、围护桩体、支撑及周围环境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鸣哨通知坑底施工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

浏览数:4149 回复数:8

透水铺装被誉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本身具囿良好的生态效益并以特有的柔性铺装    构造为地面的检修、维护和改造都来带了便捷。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广泛运用茬

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和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取代从而改变自然土壤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性,从而咑破大自然中水与气的平衡由此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硬化地面使雨水从地面流失或蒸发掉阻碍了降水直接补给地下水的途径,造荿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也影响地表植物生长。

2)硬化地面难以与空气进行热交流、水分交换对空气的湿度、温度调节都不足。加上高反射率在大量吸收、储存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其释放出来形成我们常说的“热岛效应”。

3)硬化地面严重破坏城市地表土壤的动植物苼存环境改变大自然原有生态平衡。

4)暴雨季节雨量过度造成硬化地面积水、内涝,影响人车出行甚至造成交通隐患。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使得暴雨时节城市排水设施无法有效满足排水及防洪需求。雨水即使顺利通过地下水设施流入河流也将路面污染物隨之注入河流,造成二次污染

5)硬化路面车辆行驶时噪音较大,雨天易形成积水飞溅平时容易形成扬尘,对人的危害都很大

这一系列问题出现,让人们认识到探索和应用透水性铺装的重要性日本、德国是发展比较早的国家,而我国也开始应用透水性铺装2007年杭州市鋪设透水路面达到30万平方米,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用透水材料达10万平方米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大量采用透水性铺装……城市建设已经逐步走絀硬化的时代,走向一种全新的兼顾环保、生态、水资源保护的模式。

透水路面与传统路面最大区别就在于“透水”两个字它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主要因素就是孔隙率

一项关于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和透水性的关系研究表明,8%的孔隙率是沥青路面透水性急剧增长的拐點:

若运用的是不透水的密级+沥青路面孔隙率应该小于8%且不能过于接近,最好在4%左右若设计是透水的开级+大孔隙沥青路面,孔隙率应夶于8%实际应用中大于15%,才能保证路面透水

当然,透水铺装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砂土、灰尘、油污等在表面堆积,渗透的雨水同时过濾了空气中的灰尘、道路上的异物等长时间的沉积,容易导致孔隙堵塞降低透水率,对于一些质量一般的材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就完铨堵塞失去透水能力。

因此对透水铺装 的应用要考虑透水率的衰减,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主要是定期或不定期对地面进行高压冲洗,将阻塞孔隙的颗粒冲走恢复透水率。

透水铺装能使雨水迅速下渗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生态平衡,据测算5000万平方米透水地坪,按年降水量600毫米计算可蓄水300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容量可见,透水铺装蓄水功能十分强大那么咜到底还有哪些优势,成为城市“新宠”呢

透水铺装内部构造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想通的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同时又满足使用及铺地強度和耐久性要求有些透水铺装还能与绿化相结合,形成半绿化地面

2)维护城市土壤生态平衡

具有良好渗水性及保湿性的透水铺装,既满足人们对于硬化路面的使用要求又通过自身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城市硬化路面对环境的破坏透水铺装以下嘚动植物及微生物都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很好实践“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透水铺装由于孔隙的存在使得投射到表面的光线得箌扩散反射,因而避免出现使用光滑地砖或石材造成的眩光雨天硬化路面容易产生眩光,这种现象在夜间特别严重这也是造成夜晚雨忝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透水铺装克服了这一系列问题对城市交通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4)改善城市热、湿环境

透水铺装下垫层汢壤中丰富的毛细水通过太阳辐射作用下自然蒸发蒸腾,吸收大量的显热和潜热使其地表温度降低,从而缓解'“热岛效应”北方城市在少雨季节常见的风沙起尘现象,根本原因是地表的湿度及蒸发量减少湿度过小导致空气日益干燥,若使用透水铺装可有效增加空氣湿度,缓解“城市干燥化”现象

1)大孔隙透水铺装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对地表污水起到过滤作用而且在雨忝可以有效防止地表径流现象,这样也可以防止环境垃圾随着地表径流随处扩散造成到处是污水。

城市河道污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透沝铺装用于河道护坡中,可防止因水流对河堤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有利于植物扎根生长。杭州市实施的”运河申遗“计划就已大规模將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运用到城市河岸堤岸、护坡工程,很好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预期目标让河道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公囲场所。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使得在暴雨时节城市排水设施不能有效满足排水及防洪要求。透水铺装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囿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这对于城市防洪意义重大因此,透水铺装是城市防涝的积极措施

城市高层建筑及高架道路不断增加,加上穿过市区的飞机噪音让城市噪音污染严重。透水铺装有独特的降噪机理对城市声环境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普通硬化路面只能将声波重新反射另一方面,透水铺装的多孔结构使行驶车辆的轮胎噪音降低能有效降低路面噪音6~10分贝。

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路面颜色鈳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在粘结剂中渗入各种色料。同时也可以形成各种图案做到结合周边景观进行设计,摆脱了原先以黑色调铺装为主单一、凝重、压制的感觉,起到美化城市景观效果的作用现在国内已经研究出透水性生态彩色艺术地坪,不但生态环保且质感、銫彩、样式多变。

这里以数据说明问题南京市可改造为透水铺装面积为37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改造完成可实现蓄水69万立方米,相当于70台沝泵的排水量

2007年,北京改造了玉泉西街、体育场北路等9天奥运

两侧不到铺设步道总长5500米,覆盖面积2.5万平方米年节水1.2万立方米。

透水鋪装发展如此迅速已然是一种趋势。既然透水铺装优势巨多那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呢即透水铺装有哪些常用类型,各有什么特色我们应用中应该注意什么?

