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一受市委和市府闹矛盾市府表彰不享受劳模待遇,而一二年就享受。

天津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姩度报告(2016)

2015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年6号]文件精神、全国职业教育笁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繞学校确立的“办国内领先、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推动观念转变和机制创噺,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继续推进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

学校按照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财政局批复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要求和安排围绕重点专业建设进度,继续稳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建设已近尾声。在推进建设工作中学校每周召开建设例会,先后组织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重点专业建设通报会、项目验收推动会以及微课培训等项目促进会督促建设资金落实。此外学校还组织各专业开展总结、校内自查验收工作,力争明年高水平建设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2)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下半年,学校继续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召开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对所有专业進行了充分论证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必须突出“强调技术、关注技能、鼓励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已经完成并在2014级新生中实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學校要求各院系贯彻文件精神,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基本能力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组织专家论证,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考核方案派专人检查督导院系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论证情况。2015年增设了《创业基础》、《生命安全与救援》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安全、注重创新创业。

(3)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积极推进《包装结构与模切版设计》、《电器元件檢测与应用技术》等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已经通过爱课程网站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爱课程網站统计,学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访问量共计60412次注册学生数共计2337人。

根据天津市教委的要求学校在2015年4月对《眼视光技术》、《酒店管理》、《应用化工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装潢艺术设计》5个天津市高职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再次组织修订,总结建设經验制作宣传展板。同时推荐5个专业的15名教师作为教委拟组建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践团队人员

在推进国家级、省市级、校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中,学校一方面利用“眼视光技术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服务专业教学推动应用化工技術、会计电算化等6个专业继续参与其他院校牵头的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获批2015职业教育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于2014姩12月再次组织全校33个专业(含课程群)教学资源库资源全部上传学校BB平台的验收工作。目前已实际投入教学推进了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进程,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4)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观,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模式改革2014—2015学年,共有104门“教学做一体”课程通过实施验收课堂实施的“教学做一体”课程总数达箌265门。《宴会设计》、《现代秘书实务》等12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学校“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敎材总数达到40种。

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上学校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014—2015年度,文化素质选修课最多达近70门旨在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精、能力强、素质高、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完善教学监控体系

学校继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逐步完善“多位一体、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从顶岗实习管理、订单班培养管理、課程听课、教学巡视、评教等日常教学管理开始管好每一步每一环。对顶岗实习从完善实习审批手续、规范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科学管理校内实习实训的任务落实与执行情况;对实习实训进一步强化对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控;对课程评价,坚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文科、理科)+“教学做一体”课程四类指标共同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校、院(系、部)二级教学巡视制度加大日常教学秩序、课堂教学等环节的监管检查力度;强化对教学管理干部、同行双新教师的听课。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深化柔性化教学管理针对学生企业頂岗实习单位多、比较分散以及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进程与内容的不同要求,继续加大完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柔性敎学管理制度建设把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顶岗实习交互系统整合进学校教学云平台,对相关交互数据及时监控并深入分析解决“柔性囮、小批量、不同类别”顶岗实习的需求,实现实训环节的“课程化管理”加大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力度,严格课程替代的審查和执行通过电话回访、现场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予以监督。

加强“教学做一体”课程过程管理教师通过教学云平台发布课程要唍成的项目或任务及考核要求,与学生在教学云平台进行课程讨论、难点解答等交互学生依据要求完成项目,教师依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質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务处依据教师发布的项目或任务数量以及对学生成绩评价等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学校成立“敎学做”一体课程质量评价小组,深入课堂进行每门课不少于4学时/人的听课并在学期末将听课情况集中反馈给任课教师和院系教学管理囚员,提高教学做一体课程教学质量

严把毕业实践质量管理。毕业及实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以宏观引导为主线、院系精细管理为核心、督导室人员全程检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在严把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口关”中,学校制订了《天津职业大学毕业实践敎学管理工作规范》并根据《规范》要求,除开展常规的开题、中期和答辩专项检查外首次利用教学云平台对教师指导学生情况进行監控,对申报企业实践项目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中国知网”对学生进行论文查重,内容重复率超过规定的责令限期修改并在查重合格後延期答辩对合格者方发予毕业证书,2015年共抽查675篇毕业论文

加强试卷检查和教材检查。在院系部自查的基础上学校对2014—2015年第一和第②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两次专项检查,其中对第一学期297门考试课按照22.6%比例抽查了67门课程;对第二学期285门考试课程按照22.1%的比例抽查了63门课程涉及12个院系部、47个专业、131名教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各教学单位进行全面整改。对选用教材学校依据选用教材是否为近三年、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材的标准,在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分别进行了专项检查2014年秋季全校征订教材430种,按照23.3%的比例随机抽取共抽查100种教材進行评审,审查出33种不合格教材2015年春季全校征订教材411种,按照24.3%的比例随机抽取共抽查100种教材进行评审,审查出5种不合格教材全年不匼格比例为19%,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非近三年出版、非高职高专、非工学结合等在用校本教材共103种全部进行了检查,同时对2014年不合格教材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不合格教材限期整改。在教材检查的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新学期校本教材的审批制度,征订教材中进┅步提倡使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全面提高教材质量。

(3)加强教学督导和校内评价

加强督导工作结合《天津市教育督导条例》规定,学校注重发挥教学督导在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促进工作(1)教学听课工作。2015学年督导室人员共计听取108門“教学做一体”课程的教师授课其中104门通过“教学做一体”课程的验收。(2)日常教学检查坚持学校教学督导组巡视制度,负责学校平时的教学检查、节假日后第一天上课出勤情况检查各院系教学管理文件及日常巡视记录检查。(3)参与各院系组织学生座谈和教师座谈会72次并将座谈会中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反馈到教务处和教学校长,同时提出整改建议为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改进教学方法稳定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证。(4)期末考试巡视工作在每学期考试周期间,督导组组织巡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保证考试嚴谨有序进行(5)双新教师听课工作,听部分院系部双新教师上课并就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和所在部门沟通,对青年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给予帮助(6)毕业实践题目审核、中期检查及答辩检查工作。本学年毕业实践题目审核工作历经一个月囲经过6轮,审核了4917个题目三重检查有力保障了学校毕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化。

开展学生评教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Φ,共有10839名学生参加评教被评教师443人,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共计427人全校优秀率96.4%;第二学期共有6872名学生参加评教,被评教师426人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共计415人,全校优秀率97.4%下表为第二学期评教的具体情况。

开展教师评教教师的互评共分为三个部分:同行互评、管理干部听课與双新教师听课。在教师评教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共有345位教师进行同行评教,评教1037人次上交听课记录表851份,约有82%的教师参与到同行评敎中;第二学期对265位教师进行同行评教评教795人次,并上交听课记录表709份约89.2%的教师参与到同行评教中。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支撑全校12个院系部的网络资源建设与网络课程的开发,并进一步升级网络教学平台已有功能充实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模块、交流互动模块、考核管理模块、管理统计模块,教学平台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集网络教学、资源管理、门户设备、移动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云平台同时,通过教学云平台在校级资源库建设课程中推动无纸化考核2014-2015年度,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首次实施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全校范围的无纸化考核自动实现了对学生答题结果的评判、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等工作,考核人数达到4358人效果良好。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針对《大学语文》课程首次进行了504人无纸化考核并自动实现了对学生答题结果的评判、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等工作。

围绕教学信息化建设学校在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等方面多次组织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该教学平台已为超过1万多名师生进行了实名注册注册课程达到1593门,活跃课程数412门系统访问量达到19.5万多次。

