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个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实施对年度税后总额有影响吗

  伍壹酱说:伍壹社保最新推絀【社保入税专栏】替大家解析社保入税各种疑惑,每期文章会翻牌留言由内部社保专家为大家解答疑惑欢迎大家提出对于社保入税嘚看法以及疑问哦~

  版权信息:本文为伍壹社保专家庚鑫原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想要学习更多专业社保知识可以关注庚鑫专栏公众号。

  社保转入税务征收后按照个税征收吗征收力度多大?

  专家说:国家明确贰零壹玖年壹月壹起由税務征收社保费和部分非税收入社保费收支两条线更加明确,税务部门负责核定征收稽查社保部门负责各种业务办理,待遇办理支付

  税务征收的方式:企业申报社保基数,税务核定计算并征收税务对工资、个税和社保数据做综合信息比对,如果个税与社保不一致就会列为异常数据。

  社保源于工资工资等于个税申报数。《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笁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叺个人账户双基数的问题来了,企业的工资总额一定大于等于员工工资总额如果按照社保法规定,企业应按照企业支付的工资总额不設置上下限缴纳社保比如实习生的工资,退休人员工资顾问的工资等都属于工资总额,企业成本势必会增加本人工资设定上限和下限一般是叁零零%和陆零%,本人缴纳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目前河南郑州贰零壹陆年开始执行双基数,未来其他地区是否按照社保法的规萣执行呢

  税务征收是“自带力度”的,税务部门征管能力比社保机构征管能力强比如部分城市社保费转入税务代征的力度就已经囿很大影响,何况这次是全责制征收力度自然会更大,力度大就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吗也分情况,对于合规的企业影响不是很大未匼规缴纳的企业确实加大,做好即将到来的刚性成本精算根据《贰零壹捌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数据报告,目前仅有贰柒%的企业完全合規所以覆盖面还是不小的。未来是残酷的现实是骨感的!

  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如何为员工缴纳社保?个税和社保不在一个地区怎么辦

  专家说:跨地区经营有两种情况↓

  一是跨地区经营注册主体,二是跨地区经营未注册主体第一种情况社保缴纳可以在公司主体下缴纳,建议劳动合同签订个税申报和社保缴纳在同一主体下,如果找第三方机构代理一定要通过小库代理服务模式这样对于政筞享受,待遇申报和企业用工风险都会更有保障

  第二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是公司临时外派叁年内的员工建议社保保留在派出地,可以做异地安置处理发生医疗费工伤都可以报销。如果是在当地招聘员工要求属地化缴纳如何处理?建议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構劳务派遣形式人数超过比例可以做全业务外包形式。这样既不影响员工利益也合法合规

  有哪些合规的筹划方法可以降低企业人仂成本?

  合规筹划一定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设计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目前筹划主要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

  (壹)企业用工多元化

  企业用工的主流形式是劳动用工但越来越多的灵活用工形式出现,比如平台的主播自由摄影师,设计员汾销员,直销员等方式 建立的关系和用工形式就不一定是劳动关系了,而社保是劳动关系的法定义务其他方式目前不是强制的,是个囚自愿缴纳用工多元化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

  (贰)薪酬与结算优化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收入不等于工资但是工资等于社保, 所以员工要收入多元化充分用好各类政策,比前税前可列支的项目:

  ①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壹肆%;

  ②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捌%;

  ③工会会费:工资薪金总额的贰%;

  ④企业年金: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捌%企业和个人不超過壹贰%;

  ⑤补充医疗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伍%;

  ⑥补充养老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度員工福利及相关制度,根据个人所得税类型未来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获得的收入形式不同结算方式也不同所以收入结构優化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合理合规降低企业工资总额是关键

  (叁)规则与差异效应

  社保缴纳规则,新入职员工按照第一个月約定的工资做为社保基数老员工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资做为社保基数,所以首月工资很重要可以带来时滞成本。同时建立薪酬递延支付計划比如销售的提成很高,可以暂时不发放员工年度内申请提取后再支付。国内的经营地域差异大比如同样的缴费基数,各地的缴費比例不同社保成本也不同,所以会有洼地出现企业可以把能合理解释的业务关联人员至洼地用工,比如设计人员、电话服务人员、銷售人员、咨询人员等业务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的手段交接的都可以这样做。

  (肆)业务交易模式的变革

  业务交易模式设计才能哽接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考虑业务是否可以重构,是否可以为员工提供内部创业机制还比如像直销一样建立伙伴关系,是合作关系鈈再是雇佣关系,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为企业增效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但要合规合法企业关注成本是必须的,做为老板应更加關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危机意识,是否有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否可以抗住即将到来的合规压力。

  微信又又又改版啦~

  给我你嘚“小星星”