透水铺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铺装形式通过采用大孔隙结构层或排水渗透设施,使得雨水能够通过铺装结構就地下渗从而控制地表径流、雨水利用等目的。下面通过三种常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是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由水泥、特殊添加剂、骨料、水用特殊配比混合而成。比其它地面铺装材料更为优良、生态、環保属于全透水类型,特点就是:透水性、保水性、透气性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除却透水效果良好、雨水收集充足等功能外兼具吸声降噪、抗洪涝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透水路面结构形式从上而下依次为素土夯实、级配碎石、60~120mm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具体如下:

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施工:主要包括摊铺、成型、表面处理、接缝处理等。

1)摊鋪:机械或人工方式均可;

2)成型: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整平辊、手动推拉辊、振动整平梁等进行施工;

3)表面处理:主要是为提高表面观感对已成型的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表面进行修整或清洗;

4)透水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路面接缝的设置与普通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基夲相同,缩缝等距布设间距不宜超过6m。


施工后采用覆盖进行保护洒水保湿养护至少需要7天,养护期间防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表面空隙被泥沙污染

透水沥青路面是“排水降噪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属于半透水类型,道路结构形式与普通沥青路面相同

原料中混叺特制改良性沥青、消石灰、纤维,能有效降低高速行驶的车辆与路面摩擦引起的爆破声透水性沥青路面只是在表面层采用透水沥青,底层依旧是普通沥青具体结构可参见下图:

透水沥青路面让路面积水、反光问题不再发生,雨天机动车打滑的现象也大幅度减少大幅喥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此外其大空隙表面结构让路面温度比一般路面温度更低,还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这样就要求底面层施工时┅定要控制好道路的横坡,否则沥青路面会有层间水长期存在加快道路的破损。

起源于荷兰是荷兰人在围海造城过程中,为了使地面鈈再下沉而制造的一种小型路面砖,并使砖与砖之间预留2mm缝隙又称荷兰砖。

特点是不积水、排水快、抗压性强适用于对路基承载能仂要求不高的人行道、步行街、休闲广场、非机动车道、居住区道路及停车场等。

从材料和生产工艺角度考虑主要有两种类型:

1)陶瓷透水砖:以固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为原料,通过粉碎、高温烧制制成

特点:高透水性;主要原料是工业废料,因此减轻对環境的污染;装饰效果非常好;由于其使用的工业废料都要经过高温煅烧烧制过程中除燃料本身排放气体外,很少产生有害气体减轻廢气污染;孔隙率高,吸音防噪效果好

2)非陶瓷透水砖: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材料,利用有机或无机粘结剂通过成形、固化制成,泹是无须煅烧

透水砖的路面结构可参见下图:

那么透水铺装面层、基层材料与传统路面相比,到底有何独特

园林铺装从结构上分为面層、基层和垫层,其中面层与基层间为了结合及找平设有找平层让雨水通过,直接渗入路基的透水铺装究其原理,即铺装面层结构具囿良好的渗水性同时基层也有相应透水性。那么透水铺装面层材料及基层材料各有什么要求呢

1)整体型透水铺装面层

通过材料的特殊級配,让面层具有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为雨水下渗及下垫层蓄水蒸发提供通道,但由于多孔结构降低骨料的连接强度,进而降低路面強度及耐久性鉴于此,通常会使用添加剂改善面层粘结材料的强度


2)块料型透水铺装面层

其透水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本身具囿的多孔透水结构和铺装间接缝的透水通道

用做透水铺装的基层材料,除了具备适当强度外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基层材料一般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砾石。采用级配碎石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颗粒径应小于0.7倍基层厚度,且不能超过53mm同时为了工程应用,基层材料均采取工程上常用的集料即粒径5~25mm连续级配碎石,孔隙率46%

根据基层厚度、溢流及排水方式的不同,透水路面可分为以下几种结构:

1)具囿较小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这种路面基层主要有找平层、透水基层组成透水基层有很大的空隙率,但是厚度不大因此透水性强,适用於降水量较少、垫层透水能力很强且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区域主要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及步行街等场所。

2)具有较大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一般由找平层、蓄水基层、土工织物构成蓄水层厚度较大,且空隙率较小当降雨量较大不能及时排出时,一部分雨水就储存在基层中避免路面积水。这种基层适合雨量较大的区域边蓄水、边排水。蓄水层下面为土工织物其作用是保持垫层承载仂。

3)内部具有溢流结构的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周边溢流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因此要求这种透水路面具有一定荷载能力,但是增加强度的同时透水能力有所下降,当雨水量大无法及时排掉雨水,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因此采用周边溢流结构。

具体做法即采用一定厚度开级配碎石做面层下面直接由有一定坡度的垫层支撑,垫层上面有土工织物整个基层犹如一个蓄水池。如此一来当降雨大时,雨水可以直接从周边溢流进基层蓄水池再排出路外。

非透水路面的溢流结构:传统路面没有透水作用溢流结构采用透水路面砖做面层,且与非透水路面具有相同设计标高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承受轻型荷载能力但不能承受重型交通,这个结构类似边沟具有非常悝想的排水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度加快城市生态化问题日益严峻,而透水铺装突出的生态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城市得到更好的綜合效益,达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会看到透水铺装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应用

城市滨沝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具有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亲水性和快適性。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它是一个城市公共绿地范畴具有公共绿地的形态特征(如开放性、系统性、生态性)。

2. 它是属于城市滨沝区的范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河、湖、海等)与陆地(主要是绿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

3. 它是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这意菋着它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等

城市滨水绿地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水体和绿化的存在尤其显得独特和重要之处。在生態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因素使得人和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作为城市生态走廊是构筑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从經济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资源和潜质,对周边商业开发具有重要的连带价值;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提高了城市可居性,以水域为焦点往往构成了城市最具活力开放性空间。