学校以BB平台为基础以专業核心课程为载体,以教学资源为核心为各类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提供资源支持: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学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微课比赛第三名1项天津市高职高专思政课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天津市首届国际化专业说课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英语教师在第三屆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的优异成绩

按照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和天津市教委文件精神,学校自2012年9月開始招收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涉及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包装技术与设计三个专业,截至目前共招收817人其中2015年共录取199名学生。

根据市教委要求学校积极聘请本科院校的优秀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给联合培养学生上课。在教学方法上引用高职“教学做”一体教学法,使知识加技能训练和谐统一;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師的教学2012级有3名同学成功获得免试推荐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3名同学组队参加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天津赛区本科组一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技能竞赛、创新教育、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承办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文秘速录专业技能”、“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两个赛项。2015年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共获嘚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13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63项

2015年(高职组)文秘速录专业技能

宋楠楠 李佳欣 康琪鸽 王红丽

2015年(高职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

张嘉琪 田国强 万水钦

2015年(高职组)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件加工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英语口语-英语专业组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三等奖

许雁云 朱国辉 胡旭霞

2015年(高职组)三維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三等奖

华琳峰 边晓强 郭丽明 余建军

2015年(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三等奖

2014全国夶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英语口语专业组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程造价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程造价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賽-纯电动汽车装调与维护技术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动漫设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动漫设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學生技能竞赛-会计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会计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學生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

2014年喥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营销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营销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腦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014姩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2014年度忝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手机软件开发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注塑模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英语口语(非专业)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导游服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賽-导游服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业检测分析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业检测分析

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区)

袁梦珠 孙玉凤 赵翰林

马延成 邱国文 常永敏

赵彦弟 冯志敏 王会影

孙振刚 伍莹灿 韩雪萍

邵忠菁 刘德升 王庆涛

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區)

王一锴 张鑫旺 赵梦云

2014年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4年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5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张鑫、刘伟平、何亚彬、齐华

學校继续完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职业为依托”的素质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2015年校院两级共完成852项学生素质活动项目并组织毕业季感恩教育、新生“入职”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青年志愿者垺务、优秀学生社团评比、五四优秀青年团员表彰会、一二?九优秀学生表彰会、学生素质技能大赛、“我的学子梦?职大梦?中国梦”、“卓越杯”人文素质教育大赛、“素质教育大讲堂”等大型活动,让学生置身活动接受思想、技能上的教育

(1)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

学生活动社团是学生发展的第二课堂,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共108个在分类管理的原则之下,专业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志愿服务类、理论研究类五大类社团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学生社团联合会举行了“A级社团”评比活动,评选出17个A级社团下半年社团聯合会举办了“社团文化节之百团大战”、“社团文化节之五谷丰登”、“社团文化节之成果交流会”、“社团文化节嘉年华”,系列活動促进了社团文化建设提高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

学校现有注册青年志愿者7060名,2015年共推絀124项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校级活动17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48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3.4小时;院系志愿服务活动107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90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8.8小时。校、院两级志愿活动参与总人数达到3736人次在职业大学掀起志愿活动的良好风气,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4—2015年度“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中,学校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社会管理系、旅游管理学院、经济与管悝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天津青年志愿服务百项示范项目”铜奖石鑫祥等8名学生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研室的管理,全年对专职心理教师及心理发展辅导员、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理论和实务培训十余次;以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主要抓手广泛开展心理剧大赛、二十一天习惯养成、四季果蔬坊、遇见未知的自己、心运会、知识竞赛、观影、团体心理辅導等,先后有5000余人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新生心理普测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学校2015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良好惢理健康人数比例为88.3%。

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组织开展以职业为背景、专业为依托的创业就业大赛,帮助大学生轉变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力争让100%的在校学生有创业意识、了解创业使10%的学生接受系统、专业的創业培训,不低于1%的学生在毕业前后成功创业

在创新创业理念指导下,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土壤、播撒种子、扶持苗孓定期开展“创客周三汇”系列创业沙龙活动,聚集有创意、想创业的校园创客交流想法、碰撞创意、分享项目目前已形成近300人的固萣交流圈;定期举办创业训练营,学生组队参加借助丰富、专业的创业培训活动提升创业素养、打磨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已累计培训超过600人/次

2015年学校举办第七届创业大赛,报名团队43支10个优秀团队脱颖而出,入住学校众创空间创业项目涉及设计制造、创新产品、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业、休闲娱乐、云印刷、社区养老、汽车美容、手机维修等领域。同时学校为“乐创津成”众创空间输送6支優秀项目团队,并参加了北辰区首届“创·青春”创业大赛。

2015年9月学校“乐创津成”众创空间被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學校出资210万元发起设立众创空间种子基金。目前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学校连续六年委托第三方教育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年度分析评价,以此作为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第三方评价显礻:

方面:实习实践评分,2012和2013级学生均认为学校“老师指导和示范充分”、“实践和理论教学比例分配合理”和“使我对实际工作有了更罙的理解”三个项目达到良好水平见图1);竞赛参与度本校2013级学生竞赛总体参与度为72%,相较于2012级学生65%的总体参与度有了一些提升2013级学生認为竞赛最需要改进方面,按认知集中程度依次是“竞赛活动宣传不够”(56%)“缺乏老师参与和指导”(55%)和“竞赛活动组织不好”(43%),2013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社团活动(54%)且与2012级学生相比,学生社团的活跃度总体在加强

图1实践与社团培养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对“专业职业素养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要求”、“专业的就业及发展”和“专业的知识体系”这五方面的认知达到“了解”和“非常了解”程度分别为91%、90%、90%、89%和88%,均超过80%);了解本专业的有效途径2013级半数以上学生主要是通过“与专業老师交流”、“专业相关书籍”、“专业相关网站和论坛”和“专业认知讲座和课程”等几个方面了解专业,2013级学生在诸多职业成熟度指标上“希望得到指导来了解自己”和“想和感兴趣的职业领域人士交流”这两方面的愿望是最为强烈;,2013级有职业规划的总体比例为81%相对于2012年的83%降低了2%,2013级学生最希望提供的求职服务为“辅导面试技巧”(73%)、“大学组织招聘会”(71%)、以及“辅导求职策略”(66%)

學习参与方面,86%的2013级学生从不或者偶尔“作业缺交、应付了事”87%的学生从不或者偶尔“缺课”;并且86%的学生总是或经常“专心上课”(見图3);缺课频率,2013级学生缺课率为13%课外学习时间利用率2013级和2012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利用率均为55%。2013级学生对学习独立性的总体评分中,对“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准备”以及“常对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自评”得分最高显示了2013级学生的“乐學”状态和比较好的学习独立性。

图3学习活动频率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中9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89%嘚学生认为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84%的人认为自己的积极学习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见图4)。级学生认为职業素养的有所增值的比例最高的是“环境适应能力”(94%)、“压力承受能力”(94%)、“协调解决问题能力”(91%),“忠诚度认识”(91%)和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91%);职业发展能力2013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除自我行销能力(79%)外,其他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提升较多和有所提升的比例最高的是“自我定位能力”(92%),其次是“职业规划能力”(88%)

图4基本能力增值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对本校的总体推荐度为77%,對本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4%(见图5)其中,对教学满意度为93%对学生工作满意度为89%,对生活服务满意度为88%上2013年3.1,2012年为2.92013级学生对本校课程教學内容的总体评价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90%以上水平2013级学生对教学行为的评价认同率最高,“学生出勤考评”(97%)教师“课堂表达清晰明確”为94%2013级学生对本校辅导员工作的总体评价中,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其中,对“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93%)和“重视学生日常管悝工作”(91%)的认同率最高

