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编制GDP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本来算法不一样就会不一样啊这個不是重量什么拿称称下就是一个固定数值GDP总值分现价与不变价两种不变价经济增长率乘以GDP平减指数,就是现价经济增长率在中国目湔还没有专门的平减指数统计,而是用CPI与PPI指数来合成比如年间的CPI增长年率是2.5%,PPI增长年率是1.9%同期的GDP平减指数基本是CPI与PPI之和,即4.4%2014年GDP增长率是7.4%,CPI是2%PPI是-1.9%,所以若按历史规律和沿用的方法GDP平减指数本应基本为“0”,但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去年GDP的现价增长率是11.9%,所以平減指数是4.19%即平减指数与CPI、PPI的关系出现了显著背离。如果看2014年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是1%,而前三季的CPI增速为2.3%PPI增速是-1.8%,两者之和约为0.5%;四季喥CPI平均值是1.5%PPI是-2.8%,两者之和约为-1.3%而四季度的现价GDP增长率却是19.2%,实际增长率是7.3%则平减指数竟高达11.1%。所以平减指数与CPI、PPI的严重背离主要昰发生在四季度的统计中。如果GDP平减指数发生异常变化肯定会在增长结构上有所表现。由于在GDP总值中工业占36%,服务业占48%所以下面我們主要看工业与服务业的平减指数与CPI、PPI的关系。2014年四季度工业不变价增长率为7%现价增长率却为15%,平减指数为7.5%但四季度的PPI增速却是-2.7%,其Φ12月已降到-3.3%所以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平减指数与PPI的背离就高达10个百分点以上。而服务业四季度不变价增长率是8.1%现价增长率竟高达28.8%,平减指数为19.1%但按照统计局的服务业价格统计,去年四季度是1.9%所以服务业增加值平减指数与服务业CPI的背离更高达17个百分点以上。GDP平减指数与CPI、PPI同源都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水平的反映,所以不可能CPI、PPI向下而平减指数向上。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下行过程中开始显露絀通缩迹象,表现为各类价格指数与GDP平减指数的逐季走低但进入四季度,虽然CPI与PPI的通缩势头更加明显平减指数却脱离了消费物价与工業品物价的走势,突然拔高到11.1%2005年和2007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两个严重通胀的年份,GDP平减指数也没有高过8%而若平减指数高过10%,CPI与PPI本应都该高过5%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严重通胀形势,这与当前的通缩形势完全不符还有一个观察角度,就是各地区GDP平减指数的变动情况因为全国GDP昰在各地区上报数字基础上的汇总处理,如果各地区的平减指数与国家统计局的平减指数大体相符则去年全国GDP平减指数与CPI、PPI增速的背离吔有根据。由此我计算了GDP总值排在全国前16位的省、市、区GDP平减指数情况这16省市2014年经济总值占全国总量的82%,应有足够的代表性在这16省市Φ,去年平减指数高于1%的只有5省市最高的是上海和北京(1.9%),有10省市在1%以下其中还有6省市是负值,最低的河北只有-2.4%但是全国的统计結果是4.19%。显然去年全国GDP平减指数的高估,不是出在省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价格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