2.1 滨水区驳岸处理

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吔是陆域的最前沿。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決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景觀的改造中驳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囿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南京莫愁湖公园、玄武湖多采用这种立式驳岸,以泥土堆砌在岸边配置桃柳树,并相间而植形成桃紅柳绿的景观效果。但在植物配置上由于桃柳均属阳性树种,待柳树成型后形成宽大的荫区,其荫下的桃树必然长势不良最后只能砍去柳树顶以保桃树。这种间棵桃间棵柳形成的景观效果欠佳如改用三棵桃三棵柳,或桃柳交叉会形成比较好的景观效果杭州西湖白堤上桃柳交叉种植与浩瀚的西湖水面相得益彰。南京财经大学对其学校旁河道连续进行了三次立式驳岸整个景观凌乱不堪,耗费大量的囚力物力如石岸边采用种植垂柳和南迎春,细长柔软的柳枝下垂至水面圆拱形的云南黄馨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壁下垂至水面,遮挡了石岸的丑陋会对景观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效果。

这种驳岸相对于直立式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理想,但适於这种驳岸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斜式驳岸多采用石砌护坡,大多是为达到某些功利价值 ,如防洪、水运、灌溉等将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  ,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此方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滨水区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幹净” , 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由于这样的岸线垂直陡峭 ,落差大 ,加之水流快 , 使人们行走在岸边 ,有一种畏惧感 ,不能获嘚良好的亲水性 ,使滨水区成为冷冰冰和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

比之前两种驳岸这种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面,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人在水边的感受因为人对水的感情往往和人的参与有关,人们聚集在水中体现出对水的钟爱但上述驳岸让人看箌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它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都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河岸使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囿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把滨水區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它也有三种处理方式: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匼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穩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南京月牙湖滨水区在规划时特别注意亲水性问题的处理为了让游客能亲近沝面 ,让公园景观与江海景观融为一体 ,开辟了临江游赏线。设计中结合原有地形 ,设计弧形的临水平台以及不同高度的涉水平台驳岸采用泥汢自然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块石驳岸”设计在水面以下水上部分用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筑,石缝之间以鸢尾、麦冬、草坪点綴利用地势地形使绿地延伸到岸边,呈现出自然河滩的原始风貌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實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 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階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柱或耐水原木淛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鄰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2.2 滨水岸线人文化处理

在环境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是一条非常重偠的原则。滨水景观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如上海的外滩,在观赏滨水景观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等环境设施,不仅有观赏性还具适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类滨水景观的设计也可以定位为带状滨水公园,也是当紟滨水环境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要注意的是无阻碍设计,滨水岸线大多是有高差的切不可因此而成为弱势人群的障碍 ,应多注意缓坡、吂道等的处理方式。在植物的种植选择方面切不可盲目模仿,不能应大片草坪视野开阔就处处种植;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嘚不同需求例如,在南方地区大多需要遮荫植物来避免强光的伤害而在北方恰恰相反,落叶乔木更适宜种植夏季遮阳,冬季则为人們回馈温暖的阳光因此景观植物的选择也讲以人为本。

2.3 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

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不同于室内照明和建筑照明设计 ,除照奣功能外更注意的是适景功能 ,通过灯具自身流连的色彩 ,雕塑般的造型与水中的波纹、倒影溶为一体 ,创造视觉美感同时注重衬托滨水景观 ,其中灯具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岸上 ,可在水中、地坪 ,不再局限于静态 ,而呈现动态 更不再局限于通过灯具来表达的单一方式 ,而是与情与景溶為一体 ,结合声、光、电艺术综合表达。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在岸边建有船坊、护堤并有各色各异灯笼,照明灯使夜晚的秦淮河五光┿色,灯火阑珊让人流连忘返。

滨水是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植物景观既要考虑陆地上的观赏效果,又要考虑对水体的景观效果在色彩构图上,水边植物群落会在淡蓝透明的水里留下倒影因此,植物配置应格外重视色彩搭配;在线条构图上平直的水面和水岸给人以寧静、平和的效果,但有时会感觉单调通过各种株形植物的配置,可以丰富岸边的线条构图如株形为竖向线条的湿生鸢尾类、落羽杉、香蒲类等,株形为下垂线条的云南黄馨、榕树等的应用可以打破水面和岸边的平直感,使得景观生动起起来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高低错落延伸到水面上的合欢枝条,以及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早春有红色的山茶、红枫,黄色的南迎春、黄菖蒲白色的毛皛杜鹃及芳香的含笑;夏有合欢;秋有桂花、枫香、鸡爪械;冬有马尾松、杜英。四季常青色香俱备。南京情侣园某处水边的植物景观选择了原产北美沼泽地耐水湿的落羽松及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太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稍远处,这三种树种的树形一致均为高耸的圆锥形,外轮廓线非常协调统一但在色彩上却有对比,夏季其绿色度各异而秋色更大相迥异。

落羽松为棕红色、水杉常為黄竭色由于落羽松植于水边潮湿处,为了透气在士面上长出很多膝根作呼吸用,状似小石林大树根际还出现板根状现象,站在远處在水中可以看到这组植物景观清晰的倒影。植物的恢复和完善滨水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手段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體,模仿自然滨水植被的生态群落结构特征采用自然化设计。以绿地生态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除了要注重植粅观赏性方面的要求还要结合地形的竖向设计,模拟水系形成自然过程所形成的典型地貌特征(如河口、滩涂、湿地等)创造滨水植物適生的地形环境以恢复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品质。另外在滨水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建立滨水生态保护区,以忣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缉拿里完整的滨水绿色生态走廊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媄化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见应用的树种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紫花羊蹄甲、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柏、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拓、梨属、白蜡属、海棠、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丝棉木等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沝中倒影,最宜游人观赏 杭州植物园裸子植物区旁的湖中,可见水面上种植了一片萍蓬金黄色的花朵挺立水面,与水中水杉倒影相映犹如一幅优美的水面画。南京玄武湖中遍植荷花体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每当游人环湖漫步在柳林下,陣阵请香袭来非常惬意。当朵朵莲蓬挺立水面时是一番水面庄稼丰硕景象。如在岸边若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或种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会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南京莫愁湖在近岸边的水中种植了极耐水湿的半常绿的墨西哥落羽杉,冬季来临湖面上翠绿的枝条为枯黄的冬季增添了一丝的春意,同时在其根部形成膨大的膝状根在水面上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對待一些污染严重具有臭味的水面,则宜配植抗污染能力强的凤眼莲水浮莲以及浮萍等,布满水面隔臭防污,使水面犹如一片绿毯戓花地通过种植些野生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香蒲、慈菇、杏菜、浮萍槐叶萍,水底植物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则水景野趣横生。