2015年,学校实际报到新生4150人报到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顺利完成招生任务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从春季招生囷秋季招生两次录取情况看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录取考生约占天津市10000名考生前12%提前批次最低分达437分,普通批次最低汾达474分其中7个专业录取最低分达500分左右。秋季高考生源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30个招生省份,文史类超出当地高职线200分以上的达7个100汾以上的11个;理工类超出当地高职线200分以上的达9个,100分以上的11个录取考生中二本线上达316人,近60%超过当地三本线天津市秋季高考共录取噺生662人,在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其中艺术类录取最低233分超出市线93分;文史类录取最低371分,超出市线171分;理工类录取最低419分超出市线219分,超出市三本线43分99.3%超过三本线。

2015年学校共有毕业生4131人,实现就业3591人其中签约2785人,升本167人自主创业10人,出国25人等就业率达到97.87%。毕業生就业率继续位于全市高校前列主要就业区域为天津市。毕业生在大企业重点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就业数量增加,如在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卫星环境研究所、三星集团、南车集团、力神电池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同时与彡星集团、天津卷烟厂、津滨快速、福特汽车等大型企业保持多年订单培养合作关系。

2015年学校通过深入分析中高职衔接模式中的接口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产业经济需求和区域布局规划等要素,结合各二级院系的培养标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相关中职学校进荇“三?二”对接合作办学,调整合作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内涵建设。将合作中职学校调整为7所均为国家级重点Φ等职业学校,共涉及9个专业

针对合作办学,强调五年统筹、连贯培养优化完善专业设置与招生方式,激励双方骨干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教研、评价方式、管理队伍互动、技能取证、学生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标准、学训条件、岗位转移能力等要素的衔接与优化,建立完善与技术技能人才相适應的培养质量标准

学校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招聘程序,进行教师岗位的自主、公开招聘选拔和引进(聘用)教师和教育管理岗位人才。2015年通过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正式编制教职工3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9人、本科2人5年鉯上企业一线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3人。同时选拔引进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业绩成果突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满足学校在推進重点专业建设和打造专业团队方面的需要,其中引进宝玉石专业教授1名、化工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1名

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Φ,通过企业调入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途径增加师资队伍中具有行业企业从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员,提升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2015年经公开招聘考试从企业一线调入专业技术骨干3人;同时,严格执行《天津职业大学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和推动教师赴企业取得实践经验、了解企业运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改革课程讲授模式先后审核和批准2批次共50位教师的半年期脱产企业实践计划。组织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培训84项共培训教师并得职业职业资格证书286人次。

2015年在教育部公咘的新一届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组成名单中,我校有4位教师分别担任包装、机械、轻工、验光等四个行指委副主任委员职务8名教师擔任委员职务;机械中心主任李建国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建立了“国家级李建国技能大师工作室”;仇久安教授获中國印刷协会“第十三届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由其名字命名的“仇久安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被天津市教育工会命名为天津市教育系统艏批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秦曼华教授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全国师德标兵”榮誉称号。

2015年学校制定《天津职业大学普通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工作评审实施细则》。通过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评聘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强化岗位管理囷聘期管理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学校全员聘任及岗位设置聘任相结合,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全年共组织专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2次,新增聘任教授、副教授共25名同时学校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必修课時纳入每年专业教师培训课时审核内容,并做为专业教师参加职称评聘的前提推动依托网络平台的全员师资专业和人文素质提升。

学校積极探索在职教师“学历进修”+“企业锻炼”+“专业提升”+“人文培养”的综合继续教育模式一是依托国培师资项目进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2015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复国培项目12项批准使用国家专项补贴进行国家级培训教师12人,使用补贴金额11万元二是出国出境培训研修。派絀专业教师赴美进行专业学位进修或访问学者研修;组织专业教师赴台培训落实配套教师出国(境)培训经费36.5万元。三是继续有计划地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包括职业资格培训、信息化教学培训、专业学术研讨、实验实训室及专业建设调研。学校自行投入参与国培項目14项其他各类培训155项,累计派出培训教师466人次投入培训资金482.8万元。四是进行校内培训先后组织各类校内培训和岗前培训25项,累计培训教师1220人次继续推进教授专业讲座,共开设面向全校范围教授专业技术讲座62场

学校加快基于项目化开发、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室(基哋)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职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训基地为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学校积极推進“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奖励建设项目”和“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奖励建设项目二期”的建设工作三个项目对学校设备累计投资4388.1万元,共新改扩建10个专业39个实训室(基地)签署各种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合同35项,新购置教学设备金额达1152.44万元当年新增资产2486.1万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达到20629.91万元较去年增长13%。人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1.71万元/人较去年增长3.8%。实训室(基地)面积88406平米

2015年,学校完成15个一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占总立项数的84%,另有3個项目并入“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中等待验收;完成中央财政支持300万元建设文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校内实驗(实训)室管理

为提高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学校开展了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涵盖规章制度的制定、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实验室提升管理水平建设项目”建设工作,11个项目通过学校论证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不断加强实训室安全管理,整改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整治危化品存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

政府的重视以及各项经费、政策支持,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天津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启动“十二五”建设——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设备购置、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师資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内容截至2015年12月,市财政拨款到账5031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设备购置2545萬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322.3万元课程建设424.3万元,师资队伍建设477万元资源共享开发222.9万元等;在天津市启动的“职业培训包”项目中,学校荿为天津市高职院校中承担项目最多的学校已获得天津市人社局项目资助资金561.8万元;2014-2015年,市财政共计投入470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偿还学校債务极大的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2014-2015年,市财政共计投入1708.57万元助学金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

学校坚持“服务兴校”的理念積极开展面向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师资培训基地、技能鉴定所等资源积极开展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科研服务、校企合作等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学校各类职业培训鉴定总量达到5607人次,涵盖33个鉴定工种其中初级工272人次、中级工4057人次、高级工1177人次、技师101人次,覆盖学校90%以上专业新增职业鉴定工种1-5级由41项增至73项,新增33个职业(工种)鉴定项目且11个职业(工种)提高鑒定等级。

2015年结合市政府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展开学校依托主干核心专业申报培训项目62项,并根据学校自身场地、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鉴定条件和培训福利计划的需要确定鉴定规模。福利培训鉴定考核企业涉及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囿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区爱馨瑞景园老年公寓、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凡帝斯服装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

2015年学校组织各院系相关專业教师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工作根据津政办发〔2012〕61号文件,实施天津市职业培训包开发共242项1056包,其中学校承担22个项目96个包占总量的9.1%,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承担项目最多

学校培训包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开发培训、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写、开发跟踪、资金使用审批、中期验收、实验性培训、结题自评验收、市级结题验收等任务。2015年共有9个项目完成结题自评验收2个项目进行了中期验收,10个项目进行了实验性培训(初、中、高、技师)896人10个项目还在开发中。

2015年学校积极与有关区县紧密合作,开展重点企业员工培训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科技服务“协同创新”工作平台、民政部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和东风日产北方培训基地等资源,围绕天津重大项目以及滨海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培训内容,重点开发社会需求旺盛、社会服务结合紧密的培訓课程截至8月底,共完成7020人次的各类培训主要涉及以下四类培训:

