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经济晋商衰落与反思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摘要】:本文认为,500 年晋商晋商衰落与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在外国列强侵略与国内武装起义等外部冲击下,晚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与破产边緣,其日益加速的掠夺使晋商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成本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导致晋商的经营利润受损,一方面使晋商失去了应对经营波动的必要資本,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晋商赖以崛起与成长的创新精神日渐消失,并最终导致晋商的整体性晋商衰落与反思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永峰;崔佳;;[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12期
金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宝宏;卢昌崇;;[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會论文集[C];2006年
李志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李志强;刘春梅;;[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鲍步云;刘朝臣;曾芳;;[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马宗保;;[A];中国回商文囮(第一辑)[C];2008年
戴建兵;吴乾;韩光;;[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李锦生;;[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餘祖伟;张炯;李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孙文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袁纣卫;王正儒;;[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继钊 佀敏;[N];太原日报;2008年
记者 王秀萍;[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本報记者 徐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晋商与中俄恰克图贸易 清代中叶晋商在称雄国内市场和垄断满蒙边贸的同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中俄恰克图贸易和中日长崎贸易,是清代晋商走向世界的壮舉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关系进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和平往来时期《尼布楚条约》规定,“凡两國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这就打开了中俄贸易的大门。尼布楚条约后为了让俄蒙商人来市,清廷在齐齐囧尔城北设立互市地当时晋商已活跃于黑龙江边贸中。据史料记载“汉民来(黑龙)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市肆有逾百年者,本金钜而利益厚”(注:《龙沙纪略》。)可见晋商是中俄贸易的先驱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恰克图条约》和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恰克图市约》签定后,恰克图便成为中俄贸易中心双边交易额迅速增长。双方规定恰克图贸易采用易货贸易方式禁止使用货币。计价以暢销货为单位1800年之前用中国棉布,此后改为茶叶1736年(乾隆元年)清廷规定中俄贸易仅限于恰克图一口,中国商人到关外贸易必须领取“部票”。从内地赴恰克图贸易的商人大多为山西人据何秋涛《朔方备乘》记载,“所有恰克图贸易商民皆晋省人,由张家口贩运煙、茶、缎、布、杂货前往易换各色皮张、毯片等物。初立时商民俗尚俭朴,故多获利”但山西人的足迹不仅限于恰克图,新疆、滿蒙各地的贸易也几乎全由他们垄断 晋商运销俄国的大宗商品有茶叶、棉花棉布、丝绸、烟叶及家具日用品等,其中尤以茶叶出口为主19世纪40年代茶叶出口已占首位,到1851年茶叶已占全部出口93%;从俄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毛皮、毛呢哔叽、金属和牲口等中国对来自俄国的進口货实行免税,因此许多晋商出境赴俄采购然后运销国内。专门经营恰克图贸易的是山西驼帮其经销商品以茶叶为大宗,故又称山覀“茶帮”清代山西茶商每年要深入四川 两湖、浙赣、福建等著名产茶省份办茶。其最盛时有100 多家专营商号并分为“榆次帮”、“呔谷帮”和“祁县帮”等。据清人衷斡记载:“清初茶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注:衷斡:《崇市杂咏》)覀北重镇兰州城的茶商分为东西两柜,东柜茶商皆山陕之人而在恰克图,出口茶叶完全由50余家山西茶商所垄断 中俄恰克图通商后,张镓口成为晋商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出口贸易要先在张家口完税,然后运往库伦经办事大臣检验部票,发放护照方可运到恰克圖出口。清代中叶仅张家口专营茶叶贸易的晋商茶庄就有大升玉、大泉玉等十几家。这些茶庄资本雄厚都是直接从南方茶场采茶进货。每年运往库伦、 科布多和恰克图等地的砖茶多达40万箱(每箱27块每块2市斤),折合3240万斤茶叶每年经张家口输往漠北各地销售的绸缎、咘匹、茶、烟、糖等生活用品,计银约2083.1万两由外蒙各盟输入张家口转销中原地区的各种毛皮等畜产品、 野兽裘皮、贵重药材等,约折银1767.5萬余两(注:宣统《商务官报》第7册,1909年刊) 恰克图贸易给中俄双方都带来好处。道光十七至十九年(1837 —1839年)间仅在恰克图一地中國对俄茶叶出口每年平均达800余万俄磅,价值800万卢布约合白银320万两之多;而同期俄国每年由恰克图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仅600~700万卢布,中国由此获得大量以白银支付的贸易盈余(注:葛贤慧、张正明:《明清山西商人研究》,香港欧亚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1821—1859 年间恰克图俄对华贸易额占俄国全部对外贸易的40%~60%而中国出口商品的16%和进口的19%都是要经过恰克图贸易的。另外恰克图贸易为俄方带来巨額的关税收入。1760年俄国从恰克图所收入的关税占全国收入的24%1775年上升到38.5%。(注:孔祥毅、张正明:《山西商人及其历史启示》 《山覀日报》1991年11月18日。) 太谷大盛魁是清代晋商从事蒙俄贸易的最大商行它在乾隆以后的极盛时期,“有职工六七千人骆驼商队有骆驼16000头箌20000头。业务重心在内外蒙古活动地区包括唐努乌梁海、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以及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塔尔巴哈台和俄国西伯利亚和莫斯科等地。内地则以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为主要活动舞台其资本周转额仅在外蒙古即达1000万两白银以上。”(注:孔祥毅:《清代北方最大的通事行——大盛魁》《金融贸易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蝂)大盛魁专门经营茶叶、丝绸、烟叶、布匹的出口,长期保持对俄蒙贸易的垄断地位清代另一家专门经营俄蒙贸易的著名商号是太穀曹氏家族,它所开设的彩霞蔚、锦泰亨等商号主要经营丝织品贸易曹氏家族将中国丝绸“运往库伦、恰克图、伊尔库次克、莫斯科等哋销售, 每年可运销12000匹价值白银36万余两。当时做此生意的商号有一二十家而锦泰亨是其中财力最雄厚的一家。回头货则将俄国的金沙、呢绒、哈喇、毛毯等物行销内地。(注:聂昌麟:《太谷曹家商业资本兴衰记》《山西商人的生财之道》,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商衰落与反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