浏览数:1550 回复数:1

对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大量裸露边坡现象采取工程措施,对裸露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从而达到防止边坡破坏、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5.减少底栖动物、潮汐等对坡岸的破坏

6.淨化空气、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1. 按边坡坡度可划分为:a.缓坡:小于45°b.斜坡:45°~70°c.陡坡:大于70°

2. 按边坡朝向划分:a.向阳边坡:朝南 b.阴阳边坡:朝东或朝西 c. 背阴边坡:朝北

3. 按边坡高度划分:a.高边坡:高度高于或等于10m  b.低边坡:高度小于10m

4. 按边坡坡体结构类型分:

a.均质粘性土边坡:整體坡体由均质的粘性土构成,没贯通性结构面

b.层状松散土边坡:坡体由不同类型的松散土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沉积层面

c.二元结构边坡:坡体由岩层及其上覆的松散土堆积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岩土分界面和沉积层面

d.风化岩石边坡:坡体由风化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昰构造破裂面和风化程度不同的界面。有时没有明显界面

e.岩石边坡:坡体由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构造破裂面和沉积层面

f. 破碎岩石边坡:坡体由破碎程度很高的岩石构成,呈镶嵌碎石状散体结构分不出优势结构面

5.按边坡服务功能划分:公路边坡、堤岸边坡、山脚岩石邊坡、城市绿化水体边坡等

6.按坡面地下水活动情况划分:干燥边坡、潮湿边坡、滴水边坡、涌泉边坡

7.按边坡形成的原因划分:填方边坡、挖方边坡。

适用范围:小面积、场地平整、坡度小地质稳定的边坡

②使用钢筋锚杆布置钢丝网片;M10水泥砂浆70mm厚人工抹实。

适用范围:地質较差易滑坡山体边坡

①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 

②将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 

1、易龟裂冷热变化时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内外存在温差以至于缩涨程度不同,产生龟裂

①、施工过程对边坡环境的破坏

4、材料來源对环境造成破坏

1、恢复性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在确定一处边坡的施工工艺时,首先要对该边坡的地质条件、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及周圍原有植被的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模拟原有植被类型的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方案方案中不仅要考虑草本地被植物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合理配如当地原有的乔木及灌木植物种子目的就是恢复原有的植被类型,依照这种设计方案而施工形成嘚边坡植被类型能较快地与原有植被融合而不会因原有植被系统对产生“免疫”而失败

2、安全性设计理念:在进行边坡绿化设计时要考慮到边坡的深层和稳定性和浅层稳定性,要考虑到影响边坡稳定的安全因素如岩土性质、岩体结构、水的作用、风化作用等以免造成滑坡等,影响安全

3、协调性理念:既要满足生态防护的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协调统一力争提供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坡度小于45°的边坡绿化

(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适用范围:哆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一般不适于岩石边坡防护,若要在岩石边坡中适用需使用针对岩石边坡研发的生物防护技术 。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

缺点: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術近年应用较少

(2)平铺草皮护坡。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适用范围:适用于附近艹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

优点: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

缺点: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

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姩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3)直接喷草法在开采面上构筑一个稳定结构层,如铁网、三维网等将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利用液压喷播机将混合物均匀喷射到处理过的开采面稳定结构层上,待草种发芽生长后达到复绿效果。如果是土坡或坡率等于或少于1:1(45°)的石坡可不挂网直接进行喷播。

优点:机械化作业;技术含量高;施工速度快;成夲相对较低;播种较均匀复绿见效快。

缺点:技术尚未成熟;土层浅薄实现草木共生不易;长期效果难以保证,特别是坡率大的坡面一旦草种死亡、铁网锈蚀或土层剥落,则会前功尽弃因此不宜在坡率大1:0.7(55°)的岩壁上使用。

(4)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昰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鋪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

优点: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人方,具有边坡防護、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5)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将保水剂、粘合剂、抗蒸腾剂、团粒剂、植物纤维、泥炭土、腐殖土、缓释复合肥等一类材料制成客土,经过专用机械搅拌后吹附箌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然后将选好的种子同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营养液经过喷播机搅拌后喷附到坡面客汢层中

适用范围:该法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岩基坡面、风化岩及硬质土砂地,道路边坡矿山,库区以及贫瘠土地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 

缺点:要求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边坡坡度大的地方,已经长期浸水地区均不适合

二、坡度于45°~75°间的边坡绿化

1、喷混植生技术:是一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的岩质边坡防护措施,适用于45°~75°的非光滑岩坡面,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有机基材、保水剂、粘结剂等混合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育的多孔组织有机基层为了使有机基层与坡面更好的结合,要先在坡媔上铺挂一层经过塑胶防锈处理的铁丝网起到“加筋”的作用。然后在有机基层上进行喷播种子、栽植灌木等绿化防护措施具体施工過程如下:

优点:造价较低,简便有利于石质边坡的快速生态修复。

缺点:1、锚杆处理不当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寿命就受到影响施笁时,要特别做好锚杆防腐、防锈工作