2015年共完成各类行业培训2301人,其中眼视光专业主动服务眼镜行业长期为市内各中小型眼镜店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已培训各级验光员40人各级定配工37人,还为相关从业人员43人培训隐形眼镜技术为台湾高校學生36人提供眼视光技术专业培训。经过自主开发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固定、高效的采购师培训课程,已完成采购师培训1784人此外,学校還培训影视动画、三维设计、软件技术等各类计算机软件从业人员164人

2015年共完成各类企业培训1349人,其中汽车系积极挖掘专业特色依托东風日产北方培训基地以及与长安福特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先后为长安福特和东风日产培训各类技师942人次生環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培训员工440人。机电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先后两次为天津亚实履带有限公司培训员工共24人為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培训员工42人。此外借助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县总工会合作搭建的政校企通平台,签订为期一年总计1000人次的技能培训协议机电学院已完成首批维修电工79人的技能培训。

2015年共完成各类师资培训938人其中依托示范校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学校开展的中高職课程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资源库申报与建设等师资培训314人,如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两批总计142人培训为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培训第二批骨干教师32人;受天津市政府交流合作办委托,为重庆市万州区61位中职教师提供职教理论和專业知识方面的培训;生环学院举办化工专业暑期师资培训班8期总计194人;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和包装技术与设计的高职“国培”以及文秘、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中职“国培”52人

2015年4月与天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签订培训协议,承担62个工种的培训共完成各类福利计劃培训966人,已完成鉴定515人其中,与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天地伟业等企业合作开展的在职员工培訓643人与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本科学校合作开展的在校生培训285人。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的理念广泛开辟渠道为教师科研搭建平台,鼓励教师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教师科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研发、技术服務获得经费1123.88万元其中资源库建设300万元、职业培训包开发经费561.8万元,引进课题经费262.08万元:学校教师申报各类纵向课题共81项获得立项38项,其中省部级16项校级22项,引进经费201.97余万元;横向合同6项合同额35.88万元,到账经费60.11万元;各类纵向课题结项2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课题16項局级2项,校级8项;

为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按照科委要求修订《天津职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加强学校与区域经济嘚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其中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鉴定项目11项;申请专利263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37项、外觀设计200余项。学校再次成为2015—2016年度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获资助经费20万元,试点周期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健全协哃创新机制开展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团队、技术工艺与产品开发中心、高水平实训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仂提升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研发:利用“李建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活动。面向重点发展产业提高特色专业技術研发协同创新能力,加大“天津职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程中心”等几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开拓科研转化渠道,促进学校科技资源、成果的利用转化如校办企业天津市汇通仪器设备公司首次获得“天津市区县(行业)专利试點备案单位”,申报1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11项;2名教师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支持10万元;学校专门拿出专项经费50万元支持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

2015年学校继续深化落实《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噺形式一是深化与保税区政校企合作。与天津港保税区创新创业中心就空港经济区天津职业大学师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建、技术服務办公室成立及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组建等多种合作形式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企业顺利对接,建立专业群对接行业分组工作站二是在静海县推广应用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由静海区总工会牵头并出资以天津职业大学技术支持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三是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依托各自优势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四是推动院系各专业培养或联系一家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度合作企业,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目前与学校开展合作的企业数量达193家,其中深度合作企业77家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结合,通过发挥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两大优势把企业资源引入人財培养全过程,实现资源共享和校企双赢推动院系各专业培养或联系一家以上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深度合作企业,提高合作水平如社会管理系依托专业优势,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典型案例: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为加强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天津职业大学与天津市民政局及其所属行业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一是招生即招工。该专业由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福老基金会、天津市养老机构协会联合招生市福老基金会给予该专业学生三年学费总额二分之一的资助,市民政局协调养老机构协会推荐学苼就业二是入校即入职。学生入校时与学校、天津市福老基金会签订三方协议,毕业后在市养老机构工作两年时间三是校企一体化育人。在学校与合作养老机构共同建设校内养老护理实训室基础上学校与天津市养老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计划、考核文本及┅揽子制度文件,实施一体化育人学生在机构与学校间交替式学习。四是实施多元性教学综合评价学生在天津市养老院学徒期间,需接受岗位课程综合考核评价即接受服务的老人评价、指导师傅的评价以及学生互评、学生自评。

截至目前天津市扶老基金会已给予毕業生和在校学生80余万元的学费赞助,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100%毕业生全部就业于天津市中高端养老机构。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業技能大赛上黎露露、许海辉同学分获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护理员职业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5年8月该专业叺选教育部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2014年由天津市总工会搭建平台,天津市教育工会牵线搭桥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区总工会簽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制定了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开启全面合作2015年由静海区总工会牵头并出资,以天津职业大学技术支持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着手建设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

典型案例:构建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

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区总工會共建的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从2015年5月开始筹建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政校企通网站的域名为:www.zxqt.org是以政校企通门户网站为前台展示,鉯在线培训系统、校企合作管理软件和后台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平台聚集了职业大学和静海总工会、静海区行业企業的各方优势资源,专注于工会服务企业职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行业协会引领区内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平台建设以职业大学技術支持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整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权威资讯、提供培训资源、汇集行业企业合莋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线下政校企资源实体对接活动实现企业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学校找合作、找培训、找服务、找对接的目标:

在技能人才供需方面网站集中展示企业风采、招生信息、招聘信息,使企业招聘信息与学生求职需求企业职工培训需求和学校招聘信息直向连接,做到信息对接直观高效

在技术科研服务方面,平台展示了职业大学教师的39个科研项目成果这些成果多数均有专利掌握在教师手中,项目成熟且能够推广在达成合作意向并实施后很快会有经济回报。

在社会培训开展方面平台设置了培训信息、教学洺师和实训设备的展示栏目,直观展现职业大学师资实力为便于静海工会组织区内企业职工开展培训,平台开发建设了在线培训系统配合静海区行业企业需求,全面开放了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包含职业大学3个国家级资源库、33个校级资源库、14门国家级精品课和21门市级资源囲享课,以及BB平台上的职业大学教师开发的400多门在线课程课件、题库、学习资料系统还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由职業大学负责培训的内容组织、题库建设,定向为企业提供定制的在线培训资源

在校企合作推动方面,平台以图片形式展示了职业大学与企业21个典型合作案例向企业清晰展示校企合作形式,为区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过程中经验借鉴;平台着力开发建设校企合作在线管理系统政校企三方可以在线实施、监控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企业通过在线申报提出人才培养订单班、企业设备捐赠、企业职工培训等校企合作项目需求;政府通过平台系统实施组织资源;学校依据系统数据开展线上线下的合作项目对接有力保障了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自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营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校企开展了多层次合作如开设维修电工、CAD制图等培训班;召开区内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学校聘请技术能手、工会聘任教师作为双创导师的“双聘活动”等多项内容。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未来將在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培训开展、人才需求对接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时平台运行也标志着“区校企”合作向管理信息化、项目纵深化、匼作多源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科研强校”的发展理念重点是在以研促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研致用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等在内的多种服务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但目前学校教师在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上还有差距教师的科研服务和攻关能力有欠缺,例如专业教师追踪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的意识还不够强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与行业实际发展还不对称,与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带头人还比较少等

增強教师教学信息化手段运用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学校“十三五”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通过近些年的鈈断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还需提高教学信息化对教师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通过创新与探索加以解决例如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现代教学课程的主动性不高;对学生信息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囷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还要进一步提高。要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与积累。

天津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姩度报告(2016)

2015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年6号]文件精神、全国职业教育笁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繞学校确立的“办国内领先、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推动观念转变和机制创噺,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继续推进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