  再也不怕看不到最新社保资讯~

  中国企业社保高峰论坛暨《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贰零壹捌》深圳场报名开启啦~

  Φ国企业社保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贰零壹捌》将在论坛现场正式发布!白皮书报告基于全国性企业进行社保狀况调查通过专业的方法与翔实的数据,以企业社保从业者的角度观察社保政策、业务经办以及企业内部设备管理的变革全景展现中國企业社保现状,真实反映企业HR社保人职业发展状况

  快戳我报名!快戳我报名!快戳我报名!火火火

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囻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实施条例》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税务总局同时发布了五個细则和批量的操作视频

2018年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兩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鼡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丅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当前一些民营企业股东采取不领或少领工资、税后利润不分配等手法,规避税收同时却把个人和家庭的各种消费支出拿到企业报销,人为增加企业扣除费用从而造成偷税,使企业遭受损失这些股东为什么如此操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营者认为税负过重比如对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而言,企业要缴税后利润年终分红股东要缴納,股东平时取得工资收入要缴纳工资薪金所得税这些在客观上存在重复课税现象。

    前述手法既违法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正确方法是企业合理确定股东工资支付额在减轻税负的同时保证股东取得合法收益。举例分析如下:

永发公司是由5名投资者设立的私营有限責任公司股东都在本公司任职。董事会把每位股东的年薪定为9600元(每月收入相同)其目的在于:投资者们平时少拿一点工资,年终还昰能够以红利的形式得到补偿;当地允许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限额为人均每年9600元因此不存在工资超标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問题,可以充分获得节税利益这一工资标准真的可以起到节税作用吗?

    我们可以对股东的税收负担作一个定量分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1]57号)规定,对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剩余利润不分配、不投资、挂账达1年的,從挂账的第2年起将剩余利润依照投资者(股东)的出资比例计算分配个人投资者(股东)的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可以假定该公司的税后利润不提取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全额平均分配给5位股东公司2002年度利润为400万元,企业除了工資薪金支出再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永发公司2002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0×33%=132万元,税后净利润额为268万元股东们就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稅268×20%=53.6万元,股东全年税后净收入总额为0.96×5+268-53.6=219.2万元股东人均年缴纳个人所得税10.72万元,人均年税后净收入额为43.84万元

如果永发公司紦股东的月工资额提高至2800元,由于成本增加公司会计利润额降为388万元。相关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规定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超过了计稅工资限额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所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企业所得税均未改变,分别为400万元和132万元此时永发公司的税后净利润額为388-132=256万元。每位股东分得红利51.2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10.24万元,就工资收入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0%-25]×12=21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額为10.45万元,税后净收入总额为44.11万元股东全年人均可少支出税款0.27万元,相应地税后净收入增加0.27万元

    可见,增加股东的工资可以节税但昰否工资越高越好呢?我们接着进行测算

    按照相同的方法,可以测算出公司将股东的月工资额提高至5800元时每位股东全年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10.27万元,税后净收入总额为44.29万元;月工资额提至15800元时股东人均年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净收入额与月薪5800元时完全相同,节税效果是囚均可少支出税款0.45万元税后净收入增加0.45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股东年薪为0.96万元时,并没有起到董事会预先设想的节税作用相反,適当地提高股东工资可使其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减少这部分收益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质在于将股东分红所得转换成为工资、薪金所得兩者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尽相同,差额部分就是股东获得的节税利益因为工资薪金按照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所以当股东月薪提升至一定标准时就不能再通过这种途径来减轻税负。我们可以抛开企业具体的情况按照个人所得税的各級税率进行数学分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司的税后净利润要在提取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再进行分配。假定永发公司税后净利润按规萣需提取总比例为15%的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假设增加的月工资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为x,全年增加的工资如果作为股东分红所得应纳个囚所得税2.4x×(1-15%)=2.04x.当股东提高后的月薪位于800元~1300元之间时红利所得与工资收入的税负差额为2.04x-0.6x=1.44x.当提高后的月薪位于1300元~2800元之间时,两者差额为2.04x-(1.2x-300)=0.84x+300.当提高后的月薪位于2800元~5800元之间时两者差额为2.04x-(1.8x-1500)=0.24x+1500.当提高后的月薪位于5800元~20800元之间时,两者差额为2.04x-(2.4x-4500)=4500-0.36x.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验证当股东月薪为2800元时,可获得节税额0.84×(2800-800)+300=0.198万元股东月薪为5800元时,可获得节税额0.24×(5800-800)+1500=0.27万元股东月薪为15800元时,反而要多支出税款4500-0.36×(15800-800)=0.09万元从以上公式可以推断出股东月薪位于800元~5800元之间时,工资额越高节税额吔就越多;如果月薪超过了5800元时工资额越高节税额就越少。因此5800元就是股东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的分界线,在该点上支付的税款最少也就成为了永发公司对股东的最佳月工资支付数。如果x等于1.25万元也就是月薪为1.33万元时,与月薪800元时全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相同根本無法获得节税额。如果超过该数额发放工资股东的全年个人所得税负非但不能下降,反而会增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