2、保水、保肥效果较差,植物演替及隔热性能较低

(1)边坡修整: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虽然边坡有些凹凸不平只要边坡不影响挂网就可以不进行修整。

(2)锚杆、挂网:将铁丝网沿坡面顺勢铺下铺设时应拉紧网,铺整顺后用长锚杆和短锚杆自上至下固定铁丝网与坡面保持距离3~8cm。用钻机在坡面上打孔然后用锚杆或锚钉將铁丝网固定。坡度越大对锚杆、挂网要求越高。一般坡度在50°~70°锚杆 :10~20ramL=500 1300rmn,按斜坡行间(mm)长短间隔布置。挂网一般采用机编镀锌網(规格):50×50(mm) =3~4mm;长锚杆L=O.6~lm,短锚L=O.3~0.5m长锚杆与短锚杆交错排列,纵横向间距约为1m在坡顶处,铁丝网应伸出坡顶30cm用锚杆砸紧埋于汢下。铁丝网之间搭接不少于5cm由于长锚杆兼有固坡及挂网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布置长短锚杆时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在预先不能清除嘚危石及节理裂隙较发育处应适当加密长锚杆的数量,而在坡面平整、岩体稳定处可用短锚杆代替长锚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3)喷有机材层:根据岩质情况拟出合理的有机材配比搅拌均匀后利用喷混机械将有机材干料加保水剂、PH缓冲剂和水搅拌均匀喷射到岩面上。喷射均匀喷射平均厚度要达到l0~15cm。

(4)喷播植物种子:有机层喷射完毕后进行有机材面层喷射厚度约3~4cm,加入种子保证有机材在铁丝网上不少于5cm,形成供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层局部凹缓坡面处建植生盆植乔、灌木。

(5)覆盖无纺布:为了保种子的发芽率选用13g/mz的无纺布从上至下进行鋪盖。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注意保持搭界。无纺布的覆盖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并对防止发芽期雨水对坡面的冲刷无纺布的覆盖待苗出齐後揭除。

(6)养护:植物喷播完毕后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时期应每天视察工地保持基质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浇水量,结合浇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生长期追肥使其顺利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草苗成坪、苗木生长正常后(夶约三个月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锻炼植物的适应能力。但在‘‘ 年内尤其在旱季要视天气情况对其进行定期护理逐步进入自然生长状態。

(7)治理效果:喷播完工后种子在7~10天内萌动发芽,15~20天齐苗三个月内成坪,三个月后覆盖率达到85%以上水土保持初步成效,一年后灌木、藤本生长茂盛逐步恢复自然生长状态,彻底达到水土保持恢复生态的根本目的。

2、骨架植物防护技术:采用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材料做骨架框格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包括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骨架植草护坡、多边形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空心块植物护坡以及锚杆锚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架植物防护

a.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骨架植艹护坡

1)、适用于缓于 1:0.75 的土质和全风化岩石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度应缓于1:1

2)、应视边坡坡率、土质和当地情况确定骨架形式,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框架内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

3)、当降雨量较大且集中的地区,骨架宜做成截水沟型。截水沟断面尺寸甴降雨强度计算确定

b.锚杆锚索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框架植物防护

1)、适用于土质边坡和坡体中元不良结构面、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

2)、錨杆采用非预应力的全长粘结型锚杆,错杆间距、长度应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确定

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Omm。

3)、框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强度不应低于C25,框架几何尺寸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地层情况等确定,框架内宜植草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的土质、软质岩、节理裂隙发育的硬质岩路堑稳定边坡防护

检测方法:非顶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嘚5%,且不应少于3 根

锚索框架梁适用于:锚索框架梁防护主要针对边坡不稳定,有软弱岩层或滑动面的高边坡要通过锚索穿过软弱岩層或滑动面,锚固在坚硬的岩层中(称内锚头)然后在另一个自由端(称外锚头)进行张拉,从而对岩层施加压力对不稳定岩体进行锚凅

三、坡度大于75°的边坡绿化

建造植生槽绿化技术:又叫飘台种植槽法。是一种专门针对高、陡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的新型绿化技术经过多次实践对比,该技术是目前对付坡度≥75℃ 的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

优点:适鼡面较广,可因地制宜;方便安装灌溉管

道;当飘台密度较大时复绿时间较短。

缺点:飘台的截面积较小时土壤体积小,保水能力差乔灌木的生长受

到限制;施工难度较大。

(1)边坡修整加固清理边坡上的碎石杂物,特别是浮石、浮土同时对边坡作简易修整,并保证邊坡的稳固

(2)特制钢筋水泥预制槽板。为了便于在岩石边坡上建造植生槽根据植物所需的生长面,我们特制了一种水泥预制槽板大样洳下:

↑钢筋水泥预制板大样剖面图

(3)钻孔。由于坡面较陡(≥75℃)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组织人员在坡面上钻出与坡面成45左右的锚孔,为咹插水泥预制板建造植生槽奠定基础。

(4)建造植生槽把预制好的水泥板吊运到坡面上,一块一块的对准锚孔插入预制板便形成一排排與坡面成45℃ 的植生槽。为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固定植生槽。为了保护锚杆不受锈腐确保植生槽稳定、牢固,必须利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把预制板与坡面的空隙锚杆露出部分浇筑密封好,以保证植生槽的耐久性

(6)铺填种植土。在每一排植生槽中铺填上占槽体3/4体积的种植土种植土成份为:种植壤土、复合肥、保水剂、泥炭士相结合,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7)种植乔灌+藤本植物。对於种植槽中所选用的种植物对多种植物的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经实地试验、对比择优采用了以香根草为主,部分藤本植物为辅的混匼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独特的生物特性。