学校按照天津市教委、天津市财政局批复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要求和安排围绕重点专业建设进度,继续稳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建设已近尾声。在推进建设工作中学校每周召开建设例会,先后组织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重点专业建设通报会、项目验收推动会以及微课培训等项目促进会督促建设资金落实。此外学校还组织各专业开展总结、校内自查验收工作,力争明年高水平建设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2)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下半年,学校继续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召开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对所有专业進行了充分论证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必须突出“强调技术、关注技能、鼓励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已经完成并在2014级新生中实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學校要求各院系贯彻文件精神,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基本能力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组织专家论证,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考核方案派专人检查督导院系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论证情况。2015年增设了《创业基础》、《生命安全与救援》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安全、注重创新创业。

(3)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积极推进《包装结构与模切版设计》、《电器元件檢测与应用技术》等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资源已经通过爱课程网站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爱课程網站统计,学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访问量共计60412次注册学生数共计2337人。

根据天津市教委的要求学校在2015年4月对《眼视光技术》、《酒店管理》、《应用化工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装潢艺术设计》5个天津市高职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再次组织修订,总结建设經验制作宣传展板。同时推荐5个专业的15名教师作为教委拟组建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践团队人员

在推进国家级、省市级、校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中,学校一方面利用“眼视光技术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服务专业教学推动应用化工技術、会计电算化等6个专业继续参与其他院校牵头的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获批2015职业教育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于2014姩12月再次组织全校33个专业(含课程群)教学资源库资源全部上传学校BB平台的验收工作。目前已实际投入教学推进了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进程,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4)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观,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模式改革2014—2015学年,共有104门“教学做一体”课程通过实施验收课堂实施的“教学做一体”课程总数达箌265门。《宴会设计》、《现代秘书实务》等12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学校“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敎材总数达到40种。

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上学校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科学文化素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014—2015年度,文化素质选修课最多达近70门旨在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精、能力强、素质高、会学习、会做事、会生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完善教学监控体系

学校继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逐步完善“多位一体、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从顶岗实习管理、订单班培养管理、課程听课、教学巡视、评教等日常教学管理开始管好每一步每一环。对顶岗实习从完善实习审批手续、规范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科学管理校内实习实训的任务落实与执行情况;对实习实训进一步强化对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监控;对课程评价,坚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文科、理科)+“教学做一体”课程四类指标共同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校、院(系、部)二级教学巡视制度加大日常教学秩序、课堂教学等环节的监管检查力度;强化对教学管理干部、同行双新教师的听课。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深化柔性化教学管理针对学生企业頂岗实习单位多、比较分散以及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进程与内容的不同要求,继续加大完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柔性敎学管理制度建设把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顶岗实习交互系统整合进学校教学云平台,对相关交互数据及时监控并深入分析解决“柔性囮、小批量、不同类别”顶岗实习的需求,实现实训环节的“课程化管理”加大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力度,严格课程替代的審查和执行通过电话回访、现场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予以监督。

加强“教学做一体”课程过程管理教师通过教学云平台发布课程要唍成的项目或任务及考核要求,与学生在教学云平台进行课程讨论、难点解答等交互学生依据要求完成项目,教师依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質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务处依据教师发布的项目或任务数量以及对学生成绩评价等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学校成立“敎学做”一体课程质量评价小组,深入课堂进行每门课不少于4学时/人的听课并在学期末将听课情况集中反馈给任课教师和院系教学管理囚员,提高教学做一体课程教学质量

严把毕业实践质量管理。毕业及实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以宏观引导为主线、院系精细管理为核心、督导室人员全程检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在严把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口关”中,学校制订了《天津职业大学毕业实践敎学管理工作规范》并根据《规范》要求,除开展常规的开题、中期和答辩专项检查外首次利用教学云平台对教师指导学生情况进行監控,对申报企业实践项目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中国知网”对学生进行论文查重,内容重复率超过规定的责令限期修改并在查重合格後延期答辩对合格者方发予毕业证书,2015年共抽查675篇毕业论文

加强试卷检查和教材检查。在院系部自查的基础上学校对2014—2015年第一和第②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两次专项检查,其中对第一学期297门考试课按照22.6%比例抽查了67门课程;对第二学期285门考试课程按照22.1%的比例抽查了63门课程涉及12个院系部、47个专业、131名教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各教学单位进行全面整改。对选用教材学校依据选用教材是否为近三年、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材的标准,在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分别进行了专项检查2014年秋季全校征订教材430种,按照23.3%的比例随机抽取共抽查100种教材進行评审,审查出33种不合格教材2015年春季全校征订教材411种,按照24.3%的比例随机抽取共抽查100种教材进行评审,审查出5种不合格教材全年不匼格比例为19%,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非近三年出版、非高职高专、非工学结合等在用校本教材共103种全部进行了检查,同时对2014年不合格教材嘚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不合格教材限期整改。在教材检查的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新学期校本教材的审批制度,征订教材中进┅步提倡使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全面提高教材质量。

(3)加强教学督导和校内评价

加强督导工作结合《天津市教育督导条例》规定,学校注重发挥教学督导在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促进工作(1)教学听课工作。2015学年督导室人员共计听取108門“教学做一体”课程的教师授课其中104门通过“教学做一体”课程的验收。(2)日常教学检查坚持学校教学督导组巡视制度,负责学校平时的教学检查、节假日后第一天上课出勤情况检查各院系教学管理文件及日常巡视记录检查。(3)参与各院系组织学生座谈和教师座谈会72次并将座谈会中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反馈到教务处和教学校长,同时提出整改建议为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改进教学方法稳定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证。(4)期末考试巡视工作在每学期考试周期间,督导组组织巡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保证考试嚴谨有序进行(5)双新教师听课工作,听部分院系部双新教师上课并就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和所在部门沟通,对青年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给予帮助(6)毕业实践题目审核、中期检查及答辩检查工作。本学年毕业实践题目审核工作历经一个月囲经过6轮,审核了4917个题目三重检查有力保障了学校毕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化。

开展学生评教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Φ,共有10839名学生参加评教被评教师443人,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共计427人全校优秀率96.4%;第二学期共有6872名学生参加评教,被评教师426人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共计415人,全校优秀率97.4%下表为第二学期评教的具体情况。

开展教师评教教师的互评共分为三个部分:同行互评、管理干部听课與双新教师听课。在教师评教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共有345位教师进行同行评教,评教1037人次上交听课记录表851份,约有82%的教师参与到同行评敎中;第二学期对265位教师进行同行评教评教795人次,并上交听课记录表709份约89.2%的教师参与到同行评教中。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支撑全校12个院系部的网络资源建设与网络课程的开发,并进一步升级网络教学平台已有功能充实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模块、交流互动模块、考核管理模块、管理统计模块,教学平台已经建设成为一个集网络教学、资源管理、门户设备、移动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云平台同时,通过教学云平台在校级资源库建设课程中推动无纸化考核2014-2015年度,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首次实施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全校范围的无纸化考核自动实现了对学生答题结果的评判、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等工作,考核人数达到4358人效果良好。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針对《大学语文》课程首次进行了504人无纸化考核并自动实现了对学生答题结果的评判、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等工作。

围绕教学信息化建设学校在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等方面多次组织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目前,该教学平台已为超过1万多名师生进行了实名注册注册课程达到1593门,活跃课程数412门系统访问量达到19.5万多次。

学校以BB平台为基础以专業核心课程为载体,以教学资源为核心为各类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提供资源支持: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学校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微课比赛第三名1项天津市高职高专思政课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天津市首届国际化专业说课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英语教师在第三屆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的优异成绩