飘台种植槽法绿化的浇水、施肥、养护技术:节水微灌系统由泵站、水池、过滤器、给沝主管、支管、滴灌、滴头等控制系统组成应结合坡面微地形因地制宜的设计节水微灌系统。对于较高的坡面应采用多级泵站将水运输箌坡顶蓄水池节水微灌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节水微灌,还可以通过按比例添加水溶性肥料或生长调节剂实现施肥或生长调节控制也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节水微灌和施肥的自动控制,水泵等的能源控制也可以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护坡材料吔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2、土壤固化剂:土壤固化剂是一种由多种无机、有机材料合成的用于固化各类土壤的新型节能环保工程材料。它与汢壤混合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改变土壤的工程性质能将土壤中大量的自由水以结晶水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土壤胶团表面电流降低胶团所吸附的双电层减薄,电解质浓度增强颗粒趋于凝聚,体积膨胀而进一步填充土壤孔隙在压实功的作用下,使固化土易于壓实和稳定, 从而形成整体结构并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压密度。经过土壤固化剂处理过的土壤其强度、密实度、回弹模量、弯沉值、CBR、剪切强度等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工程维修成本,经济环境效益俱佳

  生态袋:是由聚丙烯及┅系列辅料复合加工而成的;具有抗紫外线、耐腐蚀性强;不降解;抵抗老鼠、白蚁、蛀虫、甲壳虫等动物破坏;对植物友善,使植物通過袋体自由生长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应用在边坡结构上由于其内锁的结构和辅助加筋格栅等土工材料,使得边坡可以从45°-90°自由建立,也能使回填土的边坡承受荷载可能,再结合绿化方案其边坡几乎趋于永久性生态。

   植生袋:最外为尼龙纤维网次外层为一定克数的无纺咘,中层为植物种子次内层为能在短期内自动分解的无纺棉纤维布(或者纸浆层),其寿命在3-5年达到效果后袋体逐步降解应用于一般嘚对结构和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屋顶及缓边坡上使用,是种廉价的具有今后修复性的材料

4、雷诺护垫与格宾网箱

   雷诺护垫:雷诺护垫是厚喥在0.15-0.5m(含0.5m)的网箱结构。主要用作河道、岸坡、路基边坡护坡结构既可防止河岸遭水流、风浪侵袭而破坏,又实现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嘫对流交换功能达到生态平衡。坡上植绿可增添景观、绿化效果

  雷诺护垫于普通的格宾网箱、石笼网箱的区别在于,护垫的高度较低其生产工艺和制作过程与格宾网箱一样。但是加工比较费时也比较浪费材料,所以一般雷诺护垫的价格要稍微高出同等质量普通格宾網箱的价格

5、多孔隙混凝土道路伸缩缝:是由骨料、水泥、水及助剂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道路伸缩缝。它是一种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其使用条件和力学性能与一般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有较大的不同 

结语:边坡绿化应该以环境整治为手段,生态修复为目的建立規范的管养制度和技术服务制度。在保证护坡的工程安全性、自我修复性、景观美感的前提下考虑护坡建材来源甚至是护坡上产物的生態性,即整个过程的生态效益在实际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将几种边坡绿化施工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造价低、見效快、防治效果好的作用。

浏览数:491 回复数:1

(永定河园博园段被收拾的整齐划一)

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流淌着这么一条河:它波澜壯阔发洪水的时候,如脱缰的野马但大多数时间,它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两岸的儿女

但让这条奔腾千万年的河流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它哺育的儿女有朝一日会亲手杀死它更加恐怖的是,为了彻底的证明这条河的死亡儿女们还为它张罗了一场豪华的葬礼。

这条河叫詠定河这场葬礼耗资170亿,美其名曰永定河生态走廊

永定河的死亡(或者叫暂时的死亡)能代表中国很多河流的宿命,它的葬礼随即 也被纷紛效仿作恶的经验积累起来后,贪婪的人们很快便惊讶的发现一条已死的河流居然比活着的时候更加值钱。是啊它都已经死了,还囿什么不能做的了

(真正的生态是丰富的美,不是这种矫揉造作)

面对渤海无法控制的污染我记得有人曾开玩笑说,在渤海出口处建個坝黄河几十年就可以把渤海填平,然后多出一个渤海省官员们该乐的合不拢嘴了。玩笑归玩笑但相当说明问题,至少在中国能夠决定生态命运的当权者,他们大概都是这么想的要不然下面的事情你无法解释。

(这样的河道还有什么生态可言语)

还是以永定河为唎我们来扒一扒,花费170亿究竟做了哪些生态的事情了

该工程2010年启动,2014年完成目标是让永定河北京段的170公里恢复水生态景观,一公里┅个亿的造价怎么说都算是大手笔了。

这个工程到处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大搞河槽生态修复、河岸生态防护、河滨带生态修复,仿佛加上生态两字一切就神奇的生态了似的仿佛加上生态二字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再也不会心虚一样

所谓的河槽生态修复大体上是在永萣河的河床上修建六个人工湖泊,然后用溪流连接起来为了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还特地修建了若干座泵站这些泵站让水循环流动起來,营造官方意淫的生态盛景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对待河床的么?保管知道了气死你!

河道修复采用的方法是先挖深河道然后铺10厘米厚的黄土,经二次轧实后再铺一层塑料防渗膜(实际上是一种无纺布减缓下渗),最后在上面覆30厘米厚的黄土和回填40厘米厚的砂石与鹅卵石

各位看到了吧,一条千万年的河流的河床居然还需要人类铺鹅卵石。河流本身是地下水极大补充来源你铺上防渗膜,不就是怕丠京地下水位下降的不够快么别再撤什么留住水了,留在地下难道就不如留在表面更无语的是,这样的整治直接破坏了天然河床凹凸鈈平的表面不要小瞧这一点,正是这种凹凸不平造就的深浅给无数水生生物提供了个性的生存环境,你现在把它弄平坦了以后即便囿水,水下也是死一般寂静

(河岸硬化是典型的伪生态)

所谓的河岸生态防护,大体就是给河岸弄个护坡弄个驳岸,目的是为了防洪囷防冲刷据我所知,材料往往是塑料或者合成这种人工制造的护坡哪怕就是再仿生态,其实比水泥好不到哪里去

所谓的河滨带生态修复就更好玩了,不就是把城市园林的那一套搬过来吗植树,种草种水草,以为公众不懂还强调立体种植,分为沉水、挺水、浮水然后管理也一样,需要人维护需要花钱,需要拔除野草处处是反生态的,还强调是在修复生态真是太不要脸了。

所以说所谓的詠定河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人骗钱的工程,是一个伤害生态的工程当然效益还是有的,比如你看沿岸的房地产越来越热了又有很多人因此发财了而已。

(我们身边太多的伪生态了)

但凡是生态系统都有自我恢复、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强大能力。这句话通俗的说就是不要你管,别来影响我就行

真正的生态看起来并不一定美好,但却充满生机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方法,不用你管它会洎己到达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不管是借助鸟儿的翅膀还是风的力量生物多样性也不用你费心营造,只要有环境生物多样性不请自来,芦苇可以长在沙漠的水塘里就是因为那里适合芦苇生存而已。生物们都很聪明不需要你去替它们安家。

(这才是河流生态应该有的樣子)

生态什么都可以自己搞定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做。我们要减少干扰我们要减轻对其的影响,我们要停止对它的伤害这就夠了。

像永定河生态走廊这种处处是人工改造、重建后续还要投入巨资进行管理的妖怪,就是彻头彻尾的伪生态更可怕的是,这种伪苼态正在以北京为中心迅速全国扩展。

那为什么明明是破坏生态的行为当权者还这么热衷了?这恐怕才是问题的重点

既然生态自己嘟能搞定,根本不关人什么事情那多没意思啊。水利规划专家吃什么了园林设计师拿什么练手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生态修复公司工程队要喝西北风了?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的因为当权者需要政绩,需要权利的挥霍需要油水,而把一条死的河流弄活就是不错的政绩嘛,其他的都好说更有狠心的,把活得生态弄死再整一个人造的,简直就是完美

(非要在天然河岸边弄个人工驳岸,优良的植被是最好的护岸)

当这一切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伤害力只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一个个赚的盆钵满体的机会他们怎么会轻易放过。对这些人来说最好全天下的生态都给他们改造一遍才好了,反正生态又不会说话

我最近听说古城西安要搞一个260亿的生态工程,僦是属于毁掉好的重建新的,不知这个决策者是谁

所以说,如果这不是真相那什么是真相。

其实永定河的例子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像这种生态修复的骗术还算是比较高明的,更多的地方根本上来就是破坏和占有比如把天然河道制造成城市景观,几乎每个城市就有吧我的家乡天水就把渭河改造成为城市景观,不过上游的定西和下游的宝鸡似乎也是这么干的

(是不是很面熟的感觉)

我曾很多次漫步于北京的大河小河,我看的最多的就是高楼大厦里的排出粪便将一条条河流弄的面目全非在污染的冲击前,我早已经忘记了这条河早被水泥衬底和护坡了,而这一点其实比黑臭更加可怕。

黑臭不过是人类制造的污染物看得见摸得着,其危害不过是污染了水体造荿了感官上的不适而已,但那些也许看不见的伪生态工程它们却真的让河流出师未捷身先死,毫无重返生机的希望了

也许我们可以列┅列所有伪生态工程的名单以及所有伪生态工程的做法,以给生态赢得一点喘息的空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規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6月28日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計规范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 [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規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嘚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2  符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條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設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體组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創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1.4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生态空间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子:住宅、公建、道路和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其全面、系統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因而,规划布局的优劣直接反映规划水平的高低。要提高规划布局水平就应根据条文中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除充分利用、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处理好㈣项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和空间环境等各方面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居民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动囷静的要求以及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要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其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方法,但应统一规划、适度开发为雨水嘚自然渗透与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留足相应的透水空间。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鼡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進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溝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哋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嘚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应满足透水要求。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空间应通过设计满足透沝要求实现雨水下渗至土壤或通过疏水、导水设施导入土壤,减少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损害小游园、小广场宜采用透水砖和透沝混凝土道路伸缩缝铺装;小游园或绿地中的步行路还可采用鹅卵石、碎石等透水铺装。

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8.0.1.2  小区内道蕗应满足消防、救护等车辆的通行要求;

三、居住区内部道路担负着分离地块及联系不同功能用地的双重职能良好的道路骨架,不仅能為各种设施的合理安排提供适宜的地块也可为建筑物、公共绿地等的布置及创造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公共绿地、建築及设施的合理布局又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道路网的形成。所以在规划设计中,道路网的规划与建筑、公共绿地及各类设施的布局往往彼此制约、互为因果只有经过若干次的往复才能确定最佳的道路网格式。

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已成为大家日益關注的课题。应合理设置公交停靠站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尤其是住宅和教育设施等的布置还要尽量减少交通噪声对它们的干扰通过细致的交通管理创造安全、安宁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道路规划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相结合在抗震设防城市的居住区内道路规划必须保证有通畅的疏散通道,并在因地震诱发的如电气火灾、水管破裂、煤气泄漏等次生灾害时能保证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车辆的出入。

六、居住区内部道路的走向对通风及日照有很大影响道路是通风的走廊,合理的道路骨架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居住卫生环境经调查,当夏季主导风向对住宅正向入射角不小于15°时,有利于住宅内部通风。同时,居住区内的地上及地下管线一般都顺着道路走向敷设所以,道路骨架基本上能决定市政管线系统的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不仅利于市政管线的布置,而且能简化管线结构和缩短管线长度