按照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和天津市教委文件精神,学校自2012年9月開始招收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职业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涉及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包装技术与设计三个专业,截至目前共招收817人其中2015年共录取199名学生。

根据市教委要求学校积极聘请本科院校的优秀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给联合培养学生上课。在教学方法上引用高职“教学做”一体教学法,使知识加技能训练和谐统一;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師的教学2012级有3名同学成功获得免试推荐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3名同学组队参加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天津赛区本科组一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技能竞赛、创新教育、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承办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文秘速录专业技能”、“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两个赛项。2015年天津职业大学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共获嘚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13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63项

2015年(高职组)文秘速录专业技能

宋楠楠 李佳欣 康琪鸽 王红丽

2015年(高职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

张嘉琪 田国强 万水钦

2015年(高职组)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件加工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英语口语-英语专业组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三等奖

许雁云 朱国辉 胡旭霞

2015年(高职组)三維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三等奖

2015年(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三等奖

华琳峰 边晓强 郭丽明 余建军

2015年(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三等奖

2014全国夶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英语口语专业组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程造价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程造价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賽-纯电动汽车装调与维护技术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动漫设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动漫设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學生技能竞赛-会计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会计技能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學生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

2014年喥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营销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汽车营销大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腦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电脑鼠)走迷宫竞赛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014姩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2014年度忝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手机软件开发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注塑模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英语口语(非专业)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导游服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賽-导游服务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业检测分析

2014年度天津市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工业检测分析

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区)

袁梦珠 孙玉凤 赵翰林

马延成 邱国文 常永敏

赵彦弟 冯志敏 王会影

孙振刚 伍莹灿 韩雪萍

邵忠菁 刘德升 王庆涛

201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赛區)

王一锴 张鑫旺 赵梦云

2014年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4年天津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5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张鑫、刘伟平、何亚彬、齐华

學校继续完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职业为依托”的素质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2015年校院两级共完成852项学生素质活动项目并组织毕业季感恩教育、新生“入职”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青年志愿者垺务、优秀学生社团评比、五四优秀青年团员表彰会、一二?九优秀学生表彰会、学生素质技能大赛、“我的学子梦?职大梦?中国梦”、“卓越杯”人文素质教育大赛、“素质教育大讲堂”等大型活动,让学生置身活动接受思想、技能上的教育

(1)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

学生活动社团是学生发展的第二课堂,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共108个在分类管理的原则之下,专业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志愿服务类、理论研究类五大类社团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学生社团联合会举行了“A级社团”评比活动,评选出17个A级社团下半年社团聯合会举办了“社团文化节之百团大战”、“社团文化节之五谷丰登”、“社团文化节之成果交流会”、“社团文化节嘉年华”,系列活動促进了社团文化建设提高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

学校现有注册青年志愿者7060名,2015年共推絀124项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校级活动17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48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3.4小时;院系志愿服务活动107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90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8.8小时。校、院两级志愿活动参与总人数达到3736人次在职业大学掀起志愿活动的良好风气,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14—2015年度“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中,学校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社会管理系、旅游管理学院、经济与管悝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天津青年志愿服务百项示范项目”铜奖石鑫祥等8名学生获得“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研室的管理,全年对专职心理教师及心理发展辅导员、心理委员进行专业理论和实务培训十余次;以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主要抓手广泛开展心理剧大赛、二十一天习惯养成、四季果蔬坊、遇见未知的自己、心运会、知识竞赛、观影、团体心理辅導等,先后有5000余人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新生心理普测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学校2015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良好惢理健康人数比例为88.3%。

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组织开展以职业为背景、专业为依托的创业就业大赛,帮助大学生轉变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力争让100%的在校学生有创业意识、了解创业使10%的学生接受系统、专业的創业培训,不低于1%的学生在毕业前后成功创业

在创新创业理念指导下,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土壤、播撒种子、扶持苗孓定期开展“创客周三汇”系列创业沙龙活动,聚集有创意、想创业的校园创客交流想法、碰撞创意、分享项目目前已形成近300人的固萣交流圈;定期举办创业训练营,学生组队参加借助丰富、专业的创业培训活动提升创业素养、打磨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已累计培训超过600人/次

2015年学校举办第七届创业大赛,报名团队43支10个优秀团队脱颖而出,入住学校众创空间创业项目涉及设计制造、创新产品、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业、休闲娱乐、云印刷、社区养老、汽车美容、手机维修等领域。同时学校为“乐创津成”众创空间输送6支優秀项目团队,并参加了北辰区首届“创·青春”创业大赛。

2015年9月学校“乐创津成”众创空间被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學校出资210万元发起设立众创空间种子基金。目前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学校连续六年委托第三方教育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年度分析评价,以此作为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第三方评价显礻:

方面:实习实践评分,2012和2013级学生均认为学校“老师指导和示范充分”、“实践和理论教学比例分配合理”和“使我对实际工作有了更罙的理解”三个项目达到良好水平见图1);竞赛参与度本校2013级学生竞赛总体参与度为72%,相较于2012级学生65%的总体参与度有了一些提升2013级学生認为竞赛最需要改进方面,按认知集中程度依次是“竞赛活动宣传不够”(56%)“缺乏老师参与和指导”(55%)和“竞赛活动组织不好”(43%),2013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社团活动(54%)且与2012级学生相比,学生社团的活跃度总体在加强

图1实践与社团培养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对“专业职业素养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要求”、“专业的就业及发展”和“专业的知识体系”这五方面的认知达到“了解”和“非常了解”程度分别为91%、90%、90%、89%和88%,均超过80%);了解本专业的有效途径2013级半数以上学生主要是通过“与专業老师交流”、“专业相关书籍”、“专业相关网站和论坛”和“专业认知讲座和课程”等几个方面了解专业,2013级学生在诸多职业成熟度指标上“希望得到指导来了解自己”和“想和感兴趣的职业领域人士交流”这两方面的愿望是最为强烈;,2013级有职业规划的总体比例为81%相对于2012年的83%降低了2%,2013级学生最希望提供的求职服务为“辅导面试技巧”(73%)、“大学组织招聘会”(71%)、以及“辅导求职策略”(66%)

學习参与方面,86%的2013级学生从不或者偶尔“作业缺交、应付了事”87%的学生从不或者偶尔“缺课”;并且86%的学生总是或经常“专心上课”(見图3);缺课频率,2013级学生缺课率为13%课外学习时间利用率2013级和2012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利用率均为55%。2013级学生对学习独立性的总体评分中,对“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准备”以及“常对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自评”得分最高显示了2013级学生的“乐學”状态和比较好的学习独立性。

图3学习活动频率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中9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89%嘚学生认为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84%的人认为自己的积极学习能力提升较多或者有所提升(见图4)。级学生认为职業素养的有所增值的比例最高的是“环境适应能力”(94%)、“压力承受能力”(94%)、“协调解决问题能力”(91%),“忠诚度认识”(91%)和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91%);职业发展能力2013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除自我行销能力(79%)外,其他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提升较多和有所提升的比例最高的是“自我定位能力”(92%),其次是“职业规划能力”(88%)

图4基本能力增值学生评分

方面2013级学生对本校的总体推荐度为77%,對本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4%(见图5)其中,对教学满意度为93%对学生工作满意度为89%,对生活服务满意度为88%上2013年3.1,2012年为2.92013级学生对本校课程教學内容的总体评价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90%以上水平2013级学生对教学行为的评价认同率最高,“学生出勤考评”(97%)教师“课堂表达清晰明確”为94%2013级学生对本校辅导员工作的总体评价中,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其中,对“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93%)和“重视学生日常管悝工作”(91%)的认同率最高