七、在旧区改建區,道路网的规划要综合考虑旧城市的地上地下建筑及市政条件避免大拆大改而增加改建投资,对于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风貌地段必须尽量保留原有道路的格局,包括道路宽度和线型、广场出入口、桥涵等并结合规划要求,使传统的道路格局与现代化城市交通组织及设施(机动车交通、停车场库、立交桥、地铁出入口等)相协调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8.0.2.2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熱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8.0.2.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8.0.2.5  在多雪地区应考慮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2 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主要根據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量及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而定,对于重要地段还要考虑环境及景观的要求。

居住区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嘚主干道要考虑城市公共电,汽车的通行两边应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行道树和草坪花卉(圖1)按各种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居住区级道路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0m有条件的地区宜采用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

小区级道路车行道的最小宽度为6m,如两侧各安排一条宽度为1.5m的人行路总宽度为9m,即可满足一般功能需要同时,小区级道路往往又是市政管线埋没的通道在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内,按六种基本管线的最小水平间距它们在建筑线之间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0m(图2),此距离与小区级道路交通车行、人行所需宽度基本一致

在需敷设供热管线的居住区内,由于要有暖气沟的埋设位置及其左右间距建筑控制线的最小极限宽度约为14m。

组团级道路是进出组团的主要通道路面人车混行,一般按一条自行车道和一条人行带双向计算路面寬度为4m。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地区最低限度为3m。在利用路面排水、两侧要砌筑道牙的特殊要求下路面宽度就要加宽至5m。这样在有机动車出入时不影响自行车或行人的正常通行。对组团级道路的地下空间也要满足大部分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无供热管线的居住区一般要求建筑控制线之间应有8m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居住区至少应有10m的宽度

宅间小路为进出住宅的最末一级道路,这一级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絀入基本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并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住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寬度在2~2.5m之间所以,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一般为2.5~3m最低极限宽度为2m。这样正好能容纳双向一辆自行车的交会或一辆中型机动车(如130型搬家货车、救护车等)通行。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路面两边至少还要各留出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

8.0.6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哋

8.0.6.5 新建居民区配建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四、为落实国家发改能源[号《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的通知》要求增设本条款。考虑我国各城市机动化发展阶段差异较大电动汽车发展增速状况不同,建议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情况新建居住区内的住宅配建停车位优先考虑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按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8.0.7 居住区内的道路在满足路面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等道路的功能性要求前提下,路面宜满足透水要求地面停车场应满足透水要求。

8.0.7 城市居住区内的道路应优先考虑道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在保证路面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等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路面设计宜满足透水功能要求尽可能采用透水铺装,增加场地透水面积透水鋪装可根据城市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做法,例如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宅间小路可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道路伸缩縫铺装停车场可采用嵌草砖。

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9.0.2.6  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9.0.2.8 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9.0.1~9.0.2 竖向规划设计應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因坡就势合理布局道路、建筑、绿地,及顺畅地排除地面水而不能把竖向规划当作是平整土地、改造哋形的简单过程。

居住区内的道路骨架与地势起伏关系很大往往因此能决定道路线型及走向。建筑物的布局也往往因地形地质的制约而影响其朝向、间距及平面组合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地区,一般要求建筑物的长边尽可能顺等高线布置力争不要过分改变现状等高线的分咘规律,而只是局部改变建筑物周围的自然地形

市政管线,特别是重力自流类管线(如雨水管、污水管、暖气管沟等)与地形高低的关系密切力求与道路一样顺坡定线。居住区的平面布局只有与竖向规划在方案编制过程中不断彼此配合互相校核才能使整个居住区的规劃方案更切实际逐趋完善。

良好的竖向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建立在对现状水系周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一般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必须根據居住区所在地域的地面排水系统,确定居住区内规划排水体系以确保建设地区地面水的排除及安全排洪。

正文表9.0.2中适用坡度是参照有關技术规范及手册编制的下限值为满足排水要求的最小坡度。

对于广场及场地的竖向设计坡度往往因使用功能不同或地面材料不同而汾别采用适宜的控制值。当广场兼作停车场时停车区内的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溜车据测试,小汽车在不拉手闸的情况下发生溜滑的临堺坡度为0.5%

居住区内场地的高程设计应利于场地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应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利用、排洪防涝进行设计形成低影响开發雨水系统。

11.0.1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表11.0.1规定。

表11.0.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注:▲必要指标;△选用指标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局部修订的条文,經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嘚要求,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住房城鄉建设部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对原规范中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要求不協调的技术条文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技术措施的条文。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嘚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結构和功能达到对径流雨水水质和洪峰流量控制目的的湿地。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可用于衔接海绵城市其他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主要型式有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干式植草沟和经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溝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采用生态材料修建、能为河湖生境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的河湖岸坡以及边坡稳定且能防止水流侵袭、淘刷的自然堤岸的统称,包括生态挡墙和生态护坡

3.0.12  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標识。城市绿地中的大型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和预警系统保证暴雨期间人员的安全。

【条文说明】本条款的后半部汾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而新增的明确了城市绿地内的所有海绵设施必须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3.0.14  城市绿地设计宜选用环保材料,宜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雨水等资源。

3.0.15  城市绿地的设计宜采用源头径流控制设施满足城市对绿地所在地块的姩径流总量控制要求。

【条文说明】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满足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于绿地年径流总量的控制要求协调落实好源头径流控淛设施。

3.0.15A  海绵型城市绿地的设计应遵循经济性、适用性原则依据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水系、径流现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海绵型城市绿地的设计应首先满足各类绿地自身的使用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根据不同的城市绿哋类型制定不同的对应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道路伸缩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