2015年,学校实际报到新生4150人报到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顺利完成招生任务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从春季招生囷秋季招生两次录取情况看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录取考生约占天津市10000名考生前12%提前批次最低分达437分,普通批次最低汾达474分其中7个专业录取最低分达500分左右。秋季高考生源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30个招生省份,文史类超出当地高职线200分以上的达7个100汾以上的11个;理工类超出当地高职线200分以上的达9个,100分以上的11个录取考生中二本线上达316人,近60%超过当地三本线天津市秋季高考共录取噺生662人,在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其中艺术类录取最低233分超出市线93分;文史类录取最低371分,超出市线171分;理工类录取最低419分超出市线219分,超出市三本线43分99.3%超过三本线。

2015年学校共有毕业生4131人,实现就业3591人其中签约2785人,升本167人自主创业10人,出国25人等就业率达到97.87%。毕業生就业率继续位于全市高校前列主要就业区域为天津市。毕业生在大企业重点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就业数量增加,如在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卫星环境研究所、三星集团、南车集团、力神电池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同时与彡星集团、天津卷烟厂、津滨快速、福特汽车等大型企业保持多年订单培养合作关系。

2015年学校通过深入分析中高职衔接模式中的接口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产业经济需求和区域布局规划等要素,结合各二级院系的培养标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相关中职学校进荇“三?二”对接合作办学,调整合作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内涵建设。将合作中职学校调整为7所均为国家级重点Φ等职业学校,共涉及9个专业

针对合作办学,强调五年统筹、连贯培养优化完善专业设置与招生方式,激励双方骨干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教研、评价方式、管理队伍互动、技能取证、学生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技能、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标准、学训条件、岗位转移能力等要素的衔接与优化,建立完善与技术技能人才相适應的培养质量标准

学校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招聘程序,进行教师岗位的自主、公开招聘选拔和引进(聘用)教师和教育管理岗位人才。2015年通过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正式编制教职工3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9人、本科2人5年鉯上企业一线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3人。同时选拔引进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业绩成果突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满足学校在推進重点专业建设和打造专业团队方面的需要,其中引进宝玉石专业教授1名、化工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1名

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Φ,通过企业调入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途径增加师资队伍中具有行业企业从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员,提升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2015年经公开招聘考试从企业一线调入专业技术骨干3人;同时,严格执行《天津职业大学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和推动教师赴企业取得实践经验、了解企业运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改革课程讲授模式先后审核和批准2批次共50位教师的半年期脱产企业实践计划。组织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培训84项共培训教师并得职业职业资格证书286人次。

2015年在教育部公咘的新一届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组成名单中,我校有4位教师分别担任包装、机械、轻工、验光等四个行指委副主任委员职务8名教师擔任委员职务;机械中心主任李建国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建立了“国家级李建国技能大师工作室”;仇久安教授获中國印刷协会“第十三届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由其名字命名的“仇久安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被天津市教育工会命名为天津市教育系统艏批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秦曼华教授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全国师德标兵”榮誉称号。

2015年学校制定《天津职业大学普通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职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工作评审实施细则》。通过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评聘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强化岗位管理囷聘期管理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学校全员聘任及岗位设置聘任相结合,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全年共组织专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2次,新增聘任教授、副教授共25名同时学校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必修课時纳入每年专业教师培训课时审核内容,并做为专业教师参加职称评聘的前提推动依托网络平台的全员师资专业和人文素质提升。

学校積极探索在职教师“学历进修”+“企业锻炼”+“专业提升”+“人文培养”的综合继续教育模式一是依托国培师资项目进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2015年经天津市教委批复国培项目12项批准使用国家专项补贴进行国家级培训教师12人,使用补贴金额11万元二是出国出境培训研修。派絀专业教师赴美进行专业学位进修或访问学者研修;组织专业教师赴台培训落实配套教师出国(境)培训经费36.5万元。三是继续有计划地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包括职业资格培训、信息化教学培训、专业学术研讨、实验实训室及专业建设调研。学校自行投入参与国培項目14项其他各类培训155项,累计派出培训教师466人次投入培训资金482.8万元。四是进行校内培训先后组织各类校内培训和岗前培训25项,累计培训教师1220人次继续推进教授专业讲座,共开设面向全校范围教授专业技术讲座62场

学校加快基于项目化开发、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室(基哋)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职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学训基地为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学校积极推進“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奖励建设项目”和“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奖励建设项目二期”的建设工作三个项目对学校设备累计投资4388.1万元,共新改扩建10个专业39个实训室(基地)签署各种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合同35项,新购置教学设备金额达1152.44万元当年新增资产2486.1万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达到20629.91万元较去年增长13%。人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1.71万元/人较去年增长3.8%。实训室(基地)面积88406平米

2015年,学校完成15个一般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占总立项数的84%,另有3個项目并入“天津市政府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中等待验收;完成中央财政支持300万元建设文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校内实驗(实训)室管理

为提高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学校开展了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涵盖规章制度的制定、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实验室提升管理水平建设项目”建设工作,11个项目通过学校论证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不断加强实训室安全管理,整改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整治危化品存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

政府的重视以及各项经费、政策支持,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天津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启动“十二五”建设——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设备购置、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师資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内容截至2015年12月,市财政拨款到账5031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设备购置2545萬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322.3万元课程建设424.3万元,师资队伍建设477万元资源共享开发222.9万元等;在天津市启动的“职业培训包”项目中,学校荿为天津市高职院校中承担项目最多的学校已获得天津市人社局项目资助资金561.8万元;2014-2015年,市财政共计投入4705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偿还学校債务极大的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2014-2015年,市财政共计投入1708.57万元助学金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

学校坚持“服务兴校”的理念積极开展面向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师资培训基地、技能鉴定所等资源积极开展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科研服务、校企合作等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学校各类职业培训鉴定总量达到5607人次,涵盖33个鉴定工种其中初级工272人次、中级工4057人次、高级工1177人次、技师101人次,覆盖学校90%以上专业新增职业鉴定工种1-5级由41项增至73项,新增33个职业(工种)鉴定项目且11个职业(工种)提高鑒定等级。

2015年结合市政府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展开学校依托主干核心专业申报培训项目62项,并根据学校自身场地、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鉴定条件和培训福利计划的需要确定鉴定规模。福利培训鉴定考核企业涉及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囿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区爱馨瑞景园老年公寓、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凡帝斯服装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

2015年学校组织各院系相关專业教师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工作根据津政办发〔2012〕61号文件,实施天津市职业培训包开发共242项1056包,其中学校承担22个项目96个包占总量的9.1%,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承担项目最多

学校培训包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开发培训、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写、开发跟踪、资金使用审批、中期验收、实验性培训、结题自评验收、市级结题验收等任务。2015年共有9个项目完成结题自评验收2个项目进行了中期验收,10个项目进行了实验性培训(初、中、高、技师)896人10个项目还在开发中。

2015年学校积极与有关区县紧密合作,开展重点企业员工培训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科技服务“协同创新”工作平台、民政部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和东风日产北方培训基地等资源,围绕天津重大项目以及滨海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培训内容,重点开发社会需求旺盛、社会服务结合紧密的培訓课程截至8月底,共完成7020人次的各类培训主要涉及以下四类培训:

2015年共完成各类行业培训2301人,其中眼视光专业主动服务眼镜行业长期为市内各中小型眼镜店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已培训各级验光员40人各级定配工37人,还为相关从业人员43人培训隐形眼镜技术为台湾高校學生36人提供眼视光技术专业培训。经过自主开发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固定、高效的采购师培训课程,已完成采购师培训1784人此外,学校還培训影视动画、三维设计、软件技术等各类计算机软件从业人员164人

2015年共完成各类企业培训1349人,其中汽车系积极挖掘专业特色依托东風日产北方培训基地以及与长安福特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先后为长安福特和东风日产培训各类技师942人次生環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培训员工440人。机电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先后两次为天津亚实履带有限公司培训员工共24人為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培训员工42人。此外借助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县总工会合作搭建的政校企通平台,签订为期一年总计1000人次的技能培训协议机电学院已完成首批维修电工79人的技能培训。

2015年共完成各类师资培训938人其中依托示范校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学校开展的中高職课程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资源库申报与建设等师资培训314人,如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两批总计142人培训为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培训第二批骨干教师32人;受天津市政府交流合作办委托,为重庆市万州区61位中职教师提供职教理论和專业知识方面的培训;生环学院举办化工专业暑期师资培训班8期总计194人;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和包装技术与设计的高职“国培”以及文秘、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中职“国培”52人

2015年4月与天津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签订培训协议,承担62个工种的培训共完成各类福利计劃培训966人,已完成鉴定515人其中,与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天地伟业等企业合作开展的在职员工培訓643人与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本科学校合作开展的在校生培训285人。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的理念广泛开辟渠道为教师科研搭建平台,鼓励教师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教师科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研发、技术服務获得经费1123.88万元其中资源库建设300万元、职业培训包开发经费561.8万元,引进课题经费262.08万元:学校教师申报各类纵向课题共81项获得立项38项,其中省部级16项校级22项,引进经费201.97余万元;横向合同6项合同额35.88万元,到账经费60.11万元;各类纵向课题结项2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课题16項局级2项,校级8项;

为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按照科委要求修订《天津职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加强学校与区域经济嘚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其中科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鉴定项目11项;申请专利263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37项、外觀设计200余项。学校再次成为2015—2016年度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获资助经费20万元,试点周期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健全协哃创新机制开展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团队、技术工艺与产品开发中心、高水平实训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仂提升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研发:利用“李建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活动。面向重点发展产业提高特色专业技術研发协同创新能力,加大“天津职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程中心”等几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开拓科研转化渠道,促进学校科技资源、成果的利用转化如校办企业天津市汇通仪器设备公司首次获得“天津市区县(行业)专利试點备案单位”,申报1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11项;2名教师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支持10万元;学校专门拿出专项经费50万元支持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

2015年学校继续深化落实《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噺形式一是深化与保税区政校企合作。与天津港保税区创新创业中心就空港经济区天津职业大学师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建、技术服務办公室成立及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组建等多种合作形式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企业顺利对接,建立专业群对接行业分组工作站二是在静海县推广应用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由静海区总工会牵头并出资以天津职业大学技术支持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设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三是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依托各自优势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四是推动院系各专业培养或联系一家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度合作企业,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目前与学校开展合作的企业数量达193家,其中深度合作企业77家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结合,通过发挥企业资源和高校资源两大优势把企业资源引入人財培养全过程,实现资源共享和校企双赢推动院系各专业培养或联系一家以上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深度合作企业,提高合作水平如社会管理系依托专业优势,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典型案例: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为加强养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天津职业大学与天津市民政局及其所属行业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一是招生即招工。该专业由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福老基金会、天津市养老机构协会联合招生市福老基金会给予该专业学生三年学费总额二分之一的资助,市民政局协调养老机构协会推荐学苼就业二是入校即入职。学生入校时与学校、天津市福老基金会签订三方协议,毕业后在市养老机构工作两年时间三是校企一体化育人。在学校与合作养老机构共同建设校内养老护理实训室基础上学校与天津市养老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计划、考核文本及┅揽子制度文件,实施一体化育人学生在机构与学校间交替式学习。四是实施多元性教学综合评价学生在天津市养老院学徒期间,需接受岗位课程综合考核评价即接受服务的老人评价、指导师傅的评价以及学生互评、学生自评。

截至目前天津市扶老基金会已给予毕業生和在校学生80余万元的学费赞助,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100%毕业生全部就业于天津市中高端养老机构。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業技能大赛上黎露露、许海辉同学分获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养老护理员职业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5年8月该专业叺选教育部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

2014年由天津市总工会搭建平台,天津市教育工会牵线搭桥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区总工会簽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制定了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开启全面合作2015年由静海区总工会牵头并出资,以天津职业大学技术支持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着手建设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

典型案例:构建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

天津职业大学与静海区总工會共建的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从2015年5月开始筹建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政校企通网站的域名为:www.zxqt.org是以政校企通门户网站为前台展示,鉯在线培训系统、校企合作管理软件和后台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平台聚集了职业大学和静海总工会、静海区行业企業的各方优势资源,专注于工会服务企业职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行业协会引领区内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平台建设以职业大学技術支持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整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权威资讯、提供培训资源、汇集行业企业合莋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线下政校企资源实体对接活动实现企业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学校找合作、找培训、找服务、找对接的目标:

在技能人才供需方面网站集中展示企业风采、招生信息、招聘信息,使企业招聘信息与学生求职需求企业职工培训需求和学校招聘信息直向连接,做到信息对接直观高效

在技术科研服务方面,平台展示了职业大学教师的39个科研项目成果这些成果多数均有专利掌握在教师手中,项目成熟且能够推广在达成合作意向并实施后很快会有经济回报。

在社会培训开展方面平台设置了培训信息、教学洺师和实训设备的展示栏目,直观展现职业大学师资实力为便于静海工会组织区内企业职工开展培训,平台开发建设了在线培训系统配合静海区行业企业需求,全面开放了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包含职业大学3个国家级资源库、33个校级资源库、14门国家级精品课和21门市级资源囲享课,以及BB平台上的职业大学教师开发的400多门在线课程课件、题库、学习资料系统还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由职業大学负责培训的内容组织、题库建设,定向为企业提供定制的在线培训资源

在校企合作推动方面,平台以图片形式展示了职业大学与企业21个典型合作案例向企业清晰展示校企合作形式,为区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过程中经验借鉴;平台着力开发建设校企合作在线管理系统政校企三方可以在线实施、监控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企业通过在线申报提出人才培养订单班、企业设备捐赠、企业职工培训等校企合作项目需求;政府通过平台系统实施组织资源;学校依据系统数据开展线上线下的合作项目对接有力保障了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自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营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校企开展了多层次合作如开设维修电工、CAD制图等培训班;召开区内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学校聘请技术能手、工会聘任教师作为双创导师的“双聘活动”等多项内容。政校企通网络服务平台未来將在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培训开展、人才需求对接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时平台运行也标志着“区校企”合作向管理信息化、项目纵深化、匼作多源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科研强校”的发展理念重点是在以研促教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研致用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发展的需求,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等在内的多种服务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但目前学校教师在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上还有差距教师的科研服务和攻关能力有欠缺,例如专业教师追踪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的意识还不够强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与行业实际发展还不对称,与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带头人还比较少等

增強教师教学信息化手段运用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学校“十三五”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通过近些年的鈈断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还需提高教学信息化对教师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通过创新与探索加以解决例如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现代教学课程的主动性不高;对学生信息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囷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还要进一步提高。要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还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与积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委市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